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采取阶梯式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农村增加消费支出方案
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逐渐提高,然而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却相对较弱。
因此,如何增加农村消费支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方案
以下是一些可以在农村地区增加消费支出的方案:
1. 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在乡村旅游中,游客可以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一些旅游项目,如田园文化、乡村观光、农业观光、温泉度假等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增加当地农村的消费支出。
2. 举办农产品展销会
大力宣传本地农产品,举办展销会、农品节、农业科技展等,在展会中推广当地农产品,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购买,提高当地的销售额和农民的收入。
3. 提供新型消费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新型消费服
务也开始进入农村地区,如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等。
因此,在农村地
区可以积极引进这些新型消费服务,拓展农村的消费领域。
4. 支持乡村电商
乡村电商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开店,推广乡村电商平台,提高物流速度和品质,让更多的农村居民愿意通过电商购物,提高农村的消费支出。
总结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村的消费支出,促进农村经济
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政府应尽力提供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消费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扩大县乡消费面临的难点及政策建议要扩大县乡消费,稳步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
各方认为,县乡消费市场是我国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消费增长的潜力巨大的“新蓝海”。
但仍存在县乡消费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城乡流通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难点堵点(一)县乡消费总量不足和结构不优。
当前县乡消费水平整体上仍大大落后于城市,消费结构相对单一,地域不均衡现象也比较突出。
随着电商消费比重的提高,要关注农村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的影响。
大部分脱贫地区县域服务业以住宿餐饮、居民服务、零售为主,而教育培训、养老育幼、健康、文化等服务业均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不优等问题,居民潜在消费需求难以满足。
从消费结构上看,城乡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城乡居民较大支出集中在高层次方面,比如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服务支出等;而农村居民则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需求方面,比如食品、住房和教育上。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相较更为保守。
县乡地区消费蓬勃发展,但消费品类和场景仍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此外,在线教育等各类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在县乡地区普及尚需时日。
县乡消费场景和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制约县乡消费升级。
消费场景单调,难以吸引消费者长时间逗留消费,尤其是很难吸引到年轻消费者。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覆盖不充分、成本偏高。
目前,中国部分农民还是分散居住,物流成本偏高,无人机投递等新兴物流技术或将破解这些难题,这一块如果能够发力的话,农村消费水平也会有很好的提升。
县城缺乏统一分拨中转的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导致工业品下沉不足,特别是建材、汽车、家电、服装等产品优质品牌稀缺。
小城镇商贸流通设施较差,难以满足居民综合性消费需求。
乡村物流配送覆盖不充分,阻碍了工业品入乡,田头市场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农产品进城。
虽然送到老乡们手中的物品越来越丰富,但赵明翠代表发现,和30年来一样,这条邮路上通常还是只有他一个乡邮员。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9.26•【字号】晋政办发〔2022〕81号•【施行日期】2022.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晋政办发〔2022〕8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9月26日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专业镇是以县(市、区)为基本地理单元,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经济规模较大、专业化配套协作程度较高的经济形态,是集群经济的基本形式。
为推动全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就业富民,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集群经济发展新路子,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政策。
(一)培育锻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名镇。
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资金、产能、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向专业镇集聚,支持专业镇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培育500亿级、300亿级、200亿级、100亿级、50亿级等5个层级的专业镇,全力打造全国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产业名镇。
省级每年从技改资金中列出5亿元,作为全省培育特色专业镇发展资金,重点用于专业镇目标奖励、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用品牌宣传等。
鼓励各市县设立专业镇专项发展资金。
(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各市政府)(二)强化专业镇企业领军人才支撑保障。
聚焦专业镇特色产业,培育引进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能够引领专业镇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带动上中下游协作联动发展的一流领军企业家人才队伍。
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对专业镇进行“一对一”帮扶。
对在专业镇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按照相关人才政策给予支持。
扩大消费内需的措施
1. 加强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通过发展产业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人民的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
2. 减税降费,减轻个人和家庭的负担。
通过降低税率和减少费用,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
3. 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这将提高人民的安全感和消费意愿。
4. 加强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和支持,推动他们参与消费活动。
通过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帮助中低收入人群解决购房、购车等消费需求。
5. 扩大消费领域,丰富消费品种。
通过拓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等消费领域,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6.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融资成本。
通过改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利率和提高融资便利性,鼓励个人和家庭增加消费。
7.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
加强对市场价格、产品质量和商家行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 加大对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和西部居民的消费增长。
通过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农村消费的增长。
9. 加强人民群众的消费教育和培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性和消费能力。
10. 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激发消费潜力。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提供新的消费体验和产品,引导人们增加消费。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持续上升,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将提出二十条措施,以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
第一,加大经济刺激政策力度。
政府可以适当提高财政支出,增加对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地区的消费补贴,刺激消费。
第二,扩大个人收入。
政府可以实施减税政策,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第三,落实“房住不炒”,加快房地产市场调控。
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降低居民购房压力,让居民有更多资金用于其他消费。
第四,促进农村消费。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消费场所和设施,吸引农民进城消费。
第五,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
推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提高线上交易和数字消费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第六,扩大旅游业规模。
加强旅游业开发,提供更多旅游服务和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消费需求。
第七,加强文化娱乐产业。
支持电影、音乐、戏剧等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消费水平。
第八,推动绿色消费。
加强环境保护,提倡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居民购买环保产品,并提供相应的补贴。
第九,发展老龄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可以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支持力度,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第十,鼓励创新创业。
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税收减免和金融支持,促进消费升级。
第十一,扩大海外消费。
鼓励境外旅游、跨境电商等消费方式,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
第十二,加强教育和医疗服务。
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增加相应的消费支出。
第十三,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发展农村电商,提供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第十四,增加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增加消费者维权渠道,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第十五,加强金融支持。
支持消费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居民的消费和支付需求。
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急需扩大消费需求,以推动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加强消费需求。
首先,要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就业、激励消费以及扩大农民收入等政策,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在提高社会消费水平的同时,要加强增长动力的转换,扩大新兴产业的投资规模,以支持新兴行业创新发展,以提高消费需求。
其次,应对消费结构进行改革。
政府要深入推进消费结构转型,推动以服务业、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结构性消费,大力发展高端消费,以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此外,要促进支出投资的增加。
政府应该采取政策措施,提高投资支出的稳定性,不断提高投资对消费的贡献率,以推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最后,还要注重培养消费环境。
政府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消费者支付环境,提高消费体验,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同时,加强消费者社会保护,扩大政府消费领域的投资,维护消费者权益。
综上所述,扩大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潜力,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 1 -。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其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向是( )A.卖出证券B.买进证券C.不买不卖D.不确定【答案】 B2、国家级区域规划要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对特定区域提出的战略任务,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报()审批。
A.国务院B.国务院有关部门C.党中央D.国务院发改部门【答案】 A3、必须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政府B.市场C.深化体制改革D.人民【答案】 B4、经济萧条是指()A.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水平B.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C.实际产出持续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不大D.实际产出持续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巨大【答案】 D5、财政政策工具不包括()A.税收B.公共支出C.国债回购D.公债发行【答案】 C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提高供给体系质量B.扩大内需C.扩大供给D.加大供给数量【答案】 A7、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坚持( )、城市支持农村和( )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A.工业反哺农业,少予多取B.工业反哺农业,多予少取C.农业反哺工业,多予少取D.农业反哺工业,少予多取【答案】 B8、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A.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B.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运营C.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需求、补短板D.去产能、去供给、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答案】 A9、目前,我国机场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是()。
A.35%B.30%C.25%D.20%【答案】 C10、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一般由企业按属地原则向()备案。
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措施
x
一、出台支持性政策
为增加农村消费,政府应出台支持性政策,并积极推行消费促进措施,更好地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消费,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
1、出台农村消费促进政策。
政府应制定农村消费促进政策,在总体财政政策的指导下,合理改革和完善农村的税收制度、财政支出制度、信贷政策等,广泛采取农村消费促进政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力,拓宽消费需求,激发农村消费的活力,增强农村消费的信心。
2、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加强对农村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发挥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对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商业风险等权益争议进行查处和处理。
二、发展农村消费
1、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会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发展农村服务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消费市场,不断改善农村消费水平。
2、健全农村商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农村商业结构,提升农村商业配套设施,增强农村市场吸引力,拓宽农村市场空间,提高居民消费满意度。
3、推动农村消费产品创新。
政府要支持农村地区商家对农村消
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推出品种多样的、具有特色的农村消费产品,广泛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4、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有形市场,引导居民多元化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开拓消费市场消耗新的原料,提高农村消费结构,从而提升农村消费水平。
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作者:王鑫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12期摘要:家电下乡是中央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这一举措可以说是农村消费革命的开端。
调查表明:首先,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意识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消费意识从以往的“实用型”向“享受型”转变;消费意识日臻理性化、理性化。
其次,家电下乡对农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传统家电仍将普及;高档产品持续热销;消费的时间性逐渐减弱。
再次,家电下乡对农村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更加注重消费产品的本地化化;节能降耗是趋势。
因此,扩大农村内需,以家电下乡为契机培育合理的农村消费模式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全市农民对国家优惠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把扩大产品销量、简化补贴手续、增加补贴资金作为工作着力点,力求效果最大化;引导企业健全农村家电流通服务网络,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消费无后顾之忧。
关键词:家电下乡;农村消费近年来,农村农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农村人口的主体消费状况怎么样?农民的态度如何?农民是否会从经济理性的角度来消费?这些问题值得探究。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被放在首位。
农村消费是我国扩大消费的重要部分,抓住当前农村家电普及的有利契机,推动家电下乡,将大幅度扩大农村消费。
也是国务院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一项重要的惠农强农政策。
本文针对株洲市农村地区家电下乡实施之后对农村消费所带来的影响,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一、家电下乡政策补贴内容家电下乡是中央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一、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一)农民消费支出结构我省农民家庭支出总体数额偏低,传统支出模式稳中有变,购买生产资料为最大支出,建(购)房支出比重下降。
抽样调查显示:每年收入用于经常性支出的主要方面,按开支大小,前五项依次是:农业生产资料、子女教育、医疗、食品和衣着;家庭收入用于非经常性支出的项目,按开支大小,依次是:盖房子、购买农用机械、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其它方面;家庭储蓄的使用,按重要程度,前三项依次为:生产投资、子女教育和防病养老。
人均每月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情况:人均每月基本生活费用支出在100~200元之间的占55%,100元以下的占30%,200~300元之间的占10%,400~500元之间的只占5%。
(二)农民消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民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近一半,但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
农民消费仍以生活消费为主,农资、教育、医疗费用偏高,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能力。
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存在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传统的消费观念等因素影响了即期消费。
据调查,约70%家庭全年收入的60%都用于医疗、教育和农资消费。
从医疗看,尽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开始试点,但多数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参加合作医保的农民,享受医疗费补偿比例大多在20%—60%之间,病人自付费比例还明显偏高,农民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突出。
从教育看,2004年全省高校学生人均学杂费、食宿费等费用合计约为1.18万元,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000.42元,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纯收入不足供养一个大学生。
2、消费环境制约了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道路不畅,交通不便,商业网点不健全,服务功能差;大型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还没有延伸进去;质次价高、假冒伪劣商品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少。
虽然农村居民对耐用品的需求量很大,但真正适应农村需要,耗电量低、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家用电器品种少。
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更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邮政局•【公布日期】2023.08.03•【文号】中财办发〔2023〕7号•【施行日期】2023.08.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正文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财办发〔202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财办、农办、商务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市场监管局(厅、委)、邮政管理局: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农村流通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农村流通设施和业态全面融入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大意义农村流通体系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加快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商品和资源要素有序流动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效顺畅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要求(一)工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把握农业农村特点。
农村地域辽阔、运营成本高、流通规模效益不均衡,要分类施策、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
产业发达地区重在提质增效、打造品牌,产业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重在创造条件、打好基础,产业薄弱地区重在兜底服务、保障基本流通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畅通两个“一公里”。
推动农村消费升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不断增加,农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品质消费意识也在逐渐提升,但农村消费市场仍普遍存在着环境满意度不高,服务不到位、商品少、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农村消费市场亟需升级改造。
一、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市场设施简陋,市场发展滞后。
受资金短缺等客观原因控制,农村消费市场无论是乡村小超市、批发部还是农村大集,基础设施相对城区落后。
自市场实行管办脱钩以来,农村集贸市场主办方大多存在重收费、轻管理的思想,市场的设施、功能和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需要,目前存在市场规模小、交易场所拥挤、服务功能不全和管理不到位、乱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差、市场经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目前,除XXX三处大集市场正在改造升级,其他市场已建成多年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到位,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农村消费市场配套不齐,商品层次有待提升。
从经营规模来看,农村无论是乡镇驻地的超市还是乡村的小卖部经营规模和商店环境都远远低于城镇超市,而且经营商品的品种也普遍比城镇少。
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大多是小作坊制作,经营者没有通过正规渠道进货,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进销货台账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导致所售商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尤其是“三无”产品更是充斥农村集贸市场。
(三)经营者法律意识普遍欠缺,违法经营行为频发。
农村商店经营者大多数是农民出身,他们对商品知识、法律知识的了解都很有限,普遍存在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整体素质偏差的现象。
有的经营者诚信意识差,法律观念淡薄,进货大多只追求便宜,只要能获取高额利润,不管商品是否出自正规厂家,也不管质量好差,盲目进货,存在进货渠道把关不严。
同时,农村消费存在索票难的问题,即便是在有名有姓的小商店里买东西,想索要凭证都很难,给农村消费维权带来较大难度。
2018年以来,工商局多次接到农村商店销售假冒“牛栏山”白酒的举报。
农村消费市场趋势与前景分析农村消费市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潜力和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趋势和前景两个方面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
一、农村消费市场的趋势1.消费结构升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从以往的粮食、食用油、烟酒等基本消费品向更多的生活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高品质消费品转变。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注重品质和享受,在吃住行等方面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
2.线上线下融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物流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
不少农村居民选择在网上购物,同时线下实体店也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
这种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拓展了农村市场的辐射范围。
3.品牌意识增强:农村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关注度不断提升。
品牌成为他们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产品品牌化、乡村旅游品牌化等方面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4.农村旅游消费趋势:近年来,农村旅游逐渐兴起,成为农村消费市场的新亮点。
农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还吸引了城市居民前往农村旅游、消费。
随着乡村旅游设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农村旅游消费市场势必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二、农村消费市场的前景1.消费潜力巨大:中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已经大幅提升。
同时,农村居民目前的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农村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2.农产品消费升级:中国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农产品消费市场将呈现升级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有品牌保障的农产品,这将带动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农村物流和电子支付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电商未来有望继续发展壮大。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推进消费扩大升级
推进消费扩大升级是当前吉林省关注的重要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吉林省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消费扩大升级。
首先,加大消费力度。
吉林省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此外,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
同时,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增加消费者对旅游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其次,优化消费结构。
吉林省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高附加值行业,推动消费结构从基本消费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消费转变。
此外,鼓励发展绿色消费和智能消费,推动消费结构绿色化、智能化。
再次,完善消费环境。
吉林省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推动物流和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最后,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吉林省将重点发展互联网+消费、共享经济、创新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促进消费方式和消费观
念的更新。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的消费领域和新的产品。
总之,吉林省正积极推进消费扩大升级,通过加大消费力度、优化消费结构、完善消费环境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这也是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中的一个重要热点,考生需关注并了解相关政策举措。
2023年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一、稳定就业1. 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2. 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稳定和扩大就业,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二、增加居民收入1. 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扩大。
2.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3. 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工资增长机制,保障员工工资正常增长。
三、改善消费环境1.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消费环境。
2.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高消费者信心。
3.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四、促进服务消费1. 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新兴服务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2. 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服务品质。
3. 鼓励服务企业开展创新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五、扩大新型消费1. 积极培育网络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拓展消费新领域。
2.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 推广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兴产品,引导消费者提高消费品质。
六、完善消费设施1. 加强城市商业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商业网点覆盖率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2. 完善农村商业设施网络,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3. 优化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消费者出行便捷度。
七、优化消费政策1.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轻消费者税收负担,提高消费积极性。
2. 实施差别化消费政策,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消费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
3.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金融需求。
八、保护消费者权益1.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2. 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举报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对策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对策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
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普遍较低,这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
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一、加大对农村居民消费教育的宣传力度在我国农村地区,消费属于新生事物,农村居民对于消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仍然比较低。
因此,加大对农村居民消费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和素质,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方式可以是组织一些消费文化节活动、举办消费知识讲座、开展优惠促销等,让农村居民了解消费规律、掌握消费技巧,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品位。
二、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尚未完全开发,存在着市场供应不足、消费渠道受限、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因此,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打破现有的产销隔离,提供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关键之一。
在市场供应方面,政府可以支持农村企业和农户发展各种经济作物、水产、家禽等,满足农村居民日常消费需求。
在消费渠道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商家建立全国性的销售渠道,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消费选择和服务;在服务质量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信誉度,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三、加大对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是改善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基础,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支持力度。
比如,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等形成多元化经济收入来源,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村人口的劳动能力,增加其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工资收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保险等社会福利待遇。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其提供更多消费选择,从而提高消费能力。
当前中国城乡家庭消费状况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外部环境,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成为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8年5月至9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式,开展了第二次“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的134个县(市、区)、251个乡(镇、街道)和523个村(居委会),共成功入户访问了7139位年龄在18-69岁的居民,内容涉及收入、消费、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本文依据此次调查数据,以城乡家庭消费为主题,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家庭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并对促进国内家庭消费和扩大内需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和特点1.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总体上进入大众消费阶段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
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
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在总体上完成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
总体来说,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和衣着类)的比重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40.9%,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50%以上。
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比例,中国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
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根据此次调查,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在2006年的调查中,调查结果与这次相近,但那次是医疗支出比例略高于教育。
促进消费的政策力度概述促进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提升消费能力和激发消费活力。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力度进行全面详细、完整深入的分析。
政策一:减税降费为了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国政府通过减税降费来促进消费。
具体措施包括: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增加可支配收入。
- 增值税减免: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 社保费率降低:降低企业和个人社保缴费比例,减轻负担。
这些减税降费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和企业的收入水平,激发了他们的消费意愿。
政策二:扩大内需中国政府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消费。
具体措施包括: - 增加民生投入: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 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 发展中产阶级:通过稳定就业、提高工资水平等手段,培育中产阶级,推动其消费升级。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政策三:创新金融服务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中国政府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
具体措施包括:- 发展数字支付:支持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发展,方便人们进行线上线下消费。
- 构建信用体系:加强个人信用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促使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
- 推动消费金融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消费信贷产品,鼓励和引导消费。
这些创新金融服务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消费体验,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政策四:拓宽消费渠道为了让人们享受到更多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中国政府致力于拓宽消费渠道。
具体措施包括: - 促进电商发展:支持电商平台建设,扶持电商企业发展,方便人们进行网购。
- 发展乡村旅游: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提升农村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人们前往农村旅游消费。
促进农村消费的几点建议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下是我对促进农村消费的几点建议:1. 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限制了农村消费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和信息化水平,为农村消费提供更好的条件。
2. 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供应不稳定等问题。
政府可以推动建立健全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村消费的发展。
3. 拓宽消费渠道:目前农村地区的消费渠道相对较窄,主要依赖传统的农村集市和小商店。
政府可以鼓励大型商超进入农村市场,提供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4.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知名度和品牌效应,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农村消费的发展。
5.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农村地区电商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消费的便利性和多样性。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力度,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6. 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促进农村消费的根本途径。
政府可以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就业扶持等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他们的购买力,推动农村消费的发展。
7.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相对薄弱,限制了农村消费的扩大。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提供更多元化、便利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消费提供支持。
8.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消费需求。
福建海峡银行福州城区管理行副行长招聘考试真题2022(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1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A.节能B.减排C.增效D.降碳【答案】:D2.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2022年7月1日就职。
A.曾荫权B.李家超C.梁振英D.崔世安【答案】:B3.“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中所提到的“三权”不包括:A.司法权B.立法权C.执法权D.行政权【答案】:C4.组建跨国联盟反映了跨国公司主导作用()A.增强;1/15B.将消失C.减弱;D.不变;【答案】:A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B.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C.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答案】:D6.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其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
A.沉没成本B.边际成本C.边际成本D.沉没成本【答案】:B7.下列不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折旧B.土地租金C.财产税D.营业税【答案】:D8.不属于国际经济旧秩序内容的是()A.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B.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C.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D.以自由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答案】:D9.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的加速发展,()成为我国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A.互联网数据中心2/15B.高速服务平台C.无线电发射基站D.云计算【答案】:A10.“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描述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状态的经济模型,旨在确立一项衡量经济政策和行为成功与否的标准。
应采取阶梯式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
[提要] 2008年开始中央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其扶持程度多年来都属罕见。
但回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效果,可谓平平,农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似乎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
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加之海外经济动荡,“稳增长”目标实现的风险正在加大,因此此时有必要反思一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对政策的依据及目标进行思考。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政策依据;政策目标
本文为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农民消费需求不足成因及扩大对策”的部分成果(编号:HB12YJ005)
一、当前形势与政策背景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继续蔓延,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我国也未能独善其身,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第二季度,GDP仅增长7.6%,是三年来首次“破八”。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破50分界线,经济呈现快速下滑的趋势。
尤其令人担心的是,产成品库存指数大幅上升,显示企业销售不畅,预示未来经济活动会走向低迷。
7月31日,中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温家宝坦言,国际经济低速增长可能持续相当长时期,国内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则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外需受累美欧等地经济不振,内需尤其消费又尚待加强。
催促消费,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要坚持把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作为调整结构的重要着力点。
早在2008年,国家为刺激消费,在农村地区购买小家电政府给予补贴,并进行“家电下乡”活动,这些消费品不仅仅涉及到像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手机等耐用品,甚至还涉及到农机具、计算机、汽车、摩托车、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等高档品,其扶持程度多年来都属罕见,而且一直以来,国家对农村实施减税、减费、增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旨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但回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效果,可谓平平。
农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似乎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
目前,消费需求不足,加之海外经济动荡,“稳增长”目标实现的风险正在加大,因此此时有必要反思一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
二、补贴政策目标是否清楚
2008年以来的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旨在激发农民消费潜力,激励农民购买欲望,利用“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民消费,中央财政补贴金额在数百元不等。
但是,从农村消费市场可以看出,农民消费没有使内需形成拉动经济的有力引擎。
首先,同一地区,农民内部收入差距较大直接影响到农村消费需求的增加。
不同农民由于收入水平不同,对消费需求也差异较大。
由于数百元的补贴,收入水平较高农民的消费热情和购买意欲立即调动起来,这些农民
消费需求表现得十分火暴,比如农村中高收入户;但有些农民消费需求表现得十分温和,比如农村中等收入户;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由于拿不出购买刺激消费的政策性商品所需几百元乃至上千元资金,消费需求表现得十分冷清,只能望“补贴”兴叹,比如农村中低收入户。
表面上看是农民消费欲望不强,但实质上是由于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从而造成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差异较大。
因此,农民内部势必会在富裕户、中等户、温饱户之间形成不同的消费层次;其次,富裕地区农民和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自然其消费水平相差甚远。
富裕地区农民买得起刺激消费的政策性商品,享受国家的优惠补贴政策,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而边远农村地区、贫困山区、坝上地区农民由于收入较低,只能用于基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基本上无经济能力消费更多的刺激消费的政策性商品,享受不到国家的补贴政策,更不能成为拉动内需的一分子。
具体而言:富裕户势必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做到超前消费,其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中等户也会首先考虑消费一些基本的耐用消费品,但对一些高档消费品持谨慎态度;温饱户由于缺乏消费能力,即便有数百元的家电下乡“补贴、限价、优惠、折扣”,依然消费不起。
所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讨论首先必须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居住在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大不相同;同一地区的农民,收入也有较大差别的问题;二是应认识到不同收入农民的人群购买不同价位和品质的商品的问题,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在几百元补贴的刺激下,更换各式家电产品,购买先进的农用机具,消费需求扩大,但这部分农民只占农民总数少部分,大部分农民的消费意愿调动不起来,一概用平均补贴与平均收入水平来制定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与现实相悖。
考虑到这两点,刺激消费的补贴政策对富裕地区的农民和贫穷地区收入水平较高农民确实起到拉动需求的作用,但对大部分中等及以下收入农民家庭,刺激消费作用微乎其微。
若真如此,一刀切的补贴政策很难收到理想效果。
一方面高收入农民群体只占农民总数少部分,补贴政策带来的消费现象对“稳增长”是杯水车薪,自然不会增添大的消费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对于贫穷地区及中低收入农民群体来讲,刺激消费的政策性商品价格较高,奢侈性商品难求,即便补贴再提高几百元,也很难有购买能力。
因此,依据“被平均”的农民收入进行平均补贴对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作用不大。
农民收入平均数并不代表大多数农民的收入。
对于不同收入的农民何为合理的补贴水平?是否执行阶梯式补贴?自然值得探讨。
若非如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怎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补贴政策依据是否清晰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国家在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诸如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等,均采取了整齐划一,一刀切的政策措施,判断一刀切的补贴是否合理,自然需要对不同农民有准确的收入统计数据。
不过十分遗憾,一直以来,我国各地就缺乏完善的不同阶层农民收入统计体系。
例如,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只公布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数,部分省也公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但没有任何省或地区统计公布农民内部收入差距。
即使有些文章引述个别地区的农民内部收入差距,但也明显偏离直观感受。
从统计方面来说,统计机构选择的是一个总体性指标,它是经过加权计算后得出的综合平均数。
但
是,农民收入平均数并不代表大多数农民的收入。
这个平均数与人们的实际感受相差甚远。
从统计学角度看,平均的“乘除法”,很容易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与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原则不符,与农民盼望吐“民声”的期盼不符。
由于各地缺乏完善的各阶层农民收入统计体系,使得市场失去了对农民不同消费需求的最直观感受,也导致研究者对不同收入农民的消费能力的历史数据出现短缺和混乱。
对比美国可以追溯100多年来各州农民收入及消费需求数据,我国确实急需建立完善各阶层农民收入统计体系。
农民收入数据不仅是农民购买行为的参考,更是决策层推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的主要依据。
依据尚不清楚,如何使农村消费市场繁荣?
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缺乏长效机制
回顾近年来农村消费市场,可以看出政府补贴政策变化频繁,且时而补贴、时而补贴取消。
金融危机之后,因“信心重于黄金”,为保内需,加大对农民消费补贴的力度,扩宽补贴商品范围,对提高农民消费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但未形成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补贴政策未收到理想的效果的突出表现,就是补贴政策的粗放有余,精细不足,导致无的放矢,事半功倍。
作为反映农民生活现状的收入统计数据,要避免“平面化”、片面化的数据,必须建立多维度、多角度的立体化数据统计体系,才能既体现他们宏观环境的大势所趋,又体现他们生活疾苦的轻重缓急。
尤其在当前的形势下,基于农民阶层、区域差异,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农民问题中的不平衡性相当突出,对于调查统计中的“平均数”误区要慎重使用。
因此,按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要求,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入手,解决农民收入不平衡问题,应对农民实施阶梯式的补贴政策,探索和建立对农民补贴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五、结论
农业是一个弱势行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中间还有一部分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并不是他们不勤劳,而是地域、机制等历史原因造成这部分人的贫困。
要想解决弱势群体收入,解决消费增长缓慢等问题,首先应从政策和资金方面解决收入不平衡问题,改变原来的一刀切的补贴办法;对不同收入农民实行阶梯式补贴。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胡放之.论解决内需不足的关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8.
[3]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启动欠发达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的难点与对策[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8.
[4]白雪.2009中国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N].中国青年报,2009.3.23.
[5]陈熙.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9.2.
[6]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经济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9.
[7]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已近8000亿元,而全国农户超过70%的借款来自民间借贷[N].东方早报,200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