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社戏》 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社戏》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社戏》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重点:分析《社戏》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欣赏小说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感受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题目,询问学生对“社戏”的了解。
2. 简要介绍社戏的定义和来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合作探讨(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2. 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思想。
3. 讲解小说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语言魅力。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对《社戏》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通过欣赏小说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最新5篇《社戏》语文教案篇一设计思路:以小说情节,作品中写景的价值和作用,作品反映的主题及人物形象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竞赛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竞争中成长。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知课文情节。
2、珍视少年生活。
教学方法:竞赛式教学媒体:幻灯教学重难点:课文情节的把握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语:当今社会,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主张个性的张扬,主张自我发展,今天,教师就给大家一个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平台竞赛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鹿死谁手,我们在竞赛中见高下。
我们已经按课前自愿组合的团队(每5-8人)分组坐下。
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社戏》。
2、形音义知识必答竞赛:2.1 教师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形音义幻灯片。
2.2 生齐读并要求识记之。
2.3 生默看记课文下注知识,并关书准备竞赛。
2.4 教师宣布竞赛规则:每学习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听写三个词语,说出一个指定词语意思。
按正确数量给每组记分。
2、5 竞赛开始:3、基础知识抢答竞赛:3.1 教师宣布规则(抢到机会并回答正确,给相应的组别记分)3.2 教师公布下列问题,学生抢答:1、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节选自他的哪部集子?3、你还学过他的什么作品?4、社戏这篇小说围绕看戏写了哪些人物?(至少说出5个来)5、小说所展示的是中国哪个地区的民俗风情?是什么时令?4、小说情节的竞赛:4.1教师宣布竞赛规则(下列8个问题,每组都将分到一个,拿到问题会,各组分别讨论,并将讨论结果由组长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回答,老师将根据回答情况分别给每组记1-3分。
)4.2 教师出示幻灯片,(8个问题)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未说:平桥村是他的乐土。
为什么这样说,何以见得?2、小说中详写了我和一群小伙伴去赵庄看戏的经过,但戏前却遇到了不少的波折,它们是哪三个困难,又是如何一一解决的?3、看戏的波折解决了,我们月夜出航,途中我的心情怎样?哪些语句折射了我的这种心情?4、到了赵庄,看到了戏,我认为最好看的是哪一折?而最怕看的又是哪一折?我对看到的戏本身满意吗?看戏困了的时候,有谁为我做了什么?结果怎样?5、戏还没有演完,我们却相约回家,(月夜归航)时,我的心情怎样?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一点?6、归航途中,我们做了什么事情?偷了哪些人家的?当时有什么顾虑,又是如何消解的?7、六一公公发现偷豆一事后,说了并做了些什么?8、对那夜的看戏生活,现在感觉如何?文章哪个段落表达了这个意思?4.3生讨论几分钟,开始作答。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社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社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10社戏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2)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难点: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xing)行家hang )惮(dan)絮叨(xudao)怠慢(dai)撺摄(cuan duo 凫水(fu)潺(chan)歌吹(chui蕴藻(yun zao)家眷juan)皎洁(jiao)漂渺(piao miao)纠葛(jiu ge)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倘:连词。
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大抵:副词。
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
(3)相仿:大致相同。
仿:类似。
(4)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
(5)怠慢:冷淡。
怠:轻慢。
慢:态度冷淡。
(6)诚然:副词。
有“确实”的意思。
(7)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蟋缩。
本课是“舒畅”的意思。
(8)通通: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
(9)朦胧:月光不明。
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
用作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
(10)歌吹:歌声和乐声。
(11)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12)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1)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
兴:兴致。
(14)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3.自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二、导入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十社戏教学目标: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
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3、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它相关的信息,熟悉故事情节,理解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叙事的详略写法。
(一)检查预习:1、字词注音。
2、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鲁迅、鲁迅作品及小说的相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童年生活充满乐趣,它给你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乐趣回忆往往和事情纠葛着:“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是沈复的童趣;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给童年鲁迅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社戏》,这是跟看“社戏”有关的一些童年乐事,随同文中的“我”经历社戏,你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情趣,给你以无穷的遐思。
(出示课题)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社戏的资料,了解社戏:地方的年规戏。
(学生可用语言说明社戏,也可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然后,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课件中有关图片——可根据学生的收集情况把握展示速度,最后放一段有关社戏的影像。
)同学们,社戏作为地方艺术表演形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在这篇小说中却别有一番滋味,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就随着鲁迅先生的大笔去探究吧。
(检查预习和导入部分不宜展开,点到为止,为学习作准备,以了解背景和激趣为目的,总的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三)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组默读课文。
(学生阅读了解“问题组”后,要求边朗读,边圈点勾画并思考)2、问题组:①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10、《社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文学常识。
2.分析小说中人物语言和行动,了解以双喜为主的小伙伴们的性格特征。
3.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4.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5.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
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融情人景的,鉴赏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本文语言流畅自然,景物描写生动逼真,心理描写细腻且富有情趣。
教学中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鉴赏。
2.点拨与探究结合法。
指导学生揣摩品析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自读课文,完成并记忆下列文学常识及字词。
1、准确记忆、掌握作家作品:鲁迅,原名(),我国伟大的()家,()家,( )家,()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杂文集有《》、《》、《》,小说集有《》、《》、《》,散文集有《》,散文诗集《》。
2、掌握本课生字词:会准确地读、写、注拼音。
归省()行()家惮()xù()dao()dài()慢cuān()duo()fú()水船lǔ()yì()立yùn()zǎo()家juàn()jiǎo()洁一小撮()乌jù()树棹()着船漂渺()chán()chán()jiū()gě()二、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2)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以小标题的方式归纳层意,指出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初中的语文社戏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社戏》,使学生了解社戏的起源、发展以及民俗文化内涵,掌握小说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了解社戏的起源、发展以及民俗文化内涵。
2. 掌握小说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的认知。
2. 对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采用合作、探究、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社戏》一文。
读完后,引导学生回顾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所选课文属于民俗文化。
在此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社戏的起源、发展以及民俗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情节。
之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4. 感悟提升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体会课文中所传递的正能量。
5. 总结拓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社戏》,了解了社戏的起源、发展以及民俗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也对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产生了深厚的敬意。
课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篇关于社戏的作文,展示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本页是壶知道编辑惊云为大伙儿整编的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设计【优秀7篇】,欢迎参考阅读。
课时篇一〖教学目标〗认识鲁迅笔下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形象。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整体感悟能力和词句分析能力。
积累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篇二1、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4、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5、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初一语文《社戏》教案篇三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对许多人来说,童年多时美好快乐的。
我们学习过的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描写童年快乐的文章,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鲁迅的小说《社戏》中也可以看出。
1.作者简介(略)2、关于课文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二、课文分析1.学生自由默读文章,思考问题。
提问:请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分层,归纳段意、层意。
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第五节到完)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讨论并归纳:(1)A.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DEF(3)略写的是:ABG3.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讨论并归纳: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社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与前面对“豆”与“戏”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不同途径收集鲁迅的资料老师:课件制作【教法学法】1.诵读法2.质疑法3.点拔法【教学流程】一、图片引入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
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
附近村庄乡镇的百姓们都会去看戏,他们许多人都会乘着船而来,既是享受,也是休息。
(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二、走近作者鲁迅三、检查字词,扫清文字障碍四、一读课文知情节(背景音乐《渔舟唱晚》)要求: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1.文章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写了哪些事件?试试分别从时间、事情、原因角度概括。
看戏(1)戏前波折(2)夏夜行船(3)船头看戏(4)月夜归航2.课文写了这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看社戏途中。
(5)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3、4、5、6 略写1、2、7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小结:本文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从“时间”角度概括:看戏前—看戏—看戏后从“事情”角度概括: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舟—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从原因角度看:乐土---景美---人美---情趣美五、二读课文解乐土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这样一个偏僻不大眼的小村庄,作者说“在我是乐土”,其中“乐土”既写了平桥村在“我”心中的地位,又写出“我”对平桥村的情感。
社戏初中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社戏》的基本内容,了解社戏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通过分析课文,了解社戏表演的形式、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对社戏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欣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观察、分析、综合等方法,掌握社戏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3)学会欣赏社戏,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社戏》的基本内容。
(2)社戏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社戏表演的形式、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1)社戏表演的形式和特点。
(2)如何欣赏和评价社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对社戏有什么了解?社戏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有什么地位?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社戏》,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社戏表演的形式和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欣赏与评价(1)教师播放社戏表演视频,学生进行欣赏。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社戏的艺术价值。
(3)学生分组进行社戏表演,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社戏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艺术价值。
6. 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社戏在其他地区的表演形式和特点。
(2)撰写一篇关于社戏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社戏的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社戏》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小说的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看过的戏剧,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简介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社戏》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脉络和人物形象。
2.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三、课堂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如:双喜、阿发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邀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二、课堂练习1.学生仿写一段描绘童年生活的文字,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学生拓展阅读:推荐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2.教师简要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如:词语辨析、句子解析等。
3.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讨论1.学生谈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如:对比、讽刺等手法。
3.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第四课时一、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2.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的妙处。
2.理清文章的结构;熟悉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3、初步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 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法提示】建议你这样读课文: 用一颗童心去感受, 《社戏》像一支清新的歌, 让你荡漾在纯真鲜亮的童年里;用一颗诗心去欣赏, 《社戏》像一首动人的诗, 让你流连在清新淡雅的风景里;用一颗爱心去品味, 《社戏》像一幅美丽的画, 让你沉醉在朴素浓郁的民风里。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 本名周树人, 浙江省绍兴市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日本的留学经历, 让他弃医从文, 谋求文艺报国,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 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
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鲁迅的一生, 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国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 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整理《嵇康集》, 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2.了解小说常识第一人称: 叙述人称的方式之一。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 也可以是作品中虚构的人物。
《社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说的语言魅力。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领悟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心理,理解小说深层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社戏》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二、课文阅读与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主人公“我”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我”的性格特点、成长变化。
2.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如阿发、双喜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探讨小说主题1.引导学生从课文细节中找出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的内容。
2.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如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童年的怀念等。
五、课堂讨论1.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
六、课后作业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品词析句。
一、导入1.介绍鲁迅及其作品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思想家。
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社戏》选自《呐喊》。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社戏。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社戏吗?它与课文有什么关系?二、课文阅读与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事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主人公“我”的形象:a.引导学生关注“我”的性格特点,如善良、敏感、多愁善感等。
b.分析“我”在小说中的成长变化,如从对社戏的向往到对现实的失望。
2.分析其他人物形象:a.阿发:善良、单纯、热情。
b.双喜:聪明、勇敢、有责任感。
四、探讨小说主题1.引导学生从课文细节中找出反映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的内容,如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人性的扭曲等。
社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成功的景物描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
指导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偷豆情节,了解人物性格,体会“童趣”。
引领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刻的认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了解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并尝试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方法:设疑阅读讨论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注音归省行辈惮絮叨怠慢撺掇潺潺歌吹家眷皎洁飘渺纠葛2.解释大抵怠慢朦胧屹立疏疏朗朗纠葛二、导入新课对许多人来说,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
即使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
这可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迅的小说《社戏》体会到。
三、整体感知1.读课文,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为依据,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来到平桥村后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其中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概括每段的意思。
第一部分:简明交代出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缘由,同时介绍了乡间生活的小朋友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到“各自回去了”)我和小伙伴们到赵庄去看社戏。
第三部分:六一公公的好客和我对昨夜看戏、吃豆的怀恋。
四、交流互动1.小说的第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是详写还是略写?不写这些内容行不行?三部分。
我跟随母亲归省来到平桥村;这里有与我年纪相仿、不拘行辈、嬉戏玩闹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这快乐土上可以钓虾、放牛,无拘无束,乐趣无穷。
2.看社戏出发前遇到了那些波折?是怎样解决的?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春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
然而,这些困难被小伙伴们解决了。
3.这里为什么要详写?叙事非常详实,这样写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
《社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词语。
2.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能力目标1.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3.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
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融情人景的,鉴赏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本文语言流畅自然,景物描写生动逼真,心理描写细腻且富有情趣。
教学中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鉴赏。
2.点拨与探究结合法。
指导学生揣摩晶析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以长文短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
赏析精段,积累美句,品味美词。
合作研讨,如难句释疑、评点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安排详略的方法等。
就作品内容,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反思。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同学们,童年是快乐美好的,是记忆长河中一段永不褪色的难忘体验,无论它是温馨,还是灰暗,人生经历的书本总是诱人流连追思。
恰如一首小诗中所吟唱的:多媒体显示:小说《社戏》便是在流离颠沛中燃点的童年记忆。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默读,初步感知文意。
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多媒体显示: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
要求:听清语气,体会感情。
3.学生自由诵读,把握主要情节,多角度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在学生圈点勾画时,指导从“时间”角度,从“事情”角度,从怀念童年的“原因”角度概括全文内容,并指名学生口述。
1.了解社戏的起源、发展和特点,理解社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学习课文《社戏》,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社戏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
3.体会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如节日、习俗等,为引入社戏做好铺垫。
2.提问:“你们听说过社戏吗?社戏是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社戏”。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社戏》,了解课文大意,感受社戏的魅力。
2.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哪些关于社戏的场景?请大家简要概括。
”三、合作探究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1.让学生谈谈对社戏的认识,以及通过学习课文得到的收获。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社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社戏的特点和作用。
2.提问:“你们觉得社戏有哪些独特之处?”二、深入学习1.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社戏》,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
2.教师提问:“请大家谈谈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的理解和感悟。
”三、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作者热爱农村生活、劳动人民的感情的体会。
2.教师引导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author's love for rural life, the laboring people,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四、课堂小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谈谈对社戏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10社戏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2)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难点: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xing)行家hang )惮(dan)絮叨(xudao)怠慢(dai)撺摄(cuan duo 凫水(fu)潺(chan)歌吹(chui蕴藻(yun zao)家眷juan)皎洁(jiao)漂渺(piao miao)
纠葛(jiu ge)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倘:连词。
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
(2)大抵:副词。
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
(3)相仿:大致相同。
仿:类似。
(4)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
(5)怠慢:冷淡。
怠:轻慢。
慢:态度冷淡。
(6)诚然:副词。
有“确实”的意思。
(7)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蟋缩。
本课是“舒畅”的意思。
(8)通通: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
(9)朦胧:月光不明。
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
用作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
(10)歌吹:歌声和乐声。
(11)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12)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
(1)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
兴:兴致。
(14)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3.自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关于课文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三、课文分析
1.提问:请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分层,归纳段意、层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1层:(第1节)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第2层:(第2节)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3层:(第3节)平桥村乐土的乐事:钓虾、放牛。
为最大乐事——
看社戏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1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2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3层(第14-21节)写在赵任看社戏。
第4层(第22-30节)写看社成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第31节到完)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讨论并归纳:
(1)A.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
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3.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讨论并归纳: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4.提问:“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讨论并归纳:在春末夏初。
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
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5.提问:“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
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
讨论并归纳: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
但在我是乐土。
因为:(l)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2)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四、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
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的截然分开的。
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如母亲深夜候船),略写也绝不是都作笼统的交代(如放牛钓虾的乡间生活就写得充满情趣)。
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写作特色)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辨字组词。
(掘_钩_掇_
(倔_钓_缀_
(篷_(掸揖_
(蓬(蹿揖
(二)填上下面一段话中所空的关联词。
我们年纪都相仿,()论起行辈来,()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大公,一村的老老小小,()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他倒)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三)下面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A.西瓜、南瓜、苹果、橘子都是营养丰富的水果。
B.运动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色旗帜。
C.她不仅会琴棋书画,还会吹拉弹唱。
D.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再读课文,思考双喜和六一公公各是什么样的人?
2.背诵:从“一出门”到“赵庄使真在眼前了”。
思考文章是怎样写景物。
二、课文分析
1.提问: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讨论并归纳: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
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如有学生提出双喜是坏孩子头,并以偷豆作为理由时,可引导学生
(8)讨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
讨论并归纳:(1)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2)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
”(3)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
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
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2.提问: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讨论并归纳:(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
踏坏了不少。
”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
——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门)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3)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高兴。
(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3.朗读课文第11节,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
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