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三论
- 格式:pdf
- 大小:157.04 KB
- 文档页数:3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浅析(2007年暑期调研文章)中共合川区委党校刘兴卫2007年8月11日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浅析2007年的夏天,区委党校组织全校教职工到江津陈独秀故居进行了暑期调研学习。
陈独秀故居位于江津西南鹤山坪上的石墙院,距离城区约15公里。
这里原是清光绪进士杨鲁丞的故宅,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
石墙院以四周砌有二丈高的条石围墙而得名。
陈独秀于1939年由附近的施家大院迁来此处,住在原杨二太太居室,陈独秀在此地一直住到1942年5月27日逝世,寓居时间长达四个年头,现保存下来的陈独秀遗物有棕箱、皮箱、衣柜、砚台、铜茶壶、皮包、衣物等共31件。
石墙院是陈独秀故居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处未受破坏的原始寓居地。
这次参观考察,对陈独秀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多的感悟。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而又复杂的人物。
他一生经历过辛亥革命、反袁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等大型运动。
如果从中国近代史上寻找出一位历史人物,他的思想演变和阅历,能够大致上反映中国民主革命的曲折复杂与艰难困苦的状况,那末,陈独秀无疑是其中的一个。
陈独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声名鹊起是由于新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陈独秀高擎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成为运动的主将。
可以说,陈独秀不是将民主思想引人中国的第一人,却是在中国倡导民主主义名声最盛的一人。
他是“以一个光耀的民主主义者踏上中国的政治舞台”的,民主思想是陈独秀思想的核心,贯穿其一生。
即使在贫病交加的晚年,陈独秀也没有放弃对民主的思考。
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在继承五四民主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就当时成为时局焦点的抗战与建国,法西斯主义与民主主义,世界大战与未来趋势,苏联经验与社会主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言论和见解,既有偏激之词,又有深刻之见;既有主观妄测,又有英明预见,是真理与谬误的结合。
本文试对其晚年民主思想作一粗略分析。
一、陈氏民主思想的演变路径首先从整体上认识陈独秀的民主思想。
试论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其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文章从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性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步骤、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特别是晚年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内容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早期探索,这其中,有经验,更有教训。
本文主要聚焦以下四个主要方面,试作论述,就教诸位。
一、陈独秀对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性质是什么?1915年陈独秀早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就谈到,所谓社会主义,是和人权论、生物进化论并列的三大近代文明特征之一。
“近世文明之发生也,欧罗巴旧社会之制度,破坏无馀,所存者私有财产耳。
此制虽传之自古,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者,社会主义也”。
[1] 陈独秀紧紧抓住了“所存者私有财产耳”这一旧社会的根源,私有制成为关键词,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其害日深,政治的不平等导致的压迫,贵族变为资本家,经济的悬殊导致的剥削,从而“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这就是陈独秀眼中的最早的“社会主义”概念。
1920陈独秀发表了《谈政治》一文,这时的陈独秀就对社会主义的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世界各国里面最不平最痛苦的事”,“就是少数游情的消费的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治、法律等机关,把多数勤苦的生产的劳动阶级压在资本势力底下,当做牛马机器还不如。
要扫除这种不平这种痛苦,只有被压迫的生产的劳动阶级自己造成新的强力,自己站在国家地位。
”[2] 这时的陈独秀眼里的社会主义就应该是,被压迫和剥削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建立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去推翻现有的不合理的社会,实现自己当家作主。
陈独秀晚年重新认识民主主义尹振环2007年第4期炎黄春秋杂志陈独秀陈独秀晚年虽然不隶属于中共、托派,但他还是承认自己是马克思、恩格斯之信徒的,这一点很重要。
虽然陈还没有明确提出“暴力社会主义”,但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
陈独秀早在1936年就已经郑重提出这个问题,他用“孔甲”的笔名,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主义》,指出人们对于民主主义,自来有不少误解,他说:第一,民主主义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
民主乃是人类社会化进步的一种动力,它不断推进社会向善、向前。
无产阶级理应把完成民主的任务放在肩上,不可在夺取政权后摒弃民主。
第二,我们采取民主主义的政纲和口号,是目的,并不是手段,共产主义者同时也是真正的民主主义者,绝不能把民主主义当作是与社会主义不能共存的东西。
他说: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就摒弃了民主主义,文章抨击斯大林根本不懂这一点(《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469页,下只注页数)。
陈独秀在1936年曾“应亚东图书馆汪孟邹之邀,推荐生活潦倒不堪的王文元到东亚”,王译编了两本书:《莫斯科审判的国际舆论》、《莫斯科审判的真相》。
这就是陈独秀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年谱》,第472页)。
另外据濮清泉回忆当时陈在狱中与濮等人议论莫斯科审判“布托联盟”案件,认为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制度“贱视民主”,“专政到人民、甚至专政到党内”,是违背马克思列宁学说的,变成了“官僚国家”,不应再称为“工人国家”(《年谱》,第469页)。
这表示陈独秀这位中国启蒙运动大师理性思考后的巨大转变!即抛弃暴力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民主的。
全面发挥上述思想的是陈独秀以下的两篇文章,(一)1940年9月《给西流的信》,(二)1940年(年谱为1941年,似不确)11月28日《我的根本意见》。
前封信是“在病中花了二十余日”写的。
当时“惟不能用脑,写作稍久,头部即感觉胀痛,耳鸣亦加剧了。
”(《年谱》,第524页)后封信看来也是高血压病中写的,这可谓陈生前的重要遗言。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内容是什么陈独秀,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那么陈独秀三大主义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陈独秀三大主义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陈独秀的三大主义是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这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主义。
陈独秀三大主义中主张的是推翻夸张的、不实用的贵族文学,建立平淡的、能够表达情感的国民文学;推翻腐败的、陈旧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实用的写实文学;推翻曲折晦涩的山林文学,建立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三大主义是陈独秀在1916年《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提出的。
全文的思想也就是陈独秀的三大主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对封建旧文学的否定和批判,它也从启蒙思想的角度抨击了旧文学的阿谀奉承,陈独秀三大主义主张要以革新的文学作为我们改造社会、革新政治的主要途径。
陈独秀三大主义的来源和背景是陈独秀在1915年从日本留学回来返回上海,不久,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出版,在经过二次革命以后,陈独秀觉得要救中国,必须先进行思想改革。
之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北京大学担任文学学长。
在陈独秀的推荐下,他的朋友李大钊也来到北京大学,于是他们几人一起主编《青年杂志》,之后改为《新青年》。
陈独秀在面对守旧派的诬蔑和被威胁时,毫不畏惧,最后将陈独秀等人逐出北大。
这一消息一出,于是马上就爆发了一场新旧思想的战争。
陈独秀是哪里人陈独秀是哪里人?他就是享有“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安徽安庆人。
1879年,也就是清光绪五年己卯八月二十四日乙丑,一颗巨星降落在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小家庭内,这颗巨星就是陈独秀。
陈独秀是哪里人?他就是安徽怀宁人。
陈独秀的父亲陈衍中因为瘟疫死在了江苏怀宁会馆,那时候陈独秀才刚刚满2岁,从此他就失去了父亲,感受不到父爱。
之后陈独秀先后由他的祖父陈章旭和他的大哥陈庆元将他抚养成人。
陈独秀在家中独自学习《四书》、《五经》,有人称赞他说,陈独秀长大后要不成龙。
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摘要:文章着眼于探讨1937年陈独秀出狱后晚年的思想。
当时他虽然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却能独立思考,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的深刻认识影响深远。
虽然他的思想在当时看来不合时宜,但却是后来不能绕过的话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文章将对其晚年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陈独秀;晚年;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一、引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
但是在晚年,他被开除党籍,并且入狱。
1937年出狱以后,辗转了武汉、重庆之后,在江津的一个石墙院里孤独终老。
陈独秀晚年生活贫困艰苦:他政治上软禁,受到国民党的监控;经济和生活条件差,常常要依靠朋友;思想上是孤独的,他曾经说到“我已不隶属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任。
将来谁是朋友,现在完全不知道。
我绝对不怕孤立。
”但是他仍不停的思考,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主的思想,至今影响深刻。
文章将详细探讨陈独秀晚年思想的内容、原因等等,并对其不足进行反思,以获得一些启示。
二、晚年陈独秀的思想内容文章探讨的陈独秀晚年的思想,在其书信中有所体现,比如《资本主义在中国》、《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我的根本意见》等书信。
下面将根据书信的内容,对陈独秀的思想内容进行探讨,主要研究他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以及对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思考。
(一)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陈独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陈独秀刚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主张去除私有制以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的短处。
同时,他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带来的罪恶、“中国资产阶级幼稚的现状”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军阀混战,提出在国民革命成功后实行国家社会主义。
但是,国民革命没有成功,并且政权被资产阶级夺取,所以,他晚年主张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他是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去论证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1、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初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实然层面)一个社会的经济,往往并存着各种不同的新旧成分,因此,要确定一个国家是哪一种社会,就要看它是哪一种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2015年第6期(总第143期)/11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62015/GeneralNo 143/November论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毛兴贵【摘要】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在中国实现民主和社会主义。
本文将首先讨论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内容、民主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的论述;然后讨论陈独秀基于自己对民主的理解对斯大林政权进行的反思和批判;最后,本文将对陈独秀晚年的民主观作出评价,并试图对晚年陈独秀的思想进行重新定位。
【关键词】陈独秀;民主;资本主义;斯大林体制中图分类号:D091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6-0055-06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曾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曾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并五次担任中共总书记。
自从五四运动前后提出“德先生”以来,陈独秀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在中国实现民主,可以说民主问题是贯穿陈独秀思想的主线。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晚年陈独秀身陷囹圄、客居他乡、寄人篱下,仍然在探索着民主问题,并且对民主政治有了更为深刻和精辟的认识。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陈独秀在政治上和思想史上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尽管毛泽东早在1942年就说过:“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①,但是对陈独秀生平及思想尤其是晚年思想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一直是禁区,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也就是陈独秀诞辰100周年,五四运动60周年,对陈独秀的重新评价和研究才逐渐解禁。
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甚至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不可回避的人物。
一般认为,陈独秀的思想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其特征在于推崇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与民主制度;中期从陈独秀接受马克思主义到1929年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这一时期陈独秀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推崇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与阶级性;晚期指1929年到陈独秀去世,主要特点在于对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以及斯大林统治下的苏俄政治进行重新认识。
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摘要】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辩证关系的探讨,以及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的观点。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他提出了在现实条件下推动革命的策略,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在历史背景下,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受到了种种挑战和考验,但他仍坚持坚守自己的信仰。
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氛围产生了深远影响,引领着一代革命者走向新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晚年陈独秀、政治思想、历史背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辩证关系、文化、政治、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继承、发展、影响、意义。
1. 引言1.1 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概述晚年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晚年阶段,陈独秀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和深化,他提出了许多具有独特见解和深刻内涵的理论观点。
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非对立关系,而是辩证关系。
他主张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活力和优点,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他强调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政治走向,而政治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二者密不可分。
陈独秀对中国革命的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为中国革命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独到见解,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和革命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晚年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受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的深刻影响。
在他成长和活跃的时期,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国家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
晚清时期的封建王朝已经衰败,外国列强侵略横行,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陈独秀晚年政治观1.民主与独裁2.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3.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陈独秀照片对比晚年论陈独秀的最后政治意见以及他最后几年写的论文和书信所谈到的主要是三个问题:•其一,民主与独裁(或专政);•其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其三,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
托派•托洛茨基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的延续,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列昂·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称自己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
•托洛茨基主义,是以主张工人阶级先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斯大林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
在反对斯大林主义上,托洛茨基主义者强调废除斯大林主义的官僚统治;在反对社会民主主义上,托洛茨基者倡导战斗性的工人革命。
民主与独裁•陈独秀:“民主主义是从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至政治消灭之间,各时代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少数特权之旗帜。
”•“民主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有它具体内容,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
”•“政治上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相反的东西。
”•“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种东西,他只是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陈独秀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能采取“失败主义”。
•他说:“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应以共同攻打法西斯为斗争口号。
”“在此次帝国主义大战中,对民主方面采取失败主义……,无论说得如何左,事实上只有帮助纳粹胜利。
”在这里,陈独秀事实上站到了“民主反法西斯”这个口号的旗帜下了。
这是与当时的托派观点相距甚远的。
•至于他说到“在此次大战结束之前,甚至战后短时期中,大众的民主革命就无实现的可能。
”在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中,采取失败主义,并在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中进行的革命斗争,是托派的一贯立场。
托洛茨基曾在他的《新世界大战前夜》一书中断言战争必然带来胜利的革命。
政治观点1.民主主义是“超时代”、“超阶级”的,是“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对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
未来世界,将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制以至全民民主制”。
2.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大多数人民幸福。
建设社会主义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马上废除私有制,初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而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
3.肯定“前期”苏俄,否定“后期”苏俄。
斯大林在苏俄的恐怖专政,是苏俄制度造成而非个人品质问题;“任何独裁制度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可能分离的”。
没有民主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相成而非相反;斯大林式的官僚政权绝不能创造社会主义,苏联早已不是社会主义。
4.世界大战中不能引发革命,殖民地不能获得解放独立。
“此次若是德、俄胜利了,人类将更加黑暗至少半个世纪,若胜利属于英、法、美,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我们如果能努力自新,不再包庇贪污,有可能恢复以前半殖民地的地位,倘若胜利属于德、意、日,我们必然沦陷为殖民地”。
5.放弃对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信仰。
陈独秀文艺观(新文化运动重要)陈独秀的观点: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
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
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
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
文章区别于文学,正是在实用与不实用上划清界线。
应用之文以理为主,应该朴质而有用,清除“阿谀、虚伪、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的恶劣文风。
魏晋以后,应用之文骈化倾向日益显著,大有不骈就不能作文的趋势;唐宋古文家企图扭转这种风气,其策略不是促进小说的发展,戏剧的新生,以减轻应用文体肩负的美文职能,反而加速了应用文体文学化的步伐,使其变得更加小巧精致,更加失去了应用的品格。
陈独秀晚年的政治观陈独秀曾是中共中央1-5届总书记,后来又是中国托派中央总书记,他的晚年政治观到底怎样呢?陈独秀晚年的思想或政治观,成了当今研究陈独秀学术界和史学界的热点问题。
问题的答案是众说纷纭,人各有异。
当然,众多论者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根据陈独秀晚年的行为以及他的著作和书信。
但是,即使是最正统的历史学家,也避免不了有自己的主观因素。
否则,同一客观事实,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说法或结论呢?“圣言量”不可取,陈独秀本人就是反对圣言量的。
我们在研究和探讨问题时,尽量少用别人说过的话,多用陈独秀自己的话,特别是提出论者站得住的见解。
首先要明确的是:陈独秀晚年是指什么时期,即从何时开始。
陈独秀于1932年10月15日被国民党逮捕下狱,直到1937年8月23日出狱。
被捕前,他是中国托派的领袖,是为托洛茨基主义运动而奋斗奔走的,他的政治立场无须多说。
狱中五年,开始时,他与狱外托派组织有秘密联系,后来,与个别托派成员仍有联系,秘密联系的渠道是通过刘静贞(郑超麟的夫人)以及其它探监的人。
他在狱中与彭述之有所争论,包括理论问题和托派组织问题(可参阅彭述之的《狱内通讯集》)。
由此看来,陈独秀在狱内仍然是托派立场,尽管那时上海托派临时中央在国际托派李福仁支持下开除了彭述之、尹宽、陈其昌,也开除了陈独秀;但陈独秀认为李福仁是个外国人,不要去理他,基本立场仍然一致。
现在,我们要讨论陈独秀的晚年思想,只能从他出狱时开始,即从1937年8月23日直到1942年5月27日在江津逝世前为止,前后总共不满五年。
一、在武汉时的公开表态陈独秀出狱后,先住南京,1937年9月9日由南京赴武昌,直到1938年7月20日乘轮入川。
他在武汉约停留10个月左右。
这时,他确曾公开发表演说,接受记者采访,与托派同志、老朋友以及社会人士有过探讨性谈话,概括起来,他在武汉时期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成两点:其一,他对抗日战争立场;其二,他的党派观。
现在许多学者、史家的论著及与陈独秀有深切关系的人的回忆录中都谈到这两个问题。
政治观点1.民主主义是“超时代”、“超阶级”的,是“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对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
未来世界,将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制以至全民民主制”。
2.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大多数人民幸福。
建设社会主义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马上废除私有制,初期允许多种经济成分,而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
3.肯定“前期”苏俄,否定“后期”苏俄。
斯大林在苏俄的恐怖专政,是苏俄制度造成而非个人品质问题;“任何独裁制度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可能分离的”。
没有民主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相成而非相反;斯大林式的官僚政权绝不能创造社会主义,苏联早已不是社会主义。
4.世界大战中不能引发革命,殖民地不能获得解放独立。
“此次若是德、俄胜利了,人类将更加黑暗至少半个世纪,若胜利属于英、法、美,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我们如果能努力自新,不再包庇贪污,有可能恢复以前半殖民地的地位,倘若胜利属于德、意、日,我们必然沦陷为殖民地”。
5.放弃对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信仰。
陈独秀文艺观(新文化运动重要)陈独秀的观点:文学之文以情为主,应该华美而不重实用。
他曾有“华美无用之文学”的措辞,钱玄同提出质疑,此“无用”二字是否与一贯之主张有冲突。
其实,此“无用”二字表达了陈氏一种很重要的文章观念。
所谓“无用”,即无实用之意,并非无价值。
文章区别于文学,正是在实用与不实用上划清界线。
应用之文以理为主,应该朴质而有用,清除“阿谀、虚伪、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的恶劣文风。
魏晋以后,应用之文骈化倾向日益显著,大有不骈就不能作文的趋势;唐宋古文家企图扭转这种风气,其策略不是促进小说的发展,戏剧的新生,以减轻应用文体肩负的美文职能,反而加速了应用文体文学化的步伐,使其变得更加小巧精致,更加失去了应用的品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期末论文题目: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简述姓名:顾结龙年级:2013级学号:2013040855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年12 月论文提要近年来,关于对陈独秀这个人物的评价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观点,越来越多的观点开始倾向于对他的历史功绩的赞扬,而对于他在国共合作期间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也有了新的认识。
但仍然不够全面,对于一个人物的评价,不仅要从他的性格特点,行事习惯等方面分析,还要更加注重于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本文将从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内容、特点等方面作出简要评,以求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于陈独秀晚年主要民主思想的几个问题顾结龙摘要:近年来,关于对陈独秀这个人物的评价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观点,越来越多的观点开始倾向于对他的历史功绩的赞扬,而对于他在国共合作期间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也有了新的认识。
但仍然不够全面,对于一个人物的评价,不仅要从他的性格特点,行事习惯等方面分析,还要更加注重于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对此,笔者谨从以下几点来对陈独秀先生的晚年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主特征大众民主意义一、陈独秀先生晚年民主思想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民主关于民主问题,陈独秀在《致西流的信》的信中阐述了六个方面的观点。
⑴要实现大众民主就必须实现大众政权,如果不是实现大众民主就必然会沦为斯大林式的格柏乌政制;⑵以大众民主取代资产阶级民主是进步的。
例如以德国和俄国的独裁来代替英法美的民主则是退步的,而直接或间接有意或者无意的组成这一退步的人们都是反动的,不管他们口中说得是如何如何的“左”;⑶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有其具体含义的,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而资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的民主,其内容都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和方式有所差异而已。
⑷民主固然包含议会制,但议会制度并不等同于民主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