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肿瘤神经症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初步应用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自身抗体检测是一种诊断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人体中是否存在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指机体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反应。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繁多,包括抗核抗体(ANA)、抗神经元抗体(anti-neuronal antibodies)、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抗甲状腺抗体(anti-thyroid antibodies)等等。
这些检测项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首先是抗核抗体(ANA)检测。
抗核抗体是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的标志物,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等。
ANA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检测抗核抗体的存在与否,帮助医生进行病因诊断和病情判定。
在临床上,对于疑似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ANA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其次是抗甲状腺抗体(anti-thyroid antibodies)检测。
抗甲状腺抗体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
这两种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和Graves'病。
此外,抗甲状腺抗体的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原因,以及指导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此外,抗神经元抗体是一类特殊的自身抗体,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例如,抗N-甲基-D-天冬酰基-L-谷氨酸受体(anti-NMDA receptor antibodies)是通过与N-甲基-D-天冬酰基-L-谷氨酸受体结合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
该抗体检测对于神经病理学诊断、病因研究和治疗方案选择非常重要。
以上仅是自身抗体检测项目的几个例子。
基于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在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中的应用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细胞因子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它能够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生长等生理过程。
通过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助于判断疾病的类型、发展程度以及预后等重要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在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中的应用。
首先,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在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类免疫系统异常引发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可以测定血清中关键细胞因子的水平,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以辅助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病情的活跃程度,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也具备重要意义。
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会引发免疫系统的激活并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
利用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病原体所诱导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类型、感染程度以及炎症反应的强弱。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及时采取对应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提高疗效,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此外,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还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
肿瘤细胞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
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血清中肿瘤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期、预测预后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肿瘤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免疫治疗药物或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的应用不仅限于上述疾病类型,在炎症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相关自身抗体一、抗-Amphiphysin抗体(一)临床意义:神经疾病:亚急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多发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副肿瘤性僵人综合征相关肿瘤是:小细胞肺癌、乳腺肿瘤(二)检验方法:方法:间接荧光法基质:大鼠小脑组织观察部位:大鼠额叶组织分子层及颗粒层荧光模型:观察部位显示弥漫性神经毡着色,浦肯野细胞胞浆经度着色,小脑颗粒层细胞核周围区域可见致密颗粒样着色(三)鉴别要点小脑分子层的突触呈致密的荧光着色,在小脑颗粒层的神经毡(神经终末)有斑片样的着色。
二、抗-CV2/CRMP5抗体(一)临床意义:神经相关疾病:亚急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边缘性脑炎、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多发性感觉运动神经病、肌病相关肿瘤:小细胞肺癌(77%)、胸腺瘤(6%)(二)检验方法:方法:间接荧光法基质:灵长类(猴)小脑组织观察部位:猴的小脑、脑干、脊髓、视交叉荧光模型:小脑组织上沙粒状荧光,以分子层较为突出(三)鉴别要点小脑全层呈沙粒样荧光三、抗-Ma抗体(一)临床意义:神经疾病:边缘叶脑炎、亚急性小脑变性相关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肺癌、腮腺癌、乳腺癌、结肠癌(二)检测方法:方法:间接荧光法靶抗原:Ma1、Ma2/Ta、Ma3基质:大鼠小脑组织观察部位:神经元的核仁荧光模型: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核仁荧光阳性,而细胞核与细胞浆弱着色(三)鉴别要点:基质上的小脑组织各种神经元核仁均着色(四)注意:抗-Ma2/Ta抗体阳性:(1)年轻人居多,边缘叶脑炎,并78%伴有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预后好;(2)亚急性小脑变形,40%伴有肺癌抗-Ma1与Ma3抗体阳性:老年人常见,小脑功能障碍,睾丸生殖细胞癌,肺癌,腮腺癌,乳腺癌,结肠癌。
四、抗-Ri抗体(一)临床意义:神经相关疾病:躯干性共济失调、眼球活动障碍(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 相关肿瘤:乳腺肿瘤,小细胞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膀胱癌,子宫癌(二)检测方法方法:间接荧光法法基质:猴小脑组织冰冻切片观察部位:小脑颗粒层的神经元细胞核荧光模型:神经元细胞核呈颗粒性荧光,小脑颗粒层的荧光较强,但小肠肌层神经元丛细胞无荧光(三)鉴别要点:与抗hu抗体区别:抗hu抗体能与小肠肌层神经元丛细胞核反应,有荧光模型,但Ri 抗体无。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自身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工具,随着早期诊断、规化治疗的开展,自身抗体检测在疾病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但是,由于目前自身抗体检测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检验方法,加上工作条件、传统诊疗习惯、结果判读以及医疗保险限制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应用上存在着不统一、不规现象。
因此,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自身抗体临床应用建议十分必要,可为广大临床医生和检验医师提供参考。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以下简称为《建议》)形成分3步进行。
首先由来自全国大型教学医院风湿免疫科医师通过检索国外文献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起草《建议》草案,然后将该草案提交由风湿免疫科、检验科、消化科、血液科、神经科等组成的专家组讨论,补充和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的草案再次由起草成员讨论,形成初步建议,并对每项建议条目进行解读。
最后提交由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专家进行投票评分(Delphi评分,分值从0分到10分,0分表示完全不赞同,10分表示完全赞同),计算所有专家打分的(平均值±标准差)作为每条建议的专家认可度。
《建议》包括13条,每一条都附有基于GRADE 法[1]的证据分级、证据质量和专家认可度及其95%的可信区间。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而引起器官或系统损伤的一类疾病。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累及的围,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分为系统性和器官特异性,前者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类风湿关节炎(RA)、抗磷脂综合征(APS)等为代表;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如感染、紫外线及肿瘤、药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
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及意义1.早期诊断: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在疾病出现症状之前早期诊断自身免疫疾病。
许多自身免疫疾病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发现存在的自身抗体,从而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
2.疾病分类和鉴别诊断: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对自身免疫疾病进行分类和鉴别诊断。
由于自身免疫疾病种类众多,而且症状重叠,很难准确诊断。
通过检测特定的自身抗体,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疾病类型,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3.疾病活动性评估: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可以评估自身免疫疾病的活动性。
一些自身免疫疾病是呈现周期性发作和缓解的,通过监测特定的自身抗体的水平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活动程度,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预测疾病进展:一些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疾病的进展有关。
通过检测这些自身抗体的水平变化,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速度和趋势,对未来的治疗和预后进行预测。
5.治疗指导: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一些自身抗体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指标,帮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6.个体化治疗:通过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
不同人群对相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测定自身抗体的水平,可以针对个体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早期诊断自身免疫疾病,分类与鉴别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和预测进展趋势,指导治疗方案制定,以及个体化治疗。
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可以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促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症】副瘤神经综合征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检测副瘤神经抗原抗体,如抗Hu、CV2 / CRMP5、Yo、amphiphysin抗体,连同合并的神经综合征,对副瘤神经综合征的诊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
相反,神经细胞表面抗原抗体(如抗谷氨酸受体(NMDA型)抗体)是症状特异,但可以发生在副瘤性和特发性的病例中。
副瘤神经和/或神经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存在于大多数副瘤神经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和/或脑脊液的多数患者的多种症状中(表3)。
然而欧洲大样本的研究显示:即使是确诊的副瘤神经综合征的患者,只有80%的人副瘤神经抗体阳性。
这个比例可能会随着未来新的副瘤神经抗体的发现而进一步增加,而目前临床常规血清反应阴性的病例通常会构成相当大的诊断挑战。
表3 中枢神经系统(CNS)综合征和相关的典型副瘤神经或神经表面抗原抗体症状相关抗体CNS 亚急性小脑退行性病变25% Hu, Yo, CV2/CRMP5, Ri, Tr, amphiphysin, VGCC脑脊髓炎6%Hu, CV2/CRMP5, amphiphysin边缘叶脑炎10% Hu, Ma2, CV2/CRMP5, Ri, amphiphysinNMDAR, Lgi1, CASPR2, GABA(b), AMPA, mGluR5, glyR, GAD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成人)2%Ri, Hu, Ma/Ta, NMDAR视网膜病变1%Hu, CV2/CRMP5, recoverin 僵人综合征1%Amphiphysin, glyR, GAD同时检测血清和脑脊液通常是明智的,否则可能导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
根据不同的临床综合征选择相应的抗体。
如果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2提供了一些建议。
非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的相关抗体在本文的后半部分的周围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疾病中更详细地讨论。
有些副瘤神经抗体在大型、独立的患者队列研究中被描述特征,称为“典型的”。
部分抗体特征没有在大型的患者队列中被研究或它们的抗原意义是未确定的(表4)。
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首先,自身抗体检测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有关,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自身抗体,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管理。
例如,类风湿因子阳性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诊断指标,抗核抗体阳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典型表现。
通过这些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提高疾病的准确诊断率,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
其次,自身抗体检测能够预测疾病的风险和进展。
一些自身抗体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抗磷脂抗体可以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过定期检测这些抗体的水平的变化,可以提前预测出疾病的恶化趋势,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轻疾病对患者的损害。
第三,自身抗体检测在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上起着重要作用。
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水平,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患者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例如,检测乳酸抗体可以帮助选择对乳酸激酶类药物敏感的乳腺癌患者,从而优化治疗效果。
此外,自身抗体检测还可以评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代谢情况,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预测,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并且可以提高疾病管理的个体化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身抗体检测的精确性和灵敏性也会不断提高,有望在未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及意义一、细胞因子的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蛋白质或糖蛋白质分子,可以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调节和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功能和代谢等过程。
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干扰素(interferon)等。
细胞因子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细胞因子检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药物疗效评估: 细胞因子检测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疾病的疗效。
通过监测特定的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可以判断药物对疾病的抑制、改善或逆转作用。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检测肿瘤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以帮助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预测疗效。
2. 药物安全性评估: 细胞因子检测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细胞因子的异常释放,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和炎症等不良反应。
通过监测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可以评估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潜在的毒副作用。
3. 靶向药物开发: 细胞因子检测可以用于开发针对特定细胞因子的靶向药物。
通过分析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信号通路,可以发现新的治疗目标,并设计针对特定细胞因子的药物。
这种针对细胞因子的靶向药物可以更精确地调控细胞因子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 药物剂量个体化: 细胞因子检测可以帮助实现药物剂量的个体化。
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细胞因子的差异导致对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有所差异。
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可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的意义1. 高灵敏度与特异性: 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非常低浓度的细胞因子。
这对于研究和诊断细胞因子相关疾病以及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2. 快速、简便、经济: 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通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其他免疫学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势。
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自身抗体是指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组织识别为外来入侵物质,从而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
这些自身抗体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鉴定和定量化,并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自身抗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进行:1.免疫荧光法:该方法通过将被检测物质与标记有荧光的抗体结合,然后观察荧光反应的强度和模式来确定是否存在自身抗体。
例如,典型的抗核抗体(ANA)检测就是采用免疫荧光法。
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该方法利用酶反应来检测自身抗体的存在。
将被检测物质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再加入底物使酶反应产生颜色变化,通过测定颜色的强度来确定是否存在自身抗体。
3.凝集试验:该方法利用自身抗体对存在抗原的物质进行凝集,观察凝集的程度来确定是否存在自身抗体。
例如,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就是采用凝集试验。
这些实验室检测方法能够对特定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和定量化,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医学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临床意义检测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的产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这些疾病,并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监测疾病活动和预测预后:一些自身抗体的水平在疾病发作期间会增高,在缓解期间会降低。
因此,定期监测自身抗体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并预测预后。
3.指导治疗:一些自身抗体与特定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敏感性相关。
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治疗的有效性。
4.预防疾病发展:有些自身抗体出现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通过早期检测这些抗体,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干预和预防疾病的进展。
总之,实验室检测自身抗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医生精确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监测疾病的活动程度和预测预后,指导治疗和预防疾病发展。
肿瘤试剂盒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肿瘤试剂盒是一种用于肿瘤相关研究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肿瘤试剂盒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突变基因、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指标,可以帮助医生或科研人员进行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
随着肿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试剂盒作为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预测疗效和判断转归,还可以提供有关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信息,为肿瘤疾病的深入认识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肿瘤试剂盒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测和定量分析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或分子指标。
其核心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免疫分析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荧光染色法)、蛋白质分析法(如Western blotting)等。
不同类型的肿瘤试剂盒根据检测目标和原理可分为多种分类,如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突变基因检测试剂盒、蛋白质表达检测试剂盒等。
这些试剂盒不仅适用于临床实验室的诊断需求,还可以在科研领域进行肿瘤相关机制研究,为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提供基础支持。
然而,肿瘤试剂盒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肿瘤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
此外,肿瘤试剂盒需要依赖专业的实验操作和解读结果的技术人员,同时还需要与其他临床或实验室检测手段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进一步发展肿瘤试剂盒,有待于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肿瘤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测范围,同时也需要加强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验证和应用。
未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肿瘤试剂盒有望为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便捷和个体化的解决方案。
总之,肿瘤试剂盒作为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诊治的重要工具,在肿瘤相关研究和诊断治疗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肿瘤诊疗水平,为防治肿瘤疾病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抗神经元抗体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的意义吕虹;吴渊;王利娟;张国军【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anti-neuronal antibodie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 PNS) of nervous system ( PNSNS). Methods We detected anti-Hu, anti-Yo, anti-Ri, anti-Ma2/ta, anti-CV2, anti-Amphiphysin antibodies of 68 sera by neuronal antigen spectrum of IgG antibody kit ( amount med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 ag);Results Of the 48 PNS samples, 6 (6/48,12. 5%) were positive for anti-neuronal autoantibodies, among which, 4(23. 5%) positive samples were from Group A (demyelinating diseases), 2 (10. 0%) positive samples were from Group C (Guillain-Barre syndrome); samples from Group B (motor neuron diseasse) and D (Healthy control) were all negative. There was a trend of higher ratio of anti-neuronal antibodies positive rate in PNSNS group than healthy control group, although the data failed to reach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anti-neuronal antibodies might be a credible method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NSNS.%目的:探讨抗神经元抗体谱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of nervous system,PNSNS)临床诊断的价值。
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初步应用杨光照;闫莉;王晓樑;马秀瑞;张苏丽;刘慧荣【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09(007)007【摘要】目的建立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以合成的人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细胞外第一环功能表位肽段(第160-169位氨基酸残基)为特异性抗原,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并用该法检测100例血压正常者和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α1-AR自身抗体.结果阴性质控血清的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4%和11.5%;阳性质控血清分别为4.0%和9.8%.用标准人工合成的抗原吸收该特异性抗体后,吸光度值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α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27.5%(19/69),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的9%(9/100).结论该方法稳定性、特异性良好,对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诊断将具有重要价值.【总页数】4页(P546-549)【作者】杨光照;闫莉;王晓樑;马秀瑞;张苏丽;刘慧荣【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030001,太原市,山西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335+4;Q95-33【相关文献】1.合成肽检测抗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J], 王敏;魏宇淼;廖玉华2.利用SPR检测26肽与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的相互作用 [J], 董玉;吕婷婷;徐文丽;白燕;武烨;刘慧荣;王雯3.副肿瘤神经症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初步应用及意义 [J], 虞喜豪;姜晓华;周炳荣;丁姗4.自身抗体检测蛋白芯片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初步应用 [J], 王国强;高雪芹;韩金祥;潘继红;黄海南5.自建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J], 何成山;姚晓阳;蒋秀娣;陆志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源期刊网
副肿瘤神经症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初步应用及意义
作者:虞喜豪等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28期
[摘要] 目的验证并分析新型PNSNS快速检测试剂盒在临床肿瘤患者中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方法采用德国最新研制PNSNS试剂盒以简便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试常规送检的常见肿瘤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PNSNS相关抗体,稀释度为1∶2 000和1∶200。
结
果各相关抗体阳性对照测试条目显示清晰,一小细胞肺癌患者双稀释度下均测定出抗CV2抗体。
结论该试剂盒快捷、便利,准确易于临床实际使用。
在常见肿瘤中开展PNSNS抗体检测筛查,对于此症诊治干预及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抗体;免疫印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