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近自然林业_在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应用_韦东艳
- 格式:pdf
- 大小:231.70 KB
- 文档页数:7
不同造林模式桉树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姚永广1,陈奎1,骆栋卿1,冯均祯1,黄选洪1,温宇力2,何斌2*(1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通过对尾巨桉人工林(纯林)、尾巨桉+杂交相思混交林模式A (水平分布排列1行桉树+1行相思树)、尾巨桉+杂交相思混交林模式B (纵向分布排列2列桉树+2列相思树)三种不同造林模式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1)三种林分凋落物现存量为1.87~3.52t ⋅hm -2,表现为混交模式A >混交模式B >桉树纯林;(2)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5.05~9.12t ⋅hm -2,有效拦蓄量为3.92~6.91t ⋅hm -2,均表现为混交模式A >混交模式B >桉树纯林;(3)三种林分类型土壤容重均值为1.297~1.340g ⋅cm -3,表现为桉树纯林最大,混交模式B 最小;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均值为5.02%~6.61%,土壤总孔隙度均值为44.86%~45.72%,均表现为混交模式B >混交模式A >桉树纯林;(4)三种林分土壤(0~60cm )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为891.80~914.33t ⋅hm -2和100.33~132.07t ⋅hm -2,均以混交模式B 最大,桉树纯林最小。
综合凋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混交模式B 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其次是混交模式A ,桉树纯林最弱。
说明桉树与相思树混交林比桉树纯林具有更强的水源涵养能力,营造桉树混交林有利于改善林分生态。
该研究结果为广西东南区域发展桉树混交林,促进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尾巨桉;杂交相思;混交模式;凋落物;土壤;水源涵养中图分类号:S792.39文献标志码:ADifference in Litter and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under DifferentAfforestation Models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研〔2021〕21号;桂林科研〔2022ZC 〕第33号)。
桉树人工林经营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作者:韦昌鹏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3期摘要 ; ;桉树是广西的主要用材树种,对广西林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应协调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本文分析了桉树人工林经营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 ;桉树;人工林;经营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 ; ;S750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7-5739(2020)13-013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同为“五位一体”建设内容,两者相辅相成,互不矛盾。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家加大了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人工林成为保护天然林的重要资源。
人工林除了提供木材以外,还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只有两者兼顾,林业的发展才是健康持续的。
要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林业建设应该树立生态优先理念,摒弃“注重生态建设就会损害经济效益”的思想,自觉把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生活环境融入每项工作中。
据广西区级林地变更报告显示,广西人工林面积853.33万hm2,名列全国榜首,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22%提高到62.37%,同时广西成为全国最大木材产区,2017年起年产木材3 000万m3以上,约占全国木材产量的45%[1]。
速生桉引进种植对广西经济社会和中国林业经营有重要贡献,为保护天然林后的木材原料市场提供重要保障,但大面积经营桉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2]。
1 ; ;桉树人工林经营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 ; ;造林整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桉树人工林经营主要的造林更新措施有植苗造林和萌芽更新。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3期林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混交林森林质量提升研究与示范”([2022ZC ]第97号)。
作者简介欧成军(1974—),男,广西合浦人,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韦子巧(1988—),男,广西灵山人,经济师,从事森林经营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23-11-14桉树不同复合经营模式技术探讨欧成军余玉珠黄兰清苏强潘永林韦子巧(广西国有钦廉林场,广西钦州535000)摘要复合经营是提高林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改善生态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广西国有钦廉林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了林场实施的桉树—互叶白千层、桉树—油用香樟、桉树—奇楠沉香、桉树—油茶以及桉树—草—牧复合经营模式的技术要点和实施效果,为优化桉树经营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经营模式;桉树;生态改善中图分类号S725.2;S7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3-0035-04复合经营是指同一块土地上,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将农林产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通常利用林中、林下空间,将农作物栽植在林下。
复合经营是提高林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改善生态方面有积极作用[1]。
农林复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改变土壤质量,且不同农林复合模式、不同树种以及不同的间种作物对土壤的影响不同。
如间种豆科植物能改善土壤速效氮含量,降低磷的含量;谷类作物能较全面地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2]。
王年金等[3]研究发现山核桃林地套种黄花菜,不仅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度,还可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丁怡飞[4]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红薯复合经营模式,有助于提高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王勤等[5]对毛竹—多花黄精复合经营的研究发现,该模式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对土壤的化学性质也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毛竹纯林。
桉树经营方案1. 引言桉树是一种常见的森林经济树种,具有快速生长、抗虫害和丰富用途等优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出一份桉树经营方案,包括桉树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经营者实现有效的桉树经营。
2. 桉树种植2.1 选种在桉树种植前,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桉树品种。
常见的桉树品种有蓝桉、广东桉、紫蓝桉等,每种品种都有其特点和用途。
2.2 土壤准备桉树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地。
在种植前,应充分翻耕土壤,除草除根,平整土地,为桉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3 播种和管理桉树适宜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播种前,应先进行种子的处理,利用热水处理或硫酸浸泡等方法进行杀菌和促进发芽。
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并定期除草,以确保桉树的生长。
3. 桉树管理3.1 生长环境管理桉树生长快速,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
要定期修剪枝叶,促进桉树的分枝和生长。
另外,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桉树的病虫害问题。
3.2 桉树养护桉树生长初期对养护要求较高,需定期浇水和施肥。
在桉树生长期间,应注意保护环境,防止野火和其他自然灾害对桉树造成损害。
3.3 桉树更新桉树生命周期较长,一般在10-15年后需进行更新。
桉树更新时,应选择健康的幼苗,进行栽植,保证桉树的连续生产。
4. 桉树销售4.1 市场调研在进行桉树销售前,应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和全国桉树市场的需求和行情。
通过调查,可以确定桉树的销售对象、销售价格和销售渠道等信息。
4.2 销售策略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引导市场需求,提高桉树的销售量和价格。
可以通过市场宣传、推广活动和与相关企业合作等方式,扩大桉树的销售渠道。
4.3 售后服务桉树销售后,要注意售后服务,及时处理客户的问题和反馈。
对于桉树幼苗的存活率和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5.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份桉树经营方案,详细介绍了桉树种植、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内容。
桉树人工林发展及大径材培育模式分析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第07期桉树人工林可用来制作纸浆与人造板原料。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桉树丰林形势下,加大大径材培育力度极为关键,是增大森林资源战略储备的重要基础。
但由于桉树大径材培育周期相较小径材要长,部分地区对大径材的定向培育积极性较差。
需选择合适的品种科学培育桉树大径材,将获得良好的经营效果,为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本文分析了桉树大径材的优势条件及市场前景,简述了桉树大径材培育关键技术,包括选种、造林设计、经营措施及经营目标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大径材市场前景与桉树发展现状1.1木材市场供需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筑装修等产业迅速发展,木材需求量增加,大径材木材需求缺口增大。
虽然中国已经开始培育大面积的人工林地,但供需矛盾仍然比较严重。
为保护天然林木,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理念,各国森林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大,限制了大径材出口量,这就使得木材供给上升到了资源战略的高度。
需加速培育大径材,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并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提高森林整体质量,满足大径材木材的实际需求。
1.2桉树发展现状桉树为主要的丰林建设树种,发展态势良好。
但从目前丰林成果来看,依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是造林树种过于单一,以纯林为主,桉树、杉木或松树纯林过多。
第二是仅仅培育小径材原料林,忽略了对大径材林地培育的现实需求。
由于大量培育小径林,使得森林整体结构呈现出了低龄化与经济结构小径化的特征,不利于缓解目前木材市场的供需矛盾,无法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影响了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维持稳定的林产业与资源储备发展状态过于困难。
当下,由于森林资源培育场地已经处于饱和阶段,因此,必须提高对林木质量的重视,以满足森林资源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桉树大径材优势条件2.1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21℃以上,年日照时间大于2 000 h,降雨量则稳定在1 550 mm左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为桉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基础条件。
桉树人工林发展及大径材培育模式分析桉树是属于桉树科的一种针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种。
由于其生长快速、木材质地优良、用途广泛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栽培。
而人工桉树林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了当前林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对桉树人工林的发展以及大径材培育模式进行分析。
一、桉树人工林的发展1. 政策支持:我国林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桉树人工林的发展。
国家实施了林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通过加大对桉树人工林种植的资金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地区发展桉树人工林。
2. 技术支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推广,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展桉树品种改良,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等,提高了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能力。
3. 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木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桉树木材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家具制造、建筑材料、造纸等领域,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也推动了桉树人工林的发展。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推动。
在未来,桉树人工林将会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支柱之一。
二、大径材桉树培育模式分析大径材桉树是指直径在50厘米以上的桉树木材,其具有优质的木材质地和丰富的资源价值。
大径材桉树的培育成为了人工桉树林的发展重点之一。
下面将针对大径材桉树的培育模式进行分析。
1. 种植密度优化:大径材桉树的培育需要对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优化。
一般来说,密度增加有助于提高单株产量和成材率,但如果密度过高,会导致竞争激烈,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在大径材桉树的培育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2. 切割修剪技术:切割修剪技术是大径材桉树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对树木进行及时的修剪和切割,可以调整树冠结构,促进树木的生长,提高木材的质量和成材率。
7
2020年第11期 《造纸信息》
走近我国桉树人工林
——访国家林草局桉树中心主任谢耀坚
本刊记者
邹 怡
桉
树作为造纸行业最重要的原料树种之一,是解决我国造纸工业原料短缺的
重要一环。
积极扩大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大力推动科学合理种植和利用桉树已成为造纸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此,本刊记者在9月28日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谢耀坚,请他分享作为我国唯一专业从事桉树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成立30多年来在桉树育苗、种植及推广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桉树与造纸专题(二)
◎ 谢耀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9
2020年第11期 《造纸信息》。
桉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作者:蒋小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7期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林业管理项目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提升实际种植效果,就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种植栽培技术,确保控制维度和管理效果符合预期。
本文简要分析了桉树生长规律,并对其人工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着重阐释,旨在为相关种植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生长规律;高产栽培技术我国桉树人工林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桉树人工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
我国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自治区)。
相较于其他树种,桉树的人工林生产力要想落实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集中优化种植和综合管控,结合遗传材料、立地环境等参数进行系统化升级处理,并且保证人工管理措施符合实际要求,真正实现人工林规划项目和经营体系的完整结合,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桉树生长规律分析桉树在苗木种植开始,就会按照其标准化生长规律有序生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桉树蹲苗期,苗木生长过程中,表现在地上部分生缓慢,称为蹲苗期,一般而言,时间为一个月。
15厘米至25厘米的苗木,从苗圃环境转移到山地环境进行集中种植,要想保证苗木成活效果的最优化,就要满足土壤充足的水分的要求。
苗木种植后,苗木根系会因突破营养袋的束缚接触到土壤而快速生长,但处于发育期的根系吸收肥料能力却不是很强。
基于此,苗木的叶子颜色会逐渐转绿,高度生长较为缓慢。
第二,速生准备期,是从桉树蹲苗期转型到速生期的阶段,旨在提高其根系吸肥系统的综合效果,升级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时间控制在一个月,水分需求较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管理维度,有效吸收基肥,保证植物茎生长效果符合标准。
第三,速生期,能建立较为强健的生长体系,确保高温高湿季节,保证桉树速生效果的最优化。
借助准备期的有效生长体系,保证管理结构符合实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