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7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学设计课题:高中音乐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课型:欣赏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西北民歌的探究和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朴质美。
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真细致地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这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这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难点: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探究西北民歌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三、教学方法:聆听法、欣赏法、演唱法、讨论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对《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这三首民歌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解的西北民歌,了解的“花儿”与“信天游”这两种体裁的风格特点。
在这高亢开阔、跌宕起伏、自由舒展的歌声中,我们看到了西北人民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顽强坚韧的性格。
透过一首首“花儿”与“信天游”我们看到了一幅幅苍茫西北大地的众生相。
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运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手段,通过视、听、唱的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节省了老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有吸引力,当然这种尝试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将努力改进,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各位评委上午好,我叫———,是沈阳音乐学院———系的学生。
我非常热爱和向往教师这个光荣的岗位,因为它下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天底下最崇高和最伟大的职业。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之魂,是黄土文化的积淀,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花儿”是黄土地的声音。
本单元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其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这首歌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刨洋芋》这首歌,生动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
在表现主题时用叙事的口吻,先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整首歌在写实的基础上,含蓄表达了劳动者——也是歌唱者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是借景抒情的佳作。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
由于它常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这首歌曲的旋律,基本上采用了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一起即伏,并呈下行状态结束在调式主音上,表现一种低沉、压抑的心情。
二、说学情:高中学生对民歌有一些了解,但不深刻。
民歌对学生们来说,似乎离他们很久远,因为它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但又距离他们很近,在不经意间,我们的身边到处流淌着民歌那优美、悦耳的旋律。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当代学生更应该了解民歌的历史,关注民歌的发展。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课题:高亢的西北腔课时:一课时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授课教师:教学目标: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教学重点: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两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两首民歌的内容、感情、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掌握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教学难点: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族、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
民歌的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
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
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
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
它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
由于他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一、使用教材: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二、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刨洋芋》是一首山西民歌,表现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教师演唱两首歌曲,让学生选择哪首是民歌。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二单元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演唱两首歌曲,听完之后,请同学们选择哪首歌曲是民歌。
教师演唱:A、江苏民歌《茉莉花》B、美声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师:请大家回答一下哪首歌是民歌呢?生:茉莉花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独特的民歌。
老师刚刚演唱的是浙江的民歌《茉莉花》,那同学们听了之后想不想学习一下其他地方的民歌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西北,去看一下那里的民歌是什么样子。
(二)新课教学教师出示中国地图的幻灯片,让学生勾画出西北的区域。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哪几个省被划分为西北地区,那么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铅笔画出将西北地区的各行政区勾画出来,并且说一下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认识到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瑰宝。
2. 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文化特点,以及民歌在西北地区的发展。
3. 通过学习西北民歌,使学生感受高亢、激昂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通过对民歌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民歌的概念与特点2. 西北地区的地理、文化特点及民歌发展3. 西北民歌的代表作品及音乐风格4. 民歌的传承与保护5. 实践环节:学唱一首西北民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特点,以及西北地区的民歌发展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学会欣赏和评价民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概念、特点,以及西北地区的民歌发展和文化特点。
2. 示范法:播放西北民歌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
3. 实践法:学唱一首西北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歌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民歌。
2. 新课导入:讲解西北地区的地理、文化特点,以及民歌在西北地区的发展。
3. 欣赏环节:播放西北民歌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高亢、激昂的音乐风格。
4. 学唱环节:教授一首西北民歌,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民歌的乐趣。
5.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民歌概念、西北地区民歌特点和音乐风格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提升情况。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民歌的音频、视频资料。
2. 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3. 准备课堂所需的乐器、乐谱等。
八、教学课时:本节课计划安排2课时,分别为45分钟。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民歌音频、视频资料。
高亢的西北腔教案高亢的西北腔教案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和“信天游”的民歌体裁。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2、感受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学过程(主要采用聆听法、讲授法、提问法、比较法、拓展法等)1、导入部分:首先播放阿宝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配上一些西北风情的视频,从而营造氛围,调动起学生的欣赏兴趣以及学生的注意力。
2、我将提问学生:《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民歌?然后请几个学生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
(学生各抒几见)然后我来给学生总结:,西北民歌之所以旋律高亢、辽阔、悠长,是因为西北人民长期在高原山川之上演唱有着很大的关系。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走进西北,去感受(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感觉吧。
3、完整的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之后,让学生集体朗诵歌词,从而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和想像到了什么?然后分小组讨论:4、下面我来介绍“花儿”。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5、接下来再欣赏《脚夫调》之前,我将有请音乐课代表为大家朗诵《脚夫调》的歌词,然后由我来介绍“脚夫”这一职业,(脚夫:又称赶脚的或脚户歌,脚夫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脚夫调》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聆听歌曲。
然后我再介绍“信天游”。
6、“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穷人就无法解忧愁。
7、最后再次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我来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高亢的西北腔》教案作者:冯宪群来源:《教育界·中旬》2013年第07期教学内容:高中音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内容——《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1)赏析《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感知并体验西北“信天游”“花儿”的音乐风格。
(2)结合音乐让学生了解西北民歌的高亢,在学唱中体验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受西北民歌的高亢情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歌声中创设意境。
随着高亢激越的歌声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声交融的音乐意境。
(1)师:刚才这首歌是什么?生:《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师:画面中演唱者的装扮和音乐音调上判断,会是哪里的民歌?生:西北民歌。
阿宝演唱,着装是典型的白头巾,红羊袄。
师:对,这就是西北民歌。
冼星海名言: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中国民歌。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呈现着多姿多彩的风格迥异的民歌,今天我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高亢的西北腔。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运用视频,开门见山地进入到主题。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首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采用从星光大道上出来超具人气的阿宝演唱版本,一下与学生拉近距离,使得学生对所上内容产生兴趣】(2)在中国版图上勾画出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通过师生互动完成)二、由感知到理性欣赏作品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师:这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青海有名的花儿,那么什么是花儿呢?生:是山歌。
师总结:花儿又名少年。
花儿是产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宁、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
花儿发源于临夏,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听《上去高山望平川》师:民歌是老百姓的口头创作,民歌的歌词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
我们先看下这首民歌歌词有什么特点。
生:歌词委婉,结构工整。
师:这首民歌中,歌词有着委婉的含蓄美;歌词结构工整,音乐上是属于双四度结构音型。
西北民歌教案教学内容:高亢的西北腔教学目标:一、仔细聆听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
三、介绍“花儿”“信天游”二、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学重点:仔细聆听西北民歌,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和探究,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视频短片,从而引出西北民歌。
师:首先,我要给同学们看一组视频短片,同学们的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些电影是在什么地区拍的。
生:略师:对的,这些电影都是在西北地区拍的,那么同学们对西北地区还有哪些了解呢?生:略师:同学们知道的很多,那今天呢,我就要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西北民歌。
二、新授课知识回顾1.民歌的概念及分类师:在上新课前呢,我们要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有谁能告诉我民歌是什么意思?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
民歌人民的生活,也反映着人民的生活。
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
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和风俗歌等。
2.西北民歌简介而西北民歌,是指流传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同学们能不能从地图上找出我刚说的五个西北省区?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1.介绍“花儿”在西北民歌中以“花儿”、“信天游”“山曲”最有代表性。
那么,有谁知道“花儿”是什么意思呢?生:略师:“花儿”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广大地区的民歌。
“花儿”又称“少年”。
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
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
学科:音乐鉴赏教师: 2015年4 月 10日学情分析西北民歌对于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更没有亲身体验西北民歌的机会,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从视频和音频中感受西北民歌的地域文化和艺术特色,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关键。
效果分析(一)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分析学生通过学习对西北民歌艺术有了深刻的认识。
感受、体验了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了“花儿”、“信天游”的民歌体裁;并通过对比聆听,演唱,从音乐本身出发分析作品,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感受、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基本风格特征。
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的方法。
学生通过总结,充分感受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二)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本节课的目标明确,线路清晰,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不是一味的空洞的说教,而是运用了大量的视听材料,一步步培养学生的情感,用音乐说话,把音乐的精髓体现到一定高度,学生的表现都是有感而发。
同时,学生通过这节课对我国的民歌也有了新的认识。
加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走西口》两首作品。
教材上的《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学唱不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民歌风浓郁,朗朗上口易于学唱;而《白马调》的诞生和发展线索清晰,对学生研究民歌的产生基础提供了详实的参考。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以音乐为本,二是以学生为本。
一节好课的标准要自然、有效、感动、无痕迹。
如果用上述要求来反观这节课,显然还有很多不足。
教师应该将陕北民歌的精髓挖掘的更深一些,并且用音乐的要素去分析民歌的特点,这样学生的体会可能更深刻。
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一、教材内容: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本课选用的内容是——高亢的西北腔,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刨洋芋》是山西的一首描写劳动生活的歌曲。
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的热情。
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重点:重点: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难点: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四、教学程序根据教材的特点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一)导入:这环节中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老师演唱《沂蒙山小调》,同学们马上能说出老师演唱的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此时用山东人唱原汁原味的山东民歌来激发学生兴趣,共同演唱这首歌曲。
唱完同学们为自己的演唱做一下评价并总结一下歌曲的特点是:舒展奔放,有乡土气息。
和同学们一起引出小品《不差钱》中的陕北模仿秀,同学们争先恐后模仿:“下面俄给毕老师······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并且带领同学们一起唱上几句:“山丹丹的那个开花······”。
然后老师也模仿陕北话:“哈面俄给大家播放一段子实品······”,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小沈阳模仿秀《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一等奖说课稿《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一等奖说课稿一、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超级女声这样一种流行要素的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四、说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第一章:民歌概述1.1 了解民歌的定义和特点1.2 掌握中国民歌的分类和分布1.3 了解民歌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第二章:西北民歌的特色2.1 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2.2 掌握西北民歌的音域、节奏、旋律等特点2.3 分析西北民歌中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第三章:高亢的西北腔3.1 学习西北方言的基本特点和发音方法3.2 掌握西北腔的语调、语气和语速等特点3.3 通过实例感受高亢的西北腔在民歌中的表现第四章:民歌演唱技巧4.1 学习民歌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4.2 掌握民歌的音准、节奏和音色等演唱技巧4.3 练习一首简单的西北民歌,提高演唱能力第五章:西北民歌的实际应用5.1 了解民歌在西北地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5.2 分析西北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5.3 探讨如何将西北民歌融入音乐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弘扬民族文化第六章:经典西北民歌解析6.1 介绍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西北民歌,如《茉莉花》、《小放牛》等6.2 分析这些歌曲的曲式结构、歌词内容和音乐特点6.3 通过对比分析,深入了解西北民歌的独特魅力第七章:西北民歌与民间故事7.1 讲述几个著名的西北民间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7.2 探讨这些故事与民歌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7.3 分析民间故事在民歌中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第八章:西北民歌与民间舞蹈8.1 介绍几种常见的西北民间舞蹈,如安塞腰鼓、秦腔等8.2 分析这些舞蹈与民歌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8.3 通过实践,体验民间舞蹈与民歌相结合的魅力第九章:西北民歌与民间乐器9.1 介绍几种典型的西北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等9.2 分析这些乐器在民歌演奏中的作用和表现特点9.3 学习一首民歌,亲自演奏,感受民间乐器的独特魅力第十章:西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10.1 了解当前西北民歌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传统技艺的流失、年轻一代的冷漠等10.2 探讨如何加强西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如开展民歌教育、扶持民间艺人等10.3 思考西北民歌在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第十一章:西北民歌的音乐分析11.1 学习民歌的音乐理论基础,包括音阶、调式、和声等11.2 分析西北民歌的旋律特点,如跳跃性、自由节奏等11.3 通过实例,深入理解西北民歌的和声运用和音乐结构第十二章:西北民歌的歌词艺术12.1 研究西北民歌的歌词内容,包括民间故事、生活场景、情感表达等12.2 分析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12.3 探讨歌词在表达民族文化和情感中的作用第十三章:西北民歌的演唱形式13.1 学习西北民歌的演唱形式,如独唱、对唱、群唱等13.2 掌握各种演唱形式的技巧和特点13.3 通过实践,体验不同演唱形式的魅力第十四章:西北民歌与现代音乐的融合14.1 探讨西北民歌与现代音乐融合的可能性14.2 分析成功的融合案例,如流行歌曲中融入民歌元素等14.3 尝试创作一首结合西北民歌与现代音乐元素的歌曲第十五章:西北民歌的弘扬与传播15.1 了解西北民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以及其文化传播的途径15.2 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音乐、网络平台等,推广西北民歌15.3 思考西北民歌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弘扬民族文化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这一主题,详细介绍了民歌的定义和特点、西北民歌的特色、高亢的西北腔、民歌演唱技巧、西北民歌的实际应用、经典西北民歌解析、西北民歌与民间故事、西北民歌与民间舞蹈、西北民歌与民间乐器、西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西北民歌的音乐分析、西北民歌的歌词艺术、西北民歌的演唱形式、西北民歌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以及西北民歌的弘扬与传播等内容。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理解民歌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
3. 通过学习西北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4.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歌的概念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
3. 西北民歌的代表作品及特点。
4. 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理解民歌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通过学习西北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学难点: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概念、地位、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西北民歌,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音乐魅力。
3. 实践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演唱能力。
4. 欣赏法:聆听、分析、评价西北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歌的概念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歌文化。
3. 欣赏西北民歌:播放代表性民歌,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魅力。
4. 教学实践:学生分组演唱西北民歌,教师指导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演唱技巧评价:评估学生在演唱西北民歌时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3. 音乐审美评价:通过学生对西北民歌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民歌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