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8
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试题1.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A.①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出手大方)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行可作为)B.①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亲信、党羽)②亦以明死生之大(偏指“死”)C.①吴之民方痛心焉(痛苦)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D.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黄金)②颜色不少变(指脸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字词解释。
A①慷慨应译为意气激昂,官运亨通。
C①痛心应译为痛恨。
D①金应译为银子。
2.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指崇祯皇帝)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领袖)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不前去拜访)D.颜色不少变(一点也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常用字词解释。
首领,清宦官官名,位于总管、副总管之下,官品七品、八品。
另外也指头颅,代指性命。
较常用的是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在这句话中指脑袋,借代性命。
3.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抶而仆之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际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李牧连却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C是名词作意动,以之为借鉴,ABD动词的使动用法。
A译为使之仆,B译为使....屈服,D译为使之退却。
4.选出与“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句式不同的一项()A.激于义而死焉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
例句为被动句,有明显标志为。
C是宾语前置句,ABD均为被动句。
A项译为死在这件事上,B项译为能被大义所激,D项译为被远近所容。
5.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忠义暴于朝廷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C.斯固百世之遇也D.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C是判断句,之....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其余为状语后置句,A项顺序应为忠义于朝廷暴,B项应为匹夫之于社稷有重也,D项应为于大堤之上列其姓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B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按照(法律) C .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训诫 D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缳:绳圈,绞索 【解析】 B 项,按:追究,查办。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33】A.⎩⎪⎨⎪⎧①敛赀财以.送其行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B.⎩⎪⎨⎪⎧①慷慨得志之.徒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C.⎩⎪⎨⎪⎧①则噪而.相逐②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D.⎩⎪⎨⎪⎧①死而湮没不足道者.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解析】 A 项,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凭借。
B 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 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但。
D 项,都是代词,……的人。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034】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②以至..于永嘉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⑤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⑥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⑦吴之民方痛心..焉 ⑧大阉亦逡巡..畏义A .①③⑤B .④⑤⑧C .②⑥⑦D .③④⑤【解析】 ④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
⑤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
⑧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
①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
②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③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⑥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⑦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35】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安能屈.豪杰之流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 ⑥不能容于远近..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②④⑤/⑥C .①②/③⑥/④/⑤D .①③/②/④/⑤/⑥【解析】 ①③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形容词作动词;⑥形容词作名词。
专题二第6课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A cA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断头置城上,颜色 吴之民方痛心焉J♦♦郡E 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C* •• C.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解析:A 项,私人:古义,心腹、党羽;今义,①指个人和个人之间, ②非公家的。
非常:古义,不同寻常;今义,十分,很。
B 项,颜色:古义,脸色;今义,①色彩,②严厉的脸色或行动。
痛心: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C 项,当道:古义,当权者,文中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路中间。
首领:古义,指头颅;今义,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D 项,行为:古义,品行成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大义:古今同义,都是指大 道理、正义。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矫诏纷出(假托) A. 以旌其所为(表扬) 傫然在墓并合在一起的样子 除逆阉废祠之址清理■按诛五人(按照法令) 一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表率) ■逡巡畏义(犹疑不决) D.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惩治)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毛一鹭不少变 C.解析:C项,按:追究,查办。
答案:C3.下列各句翻译无误的一项是()A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 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B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译文: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毛一鹭,周公出主意逮捕了他。
C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译文:有几位贤士大夫给他们下发了五十两金子, 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
D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而(这)五(个)人都是行伍出身,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 踏上死地而不回头,(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解析:A 项,翻译正确。
高中语文会考课课练升级版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题 4 分,共 64 分) 1.选出通假字最多的一项A.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B •敛赀财以送其行 2.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B ) A. ①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出手大方)B. ①抚吴者为魏之 私人(亲信、党羽)C.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痛苦)D. 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黄金) 3.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 )A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指崇祯皇帝)B教师答案版)( A )C .颜色不少变D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② 吾社之 行.为.士先者(品行可作为) ② 亦以明 死.生.之大(偏指“死” ) ②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的) ② 颜.色.不少变(指脸色).令五人者保其 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领袖)D.颜色不少变(一点也不)D )5.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 )A •买五人之脰而 函之B .吾社之行为士 先者C.匹夫之有 重于社稷也D.亦以明死生之 大 6.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B )A .既而以吴民之 乱.请于朝 B.不能容于 远.近.C.亦以明死生之大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A 定后,余为省略句 )C .扼腕墓道D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C 之宾前,余为被动句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 判断,余为状后句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A )众不能 堪 (忍受) 则噪而 相 逐(他) 按 诛五人(追究)老于 户牖 之下(门和窗,借代家里)1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D )①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②子孙视之不甚惜 ③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④卒与尸合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不前去拜访) 4.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去今之 墓 而葬焉 B .缇骑按剑而 前 精品文档五人墓碑记》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D •人皆得以隶使之7.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抶而仆之B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际 C )C .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D .李牧连 却 之8.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 •断头置城上9.选出与“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句式不同的一项 A.激于义而死焉 B 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10.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 忠义暴于朝廷 B C.斯固百世之遇也D11.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A .即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废除) B. 以旌其所为(表彰) C. 死而湮没不足 道者(说起) D. 然五人之 当刑也(遭受)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精品文档13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B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②吴之民方痛心焉③激于义而死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4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B )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②谈笑以死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④亦以明死生之大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5.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C )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②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③乘其厉声以呵④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6.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A )①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②徒留无所施③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④慷慨得志之徒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20题(36分)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含答案).docx.精品文档 .五人墓碑记练习题( 含答案 )《五人墓碑记》练习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 蓼( liǎo) 洲溷 ( hùn) 藩阉 ( yān) 党曷 ( gé) 故B.废祠 ( cí) 傫 ( léi) 然冏卿 ( qīng) 湮 ( yāng)没. 皦皦 ( jiǎo) 猝 ( cù) 逡 ( qūn) 巡缙 ( jìn) 绅D. 赀( zī) 财缇 ( tí) 骑户牖 ( yǒu) 社稷 ( jì)2. 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旌其所为众不能堪蹈死不顾矫诏纷出A.表彰忍受踏上假托B.表彰能够顿足纠正. 旗帜忍受履行匡正D.旗帜能够踏上假托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志于户牖之下E.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4. 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B.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不能容于远近D.荣于身后5.阅读下面字,完成各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
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解释中加点的字词。
望() 为() 堪()抶() 于() 詈()函()(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
《五人墓碑记》检测练习一、选择题(共39 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蓼 ( liǎo )洲湮 (yān ) 没皦 ( jiǒo )皦B. 赀 ( zī)财缇骑 ( qí)抶 ( chì)而仆之C. 鼓噪 ( zào )傫 ( lěi )然詈 ( lì)之D. 缙 ( jìn )绅暴 ( pù)于朝廷户牖 ( yǒu )2.下列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张溥(pǔ)溷( tún)藩阉 ( yān)党B. 谥号 (yì)猝 (cù)发冏( qiǒng)卿C. 逡 (qūn)巡曷 (hé)故矫 (jiǎo)诏D. 社稷 (jì)投缳 (huán)扼腕 (wǎn)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B. 敛赀财以送其行C. 抶而仆之D.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4.下列短语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①旌其所为②众不能堪③蹈死不顾④矫诏纷出....A. 表扬忍受踏上假托B. 表扬能够顿足纠正C. 旗帜忍受履行纠正D. 旗帜能够踏上假托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之詈:斥骂A. 呼中丞之名而詈.B. 在丙寅三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C.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匿:藏 ,躲藏.D. 按诛五人按:斩杀.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 、吴之民方痛心焉....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D、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②去今之墓而葬焉..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④人皆得以隶.使之⑤不能容于远近⑥安能屈豪杰之流...⑦亦以明死生之大.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A. ①②③④B. ⑤⑦C. ③④⑥⑧D. ④⑧8.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专题二 第6课 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B.⎩⎪⎨⎪⎧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吴之民方痛心..焉C.⎩⎪⎨⎪⎧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D.⎩⎪⎨⎪⎧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解析:A 项,私人:古义,心腹、党羽;今义,①指个人和个人之间,②非公家的。
非常:古义,不同寻常;今义,十分,很。
B 项,颜色:古义,脸色;今义,①色彩,②严厉的脸色或行动。
痛心: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C 项,当道:古义,当权者,文中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路中间。
首领:古义,指头颅;今义,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D 项,行为:古义,品行成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大义:古今同义,都是指大道理、正义。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矫.诏纷出假托以旌.其所为表扬B.⎩⎪⎨⎪⎧ 傫然..在墓并合在一起的样子除.逆阉废祠之址清理C.⎩⎪⎨⎪⎧按.诛五人按照法令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表率D.⎩⎪⎨⎪⎧逡巡..畏义犹疑不决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惩治 解析:C 项,按:追究,查办。
答案:C3、下列各句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A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B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译文: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毛一鹭,周公出主意逮捕了他。
C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译文:有几位贤士大夫给他们下发了五十两金子,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
D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而(这)五(个)人都是行伍出身,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回头,(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解析:A 项,翻译正确。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五人墓碑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解析梯级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张溥.(pǔ)蓼.洲(liǎo)曒.曒(jiǎo)B.阉.党(yān)湮.没(yān)赀.财(cì)C.缇.骑(tí)抶.击(shí)溷.藩(hùn)D.傫.然(lěi)詈.骂(lì)暴.于朝廷(bào)提示:B项“赀”读“zī”;C项“抶”读“chì”;D项“暴”读“pù”。
答案:A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A.安能屈豪杰之.流B.亦以明死生之.大C.佯狂不知所之.者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提示:D项与例句的“之”,同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代词,“这”;B.结构助词,“的”;C.动词,“往”。
答案:D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2)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参考答案:(1)(将他们可耻的人格、卑鄙的行为)同五人(为正义而死)相比较,谁轻谁重,到底会怎么样呢?(2)于是乘着(毛一鹭对百姓)大声呵斥的时候,吴民叫喊着追赶(毛一鹭)等人。
4.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来源:] 例句: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A.亦以.明死生之大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D.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提示:C 项与例句为修饰关系。
A 项表目的,B 项得以,能够,D 项凭……的身份。
答案:C5.下列语句与例句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D.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以众矣提示:B 项与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B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来源:]A .⎪⎩⎪⎨⎧••送其行以敛赀财旌其所为以B .⎪⎩⎪⎨⎧••姓名于大堤之上其列疾病而死其 C .⎪⎩⎪⎨⎧••前而缇骑按剑能不易其志者而缙绅 D . ⎪⎩⎪⎨⎧••当刑也之然五人行为士先者之吾社 提示:A 项均表目的;B 项一为“他们”,一为“他们的”;C 项一为“却”,一为表修饰关系;D 项一为表修饰关系,一为用于主谓之间。
高考文言文阅读《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汇集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乙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
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又有剪发杜门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数次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归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不能容于远近乃设九宾礼于廷B. 佯狂不知所之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 以故名高一时以资政殿学士行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五人墓碑记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清除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旌:表扬C.呜呼,亦盛.矣哉盛:盛大隆重D.发.其志士之悲哉发:抒发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安能屈.豪杰之流B.人皆得以隶.使之C.去今之墓.而葬焉D.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C.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D.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安能屈.豪杰之流B.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C.不能容于远近..D.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B.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C.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D.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指坟墓)B.则尽其天年..(指天然年寿)C.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指侮辱别人的卑贱行为)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户”是门,“牖”是窗。
五人墓碑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蓼.洲(liǎo) 废祠.(sì) 旌.其所为(jīng) B.皦.皦(jiǎo) 湮.没(yān) 户牖.之下(yǒu)C 。
缇.骑(tí) 溷.藩(huàn) 暴.于朝廷(bào) D 。
逡.巡(qūn) 投缳.(huán) 赠谥.褒美(yì)项中“祠"应读“cí"。
C 项中“溷”应读“hùn”,“暴”在此应读“pù”.D 项中“谥”应读“shì”.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慷慨..得志之徒 慷慨:不吝啬,大方。
B 。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C.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塞住. D.素.不闻诗书之训 素:一向,向来。
项,“慷慨"应解释为“意气激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 。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D.缇骑按剑而前.项,隶,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②语气词,可不译;③介词,表被动;④介词,表比较。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
吴之民方痛心..焉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D.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项,行为:古义,行,品行,为,成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B项,痛心: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
D项,疾病:古义,作动词用,得了疾病;今义,名词,病的总称.6.找出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B。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五人墓碑记》期末练习试题选择题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蓼州liǎo逡巡jūn湮没yān社稷jìB.赠谥yì缇骑tí溷藩hùn傫然lěiC.詈之lì大堤dī废祠sī佯狂yángD.猝发cù赀财zī户牖yǒu皦皦jiǎo下列各组中的多义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①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③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B.当①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介词,在……的时候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动词,掌握③然五人之当刑也动词,判罪C.于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③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跟D.以①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关系,而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用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把,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断头至城上,颜色不少变C.哭声震动天地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活用现象没有同类的一项是(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安能屈豪杰之流 D: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E:不能容于远近 F:亦以明死生之大 G:人皆得以隶使之 H: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I: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A.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予犹记周公之被逮D.谁为哀者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纯如以此衔顺昌衔:怀恨B.许以女聘大中孙聘:嫁C.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国:国家D.一鹭、吉坐建忠贤祠坐:定罪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旗尉屡趣行B.时六年六月十有七日也C.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余负重伤,逾垣走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显纯椎落其齿A.劫辱巡抚袁一骥,质其二子B.以故士民德顺昌甚C.蜂拥大呼,势如山崩D.顺昌赠太常卿,官其一子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主要叙述了周顺昌反对阉党、同情人民,因而得到人民支持的历史事实。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文学中的那座祠堂吕若涵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课,多是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开始。
陈氏文章有股演说气,句式铿锵,探及进步与保守时认定“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于今世”——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宣言。
之后,几乎整个20世纪,与宗族相关的祠堂、村庙等,都成了落后消极封建保守的东西。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相关场景着实不少,稍加检点,或能借此一窥祠堂文化的命运及其当下困境。
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年轻时思想激进到去“城隍”庙拔圣像的胡子;吉光屯里有个狂热的“疯子”,一心要灭了“社庙”里那盏守护全村百姓的“长明灯”,全忘了他的祖先还捐过钱,这个被村人骂作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终于引起公愤,连“四爷”大人都“严肃悲悯”起来,整个村庄笼罩着一片紧张气氛;上无片瓦寄居于土谷祠的阿Q突然想要“姓赵”了,似乎有那么点认祖归宗的小意思,更有可能是因为赵氏宗族在村里地位最显赫。
“五四”小说中的祠堂社庙村规家谱,好比一个个祖先崇拜、尊尊亲亲的家族伦理的文化隐喻,祠堂隐喻新文学作家眼中的“乡土中国”,昏暗阴森,却如铁罩一般冷酷强大地屹立着;代表现代文明的“疯子”则势单力薄,难以撼动,最终还要成为它的祭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大家族纷纷走向衰败。
写实的作家不再停留于封建宗法社会的文学象征,他们发现在社会经济大变局中传统的乡村组织结构已经摇摇欲坠。
文学家偏好一双社会学家的眼睛,祠堂开始上演种种现实人生可悲可怖可笑的剧目。
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副标题赫然是“七月十五日宋氏大宗祠速写”,这一天,荒年里的农民暴动摧枯拉朽,宋氏祠堂一千八百担粮食遭抢,宗族各支各室表面和气,但在利益面前是各怀心事,暗中斗法,地方望族至此气数已尽。
吴组缃这位“客观主义”者眼光犀利,非要揭开给人看,由社学、义仓、乡约、防御等构成的宗族组织,如何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国内的高赋税和农民暴动中毫无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