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8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三1、多选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除商品本身的价值外,还有()。
A.市场供求关系B.货币的币值C.国家政策D.商品的稀缺程度正确答案:A, B, C, D2、单选(江南博哥)由于技术革新、设计的优化,使得建筑物价值的减低而导致的损耗属于()A.物理折IEIB.功能折IHC.经济折旧D.自然折旧正确答案:B3、单选一般情况下,()地块更利于便用。
A.矩形B.三角形C.菱形D.不规则形正确答案:A4、单选某房地产开发建设周期的三个阶段分别为1年、2年和1年,计算预付资本利息时,地价款的计息期为()年A.4B.3C.2.5D.3.5正确答案:A5、多选下列公式中不属于收益还原法的是()。
A.p=a/r-b/r2B.p=a/(1+r2)C.p=a/r[1-1/(1+rn)]D.p=a/(r+s)正确答案:B, C6、单选城市防围内的河道及沿岸的土地利用必须服从(),各项工程建设及其防洪标准不得低于该城市的防洪标准。
A、城市建设B、防洪要求C、城市总体规划D、城市郊区规划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为保护城市安全,防治洪水为害,城市防围内的河道及沿岸的土地利用必须服从防洪这个绝对的前提。
7、单选A农民集体组织连续使用B农民集体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超过20年,目前,B农民集体组织向A农民集体组织提出并要求归还该土地,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规定,有关部门应确定()。
A.政府收回该土地为国有B.应视为B农民集体组织所有C.应视为A农民集体组织所有D.应视为A农民集体组织和B农民集体组织共同所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的,应视为现使用者所有。
8、单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按照采取方式的不同其价格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A.拍卖、招标、协议B.招标、拍卖、协议C.拍卖、协议、招标D.协议、招标、拍卖正确答案:A9、多选土地还原利率随()的变化而变化。
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的基本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土地资源的定义,以及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用途。
2. 土地利用规划: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包括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定位和布局。
3. 土地资源评价:学习土地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评价等,用于判断土地适宜用途和开发潜力。
4. 土地利用权管理:了解土地利用权的概念、种类和获得方式,以及土地利用权的出让、转让和收回等管理制度。
5. 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掌握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征收和补偿等。
6. 土地利用决策支持系统:了解土地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通过模拟、预测等手段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运行,包括土地资源数据库建设、空间分析等技术,用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的特性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不能创造土地。
广义土地的总面积,在地球形成后,就由地球表面积所决定。
人类虽然能移山填海,扩展陆地;或围湖造田,增加耕地,但这仅仅是土地用途的转换,并没有增加土地面积。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最大的自然特性是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即土地位置不能互换,不能搬动。
人们通常可以搬运一切物品,房屋及其它建筑物虽然移动困难,但可拆迁重建。
只有土地固定在地壳上,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无法搬动。
因此,人们把土地看作是不动产的代表。
这一特性决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适用性随着土地位置的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同时,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即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而只是土地产权流动的市场。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仅使土地构成的诸要素(如土壤、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岩石)的自然性状不同,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从而使土地的结构和功能各异,最终表现在土地质量的差异上。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土地是一种非消耗性资源,它不会随着人们的使用而消失,相对于消耗性资源而言,土地资源在利用上具有永续性。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具有两层含义:第一,作为自然的产物,它与地球共存亡,具有永不消失性;第二,作为人类的活动场所和生产资料,可以永续利用。
其它的生产资料或物品,在产生过程或使用过程中,会转变成另一种资料、物品,或逐渐陈旧、磨损,失去使用价值而报废。
土地则不然,只要人们在使用或利用过程中注意保护它,是可以年复一年地永远使用下去的。
但是,土地的这种永续利用性是相对的。
只有在利用过程中维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基础地理知识大全地理是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
它包括了地球的构造、气候、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帮助您了解地球这个神奇而复杂的家园。
一、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包括了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主要由熔融的岩石组成。
外核是地幔下面的一层,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固体铁和镍组成。
地球有两个主要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年的时间为365天。
二、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在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平均天气情况。
气候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流、气候带、地形等等。
地球上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每个气候带有不同的气候特点。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温室气体的排放、森林砍伐和工业污染等都导致了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的增加。
三、地球的土地利用地球的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地表土地的各种利用方式。
通过土地利用,人类可以得到食物、水资源和能源等各种生活必需品。
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城市用地、森林用地、草原用地等等。
不幸的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过度的城市化、过度的农业开垦和乱砍乱伐都会对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四、地球的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
人口数量最多的大陆是亚洲,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人口分布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导致人口集中和资源紧张。
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导致农业和乡村经济的衰退。
五、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是一个充满了自然灾害的地方。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水和干旱等。
土地资源学基础知识点笔记1. 土地资源的定义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土地及其所固有的自然要素、功能和潜力。
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 土地资源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土地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农用土地农用土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
农用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农产品的供给。
2.2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土地资源。
它是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生产、生活和交往的空间。
2.3 保护用地保护用地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设立的土地资源。
它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保护区等,用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生态平衡。
2.4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地下的各种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等。
矿产资源是能源工业和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土地资源的评价指标评价土地资源的好坏,需要考虑多个指标:3.1 土地质量土地质量是评价土地资源肥力和适宜度的重要指标。
它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
3.2 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土地的利用效果与潜力之比。
它反映了土地利用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3.3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环境负荷。
它受到土地面积、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保护措施:4.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的基础。
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4.2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利用现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行动。
十五、国土知识(一)土地知识247、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今年6月25日是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248、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 “6.25”全国土地日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1986年3月,国务院向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提请审议《土地管理法草案》。
同年6月25日,国家主席李先念签署第4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获得通过。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被确定下来。
为纪念这部法律颁布,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每年的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
从1991年开始,我国每年6月25日都要围绕基本国策确定不同主题,在全国开展“土地日”纪念和基本国策的宣传活动。
★ 2005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今天6月25日是第1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 2005年全国“土地日”宣传口号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3、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4、严格土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5、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6、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7、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8、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9、严格用地标准,推行集约用地10、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11、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1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土地。
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从1996年到2004年10月,全国耕地从19.51亿亩减少到18.37亿亩,8年之内净减少1亿多亩。
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面积仅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土地资源管理知识点一、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农田、草地、水域等自然属性的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保护和整治,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1. 保障粮食安全:合理管理土地资源,增加农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工业、建设等行业,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 维护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的维护和恢复。
4. 保障农民权益:保护耕地、草地等农民的土地权益,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1. 有序开发: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避免盲目开发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保护优先:优先保护农田、水源地、湿地等重要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3. 综合治理: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因素,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法制管理: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四、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1. 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 土地整治与治理:通过农田水利工程、造林绿化、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力。
3. 土地变更管理:合理引导土地用途变更,控制城市扩张对农田的占用,保障耕地用地安全。
4. 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严格落实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土地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1. 加强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及时掌握土地资源变化情况。
2.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建立土地资源保护机制,保护和修复退化土地,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土地基础知识汇总一、土地分多少种类型(一)根据土地所有权分类土地根据所有权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土地私有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建立了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在法律上确认下来,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是指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
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二)根据土地用途分类根据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三)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
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二、建设用地分几类?各是什么含义?建设用地按用地性质一般分五类: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
(一)商服用地商服用地是指该宗地块规划的用地性质是用于建设商业服务业用房屋,出让后用地的使用年限为40年。
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资料(题库版)1、多选土地的功能包括()。
A.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B.人类生存的社会基础C.人类生产的场所D.人类生活的场所正确答案:A, C, D参考解析:人类生存的社会基(江南博哥)础,不是其功能。
2、判断题宗地估价成果主要是宗地估价报告。
正确答案:对3、多选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涉及纳税人实际缴纳的()。
A.增值税B.消费税C.个人所得税D.营业税E.企业所得税正确答案:A, B, D4、单选进行标定地价评估时,首先要()A.确定影响地价的因素B.确定估价方案C.选择估价方法,估算土地价格D.确定宗地估价额正确答案:B5、单选基准地价对应的土地使用年期是各用途土地使用权的()A.最高出让年限B.最低出让年限C.尚可使用年限D.已使用年限正确答案:A6、单选下列属于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是()。
A. 水资源调查B.劳动力调查C.特种土宜调查D.植被调查正确答案:B7、单选在市场经济运行的三大基本规律中,最重要的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竞争规律C.供求规律D.等价交换规律正确答案:A8、多选编制路线价修正系数表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商服繁华度B.区位条件C.土地用途D.深度E.宽度正确答案:D, E9、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区域因素的是()。
A.交通状况B.城市规划C.地区繁华程度D.宗地面积形状正确答案:D10、单选利用路线价评估基准地价,多用于()用地的基准地价评估。
A.商业B.金融C.住宅D.公共建筑正确答案:A11、单选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搞好土地规划B、管理好土地C、保护耕地D、保护绿地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12、单选某宗商业用地目前纯收益为30万元,还原率为5%,若未来的纯收益逐年递增1%,该宗土地无限年期的价格最接近()万元。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总4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
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具体包含下列几方面的含义:1)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2)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是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复合界面。
3)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地在其长期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要素以不同形式,从不同的侧面,按不同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影响着土地的综合特征。
4)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对土地的各种利用和改造的结果,如农地、道路、居民点等等。
土地与土壤: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即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时,则必需同时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组成土地的诸要素,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地制宜利用土壤,这个时候的土壤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用。
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
土地与国土: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区域,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一、土地分多少种类型1、根据土地所有权分类土地根据所有权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土地私有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建立了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在法律上确认下来,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是指具备法定条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约定对国有土地或农民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和有限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中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体现。
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2、根据土地用途分类根据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3、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
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类别的对照关系:二、建设用地分几类?1、各是什么含义?建设用地按用地性质一般分五类:商业用地、综合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
八年级上土地资源知识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土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
它是我们生活、工作、建筑和农业生产的基础。
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八年级的学生中,了解土地资源知识点是必要的。
本文将会涵盖八年级上土地资源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土地的定义和类型土地是指地球表层岩石母质上具有生物系统的表层,并适合植物生长的自然场所。
根据用途和功能,土地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不同类型。
二、土地的质量和保护土地的质量主要是指土壤的肥力、结构和水分状况。
合理的耕作、合理的施肥和保持适当的土壤水分是土地质量保护的关键。
此外,还要避免土地的污染和破坏,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恢复。
三、土地利用和规划土地利用和规划是为了合理地安排土地的用途和功能,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土地的利用和规划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实现食品安全、能源安全、自然资源保护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保护土地资源,保障供应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土地问题和解决方法目前,土地问题主要是土地的占用、流失和污染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合理地规划土地利用和开发,加大土地保护力度,同时大力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科学种植和耕作、加强土地保护监管等方式来解决土地问题。
六、结语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保护和管理好土地资源对我们的民族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八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土地资源知识点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为我们美丽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试题精品文档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试题(1)一、判断题(共10题,题号1-10,请判断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的符号涂黑,正确涂“√”,错误涂“×”。
每题1分,共10分。
判断错误每题倒扣1分,最多扣至判断题总分为0)1.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答案:√解析: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2.1987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 答案:×解析:1990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
()答案:×解析: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外延扩张,通过增加土地面积来满足获取土地收益的方式。
集约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人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
4.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图的比例尺大多是大于1:1万的;而对于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布局调整大多是在大比例尺上进行,其比例尺通常小于l:1万。
() 答案:×解析: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图的比例尺大多是小于1:1万的;而对于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布局调整大多是在大比例尺上进行,其比例尺通常大于l:1万。
5.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用地。
()答案:×剖析:《土地办理法》第62条第2款规定:乡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用地。
因此并非“只能”。
6.因为土地利用权划拨的特性是无偿无限期利用,以是支付了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费用的土地不属于划拨土地。
() .精品文档答案:×剖析:划拨土地利用权包孕土地利用者交纳拆迁安置、补偿费用(如城市的存量土地或集体土地)和无偿取得(如国有的荒山、沙漠、滩涂等)两种形式。
土地的面积知识点总结概述土地面积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定区域内的面积。
土地面积的大小对于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计量单位1. 平方米平方米是土地面积的常用计量单位之一。
它是指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通常用于衡量小范围的土地面积,比如农田、住宅用地等。
2. 公顷公顷是土地面积的国际单位之一,1公顷等于1万平方米,通常用于衡量大范围的土地面积,比如农田、林地、草原等。
3. 亩亩是中国传统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1亩等于666.67平方米,通常用于衡量农田的面积。
4. 英亩英亩是土地面积的英制单位之一,1英亩等于4046.86平方米,通常用于衡量英语国家的土地面积。
5. 公顷与亩的换算1公顷等于15亩,这是中国传统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中国,常常需要将农田的面积转化为公顷,或者将公顷的面积转化为亩。
二、计算方法1. 正规形状的土地面积计算方法如果土地的形状是正规的,比如矩形、正方形、圆形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其面积。
比如,矩形的面积等于长度乘以宽度;圆形的面积等于π乘以半径的平方。
2. 不规则形状的土地面积计算方法如果土地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比如多边形、曲线形状等,那么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方法来进行近似计算。
比如,可以将不规则形状的土地分割成若干个正规形状的小块,然后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最后将所有小块的面积相加得到整个土地的面积。
三、应用领域1. 农业生产土地面积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民需要了解自己的耕地面积,以便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布局,合理施肥、灌溉等。
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部门需要对城市的土地面积进行精确测量和规划,以便合理安排城市建设、交通道路、绿化用地等。
3. 国土资源管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包括土地的使用、开发、保护等。
八年级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因此,地理学习中的土地资源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八年级地理土地资源的知识点。
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土地上从事的各种活动。
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土地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居住用地:以建筑物和配套设施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
2.工业用地:用于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土地。
3.农业用地: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土地。
4.特殊用途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如公园、码头、机场等。
二、土地资源分布地球上土地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
大多数土地资源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在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枯草带比较发达,但因为环境肮脏、条件恶劣,很难利用。
三、土地保护与治理土地保护和治理是保护土地资源的关键环节。
因为土地的压力与日俱增,土地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1.退耕还林还草:通过退耕还林还草,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与修复。
2.科学土地利用: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合理利用,节约利用,首先是合理利用土壤。
3.建立土地保护条例和监管机制:制定唯一性条例,建立里程碑的议题,完成土地保护工作。
四、十大土地资源问题1.土地耕地化、沙漠化2.大气污染对土地资源的影响3.城市化对耕地面积的侵蚀4.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损害5.化肥、农药和农田环境污染6.城市化对农村资源的影响7.农村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缺乏8.盲目的城市暴发9.严重的植被病害和树木病害10.土地使用不当的后果总之,土地资源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做好保护和治理工作。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保护好我们的土地资源,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地资源管理的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土地的规划、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
因此,土地资源管理的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土地资源基础知识:介绍土地的基本特征、分类、分布、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土地规划: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规划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流程等。
3.土地利用:介绍土地利用的类型、方式、模式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开发与建设等内容。
4.土地保护:介绍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等方面的知识。
5.土地管理:介绍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土地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土地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通过学习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和利用现状,了解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第一部分:土地基础知识本部分内容结构本部分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土地的概念、土地分类、土地实体特征和土地权利制度等知识。
结构如下:土地概念土地的定义土地的特性土地的功能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的分类土地的基本类别建设用地特点农用地的主要特征我国主要类别土地利用的方式土地实体特征土壤类别及特征地质条件类别及特征土地污染种类及特征土地基础设施类型及其特征主要地上作物种类及特征土地权利制度土地产权的概念与构成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土地他项权利制度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第一章土地概念【内容结构】本章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土地的定义、土地的特性、土地的功能以及土地资源的特点等知识。
结构如下:土地的定义土地的内涵不同学科对土地的定义土地的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土地的功能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农地分布不均匀森林覆盖率低土地质量较差水土资源不平衡【考纲要求】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熟悉:土地的功能,不同学科对土地的定义。
掌握:土地的基本内涵,土地的主要特性。
【复习难点】1.土地的内涵;2.土地的特性。
【内容详解】一、土地的定义(一)土地的内涵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理解土地的定义需把握几个要点:1、土地是综合体。
组成土地的各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不取决于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但人类活动可以引起土地有关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变化。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两大组成部分,陆地是突出于海洋平面上的部分,包括内陆水域、滩涂和岛屿。
将土地限定在陆地范围,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和劳动习惯。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二)不同学科对土地定义1.从经济学的角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上地是指大自然无偿地资助人类的地上、水中、空中、光热等物质和能力。
2.从地理学的角度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土地是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一个立体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某些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
二、土地的特性(一)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有:1.土地的不可替代性。
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4.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5.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土地利用永续性有两层含义:作为自然的产物,它与地球共存亡,具有永不消失性;作为人类的活动场所和生产资料,可以永续利用。
但土地的这种永续利用是相对的,只有在利用中维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性。
包括: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两层含义:其一,给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其二,特定地区,不同用途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各类用地的需求。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对一种土地的利用,常常产生两个以上用途的竞争,并可能从一种用途转换到另一种用途。
这种竞争常使土地趋于最佳用途和最大经济效益,并使地价达到最高。
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时,考虑土地的最有效利用原则,使土地的用途和规模等均为最佳。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土地用途的变更一般要经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经过一定的审查程序才能完成。
4.土地增值性。
一般商品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不断地折旧直至报废,而土地则不同,在土地上追加投资的效益具有持续性,而且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投资具有显著的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土地的投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报酬递减的后果,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上地增加投入时,必须寻找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投入下投资的适合度,确定适当的投资结构,并不断改进技术,以便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防止出现土地报酬递减的现象。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房地产开发商确定商品房开发层数的重要因素。
6.土地的产权特性。
不同的权力附加意味着土地价值巨大的差异,土地的价值更多地取决于土地上附加的权益。
7.土地的不动产特性。
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关联,且需求一般为刚性需求,价值量也较大。
三、土地的功能(一)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除了需要生物资源外,还需要大量的非生物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煤炭等,这些资源蕴藏于土地之中,同时,在土地的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附着许多滋生万物的生产能力,没有这些资源,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二)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土地由于其物理特性,具有承载万物的功能,因而成为人类进行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成为人类进行种植、房屋和道路等建设的地基。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2.后备土地资源有限;3.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4.农地分布不均匀;5.森林覆盖率低;6.土地质量较差;7.水土资源不平衡。
【专家点评】土地是土地估价的研究对象,其基本概念是整个土地估价知识体系的基础,对其内涵及特性的深刻把握有助于整个学科的理解。
本章主要介绍了土地的定义、特性及功能,虽然不是历年考核重点,却是后续学习的基础,需要重点把握。
【强化练习】一、判断题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2.作为自然的产物,土地与地球共存亡,具有永不消失性;作为人类的活动场所和生产资料,土地可以永续利用。
因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土地。
()3.人类可以通过移山填海、围湖造田等增加土地面积。
()4.土地具有增值性,所以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对土地的投人,土地回馈人类的报酬就会增加。
()5.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6.土地包括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两个部分。
7.从内涵上看,国土包括资源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 )(2002年真题)8.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因此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就是该区域内的全部土地。
( )(2000年真题)9.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市场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
( )(2000年真题)10.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土地利用面积不断扩大,投入不断增加时,土地产出不断减少的规律。
( )(2004年真题)二、单选题1.有人说,对土地的投资是风险最小的投资,这主要体现了土地( )。
A.报酬递减的可能性.B.永续利用的相对性C.增值性D.经济供给的稀缺性2.房地产开发商确定商品房开发层数时要考虑土地(A.报酬递减的可能性B.增值性C.用途多样性D.土地质量差异性3.土地之中蕴藏着大量的非生物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煤炭等,这些都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所必须的,这反映出土地是()。
A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B人类生产的场所C人类生活的场所D生产资料的来源4.土地( )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即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
A面积的有限性B位置的固定性C质量的差异性D永续利用的相对性5.土地最大的自然特性是()。
A.面积的有限性B.位置的固定性C.质量的差异性D.永续利用的相对性6.土地的经济属性不包括下面的( )。
A.土地增值性B.土地用途的多样性C.土地供给的稀缺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7.把土地资源分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的依据是()。
(2000年真题)A。
地形特征B.利用特征C.植被特征D.气候特征8.下列关于土地定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是由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构成的综合体;B.土地兼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C.土地是地球陆地及海洋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活动结果;D.土地的特性是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
三、多选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有()A.后备土地资源有限B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C.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D水土资源不平衡E.森林覆盖率低2.下列属于土地的自然特性的有()A.土地面积的有限性B.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c.土地位置的固定性D.土地用途的多样性E.土地的增值性3.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
A.土壤B,岩石C.水文D.气候和植被E.地貌4.下列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B.土地用途的多样性C.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D.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E.土地质量的差异性5.工业,运输业及其他非农业生产部门中,土地作为()发生作用。
A基地B.操作空间C场地D.肥力E.能量6.土地的功能有()A.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B人类生产的场所C.人类生活的场所D人类生产资料的来源E.人类认知自然科学的基础【参考答案】一、判断题二、单选题1 .C 2.A 3.A 4.B 5.B 6,D 7.A 8 .c三、多选题1 .ABCDE 2.AC 3.ABCDE 4.ABC 5.ABC 6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