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实例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32
动力学中的圆周运动动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圆周运动是动力学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运动形式。
本文将着重介绍动力学中的圆周运动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公式。
一、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圆周运动指的是物体沿着圆形轨迹运动的过程。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点旋转,运动轨迹形成圆形。
这种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涉及到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概念。
二、圆周运动的基本参数1. 角度:圆周运动中,我们使用角度来描述物体相对于起始位置所旋转的角度。
角度通常用符号θ表示。
2. 弧长:弧长是指圆周上一段弧所对应的长度,通常用符号s表示。
3. 角速度:角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绕圆心旋转的角度。
角速度通常用符号ω表示。
4. 角加速度:角加速度是指角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角加速度通常用符号α表示。
三、圆周运动的公式根据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特性,可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公式:1. 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v = ω * r其中,v为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速度,ω为角速度,r为圆周的半径。
2. 圆周运动的位移公式:s = θ * r其中,s为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位移,θ为物体旋转的角度,r为圆周的半径。
3.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公式:a = α * r其中,a为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加速度,α为角加速度,r为圆周的半径。
四、圆周运动的应用圆周运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 研究天体运动:天体运动中的行星、卫星等物体都遵循着圆周运动的规律,研究圆周运动有助于解析天体运动的规律。
2. 轮胎滚动:车辆行驶时轮胎进行的滚动运动也是圆周运动的一种应用,了解圆周运动的特性有助于提高车辆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3. 机械振动:很多机械装置中的振动运动也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圆周运动,理解圆周运动对于机械振动的控制和调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动力学中的圆周运动是物体在圆形轨迹上的运动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重要性。
在圆周运动中,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参数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理圆周运动总结引言物理圆周运动是物体在一个平面上绕固定轴旋转的运动形式,它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总结物理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相关公式和实际应用,并探讨其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
基本概念圆周运动和角度物理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一个平面上绕着一个固定点或轴作圆形运动。
这个固定点或轴称为圆心,而物体做的圆则称为圆周。
在圆周运动中,我们通常用角度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一周被定义为360度或2π弧度。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角速度(w)是描述圆周运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所经过的角度。
角速度的单位通常以弧度/秒或度/秒表示。
角加速度(a)则表示单位时间内角速度的变化率,单位同样是弧度/秒²或度/秒²。
弧长和线速度在圆周运动中,我们还常用弧长(s)和线速度(v)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弧长是圆周上某一点所对应的圆心角所确定的圆弧长度,单位是米。
线速度则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在圆周运动轨道上走过的弧长,单位通常以米/秒表示。
相关公式在物理圆周运动中,有一些重要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理解运动的规律。
运动学公式1.角速度和角度的关系:w = Δθ/Δt2.弧长和角度的关系:s = rθ3.弧长和线速度的关系:v = Δs/Δt = rΔθ/Δt4.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v = r∙w力学公式1.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形式:F = mv²/r,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r为圆周的半径。
2.向心力的公式:Fc = mv²/r,向心力是导致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力。
实际应用物理圆周运动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历史任务•科学家利用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来计算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天文学家利用恒星围绕银河中心的运动来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形成。
工程设计•轮胎的工程师会使用圆周运动的相关理论来设计车轮的尺寸和轮胎的材料,以确保驾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圆周运动总结圆周运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运动形式。
无论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还是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圆周运动的具体例子。
在物理学研究中,我们对圆周运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您回顾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方法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定律。
一、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圆周运动即物体在固定轨道上以恒定的速率绕着中心点旋转的运动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恒向圆心指向,速度大小不断变化。
而物体绕圆心运动的距离称为圆周运动的半径。
圆周运动在真实世界中随处可见,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行星围绕中心恒星的运动等。
二、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为了描述圆周运动,我们引入一些重要的物理量。
首先是角速度(ω),它定义为物体单位时间内绕圆心旋转的角度。
角速度是圆周运动的特征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线速度(v),它描述了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可以由下式表示:v = rω,其中r为圆周运动的半径。
线速度的方向沿着位于物体上的切线方向。
三、圆周运动的重要定律1. 弗朗茨定律圆周运动与引力有关时,弗朗茨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定律。
它描述了物体在圆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向心力。
根据弗朗茨定律,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线速度以及半径有关。
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它被定义为mv²/r,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
向心力的作用使得物体维持在固定的轨道上,并让它成为圆周运动。
2. 开普勒定律开普勒定律是描述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
它包括三个定律,分别是:(1)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为椭圆轨道定律。
根据该定律,行星的轨道是一条椭圆,在其中太阳处于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为面积定律。
根据该定律,行星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这意味着当行星靠近太阳时,它将加速,而当行星远离太阳时,它将减速。
(3)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为调和定律。
根据该定律,行星绕太阳的周期平方与它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结论总结引言圆周运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核物理等领域。
在圆周运动中,存在着临界问题,即在达到一定条件下,系统会出现特殊的运动状态。
本文将对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探究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圆周运动简介圆周运动是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点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的过程。
在圆周运动中,我们经常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角速度、圆周位移、向心加速度等。
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在圆周运动中,当某些条件达到一定数值时,系统会出现特殊的运动状态,即临界状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1. 临界速度临界速度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最小速度,即达到这个速度后,物体将能够保持圆周运动而不会脱离。
临界速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向心加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得到。
2. 临界半径临界半径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最大的半径,即当半径超过这个值时,物体将无法保持圆周运动。
临界半径的计算可以通过向心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
3. 同步转速同步转速是指当一个物体在圆周运动中与另一个物体由于某种相互作用而达到相同的转速。
同步转速常见于机械传动系统中,应用于传感器、电机等设备。
4. 切向加速度的临界条件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切向加速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临界条件是切向加速度的大小是否足够让物体保持圆周运动,当切向加速度小于临界值时,物体将离开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的应用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1. 离心力的利用离心力是圆周运动中一种重要的力,它的大小与向心加速度成正比。
在很多设备中,我们会利用离心力进行分离、过滤、加速等操作。
2.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正是由于地球的临界速度和太阳的引力,地球才能在太阳系中稳定运动。
3. 卫星轨道维持人造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需要使用推进器进行修正,使卫星维持在临界半径内,避免脱离圆周运动。
4. 强化材料的测试在材料科学中,可以通过使材料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达到临界速度,来测试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角速度 线速度 周期之间的关系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 内沿半径是20m 的圆周运动了100m ,试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1)线速度的大小; (2)角速度的大小; (3)周期的大小.【答案】(1)10/m s ;(2)0.5/rad s ;(3)12.56s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l 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 点做圆周运动,当小球A 的速度为v A 时,小球B 的速度为v B .则轴心O 到小球B 的距离是( )A .B .C .A B A v v L v +D .A B B v v L v + 【答案】A3.转笔(Pen Spinning )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笔杆上的点离O 点越近的,角速度越大B .笔杆上的点离O 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C .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D .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答案】D二.传动装置4.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靠摩擦传动且接触面没有相对滑动的靠背轮,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们的半径R A =2R B , a 和b 两点在轮的边缘,c 和d 分别是A 、B两轮半径的中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 .v a = 2 v bB .ωb = 2ωaC .v c = v aD .a c =a d 【答案】B5.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 1、r 2、r 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A .3221r r ω B. 12223r r ω C.22223r r ω D.3221r r r ω【答案】A6.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 和B 同轴,A 、B 、C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A=RC=2RB ,B A B v l v v +A A Bv l v v +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B.B点与C点的角速度相同C.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B点的2倍D.B点的运行周期大于C点的运行周期【答案】C7.一部机器由电动机带动,机器皮带轮的半径是电动机皮带轮半径的3倍(如图),皮带与两轮之间不发生滑动。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与临界问题圆周运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命题点围绕弹力和摩擦力的临界态展开,具体表现为水平、竖直面和斜面内的圆周运动,命题中凸显学生对临界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些问题还涉及图象,复习中要抓住热点,掌握解决的方法。
一、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例1】如图1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3m 、2m 、m ,A 与B 、B 和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 和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l.5r 。
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m ω2r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gr μω≤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23grμω≤【解析】B 对A 的摩擦力是A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23fBA F m r ω=,A 项错误,B 项正确;当滑块与转台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并随转台一起转动时,转台对滑块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当转速较大,滑块转动需要的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滑块将相对于转台滑动,对应的临界条件是静擦力提供向心力,即2mg m r μω=,g rμω=,所以,质量为m 、离转台中心距离为r 的滑块,能够随转台一起转动的条件是g rμω≤;对于本题,物体C 需要满足的条件23grμω≤,物体A 和B 需要满足的条件均是g rμω≤所以, 要使三个物体都能够随转台转动,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23grμω≤, 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BD【总结】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摩擦力临界。
常见问题如下(图中物体质量为m ,距离圆心为r ,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最大静摩擦力为F m ,绳的拉力为F T ):【例2】(2016 •山东临沂教学质检)质量为m 的小球由轻绳a 和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 点,如图2所示,绳a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绳b 沿水平方向且长为l ,当轻杆绕轴AB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勻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绳张力不可能为零B.a 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当角速度cos g lθω>,b 绳将出现弹力 D.若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可能不变【解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a 绳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重力相等,可知a 绳的张力不可能为零,故A 项正确;根据竖直方向上平衡得,sin a F mg θ=,解得/sin a F mg θ=,可知a 绳的拉力不变,故B 项错误;当b 绳拉力为零时,有2cot mg ml θω=,解得cot g lθω=,可知当角速度cot g lθω>时,b 绳出现弹力,故C 项错误;由于b 绳可能没有弹力,故b 绳突然被剪断,a 绳的弹力可能不变,故D 项正确。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总结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顾名思义即为物体在水平面内所作的圆周运动。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其运动的分析在高中物理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其实做这方面的习题时,关键是找出是什么力来提供的向心力,将受力分析所得的实际力与理论公式中的向心力联立,就可以得到所需要求的物理量。
现将常见的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归结如下:一、水平面内汽车转弯、物体随转盘转动:某个力提供向心力在上述两个问题中,物体都处于水平接触面上,竖直方向的支持力和重力两者互相抵消,而物体作圆周运动时都有着被向外甩出的趋势,所以向心力都是由静摩擦力提供,即f静=Fn=。
从公式还可以看出,r一定时,v越大,所需的Fn 就会越大,当所需的Fn>Fmax时,物体将不能再作圆周运动。
临界Fmax=≈F动=μmg,所以v临=μgr。
当v>v临,物体将被甩出。
二、火车转弯、漏斗内物体的圆周运动、圆锥摆类,向心力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虽然这几种情况描述的物体运动形式不同,但从受力分析上看非常相似,都是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之外,再受到一个倾斜的支持力或拉力。
因为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需要水平方向的向心力,所以支持力或拉力与重力的合成后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大小可以通过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得。
练习:1.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正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要经过一个水平转弯,已知弯道的转弯半径为20米,汽车轮子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汽车最大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相等,则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A.210m/sB.2m/sC.4m/sD.22m/s2.如图所示,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同一光滑漏斗中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的线速度的大小相同B、两物体的角速度相同C、两物体的向心力的大小相同D、两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3.一列火车正在行驶,发现前方有一转弯,已知在转弯处的内外轨的高度差为h,内外轨道间距为L,弯道半径为r,则火车要想通过此弯道时不受内外轨道的挤压,应以速度_____转弯。
高一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火车转弯
1.如果铁路弯道的内外轨一样高,火车转弯时,由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向心力.
2.铁路弯道的特点
(1)弯道处外轨略高于内轨.
(2)火车转弯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不是竖直向上的,而是斜向弯道的内侧.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
二、汽车过拱形桥 v 2v 2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1.向心力分析:航天员受到的地球引力与座舱对他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
二定律得:mg -F N =m v 2R ,所以F N =m (g -v 2
R
). 2.完全失重状态:当v =Rg 时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F N =0,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四、离心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或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原因:提供向心力的合力突然消失或合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3.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离心干燥器;洗衣机的脱水筒;离心制管技术;分离血浆和红细胞的离心机.
(2)防止:转动的砂轮、飞轮的转速不能太高;在公路弯道,车辆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