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6.95 KB
- 文档页数:5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姓名:朱元彧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指导教师:胡日东20070601摘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近年得到了大量讨论,但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较少有文献涉及。
随着我国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增大,城乡收入差距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越拉越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促使研究者开始深入研究金融发展与之的内在联系。
本文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中国改革开放26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库兹涅茨曲线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呈总体扩大的趋势,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内呈现不同的特点。
本文进一步将整个样本期分为1978-1991,1992-2005,1984-1997三个阶段,发现前两个阶段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先缩小再扩大的“正U”曲线,而在第三个阶段却是先扩大再缩小的“倒U”曲线。
从整体样本来看,26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虽然是波浪式的前进,但总体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
以后是否会出现“倒U”曲线还不得而知,目前我国尚处于“倒U”型的左半部,呈线性上升趋势,城乡收入差距在未来的几年内还将进一步扩大。
在结论部分本文进一步讨论了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非规范经济发展层面的原因,探讨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库兹涅茨假说,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frequently discussed recently, but that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rural income inequality has much less been researched. By the further widened Gini coefficient, urban-rural income inequality now becomes the focus of economics field,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begin to study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t up a micro model, combined Kuznets inverted-U shape curve empirically analyzed time series data during the period of 1978-2005, and found that a simulated inverted-U shape curve is not presented between the two; on the contrary, the income inequality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behaves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phases. The paper further divided the entire sample into three periods: 1978-1991,1992-2005 and 1984-1997, and found in first two periods the urban-rural income inequality present a simulated U shape curve, but in the third period it presents a simulated inverted-U shape curve. Seen from the entire sample, the inequality has been extended by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forms of waves for 26 years. Therefore we may draw a conclusion: on present stage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caused the urban-rural income inequality expended, and it is not conforms to the Kuznets hypotheses. It is unknown whether will be a simulated inverted-U shape curve, instead, China is at the left half side of inverted-U curve, the inequality is still on the rise, the urban-rural income inequality will further expand in the future. Finally, 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d the non-regular reason that caused the income inequality, and countermeasures that may reduce the inequality.Keywords: Kuznets hypothesis, Financial development,Urban-rural income inequality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于我国近年来的收入分配现状,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概括: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作者:丁忠民,朱晓姝来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04期摘要:基于VAR模型,运用重庆市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1)总体上看,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扩大金融规模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从长远来看,金融发展效率、财政支农和固定资本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起促进作用;但在短期内,提高金融发展效率会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金融规模;金融效率文章编号:2095-5960(2013)04-0042-05;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启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分配的关系的研究。
早期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尝试。
Greenwood & Jovanovic(1990)[1]基于金融视角建立动态的G-J模型; Galor & Zeira(1993)[2]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建立一个两部门模型; Clarke,Xu & Zou(2003)[3], K.Beck & R.Levine(2004)[4]运用全球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国内,也开始了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探索。
章奇等(2003)[5]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效率,不断扩张的银行信贷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姚耀军(2005)[6]通过协整分析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张立军、湛泳(2006)[7]从农村金融角度出发,得出金融资源的城市化倾向和不规范的金融体系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王修华[8]证明了:金融规模的发展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效率的提升则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胡宗义,刘亦文(2010)[9],孙永强,万玉琳(2011)[10]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在金融水平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关系,长期内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于金融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3-000-02摘要麦金农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开创了金融发展理论,主张在发展中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几十年来,很多发展中国家也都相继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
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是一个国家福利的体现,收入分配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理论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对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均存在着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渠道,危机渠道及信贷的可获得性渠道来影响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的。
本文对现有的金融自由化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收入分配不均20世纪70 年代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奠定了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拉开了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序幕,此后的几十年中,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
随着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以及对现实世界改革情况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们对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危机发生风险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金融自由化带来的福利效应的文献较少。
一个国家福利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这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也就是这个国家的基尼系数的大小。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本文总结了现有的研究金融自由化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的文献,对现有的研究结论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梳理。
一、金融自由化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渠道das和mohapatra(2003)总结了有关金融自由化的福利效应的研究文献:“目前为止,有关金融自由化福利的一个重要问题已经被很多文献所研究,那就是金融自由化是怎样改变改革国家的收入分配方式的。
”研究金融自由化对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渠道问题,现有研究的主流观点是有三条影响途径。
金融自由化分别通过经济增长渠道,危机渠道及信贷的可获得性渠道来影响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
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摘要]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乃至首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从金融的角度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而且大多基于整体研究,缺乏以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更没有将温州作为研究对象。
然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地区层面上必然会表现出并不完全一致的关系。
文章对温州相关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方法,考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协整分析基础上,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果关系做出具体判断。
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笔者认为,金融发展之所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是金融抑制带来的城市化倾向所导致的。
因此,金融发展总体上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前提是对现有金融抑制的不断深化,均衡的金融发展才可以使得农村地区获取足够的资本来发展经济,从而较大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关键词]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因果检验[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6-0176-06一、文献综述根据刘植荣对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工资状况的研究,中国属于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行列(2010),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乃至首要因素。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学者对收入不平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许多学者(shi、sicular和zha0,2002;shi,2002;Lu,2002;Yang,1999,李实、魏众,1999;李实,2003)认为农副产品价格的管制、农村不合理的税赋安排、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市场的歧视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但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相对较少。
国外学者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理论假说:一是有益论,金融的发展使穷人也能通过融资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进入高收入的现代部门。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孔立平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9期摘要:利用辽宁省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辽宁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辽宁省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均不同程度地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图分类号:G0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40-0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金融资产也迅速增长。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
金融发展主流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以辽宁省为例,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Goldsmith,1969;Ronald McKinnon和Edward S.Shaw,1973;Levine,1997;Rajan和Zingales,1998)。
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才开始关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就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论假说:一是有益论,认为金融的发展使穷人也能通过融资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进入高收入的现代部门(Galor和Zeira,1993)。
二是有害论(Maurerh和Haber ,2003),认为金融发展与深化,并没有使金融服务向穷人和新企业延伸,反而牺牲了低收入者和中产阶级的利益。
三是倒U字形关系论,C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刑,讨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证明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会加剧,而在长期,随着经济增长和金融中介发展,收入差距逐渐缩小,直到收敛到均衡水平,即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服从倒U型的轨迹。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
特别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金融服务空间。
然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究竟如何,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首先对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的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政府制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与推广,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参与度、改善其收入状况、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机制以及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具体影响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它是传统金融服务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
这种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低成本、广覆盖的金融服务,如移动支付、网络借贷、在线理财等。
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方面,国内外的研究都显示,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