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中考物理、化学考纲变化
- 格式:docx
- 大小:20.22 KB
- 文档页数:2
201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2016•北京)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安培 B.伏特 C.焦耳 D.瓦特考点:电流的单位换算.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首先对选项中的单位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对应的物理量,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安培是电流的主单位.符合题意;B、伏特是电压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C、焦耳是功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D、瓦特是电功率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对应单位的掌握,属于识记性知识,难度较小,容易解答.2.(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陶瓷盘B.不锈钢锅C.玻璃杯D.木铲考点:导体.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解答:解:A、陶瓷盘是制品陶瓷,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锅是金属制品,是导体.符合题意.C、玻璃杯是玻璃制品,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D、木铲是木制品,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应会水平的区分识别类基础题,本题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厨房用具入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3.(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其中A选项中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传统桥梁建筑的杰作,即考查了光学知识,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B选项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4.(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计算器B.电风扇C.电暖气D.电视机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专题: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解答:解:A、计算器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A不合题意;B、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C、电暖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C符合题意;D、电视机工作时注意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只有认真把握它的定义,才能真正区分它们.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5.(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D.轮胎上制有花纹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轮胎上制有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应知应会水平的区分识别类基础题.用摩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学生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6.(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天平B.瓶盖起子C.食品夹D.钳子考点:杠杆的分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简单机械.分析:判断杠杆的种类,可结合生活经验,根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是等臂杠杆.解答:解:A、天平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B、瓶起子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C、食品夹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D、钳子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7.(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图析法;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C、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不符合题意.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用压强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注意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其中,书包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物品,体验深刻,使本题有亲切感.要做好这个题,还需要学生有初步的控制变量、对比能力.本题属于传统的基础题.8.(2016•北京)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C.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从热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食物从水中吸收热量,水温降低,水变凉,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水从鸡蛋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9.(2016•北京)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更换灯泡时先断开电源开关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C.家用电器电线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D.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考点:安全用电原则.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根据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1)更换灯泡、搬动电器时不要带电操作,要切断电源;(2)不要在电线上晾衣物,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导线的绝缘皮要保持完好无损,否则易引起触电事故;(4)不用湿手触摸开关,不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解答:解:A、更换灯泡、搬动电器时容易碰到金属部分,切断电源可以保证金属部分不带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易引发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抹布擦带电的用电器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A.点评:本题是既是用电常识,又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这个题的考查对象我认为不仅仅是初中学生.每个人都应该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方法.本题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体现了“安全无小事,事事有教育”.10.(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化成水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雪的形成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关于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好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解题的关键.11.(2016•北京)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2014-2016年北京中考改⾰⽅案原⽂于10⽉22⽇左右由北京市教委公布,下⾯为⼤家介绍2014-2016年北京中考改⾰⽅案征求意见时间及联系⽅式等内容:北京市教委于10⽉21⽇在其站上发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框架⽅案》(征求意见稿),从10⽉22⽇起⾄10⽉28⽇向社会征求意见。
“减负”、“均衡”、“公平”是此次改⾰的三⼤⽬标。
2014-2016年北京中考改⾰⽅案要点包括:2016年起,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增加⾄150分;2016年起,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100分,其中听⼒50分;2014年⾄2016年,分配的优质⾼中校招⽣指标分别为30%、40%、50%;2016年起,化学卷总分值由80分减⾄60分。
考改⾰⽅案征求意见时间:2013年10⽉22⽇⾄2013年10⽉28⽇;电⼦邮件:**************.cn;⾃动传真:************、************;来函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奥运⼤厦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邮编为100083。
2014-2016年北京中考改⾰⽅案改⾰框架⽅案重点解析:重点⼀:2016年中考语⽂增加30分⽅案:语⽂学科要突出语⽂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试题同其他课程、同⽣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化传统的考查。
把历史、地理、政治三门课程所学内容作为依托和背景材料,适度融⼊语⽂命题中,引导学⽣重视相关课程内容间的联系,发展综合性学习能⼒。
2016年起,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增加⾄150分。
反应:语⽂不好的要吃亏了⼀听到语⽂分值要增加的消息,今年读初⼀的⼩腾就伤⼼了,因为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语⽂。
“等我初三的时候正好赶上改⾰,⼀下增加了30分,这不是太恐怖了吗?”西城教育研修学院院长李燕玲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要求学⽣对⾃⼰的母语有更多的了解、更熟练的掌握。
“如今很多⼈都提笔忘字,中⽂的学习应该加强了。
考纲解读今年的考试大纲相对于2015年考试大纲有几点变化需要大家注意。
在Ⅱ.考试内容第一段中将“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删去,这说明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更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并不是孤立的。
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有两处进行了调整。
一是电场主题中的考点内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要求由Ⅰ变成Ⅱ。
二是模块3-3中固体、液体与气体主题中的考点内容“气体实验定律”要求由Ⅰ变成Ⅱ。
即从“了解”、“认识”的层次提高到“理解”和“应用”。
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两个变化,在复习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在《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新增8个,分别为2016考试说明例10、例12、例21、例22、例27、例28、例29、例31。
备考建议1.认真阅读理解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同时对考试内容的要求提高重视。
2.注重基础。
全面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是高考复习和高考得分的根本。
物理教学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抓紧抓牢,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考生要知道是什么,更应明白为什么,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怎么用,要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为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考生应加强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将物理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4.考生在备考时既要扎实基础,还要适当的跳出原有的死记硬背模型公式的套路,在平时的复习中锻炼培养自己的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理解能力,灵活应用知识建立模型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5.在平时的学习与考试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总结,及时弥补。
通过测试透彻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不足之处的练习,克服畏难情绪,确定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的位置,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作出计划并实施。
北京市2014-2016年中考、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尘埃落定,政策已经非常明朗,通过对政策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分析出了改革政策对数学学科的一些影响,并提炼出了5个观点,供大家参考:观点1:数学分数没有变化,说明数学在中考中的地位依然非常重要,无法动摇。
这是因为数学对于人的逻辑思维以及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都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的正常成长离不开数学的学习。
观点2:数学考试加强基础考察,突出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平时的基础和中档题目的训练,切勿好高骛远。
观点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将被重点考察,考查学生临场分析问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需要同学们活学活用,一定要把数学学灵活。
观点4:我们除了关注分数之外,同时招生政策也很值得研究,名额分配比例的加大,将使重点中学本校的中上等学生的机会被外校生源抢占,这部分学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观点5:学校在录取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数学,因为这是高中能否学好的最重要的保障,数学的学习更显得格外重要。
物理据悉,北京市教委将于近期发布有关北京中考的新的改革方案,其中涉及到物理学科的具体改革措施是将初中物理中考笔试分值权重降到中考成绩的70%,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实验探究时间活动的考核情况按30%折算计入中考成绩,且从初一到初三每年考核各占10%。
听闻此消息,笔者第一感觉是既感到在情理之中,也感到在意料之外。
首先,在中高考中引入实际的实验考查,在我看来是从今年开始的北京市中高考改革的一个必然的方向。
从去年的中考政策来看,实践探究和应用是最被强调的两个变化方向,从2014年现实的中考命题以及各区县的模考命题来看,实验题的命题形式愈发多样化,实际应用问题的比重也明显加大。
而今年新的改革措施无疑是在这一改革方向上又迈出了巨大的一步,通过与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高校开放实验室等单位和机构的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物理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北京中考考试大纲,说明15大变化盘点1月14日消息:2015年,被称为中考改革变化最大的一年。
作为第二年,2016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则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中考命题将更灵活、更实用、更综合,命题趋势是“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强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文理科均增加阅读量”。
据悉,2016北京中考大作文首次增加缩写、扩写和改写,数学增加阅读量、提高几何与作图题难度,英语写作样式更加灵活,物理、化学对实验达到了空前的重视——物理实验暴增至48分,化学实验从“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这五大模块中瞬间由第5位上升到了第1位。
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考《考试说明》在考试难度上与去年基本保持不变,总体难度适中,突出了水平性考试的功能。
对于初三生而言,中考《考试说明》是最具权威性、方向性的指导资料。
考生拿到2016年《中考说明》如何用?对此,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著名中高考专家、题型研究专家、人人学教育创始人贾岳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15大变化:语文7大变化:大作文新增“邯郸学步”扩写出题形式进一步与高考接轨,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字量大增,一改过去开篇就是拼音、错别字题的结构,而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大量的文字内容将给考生视觉形成强烈的冲击。
试卷结构作出调整:基础·运用由约22分改为约20分,文言文由约12分改为约10分,名著阅读独立成为模块约10分,现代文阅读由约36分改为约30分,作文50分保持不变,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2016年6月24日上午8:30—11:00,共150分钟。
1、书法欣赏要求更高:由“能体会书法的审美结构价值”变为“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能从笔画、架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初步感受书法之美”。
参考样题新增了2015年中考题——对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这幅书法作品的鉴赏,以及用规范的正楷字在田字格中书写。
2016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说明物理I.考试范围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规定为考试范围。
II.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目标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和要求,上述各方面的考试目标分述如下。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
两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认识、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把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计算;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
2.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
其考试目标用“会”表述。
会:按照要求作图,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具体含义分别如下。
观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
实验探究能力: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能对科学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能根据平谷结果改进探究方案;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通过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证据),对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有关的数学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016年北京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与备考策略精华学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韩盛乔《2016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正式出台。
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对物理学科进行解读如下:一、内容基本稳定,形式变化很大变化:A .内容(考核目标和考点分布)有如下几点变化:1、考核目标的第三项,基本能力要求中的初步分析概括能力的表述由"能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改为"能通过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证据),对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进行简单的归类比较,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
2、在声现象中新增加一个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
考试目标是"了解"。
3、在电磁波中新增加一个考点:电磁波可以进行信息传递。
考试目标是"了解"。
【解读】1、对通过实验现象、数据(坐标图、表格等)、对比实验等得到结论的能力加大了考查力度。
主要放在实验探究和科普阅读题中考查,在选择题中也可能会考。
要求学生在扎实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检索和提取信息、分析概括、类比、逻辑思维和得出实验结论等能力,并进一步提高结论表述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2、新增的两个考点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覆盖到,具体原理要清楚,与生活贴近的实例是很好的素材。
B. 题型及分数分配的改动较大:由原来的六道大题改为五道——取消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由约36分增至约48分,分值变化幅度很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计算题由8分变为6分。
【解读】试题从结构上明显向实验探究题倾斜,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课堂和课外的实验和科学实践活动的落实情况,更加考查学生对于探究性实验每一个具体环节的参与情况和掌握程度。
计算题的取消也预测2016年中考会进一步减少计算类型题所占据的比例。
其余不变部分的解读:1、从知识范围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要求上来看:2016年中考说明在考查的知识点和对应的考试目标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在基本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没有改变。
2016物理考试大纲2016年的物理考试大纲是针对高中物理科目的考试而制定的,它为学生提供了考试内容和要求的指导。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课程通常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领域。
一、力学1. 运动学:包括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圆周运动等。
2. 动力学: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分析、摩擦力、重力、弹力等。
3. 能量: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换和守恒等。
4. 动量:涉及动量守恒定律、碰撞等。
二、热学1. 热现象:包括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涉及能量守恒和热力学过程。
3. 热力学第二定律:涉及热机效率和熵的概念。
三、电磁学1. 电场:包括电荷、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
2. 电流:涉及电流、电阻、欧姆定律、电路分析等。
3. 磁场:包括磁力、磁场强度、磁通量等。
4. 电磁感应: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等。
四、光学1. 光的传播: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光的波动性:涉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3. 光的粒子性:包括光子、量子光学等概念。
五、原子物理学1.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电子云、能级等。
2. 放射性:涉及放射性衰变、半衰期等。
3. 核反应:包括核裂变、核聚变等。
六、实验部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七、考试要求1. 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 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物理现象,进行逻辑推理。
4. 实验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物理实验,并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八、考试形式考试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和论述题等。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计算题和实验题则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述题则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2016北京中考改革:5大学科的变化为顺应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4至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征求意见稿》改革过渡的需求,2016年北京中考语文、物理、英语、化学科目出现重大题型调整,数学调整了大量考试内容和要求,很多说法大变脸。
物理、化学都新增了“科普阅读”新题型,大量地增加了与实际生活、生产紧密结合的考察方向。
语文现代文阅读样题增加了一篇2400字的科幻小说,物理从38道题变为46道题,英语词汇表变化了356处……语文变化:文言文拓展到课外语文试卷结构,只作了略微调整:基础·运用由约24分改为约22分,文言文阅读由约10分改为约12分,选择题由约14分改为约12分,填空题、简答题等由约56分改为约58分。
数学变化:考点变化多贾岳临表示,在语文、英语、物理、化学中考题型都在做大幅度调整的背景下,数学题型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跟往年一样:满分120分,数与代数约60分,图形与几何约46分,统计与概率约14分;选择题约32分,填空题约16分,解答题约72分。
但是,有史以来却降低、删减、调整、新增了大量考试内容和要求,很多说法也发生了大量的改变。
英语变化:完形阅读增比重总题量从十道大题74道小题,变为九道大题66道小题。
物理变化:变为46道题贾岳临表示,2015《中考物理》题型出现重大调整:单项选择题由2分×14小题改为2分×15小题,多项选择题由3分×4小题改为2分×4小题,填空题由2分×6小题改为1分×10小题,实验与探究题由35分约13小题改为36分约13小题,新增科普阅读题4分×2小题,计算题由6分+7分改为4分×2小题。
除此之外,物理由原来的61个必考点更新成60个必考点,在内容上也作出了多处改变。
化学变化:增加3个新题型2015《中考化学》选择题由25题变为20题,增加了生活现象解释、科普阅读理解、生产实际分析三大新题型;“计算题”改为“实际应用定量分析”,保留溶液计算等复杂计算,由原来的2道题变为1道题,把简单计算融入到了前面的非选择题中。
北京中考说明详细解读2016年北京中考说明详细解读2016年北京中考说明出炉了,下面一起来了解北京中考说明里面的内容吧!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中考《考试说明》语文科目增加名著阅读版块,物理减少计算题分值、增加实验探究题分值,数学、英语、化学通过更换参考样题,反映考试内容改革方向。
语文:增加名著阅读版块2016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依据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有关书法欣赏的内容,增加对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的欣赏要求。
增加名著阅读内容版块,分值从去年的7分增至10分,并提出具体阅读要求。
增加“附录5”名著阅读的内容,增加名著阅读篇目,扩大阅读量。
今年中考名著阅读篇目共9篇,在《论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和《红岩》基础上,新增《鲁滨逊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两篇。
今年对名著阅读的要求,由关注“作品内容”“主要人物”“作品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到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关注考生阅读的过程。
在“参考样题”中,继续保持大、小作文的选择性,情境作文部分样题替换为2015年中考以名著阅读、社会大课堂为背景的“二选一”类试题,与大作文的选择性一致,为不同特点的考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
40分的大作文增加了“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或材料)的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问题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评分标准增加了对想象力的评价,样题增加了“阅读连环画,发挥想象,以‘邯郸学步’为题或自拟题目,扩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故事”。
数学、英语:参考样题有所调整2016年数学学科《考试说明》删除了“会确定分式有意义或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和“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两个知识点。
对“一次函数k的正负要求”由“理解”改为“掌握”。
2016化学中考大纲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研究物质的微观世界。
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2016化学中考大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Ⅰ.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初中阶段化学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化学学科学业考试的命题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我州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力求反映学生真实的化学学业水平,发挥考试评价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州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1.闭卷、笔试。
2.化学、物理合卷,化学50分,满分120分。
二、题型结构与比例1.题型结构题型由选择题、填空题(含推断、实验探究等类型)和计算题组成。
2.题型分值比例(1)选择题约占40%(2)填空题约占50%(3)计算题约占10%3.内容分值比例(1)科学探究约占25%。
(2)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25%。
(3)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20%。
(4)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25%。
(5)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5%。
4.难易程度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易、中、难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试题整卷难度值约为0.70~0.75。
2016化学中考大纲:考试目标与要求1. 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化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 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 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4. 注重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学生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归纳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2016化学中考大纲: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将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大板块,其内容可以交叉考查。
物理2大变化:删除填空题,实验增至48分
中考一直沿用的填空考试在2016《中考说明》中全部删除,这在北京中考历史上尚属首次。
两道计算大题“电学应用题”及“滑轮压轴题”的分值也从8分降至6分,与删除的填空一起减少的分值全部加在了实验上,导致实验从过去的38分变成了今年的约48分,可见中考改革对实验的重视。
题型调整后,最新的试卷结构变为:满分100分,单选2分×15小题,多选2分×4小题,实验与探究约48分12小题,科普阅读由4分×2题改为8分×1题,计算由4分×2题改为3分×2题,整套试卷由原来的约46道题改为了约34道题。
考试时间为2016年6月24日下午14:30— 16:30,共120分钟。
1个“改变”:考试内容和要求中对“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解释,由“能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改为“能通过已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证据),对大量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归类及比较,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
2个“增加”:①增加了“电磁波可以进行信息传递”;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增加了“波长、频率和波速”。
贾岳临解释称,波速由“介质”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波长由“介质”(波速V)、“波源”(频率f)共同决定,即λ=V/f,这部分知识可能涉及到超声波、次声波等。
化学3大变化:对实验更加重视
2016中考化学总题量约为38道题,选择题仍为20题(20分),非选择题(60分)依然分8个模块:生活现象解释(6道样题)、科普阅读(1道样题)、生产实际分析(3道样题)、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1道样题即推断题)、基本实验(3道样题)、实验原理分析(2道样题)、科学探究(1道样题)、实际应用定量分析(1道样题即计算题)。
考试时间为2016年6月25日下午14:30—16:10,共100分钟。
3个“改变”:①将“5.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改为“1.科学探究”,贾岳临强调,这表明2016年物理、化学均对实验更加重视;②将“从元素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改为“从元素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机物”,并将要求层次由2颗星变为3颗星;③将“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改为“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并将要求层次由3颗星变为2颗星。
4个“删除”:删除了①“知道无机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②“知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③“知道什么是元素”;④“知道常见酸碱的腐蚀性”。
5个“合并”:考试内容有2处“合并”,①将“常见元素”和“元素的简单分类”合并为“常见元素”;②将“反应类型”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合并为“反应类型”。
合并后,考试内容由35个变为33个。
考试要求有3处“合并”,①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和“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合并为“知道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②将“了解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和“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合并为“了解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③将“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和“认识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合并为“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认识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数学2大变化:增加阅读量
2016年中考数学提高了几何与作图题难度,多处增加“阅读”的要求。
贾岳临表示,以后数理化试卷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渗透传统文化、增加阅读量将成“新常态”,尤其阅读量“可能一次比一次大”(中考语文阅读量要求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试卷结构沿用去年29题模式:满分120分,第1至10题为选择30分,第11至16题为填空18分,第17至29题为解答大题72分。
考试时间为2016年6月25日上午8:30—10:30,共120分钟。
3个“删除”:删除了①“会确定分式有意义或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②“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③“对分式方程的解进行检验”。
7个“调整”(相应地增加了难度):①“会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调整为“能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②“会按实际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调整为“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③“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意义”调整为“理解正比例函数;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
④“一次函数结合图象与表达式,理解当k>0和k<0时,一次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由A 级要求(理解)调整为B级要求(掌握);⑤“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调整为“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
⑥“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调整为“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⑦“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调整为“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