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例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李会会姜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38)〔摘要〕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进程与骨密度(BMD )的关系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测量30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73例(A 组),微量白蛋白尿组79例(B 组),临床蛋白尿组83例(C 组),肾功能异常组71例(D 组)以及48例非糖尿病对照者(NC 组)的正位腰椎和股骨近端的BMD ,收集临床和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
结果与NC 组相比,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OP )患病率增加2.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与NC 组和A 组相比,B 组的BMD 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和D 组的BMD 则显著降低,OP 患病率增加2.8 5.2倍(P <0.05)。
各组男性的BMD 高于女性(P <0.05)。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BMD 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清碱性磷酸酶(AKP )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BMI )、血钙浓度呈正相关。
女性患者BMD 与绝经年数呈负相关。
结论糖尿病肾病进展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OP 的重要原因,BMD 与年龄、病程、BMI 等因素相关。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骨密度;骨质疏松〔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3-2711-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3.014第一作者:李会会(1966-),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
随着饮食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和骨质疏松(OP )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糖尿病肾病易并发钙、磷代谢紊乱,是否影响OP 的发生也值得深入研究。
为此,我们研究了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进程与骨密度(BMD )的关系,并对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58例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目的整理并分析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患者资料,对比分析早发和迟发2性糖尿病(T2DM)的临床医学表征,深入识别早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从而辅助相关医学专家及时研究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方法将158例被临床上诊断为T2DM 的患者按照诊断时不同的年龄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在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島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糖尿病家族史、低密度胆固醇(LDL)、高密度胆固醇(HDL)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晚发2型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血尿酸都要低于早发2型糖尿病组,与此同时早发2型糖尿病组中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的各项发病率都要明显的高于晚发2型糖尿病组。
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临床上对胰岛素抵抗表现的更为明显。
实际临床上要高度重视代谢紊乱的各项医学指标及早预防、及时治疗早发2型糖尿病。
标签: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进几年来,T2DM的发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本文着重对早发和迟发2性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医学表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望能够为早发2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预防及治疗措施提供些许参考。
目前,医学界对”早发”和”迟发”T2DM的年龄暂且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因此本文采用国外较为得到普遍认可的年龄界限,把早发2性糖尿病定义为诊断时年龄≤40岁,把迟发2性糖尿病定义为患者发病时>40岁[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整理并分析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8例,其中都符合WHO诊断2型糖尿病时所适用的标准,病程0.05,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可以应用于本次研究。
1.2方法对全部患者都要首先询问糖尿病家族史、饮酒史,全部患者都要测定一下医学指标: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低密度胆固醇(LDL)、高密度胆固醇(HDL)等。
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本文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医院分泌科住院的患者,这些临床患者中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临床患者的数量为554例,对诊断的年龄不大于40岁的为早发组共112例,诊断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为晚发组共442例。
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发资料,确定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症状和病发的导致危险特性的原因。
结果:早发组与晚发组比较得出,早发组的男性、吸烟、家族的糖尿病史相对较高,并且患病年龄以及检查出患病的年龄较低,患者不容易引发高血压、大血管病等病变症状。
并且通过资料还能够发掘出早发组糖尿病家族史患糖尿病多数是受到家族母亲的影响;高血压、吸烟等是导致早发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中的糖、脂等代谢紊乱,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性,患者受母亲患有糖尿病而引发病状的占据着大多数。
关键词: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成了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以2型糖尿病的患者居多。
2型糖尿病又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从病名的表层含义我们可以得知,2型糖尿病多发于成年人,一般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中≤39岁的患者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39岁的患者为晚发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降低,严重患者甚至丧失了产生胰岛素的能力。
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隐蔽,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不易察觉,一般在发病时才会引起患者重视。
重症糖尿病患者会随着糖尿病的发展而引起并发症,如感染、心脑血管病变、坏疽等这也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生活上的不便,因此,研究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可以使患者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也可以保护体内胰岛素的产生,防止糖尿病对身体带来的危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不同体质指数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曹晶珠;王元辰;洪惠兰;黄勤【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早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临床初次诊断为T2DM的年龄≤35岁的患者287例,按BMI 不同分为超重组(BMI≥24 kg/m2)190例和非超重组(BMI<24 kg/m2)9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超重组患者以男性为主,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超重组(P<0.01).超重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γ-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血尿酸(UA)水平均高于非超重组(P<0.01);超重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非超重组低(P<0.05).结论:超重的早发T2DM患者发生高血压、NAFLD的比例高,肝肾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功能紊乱较严重.【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9(026)001【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早发型;2型糖尿病;体质指数;临床特点【作者】曹晶珠;王元辰;洪惠兰;黄勤【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特需诊疗科,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156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5月上第21卷第13期·医学综合论坛·作者简介:马丽丽,如东县人民医院。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马丽丽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 如东 226400【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临床病例随访研究,选取如东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T2DM 患者306例,最终纳入资料完整符合研究的283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283例T2DM 患者根据随访3年内是否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IP)分为DMIP 组(75例)与无DMIP 组(208例)。
比较DMIP 组与无DMIP 组临床参数指标的差异,采用COX 回归分析T2DM 发生DMIP 的危险因素。
结果:(1)T2DM 发生DMIP 的单因素分析:T2DM 病程、FCP、FBG、SBP、HbA1 c、eGFR、HDL-C、LDL-C、TG、UmAlb、ACR、SUA、Scr、吸烟史是T2DM 患者发生DMIP 的影响因素(P <0.05)。
(2)COX 回归分析,血清FCP 是T2DM 患者发生DMIP 的保护因素,T2DM 病程、SBP、HbA1 c、SUA、吸烟史是T2DM 患者发生DMIP 的危险因素(P <0.05)。
结论:血清FCP 是T2DM 患者发生DMIP 的保护因素,T2DM 病程、SBP、HbA1 c、SUA、吸烟史是T2DM 患者发生DMIP 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3-0156-03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日益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
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 microangiopathy,DMIP)是在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发展的,是造成DM 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主要累及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系统[2]。
糖尿病常见的四种类型作者:欧建兵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9期在我国,几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也是常见的终身性疾病,被很多患者戏称为“不死的癌症”,一旦患病就要终身用药治疗。
相关数据表示,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也在增长,以往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与高血脂、高血压并称为三高,困扰着年龄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糖尿病,究其原因與日常饮食无节制息息相关。
本文为大家介绍糖尿病的常见类型。
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型糖尿病。
这类糖尿病主要与免疫介导有关。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多发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所以也被称为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约占10%。
临床研究发现,其病因主要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缺乏,从而影响机体内葡萄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最终引起血糖持续升高。
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有些患者在发病时还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
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被彻底破坏,完全丧失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简单来说就是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而且需要终身使用,所以此类糖尿病又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只有终身注射胰岛素才能够降低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
1型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
1.患者发病的年龄比较小,好发于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
2.1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比较差,所以在早期时极易引发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比如眼底出血、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相对来讲,这类患者诱发失明的风险高于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也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于35~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
与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部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并未完全丧失,只是胰岛功能有所减弱,无法处理体内所有的葡萄糖,即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分泌相对缺乏。
69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临 床 医 学近年来,T2DM的发病在逐渐年轻化,早发糖尿病逐年增多。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T2DM主要发生在中年或更年轻的人群中,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也不少见。
本研究对早发和迟发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以期为研究早发T2DM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目前,学术界对“早发”和“迟发”T2DM的年龄尚无统一界定,本研究沿用国外[1]较多采用的年龄界限,以诊断时年龄≤40岁和<40岁将T2DM 分为早发和迟发。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临床诊断为T2DM的连续性病例679例,其中病程≤5年并且资料齐全者306例。
根据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T2DM组(简称早发组)和迟发T2DM(简称迟发组)。
1.2 方法全部病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LDL-C)(迈瑞BO-300)、糖化血红蛋白(HbA1C)( NycoCard Read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空腹C肽(FC-P)(电化学发光法)水平。
测血压明确高血压诊断。
凡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本次入院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有高血压病史或306例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王尚珍(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南阳473003)【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早发和迟发2性糖尿病(T2DM)的临床资料,认识早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启示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方法 将306例临床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2组在体质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家族史的差异。
结果 与迟发组患者相比,早发组有高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和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
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
的共同建议,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糖测定和糖化血红
蛋白测定两种方法。
首先,血糖测定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世界
卫生组织的建议,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可以诊断
糖尿病。
而在任何时间点测得的血糖水平≥11.1mmol/L
(200mg/dl),伴有典型症状时,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需要注意
的是,诊断前应至少进行两次血糖测定,以确认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也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测定不受饮
食和运动的影响,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近期的血糖控制情况。
根据国
际糖尿病联盟的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可以诊断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应该在临床症状稳定的情况
下进行,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诊断标准外,临床医生还可以结合患者的
临床表现、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2型糖尿病的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诊断糖尿病不仅仅是为了确定疾病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为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糖测定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两种方法。
临床医生应该根据这些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题型摘要:一、引言二、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题型介绍1.A 型题2.B 型题3.X 型题4.案例分析题三、各类题型的解析与策略1.A 型题2.B 型题3.X 型题4.案例分析题四、针对不同题型的备考建议1.A 型题2.B 型题3.X 型题4.案例分析题五、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考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考试,了解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题型及其解题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306 题型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二、306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题型介绍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考试主要分为四个部分:A 型题、B 型题、X 型题和案例分析题。
各类题型特点如下:1.A 型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2.B 型题:双向选择题,每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最佳答案。
3.X 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两个最佳答案。
4.案例分析题:根据临床病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各类题型的解析与策略1.A 型题:做题时应仔细阅读题目,正确理解题意,并通过排除法等技巧选出最佳答案。
2.B 型题:要注意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对于拿不准的题目可先做个标记,等其他题目做完后再回过头来思考。
3.X 型题:应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对于不确定的答案要充分运用排除法,尽量提高正确率。
4.案例分析题:首先要认真阅读病例,理解病例背景和患者状况,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注意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四、针对不同题型的备考建议1.A 型题: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等知识点。
2.B 型题: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临床实践和研究动态,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3.X 型题:多做题,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和策略,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40例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摘要】探讨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与晚发组,早发组15例患者,晚发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家族史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血压、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高密度胆固醇(HDL)、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彩超检查肝脏等。
结果:早发组患者的糖尿病家族史、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发生率与尿酸、TG、BMI明显高于晚发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家族聚集性十分显著,合并的其他代谢紊乱更严重,应当尽早给予干预。
【关键词】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067-01就目前来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年轻化尤为突出。
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2型糖尿病的标准。
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将其划分为早发组(<40岁)与晚发组(>40岁),早发组15例,晚发组25例。
早发组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晚发组25例患者中,男9例,女16例。
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等多个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测量患者的血压、体重以及身高,询问饮酒史、家族史,对BMI进行准确的计算,抽血检测F-CP、P-INS、F-INS、HDL、LDL、TG、TC、UA、FBG,同时进行彩超监测,观察患者是否患有脂肪肝。
30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药敏分析发表时间:2009-12-21T13:26:20.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9期供稿作者:阴雪涛郭晨王世松姚桂莲[导读]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或新陈代谢性疾病阴雪涛郭晨王世松姚桂莲(新疆兵团农十师医院检验科新疆北屯 83600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9-0086-01【关键词】糖尿病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医院感染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或新陈代谢性疾病,由于血管病变和神经营养不良,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而真菌和细菌是其主要的感染源,我们对2008年元月-2009年7月间因有并发症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06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病原学追踪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元月-2009年7月间因有并发症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06人,其中男性146人,年龄9-86岁,女性160人,年龄16-81岁。
1.2标本来源 306位患者的尿、痰、粪、脓、血、脑脊液标本372份,其中尿182份,痰76份,粪39份,脓51份,血22份,脑脊液2份。
1.3方法所接收标本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要求严格执行。
细菌鉴定用杭州生物制品厂提供的微量生化发酵管和因子血清。
联合药敏试验用联合国推荐的K-B法使用MHA培养基。
所有标本均要求无污染留取,血、脑脊液标本要求无菌操作。
不合格者都退回重留。
受经济条件和实验室设备限制不具备厌氧培养和ESBL检测条件。
2 结果细菌分布 372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03株,其中真菌56株,占27.6%;大肠埃希氏菌39株,占19.2%;肠杆菌属7株,占3.4%;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株,占7.9%;肠球菌10株,占4.9%;变形杆菌12株,占5.9%;链球菌属11株,占5.4%;鲍曼不动杆菌7株,占3.4%;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占3.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株,占2.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占2.0%;枸橼酸杆菌6株,占3.0%;铜绿假单胞菌6株,占3.0%。
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朱志蔚;许雯;廖志红;李延兵;胡国亮;翁建平【期刊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年(卷),期】2005(013)005【摘要】目的比较早发和迟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将304例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两组在体质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家族史、微血管病变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与迟发组患者相比,早发组有高BMI、HbA1c、空腹C肽和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损害比例,更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 结论 (1)早发T2DM患者有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和更严重的代谢紊乱.(2)早发T2DM患者患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较高.【总页数】3页(P351-352,356)【作者】朱志蔚;许雯;廖志红;李延兵;胡国亮;翁建平【作者单位】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306例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J], 王尚珍2.早发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J], 欧小虹;刘瑛;黄薇3.158例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J], 杨俭;周燕4.158例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J], 朱红;牛淑珍5.早发性及迟发性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J], 付萌萌; 汪银洲; 李永坤; 程琼; 郑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6例早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尚珍
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20期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早发和迟发2性糖尿病(T2DM)的临床资料,认识早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启示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方法将306例临床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2组在体质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家族史的差异。
结果与迟发组患者相比,早发组有高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和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
结论(1)早发T2DM患者有家族聚集倾向。
(2)重视代谢紊乱的各项指标预防早发糖尿病的发生。
【关键词】 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b)-0069-02
近年来,T2DM的发病在逐渐年轻化,早发糖尿病逐年增多。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T2DM主要发生在中年或更年轻的人群中,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也不少见。
本研究对早发和迟发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以期为研究早发T2DM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目前,学术界对“早发”和“迟发”T2DM的年龄尚无统一界定,本研究沿用国外[1]较多采用的年龄界限,以诊断时年龄≤40岁和<40岁将T2DM分为早发和迟发。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临床诊断为T2DM的连续性病例679例,其中病程≤5年并且资料齐全者306例。
根据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T2DM组(简称早发组)和迟发
T2DM(简称迟发组)。
1.2方法
全部病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LDL-C)(迈瑞BO-300)、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NycoCardRead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空腹C肽(FC-P)(电化学发光法)水平。
测血压明确高血压诊断。
凡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本次入院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有高血压病史或有服用降压药物史者,均诊断为高血压。
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
BMI24~27.9为超重,>28.0为肥胖。
详细询问病史,三代以内的亲属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家族史阳性。
1.3统计学处理
计算资料用(x-±s )表示,率用百分数表示。
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二项logistic方程用于分析与T2DM早发有关的因素。
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 11.0软件包完成。
2结果
2.1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表1)
早发组的BMI比迟发组高,其肥胖患者比例也高于迟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组的FPG无显著差异,早发组的HBA1C、FC-P高于迟发组。
早发组的TG比迟发组高、HDL-C比迟发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但迟发组的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早发组。
早发组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比例和母亲糖尿病史阳性比例显著高于迟发组。
2.2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可能与早发T2DM有关的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模型的最终统计量的排序,见表2,EXP(B)为正值则提示该因素与早发T2DM呈正相关,值越大,则发生早发性T2DM的危险比越大。
3讨论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是T2DM起病的主要始动因素。
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IR),随着体重的减轻胰岛素敏感性可提高。
高TG血症也已被证明是IR的早期表现。
本研究中,早发T2DM组的BMI和TG显著高于迟发组,提示IR可能与早发T2DM发生、发展有关。
此外,早发组的TC-P显著高于迟发组,反映早发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仍然较好。
由此可
见,T2DM提早发病的病理生理因素中,IR较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更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与迟发T2DM患者相比,早发者有更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
糖尿病家族史对早发T2DM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确定。
大多数学者支持T2DM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观点,多基因的微效果累计作用以及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是主要的。
虽然已有学者做大量工作,对百种以上与葡萄糖代谢途径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研究,但对有关早发T2DM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除单基因疾病如MODY及线粒体有关的基因突变外,其他则知之甚少。
Ng等[1]的研究发现早发T2DM患者中仅有14%有公认的基因突变。
因此,已知的某些单基因突变不能解释大部分
T2DM的提早发病。
此外,还应注意母系效应对T2DM提早发病的影响。
本研究早发组的母亲
糖尿病阳性率显著高于迟发组,类似现象还见于北美Pima印第安人[2]和香港[3]的中国人。
现有研究已表明,早发的母系效应可能与妊娠时母体子宫内环境改变、线粒体的遗传特性有关,但是无论对有亲缘关系或无亲缘关系筛查发现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检出率甚低[4]。
有理由推测,线粒体基因突变应不是本研究母系效应的主要原因。
因此,早发T2DM的家族聚集性除考虑与单基因突变、线粒体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有关外,更应注意同一家族中可能有相似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早发T2DM的预防措施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真正明白之前,习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无异于所有T2DM。
对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母亲有糖尿病史者,肥胖或者超重、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都是极高的警示,不管伴不伴有葡萄糖调节受损都应严格执行已知的糖尿病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Ng MC,Lee SC,KO GT,et al.Familial early-onset type 2 diabetes in Chinese
patients[J].Diabetes Care,2001,24:663~671.
[2] Fagot-Campagna A, Pettitt DJ,Engelgau MM ,et al.Type 2 diabetes among north American chidren and adolescents:an epidemiologic review and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J].J
Pediatr,2000,136:664~672.
[3] Lee SC, ko GT, Li jk, et al.Factors predicting she age when type 2 diagnosed in Hong kong Chinese subjects[J].Diabetes Care,2001,24:646~649.
[4] 侯玲玲,梁伟,吴华,等.线粒体rRNALeu(UUR)3243A→G突变所致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新医学,2001,32:587~589.
【收稿日期】 2011-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