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 格式:doc
- 大小:25.54 KB
- 文档页数: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与政策解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针。
以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与政策的一些解读: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根本任务。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突出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坚持务实求实、注重实效。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总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积极贯彻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二、成绩回顾1. 宣传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2. 文化事业得到了发展: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3. 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城市综合整治和环境卫生整顿,我们的城市面貌得到了显著改观,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成效: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三、存在问题1.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精神文明意识仍需加强;2. 文化产业发展仍然不充分,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3. 城市文明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城市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仍需进一步创新,形式还需多样化。
四、未来工作展望1.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精神文明意识,倡导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2.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品质量;3. 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4.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总结感言过去一年,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发扬优点,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第1篇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贴近实际,注重实效。
2.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
3.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1. 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公民意识。
-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文明礼仪、诚实守信、敬业奉献。
2. 文化繁荣发展: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 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3. 文明风尚培育:倡导文明行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 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倡导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上网等。
-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3. 加大投入力度:合理安排财政预算,确保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
4. 创新宣传载体: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渠道,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5.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性作用。
6.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时间安排1. 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开展调研,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然而在这个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应忘记心灵世界的需求和追求,因为人生的价值并不只是体现在物质上,更在于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
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探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 增强国家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和生命。
一个文化繁荣、文明进步的国家,必然会具有更加强大的软实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软实力,中国才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2. 推进人民全面发展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满足。
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人民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促进人民在精神层面上的全面发展,将有力推进人民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有人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精神生活。
如果社会缺乏这样的品质和生活,就会出现人们关系紧张、矛盾激化、道德沦丧等问题。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1.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让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为人民的和谐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多维度的文化交流多方位、多层级、多领域的文化交流是推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推动文艺创作、文化交流活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弘扬中华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
3.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为民生福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应该通过增加投入,加大力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其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人类智慧的传承。
同时,还应该建立起全面的社会文化服务机制,为人们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作者:刘志强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1期摘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人为本无疑是一种最重要的一环。
本文从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人为本”缺失入手,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注重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文化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布置文化建设同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对于精神文明创建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彰显以人为本,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质的体现,也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表现。
一、精神文明建设中“以人为本”缺失之反思社会文明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从广义上讲人类五种生产形式即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制度生产、精神产品生产和人类环境生产所产生的成果分别表现为物质文明、以人为本、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或环境文明)。
五种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人类文明图景。
以人为本以人为直接目的,把满足人的需要、增进人的福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个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社会五种文明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他文明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或者是为其服务的,但决不是纯粹的以人为中心。
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也是为以人为本服务的。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快速健康发展在国家局和省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提高思想教育活动效果上下功夫,在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和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上下功夫,思想道德、组织作风、经营发展、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效。
目前,全省***已涌现出省部级以上劳模人,获全国、省级“五一劳动奖章”人,精神文明单位累计达到个,涌现出国家级文明示范窗口个、省级文明示范窗口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个、省级“青年文明号”个。
全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个,有个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个集体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省局XX年获省直单位“三讲一树”金杯奖,XX年顺利通过省级精神文明单位验收复查。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文明单位创建是项系统工程,为保证三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我们成立了“***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党群工作部专门负责全省***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日常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文明办(党群工作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职责明确,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领导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到条、组织到块”的原则,把重点工作项目、活动落到实处。
在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的基础上,认真做到“四统一”和“五到位”,即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统一规划、任务统一布置、措施统一制定、成果统一总结和思想、组织、管理、措施、投入五个到位。
并根据文明单位创建目标对各单位、各部门提出具体的创建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同干部的奖惩、任职挂钩。
同时为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明确规定局长为全局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
在经营管理责任制考核中,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考核,有力地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地协调发展。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全文内容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部分内容如下: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与加强思想引导相结合,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满足需求和引领需求相统一,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社会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始终强调以人为本,实践中也在不断探索以人为本的道路,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
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的主体。
因此,以人为本应从社会生产、生活、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展开具体实践。
在生产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
在生活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人的尊严,尊重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确保人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民主、法治和效能,使人民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管理,使社会管理更加智慧和高效。
在服务中,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民的利益至上,就是说,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为人民的需求服务,为人民的健康、安全、快乐生活提供便利与保障。
以人为本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能够积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人为本,需要不断进行人格塑造和意识形态建设,使得每一个人在思想上、文化上、道德上都能够得到合理的指导和充分的提升。
以人为本的精神文明,还应该注重民生、共享、公益和公正,让人们感受到智慧文明、快乐文明和和谐文明的生动实践和良好体验。
总之,以人为本不仅是社会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我们需要不断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推进社会生产、生活、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人民的利益至上。
同时,我们也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建设幸福美好的社会。
202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本本年度,我校的工作重点是深化综合治理,继续抓好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明”为德育质量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努力营造“理想家园”的办学氛围。
另一方面深化教育改革,力争在全校形成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把学校建成作风严谨、质量上乘,制度健全、校园优美的全国一流的文明学校。
围绕学校工作重点,本年度,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抓思想政治工作,树文明新风,提高德育质量1、坚持理论学习。
将“____”的重要思想和我校教育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全面____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继续倡导全体教师树立爱丰中如爱家,爱学生如爱子的敬业奉献精神,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
2、加强学校党团建设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使学校党组织成为学习践行“____”精神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做好吸收优秀教师入____工作。
学校团委进一步开展团队活动和业余党校活动,将学习____作为团队和业余党校活动的重要内容,及时吸收条件成熟的学生加入党组织。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在德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政教处对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要经常化、序列化。
从培养学生文明的言行举止入手,对学生进行宽容等方面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合作、文明做人的美德。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勤俭节约的美德。
利用丰大地域文化优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树立报效家乡的理想。
引导学生奋发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青年监督岗要定期检查,定期公布评比结果,把五项文明达标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全体学生做遵守校纪校规的合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推进整个校园文明新风的形成。
4、将家长、学生、社区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健全组织,定期活动。
作者: 沈伟
作者机构: 大冶市委宣传部
出版物刊名: 理论月刊
页码: 14-16页
主题词: 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干部教育;根本任务;提高人的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培养“四有”新人
摘要: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沈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
那么,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目标是什么?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又在哪里?本文试就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谈...。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就说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无论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
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作为生产过程基本力量的劳动群众的历史。
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根本立场。
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江泽民同志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作者: 王树斌
作者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 书记
出版物刊名: 求是
页码: 30-33页
主题词: 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主体地位;两个文明建设;领导干部;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充分发挥;齐齐哈尔
摘要: <正>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当前和今后15年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几年来,我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让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坚持以人为本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
吴艳
【期刊名称】《重庆行政》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吴艳
【作者单位】重庆市电力公司江北供电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抓好"三户一村"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J], 黄淑琼
2.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J], 王健
3.坚持以人为本争创“五个一流”——省人事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J],
4.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环境 [J], 任晓辉
5.坚持以人为本高扬文明之帆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工商宝坻分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十五”期间,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精神风貌和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为“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进社区”惠及千家万户
“古风今韵相辉映,文化经济共繁荣。
”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文艺骨干走进古城扬州与当地群众同台演出,喜乐融融。
这仅仅是全国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里的一个小小章节。
由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文化部、卫生部等10部门共同组织的这一活动,呈现出整体推进、不断深化完善的良好态势,将快乐、健康与安全通过大大小小、常抓不懈的工作送入千家万户。
“卫生进社区”活动,将
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保健知识带入社区。
4年来,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中,14位首席专家在20多个省区市开展巡讲、咨询活动,76万群众受益。
“科技进社区”活动,作为与提高居民素质息息相关的一项,同样受到基层社区工作者的重视。
全国先后举办各类科普讲座、报告、培训、竞赛等活动40多万场(次),参与活动的群众达7000多万人次,科普志愿者达200多万人。
如同大树将根深深扎入泥土,不断将阳光与水分通过各个枝干输送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卫生、法律、文体、科技,这些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将“四进社区”活动逐步推进,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
“三下乡”温暖广袤农村大地
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大篷车”满载歌声奔驰在乡间小路,白衣天使来到穷乡僻壤……多年来,“三下乡”活动的内容不断充实,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为农民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为“三农”服务的一个品牌。
为满足基层群众对知识的渴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送书下乡工程”。
据了解,这一工程已覆盖全国22个省份的近3000个乡镇,累计安排资金6000万元,配送图书总数为511.6万册,其中
20XX年共发送图书179.01万册,为农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有关部门在做好图书下乡、电影下乡、法律下乡、婚育新风进万家、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等活动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艺院团下乡、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医生下乡、科技大王进农家、乡村青年文化节、民营企业下乡等一系列活动,群众广泛参与,产生了较大影响。
各地还结合实际,推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种活动,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踊跃参加。
广东省丰顺县一度地下六合彩赌博泛滥,为配合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当地的“三下乡”活动中就专门排演了一台“造一方净土,育社会新风”专题文艺节目,到全县农村巡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江苏省在活动方式上突出重点项目,开展的新年“三下乡”服务慰问集中行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南京农大组织的“科技大篷车”和“百名教授兴百村”活动,社会影响面大,辐射范围广,已成为“三下乡”中的品牌项目。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火如荼
从城市到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火如荼,20XX年9月5日,中央文明委办公室在媒体和网站公示了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候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