3. 4 桁架和组合结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46
桁架结构体系在本小节中我们要给大家介绍桁架结构体系的组成、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桁架结构体系的合理布置原则及及受力特点。
桁架结构组成:一般由竖杆,水平杆和斜杆组成(图1-23)。
图1-23 桁架结构在房屋建筑中,桁架常用来作为屋盖承重结构,这时常称为屋架。
用于屋盖的桁架体系有两类:(1)平面桁架,用于平面屋架;(2)空间桁架,用于空间网架。
这两类桁架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一系列只受同向拉力或压力的杆件连接而成。
作为桁架结构的整体来说,它们在荷载作用下受弯、受剪;但作为桁架结构中的杆件来说,只承受轴向力,不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
桁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整体受弯转化为局部构件的受压或受拉,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材料的潜力并增大结构的跨度。
桁架结构受力合理、计算简单、施工方便、适应性强,对支座没有横向推力,因而在结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屋架的主要缺点是结构高度大,侧向刚度小。
结构高度大,增加了屋面及围护墙的用料,同时也增加了采暖、通风、采光等设备的负荷,并给音响控制带来困难。
侧向刚度小,对于钢屋架特别明显,受压的上弦平面外稳定性差,也难以抵抗房屋纵向的侧向力,这就需要设置支撑。
桁架是较大跨度建筑的屋盖中常用的结构型式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当房屋的跨度大于18m时,屋盖结构采用桁架比梁经济。
屋架按其所采用的材料区分,有钢屋架、木屋架、钢木屋架和钢筋混凝土屋架等。
钢筋混凝土屋架当其下弦采用预应力钢筋时,称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
目前,我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跨度已做到60多米,钢屋架的跨度已做到70多米。
一、桁架结构的型式与受力特点屋架结构的型式很多:(1)按屋架外形的不同,有三角形屋架、梯形屋架、抛物线屋架、折线型屋架、平行弦屋架等。
(2)根据结构受力的特点及材料性能的不同,也可采用桥式屋架、无斜腹杆屋架或刚接桁架、立体桁架等。
我国常用的屋架有三角形、矩形、梯形、拱形和无斜腹杆屋架等多种型式,见图1-24。
图1-24常用的屋架型式(a)三角形屋架(b)平行弦屋架(矩形)(c)梯形屋架(再分式)(d)拱形屋架(e)下撑式屋架(f)无斜腹杆屋架尽管桁架结构中以轴力为主,其构件的受力状态比梁的结构合理,但在桁架结构各杆件单元中,内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第三章桁架结构第一节桁架结构的特点由简支梁发展成为桁架的过程――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沿梁轴线弯曲,剪力的分布及截面正应力的分布(分为受压区和受拉区两个三角形)在中和轴处为零。
截面上下边缘处的正应力最大,随着跨度的增大,梁高增加。
根据正应力的分布特点,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先形成工字型梁――继续挖空成空腹形式――最后,中间剩下几根截面很小的连杆时,就发展成为“桁架”。
由此可见,桁架是从梁式结构发展产生出来的。
桁架的实质是利用梁的截面几何特征的几何因素――构件截面的惯性矩I增大的同时,截面面积反而可以减小。
梁结构的梁高加大时,自重随之增加很多,桁架结构无此弊端。
Z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其自重轻,用料经济,易于构成各种外形适应不同的用途,桁架成为一种应用极广泛的形式,除经常用于屋盖结构外,(我们常说的屋架),还用于皮带运输机栈桥、塔架和桥梁等。
(如图示各种组合屋架、武汉长江大桥采用的桁架形式等)一.桁架结构计算的假定(基本特点)1.杆件与杆件之间相连接的节点均为铰接节点2.所有杆件的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这一平面称为桁架的中心平面)3.所有外力(包括荷载与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桁架的中心平面内,且集中作用在节点上实际桁架与上述假定是有差别的,尤其是节点铰接的假定。
例如:木桁架常常为榫接,它与铰接的假定是接近的。
而钢桁架有些杆件在节点处是连续的,腹杆采用的是节点板焊接或铆接,节点具有一定的刚性;混凝土节点构造往往采用刚性连接。
尽管如此,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均表明,上述不符合假定的因素对桁架影响很小,只要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就能保证这些因素产生的应力对结构和杆件不会造成危害。
故桁架在计算中仍按“节点铰接”处理。
假定3 “集中力作用在节点上”是保证桁架各杆件仅承受轴向力的前提。
对于桁架上直接搁置屋面板或屋架下弦承受吊顶荷载时,当上下弦间有荷载作用时,则会使原来杆件的受力形式发生变化(纯压、纯拉变为压弯、拉弯构件),从而使得上、下弦截面尺寸变大,材料用料增加。
2013-2014年度学生研究计划(SRP)“桁架结构模型结构优化及试验”结题论文姓名骆辉军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学号 201230221450指导老师范学明时间 2014年10月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应用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桁架结构模型的优化已经可以成为现实。
桁架结构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
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
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
在桥梁结构中,桁架结构也应用广泛。
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等直杆的理想铰结体系称桁架结构。
它是由一些杆轴交于一点的工程结构抽象简化而成的。
合理地设计桁架结构,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的强度,起到减轻桁架重量,节省材料的目的,从而也能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
但桁架的结构模型形式千变万化,仅仅从理论上分析桁架的受力特征和破坏特征,而不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是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我们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来优化桁架的结构模型,在各式各样的桁架结构中挑选出受力合理的结构,最大限度地使材料的强度得以利用。
研究桁架结构模型优化的意义桁架结构中,各杆件受力均以单向拉、压为主,通过对上下弦杆和腹杆的合理布置,可适应结构内部的弯矩和剪力分布。
由于水平方向的拉、压内力实现了自身平衡,整个结构不对支座产生水平推力。
结构布置灵活,应用范围非常广。
桁架梁和实腹梁(即我们一般所见的梁)相比,在抗弯方面,由于将受拉与受压的截面集中布置在上下两端,增大了内力臂,使得以同样的材料用量,实现了更大的抗弯强度。
在抗剪方面,通过合理布置腹杆,能够将剪力逐步传递给支座。
这样无论是抗弯还是抗剪,桁架结构都能够使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适用于各种跨度的建筑屋盖结构。
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将横弯作用下的实腹梁内部复杂的应力状态转化为桁架杆件内简单的拉压应力状态,使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力的分布和传递,便于结构的变化和组合。
桁架机械手结构和设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桁架机械手的结构和设计分析。
首先阐述了桁架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包括桁架结构的支撑作用和运动机理。
其次分析了桁架机械手的结构组成,包括桁架杆件、关节和执行器等部件。
随后探讨了桁架机械手的设计要点,包括刚度优化、运动精度和负载能力等方面。
接着介绍了桁架机械手的性能优势,如高强度、轻量化和高速度等特点。
最后探讨了桁架机械手在工业、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分析了桁架机械手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自适应和灵活性等方向。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结构优化、多功能化和自主控制等方面。
桁架机械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桁架机械手、结构分析、工作原理、设计要点、性能优势、应用领域、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桁架机械手结构和设计分析桁架机械手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精准性能的机械装置,能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对桁架机械手的结构和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工作原理、优势性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桁架机械手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结构特点,即由多个连杆和关节组成的桁架结构。
通过控制各个关节的运动,桁架机械手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如抓取、搬运、装配等。
其结构组成包括主体结构、驱动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每个部分协同工作,实现机械手的高效运转。
在设计要点方面,桁架机械手的轻量化、刚性化和精准化是关键考虑因素。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载荷分布、材料选择和强度分析等技术要求,以确保机械手在各种工作环境下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性能优势方面,桁架机械手具有操作自由度高、精度高、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场景。
桁架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设备装配、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为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安全的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桁架机械手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为人类创造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