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1.94 KB
- 文档页数:2
脑出血治疗的三大方法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
其患病率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致死率、致残率很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那么脑出血的治疗要如何进行呢?1、脑出血治疗的第一步就是观察是否降压。
因为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一个常见病因之一。
如血压不超过26.7/14.7kpa(200/110mmHg)一般不需要采取降压措施。
如需降压,则需注意:血压急骤下降显然不利于脑血液循环的自动调节,甚至加重脑缺血,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频度增加,所以应缓慢地降低血压,不宜过猛,一般选用中成药珍菊降压片,2片,每日3次。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这是脑出血治疗重要的一步。
50%甘油盐水,按1g/kg口服,每4小时一次,或可首次给服100ml,以后60ml一次,每日4次;或10%甘油静脉用制剂500ml静脉滴注; 也可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每4~6小时一次,可和速尿40mg静推交替使用。
输入后4小时内如尿量少于250ml,要慎用或停用,检查肾脏情况。
3、手术治疗,因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一般都有血肿或瘀血聚集在颅内,所以手术也是脑出血治疗一个常用方法。
通过颅骨钻孔或骨瓣形成以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采用CT定位钻孔血肿抽吸尿激酶注入法治疗重症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在CT引导下定位进行血肿吸出,配合自拟方禹功七厘夺命汤灌肠或鼻饲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效率达91.7%。
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年老体弱一般情况差的病人的脑出血治疗。
除此之外,许多医生在进行脑出血治疗时应用止血药和凝血药。
当然,患者应注意的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脑出血是否用活血化淤中药近年来的治疗观察证明,活血化淤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
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活血化淤药能对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他作用,即:(1)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2)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纤溶过程,使高凝状态者降低,低凝状态者上升;(3)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4)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5)调节血液流变学,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发生;(6)由于活血化淤中药多富含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通过对机体微量元素的调节,使中风病的危险因素缓解,从而改善了颅内应激状态,使中风症状缓解。
72例脑出血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作者:何建清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与内科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脑出血患者病历及内科临床治疗经过。
结果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54%患者预后良好。
结论脑出血患者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关键词】脑出血;诊断;治疗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本文重点讨论高血压性脑出血。
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其表现起病急、发展快,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偏瘫、意识障碍等。
病残率、死亡率均较高,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
脑出血的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多少、出血速度快慢、血肿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关,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发头痛、言语不清、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肢体活动及意识障碍等。
脑出血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1]。
笔者对72例脑出血患者病历及内科临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2月接诊并治疗的72例脑出血患者。
其中男性5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0.5岁。
60例(83%)患者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排便、饮酒等突然发病。
72例患者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58例(80%)。
1.2辅助检查1.2.1颅脑CT检查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检查。
颅脑CT可显示出血部位、范围、出血量多少,还可了解出血周围水肿及脑组织受压等情况。
1.2.2脑脊液检查早期腰穿因有诱发脑疝的危险。
脑脊液早期为血性,后期为淡黄色。
1.2.3DSA检查可清楚显示异常血管和破裂血管部位。
脑出血临床研究进展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希望。
一、脑出血的发病机制研究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目前认为,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小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使血管壁变薄、脆性增加,在血压剧烈波动时容易破裂出血。
此外,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抗凝或溶栓治疗等也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近年来,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发病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会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释放,如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炎症反应会加重脑组织损伤。
同时,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脑屏障破坏等也在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脑出血的诊断技术进展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头颅 CT 检查,能够快速明确出血的部位、范围和出血量。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MRI)在脑出血的诊断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能够更敏感地检测出微量出血和微出血灶,对于评估脑出血的病因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也被发现有助于脑出血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例如,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等在脑出血后会明显升高,其水平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三、脑出血的治疗进展1、内科治疗血压管理:控制血压是脑出血内科治疗的关键。
目前认为,对于收缩压在 150 220 mmHg 之间且无急性降压禁忌证的患者,将收缩压快速降至 140 mmHg 是安全有效的。
但对于收缩压大于 220 mmHg 的患者,应谨慎降压,避免血压下降过快导致脑灌注不足。
脑溢血的最佳治疗方案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于脑溢血的治疗方案,我们需要尽可能找到最佳的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目前被认为是最佳治疗方案的方法。
首先,对于脑溢血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就医。
一旦出现脑溢血的症状,患者应立即就近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及时的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其次,手术治疗是治疗脑溢血的重要方法。
对于一些严重的脑溢血病例,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途径。
手术可以帮助清除脑内的血块,减轻脑部的压力,防止继续出血,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脑功能。
除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脑溢血的重要手段。
药物可以帮助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脑血管的压力,防止血管再次破裂出血。
此外,药物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脑部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一些新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被引入到脑溢血的治疗中。
比如介入治疗、微创手术等,这些新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治疗手段,对于脑溢血患者来说,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脑部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患者及其家人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康复训练计划,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针对脑溢血的治疗方案,我们需要综合运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以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同时,对于脑溢血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减少脑溢血的发生。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脑溢血的困扰,重获健康。
内科临床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解决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水肿的问题及创面大小的状况。
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有脑出血。
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且死亡率非常之高,更加严重的是,该疾病的后遗症不仅使病人十分的痛苦,还对其家属造成不小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传统的手术耗时长,出血量大,手术后脑水肿反应十分明显,不少病人依然承受着不小的痛苦。
方法:我国近年来自主研发的脑出血微创手术以及中医辅助治疗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结果:病人经过微创手术后,出血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且很多患者没有出现脑水肿反应,下面,我们对这一手术进行临床分析。
结论:通过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微创手术【中图分类号】r7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97-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本医院从2010-2011年收诊的56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统计,其中男性患者共计30位,其余为女性患者,入院时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为20例,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有8例,其中36名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术后出现了意识模糊、浅昏迷、脑水肿等不同程度的症状,有6名患者在保守治疗5天后由于脑出血死亡。
我们把其余患者按照入院前意识清醒的程度进行分级,共分为个等级:(1)意识模糊:共有5名患者。
(2)轻度无意识状态:共有6名患者。
(3)昏迷:共有13名患者。
(4)重度昏迷:共有6名患者。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较高,而且在手术后会伴随着许多的后遗症,再治疗起来也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当患者伴随着糖尿病史时,保守治疗在术后造成的创面较大,伤口很难愈合,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方面,通过临床分析来看看效果如何。
1.2诊断方法1.2.1西医治疗阶段:微创手术在原有的手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微创手术的特点是:(1)早期微创ct导向,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治疗指南范文脑出血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指的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
脑出血的治疗旨在迅速止血、控制颅内压力和保护脑组织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下脑出血的常见治疗方法。
首先,在诊断出脑出血后,最重要的是立即进行紧急治疗。
一旦发现了脑出血的症状,如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等,患者应尽快送往医院。
紧急治疗的第一步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等,并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氧饱和度下降,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接着,应立即开始止血治疗。
这通常包括控制患者的头部位置,保持平躺或稍微抬高头部的姿势,以减少脑血管的压力。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来止血。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吸血凝固。
开颅手术通过移除血液积聚的组织和结构来减轻颅内压力,同时修复或结扎出血的血管。
这种手术通常适用于较严重的脑出血病例。
吸血凝固技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利用导管将凝血物质(如凝血酶)直接注射到出血部位,以帮助血液形成凝块并止血。
这种方法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进行脑出血的治疗。
除了积极的止血治疗外,还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力。
这可以通过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减少血管二氧化碳含量,从而缩小血管,减少颅内压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以减少体内的液体积聚,从而减轻颅内压。
脑出血治疗的另一个关键方面是保护患者的脑组织功能。
这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水平、维持适当的体温和维持良好的血液供应来实现。
在治疗过程中,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和语言治疗,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脑功能。
总之,脑出血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尽早诊断和紧急处理。
治疗的重点是止血、降低颅内压力和保护脑组织功能。
通过合理运用手术和介入治疗,结合积极的止血和支持性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脑出血治疗方法大全(一)治疗1.急性脑出血的急救原则防止进一步出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维持生命功能和防治并发症。
具体措施是:(1)安静卧床:床头抬高,尽量减少搬动。
一般卧床3~4周左右。
(2)保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的最初的5min内,对于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患者舌根后坠容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应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侧卧位,头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3)合理应用镇静药: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药。
(4)调整血压: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可用小量利舍平(利血平)治疗或25%硫酸镁10ml,深部肌内注射;神志清楚的给予口服降压药物。
(5)少搬动:如果患者在狭小场所发病,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
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
(6)内科治疗:血肿小且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基本上以内科基础治疗为主,有时可早期增加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较多采用有活血祛瘀的中药制剂。
伴发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则需积极而合理的脱水疗法。
(7)外科治疗:对血肿大、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大多须及时手术。
有时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则应紧急手术。
有学者认为在病理损害中起启动和关键作用的是血肿,其引起的缺血水肿体积又可数倍于血肿,故主张尽早手术,甚至在发病6h内的早期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因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8)止血药物:常用酚磺乙胺(止血敏)、氨甲苯酸(抗纤溶芳酸)、维生素K等。
止血药用量不可过大,种类不宜多。
(9)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炎、褥疮。
重点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每半小时测1次,平稳后可2~4h测1次,并认真记录。
(10)及时抢救:如意识障碍加重或躁动不安,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脉搏缓慢,血压升高,说明已有脑疝发生,应立即进行抢救。
高血压致脑出血患者68例的临床内科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致脑出血患者采用内科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致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
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两者患者在治疗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
1.2.1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给患者使用甘露醇(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3037,250ml:50g)进行降颅内压治疗,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min内静脉滴注。
同时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给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拜耳先灵医药保健股份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002,50ml:10mg)+生理盐水500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要采取避光、缓慢滴注。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56,20ml:30mg)+生理盐水100ml进行静脉滴注,2次/d。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4d。
1.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3]。
基本痊愈:患者的评分减少>90.0%;显效:评分减少46.0-90.0%。
有效:评分减少18.0-45.0%;无效:评分减少<18.0%或者出现评分增加的情况。
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有效。
1.4 颅内出血量在患者住院时和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ct检查,计算患者颅内出血量。
出血量=(出血面积最大层的长×宽×层面数)×0.5。
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出血性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灶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饶明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临床特点①多在动态下急性起病。
②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2)辅助检查①血液检查:可有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等。
②影像学检查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准确、清楚的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及周围脑组织受损的情况。
头颅MRI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CT优于MRI,但MRI检查能更准确的显示血肿演变的过程,对某些脑出血患者的病因探讨会有所帮助,如能更好的鉴别瘤卒中,发现AVM及动脉瘤等。
脑血管造影(DSA):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或CT及MRI检查怀疑有血管异常时,应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异常血管及显示出造影剂外漏的破裂血管和部位。
③腰穿检查: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时,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
在投有条件或不能进行CT扫描者,可进行腰穿检查协助诊断脑出血,但阳性率仅为60%左右。
对大量的脑出血或脑疝早期,腰穿应慎重,以免诱发脑疝。
(二)病类诊断l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丹参酮ⅡA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脑出血是现今社会中的常见病,并发症、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
目前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疗程长,功能康复慢,尤其表现在血肿及周围水肿带消失速度慢,而近来中药活血化瘀越来越多地介入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我院从2011年1月~2014年1月对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病程第10d左右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结果。
标签:脑出血;活血化瘀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我院住院符合治疗的患者55例,(脑出血量0.05)有可比性。
1.2方法資料组在常规之治疗的基础上均在病程第10d左右予以丹参酮ⅡA (4~6支),加入5% 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
两组均14d为1疗程。
1.3疗效评定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判定疗效:①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降低91%以上;②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降低46%~90%;③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降低18%~45%;④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降低18%或增加不足18%;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增加18%以上。
疗程结束1w后复查CT。
1.4统计学处理以t检验作为两组间差异显著比较,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
各项统计均用SPSS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显著性水准为P<0.05。
2 结果2.1疗效观察见表1。
2.2 CT复查观察见表2。
2.3疗效两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治疗组显效率90%,血肿吸收率83%,对照组显效率60%,血肿吸收率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脑出血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血肿形成引起的脑水肿,形成占位效应使脑组织受压推移、软化、坏死,引起各种临床症状。
现代研究证明血肿周围可远大于出血数倍体积的缺血后水肿区,类似于脑梗死的缺血性半暗区,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失主要由于本区域的代谢障碍及继发的神经病理生理改变,微循环障碍造成。
脑出血治疗方法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和困扰。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最重要的是迅速就医。
在病情发
作后,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
在医院,医生会进
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急性期,医
生通常会采取手术的方式,通过去除血肿或者减压术来减轻脑组织
的压力,防止继续出血,减少神经功能的损害。
其次,对于慢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
复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如
降压药、脑血管扩张药等,以控制血压,改善脑血液循环,减少脑
出血的再次发作。
康复治疗方面,患者可以进行物理治疗、言语康复、职业康复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家人的支持和关心也是非常
重要的。
家人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合理的护理,患者是有可能得到好转和康复的。
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张新宇写在课前的话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
循证医学证据可以分为一到四级,一级是最高的证据,四级是可靠性比较低的证据。
临床推荐分ABC三级,A级是比较明确可靠的证据,C级是推荐最低的证据。
一级证据是典型人群中设计合理、高质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或者是实验的系统回顾。
这些实验一般有以下的特点:随机入组;明确界定初级终点事件;明确界定入组和排除标准;充分估计中间退出的病例数以及最终能完成的病例数,保证足够的量,将偏移降到最低;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基线特点的不同,并进行相应的平衡和统一处理,对差异进行统计学校正。
二级证据是符合以上一至五条标准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或者对类研究,或者缺少以上五条中任意一条的标准人群随机对照研究;三级证据是标准人群中的其他对照研究,包括有准确定义的自然病史的对照或者患者自我对照,患者得到的结果需要独立进行。
四级证据来自非对照研究、病例研究、病例报告或者专家意见的证据。
A级是有效、无效或者有害,至少有一项有说服力的一级证据或者两项一致的二级证据来支持。
B级可能有效、无效或有害的,需要一项有说服力的二级证据,或者给大多数人承担的三级证据的支持。
C级或许有效、无效或有害,至少需要两项有说服力的三级证据来支持。
一、脑出血的治疗现状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发病率的疾病。
目前脑出血的治疗缺乏特异性的靶向治疗,对于脑出血的各种干预手段包括手术方法,以及内科的各种药物治疗,单独的成功率与有效性知之甚少。
最近的研究提示,虽然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能够肯定有效的治疗脑出血,但是对于出血量不大,通过有效的医学干预,此类患者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生存质量。
该研究结果提示,即使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这种积极有效的医学干预是可以大大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一)脑出血的预后脑出血30天的死亡率和脑出血的体积、位置有较大关系,一般认为处于较深部的脑出血死亡率比较高,而相同体积的脑出血如果在表浅部位如脑叶存活率则比较高。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发布时间:2023-03-07T01:12:57.36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2期作者:吕保卫[导读] 探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
吕保卫黄石市爱康医院湖北黄石 435000【摘要】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7例)和对照组(n=47例)。
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结果:在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周期结束后能够更快的恢复,值得参考。
【关键词】醒脑静;急性脑出血;治疗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通常发病的时间较为短暂,且病情的变化非常的迅速,有着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加之国内的老龄化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症状,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脑出血的概率急剧增加,由此可见,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2]。
研究主要以医院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医院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7例)和对照组(n=47例)。
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55岁-75岁,平均年龄(68.14±3.05)岁;其中:基底节出血者15例、丘脑出血者12例、小脑出血者11例、脑干出血者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