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习目标课标内容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必备知识1.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知道这里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了解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的状况3.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时空观念: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史料实证: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史料,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历史解释:结合史实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作用家国情怀:知道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基础导学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发源地:“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2.起源: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3.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古巴比伦王国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2.统治措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文明成果1.科学:制定阴历、发明60进制2.文化:发明“楔形文字”3.法律:《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内容:①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等级明显;②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③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④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比较活跃(3)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4)影响: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读图学史楔形文字石柱局部图《汉谟拉比法典》重点突破1 核心概念(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发源于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古代巴比伦的所在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性的特征。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复习导入出示目标】1、复习古埃及基础知识,导入新课。
2、本课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围标设疑自主探究】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两河”是指西亚的_______________河与______________河。
2.国家:约从公元前____________年起,逐步产生一线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约公元前________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二、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________世纪,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_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_______________制国家。
2统治:汉漠拉比实行___________制度,加强_________________,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1.内容(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___________、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_______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奴隶制度: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_________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______________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3)经济领域: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____________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2.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______________,是古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源远流长。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完善本课知识网络。
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文明性质:①法典:②文字:③_________ 人发明的_______________。
历法:④建筑:⑤数学:⑥汉谟拉比法典【拓展训练当堂检测】1.右图所示地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这里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是在【】A.公元前3500年B.公元前24世纪C.公元前18世纪D.公元前16世纪2.如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统一后的社会基本状况。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
古代亚非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河流域地理位置;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PPT出示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找出两河是那两条河。
说明西亚也曾经是人类文明之一(二)、讲授新课: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气候特点:干旱少雨问: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2、文明的奠基者:苏美尔人3、国家的建立:公元前3500年出现很多小国。
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
4、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定都巴比伦城二、古巴比伦王国: 1、时间:公元前18世纪 2、人物:汉谟拉比 3、建立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是巴比伦城邦第一王朝(又称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位国王,于大约西元前1792年继承其父王辛-穆巴利特的权力。
巴比伦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星罗棋布的众多古代城邦的一员,这些城邦为了争夺富饶的农业用汉谟拉比即位及逝世时巴比伦王国领土对比地互相之间经常开战。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为目标。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问题的设定、活动的组织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摆脱传统“满堂灌”形式的教学,促进学习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教学目标】1.识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3.识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理解君权神授。
4.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认识到《汉谟拉比法典》虽然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出自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作为世界古代史的开篇,主要介绍了古代亚非的大河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大河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结构上层层深入,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课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介绍最为详尽,以点代面,让我们以此为窗口,更加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历史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但对世界历史内容比较陌生,可通过时间轴梳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世界历史的时空体系。
引入文献和图片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规定严格的社会等级;二是维护发达的奴隶制度;三是对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涉及的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关系做了规定。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课题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1.了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学习2.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情况目标3.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地位难点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让学生猜猜该图是数学上常用的什么定律(勾股定理)2、教师: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不仅最早发现了“勾股定理”,他们还发明了钟表等60 进位的数字、星期制等历法知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文明,引入新课课题讲授新课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地图找出“两河”是哪两条河以及它的位置?提醒学生两河流域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2、古代两河流域开始建立小国的时间以及该地区初步统一的时间3、历史小课堂①楔形文字: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烘干,成为泥板。
这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因它的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点拨:让学生区分埃及人用的是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用的是楔形文字,两种不同的文字)②星期制度: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
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看,各抒己利用学生生活中见的知识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导入新课。
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学生阅读课。
本,进行概括: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以今天伊拉增加学生的课外克首都巴格达知识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
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24 小时,每小时分为60 分,每分钟分为60 秒。
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二、古巴比伦王国过渡:虽然两河流域在公元前 2400 年有初步统一,但也有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那么最终是谁真正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1、统一的时间2、国王3、国家性质4、国家的制度师:汉谟拉比国王除了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法典,这部法典叫做?三、《汉谟拉比法典》1、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高 2.25 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2.了解两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3.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政治和宗教制度;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第二课,主要内容是古代两河流域。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人文特征、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以及政治和宗教制度。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谈谈自己对于古代文明的理解。
2.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引入新课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代两河流域。
二、学习新课1.教师出示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同学们观察并描述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提问:两河流域的人文特征有哪些?(同学们可以提到:两河流域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人口众多,文字出现非常早等。
)三、深入了解两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向同学们讲解两河流域的农业特点。
2.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古代两河流域的农业发展比较繁荣?(同学们可以提到:两河流域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
)3.教师讲解两河流域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4.请同学们看课本,找出古代两河流域的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
四、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政治和宗教制度1.教师向同学们介绍古代两河流域的政治制度。
2.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古代两河流域的政治制度比较集中?(同学们可以提到:两河流域是一个多民族、多城邦的地区,需要统一的政治制度来维持秩序。
)3.教师讲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制度,提醒同学们宗教在古代两河流域非常重要。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和宗教制度的发展情况。
这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学习,对古代两河流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现历史的奥秘。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优秀教案范文【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巴比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教学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教学难点】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你知道空中花园指的是哪里吗?空中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两河流域,反映的是新巴比伦王国的故事。
本节课我们学习古代两河流域。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地理位置: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3.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
4.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5.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7.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8.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两河流域的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公元前1 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为什么会被称为楔形文字?因为这些文字是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两河流域》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国的兴衰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背景、文明成就以及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认识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国的兴衰过程,掌握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国的兴衰过程,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2.教学难点:对古代两河流域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对文明成就的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2.史料:收集与古代两河流域相关的历史史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探讨。
3.教学道具:准备相关的历史道具,如地图、模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两河流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国的兴衰过程,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两河流域》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成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但对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古代两河流域的特色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等内容;学会分析历史资料,提炼历史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等内容。
2.教学难点:苏美尔文明的起源、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亚述帝国的扩张、新巴比伦王国的兴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课件,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
2.资料: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课堂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两河流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
提问:“你们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在哪里吗?它有哪些特色?”2.呈现(10分钟)介绍苏美尔文明,展示苏美尔人的生活方式、艺术成就等。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教学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片)这个数学上非常有名的定理是什么?最早是由什么人发现并使用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古代两河地域地图”,思考: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怎样?提示: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
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
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
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2.问题思考: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3.教师归纳: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二)楔形文字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楔形文字图片2.教师讲述:楔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由苏美尔人发明,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与《汉谟拉比法典》1.教师讲述:公元前18世纪兴起的强盛而繁荣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那时的社会面貌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欣赏小品《打架》。
2.学生活动:(学生小品表演)国王:“我是古巴比伦城邦的第六任国王,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为了四方之王。
《古代两河流域》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学情分析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大河流域产生文明的原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学习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两河流域的位置、河流名称,汉谟拉比统治采取的措施,《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地位等基本史实;2:简述两河流域文明兴起、统一的过程;说出两河流域文明的具体表现;五、教学重点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的建立和统治,认识国家的强盛与优秀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六、教学难点结合《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认识《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和历史影响。
七、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周杰伦曾有首歌《爱在西元前》,歌词是这样的: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从这首歌词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回答。
师:从这首歌中我们可以知道两河流域由哪两条河组成,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法典等等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两河流域的位置、河流名称,汉谟拉比统治采取的措施,《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地位等基本史实。
师:在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本节课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幅地图。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
此处诞生了巴比伦、阿卡德、亚述、尼尼微等古代奴隶制国家,创造了古代文明。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习目标1。
了解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2。
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了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3.理解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学习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学习难点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美索不达米亚(1)两河指的是、 ,两河流域又被称为 .大体上在今天 (国家)。
(2)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是在公元前年。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使用“”。
二.古巴比伦王国(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他在统一事业中采用了策略.(2)汉谟拉比实行,制定法典,他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从法典中可以看出古巴比伦分为、、三个社会等级。
(2)《汉谟拉比法典》体现的是利益。
合作探究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有哪些相似之处?总结归纳课件展示知识梳理,进行归纳总结。
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2。
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
十分珍视。
古代亚非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
自学探究(通过预习来完成)(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根据教材和学习目标确立自己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控制在10分钟内,所提出的问题及答案自己必须明确,可留2分钟进行小组交流一下,教师预设以下几个问题。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地理位置?建立国家的时间?强盛时期?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时期?建立者?
究。
D.沙特阿拉伯
B、公元前、《查士丁尼法典》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留下这一重要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上把握知识)可由课代表完成。
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学期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学案)A.古巴比伦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3.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是( B)A.胡夫B.汉谟拉比C.启D.萨哈拉4.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的国王是(C)A.胡夫B.秦始皇C.汉谟拉比D.启5.汉漠拉比对外采取各个突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城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起的庞大王国是(B)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中国D.古代印度6.(中考・恩施)下图反映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留下这一重要遗产的文明古国是(B)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7.(2019·无锡)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B)A.古代中国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埃及8.(2019・德州)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A.《汉漠拉比法典)》B.罗马法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先法9.(2019·青岛)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关,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C)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严格的等级制度10.从《汉漠拉比法典》可知,古巴比伦有哪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D)①封建地主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③无公民权的自由民④奴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综合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六条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
第七条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手中买得或为之保管的银或金、奴隶、女奴、牛、羊驴,不论何物,若无证人及契约者,是为窃贼,应处死。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人:总第课时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2.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了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3.理解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学习重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学习难点
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美索不达米亚
(1)两河指的是、,两河流域又被称
为。
大体上在今天(国家)。
(2)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是在公元前年。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使用“”。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他在统一事业中采用了策略。
(2)汉谟拉比实行,制定法典,他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从法典中可以看出古巴比伦分为、、三个社会等级。
(2)《汉谟拉比法典》体现的是利益。
合作探究
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有哪些相似之处?
总结归纳
课件展示知识梳理,进行归纳总结。
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 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
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
A. 胡夫
B. 伯里克利
C. 汉谟拉比
D. 穆罕默德
3. 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纪念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
其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A. 象形文字
B. 印章文字
C. 甲骨文
D. 楔形文字
4. 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
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B. 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C. 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 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5. 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国国王是()
A.巴比伦 B.汉谟拉比 C.腓尼基 D.婆罗门
6.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
7、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印章文字
D、甲骨文
8、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
A、公元前2000年
B、公元前2200年 C公元前2400年 D、公元前3500年
9、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
A、图特摩斯
B、汉谟拉比
C、苏姆阿布姆
D、穆尔西里斯
10、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摩奴法典》
B、《乌尔纳姆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11、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
A.西亚两河流域 B.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C.东亚黄河流域 D.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12、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完成统一事业采用什么策略()
A、远交近攻
B、水陆两路进攻
C、游击战
D、和亲
13、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留下这一重要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9、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
A.卡尔纳克神庙 B.狮身人面像 C.雅典卫城 D.巴比伦“空中花园”10、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国国王是()A.巴比伦 B.汉谟拉比 C.腓尼基 D.婆罗门
二.非选择题、
6. 阅读下列法律条文,回答问题。
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
(1)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条文,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