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动手做(三)
- 格式:doc
- 大小:9.78 KB
- 文档页数:3
动手做(三)-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参加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千以内的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体验到数的运算,并且能够口算出简单的加减法。
3.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体验到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学会使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
•数的概念,加减法口算,长度单位概念,物体长度测量。
教学步骤
步骤一:复习
让学生回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口算。
步骤二:游戏一
•游戏名称:拼图游戏。
•游戏规则:将千以内的数拼成一个正方形拼图。
•游戏目的:巩固和拓展千以内的数的概念。
步骤三:游戏二
•游戏名称:数的运算游戏。
•游戏规则:将随机生成的数进行加法、减法运算。
•游戏目的:体验数的运算。
步骤四:游戏三
•游戏名称:测量游戏。
•游戏规则:使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游戏目的:学习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学会使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步骤五:教师点拨
•教师用三支不同颜色的笔演示将一条曲线分成三等分。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在练习纸上完成。
步骤六:游戏四
•游戏名称:折纸游戏。
•游戏规则:将折好的纸上的题目依次解答。
•游戏目的:综合应用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反思
此次课程的开展,主要以游戏为主,强调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课堂气氛达到了轻松活泼的状态,学生也能比较快地接受这样的授课方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深化学习,教师在游戏中要及时解释和点拨,引导学生不断探究,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动手做(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手做(三)》是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本章内容包括:用小棒进行加减法操作,用图形拼组,学习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动手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学生能认识和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操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操作过程;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棒、图形等教具。
2.准备课件,展示操作过程。
3.准备小组合作活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几何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图形。
同时,教师讲解这些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操作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剪、折、拼等方式,自己动手制作几何图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操作情况。
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
动手做(三)-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利用图形模型和纸片进行形状拼接。
2.掌握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组合与分解。
3.能够通过合适的模型和图形,了解厘米和分米的换算。
2. 教学重点
1.形状建构能力的提升。
2.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组成与分解。
3.厘米和分米的换算。
3. 教学难点
1.掌握形状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2.合理使用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形状进行组合。
3.熟练进行厘米和分米的换算。
4.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一些形状和物品,引导学生建立起形状合成的意识,引发学生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
根据课程要求,对于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形状特点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形状特征和特殊的组合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形状合成的基础知识。
(三)练习
通过练习掌握形状的组合,熟悉常见的形状组合,学会对形状进行分解,提高形状合成能力。
(四)巩固
学生练习厘米和分米的换算,通过实际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课堂结束后,对于学生进行课堂内容总结,回顾今天上课的关键点,确保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更加深入地掌握。
5.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掌握了形状组合、分解、厘米和分米的换算。
2.学生是否能够熟练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小问题。
3.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中,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单元的课时内容《动手做(三)》。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动手做(三)》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的第二课时内容。
在本课中,学生在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后,通过拼摆的图形,安排让学生欣赏一些由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组合成的有趣、美丽的图案。
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给生活创造的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能用简单的平面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但他们在互助合作、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 使学生初步学习一些设计图案的方法。
3. 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五、说教法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形大拼盘”游戏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图形的美丽和趣味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3. 实例展示:展示一些由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组合成的有趣、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图案设计,运用所学图形创作出有趣、美丽的图案。
5. 成果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动手做(三)》北师大版知识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学生需要学习使用卡片组合填写算术表达式,并且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卡片搭建成梯形和长方形。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使用卡片组合填写简单的算术表达式,例如:“2 + 3 = ?”;2.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建出梯形和长方形;3.学生能够使用图示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1.如何运用卡片组合填写算术表达式;2.如何使用自己的想象力搭建梯形和长方形。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运用图示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老师引入新课时要和学生交流,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2.调查小组(学生自己安排)主持调查,写一些相关问题,准备好调查工具,以整理调查结果为目的,将调查复述给全班。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学习卡片组合填写算术表达式,并自己动手体验。
3. 游戏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建梯形和长方形,搭出来的图形拍照后在课堂上进行集体展示,以此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记忆。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例如:“3 + 4 = ?”),并且使用图示法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 讲解课文1.身边的事:补足计算2.课文内容:学习如何使用卡片组合填写算术表达式,使用自己的想象力搭建梯形和长方形,并使用图示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6. 总结归纳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课后作业1.课文配套的结束练习题;2.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时,必须明确让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多长时间内完成和怎样检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了使用卡片组合填写算术表达式,还掌握了如何使用自己的想象力搭建出梯形和长方形,同时也学会了使用图示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感受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动手做(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动手做(三)》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用小棒进行加减法运算,第二部分是学习用图片进行加减法运算。
这一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同时,我也会注意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数字,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棒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将小棒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自己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棒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将小棒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将小棒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4 动手做(三)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可以拼出许多我们生活中的事物。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几幅这样的作品,想欣赏一下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高昂的情绪,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1.欣赏图案。
师:(出示教材第42页图案课件)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图案哪幅最漂亮?给它起个名字吧!并找出你认识的图形。
学生观察后,可能会说:•我喜欢第一幅图,我觉得应该叫风车。
它是由8个三角形组成的。
•我喜欢第二幅图,它的名字应该叫兔子。
它的耳朵是三角形的,头、眼睛、尾巴是圆形的,身子是半圆形的。
•我喜欢第三幅图,它的名字是金鱼。
它是由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
•我喜欢第四幅图,它的名字是万花筒。
它是由很多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
你也能像这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吗?【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幅图案。
记得告诉大家你们的图案叫什么名字,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学生尝试小组内合作设计图案,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设计情况,然后组织交流,展示学生的设计结果。
师:今后希望大家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想一想与我们的哪些数学知识有联系,拿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动手做(三)图案图形教学反思1.利用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图形的组合可以创造出许多有趣的、美丽的图案。
这些图案不仅有趣,而且反映了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这些图案,旨在体现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三)1 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动手做(三)”,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7以内的减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7以内的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7以内的减法运算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7以内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7以内的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7以内的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练习本,一盒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今天,我们班上的小动物们要过生日了,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但是发现水果不够分,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计算一下缺少多少水果。
2. 例题讲解:例1:小猴有10个桃子,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桃子?解:10 3 = 7例2:小熊有8个苹果,送给了小猫3个,还剩几个苹果?解:8 3 = 53. 随堂练习:练习1:小鸟有9个鸟蛋,孵出了3个小鸟,还剩几个鸟蛋?练习2:小兔有7个萝卜,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萝卜?题目1:小猪有12个花生,吃掉了5个,还剩几个花生?题目2:小狗有8个骨头,送给了小猫2个,还剩几个骨头?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7以内的减法板书内容:10 3 = 78 3 = 59 3 = 67 2 = 5八、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鸭有15个面包,吃掉了6个,还剩几个面包?2. 小狐狸有10个葡萄,送给了小猫4个,还剩几个葡萄?答案:1. 15 6 = 92. 10 4 = 6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7以内的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减法的概念上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进行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第四單元認識圖形第4課時動手做(三)【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2~43頁內容。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初步學習一些設計圖案的方法。
3、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難點】重難點:通過觀察、操作與討論,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徵,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活動一:欣賞美麗的圖案1、利用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圖形組合可以創造出美麗的兔圖案,你們看:教師出示圖:2、看看每一幅圖像什麼?和他們的名字一致嗎?3、說一說,每一幅圖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4、教師可以在補充一些圖片讓學生欣賞。
活動二:自己動手設計美麗的圖案1、想一想、塗一塗(教師先讓學生自己仔細的觀察,然後自己獨立的完成。
全班交流、展示。
) 2、小小設計師(1)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橫豎對折後分成四個小正方形,找到四條公共邊的中心點,連成一個小的正方形,在把小正方形的四個頂點和原正方形的四個頂點連接。
多做幾個,拼一拼,並在相應的位置時塗上顏色。
(2)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按照下面的方法做一做。
(3)自己設計一個圖案。
【鞏固練習】1.在點子圖上利用所學過的圖形設計一個圖案,互相說一說用到了哪些圖形並比一比誰設計的圖案最漂亮?(完成課本第43頁“練一練”第2題)2.擺一擺。
用三根小棒可以擺一個△,擺兩個△,最少用幾根小棒?擺三個呢?用10根小棒能擺出幾個□?小組合作完成。
【課堂小結】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這節課我們在欣賞圖形、塗圖形、設計圖形中感受到了圖形的美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三)3 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动手做(三)3 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三章节“动手做(三)3”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理解10以内的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数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数数。
3. 培养学生通过实物操作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10以内的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玩具、水果模型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数字卡片、小动物玩具、水果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学生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数一数这些物品的数量。
2. 认识数字:向学生介绍数字0到9,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模仿等方式,认识和记忆这些数字。
3. 数数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学生互相数数,从1数到10,重复进行,直到每组都能够熟练地数数。
4. 加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将小动物玩具堆叠在一起,进行加减法运算。
例如,让学生将3只小动物堆叠在一起,然后再加入2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几只小动物。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学生选择一种水果模型,如苹果、香蕉等,然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例如,让学生将3个苹果和2个香蕉放在一起,数一数总共有几样水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2 3 4 5 6 7 8 9 10加法:3 + 2 = 54 + 1 = 55 + 0 = 5减法:7 2 = 58 3 = 59 4 = 5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数字卡片,练习数数,从1数到10。
2. 请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加减法运算,如3 + 2 = ?,4 1 = ?等。
课题动手做(三)(欣赏与设计)所属单元第四单元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初步认识六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能从图案中找出图形,培养辨认图形的能力。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初步培养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1.图形的辨认和图案的欣赏。
2.感受图案的组成和美化过程。
资源准备班班通教学软件。
落实目标自主调整/设计意图【课前练算】1.口算。
2.新课导入。
课件上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探究新知】任务一:欣赏图案。
欣赏课件出示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这些图案会怎样?数学课为什么要欣赏图案?你发现数学课与图案有什么联系?(学生思考,说一说。
)小结: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一些美丽的图形来编织美丽的图案,那这些图形是怎样组成这么美丽的图案的呢?课堂小练:欣赏图案,把图案中有的基本图形和图案连起来。
任务二:认识图案。
逐一欣赏课本所示四幅美丽的图案,说一说它们都是由哪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任务三:设计图案。
设计一个图案,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课堂小练:选一选。
(1)右图是用()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至少用()个这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①2 ②4 ③8(2)是由()个口拼成的。
① 2②3 ③4【当堂检测】课本第43页第1、2题。
(初步认识六边形、梯形、菱形)【拓展延伸】在格子纸上自由涂出美丽的图案,说说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盘点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动手做(三)欣赏与设计长方形、正方形、美丽三角形、圆图案作业设计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作业反馈课后反思。
动手做(三)课题动手做(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熟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 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3. 发展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通过欣赏美丽的图案,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并指导学生绘制美丽的图案。
教学媒体各种美丽的图案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境激疑1•欣赏图案,偉题1.出示40页主题图,提问: (1)第一幅像斑第二幅(1)你看这些图案像什么? 像兔子,第三幅像万花筒(2)你觉得这些图案美吗?(2)交流:运用图形进行 各种变化;颜色鲜艳聽 和谐2•仔细观察并和同桌交流:2.引导观察,提邮要求:你知道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由各种三角形、正方形拼成 的吗?请和同桌说一说。
的。
二、互动解疑1.引导交流汇报、交流拼组图案的图 形及体会:图形的作用真 (1)谁来说说看? 大;这些简单的图形髓 (2)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拼成那么多美葩图形 .....(3)看到这些图形组成的图案,你有什么体会?2.提岀要求:你能数出这些图案里有多少个正方形和三角形2.数图形并进行交流 吗?请自己数数看,再和同桌交流。
3•观察并交流3.引导汇报并提问:你还能找到一些拼成的图形吗?三、启思导疑1 •听谈话,进一步体会图形1.谈话导入像这样用图形拼成的图案在生ffiWTo的作用,产生寻找图形的欲望2•互相寻找图案、图形,进2.提出要求:请观察你的身边,互相找一找、说一说你在彳J交流,体会作用。
哪里发现了什么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客什么作用?”四、实践应用(一)找到和左上角相同的图案,再涂一涂。
1. 引导提问:你们也想用图形来进行装饰吗?2. 提问:请看45页第1题。
这道题有4组图案,你能说说这四组图案旁,各有一个什么图形吗?它有什么作用?3. 提出要求:请你从每组图案中,分别找出这四种图形。
并像第一幅图那样,用不同颜色涂一涂。
【新编】北师大版一年级上下册数学:动手做(三)-优质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动手做(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并初步认识六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能从图案中找出图形,培养辨认图形的能力。
3.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师:谁能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图形?(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师:智慧老人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变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课件出示)(学生认真看屏幕,欣赏美丽的图案。
)(意图回顾已学的图形,并通过欣赏美丽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看了这四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它们都像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意图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培养学生辨认图形的能力。
)师:请你选出一幅最喜欢的图案,说说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师:用我们学过的这几个图形就可以拼出这么多美丽的图案,那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个新的图形朋友,可以制作出更多更美丽的图案。
(课件出示)师:谁知道这几个图形的名字?(教师贴出图形,板书名字。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 (意图初步认识六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 (二)建立模型(课件出示)师:这几个图形想和大家玩捉迷藏游戏,你能从上面这幅图中找到它们吗?(学生独立思考,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所找的图形,全班交流。
) (意图使学生感受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课件出示)师:淘气在这幅图中找出了三角形并涂了喜欢的颜色,漂亮吗?那么,请你在答题卡上找出所要求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看谁找得又快、涂得又漂亮! (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找图形并涂色,展示个别学生的作品,全班展览。
) (意图培养学生辨认图形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解释与应用1.摆一摆师:用三根小棒可以摆1个三角形,摆2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三个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合作。
学目标〗1.通过用七巧板拼、摆图形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形象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认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结合认识、了解、拼、摆我国古代的一种数学图形游戏七巧板,来巩固认知几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并利用已经学过的图形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新图形。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获得的。
因此,在认识几种平面图形以后,安排一系列的动手做活动,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机会。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发展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材首先呈现的是一副七巧板,七种不同颜色的图形标有七个不同的序号,拼成学生熟悉的一个大正方形,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图形种类的辨别和表述,而且向学生展示了图形拼组的一种整体意识和整体美感。
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七巧板和组成七巧板的每一个图形都比较熟悉,可以把说一说中图形的辨认、大小的比较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完全放手交给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的发现绝不仅仅是教材所呈现的这3个问题。
对于平行四边形,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或有所感知,只要能直观辨别,知道它的形状和名称即可,不必深入了解它的特点。
拼一拼是引导学生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说出是用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重点可以放在拼组正方形和三角形方法的多样性上来进行教学,为后面拼组复杂的图形作准备。
练一练是在前面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模仿拼摆、想像拼摆的过程,体验思考探索、合作交流、收获成功所带来的心灵的喜悦,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1题呈现6个熟悉的生活形象的图形让学生进行模仿拼摆,相对来说前三个图形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自行调整设计教学。
第2题在了解守株待兔故事内容的前提下,模仿拼摆图形组,这需要学生的合作,教师要注意引导或组织。
第3题是要学生发挥想像,进行创造性的拼、摆活动,可以是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形象,也可以是自己的创造和想像。
你知道吗是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七巧板的知识,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进行搜集、交流,或是教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县直实验学校,学生大多为县直各机关单位的职工子女,一小部分来自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都属于独生子女。
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认知态度,以及强烈的探求意识,经过半年多的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已经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对于教材中所用的七巧板,学生并不陌生,通过课前调查知道班里90%的学生自己有七巧板,或是玩过别人的七巧板,基本上会拼、摆比较简单的图形。
总体来说,有了前面的几个动手做的活动,学生已经明白课堂上的操作活动的要求和目的,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从附页中剪下的七巧板纸片,图形整体比较小,也比较容易卷曲变形(尤其是涂色以后),给学生造成操作上的困难,所以,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让学生课前自己准备一副塑料的七巧板玩具(已经有的除外),既避免学具使用的一次性现象,又为这项操作活动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仍然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如果说模仿拼图时只是速度和时间上的差异的话,在想像和创造拼图时,学生的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有的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拼、摆各种实物形象,有的学生就只会拼、摆非常简单的图形。
这说明学生间的差异不只是在动手做一方面,而是表现在观察、思考、应用等各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这种差异,有意识地加强引导和培养。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看看它是谁呢?生:(齐)七巧板。
师: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智力图形游戏,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它非常喜欢动脑筋的孩子,想和我们交朋友,大家愿意吗?生:(高声齐)愿意!师:嘘,七巧板现在正在休息,别吵醒它!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生1:因为它有7块。
生2:大概因为它有7种颜色吧。
生3:因为只有心灵手巧的人才会拼、摆七巧板。
生4:因为它是把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颜色不同的七块。
师:大家说得真好!那么这个大正方形所分成的七块各是什么图形呢?从中你还能发现什么呢?在小组内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图形名称及各自的发现。
)师:有没有不认识的图形?生1:我们小组全都认识。
生2:我们小组只有一个人不认识3号图形,我们已经教会他了,是平行四边形。
生3:我们都认识这个平行四边形。
师:对,这个3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再仔细看一看,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记住它的样子。
(学生依要求去做。
)师:记住了吗?生:(齐)记住了。
师:在观察这些图形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呀?生1:我发现这里面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生2:我发现1号和2号三角形一样大,也是最大的;4号和6号一样大,是最小的。
生3:我发现4号和6号拼起来和7号三角形一样大。
生4:我还发现1号和2号三角形合起来占这个大正方形的一半。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爱观察的好孩子!(二)拼摆活动师:看到大家这么聪明,七巧板也很想和大家一起玩。
听,它在说话:我们兄弟七个可不简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摆出各种漂亮的图形。
聪明的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生:(齐)想!师:我们先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
请你拼出一个正方形,试试看有几种拼法,并说出各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生1:我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了一个正方形。
生2:我用三个三角形拼出了一个正方形。
生3:我是用上全部的图形拼出了一个大正方形。
师:请你再拼一个三角形。
生1:我是用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拼出来的。
生2:我是用两个三角形拼出来的。
生3:我是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拼出来的。
生4:我用了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个三角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也拼了几幅图(出示:猫、台灯和鸭子),请大家看一看像什么?(学生很快说出是猫、台灯和鸭子。
)师:仔细看清它们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再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快速地拼出来。
(学生兴致极高地拼、摆,教师注意及时发现和鼓励拼完的学生。
)师:大家拼得真好!这几个图形都是模仿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拼出来的,如果老师说出几种物品名称,大家能不能拼出图形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拼出来。
(出示:鱼、蜡烛、小船三个词语。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拼摆。
很快有学生举手示意,于是,各种不同形状的小鱼、蜡烛和小船呈现在面前,比起教材上面呈现的要复杂得多,令人不得不惊叹学生的创造力。
)师:大家拼的图形真漂亮,比老师拼的还要漂亮。
现在请同学们和七巧板一起休息一下,听老师给大家讲个守株待兔的故事。
边听边注意看,老师在拼什么,是故事中的哪个角色。
(师边讲边拼摆守株待兔图形组。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到田里去干活。
当他走到田边一棵大树下时,忽然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来,一头撞在树上,死了。
农夫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很高兴。
于是,从此不再去田间劳动,天天站在树下等兔子来撞树。
师:故事听完了。
谁能回答刚才的问题?生1:第一个是那个农夫。
生2:中间是故事中那棵大树。
生3:右边是那只撞死的肥兔子。
师:大家想不想边说故事边拼图?请你试一试吧。
(学生或个人或小组进行拼摆活动,当学生个人发现自己只能拼摆出一个图形,要拼另一个必须把这个给打乱的时候,他们便主动地融合到小组活动中去,把几副七巧板合在一起,各有分工地开始边讲故事边拼摆图形。
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优秀小组。
)师:拼完守株待兔的故事后,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生1:我认为这个人再也不会拾到兔子了。
生2:我们用了三副七巧板才把这三幅图摆出来。
生3:我自己试了试,只能摆出一个,我们小组一起就全部摆出来了。
生4:我们是由小组长讲着故事,我们三人一起摆图形。
(三)拓展延伸师: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形状可以用七巧板拼、摆出来,大家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用七巧板拼出最喜爱的图形吗?可以独立拼、摆,也可以几人合作。
(学生很快完成拼图。
学生的作品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他们兴奋地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字,配解说。
)组1:我们用了两副七巧板拼的龟兔赛跑,现在是兔子领先,不过兔子一定不会再骄傲的。
组2:放风筝,我们先摆了一个小朋友,又拼出了两只风筝,一只是蝴蝶,一只是小鸟,然后画上两条线,就是小朋友在放风筝了。
组3:小猫钓鱼,我们拼了一只小猫和两条小鱼,再画上钓鱼竿,就是小猫在钓鱼了。
生1:我摆的是骑士,一个勇敢的骑士。
生2:我摆的是空中城堡,是以后人类的太空基地。
生3:我摆的是一朵七色花,每一片花瓣都可以帮助人类做很多的事情。
(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想像和灵巧的双手,拼出了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图形,并用稚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我忽然觉得这不再是一节单纯的数学活动课,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令人着迷、不愿结束的游戏。
)〖教学反思〗1.如何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司空见惯的玩具中发现、探索新的知识,从而使得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活动活而不乱,是我在上课之前一直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课堂上给七巧板这个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朋友说话的机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兴趣,使得他们重新认识七巧板,发现七巧板与所学图形的关系,并通过独立思考及与人合作,完成各种图形的拼、摆,教师只是在其中起了协调、引导的作用。
当学生个人的拼、摆活动无法独立完成时,他们自然会主动去与人合作,自然能体会到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从而自动放弃或改掉封闭、固执、不善合作等性格上的弱点。
2.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发展。
新的学科理念是: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
本节课中学生对于七巧板组成的叙述、问题的解答、各自想法的交流、说故事拼图形,以及对于个人或小组作品意义的阐述讲解等等,都是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已经完全突破了数学学科的范畴。
3.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教材上简单的模仿拼图:鱼、蜡烛、小船,设计为出题拼图,因为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拼出来。
结果正是如此,学生所拼出的图形比教材上所列出的还要形象、生动,并且种类很多。
在最后的自由拼图活动中,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各种各样的设计令人惊叹。
于是,这节课便像学生想像的翅膀,无限地伸展〖案例点评〗1.数学学习是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参与进来、活跃起来,主动体验、亲身感知、大胆创新,在这节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和探索意识的同时,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由于自主学习而获得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