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86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前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統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的熟练掌握,使其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强调化学知识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热爱科学事业的情感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课程内容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包括物质的基本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内容。
2.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主要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
3.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学习有关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内容。
4.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关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内容。
5.化学能和化学动力学。
学习关于热化学、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6.化学实验。
进行一定的化学实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
7.化学与生活。
研究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作用。
三、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3.熟练操作化学实验,了解实验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实验技能。
4.培养科学素养,关注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四、实施方式1.教学内容和方法。
注重化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历史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
设计合理的化学实验内容和安全操作规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精神。
3.实践教学。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化学在科技和社会中的应用。
4.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热爱科学事业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五、课程评价1.考试评价。
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化学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实验评价。
通过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精神。
3.综合评价。
通过平时表现、综合素质测评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发展全面的化学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思路清晰,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和研究化学科学问题,培养学生勤奋勤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筑牢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素养基础。
三、课程内容1.化学规律(1)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3)化学元素和化合物(4)物质的量的测定(5)离子理论和电解质溶液(6)化学平衡(7)化学反应动力学(8)溶液的物理及化学性质(9)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2.化学能与化学变化的定量关系(1)化学反应的热性质(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3)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中和反应(4)原子结构与原子量(5)物质的量与摩尔概念(6)分子量与化学计量(7)化学反应的原子计量与化学方程式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和热现象(2)化学反应的动力学(3)物质的能量与守恒(4)能量的传递与转化(5)物质能量贮存与利用(6)原子结构与能量变化4.化学元素与化合物(1)主要元素与其化合物(2)轻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3)碱土金属元素和碱金属元素(4)金属非金属元素(5)氧氧化物和非氧化物(6)氮化物与磷化物(7)卤素氢卤酸和氧化酸5.化学实验与化学思维(1)化学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2)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分析(3)化学实验现象说明与解释(4)观察实验中的现象与变化(5)实验结果的总结与探究(6)实验原理与学科联系六、学习方法与途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主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详解内容:一、前言1.1 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化学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对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2 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化学教学内容,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
二、课程设置2.1 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包括化学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2 课程内容该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内容,内容丰富,涵盖了化学的各个方面。
三、教学要求3.1 教学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3.2 教学方法该课程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评价体系4.1 评价指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评价指标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4.2 评价方法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评价、实验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
五、课程实施5.1 教材选用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的选择提出了要求,要求使用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材,保证教学质量。
5.2 教师培训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六、总结6.1 实施效果与问题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6.2 展望未来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化学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课程标准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以上是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一些详细解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引发对化学教育的思考和探讨。
七、课程设置的优化2020年,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师教学实际情况,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一定的优化。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绪论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本标准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注重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旨在推动学生终身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自尊、自信和自主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系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对社会关怀、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3.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培养。
4.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1.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基本性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与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等基础知识。
2.化学实验技术:包括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实验技术。
3.化学计算方法:包括质量、体积组成、化学计量、溶液浓度计算、化学平衡计算等化学计算方法。
4.化学反应与反应动力学:包括化学反应类型、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等化学反应与反应动力学的内容。
5.化学环境与人类生活:包括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材料与能源、生活中的化学应用等化学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内容。
四、课程要求1.知识技能要求:学生应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具有一定的化学计算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
2.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应具有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应具有对化学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社会关怀、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和要求1.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化学知识、较强的化学分析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中阶段掌握较为全面的化学知识,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主动探求自然界的规律,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在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协作,学会有效地交流和合作。
4.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安全和环保,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学术规范,注重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
二、知识体系和内容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1.1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2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3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4化学反应及动力学1.5化学平衡和热力学1.6酸碱和盐的化学1.7有机化学基本概念2.化学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2.1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2.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2.3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4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化学的应用与拓展3.1化学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3.2化学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3.3化学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3.4化学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强调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关注化学的发展和应用。
5.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实验室设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和考查1.强调综合性评价,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注重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素质。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高中化学课程是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作为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文件,旨在规范教学内容和要求,促进高中化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理解化学与生活、科技和环境的关系;(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能够设计、执行和分析实验;(3)掌握化学计算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具备批判性思维。
2.思维方法与素养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学生应具备以下思维方法与素养:(1)培养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和归纳,培养科学探究创新精神;(2)培养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树立科学的人文情怀;(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价值观与态度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学生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1)树立化学对社会的重要性,培养珍惜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批判求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
三、课程内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基础知识(1)化学元素与周期表:介绍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周期表的构成,以及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规律;(2)化合物与化学键:介绍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和化学键的形成,让学生了解分子结构和物质性质的关系;(3)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平衡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反应过程和平衡反应的能力。
2.物质的量和组成(1)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介绍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2)溶液的浓度和反应:介绍溶液的浓度、溶解度和化学反应速率,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3)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能力。
3.化学能和化学动力学(1)热化学:介绍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让学生了解热能的转化和利用;(2)化学动力学: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培养学生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的能力;(3)电化学:介绍电解和电池原理,让学生了解电化学反应和电能转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一、课程的总体要求1.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化学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其在学业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使其对化学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为未来专业学习和就业做好准备。
2.课程内容化学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大部分,其中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3.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学生应能够掌握化学基本原理与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课程的具体安排1.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化学课程主要设置为三年学习。
一年级主要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二年级主要学习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训练和应用研究,包括化学实验和化学应用。
2.课程安排化学课程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和课时安排进行学习。
具体的课程安排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化学课程的理论学习主要通过讲授、阅读、讨论和作业等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化学原理、展示实验、分析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听课、思考和讨论来学习化学知识。
2.实验教学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验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
3.论文阅读对于一些化学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论文和文章来进行教学。
通过阅读论文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化学的了解和兴趣。
四、课程的评价方法1.日常测验化学课程的日常测验可以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评定等方式进行。
通过日常测验可以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送审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高中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5)(一)设计依据 (5)(二)结构 (5)(三)学分与选课 (6)1.学分设置 (6)四、课程内容 (8)(一)必修课程 (8)(二)选修Ⅰ课程 (21)(三)选修Ⅱ课程 (41)五、学业质量标准 (51)(一)学业质量标准及说明 (51)(二)学业质量水平 (51)六、实施建议 (5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55)(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61)(三)教材编写建议 (65)(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68)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71)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 (73)附录C:学生必做实验索引 (84)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总览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实验稿)进行修订的,旨在规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标准分为基础知识与能力要求、课程内容、实验与技能、评价和其他四个方面。
二、基础知识与能力要求1.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知识学生应当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例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等。
2.理解化学定律和理论学生应当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定律和理论,例如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化学平衡定律、物质的量和比例等。
3.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应当能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分析化学实验数据,解释化学现象和应用化学原理设计实验等。
4.培养化学实验技能学生应当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5.培养科学研究精神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和归纳等科学方法。
三、课程内容1.化学基本知识包括化学元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律等基本知识。
2.化学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原子和分子结构,化学键和晶格结构,溶液和纯净物质的性质等。
3.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包括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化学能量变化和化学热力学等内容。
4.化学物质的变化和利用包括化学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转化,化学物质的性质改变和利用,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5.化学与生活包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化学制品,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6.化学与科学研究包括化学实验和技术方法,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化学原理和实验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
四、实验与技能1.基础实验技能包括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基础实验技能。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送审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7年6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5)三、课程结构 (7)(一)设计依据 (7)(二)结构 (8)(三)学分与选课 (9)1.学分设置 (9)四、课程内容 (11)(一)必修课程 (11)(二)选修Ⅰ课程 (31)(三)选修Ⅱ课程 (64)五、学业质量标准 (80)(一)学业质量标准及说明 (80)(二)学业质量水平 (80)六、实施建议 (87)(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87)(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98)(三)教材编写建议 (104)(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08)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113)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 (116)附录C:学生必做实验索引 (130)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一、引言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我国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为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本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旨在为高中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化学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化学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结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主要分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部分。
1. 基础知识(1)化学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3)化学元素及其周期律(4)化学键和分子(5)化学物质及其性质(6)化学反应动力学(7)化学平衡(8)酸碱平衡(9)溶液与溶解度(10)化学热学(11)电化学(12)化学变化及能量(13)化学实践基础2. 基本能力(1)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4)利用实验手段获取化学信息的能力(5)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验探究能力3. 实践能力(1)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2)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4)实验结果的准确表达和推理三、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化学实验;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4.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课堂讲述、实验教学、讨论研究、案例分析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和灵活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可以采用考试、实验报告、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㈠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㈡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罝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通过有层次、多样化、可选择的化学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保证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4.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依据化学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每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化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化学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任务1.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掌握常见的化学知识和理论。
2.培养学生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一、教学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1)化学基本概念(2)化学原理2.化学实验技术与实验方法(1)化学实验技术(2)化学实验方法3.化学应用(1)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化学在工业中的应用(3)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二、教学步骤1.理论教学(1)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讲解化学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3)介绍化学在生活、工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2.实践教学(1)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参观化学工厂、化工园区等,了解化学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3.综合实验(1)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
(2)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研究或调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视频教学通过播放化学实验视频、化学反应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通过化学实验、参观化工厂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基础科学。
本次修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按照《普通高中教育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进行修订的。
本版课程标准紧密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素养、课程实践等方面的要求,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和基本化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总体要求根据《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导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清晰的理论基础:学生应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2.系统的基本知识:学生应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建立化学思维框架。
3.丰富的实验技能: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进行化学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4.灵活的思维能力:学生应具备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内容根据学科的特点,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元素和周期表(1)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分类(2)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和应用2.化学键和化合物(1)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2)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推导3.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应用4.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类型和规律(2)化学反应的能量效应5.键合理论和分子结构(1)分子的结构和性质(2)键合理论和分子结构的认识6.化学实验和化学分析(1)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化学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四、基本技能根据学科的特点,化学中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操作技能(1)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测量实验数据2.实验设计能力(1)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和程序(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3.问题解决能力(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五、核心素养根据学科的特点,化学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学生应具备化学基础知识,能够进行化学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化学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及实践分析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社会的能力。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1、化学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化学的相关性、普遍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体现,明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熟练掌握电子和极化现象,理解化学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掌握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过程;
3、化学实验和设备:学习常见的实验仪器设备,熟悉实验操作,能够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分析和记录实验数据;
4、用计算机辅助记录实验数据:学习利用电脑辅助实验记录、分析和处理数据;
5、化学实践及社会应用:学习运用化学知识的各种形式的实践应用,以及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6、发现和前沿:学习新能源及新材料,学习新的研究成果。
本课程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学习者主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体验科学、探索科学、实践科学、发现科学,并
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此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安全知识,重视科学素养在
思想上的培养;要求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化学的事实,做到科
学认识和实践。
总之,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学习化学,能够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及实践分析能力
以及认识科学社会的能力,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正确应用科学,
成为一个具有正确的科学观念和行为的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送审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7 年6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5)(一)设计依据 (5)(二)结构 (5)(三)学分与选课 (6)1.学分设置 (6)四、课程内容 (8)(一)必修课程 (8)(二)选修Ⅰ课程 (21)(三)选修Ⅱ课程 (41)五、学业质量标准 (51)(一)学业质量标准及说明 (51)(二)学业质量水平 (51)六、实施建议 (5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55)(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61)(三)教材编写建议 (65)(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68)附录 A: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71)附录 B:教学与评价案例 (73)附录 C:学生必做实验索引 (84)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送审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2017年6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一)课程性质 (1)(二)基本理念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一)学科核心素养 (2)(二)课程目标 (3)三、课程结构 (5)(一)设计依据 (5)(二)结构 (5)(三)学分与选课 (6)1.学分设置 (6)四、课程内容 (8)(一)必修课程 (8)(二)选修Ⅰ课程 (21)(三)选修Ⅱ课程 (41)五、学业质量标准 (51)(一)学业质量标准及说明 (51)(二)学业质量水平 (51)六、实施建议 (5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55)(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61)(三)教材编写建议 (65)(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68)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71)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 (73)附录C:学生必做实验索引 (84)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关系密切,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通过有层次、多样化、可选择的化学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保证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引导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4.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依据化学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每一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于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述5个方面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要求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实践层面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多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未来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1. 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2. 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 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 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5. 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较深刻地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在本标准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5大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四级水平,便于在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详见附录A)。
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1.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方案,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或科学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多样化和可选择的课程。
必修课程要为全体学生奠定共同基础,选修课程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人需求。
不仅可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取向的多元发展需求,同时赋予学生和学校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2.借鉴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反映课程实施的现实需要,设计课程组织形式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国内课程实施经验和问题的调研基础之上,优化设计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特点,必修课程内容依据主题组织,提高课程实施的整体性。
基于课程的定位和学生的升学需求,选修Ⅰ课程采用模块结构,以体现化学学习领域的特点和与大学化学课程的关联性,保持课程的持续性和一贯性。
选修Ⅱ课程采用系列模式,以提高课程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利于学生的自主选修和学校的自主开设。
3.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及核心素养内涵,确定课程主题、模块和系列高中化学课程以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确定课程的主题、模块和系列。
在必修课程阶段,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大概念)的统领作用,选取“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主题。
在选修Ⅰ课程中,依据化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领域,设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3个模块。
在选修Ⅱ课程中,选取“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3个课程系列,综合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社会发展价值和时代性,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样性内涵,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又利于校本化的课程开设和管理。
(二)结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
必修课程努力体现化学基本观念与发展趋势,促进全体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等5个主题。
选修Ⅰ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培养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化学的志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选修Ⅰ设置“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3个模块。
选修Ⅱ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面向对化学学科有不同兴趣和不同需要的学生,拓展化学视野,深化对化学科学及其价值的认识。
选修Ⅱ设置“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等3个开放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