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现代经济学
- 格式:docx
- 大小:42.13 KB
- 文档页数:16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
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公元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理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在过去几十年里,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逐渐崭露头角,并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理论和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大新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设人是理性的,即人们会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理性的决策。
然而,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的决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随着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人类决策行为中的一些偏误和非理性行为,对于解释市场行为和政府政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另一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假设市场中信息是充分的,即市场中的所有参与者都具有同样的信息。
然而,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十分普遍,即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等。
信息经济学研究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并提出一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如信号传递、合同设计等。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对于理解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又一新理论。
传统的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而忽视了制度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则认为市场的运行不仅仅取决于价格机制,还与法律、习俗、规则等制度有关。
制度经济学研究了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市场效率,并提出了一些制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的不足,对于理解经济发展过程和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四、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派。
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自由和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的竞争能够实现最优资源配置。
然而,新古典经济学相对传统古典经济学而言更加注重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等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通过考虑市场的局限性和政府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的经济分析框架,并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代经济学理论解读现代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实证研究等方法,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解读。
1.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供给者通过定价,决定将商品出售给市场的数量,而需求者则通过选择合适的价格,决定购买的数量。
供求曲线的交点即市场均衡点,表明供给与需求完全匹配。
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商品价格下跌,而需求的增加则会推高价格。
2.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对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它研究个体的满足感受,以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
效用理论认为个体会根据其对不同商品的效用感受,以及商品的价格和可获得数量,进行理性的选择。
3.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满足一种需求时,随着获得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给个体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这一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消费时往往更倾向于先满足基本需求,然后是次要需求。
4.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效率上都优于另一国,也可以通过专业化和贸易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自身的相对优势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商品。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出现问题,导致供需不平衡和经济效率低下。
常见的市场失灵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的干预和调节可以修复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6.投资理论投资理论是研究个体或机构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的理论。
现代投资理论认为,投资者会根据资产的风险和收益预期,以及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以实现最佳的风险收益平衡。
7.先进的成本理论先进的成本理论指出,决定生产成本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选择、规模经济等。
通过合理的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技术选择,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8.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经济决策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所付出的成本。
现代农业经济学重点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的特点:1.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2.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3.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4.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得分散性和地域性5.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7.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之中体现出来农业经济学:现代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第二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第一节现代农业中的产权结构产权: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产权结构:指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产权结构的划分: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经济、私营产权、联营产权、其他产权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1.产权主体多元化2.产权关系明晰化3.收益权实现多样化4.产权交易市场化农业家庭经营: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2014 342 名词解释)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客观存在的原因: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现代经济学理论现代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学科,它通过建立模型和理论框架来解释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原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现代经济学理论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今复杂的经济挑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思路。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
1. 需求供给理论需求供给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之一。
根据这一理论,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和数量由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决定。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交易量。
2.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人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随着其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也就是说,一开始消费多少数量的商品会给人们带来较大的满足感,但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满足感会递减。
这一理论为解释消费者行为和制定合理的消费决策提供了依据。
3. 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中的交易需要充分的信息来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的不优化。
因此,信息经济学为改善信息传递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相关策略和机制。
4. 理性预期理论理性预期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假设和工具。
根据理性预期理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己对未来的预期进行思考和计算。
这一理论适用于解释经济市场的波动和调整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投资者、消费者和生产者往往会根据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来做出相应的决策。
5. 博弈论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用来研究决策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策略。
根据博弈论,参与者在做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可能行为和策略。
通过分析不同的博弈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选择。
6.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理论体系。
经济学的现代化一、前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学的现代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经济学的现代化,包括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交叉学科、教育培养和实践应用。
二、理论体系1、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崛起20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兴起,其核心观点是市场经济能够自我调节并达到均衡状态。
通过对市场价格、成本、效用等微观经济变量的研究,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在现代经济学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2、行为经济学的兴起随着20世纪末对人类行为的研究逐渐深入,行为经济学在21世纪初开始兴起。
行为经济学强调人的行为往往是受主观认知和情感影响的,而非理性决策。
它分析了人们做出决策的心理机制,解释了市场出现失灵的原因,从而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一些假设提出了质疑。
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加强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
三、研究方法1、数理统计工具的应用数理统计工具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
它能够对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与趋势,预测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国家政策制定者而言,数理统计方法是评估政策效果、选择最佳政策方案的基础。
2、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实验经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能够模拟市场环境,控制变量,通过实验获取有关经济学问题的数据。
实验经济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政策评估、市场调查、产品营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交叉学科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互联网、手机软件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应用,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和研究利器。
2、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应用现代经济学已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理论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中,从而使经济学更关注人性与社会性,尽可能发掘 has 微观层面的经济学规律。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商品第一节:商品价值1.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能用来交换)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及价值两个因素。
(这两个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使用价值(社会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旦进入交换就具有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关系。
(两种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原因就在于交换双方的价值是相等的。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价值由人们劳动所创造。
劳动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
商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劳动的凝结,是物化的社会劳动)劳动表现为价值,人们以价值来交换商品,实际上就是交换劳动。
商品的价值体现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
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体现交换劳动的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
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所在。
)(补充:各种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知识价值论,要素价值论)两者关系:从现象形态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要素的统一;从本质内涵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的统一。
商品是两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使用价值反映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交换的物质或精神承担者;价值反映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
矛盾性: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直接动机是实现价值,而使用价值只是价值的物质或精神承担者。
其次,商品交换是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离而实现,即买卖结束,卖方实现价值,买方实现使用价值。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一、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通过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以及市场的运行机制等现象,旨在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
现代经济学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今天,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由三大主要领域组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者(如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决策的分析,它涉及价格、供求关系、市场竞争和效率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系统,研究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政策等宏观现象。
国际经济学则专注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领域的经济活动。
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市场机制和效率,它将个体的决策行为与市场的供求关系相结合。
通过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
其中,供求关系是基本概念之一。
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汇点会决定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数量。
在研究供求关系时,经济学家会运用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成本理论以及市场竞争模型等,来解释个体决策行为和市场结果。
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政策等现象。
宏观经济学采用的主要工具是国民账户。
例如,国民生产总值(GDP)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还会研究总体稳定性问题,如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的平衡,它会影响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因素。
3.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金融和投资等经济活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三、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包括理论和实证研究。
1.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经济学的基础,通过建立模型和进行逻辑推理,可以深化我们对经济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的理解。
现代经济学理论现代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运用各种数学和统计方法,对经济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以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就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几个重要方面展开讨论。
一、微观经济学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与决策的基础,它以供求关系为核心,通过分析个体经济主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揭示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机制。
其中,最为经典的理论之一是边际分析法则,它指出一个个体在有限资源下,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二、宏观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理论体系,它关注的是总量经济变量的变动和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商业周期理论、物价水平理论等。
其中,经济增长理论尤为重要,它研究的是一个经济体如何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并分析增长率的影响因素。
三、博弈论博弈论是研究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决策影响的理论,它强调经济主体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其他主体的反应。
博弈论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解释市场竞争、合作与分工、资源配置等问题。
其中,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当每个经济主体选择策略后,不存在更优的策略组合。
四、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是研究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和解决办法的理论,它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导致经济决策的失灵,从而产生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
信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包括不完全信息博弈、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机制包括信号传递、合同设计等。
五、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是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制度变迁的理论,它认为经济制度是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
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制度转变等。
其中,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政策选择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强调经济制度的设计和演化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学理论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
当代中国经济论文利益是人们永恒的追求。
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利益因素日益显现出其巨大作用,这包含着由于个体追求更多的利益而更加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的积极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当代中国经济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当代中国经济论文篇1谈谈当代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摘要】对于什么是当代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不应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立足本国国情,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果,由中国经济学家理论创新所得的、能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理论”。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西方经济学为主,以方便学生以后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经济理论的发展仍然滞后,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就是对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的认识不清。
究竟什么是当代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说法很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必须“与国际接轨”,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应当是中国经济学的主流。
应当承认,产生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文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无疑起到了有益的重要作用[1]。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统天下,当时的中国经济学家往往是在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释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仅仅充当了政府经济政策的宣传者。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经济学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出现了像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中做出了建设性的工作,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日渐衰微,在高校的经济学的教学中,两种理论并举,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处于弱势地位,西方经济学处于强势地位。
本文探讨的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问题,是为了我国的经济学研究、教学提供参考,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举例分析一、消费方面:1.实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法则:在经济学中,实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是衡量消费者满足程度的指标。
例如,当一个人逐渐增加消费其中一种商品时,刚开始的消费会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随着消费的增加,满足感会递减。
这是因为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逐渐变小。
经济学告诉我们,在有限的资源下,我们应该将资源配置到边际效用最大的地方。
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当价格上升时,人们通常会减少对该商品的消费。
然而,在经济学中,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仅受到价格的影响,还受到收入的影响。
如果一些商品价格上涨,但收入也同时上涨,那么人们对这个商品的需求可能并不会减少。
这个例子说明了收入效应在消费行为中的作用。
二、生产方面:1.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在生产中,当投入的要素增加时,产出通常也会随之增加。
然而,随着要素的增加到达一定程度,产出的增加会逐渐减少,甚至停止增加。
这被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例如,在工厂生产中,添加更多的劳动力可能会增加产量,但如果劳动力过多,工人之间的合作效率可能会下降,导致产量的增加放缓。
2.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通过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企业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三、资源分配方面:1.稀缺资源和机会成本: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
这就导致了资源的稀缺性。
人们必须在不同的需求之间做出选择。
当我们选择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时,我们放弃了其他可能的选择,这被称为机会成本。
例如,当我们花钱买衣服时,我们就无法再用这笔钱去购买其他东西。
2.市场供求:市场供求是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形成。
当商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通常会下降,而当商品供应量小于需求量时,价格通常会上升。
市场供求关系也会受到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生产成本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经济学的举例分析。
通过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生产决策和资源配置等经济现象,进而做出更明智的个人和社会经济决策。
现代经济理论及其应用现代经济理论是指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系统化、科学化方法研究经济现象、规律和机制的理论体系。
它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为目标,为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一、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础1. 边际分析理论:边际分析是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是逐渐减少的,人致己得的收益逐渐减少,并以此为基础解释了经济行为中的选择和供需关系。
2. 预算约束理论:预算约束理论认为,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个体在需求和消费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预算限制下的最优选择。
预算约束是经济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现代经济理论的主要分支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运行规律,包括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方面。
它的目标是了解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分析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
其目标是解释市场行为和效率,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和市场竞争等。
3. 现代货币理论:现代货币理论解释了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利率、货币供应等方面。
它研究货币的角色和功能,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现代经济理论的应用1. 经济政策制定:现代经济理论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来推动经济增长、稳定市场和调整资源配置。
2. 企业经营决策:现代经济理论提供了企业经营决策的理论框架,企业可以根据预算限制、市场需求和成本效益分析来制定生产计划、价格策略和市场推广等。
3.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现代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国家之间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贸易合作,通过国际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4. 社会福利优化: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社会福利的最优分配问题,通过分析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公共政策来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5. 金融市场监管:现代经济理论对金融市场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以及进行评估比较。
任何一个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由这五个部分组成的。
对这五个部份的讨论自然会引申到如何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可以逐步深入地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出新的经济理论。
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通常所采用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它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提供分析工具.1、研究平台、参照系和度量标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 ,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制定安排的优劣度量标尺。
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
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有利于:(1) 简化问题,抓住问题特征;(2)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以及(3) 理论创新。
研究平台: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类似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先将问题简化,再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
当有众多因素形成某种经济现象时,我们需要弄清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这可以通过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研究其中某个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来做到.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是个人选择理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
它们是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平台或奠基石。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从讨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着手的.它们为个人作为消费者和厂商如何作出选择给出了基本的理论,并且为更深入地研究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平台。
一般来说,个人的均衡选择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也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
为了研究清楚个人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个人选择在不受他人影响时是如何作出决策的。
现代微观经济学中标准的消费者理论与厂商理论就是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到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大量积压B.黑市交易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想买的商品数量D.A和C2.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0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5000单位。
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8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A.5000单位B.多于5000单位但小于5800单位C.5800单位D.多于5800单位3.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4.当边际生产力下降时,厂商应该()。
【】A.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B.降低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的比例C.惩罚懒惰行为D.使用优质生产要素5.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A.P=MR=MC B.P>MR=ACC.P>MR=MC D.P>MC=AC6.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B.超过,不变C.小于,不变D.超过,下降7.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则()。
【】A.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 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C.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1 D.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8.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函数决定()。
【】A.名义利率B.实际利率C.价格水平D.消费水平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10.货币供给增加会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接近LM曲线的移动量,则需☆☆☆☆☆试卷第 1 页 ( 共 16 页 )要()。
【】A.IS曲线陡峭,LM 曲线平缓B.IS 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C.IS 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D.IS 曲线与LM曲线一样陡峭11.有些时候,垄断可能会比竞争更可取,这是因为()。
【】A.垄断厂商有更多的激励来降低其生产成本B.给定的市场规模下,单一厂商往往带来规模不经济C.正在一个污染性行业中,垄断是限制其产业水平以降低污染的最好办法D.出于专利权而拥有垄断地位是回报技术创新的一个最好途径12.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A.工资提高B.价格提高C.技术进步D.需求增加13.当只有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
【】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恩格尔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14.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15.在济南,荔枝的价格比苹果的价格贵5倍,而在广东,荔枝的价格只是苹果的1/2,那么两地的消费者都达到效用最大化时,()。
【】A.消费者的荔枝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B.荔枝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济南消费者要大于广东消费者C.苹果对荔枝的边际替代率,济南消费者要大于广东消费者D.无法确定16.当边际产量MP L为零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AP L=0 B.TP L达到最大C.TP L递减D.AP L递增17.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18.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19.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B.投资边际效率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投资需求情况☆☆☆☆☆试卷第 2 页 ( 共 16 页 )C.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为平缓D.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边际效率大于资本边际效率20.根据粘性理论,若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则名义工资()。
【】A.下降B.滞后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21.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现象,说明()。
【】A.市场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B.市场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C.市场处于一种既不是供大于求,又不是供不应求的状态D.市场处于一种出清的状态22.在囚徒困境的两难选择中()。
【】A.双方都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结果限于最不利的局面B.双方都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导致最好的选择C.双方进行合作,得到了最好的结果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3.无论在竞争性市场还是垄断市场当中,()厂商将扩大其产出水平。
【】A.价格低于边际成本B.价格高于边际成本C.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D.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24.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
【】A.产出增加5% B.产出减少5%C.产出的增加少于5% D.产出的增加大于5%25.一位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函数为Q=200-(P/3),不变的边际成本是100。
如果他不实施价格歧视,他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
【】A.300 B.150C.600 D.02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D.曲线离原点越来越远27.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中()。
【】A.是储蓄而不是投资B.是投资而不是储蓄C.既非储蓄又非投资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28.加速原理说明了,如果产量(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迅速,那么()【】A.投资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消费函数向右方移动☆☆☆☆☆试卷第 3 页 ( 共 16 页 )C.投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消费函数向左方移动29.假设名义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20%,实际利率是:()【】A.10% B.-10%C.30 D.-30%30.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假定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A.ε=(ΔY/ΔX)·(X/Y) B.ε=(ΔX/ΔY)·(Y/X)C.ε=( ΔY/Y)·(X/ΔX)D.ε=(Y/ΔY)·(X/ΔX)2.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有()【】A.等产量曲线凹向原点B.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C.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其中每一条代表一个产值,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D.等产量曲线互不相交E.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交3.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看法正确的有()【】A.均衡点位于预算线上B.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线而存在C.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D.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E.均衡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4.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应注意以下问题()。
【】A.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B.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劳动C.包括外国的本国国籍的人创造的价值 D.包括折旧E.最终的产品和劳务是当期所生产的5.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
【】A.初始消费支出B.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引致消费C.基本的投资支出D.政府的支出6.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需求弹性越大,销售收入越大B.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C.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D.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提高利润☆☆☆☆☆试卷第 4 页 ( 共 16 页 )E.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7.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B.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C.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D.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E.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8.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A.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的绝对数量也会增加B.消费增加的数量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C.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D.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上升E.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差额随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大9.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A.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B.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C.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D.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减少E.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10.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11.消费者剩余是指()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之上,均衡价格以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D.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E.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12.按垄断与竞争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
A.完全垄断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竞争市场E.营销市场13.以下关于边际效用说法正确的有()。
A.边际效用不可能为负值B.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呈同方向变动C.对于通常情况来说,消费者消费商品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D.在边际效用大于等于零时,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反方向变动E.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14.IS曲线是()。
【】A.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反方向变化B.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C.描述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收入与均衡利率的不同组合的一条曲线☆☆☆☆☆试卷第 5 页 ( 共 16 页 )D.IS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E.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5.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