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长计量标准的建立
- 格式:pdf
- 大小:150.27 KB
- 文档页数:4
微型光纤光谱仪标准微型光纤光谱仪是一种应用于光学光谱分析的仪器。
它的小巧设计和高精度的性能使得它在研究、工业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光谱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微型光纤光谱仪的性能符合要求。
首先,标准要求光谱仪有精确的波长校准。
波长校准是光谱仪进行准确测量的基础。
国际标准要求光谱仪在不同波长范围内具有标准波长源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波长测量准确无误。
其次,标准要求光谱仪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光谱测量。
分辨率是指光谱中最小可分辨的波长差值。
高分辨率可以提供更精细的光谱信息,使得光谱分析更加精确。
国际标准要求光谱仪的分辨率达到一定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
第三,标准要求光谱仪具有较低的噪声水平。
噪声是光谱仪中产生的非信号成分,会干扰到光谱的测量结果。
为了保证光谱仪的测量精度,国际标准要求光谱仪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低的噪声水平,以确保信号与噪声的比值达到一定的标准。
此外,标准还要求光谱仪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特性。
线性响应是指光谱仪在不同信号强度下的输出响应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
国际标准要求光谱仪的线性响应能够保证在广泛的信号范围内保持一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标准要求光谱仪具有高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光谱仪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性能不变。
国际标准要求光谱仪在不同温度、光强和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最后,标准还要求光谱仪具有易于操作和维护的特点。
国际标准要求光谱仪的仪器操作界面简单明了,使用方便。
同时,标准还要求光谱仪具有合理的维护要求和周期性校准和检验要求,以确保仪器的长期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微型光纤光谱仪在国际上有一系列的标准要求,包括波长校准、分辨率、噪声水平、线性响应、稳定性以及易于操作和维护等方面。
这些标准要求保证了光谱仪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它成为光谱分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器。
BIPM概况1. 成立背景国际计量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asures, BIPM)是根据1875年的《米制公约》建立的。
米制公约(Convention of the Metre) 是一个有关计量的外交协议,最早于1875年由17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署,1921年稍做修改。
自问世以来,米制公约一直是世界上所有关于计量单位国际协议的基础。
米制公约设置了国际计量大会(CGPM) 、国际计量委员会( CIPM) 和国际计量局(BIPM) 等组织机构,并赋予它们处理全球计量事务的使命,尤其是满足建立准确度日益提高、测量范围不断扩展和多样性逐渐增加的计量基、标准,以及演示国家计量基、标准等效性的需求。
BIPM是由米制公约创建的,它受CIPM的唯一监督,而CIPM本身则是由CGPM授权的。
正是通过这种永久性的组织结构,确保各成员国政府能够在与计量单位有关的所有事务上保持一致。
BIPM现有51个成员国,其中包括所有主要的工业化国家。
BIPM的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经费来源于米制公约各成员国,并接受CIPM 的监督。
2. 任务国际计量局的任务是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单一和一贯的、且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 的测量体系提供基础。
为此,它的任务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某些计量基、标准的建立,维护和传递(如质量和时间单位的直接传递) ,以及国家计量基、标准国际比对的组织和协调(如长度、电学、辐射度学和电离辐射领域)。
作为各国国家计量院之间合作的协调人,BIPM的另一项任务是开展CIPM咨询委员会的工作,以协调世界范围内研究和提高计量基、标准的活动。
3. 科学工作BIPM主要开展以下7个领域的科学工作。
激光波长和频率标准在长度领域,BIPM的主要工作是开展与各国国家计量院之间的激光波长和频率标准的比对。
这些标准都是按照1997年CIPM所采用的米的定义来复现米的装置。
质量质量单位的传递方式,主要是通过与BIPM工作标准或国际原器正式复制品的比对,来校准各国国家千克原器标准,而BIPM工作标准和国际原器的复制品则每隔一段较长的时间与国际原器比对一次。
光度测量1.光度计量体系和光度基准,标准1.1 测量与计量测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一种重要和必需的手段。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就开始了各种测量活动。
现代社会,测量更是渗透到生产,生活,贸易的各个方面和科学技术的诸多领域。
起初,测量十分原始,往往是凭经验自定测量单位。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发生,人类活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要求测量结果稳定和统一,并强制规定和实施。
于是有了计量的萌芽。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计量科学,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重要基础。
测量是为确定表征被测对象的某种属性的量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计量学则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准确和统一的学科。
1.2 光度计量体系和光度基准与标准(1)在光度计量中,发光强度是基本量,它的单位坎德拉(cd)基本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SI)七个基本计量单位之一。
根据坎德拉的定义,首先复现坎德拉的量值,其余光度量单位的量值均由坎德拉导出,由此构成光度计量体系。
它与光度量的定义体系是不同的,应予注意。
(2)光度基准(光度原级标准)1)历史演变简况作为计量基准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稳定,二是可复现。
光度基准的发展历程正是不断追高稳定性和高复现性的过程。
1881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批准烛光为国际标准。
蜡烛作为光度原级标准,其稳定性和复现性均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因此,相继出现了几种火焰标准光源代替蜡烛,效果仍不理想。
白炽电灯问世后,出现了新的希望。
但是白炽电灯虽然有较好的稳定性,却不具有可复现性。
1909年美、英、法等国决定用一组碳丝白炽电灯来保持由火焰灯复现的发光强度单位,定名为国际烛光,符号为“ic”,而德国和另一些欧洲国家仍然使用亥夫纳灯所复现的亥夫纳烛光,符号为“HK”,两者之间的关系为:1HK≈0.9ic (1-1)用白炽电灯保持国际烛光仅是权宜之计,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早在19世纪后半期,就有人根据物体的热辐射特性,提出用处于沸点或凝固点的纯金属发光作为光度原级标准。
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大多数人对于光的波长和频率了解甚少。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的波长和频率的测量方法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光的波长和频率的基本概念。
光的波长是指光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用λ表示,可以用纳米或者其他长度单位来表示。
频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光波振动的次数,用ν表示,常用赫兹(Hz)来表示。
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光栅光谱仪。
光栅光谱仪利用光栅的原理,可以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然后通过光栅上的刻度来测量波长。
光栅光谱仪可以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实验和研究中。
除了光栅光谱仪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测量光波长和频率的方法。
例如,通过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干涉实验利用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来测量波长,其中著名的实验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通过调整光源和双缝之间的距离,观察到干涉条纹的间距,并利用干涉条纹的公式来计算光波长。
除了测量波长,我们还可以通过光的频率来测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频谱分析仪。
频谱分析仪能够将复杂的光信号分解成其频率组成部分,并显示出频谱图。
从频谱图中可以读取出光的主要频率,并据此计算出光的波长。
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不仅在物理学和工程学方面有重要应用,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光通信领域,测量光波长和频率可以用于判断光纤传输的性能和信号的质量。
在医学领域,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可以用于光治疗、激光手术等生物医学应用。
此外,在光谱学和天文学中,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探索宇宙。
总之,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光的本质和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光栅光谱仪、干涉实验和频谱分析仪等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并将这些数据应用于各个领域。
希望本文的阐述能让读者对测量光的波长和频率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帮助。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英文)名称:InstrumentationScienceTechnology一、学科概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学科。
它陪伴着人类最早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开始而萌发。
古代的丈量用具只管简单,但也基本具备了丈量单位、标准量和标准量与被丈量比对过程等丈量的基本属性,如我国氏族社会已有“结绳记事”、“契木计时”的记录;大禹治水时使用了准绳与规矩;公元前221年,我国秦代已形成量值一致的胸怀衡制度和用具;《汉书•律历志》顶用“累黍定尺”和“黄钟律管”对长度进行了定义,此顶用发出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之长来定长度标准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创建,这类方法与几千年后的今日,世界上采纳光波波长定义长度基准,从基来源理上有惊人的相像之处;别的还产生了朴实的丈量方法,如利用平行光投影的相像现象间接地丈量物体的长度;从而产生了以丈量单位、标准量、丈量量值与被丈量值变换关系为基础的丈量方法和丈量仪器,如日晷和浑天仪等。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只管该学科在促使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处于学科的萌芽阶段。
直至1898年国际米制条约成立,初步形成了以米和公斤等为基本计量单位、相应的计量标准器与丈量仪器、量值溯源方法与丈量理论;从而衍生出作为该学科理论基础的丈量偏差理论和计量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跟着近代丈量科学与仪器技术的学术价值和实验价值明显提高,近代丈量科学渐渐从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中分别出来,并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近代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门捷列夫曾有有名论断:“科学是从丈量开始的”,“没有丈量就没有科学”,“丈量是科学的基础”。
现代丈量学是前沿科学领域中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
丈量科学研究的重要打破性进展和新原理仪器的发明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前沿重要科学识题的打破。
这在历届诺贝尔奖的研究成就中得到集中表现。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通过干涉条纹的观察和计算,得出光波的波长值。
实验仪器和材料:
迈克尔逊干涉仪、激光器、平行玻璃板、半反射镜、反射镜、白色屏幕、测微器等。
实验步骤:
1. 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使得光路垂直、稳定。
2. 利用激光器产生一束单色光,通过半反射镜分为两束光,分别经过两条不同路径的反射,最终在白色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
3. 利用测微器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记录数据。
4. 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干涉仪的参数,计算出光波的波长值。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出光波的波长为XXX纳米。
实验结论:
本实验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成功测量了光波的波长,实验结果
与理论值符合较好,验证了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波长的可行性。
同时,实验中也发现了一些误差来源和改进的方法,为今后的实验
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在实验中发现,光路的稳定性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进
一步改进光路的稳定性,减小误差的影响。
另外,对于干涉条纹的
测量也需要更加精确和准确,可以尝试使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
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取得了较好的
实验结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化学计量学在光谱分析上的应用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手段。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环境保护、药品研发、化工过程控制等。
在光谱分析中,化学计量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分析问题。
化学计量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的学科。
在光谱分析中,化学计量学用于确定样品中某个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比较样品的光谱与标准光谱的差异来实现,由此可以得到物质的含量。
在进行光谱分析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方法。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化学计量学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它们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物质对某一波长光线的吸收程度。
通过比较样品的吸光度和标准的吸光度,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在进行分光光度法时,我们需要确定至少一种标准物质的光谱。
这种标准物质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比较样品的光谱与标准物质的光谱,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化学计量学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应用主要涉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标准曲线指的是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在绘制标准曲线时,我们通常需要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来确定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线进行吸收而确定其化学成分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需要将样品转化为原子状态,然后通过测量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上的吸收程度来确定其含量。
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我们需要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
该仪器可以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上的吸收程度。
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物质的光谱,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化学计量学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内标法和外标法。
内标法是在样品中加入一种外部标准物质,用于校正测量误差。
2023年注册计量师《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最后两套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答案】C【解析】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通知》。
2.【答案】D【解析】《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又进一步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计量管理人员,负责执行计量监督、管理任务;计量监督员负责在规定的区域、场所巡回检查,并可根据不同情况在规定的权限内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现场处理,执行行政处罚。
3.【答案】B【解析】《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履行下列职责:(一)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者本专业项目的计量标准;(二)承担授权范围内的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三)开展校准工作;(四)研究起草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五)承办有关计量监督中的技术性工作。
”上述“承办有关计量监督中的技术性工作”,一般包括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的计量标准考核、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评价、仲裁检定、计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检验等工作。
4.【答案】A【解析】企业、事业单位计量标准的考核: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与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级的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才能在单位内部开展非强制检定。
5.【答案】B【解析】《计量基准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计量基准改造、拆迁完成,并通过稳定性运行实验后,需要恢复该计量基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应当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
1. 目的: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药品质量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标准操作。
2.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
3. 围:本标准适用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的检测。
4. 责任人: 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QC主管负责检查监督。
5. 容:5.1定义: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围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5.1.1.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在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5.1.2. 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化合物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在杂质的吸收峰处该化合物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5.2 原理: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或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760nm)产生吸收。
通常使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围为190~900nm,因此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
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A=lg 1=ECL T式中: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率E 为吸收系数C 为溶液浓度L 为光路长度若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收系数为百分吸收系数,以E1%表示。
若溶液的浓度(C)为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1cm则相应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来表示。
5.3. 仪器:5.3.1. 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新月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01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0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0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03 )
五、环境条件…………………………………………………………………( 0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04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0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06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07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1 ) 十一、结论……………………………………………………………………( 12 ) 十二、附加说明…………………………………………………………………( 12 )
十一、结论
本计量标准稳定性和重复性合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合理,并且得到验证。
所有技术指标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具备开展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检定的条件。
十二、附加说明。
光纤光谱仪的波长校正
光纤光谱仪的波长校正非常必要,因为波长的准确性对于光谱分析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般的波长校正方法:
1. 选择适当的参考波长:选择已知的、准确的波长作为参考波长,例如,某些元素的特征光谱波长。
2. 调整光谱仪的扫描范围:将光谱仪的扫描范围调整到包含参考波长的区域。
3. 校准光谱仪:通过观察参考波长的光谱峰值,调整光谱仪的波长刻度,使峰值与参考波长相匹配。
4. 重复校准:为确保准确性,可以多次重复上述步骤,并对光谱仪进行多次校准。
5. 验证校准:使用已知波长的标准样品进行验证,确保光谱仪的波长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校正方法可能因不同的光纤光谱仪型号和制造商而有所不同。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掌握干涉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利用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
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激光光源、准直器、透镜、半反射镜、平面镜、光电探测器等。
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干涉现象来测量光波波长的仪器。
在干涉仪中,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波被分成两束,分别经过半反射镜和平面镜反射后再次交汇,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波的波长。
实验步骤:1. 将激光光源对准干涉仪的入射口,并调节准直器使光线尽可能垂直入射。
2. 调整半反射镜和平面镜的位置,使两束光线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干涉条纹。
3. 使用光电探测器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并记录下数据。
4. 根据已知的干涉仪参数,计算出光波的波长。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为X,根据已知的干涉仪参数计算得到光波的波长为λ。
实验结论,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的波长,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干涉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利用干涉仪测量了光波的波长。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验证了干涉仪测量光波波长的可行性。
存在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实验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差异。
在今后的实验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的精确度,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改进方案,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加强对干涉仪的操作技巧的训练,提高对干涉条纹的观察和测量的准确性,以减小实验误差,获得更可靠的实验结果。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利用干涉仪测量光波波长的技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分光光度计计量检定的一些注意事项摘要:伴随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灵敏性在不断进步,其应用的范围也在增加。
本文主要从其测量原理开始介绍,其中参数中的波长以及物质性能参数是通过影响鉴定的因素确定的;从检测原理出发,简单讲述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主要先从检定波长,即粗检及后续调整进行具体阐述,然后分析鉴定要素,在计量标准、比色皿以及波长会出现的最大误差和重复性展开说明,对分光光度计的检定提供相应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分光光度计;计量检定;注意事项1分光光度计波长检定1.1分光光度计测量原理分光光度计的主要构成如图 1 所示。
图1分光光度计组成使用分光光度法将光度计进行简单分组,可以分为红外光波长、紫外光波长、可见光波长等范围,并从中选取任何一种混合光源中进行过滤得到新的需要的单光色,并将其特点通过电路转到其他具有信号的显示器中。
不在遵循经典的牛顿力学的是在微观动力学中的分子运动,光子在量子力学中具有波粒二象性,λ=C/V(光速:C、频率:V、光的波长:λ),在光照的作用下的分子可能会发生那个跃迁,不同波长范围的光能也有所不同,导致发生跃迁的等级也有所不同,不同物质对光的照射在分子上的体验可以利用吸收光带进行表示,物质的吸光能力A符合Lambert-Beer law法则:A=-lg()=K×L×C A=-lg(I/ I)=-lgT=klc (1-1)入射光公式(1-1)中的符号,其物理意义大致为:监测的I单色光强与I强的比值取对数,正比K、I、C分别是光的吸收度、溶液中光程以及溶液浓度的乘积。
为了获得单色光,需要良好的光源,并且当复杂光通过滤光片之类的装置并且获得单色光时,用窄狭缝来调整光和其它方法,最后,通过色盘溶液进行测量系统,以获得理想的光强度。
实现了光信号的采集。
1.2分光光度计波长粗检分光光度计的光谱原理是对使用最敏感的光源的波长,理想状态是波长稳定,但环境复杂,在使用过程中粗心大意和失误会无意中破坏光路。
光谱仪示值波长修正
光谱仪的示值波长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偏差,需要进行修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谱仪示值波长修正方法:
1. 标准物质校准:使用已知波长的标准物质进行校准。
将标准物质放入光谱仪中,记录其测量的波长值。
与标准物质的真实波长进行比较,计算出波长修正系数。
以后的测量中,将测量值乘以修正系数,以得到更准确的波长值。
2. 多项式拟合:通过对一系列已知波长的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得到一组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对应数据。
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可以得到一个波长修正函数。
将该函数应用于以后的测量中,对测量值进行修正。
3. 干涉滤光片校准:使用干涉滤光片来校准光谱仪的波长示值。
干涉滤光片具有特定的波长透过特性,可以通过比较光谱仪测量的透过率与滤光片的透过率,来修正波长示值。
4. 波长标准器校准:使用波长标准器(如氦氖激光器或汞灯)来校准光谱仪的波长示值。
将波长标准器的输出光束引入光谱仪,比较测量值与标准器的已知波长值,进行波长修正。
依据:《GMP》与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的要求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度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范围:用于成品、原辅料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1.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2.检定2.1波长准确定2.1.1波长准确度的允差范围:双光束光栅型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允许误差为±0.5mm。
单元束棱镜型350mm处±0.7nm,500nm处±2.0nm,700nm±4.8nm2.2吸收度准确度: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置1000ml量瓶中,用硫酸液(0.005mol/l)为空白,在235、257、313、350nm分别测定吸收度,然后换算成E1%1cm,测得值应符合下表中规定的允差范围(±1%),国际药典规定的允差亦为±1%。
分光光度法允差范围波长(nm)吸收强度吸收系数(E1%/1cm)允差范围235最小124.5123.3-125.7257最大144.0142.6-145.4313最小48.6248.3-49.11350最大106.6105.5-107.7分辨率、杂散光、基线平直度、稳定度、绝缘电阻等项检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6682~9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执行,并应符合有关项下的规定。
日常常规测定主要是对以上两项时常检查。
3.样品测定操作法3.1 吸收系数测定(性状项下)按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参见4.8项)测定其吸收度,并计算吸收系数,应符合规定的范围。
3,2鉴别及检查:按各该品种项下的规定,测定供试品溶液在有关波长处的最小及最大吸收,有的并须测定其各最大吸收峰值或最大吸收与最小吸收的比值,均应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