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灌南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4
xx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查报告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深刻主题,路南作为中心城区,任重道远。
为推进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区政协组成调研组,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到区发改局、工信局、商务局、农经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并调取了区统计局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还实地考察了xx印刷厂、xx安装工程处、xx机械公司、博亚科技集团、xx饭店等企业,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个别交流等形式,对当前全区经济运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经济转型升级基本情况路南区是传统的繁商区,产业发展一直以商贸服务业为主。
当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筑巢引凤、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重点,努力克服生产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虽然经济增量减缓,但是结构调整成效已初见端倪。
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亿元,同比增长19%,三次产业比达到4:17.3:78.7。
一是服务业逐渐发展壮大。
全区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总量持续攀升,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x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78.7%,同比增长7.3%。
全区限上商贸企业从x家扩展到x家,销售额和零售额从几十亿增加至百亿。
重点商贸流通行业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已涵盖煤炭、汽车销售、餐饮、金属材料、家电销售等x个行业。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亿元。
五交化市场、冀东旧物市场、小山服装批发大厦、小山温州城等市场初具规模。
以批零贸易、专业市场为主要形态的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形成了荷花坑市场、北方国际钢铁电子交易中心等市场群;总部经济异军突起,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企业达到x余家;信息物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开始起步,2018年文化产业投资完成x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8%,同比增长20.6%。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对开发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2)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对开发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2)精选3篇(一)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开发区在促进经济增长、吸引外资和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发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我看来,为了使开发区更好地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
首先,要注重创新和技术升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因此,开发区应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突破。
同时,开发区还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攻关解决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瓶颈问题。
其次,要加强企业间的协同合作。
在开发区内部,应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实现企业间的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
只有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才能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整个开发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此外,开发区还应积极引进外资企业,扩大开放程度,促进企业间的国际合作。
通过引进外资和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可以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获得新的机遇和突破。
第三,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开发区往往是工业污染和资源消耗较为严重的地区,因此,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开发区应加大对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投入,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应加强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支持,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为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服务。
政府在开发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加强指导和协调,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提供各种便利和支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开发区内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
综上所述,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改进和调整。
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个地区经济经过多年的积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
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型经济区、科技创新产业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结构调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占用资金少、污染少等优点明显。
因此,开发区要在总体上进行工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也要注意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其优势。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发展从规模型转向质量型。
尤其要重视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环境整治创新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支撑。
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注重园区绿化、垃圾处理、道路建设、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环境整治。
如此才能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美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因此,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人才质量,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五、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对外宣传,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招商项目,加强与国内外重要经济区域的合作,推进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到开发区,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及服务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的开发区,其管理及服务体系也必须符合国家要求。
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探讨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全面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现状评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力与规模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目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进一步发展。
1. 空间布局不合理。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较大,但空间利用密度较低,使得各业务区之间联系不畅,区域协调度较低。
2. 产业基础亟待提升。
目前,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以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但这些产业的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和开放程度仍显薄弱,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基础和实力。
3. 人才缺乏。
经济技术开发区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才生态,缺乏高端创新人才,限制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二、发展模式创新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重新调整发展模式,加快转型升级。
以下为该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主要方向。
1. 经济发展区域化。
开发区内应建立几个区域,以有机整合各种产业。
同时,开发区之间应该通过现代交通网络进行协作,在不同区域间建立协作联盟。
2. 产业结构调整。
开发区应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3. 打造优质环境。
为了留住人才和企业,开发区应开展公共管理改革,注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培育、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
4. 引进人才。
首先,开发区应开展科研创新项目,建立优秀人才引进制度;其次,应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
三、对策建议为了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面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建议:1. 加强政策引领。
政策应该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例如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创新投资基金等。
2. 提高创新能力。
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的建设,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品牌建设。
3. 加快信息化进程。
开发区应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产业升级为智能产业。
开发区提档升级工作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开发区必须不断提档升级,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我对开发区提档升级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水平
开发区应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
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同时,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二、加强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开发区提档升级的核心动力。
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吸引和集聚创新资源。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基础设施是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快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同时,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品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开发区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优化政府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吸引和留住各类优秀人才。
加强与国内外开发区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开放的试点和引擎,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加强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研和指导,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经验,提出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
二、调研范围和方法本次调研涵盖了全国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调研。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1.经济增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GDP持续增长。
但是,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增长动力不足。
2.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一些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3.创新驱动:少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大部分地区创新能力不足。
4.人才队伍:高端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5.环境保护: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挑战1.增长动力不足:传统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过慢。
2.创新能力不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未能真正落地,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3.人才流失问题:高端人才流动性大,一些优秀人才流失到大城市或境外。
4.环境保护问题:发展速度快,环境保护工作跟不上。
五、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转变开发区发展模式:加快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传统制造业驱动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2.强化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企业,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平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4.加强环境保护: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六、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方向1.产业多元化:发展多元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对开发区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开发区新旧建设者的辛勤努力下,经历了许多风雨曲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2006年元月份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核,确定为省级开发区。
且于2006年5月份通过规划审核,公告开发区四至范围,得到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肯定。
开发区以前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无须多说。
对于开发区以后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一、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开发区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时,应作科学定位、科学规划。
在全县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导下,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既能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又能体现区位优势的发展战略,明确机构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尤其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搞好产业布局,我认为开发区应定位在重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因为沿海地区地价高,劳动力价格相对要贵),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注重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竹制品深加工行业,这既能增加地方税收,增加开发区本身的造血功能,又能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更能改善开发区建设和入园企业建设的软硬环境。
二、理顺体制,完善职能,深化管理机构改革。
体制不顺一直是开发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有职无权,职能授权不到位,由于授权不到位,或根本没有授权,致使入区企业规划、报审环节过多,时限过长等,办事效率低下,特别是有些职能部门大局观念淡薄,维护开发区发展的服务意识不强,部门利益作怪,搞部门垄断,办事拖沓、推诿,给外来投资者造成不好的印象。
因此,我认为开发区应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和沿海特区发展经验,采取“管委会”的“准政府”管理模式,引入“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保证开发区精简高效运转,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确保管委会机构和职能到位,明确开发区管理机构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管委会可以根据授权行使同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以及社会管理职能,制定开发区的具体发展方针、发展目标、行政管理体制等政策措施,对已派出常设机构的职能部门充分下放已设置的机构权限,没有派出常设机构的职能部门,必须明确分管领导,协助开发区工作。
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近年来,经济开发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开发区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以下是几点建议:首先,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减免税费、提供优惠土地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推动各类产业的引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经济开发区,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其次,加强创新驱动。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开发区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系统。
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通过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开发区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经济开发区应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技术人才。
同时,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第四,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经济开发区应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时,要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五,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经济开发区应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环境监管,推动绿色发展。
同时,要重视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区域合作与交流有助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经济开发区应主动参与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资源流动和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区域合作与交流,经济开发区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创新驱动,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等措施。
让灌河口重现碧海蓝天作者:彭雷姜维来源:《唯实》2021年第09期提起连云港市灌云、灌南两县的化工园区,人们总是习惯将其与“低端”“污染”“高危”相关联。
然而,近一段时期以来,向海而生、化工重地的灌河口变成了江苏最美海岸线,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两灌”园区转型升级后带来的显著变化。
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两个问题,近期我们走访了“两灌”园区,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对三年来他们转型升级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并就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整治:标本兼顾探寻解决之道“两灌”园区化工企业的彻底整治源于2018年“4·18”央视曝光灌河口化工园区污染事件。
近年来,连云港市持续加大“两灌”化工园区整改力度,推动环境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快化工产业“减化”步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两灌”园区督导安全环保整治工作。
总体来看,“两灌”园区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本质安全持续加强,环保水平显著提升,转型升级迈出关键步伐。
有序关闭企业。
根据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工作要求,综合安全、环保、技术、工艺等各方面指标评估,排定关闭企业名录,推动化工企业分阶段稳定有序退出。
实行“驻厂监管”制度,聘请有资质专业机构,逐企制定拆除方案,邀请化工专家全程指导,规范设备拆除、管道冲洗等操作流程,确保拆除过程安全、风险可控。
目前,“两灌”园区化工企业已由三年前的198家削减到30家,到2021年底还将削减5家。
同时,采取倒逼、破产、收购等方式,引导资不抵债企业启动破产程序,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依法解决企业遗留问题。
危废物料清零。
采取原厂退回、委托处理等方式,合理制定危废物料处置方案,优先处置剧毒、易爆化学品,清退库存原料、中间体和成品,对能使用的原料和半成品,督促企业限期转运,或邀请第三方洽谈收购。
灌南县财政累计拨付1.2亿元专项资金,清理转移固废7641吨,处置库存物料30876吨。
灌云县以2019年响水“3·21”事故为鉴,及时开展“一查两到位”专项行动,清理剧毒物质和易燃易爆危险性化学品共约4754吨。
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摘要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也在不断迈向发展。
在新一轮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ETDZ)是加快我国经济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此,我们采用了最新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当前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总结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策等,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调研目的1、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状况,分析影响因素;2、明确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3、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变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4、提出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重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主要旨在系统地梳理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比较分析则注重调查收集客观充分的数据,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差距。
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则是进一步了解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收集详尽信息,以便提出有效对策。
三、调研结果(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状况从发展阶段来看,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状态分为三种:初级发展阶段、全面改革阶段、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阶段。
初级发展阶段,ETDZ多以落实政府科技政策为主要措施,聚焦发展新兴产业、创新科技,积极推进科学技术和创新发展;全面改革阶段,ETDZ注重改善营商条件,降低企业成本,实施金融创新政策,深化变革,加强国际竞争力;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阶段,ETDZ注重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制定政策,拓展国际市场。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路径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一是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管理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模式,提升科技水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推。
加快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加快**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处于后金融危机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创新和谐的新阶段。
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开发区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开发区求生存、求发展、求突破的唯一出路。
一、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全国最早的专业性精细化工园。
建区以来,开发区抢抓沿江开发机遇,积极应对宏观调控,以打造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区为目标,围绕建立以化工产业为主体的区域工业经济板块定位,不断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和产业链的培植,来自新加坡、荷兰、法国、德国、美国、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相继入驻。
随着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园区特色日益彰显,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断攀升。
2020年,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国税开票销售、税收3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28.5%、34.9%、33%,分别占全市的1/2、1/2、1/3;2020年上半年,国税开票销售占全市比重的54.3%,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
1、化工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
目前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总面积已达68.32平方公里,其中经批准的化工园区面积为16.9平方公里,占全区发展规划总面积的24.7%。
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化工园区“因集成市”,化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已达47家,其中,超30亿元的1家,超20亿元的3家,超5亿元的12家。
2020年,化工园区实现工业国税开票销售收入253.2亿元,工业总产值528.23亿元,协议利用外资3.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531万美元,分别占全区的83%、83%、91%、88%。
思路和路径的区别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目标,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开发区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载体和实现“两个率先”的具体抓手,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
江苏开发区是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产物,在全国开发区发展史上创造了很多第一。
自1985年全国第一家自费创办的昆山开发区至xx年苏州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全国第一家综合保税区,无不充分体现了江苏开发区强烈的创新精神。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江苏开发区已经成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探索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
开发区处于初创阶段,数量少,种类单一,坚持“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办区方针。
二是蓬勃兴起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入世”前)。
江苏抓住上海浦东开放的机遇,促进开发区从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多种类型的开发区,奠定了开发区的基本框架。
三是发展提高阶段(xx年至xx年)。
江苏紧紧抓住“入世”机遇,加快推进全省开发区建设,实现每个县(市、区)都有开发区。
四是创新驱动阶段(xx年以来)。
省委 __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江苏开发区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引擎,正加速集聚各种创新要素。
1、有利条件首先,国内外形势有利于开发区创新发展,国际 __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国家紧跟的战略规划为江苏开发区加快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其次,开发区集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基本集中在开发区。
第三,开发区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创新载体,开发区加快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第四,开发区集聚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技创新人才。
第五,开发区已形成较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2、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发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大,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低。
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作者:赵进来源:《群众》2013年第08期江苏是全国兴办开发区时间早、发展快、规模大的省份。
从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南通、连云港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来,江苏开发区走过了2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7/10的工业增加值,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成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当前,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境外投资与境内投资并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集聚发展和创新发展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为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的新格局。
采取“一区多园”、“联动开发”的方式,发展专业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集聚发展。
以国家级、重点省级开发区为依托,率先建成苏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带。
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提升全省开发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以及冶金、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层次水平,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
重点支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高成长型的“四高”产业和产品,大力发展整机制造、终端产品,加快发展成套设备、核心器件等。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省开发区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优先承接产品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外包业务,在开发区培育一批取得较高国际资质、具备较强全球交付能力的高端产业规模型服务外包企业。
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选择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开发区进行重点打造。
二、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企业。
灌南调研报告灌南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灌南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北部的一个县级市。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灌南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状况等情况,为进一步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
同时,我们还走访了一些企业和居民,以了解他们对灌南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灌南目前主要依靠农业和制造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农业方面,小麦、水稻、玉米等是主要的农作物,养殖业也比较发达。
制造业方面,建筑材料、纺织、电子设备等行业较为突出。
但是,灌南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高端产业的支持,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2. 人口状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灌南的人口规模较大,但主要以老年人为主。
青年人和有一定技术和专业能力的人才相对较少。
这导致灌南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较大的难题。
3. 环境质量调研数据显示,灌南的环境质量整体较好。
空气质量、水质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对较高标准。
这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问题分析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灌南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口状况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灌南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于依赖传统农业和制造业。
这导致了灌南在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方面相对滞后。
对于灌南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一定的压力。
其次,人口结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灌南的人口规模较大,但主要以老年人为主,青年人才缺乏。
这导致了灌南在劳动力供给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短板。
最后,虽然灌南的环境质量较好,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可能逐渐凸显。
灌南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1. 多元化产业结构。
灌南需加大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力度,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灌南需要采取措施吸引年轻人才留下来,同时加大对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人才结构。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快发展的对
策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快发
展的对策
内容预览: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快发展的对策工业园区作为吸引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倍受地方党政领导关注。
近五年来,**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县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动力,以扶优扶强为切入点,创新举措,加快发展,使园区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开发区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也大幅提高,对全县经济实力的增长贡献突出。
2011年,**经济开发区用占全县不到1/10的土地……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文章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1 / 2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2 / 2。
关于灌南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思考作者:中共灌南县委党校调研组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7期中共灌南县委党校调研组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21-02一、灌南经济开发区转型的背景分析(一)国际产业转移。
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对外贸易活动发展迅猛。
但是,随着中国劳动力、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不断上涨,一些世界知名企业正在加速撤离中国。
例如优衣库、耐克、船井电机等则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二)国家政策转移。
国家对开发区的扶持政策使得各地开发区在初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走上了持续增长的上升通道。
但随着开发区顺利完成了创业阶段的任务以及国际经济局势的转变,国家区域倾斜政策的对象和政策扶持重心已经转变为“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内地”的全方位梯度开放格局,开发区普遍面临“政策上失宠”的尴尬局面。
(三)区域竞争加剧。
抢占新一轮对外开放领先优势已成为地区之间竞争的核心和焦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放型经济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对高端国际产业资本和要素的争夺将是下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灌南经济开发区受到了市内外经济开发区的双重挤压。
例如连云港内的赣榆开发区、东海开发区、灌云开发区的产业定位与灌南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具有很大的同质性,区域竞争比较激烈。
二、灌南经济开发区产业存在问题分析(一)开发区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灌南开发区经过12年的发展,正在向多功能的新城区转型。
但是,灌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发挥的主要功能还是制造和生产,而生活性服务功能发展缓慢,从而造成功能结构的单一。
当工业生产达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城市化功能,开发区工业化功能的再开发和再续发展就很难保持下去,也就导致经济发展没有新的增长点。
(二)开发区发展要素瓶颈制约严重。
一是土地约束趋紧。
由于国家从严从紧控制工业用地,使得开发区用地指标趋于紧张,对农民征地的难度也越来越突出。
开发区如何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在谈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时,咱们不妨轻松点儿。
开发区,听着就有点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天地”。
就像一个村子里建了个新的大市场,大家都希望这里能热闹起来,能带来更多的机会,能让生活过得更滋润。
咱们得明白,发展不只是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质量。
就好比买菜,咱们当然想要新鲜的,口感好的,而不是那些看着不错但吃起来像木头的蔬菜。
开发区也是如此,咱们要引进好企业、好项目,不能光想着拉大旗作虎皮。
真心希望能聚集一些有技术、有创新的公司,像个吸铁石一样,把那些优秀的人才都吸引过来。
人都是相互吸引的,优秀的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做事儿更有劲儿,发展也就更快。
再说了,咱们的开发区可不能仅仅依赖工业和制造。
虽然这些产业能带来不少工作岗位,但咱们不能只盯着它们,忽略了其他领域的潜力。
想想看,科技、文化、服务业,哪个领域不值得一试?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在追求个性化,需求多样化,咱们的开发区如果能多样化一点儿,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就像开餐馆一样,菜单得丰富,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
咱们还得聊聊环境。
如今可不是“先发展,后治理”的时代了,环境问题已经成了大家心头的“刺”。
开发区要高质量发展,就得把环保放在第一位。
绿水青山才是真金白银,这话绝对不是空口白话。
设想一下,若是一个地方空气清新、绿树成荫,谁不愿意来这儿工作和生活呢?所以,咱们得想办法,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双赢。
比如,建设一些绿色建筑,发展清洁能源,既能吸引企业投资,又能让居民生活得更舒心。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
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
咱们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才愿意留下来、扎根在这里。
就像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想想看,哪儿有优厚的待遇、完善的配套设施,人才自然就会流向哪儿。
可以考虑提供一些创业资金、住房补贴,甚至是家庭教育资源,让人才觉得在这里扎根是个明智的选择。
咱们要重视科技创新。
现在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咱们得紧跟时代步伐。
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600字
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快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深入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构建创新引领发展体系,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未来,经济技术开发区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大挑战,提升发展质量、优化区域经济和空间结构、重塑发展格局将成为当前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任务。
为此,为鼓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发展中有效拓展发展空间,本研究对当前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发展历程以及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调研。
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研究分析了构建全面转型发展新格局以及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可行性依据。
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发展和创新的前沿,促进了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为国家创新经济、技术改造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但转型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加快城市化发展、提升区域经济集聚度、为中小企业开放贷款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为此,本研究建议,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加快转型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政策系统更新,突出发展特色;完善市场体系,注重技术创新,提升经济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基础设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并对不同层次的转型发展需求,
提出精准配套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新升级。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转型发展目标是实现以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分类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以加快把握发展机遇和解决发展问题。
浅谈如何破解乡镇工业园区发展难题发布时间:2022-09-18T07:17:41.481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9期作者:邵立志[导读] 乡镇工业是乡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邵立志灌南县委办公室摘要:乡镇工业是乡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加快产业集聚、加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集中优质发展要素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对于破解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加快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业集中区、规划、招商引资、营商环境近年来,灌南县乡镇工业园蓬勃发展,全县7个建成工业集中区拥有标准化厂房120栋,总面积48万平方米,入驻中小微企业85家,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带动了周边4000多农户、人均年增收9000余元,带动周边村集体增收800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园区定位仍待明晰。
由于乡镇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集中区多是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招商引资门槛较低,更多的是注重引进企业的数量,对企业的产业属性未明确要求,导致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产业特色难以形成。
有的乡镇虽有规划,但规划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不强,在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中长期目标上指向不明;有的乡镇虽然有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但发展规划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园区用地受到制约。
每年县级用地指标有限,落实到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则更有限,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用地需求和用地指标的冲突逐渐加剧。
多数乡镇工业集中区通过先建设后办理手续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但受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影响,各乡镇对土地未批先用情况存在顾忌,在招商引资中出现了有项目无地、有地不敢用的现象。
有的工业企业因为用地手续办理滞后,导致消防等后续手续迟迟无法办理,影响竣工投产。
三是园区融资存在困难。
我县多数工业集中区都是近几年开始启动,在基础设施建设、征地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乡镇可用财政有限,普遍感到资金筹措困难,更多的是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厂房等建设。
关于灌南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思考-企业管理论文
关于灌南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思考
中共灌南县委党校调研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21-02
一、灌南经济开发区转型的背景分析
(一)国际产业转移。
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对外贸易活动发展迅猛。
但是,随着中国劳动力、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不断上涨,一些世界知名企业正在加速撤离中国。
例如优衣库、耐克、船井电机等则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二)国家政策转移。
国家对开发区的扶持政策使得各地开发区在初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走上了持续增长的上升通道。
但随着开发区顺利完成了创业阶段的任务以及国际经济局势的转变,国家区域倾斜政策的对象和政策扶持重心已经转变为“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内地”的全方位梯度开放格局,开发区普遍面临“政策上失宠”的尴尬局面。
(三)区域竞争加剧。
抢占新一轮对外开放领先优势已成为地区之间竞争的核心和焦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放型经济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对高端国际产业资本和要素的争夺将是下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灌南经济开发区受到了市内外经济开发区的双重挤压。
例如连云港内的赣榆开发区、东海开发区、灌云开发区的产业定位与灌南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具有很大的同质性,区域竞争比较激烈。
(一)开发区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灌南开发区经过12年的发展,正在向多功能的新城区转型。
但是,灌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发挥的主要功能还是制造和生产,而生活性服务功能发展缓慢,从而造成功能结构的单一。
当工业生产达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城市化功能,开发区工业化功能的再开发和再续发展就很难保持下去,也就导致经济发展没有新的增长点。
(二)开发区发展要素瓶颈制约严重。
一是土地约束趋紧。
由于国家从严从紧控制工业用地,使得开发区用地指标趋于紧张,对农民征地的难度也越来越突出。
二是融资难度较大。
国家大力压减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规模的金融政策,严重地制约了开发区不断增大的基础设施规模建设。
三是环保压力重。
开发区化工、机械等企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环保安全压力重,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凸显。
(三)主导产业不明晰,企业层次较低。
灌南经济开发区产业比重依次为:机械类企业占总数的17.65%、不锈钢企业占总数的15.69%、有色金属加工占企业总数的14.70%、板材家具为10.78%、酿酒食品占企业总数的6.82%、电子占企业总数的5.88%、服装占企业总数的3.92%、皮革占企业总数的3.92%。
由此可见,灌南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不明晰,没有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移水平低。
经济开发区内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企业缺乏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投入,这是因为开发区内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中小型企业普遍在研发上投入不足,导致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不高。
此外,开发区企业将科技成果转移到生产实践中的水平比较低,能力较差。
(一)以完善城市功能为抓手,突出“一区多园”。
努力使灌南经济开发区由单一工业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为此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大力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以经济开发区为基础的灌南新城区,首先仍然是以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为重中之重,并且使之成为城市功能的发展、转变的经济基础。
第二,大力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非农化程度;大力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园区。
(二)以产业升级为根本,发展新兴产业。
要以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全力打造机械、板材、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基地;要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升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改造;积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手段对一些重点企业进行积极培育和扶持,从而尽可能的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
(三)以环境优化为保障,全力优化开发区生态环境。
为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建设要求,推动灌南开发区向生态新城转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争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美丽幸福的新灌南。
参考文献:
[1]常旭,张晓欢等.我国县域经济开发区发展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2(10).
[2]王福定,赵康.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对策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连云港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推进江苏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以灌南经济开发区为例》(14LKT28)的阶段性成果。
(中共灌南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陈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