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5
科学实验问题解答科学实验是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本文将回答一些常见的科学实验问题,帮助读者解决实验中的困惑。
问题一:实验中为什么要进行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科学实验的基础,它包括理论研究、收集材料、配置仪器和设备等。
进行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了解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
通过准备工作,我们可以提前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问题二:实验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
在选择实验方法时,需要考虑实验的目的、实验条件、可行性和准确性等因素。
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实验教材、文献和经验教训来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同时,还可以在实验前进行模拟实验或者小样本实验来验证所选择的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问题三: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科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控制变量:首先,要明确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设为控制变量;其次,要保持实验条件的稳定,例如温度、湿度等;最后,要进行对照组实验,将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分别应用于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比较它们在因变量上的差异。
问题四:实验中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重要步骤。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其次,要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可以使用图表等工具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观察和分析;最后,要注意合理解释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与实验目的和理论知识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问题五:实验中如何处理实验中的异常情况?实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异常情况,例如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符合、仪器设备出现故障等。
当遇到异常情况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及时检查和排除可能的错误来源,重新进行实验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以解决问题。
实验一用例图设计参考解答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实验11. 一台自动售货机能提供6种不同的饮料,售货机上有6个不同的按钮,分别对应这6种不同的饮料,顾客通过这些按钮选择不同的饮料。
售货机有一个硬币槽和找零槽,分别用来收钱和找钱。
现在为这个系统设计一个用例图。
找零钱自动售货机系统用例图2.现有一个产品销售系统,其总体需求如下:系统允许管理员生成存货清单报告。
管理员可以更新存货清单。
销售员记录正常的销售情况。
交易可以使用信用卡或支票,系统需要对其进行验证。
每次交易后都需要更新存货清单。
分析其总体需求,并绘制出其用例图。
产品销售系统用例图3 某酒店要开发一个酒店住宿管理系统,该酒店可对外开放500个双人间和50个单人间,房间费用视情况按季节由管理人员进行调整,但周一到周五半价(周末全价)折扣不变。
只有在该系统进行了注册的人员才能登录该系统进行酒店住宿预定。
对于顾客的请求,该系统能根据请求入住时间预定指定档次的房间信息,记录该顾客姓名、地址、联系电话、有效证件号、房间类型和预定的天数,并计算出总费用。
预定的同时顾客按规定要提交10%定金。
六个小时之内酒店允许顾客取消预定金,超过六个小时定金不退还。
每周一系统自动打印一周预定情况的清单。
顾客离开时,可以到总台办理结帐。
结帐方式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结帐,另一种是银行卡结帐,银行卡结帐将通过与银联POS机来完成。
POS4.登录一个网上酒店管理系统,根据其客人预订房间流程,描述系统的“预订房间”用例。
当客人登陆网上酒店管理系统,系统显示需要选择的服务,客人选择预订房间,系统判断客人预订的房间是否还有剩余,如果没有剩余,询问顾客是不是要继续选择预订其他的房间,顾客如果选择是,则重新进去预订房间的用例,如果客人选择不继续预订房间的话,系统询问客人是否要选择退出,客人退出,如果客人要预订的房间有剩余,系统询问顾客是不是要确定预订这个房间,顾客选择是,然后系统询问顾客的详细的信息,系统记录信息,然后回到系统询问顾客是否需要其他的服务,顾客选择退出,系统注销用户的登录信息。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在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本文为大家提供的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实验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 为什么酸碱滴定实验中常用酚酞或溴酚绿作为指示剂?答案:酚酞或溴酚绿能够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颜色变化明显,便于判断滴定终点。
2. 在滴定过程中,为什么滴定瓶应该定期晃动?答案:滴定瓶定期晃动可以使反应充分均匀,加快反应速率,保证反应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实验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如何判断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答案:可以使用亚铁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溶液,观察颜色变化,直到出现镉红色为止。
根据反应的配比关系,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的浓度。
2. 为什么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选择亚铁离子为标准溶液?答案:亚铁离子易氧化成二价铁离子,且能够和一些氧化剂发生定量的反应。
因此亚铁离子可作为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标准溶液使用。
实验三:络合滴定实验1.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常用硬质底物?答案:硬质底物通常为指定化学计量比的金属离子配合物,可以通过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得到配合物的浓度,便于滴定分析。
2.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添加 EDTA 后溶液会从酸性转变为碱性?答案:EDTA 为四碱金属络合剂,当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金属离子被完全配合,溶液中的 H+ 反应会减少,导致溶液由酸性转变为碱性。
实验四:气体液体分配实验1. 气体液体分配实验中,为什么需要用饱和盐水洗涤气体?答案:饱和盐水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杂质和湿气,使气体更纯净,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为什么实验中垂直锥形瓶加水会产生水柱?答案:在锥形瓶中,水柱的高度取决于水与气体的平衡压力差。
平衡压力差会产生一个等于水柱高度的水头,使水柱高度达到稳定。
实验五:测定能量消耗实验1. 为什么在测定能量消耗实验中需要燃烧样品?答案:燃烧样品可以产生热量,在测定过程中,可以利用热量的释放量来计算燃料的热值。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1所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1-3节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1)阅读本教材1-3节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七、实验方法(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
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
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应用化学实验》习题解答(最新)实验一应用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及实验技术训练1、实验室注意事项有那五项?(1)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听从教师的指导,尊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权。
(2)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桌面和仪器的整洁,保持水槽干净。
任何固体物质都不得投入水槽中,废纸、废屑应投入废物筐中,废酸、碱液应小心倒入废液缸中。
(3)爱护公用仪器和工具,在指定地点使用并保持整洁。
对公用药品不能随意挪动,保持药品的整洁,实验时,应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4)实验过程中,非经教师许可,不得擅自离开。
(5)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关闭水、电、门、窗。
2、做好应化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四点?(1)充分预习(2)认真操作(3)做好记录(4)书写报告3、使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时必须注意的事宜有哪些?(1)磨口处干净,若粘有固体物质,则使磨口对接不紧密,导致漏气,甚至损坏磨口。
(2)用后应拆卸、洗净,否则长期放置后磨口的连接处常会粘牢,无法拆开。
(3)一般使用磨口无需润滑剂,以免沾污反应物或产物,若反应物中有强碱,则应涂润滑剂,以免磨口连接处因碱腐蚀而粘牢,无法拆开。
(4)安装时,应注意正确、整齐,使磨口处不受力,否则,仪器易折断,特别在受热时,应力更大。
实验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合成1、滴加氯磺酸时,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30℃以下?硫酸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较剧烈,温度升高会使产品色泽加深,产品质量下降,且氯磺酸容易分解。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种?写出结构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硫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种?高级醇类硫酸酯盐(伯烷基醇硫酸酯盐)、硫酸化烯烃硫酸酯盐(仲烷基醇硫酸酯盐)、硫酸化油等。
3、SDS属于哪类表面活性剂,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属于硫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易溶于水,泡沫丰富,去污力强,乳化性能好,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耐碱,耐硬水,但在强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稳定性较磺酸盐差。
《电路与电子学实验》思考题解答实验一 叠加定理的验证1.在叠加定理实验中,1U 和2U 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1U 或2U )短接置零?答:1U 单独作用时,应将电源2U 关闭(或移除),然后再将电压源2U 的位置上用导线短接;2U 单独作用时,应将电源1U 关闭(或移除),然后再将电压源1U 的位置上用导线短接。
不能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短接置零。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答:不成立。
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3.电阻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得出结论。
答:不能。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1.根据戴维南定理,求出图11.2.3(a )所示电路中单口网络(虚线所框部分)的开路电压U oc 、等效电阻R o 以及短路电流I sc ,并与实验所测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答:3411324()O C R R U U R R R R =-++24112341234()////SC R R U I R R R R R R R R =-+++1324////O R R R R R =+或SCOC O I U R =2.若如图11.2.3(a )所示电路中的单口网络(虚线所框部分)含有二极管时,戴维南定理还成立吗?为什么?答:不成立,戴维南定理不适用于非线性单口网路。
3.比较几种测量有源线性单口网络等效内阻的方法,分析其优缺点。
答:(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线性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电流I sc ,且内阻为:R o =U o /I sc 。
该方法不宜测量等效电阻很低的有源线性单口网络。
(2)直接测量法。
将被测线性有源网络内的所有独立源置零,然后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去测负载开路后a 、b 两点间的电阻值,此值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电阻R o 。
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学实验题答案1. 实验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5m/s的速度水平运动,撞击到质量为3kg 的静止物体,两者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求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解答: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设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有:2kg × 5m/s + 3kg × 0 = 2kg × v1 + 3kg × v210kg·m/s = 2kg × v1 + 3kg × v2由于是完全弹性碰撞,根据动能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的动能总和也保持不变。
设碰撞后两物体的动能分别为E1和E2,则有:(1/2) × 2kg × (5m/s)^2 + 0 = (1/2) × 2kg × v1^2 + (1/2) × 3kg × v2^225J = 2kg × v1^2 + 3kg × v2^2解以上两个方程组,可以求得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2. 实验题: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抛出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求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
解答:在抛体运动中,抛体在最高点的速度为0,根据动能守恒定律,物体在最高点的动能等于抛出时的动能。
设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为h,则有:(1/2) × 0.5kg × (10m/s)^2 = 0.5kg × g × h25J = 5N × h解以上方程,可以求得物体离地面最高点的高度。
小学科学实验题及解答一、实验题实验一:制作火山爆发模型目的:通过制作火山爆发模型,让学生了解火山爆发的原因及过程。
通过制作火山爆发模型,让学生了解火山爆发的原因及过程。
材料:黏土、颜料、小苏打、醋、杯子。
黏土、颜料、小苏打、醋、杯子。
步骤:1. 用黏土制作一个火山模型。
2. 在火山口中加入少量颜料。
3. 将小苏打均匀地撒在火山周围。
4. 将醋慢慢倒入火山中,观察火山爆发现象。
解答: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地下的岩浆上升到地面时,由于压力减小,岩浆中的气体迅速膨胀,从而形成火山爆发。
这个实验中,醋代表地下岩浆,小苏打代表地下气体,当醋倒入火山中时,小苏打和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火山模型爆发。
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地下的岩浆上升到地面时,由于压力减小,岩浆中的气体迅速膨胀,从而形成火山爆发。
这个实验中,醋代表地下岩浆,小苏打代表地下气体,当醋倒入火山中时,小苏打和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火山模型爆发。
实验二:制作简易净水器目的:通过制作简易净水器,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通过制作简易净水器,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材料:透明塑料瓶、沙子、小石子、活性炭、水。
透明塑料瓶、沙子、小石子、活性炭、水。
步骤:1. 将沙子、小石子、活性炭依次放入透明塑料瓶中。
2. 慢慢倒入混有杂质的水,观察水的净化过程。
解答:水的净化过程主要包括过滤、吸附和沉淀。
在这个实验中,沙子和石子起到过滤作用,可以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过这个过程,水变得清澈、干净。
水的净化过程主要包括过滤、吸附和沉淀。
在这个实验中,沙子和石子起到过滤作用,可以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过这个过程,水变得清澈、干净。
二、实验题答案解析实验一答案解析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地下的岩浆上升到地面时,由于压力减小,岩浆中的气体迅速膨胀,从而形成火山爆发。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解答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实验三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 在停止抽气时,若先拔掉电源插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答:会出现真空泵油倒灌。
2. 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答: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
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3. 压力计读数为何在不漏气时也会时常跳动?答:因为体系未达到气-液平衡。
4. 克-克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答: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二是忽略温度对摩尔蒸发热△vapHm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其为常数。
三是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5. 本实验所测得的摩尔气化热数据是否与温度有关?答:有关。
附录2:光信息处理实验思考题解答实验一自组显微镜(1)为什么不能用单个放大镜将微小物体的尺寸放大?答:由于物体非常之小,若用高放大倍数的镜子,则视场更小,就无法找到它。
故必需先用一个短焦距的物镜将其放大为一倒立实像后,再用目镜放大成为一倒立虚像。
(2)为什么显微镜的物镜对像差得要求较高?答:进入显微物镜的光线对近轴光线的假设,偏离最多。
所以像差相对较大,必需严格修正。
否则像差就会被目镜进一步放大。
(3)为什么显微镜的焦距要做得较短,相应的口径也做得较小?答:是为了具有较大的放大倍数见(1-4),和较高的分辨率,见(1-5)式。
实验二自组望远镜(1)望远镜为什么不能将物体的尺寸放大?答:因为物体远在物方焦点之外,故不可能形成线放大倍数。
(2)望远镜的物镜对像差的要求为什么没有显微镜高,也没有照相机高?答:由于进入望远物镜的光束基本上满足近轴光线的要求,故把物镜成像看作理想光学系统不算太过分。
故其像差就自然较小。
(3)为什么望远镜的焦距要做得较长,相应的口径也要做大?答:望远物镜焦距长才能有较大的放大倍数,见(2-1)式。
口径大才能有较高的分辨率。
实验三自组光栅单色仪(1)为什么实验时,要让光栅的整个面积都被入射光照满?答:只有这样得到的谱线较细,才能有较高的分辨率,另外也可以增加谱线的亮度。
(2)从光栅出来的单色光,是长波还是短波的偏转角大些?和棱镜单色仪作一比较。
答:从光栅方程 (3-2) 式看出,在光栅常数和光谱级数一定时,光的衍射出射角与光波长成正比,故波长越长则偏转角越大。
对棱镜来讲是正常色散,即波长与折射率成反比,即长波的折射率较小,按折射定理通过棱镜后的偏转角度应较小。
实验四全息光栅的拍摄(1)为什么拍摄时要做到两光束的光程相同?答:在两光束的光程基本相等时,自相关函数有最大值,这时有最大的条纹对比度,意味着衍射效率最大。
也意味着能照顾拍摄物体的最大尺寸。
(2)为什么在拍摄时,两光束的光强比要采用1:1--1:1.5之间?答:本来拍摄光栅可采用1:1以获得最大的条纹对比度,意味着有较高的衍射效率。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答案:
1. 准备配制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的溶液。
2. 将醋酸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缓慢地将氢氧化钠试管中的溶液滴加到醋酸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醋酸溶液变得逐渐淡化,直至无色,同时放出一些气泡。
解释: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与醋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金属与酸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答案:
1. 准备盐酸溶液。
2. 分别取小块铁、镁和锌金属。
3. 将每种金属依次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4. 分别将少量盐酸加入每个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镁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更激烈;锌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比镁慢一些。
解释:
这是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可以与酸中的氢离子(H+)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强度有所不同。
以上是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通信原理实验习题解答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实验一1. 根据实验观察和纪录回答:(1)不归零码和归零码的特点是什么?(2)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相对应的AMI码及HDB3码是否一定相同?答:1)不归零码特点:脉冲宽度等于码元宽度Ts归零码特点:<Ts2)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对应的AMI码及HDB3码不一定相同。
因信源代码中的“1”码对应的AMI码“1”、“-1”相间出现,而HDB3码中的“1”,“-1”不但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有关,而且还与信源代码中的“0”码有关。
举例:信源代码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1AMI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1HDB3 1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1 0 -12. 设代码为全1,全0及0111 0010 0000 1100 0010 0000,给出AMI及HDB3码的代码和波形。
答:信息代码 1 1 1 1 1 11AMI 1 -1 1 -1 1-1 1HDB3 1 -1 1 -1 1 -1 1信息代码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AMI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HDB3 0 0 0 1-10 0 1-1 0 0 1 -1信息代码 0 1 1 1 0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AMI0 1 -1 1 0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HDB30 1 -1 1 0 0 -1 0 0 0-1 0 1 -1 1 0 0 1 -1 0 0 0 –1 03. 总结从HDB3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
答:HDB3中不含有离散谱fS (fS在数值上等于码速率)成分。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习题解答综合实验一蛋白质的浓度测定―Bradford法1.制作标准曲线及测定样品时,为什么要将各试管中溶液纵向倒转混合?答:(1)由于蛋白与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纵向倒转混合,充分反应。
(2)标准蛋白加入的量与考马斯亮蓝G-250的体积相差悬殊,纵向倒转混合,充分反应。
2.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举例说明测定蛋白质的浓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答:主要的以下几种:(1)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优点是测定准确率高,可测定不同形态的样品。
缺点是测定过程繁琐。
(2)双缩脲法(Biuret法)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
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
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3)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此法的显色原理与双缩脲方法是相同的,即Folin―酚试剂,以增加显色量,从而提高了检测蛋白质的灵敏度。
这两种显色反应产生深蓝色的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铜结合生成复合物。
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磷钨酸盐被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还原,产生深蓝色(钼兰和钨兰的混合物)。
在一定的条件下,兰色深度与蛋白的量成正比。
(4)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蓝色。
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在波长为595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95,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优点:a. 灵敏度高。
b 测定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
c. 干扰物质少。
缺点: a 由于各种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Bradford法用于不同蛋白质测定时有较大的偏差,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通常选用g-球蛋白为标准蛋白质,以减少这方面的偏差。
b.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主要的干扰物质有:去污剂、 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1N的NaOH。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解答(一)流体静力学实验1、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答:测压管水头指γp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从表1.1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 当0<B p 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的真空区域。
答:以当00<p 时,第2次B 点量测数据(表1.1)为例,此时06.0<-=cm p Bγ,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3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为0∇-∇=H AP γ的一段水注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均为0∇-∇=H AP γ。
3、 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γ。
答: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w h 和o h ,由式o o w w h h γγ=,从而求得o γ。
4、 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答: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γθσd h cos 4= 式中,σ为表面张力系数;γ为液体的容重;d 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
常温C t ︒=20)的水,mm dyn /28.7=σ或m N /073.0=σ,3/98.0mm dyn =γ。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θ很小,可认为0.1cos =θ。
于是有dh 7.29= ()mm d h 单位均为、 一般说来,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 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酸碱滴定实验问题解答思路
问题1.酸式滴定管怎样查漏?
答案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满水,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放置10分钟,观察滴定管口及旋塞两端是否有水渗出,旋塞不渗水才可使用。
问题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滴定终点?(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酚酞作指示剂) 答案左手控制玻璃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答题模板: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视为滴定终点。
问题3.在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或锥形瓶未润洗,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注:用标准液滴定未知液)
答案滴定管未润洗,所测结果偏高;锥形瓶未润洗无影响。
问题4.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完毕俯视或仰视读数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注:用标准液滴定未知液)
答案俯视读数,结果偏低;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1。
实验一MATLAB基础训练
一、实验目的
掌握编写简单的Matlab程序(主要是绘图命令、插值和拟合)和建立M-文件,对简单实际问题能建立相应模型并作分析。
二、实验类型:设计
三、实验环境
计算机、软件Matlab7.0以上的环境
四、实验内容
1、基础训练:对教材§1.5“如何施救药物中毒”模型表达式(5)(6),给出绘图的MATLAB程序并作图。
一)直接绘制图形,MATLAB程序1:
t=0:0.1:25;
x=1100*exp(-0.1386*t);
y=6600*(exp(-0.1155*t)-exp(-0.1386*t));
plot(t,x,t,y),grid
xlabel('t/h');ylabel('x,y/mg');
text(2.5,800,'x(t)'); text(3,225,'y(t)');
title('胃肠道中药量x(t)和血液系统中药量y(t)')
二)利用微分方程ode的有关命令和建立M-文件:
1)建立M-文件ywzd.m
function y=ywzd(t,x)
a=0.1386;b=0.1155;
y=[-a*x(1),a*x(1)-b*x(2)]';
2)主程序ywzd11.m
ts=0:25;
x0=[1200,0.01];
[t,x]=ode45('ywzd',ts,x0);[t,x]
plot(t,x(:,1),t,x(:,2)),grid
xlabel('t/h');ylabel('x,y/mg');
text(2.5,800,'x(t)'); text(3,225,'y(t)');
title('胃肠道中药量x(t)和血液系统中药量y(t)')
2、课堂练习:药品临床实验问题
一种新药用于临床之前,必须设计药量方案。
药物进入机体后血液输送到全身,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被吸收、分布、代谢,最终排出体外,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即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药物含量,称为血药浓度。
一室模型:将整个机体看作一个房室,称中心室, 室内血药浓度是均匀的。
快速静脉注射后,浓度立即上升;然后迅速下降。
当浓度太低时,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当浓度太高,又可能 导致药物中毒或副作用太强。
临床上,每种药物有一个最小有效浓度1c 和一个最大有效浓度2c 。
设计药量方案时,要使血药浓度 保持在
12c c :之间。
本题设1210,25c c == (ug/ml)。
要设计给药方案,必须知道给药后血药浓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着手:
在实验方面, 0t =时对某人用快速静脉注射方式一次注入该药物300mg 后,在一定时刻 t
1).在快速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下,研究血药浓度(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药物含量)的变化规律。
2).给定药物的最小有效浓度和最大治疗浓度,设计给药方案:每次注射剂量多大;间隔时间多长。
一)解法1:直接考虑用插值拟合求解 问题1: 1).程序代码:
clear;close all;
x=[0.25 0.5 1 1.5 2 3 4 6 8];
y=[19.21 18.15 15.36 14.1 12.89 9.32 7.45 5.24 3.01]; X=0:0.25:8;
Y=interp1(x,y,X,'cubic'); plot(x,y,'ko-',X,Y,'r*:') xlabel('时间(t)');
ylabel('血药浓度c(ug/ml)');
title('注射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 2)、拟合图形如下:
时间(t)
血药浓度c (u g /m l )
注射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
从拟合图像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血药浓度(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药物含量)随着在人体内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开始减少的快,后来减少的慢。
问题2:(1).设计程序:
x=[0.25 0.5 1 1.5 2 3 4 6 8];
y=[19.21 18.15 15.36 14.1 12.89 9.32 7.45 5.24 3.01]; X=-2:0.25:8;
Y=interp1(x,y,X,'cubic'); plot(x,y,'ko-',X,Y,'r*:'); hold on;
xx=-2:0.01:8; yy1=25; yy2=10;
plot(xx,yy1),text(3,26,'yy1=25'); plot(xx,yy2),text(0,11,'yy2=10') xlabel('时间(t)');
ylabel('血药浓度c(ug/ml)'); title('注射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 (2).拟合图像:
-2
-1012
345678
时间(t)
血药浓度c (u g /m l )
注射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
注入3小时内药效都在有效范围内,给定药物的最小有效浓度和最大治疗浓度,设计给药方案:向负方向延长基本成正比可以求出比例系数约为15,所以每次注射375mg ,持续时间约为4小时。
二)解法二 建立微分方程模型
1、分析:
理论:用一室模型研究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实验:对血药浓度数据作拟合,符合负指数变化规律 2、模型假设
1).机体看作一个房室,室内血药浓度均匀——一室模型 2).药物排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比例系数 k (>0) 3).血液容积v , t =0注射剂量d , 血药浓度立即为d /v . 3、模型建立
在此,d =300mg ,t 及c (t )在某些点处的值见前表,需经拟合求出参数k 、v. 4、求解:用线性最小二乘拟合c (t )
5、给药方案设计
3 (0)/c d ν
=由假设得:d 2
-d c
kc t
=由假设得:()e kt
d c t v -⎫⇒=⎬
⎭
()e
kt d c t v
-=12ln ,,ln(/)
y c a k a d v ==-=ln ln(/)c d v kt
⇒=-2
121
,/a y a t a k a v d e =+⎫⇒⎬=-=⎭d=300;
t=[0.25 0.5 1 1.5 2 3 4 6 8];
c=[19.21 18.15 15.36 14.10 12.89 9.32 7.45 5.24 3.01]; y=log(c);
a=polyfit(t,y,1) k=-a(1)
v=d/exp(a(2))
程序:
计算结果:
0.2347(1/),15.02()
k h v l ==
故可制定给药方案: 即:首次注射375mg ,其余每次注射225mg ,注射的间隔时间为4h
设每次注射剂量D , 间隔时间τ 初次剂量D 0
应加大
{}0
,,D D τ给药方案记为: 1
2k c c e
τ
-=21
1
ln
c k c τ⇒=2. 0221, ()
D c D c c νν==-1. 计算结果:
0375.5,225.3, 3.9D D τ==
=血药浓度c (t ) 应c 1
≤ c (t ) ≤ c 2
给药方案:
0375mg,225mg,4h
D
D 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