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0.75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护士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赵瑞华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士亚健康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
以引起管理者、护士自身及社会对护士群体亚健康问题的重视。
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对7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有72%的临床护士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且担心工作中出差错、精神高度紧张和重医轻护的偏见普遍存在为前3位影响护士亚健康的主要因素。
结论临床护士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与医院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护士亚健康调查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和人际交往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出活力、反应能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
它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
亚健康状态困扰着1/3以上的人群,因此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
是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不良生活方式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不良影响。
亚健康发生年龄多分布在20—45岁之间,且女性略占多数。
医院是面向社会的医疗服务窗I=I,患者集中,医疗和护理任务繁重。
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临床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再加上家庭、社会、教育、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的职业压力很高,常常导致护士出现身心紧张性反应。
直接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
故临床护士的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临床护士亚健康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引起管理层及临床护士对亚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并设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便利取样法于2014年3月选择山西省临汾市3所医院的75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
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并由专人简单说明测试目的和方法。
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情况、亚健康自测量表和影响因素调查表3部分。
·调查报告·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
亚健康状态通常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等症状,但尚不符合现代医学对相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1]。
护理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工作对象为身心受疾病影响的患者,如果护理人员本身的身体和精神处于亚健康状态,则不可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甚至还易发生工作失误。
较多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护士群体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群体。
闫力等[2]对长春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800名护士进行亚健康调查,结果显示,69.11%的调查对象处于亚健康状态,30~40岁年龄组的发生率为72.89%。
本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护士亚健康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引起全社会对护士这个特殊群体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从而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6月对本院1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14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50岁,平均(29.91±4.72)岁;护龄1~30年,平均(9.27±7.01)年。
科室分布:神经内科35名、外科45名、心血管内科20名、肿瘤内科15名、妇科15名、产科10名;学历分布:中专38名,大专及以上102名;职称分布:主管护师36名,护师66名,护士38名;婚姻状况:已婚77名,未婚63名。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亚健康自测量表和影响因素调查表3个部分。
1.2方法1.2.1亚健康自测量表设计亚健康自测量表设计主要参考陈青山等[3]编制的亚健康诊断标准,并进行专家咨询及预调查。
量表包括15个项目,每个项目2~10分,共计100分。
<30分为健康状态;30~<50分为初级亚健康状态;50~<80分为明显亚健康状态,≥80分为严重亚健康状态(即前临床状态)。
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状况越差。
临床护士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及对策亚健康状态在临床护士群体中比一般人群高,表现在躯体性、心理性、社会适应性、道德性等方面,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影响临床护理质量。
通过教育干预、工作环境改善、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及家庭社会支持等途径防治护士亚健康状态,对维护护士身心健康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标签:临床护士;亚健康;现状;对策亚健康状态是近年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和人际交往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出活力、反应能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
它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1]。
亚健康状态虽是非器质性病变或非确诊性疾病,但躯体已出现功能性变化,具有发生疾病的高危倾向。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研究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
护士职业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的双高职业,是职业病和亚健康的典型人群,护士的职业健康除应受到护士自身的重视外,还应受到管理者和全社会的关注。
保障护士身心健康,为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供基础条件。
1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道德性(思想)性亚健康[3];护理人员在高强度高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下,易表现以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为主,持续的疲劳成为躯体亚健康的首要症状[4],同时表现出缺乏工作激情、冲劲,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易烦躁不安、情绪低下、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综合能力下降,其中记忆力减退最多见,占52.5%[5]。
护士日夜颠倒的工作性质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等病症;社会对护理行业的偏见,使护士在社会适应性及道德性方面能力表现降低。
2临床护士亚健康状态的现状我国学者对临床护理人员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阳性率51.5%~57.0%,高于卫生部的统计数据(48%)[6],护理人员已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亚健康,以中度亚健康多见[7]。
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护士亚健康状况分析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护士亚健康状况。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不同科室的临床一线护士120例。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2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
总结调查结果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20份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回收率为100%,其中健康人群9例,亚健康状态111例,占92.50%;工作环境中,噪声(P<0.05)、消毒剂(P<0.05)、辐射(P<0.05)以及护患矛盾(P<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工作压力中,挫折(P<0.05)、同事关系紧张(P<0.05)、工作任务重(P<0.05)以及精神压力大(P<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工作强度中,工作时间(P<0.05)、加班状况(P<0.05)以及夜班状况(P<0.05)是影响护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
结论:不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均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
标签:护士;亚健康;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工作强度亚健康状态是一组临床症状,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地带,是21世纪人类健康威胁之一,也是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要研究的重点项目[1]。
护士是临床工作中比较特殊的职业,具有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以及工作强度高等特点,这些都是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严重的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护士亚健康状态与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以及工作强度的相关性。
结果满意,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样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不同科室工作的临床一线护士120例,且所有护士工作时间满一年。
男10例,女110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3.58±4.98)岁。
职业护士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职业护士的健康状况,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
方法: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结果:失眠、抑郁、焦虑、内分泌失调、下肢静脉曲张、胃溃疡、腰椎间盘突出、乙肝成为职业护士高发疾病。
结论:完善工作制度、严守操作规程、加强自我调整,提高健康水平。
关键词护士健康调查护士工作的专业性、任务的紧迫性、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应急状态,护士职业病的种类和人群数不断增加,护士的健康水平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此,笔者随机对我院200名护士的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年龄22~50岁。
结果200名女护士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
讨论护理工作规律性差,长期频繁倒夜班,违反了人的正常睡眠的生理需求和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时每班工作量大,连续工作时间较长,以及大量治疗的实施和反复不断的护理观察、记录、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处于疲劳、繁琐、重复的工作状态中。
调查显示,夜班护士的疲劳综合征发病率(66.7%)显著高于白班(35.8%)[1]。
同时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和医疗投诉更进一步加大了她们的职业压力,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健康问题,根据这一情况,急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人员配备制度,制定合理的排班体系,以保证倒夜班护士的休息时间,同时,要研究建立医疗执业责任风险保障机制,降低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平衡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劳动强度大,长期站立、弯腰、行走等动作造成肌肉、肌腱疲劳,血液循环不良等,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
针对这些职业损伤,工作中学会合理应用正确姿势、采取节力原则,并适时做一些放松肌肉关节的运动,下班后注意休息,按摩局部肌肉,减轻不适。
护士相对于医生,与病人面对面时间最长,而且每班10几个小时的重复的护理操作和生活护理,久站、休假少、经历医院暴力、患慢性病等,同时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和医疗投诉更进一步加大了她们的职业压力,护士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医生。
护士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与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護士的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结合精神科访谈对护士进行心理亚健康状态测试。
结果:①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36.72%。
②31~40岁年龄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其他任何年龄组护士(P<0.001)。
③急诊科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其他任何一个科室(P<0.001)。
④合同与临时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正式组护士(P<0.001)。
⑤不同行政职务、学历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⑥不同职称、是否轮夜班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异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未婚和已婚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护士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重视并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护士心理亚健康康奈尔医学指数研究与分析“心理亚健康”是亚健康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引起重视可能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由于工作负担重,行业管理严格,人际关系矛盾,角色冲突,护士经常面对患者的痛苦和死亡以及职业的低社会评价等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此效应影响护士的情绪状态,既而影响忽视的健康水平。
为了解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对该群体采取有效的干预和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长春市3所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以长春市(及附属县级)3所医院的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标准:①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②正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及以上;③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
告知调查对象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
本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9份,回收有效率92.6%。
方法:⑴本研究采用定式问卷的方法,采取整群便利抽样。
⑵调查问卷包括:①基本资料问卷。
夜班护士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一)在护理工作中,值夜班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每一个临床护士无法逃避的。
夜班成为许多护士工作中的身心应激源,由于长时间的睡眠剥夺而形成一种慢性刺激性应激,可引起一系列心理和生理改变,进而影响机体机能及工作效能1]。
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夜班护士的健康水平,我们对我县168名值夜班护士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
1调查对象我县4所医院的168名值夜班的护士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
最小年龄18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9岁。
学历:中专98人,大专72人,本科8人。
2调查方法调查表自行设计,以问卷和直接交谈相结合完成3结果168名夜班护士中,47%的夜班护士有心理健康障碍,而近32.58%的夜班护士患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疾病。
Rout2]的研究发现,夜班护士疲劳综合症的患病率为1.1%,是普通人群的5倍。
睡眠与人的健康和疲劳状况密切相关3]。
4分析4.1夜班打乱人的生理生活节奏,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造成消化酶的分泌规律遭到破坏,降低了消化功能;夜班还会破坏激素分泌的自然规律,造成内分泌紊乱。
夜班频繁轮转,使身体感觉很疲惫。
4.2夜班护士往往单独值夜班,承受的责任太大,并且所有问题都要自己解决,产生的紧张感,无助感尤为强烈。
夜班护士比白班工作需付出更多的精力、体力,承受更大的身心压力,但奖金报酬却无明显差异。
繁重的工作量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使值夜班的护士长期处在一种高压状态。
工作压力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
4.3夜班护士往往不能享受正常的节假日,而是循环轮转,所以无论是什么重要的节日,或是国家规定的节假日,轮着你上班,你也要雷打不动的去上班。
有时,节假日往往是病人住院、看病的高峰期,这样会给夜班护士造成心理压抑感。
5对策5.1接受夜班的现实。
对夜班的厌倦情绪或逃避心理会使自己日益陷入精神空虚的境地,不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
克服对夜班的消极情绪,认识夜班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社会赋予护士角色的行为模式,作为护士,就要按照社会期望的模式进行活动,要从心理上接受这一事实,把夜班视为自己的必然职责,以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想办法克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浅谈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及中医自我保健目的: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及进行中医自我保健。
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用两年的时间对20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出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30%的护士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有抑郁、失眠、职业倦怠感,另有43%达到疾病状态。
护士配备不足,工作量太大;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重医轻护的偏见普遍存在;夜班多,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使护士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人际关系紧张,家人不支持等为前5位影响护士亚健康的主要因素。
结论:医院护士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亚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应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合理的护士配备,维持护士身心平衡,并且运用中医保健养生方法自我调节,体现人性化关怀及提高社会支持度,以更好地促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标签:临床一线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中医自我保健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亚健康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1]。
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护士是一个风险高、回报少的职业群体,他们在完成繁重工作的同时,经常面对不规律工作时间以及职业的低社会评价等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护士的情绪,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
为了解本院护士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用2010年2月-2012年2月两年的时间,对威海市立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并根据护士亚健康的程度及症状,由护理部组织对护士进行简单易学的亚健康中医自我按摩保健培训。
护士在工作之余就可以利用5~10 min时间,进行自我保健,无毒副作用,不受场地限制,操作方便,收效较好,护士对此保健方法的好评率为97%,收效率95%。
【关键词】亚健康急诊护士问卷调查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低热、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等症候群[1]。
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有环境等因素的不良作用。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单元,护士是急诊科的重要力量,是抢救危重患者最直接、最重要的人员之一。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医疗纠纷风险大等诸多因素都成为发生亚健康状态的诱因。
为了了解急诊护士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于2006年4月20~27日分别对本市两家医院护士进行了亚健康问卷调查。
1 临床资料以我院和市立医院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97.5%(78/80)。
急诊护士40名,平均年龄23.2岁;普通护士38名,平均年龄为24.5岁。
两组具有可比性。
护士患病的诊断标准[2] :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易发怒;精神压力过大;月经异常,周期或长或短,经血过多或过少;疲劳综合征;腰酸,腰痛。
2 结果急诊护士与普通护士患病比较,见表1。
两组在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过大、疲劳综合征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诊护士高于普通病房护士。
而在下肢静脉曲张、月经异常、腰酸腰痛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表1 急诊护士与普通护士患病比较(例) 3 原因分析3.1 工作性质所决定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医患双方最早接触的地方之一。
接诊的患者均表现为病情急、重、危,情绪急、躁、惧,病种多,病情变化迅速,后果难以预料。
值班护士在准确分诊和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还要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在急诊科除了平时要承担各种急救外,还要承担出诊、接诊任务,在恶劣的环境下抢救患者。
出诊时往往只有一名护士、一名医生,而且患者病情急、重甚至危及生命,工作往往紧张而繁忙。
如遇出诊路途远,急诊护士还会出现晕车现象。
浅谈手术室护士亚健康原因分析及对策(一)【关键词】手术室护士;亚健康;原因;对策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简称“第三状态”〔1〕(健康状态为第一状态,疾病状态为第二状态,亚健康状态为第三状态)。
主要症状有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精神萎靡、全身酸痛等。
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无明显病理改变,但却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手术室护士不仅需要病房护士的穿刺及护理技术,还需要有手术操作配合的特殊技能,必须有能处理复杂、危重患者的能力,因而更容易陷入亚健康危机。
1原因分析1.1工作量大,生活无规律据统计,目前我国护理人员长期缺编〔2〕。
三级医院手术量逐年增加,通常是连台手术较多。
护士中途常常得不到休息,生活无规律,通常是从早干到晚。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连续工作,工作压力相对过重,同时由于工作节奏较快,工作期间精力高度集中,特别是遇到重危抢救患者,思想、工作压力更大。
这样长期高负荷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很容易使手术室护士陷入亚健康的状况。
1.2人员士气低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而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工作积极性差。
特别提出的是目前全国多数医院实行聘用制合同护士,在同样甚至超过在编护士工作强度与工作时间的状况下福利待遇较在编护士明显低,极大地影响了聘用制护士的劳动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工作质量与效率。
1.3医生满意率低由于手术数量大,连台多,各科室难免出现紧急情况,手术开始时间不能保证,各科室、各类人员之间不能较好协调,存在隔阂;新护士业务不够熟练,配合欠佳。
这些都会导致医护关系紧张,极大地降低了医生满意率,也影响了工作质量。
1.4工作环境与心理因素医院是集中患者的地方,护理人员每天必须面对这些痛苦悲观的人群,工作单调,思想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体力与脑力双重劳动,使大脑处于紧张状态,紧张抑郁的心情不能宣泄,使她们的心理也受到一定得冲击,经常会出现无明确原因的紧张感。
护士亚健康原因分析与对策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护士这一特殊的工作性质,虽是从医者但往往也是亚健康高发人群。
目前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公众对医疗护理期望值的增加,应激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以及医生和护士、护士和患者、护士与家属等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护理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护士职业压力感加大,从而导致亚健康。
1护士亚健康的原因亚健康的起因主要有两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或节食偏食、缺乏运动、过于劳累、睡眠不足),直接或间接的心理问题(焦虑、郁闷、紧张、寂寞、离婚、失恋等),而护士亚健康的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1护患矛盾日益突出,护士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随着病人就医费用的提高,对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上班除了严格的完成护理治疗外,言语行为等都要时时小心谨慎,尽量避免与患者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使护士工作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
1.2护士配备不足,工作超负荷目前各医院护士均缺编,护士床位配比不足是一大突出问题。
一个护士往往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一穿上白大褂就像机器一样不停运转,经常处于小跑状态,不能按时就餐,致使有些护士上班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造成高发膀胱炎、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颈椎病、大隐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心肌炎等疾病。
1.3夜班多,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一名护士一周要值2~3个夜班,夜班频繁,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长此以往造成睡眠不足、神经衰弱,明显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亚健康状态。
1.4工作-家庭冲突困扰英国一项对注册护士的调查显示,有一半护士称护理工作长期影响着家庭生活,她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工作要求、职责与家庭角色在某方面相互冲突,如孩子小、生病没人带。
由于护士忙累、夜班多影响家庭生活,不能参加家庭聚会及做家务等,部分年轻护士婚恋成功率低,使护士疲劳、耗竭、情绪困扰。
护士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护士职业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
方法对我院10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结果胃炎、胃溃疡、失眠、下肢静脉曲张、乙型肝炎、内分泌失调为职业护士高发性疾病。
结论完善工作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自我调节,可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护士;健康;调查目前患者数量的大幅增长和护理要求的提高,使护理人员常处于高度应急状态,护士职业病不断增多,并出现新的疾病。
为此,笔者对我院107名护士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对我院107名护士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的内容自行设计,年龄20-25岁。
2.结果107名女护士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3.讨论1.护士的工作是8小时倒班制,人员少,频繁上夜班,体力工作繁重。
而且生活无规律,有时连续抢救、护理患者或做手术数小时,大量的治疗实施、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都是由护士来执行。
利益的驱动及患者缺乏卫生常识,也增加了护理量。
这些细致而耐心的工作,需要合理的人员配备。
来自患者、家属的高要求及医疗投诉也给护士增添了无数职业压力。
因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根据这一情况,应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制,护士下班后,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减轻身体疲劳、睡眠不足,工作之余听听音乐、缓解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和保持心理健康,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劳动强度大,长时间的行走、站立、弯腰等动作,可引起肌肉、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曲张及经期宫血过多等,针对这些职业损害,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应学会合理运用正确姿势,工作允许时变换一下姿势和稍作运动,下班后除注意休息外,配合局部按摩可减轻不适。
3.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离不开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及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其接触途径主要为被污染的针具及其他利器刺伤、割伤或刺伤的伤口不慎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而传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由于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已用过的针头不回套,用过的针头及利器立即放入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专人做好感染性医疗垃圾、损伤性医疗垃圾的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