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氏之役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有工夫就阅读书刊,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和纯洁,以及一切秋虫的歌唱。
B.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
C.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特别喜欢同他聊天。
D.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你的高谈阔论....,而是你说做就做的执行力。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董看了统计表上扶摇直上....的业绩曲线,眉开眼笑。
B.我们没有恰当的字眼来表述同时施教与受教,但假如做到了教学相长....,我们的学校教育将会得到改善。
C.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D.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传》中提出的造就伟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痛苦与磨难。
古诗雍氏之役翻译赏析文言文《雍氏之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
周君患之,告苏代。
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
”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今唯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
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
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
”公中曰:“善。
然吾使者已行矣。
”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
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
”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翻译】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西周求兵求粮,周王为此忧虑,就与大臣苏代共商对策。
苏代说:“君王何必为这件事烦恼呢?臣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西周求粮,而且可以为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
”周王听后大为高兴,说:“您如果能做到,那么以后寡人的国家都将听从贤卿你的调遣和管理。
”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对他说道:“难道您不了解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当初曾对楚王说:‘韩国常年疲于兵祸,因而粮库空虚,毫无力量守住城池。
我要乘韩国饥荒,率兵夺取韩国的雍氏,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攻下城池。
’如今楚国包围雍氏已经5个月了,还不能攻克,这暴露了楚军的处境困窘,楚王已经开始准备放弃昭应的计策和进攻了。
现在您竟然向西周征兵征粮,这明明是告诉楚国韩国已经精疲力竭。
如果昭应知道以后,一定劝说楚王增兵包围雍氏,届时雍氏必然被攻陷。
”苏代接着说:“您为什么不把高都之地送给西周呢?”公仲侈听后颇为愤怒,很生气地说:“我停止向西周征兵征粮,这已经很对得起西周了,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苏代说:“假如您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再次跟韩国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断绝使臣的来往。
湖北省武汉市2021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共9分,每小题3分)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习近平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青春只有一次,如何______自己的青春华章,革命先辈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一百年来,他们挺身而出、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______,反而被岁月淬炼得熠熠生辉。
重温他们的奋斗历程,当代青年______了自己的使命,______了奋斗的信心。
A. 续写淡漠明确坚定B. 书写暗淡明确坚定C. 书写暗淡坚定明确D. 续写淡漠坚定明确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对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B. 武汉市政府邀请城市圈成员参加项目签约大会,大家共办招商活动,共享发展机遇。
C. “直播销售员”这个职业称谓的正式启用意味着直播销售行业已进入规范化阶段。
D. 动漫专题片《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讲述党史故事。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人当然要冷静,要温厚。
不过,我们的冷静不是对丑恶的视而不见,我们的温厚不是遭遇不公时的胆小如鼠。
关键时刻有担当,是一个社会人应有的道德追求。
B.生活中要讲究“留白”。
“留白”一说,源于艺术创作画家叫作“意到笔不到”,诗人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生活中“留白”的人,会进退有度,潇洒自如。
C.诗人说:“让我放弃梦想,就像让我用一条腿来走路。
”梦想是对现实有效的支撑;如果没有雄鹰般的志存高远,我们容易匐在地,或者混迹泥潭。
D.艺术一定要讲究形式。
有人怕讲形式,以为讲形式就是形式主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我们要把为表达意境而讲究形式与根本排斥内容的形式主义区别开来。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记忆重建是城市更新的灵魂①文化是推动城市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实现认同的方式。
城市学家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第二章卷二西周策一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章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藉兵乞食于西周。
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
今又攻秦益之。
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厚]而益重,齐必轻矣。
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
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藉兵乞食。
君临函谷而无攻,令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不]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
’秦王出楚王因为和,君令弊邑以此(忠)[惠]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
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
小兔子爱读书。
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
”薛公曰:“善。
”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藉兵乞食于西周。
二秦(攻)[败]魏将犀武军与伊阙章秦(攻)[败]魏将犀武军于伊阙,进兵而攻周。
为周(最)[冣]谓李兑曰:“君不如禁秦之攻周。
赵之上计莫如令秦、魏复战。
今秦攻周而得之,则众必多伤矣。
秦欲待周之得,必不攻魏;秦若攻周而不得,前有胜魏之劳,后有攻周之败,又必不攻魏。
今君禁之,而秦未与魏讲也。
而全赵令其止,必不敢不听,是君却秦而定周也。
秦去周,必复攻魏,魏不能支,必因君而讲,则君重矣。
若魏不讲,而疾支之,是君存周而战秦、魏也。
重亦尽在赵。
”三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章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迎之以卒,甚敬。
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也]。
游腾谓楚王曰:“昔智伯欲伐厹由,遗之大钟,载以广车,因随入以兵,厹由卒亡,无备故也。
桓公伐蔡也,号言伐楚,其实袭蔡。
今秦者,虎狼之国也,兼有吞周之意;使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惧焉,以蔡、厹由戒之,故使长兵在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也。
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恐一日之亡国,而忧大王。
”楚王乃悦。
四雍氏之役章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
周君患之,告苏代。
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四川省乐山市五中学2024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是()A.食无定味,适口为佳。
美好语言的标准必须遵循两条:有效,悦耳。
在人人想着创新的年代,自觉认知与坚守语言的底线,或许才能让我们的母语故乡变得更加美好。
B.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从而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
C.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D.对于草木、庄稼和一些小生灵,惊蛰是一道关,霜降也是一道关;这两道关,一个主兴,一个主衰。
可谓一阳一阴,一道一魔,它们配合得多么默契!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
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
A.开始承担要是由于B.开发承载而是由于C.开创承载而是由于D.开拓承载却是因此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4)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 (7)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8)雍氏之役 (10)周君之秦 (13)苏厉谓周君 (15)楚兵在山南 (17)楚请道于二周之间 (19)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21)秦召周君 (23)犀武败于伊阙 (24)韩魏易地 (26)秦欲攻周 (27)宫他谓周君 (29)谓齐王 (30)三国攻秦反 (31)犀武败 (32)国学典籍《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
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
原书名不详,书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
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全书现存497篇。
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描写人物形象逼真,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
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所以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对中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有相当影响。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
文言文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藉兵乞食于西周。
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益之。
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
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
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藉兵乞食。
君临函谷而无攻,令弊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破秦以张韩、魏。
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
’秦王出楚王以为和,君令弊邑以此德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
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
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
四川省开江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器项是()A.正在热播的《熊出没》,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B.他们仅仅会纸上谈兵,不能去办实事,这些人大多都只能是夸夸其谈....,严重缺乏实际经验。
C.他的画大多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幽默感极强,估计警察看后都会忍俊不禁....。
D.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对此心急如焚....,父母更是气的暴跳如雷。
2.根据课文内容依次选填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树梢上()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②幽暗的峡谷里整整齐齐、()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③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④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选。
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A.隐隐约约密密麻麻蓊蓊郁郁林林总总B.蓊蓊郁郁林林总总密密麻麻隐隐约约C.隐隐约约蓊蓊郁郁密密麻麻林林总总D.密密麻麻隐隐约约林林总总蓊蓊郁郁3.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大发展,而且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使用价值。
B.一场大火,将实验室烧毁,全体实验人员都对这次遭受的损失令人心痛和惋惜。
C.从这些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D.根据各种实验和理论暗示,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自然界中有一种奇特的、迄今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人们还没有研究的被称为“超对称”的结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B.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这样做真不容易。
C.川剧《落下闳》中主人公具有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注重实践的创新精神、造福百姓的奉献精神和演职人员的敬业精神。
专题08 文言文单篇阅读(解析版)【2021·湖北襄阳市·中考真题】谏院①题名②记司马光①古者谏③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④,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②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⑤,萃⑥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⑦。
彼汲汲⑧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③天禧⑨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吾恐久而漫灭⑩。
嘉祐八年,刻於石。
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呜呼!可不惧哉!——选自《古文观止·卷九·唐宋文》(注释)①谏院:掌管向皇帝进谏的机构。
②题名:谏官把自己的名字题写在木板上,立于谏院中,以警戒后人。
③谏无官: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
④工商:从事于工业和从商的人,代指市井百姓。
⑤利病:优势和弊病。
⑥萃:聚集。
⑦谋:图谋,谋求。
⑧汲汲:形容心情急切。
⑨天禧:宋真宗赵恒的年号。
嘉祐:宋仁宗赵祯的最后一个年号。
⑩漫灭:污漫消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钱君始书.其名於版 书:________(2)四海之.众 之:________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B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C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D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3.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汉兴盛以来,始置官。
4.细读选文第③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
5.“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第二年范仲淹应约写下《岳阳楼记》,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情怀;庆历年间,司马光为警示谏官面写下此文,间接表达了自己与范仲淹相同的政治情怀。
请说说这种情怀是什么。
【答案】1.书写(结构助词)的2.A3.汉朝兴盛以来,才(开始)设置了谏官(的职位)。
江苏省苏州苏州工业园区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短语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老师——偏正短语美丽的花朵——偏正短语慢慢地爬——偏正短语B.把句子——介宾短语漂亮极了——偏正短语可爱的中国——偏正短语C.学习汉语——动宾短语跑一圈——动宾短语学习讨论——并列短语D.热得发烫——动补短语关系复杂——主谓短语无私奉献——主谓短语2.请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主持风格犀利..敏捷,大方得体。
B.国际研究机构数据表明,“抖音”国际版风靡..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C.阳春三月,络绎不绝的游人和摩肩接踵....的汽车纷纷来到鱼梁洲环岛景观带。
D.事实证明,真正的学问都是潜心琢磨而成的,真正的精品都是沥尽心血....铸就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B.胡杨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作品出自:《战国策·西周策》•作品体裁:历史散文•创作年代:战国•苏代:战国时纵横家。
东周洛阳人。
苏秦族弟。
•背景:雍氏之役是发生在楚国攻打韩国雍氏的期间的故事,楚国向西周求助,周王不愿提供帮助,却又不知如何拒绝,苏代说自己有对策,遂派苏代使楚。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①于周。
周君患之,告苏代。
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周君大悦曰:“子苟②能,寡人请以国听。
”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③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④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⑤之。
’今唯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
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
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⑥兵守雍氏,雍氏必拔。
”公中曰:“善⑦。
然吾使者已行矣。
”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
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⑧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⑨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
”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1.甲:(原为:铠甲)引为:披甲的士兵粟:粮食•2.苟:连词。
如果,假设•3.闻:听闻,知道•4.罢:(pí)通“疲”。
疲劳,疲乏。
•5.拔:攻取•6.益:增加•7.善:答应之词,表示同意•8.折:断绝•9.弊:破,坏•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西周求兵求粮,周王为此忧虑,就与大臣苏代共商对策。
苏代说:“君王何必为这件事烦恼呢?臣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西周求粮,而且可以为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
”周王听后大为高兴,说:“您如果能做到,那么以后寡人的国家都将听从贤卿你的调遣和管理。
”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对他说道:“难道您不了解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当初曾对楚王说:‘韩国常年疲于兵祸,因而粮库空虚,毫无力量守住城池。
我要乘韩国饥荒,率兵夺取韩国的雍氏,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攻下城池。
雍氏之役文言文注释和翻译
沛公报三尺剑,既立威仪。
沛公(西楚霸王项羽)报以三尺长剑声立起自己的威严与仪表。
杨枝甘露,自此始。
从此,杨枝(指项羽)降下随手可及的甘露(指慈悲)。
凌虚徐凤,贤良英俊。
凌虚(西楚将领,项羽的师弟)屹立傲然,徐凤(西楚将领)清高优雅;贤良(西楚将领)勇武威猛,英俊(西楚将领)仪表堂堂。
李刚烈业,昆岗勇抗。
李刚(西楚将领)勇敢无畏,烈业(西楚将领)英勇善战;昆岗(西楚将领)大胆抗争。
苦节义绝,卧龙夙凤。
苦节(西楚将领)慷慨忠臣,义绝(西楚将领)英雄气短;卧龙(西楚霸王项羽的儿子)深藏持重,夙凤(西楚将领)威武莫测。
秉节仁君,乃氏长盛。
秉节(西楚将领)仁勇双全,仁君(项羽)正大无私;乃氏(西楚重臣楚奚)特立独行,号令盛世。
此六雍之会,歌舞升平。
这六位英勇将领组成会合,歌唱舞蹈欢呼庆祝霸王威严、泰和平安。
翻译:
沛公(西楚霸王项羽)以三尺长剑声立起自己的威严与仪表,从此杨
枝(指项羽)降下随手可及的慈悲。
凌虚(西楚将领,项羽的师弟)
屹立傲然,徐凤(西楚将领)清高优雅;贤良(西楚将领)勇武威猛,英俊(西楚将领)仪表堂堂;李刚(西楚将领)勇敢无畏,烈业(西
楚将领)英勇善战;昆岗(西楚将领)大胆抗争;苦节(西楚将领)
慷慨忠臣,义绝(西楚将领)英雄气短;卧龙(西楚霸王项羽的儿子)深藏持重,夙凤(西楚将领)威武莫测;秉节(西楚将领)仁勇双全,仁君(项羽)正大无私;乃氏(西楚重臣楚奚)特立独行,号令盛世。
这六位英勇将领组成会合,歌唱舞蹈欢呼庆祝霸王威严、泰和平安。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实验、一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生涯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须的内容。
B.鲁迅先生之所以得到大家的爱戴,就在于他思想的深刻性。
C.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D.这旧式的小屋经他们这么一布置,温暖、淡雅,仿佛有了春天的气息。
2.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沉淀./银锭.默契./锲.而不舍B.续弦./玄.虚粘.贴/拈.轻怕重C.甜.美/恬.静摄.取/蹑.手蹑脚D.广.博/粗犷.阴晦./诲.人不倦3.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A.⑤②①③④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③⑤④D.④②①⑤③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在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共走访贫困户近500多户。
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港珠澳大桥在_______下正式通车,每座主桥都向世人展示了设计师们_______的艺术构思。
其中青州航道桥塔顶_______“中国结”文化元素,精致优雅。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白海豚”元素,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_______。
九洲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起航”。
每一座主桥都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A.万众瞩目别具匠心融合相得益彰B.众目睽睽别有用心融合一脉相承C.万众瞩目别有用心熔合一脉相承D.众目睽睽别具匠心熔合相得益彰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天灾人祸跟前,人只是大自然中的微小蜉蝣,什么都不值一提。
B.网传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冠肺炎,争先恐后前往药店购双黄连的市民济济一堂。
C.即便是我们这些普通青年的父母,他们的奋斗故事同样可歌可泣。
D.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年轻人由被动到主动,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
3.下列有关语文知识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赞成”“恭敬”“终于”(分析:这三个词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副词)。
B.“留守儿童”“绿水青山”“关注民生”(分析:依次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欧亚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先辈”,宾语是“陆上丝绸之路”)D.我要热饭。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富阳区2024学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
②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
③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④阅兵方阵威武雄壮,群众游行激情飞扬,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大江南北披上红色盛装,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和我的祖国》在大街小巷传唱。
⑤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
A.①②⑤④③B.③①④②⑤C.①④③②⑤D.③②⑤①④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2024届泰安市重点中学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些商贩昧着良心制作假牛肉,这不仅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
(将“会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扰乱了市场秩序”互换位置)B.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下水,显示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将“显示”改为“标志”)C.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删去“其目的”)D.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水平,学校进行了由宿舍到操场的紧急逃生疏散。
(将“增强”改为“提高”)2.与下面这段话衔接恰当的是()“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盛水,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比作箍桶的木板,。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3.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B.传承保守规则C.传承恪守准则D.传播保守准则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战国策》西周策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原典】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奏,而藉兵乞食于西周。
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
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
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
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藉兵乞食。
君临函谷而无攻,令弊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 "薛公必不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
,秦王出楚王以为和,君令弊邑以此惠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
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
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
”薛公曰“善。
”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藉兵乞食于西周。
【注释】①薛公:即孟尝君田文,齐威王曾封儿子田婴于楚地,后由田文袭封,所以称田文为薛公。
攻楚:指周根王十二年,齐、韩、魏三国以楚国违背约定为借口,联手攻打楚国。
②攻秦:孟尝君曾在泰国为相,后受人诋毁而被囚,次年从秦国逃回齐国后又任齐国之相。
攻秦是指周报王十七年,孟尝君对秦心存怨恨,因此联合韩、魏攻打秦国。
③藉兵乞食:借兵求粮。
藉,通“借”。
气,乞求。
④益之:指增强韩、魏的力量。
⑤益重:越发受到尊重。
⑥齐必轻:齐国必定受到轻视。
⑦张:扩大,强大。
出楚王:释放楚怀王。
公元前299年,秦约楚怀王相会,后怀王被秦王所扣。
【译文】孟尝君利用齐国联合韩、魏去攻打楚国,又与韩、魏联合去攻打秦国,并向西周借兵求粮。
西周大臣韩庆为西周去对薛公说:“您利用齐军替韩、魏两国攻打楚国,九年的时间终于攻下宛、叶以北的地方,现在又通过攻秦来增强他们的力量。
韩、魏南边不担心楚国,西边又没有秦国的威胁,于是土地扩大,地位提高,齐国必然受到轻视。
事物的本末和虚实经常是互相变换的,我私下为您感到不安啊。
您不如叫我们西周暗中与秦国结盟,而您不去向秦国发兵,更不用借兵马粮草。
【上策·精典谋略案例】读《战国策·西周策·雍氏之役》有感
这是一则相当精彩的谋略案例。
谋划和游说的精彩,就在于谋划的关联和游说的辨点都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案例中,苏代的谋划关联:一是将关联点与事件的大体走势相联系;一是将关联点与人为改变最终结果的判断分析相联系。
这两点出乎意料的关联,非苏代莫属。
案例中,苏代的道理说辨:一是将辨点设置在“楚比韩更难”的事实上,故能将“韩不向周征粮征兵”的一般事,辨成是“替韩隐瞒战略企图”的大事;一是将辨点设置在“韩的战略利益上”,故能将“韩以地与周”的小利,辨成是“韩能获得整个周地”的大利。
这两点令人叫绝的辨点,既让人贻笑大方,又让人叹为观止。
鬼谷子曰:“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此言说的就是:“捭阖的道理,在于利用‘阴阳’性质的话题。
当获得‘阳’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时,要凭借高尚的心态方式应对;当获得‘阴’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时,要凭借鄙视的心态方式应对”。
由上可见了,当面对周君忧患(‘阴’性质方面)的话题机遇,苏代将周君认为难以办到大事,或小看或轻视为容易办到的小事,这正是苏代的能力和自信所致。
【提要】
谋士和说客之所以高明,不仅在于他们能办到一些常人办不到的事情,而且在于他们敢于许下美好的诺言、并富有实现自己诺言的绝对信心。
他们的大话是完全有根据实现的,因为他们比常人更会揣摩、更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
【原文】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
周君患之,告苏代。
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
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
”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仲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今唯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
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
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
”公中曰:“善。
然吾使者已行矣”。
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公仲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
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仲曰:“善。
”
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译文】
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西周求兵求粮,周王为此忧虑,就与大臣苏代共商对策。
苏代说:“君王何必为这件事烦恼呢?臣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西周求粮,而且可以为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
”周王听后大为高兴,说:“您如果能做到,那么以后寡人的国家都将听从贤卿你的调遣和管理。
”
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对他说道:“难道您不了解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当初曾对楚王说:‘韩国常年疲于兵祸,因而粮库空虚,毫无力量守住城池。
我要乘韩国饥荒,率兵夺取韩国的雍氏,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攻下城池。
’如今楚国包围雍氏已经5个月了,还不能攻克,这暴露了楚军的处境困窘,楚王已经开始准备放弃昭应的计策和进攻了。
现在您竟然向西周征兵征粮,这明明是告诉楚国韩国已经精疲力竭。
如果昭应知道以后,一定劝说楚王增兵包围雍氏,届时雍氏必然被攻陷。
”公仲说:“好。
可是,我派去东周的使节已经出发了。
”苏代接着说:“您为什么不把高都之地送给西周呢?”公仲听后,怒气冲冲地说:“我停止向西周征兵征粮,这已经很对得起西周了,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苏代说:“假如您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再次跟韩国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断绝使臣的来往。
西周断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盟,而单单和好韩国,这样一来,阁下就是在用一个破
烂的高都,换取一个完整的西周,阁下为什么不愿意呢?”公仲说:“好吧。
”
于是,韩国就不向周征兵征粮,并且把高都送给了西周。
楚军没能攻下雍氏,只好怏怏离去。
【评析】
苏代凭着言辞向韩国揭示出了事情的真正规律和发展方向,最终不仅解决了西周的难题,而且给西周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这种化不利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的谋略与口才是非常高明的。
审时度势、拨开掩盖在事物之上的遮蔽之物,洞察事物表象背后真理和本质,才能认清事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才能具有比常人高明一筹的预见性、判断力。
战国说客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有这种预见性,而且还具有实施这种预见的实践能力,依仗三寸不烂之舌的雄辩口才,引导和诱导他人实现自己的预见、使他人的行为成为自己谋划的有机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