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工厂物流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246.51 KB
- 文档页数:6
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措施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成为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智能工厂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精确和可靠的生产环境。
本文将探讨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智能工厂的建设措施1.信息技术应用智能工厂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
企业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自动化设备的引进智能工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自动化设备的支持。
企业应加大对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引进力度,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支撑。
企业应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进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主化。
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和控制。
三、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措施1.数据采集与分析数字化车间的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获取车间内各种信息和数据,并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车间建设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加强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车间内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3.智能物流系统的建设数字化车间的建设需要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
企业应加强对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引进智能物流系统,实现物料的自动化管理和流程的优化,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度。
四、结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厂内物流规划设计厂内物流系统设计方法1、线体设计—生产线平衡1、线体设计—生产线平衡通过合理布置工作地,划分workstation,获得更高的生产线平衡.1、线体设计—平面布置SLP线体设计工具:E-FACTORY眼下很多工厂在进行规划时,都会做物流仿真,物流仿真的要点就是输入的数据需要系统,准确,不然不正确的输入,不会推导出一个合理的结果。
仿真可以大大减少未来运行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预防性的演练与优化。
2、线边规划—线边库存每一种零部件在生产线边或仓库内的存放数量需最大程度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并兼顾库存的最小化。
在设计线边库存和仓库库存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2、线边规划—物料存储区域规划线旁的面积是黄金,所以如何合理利用线边的空间是关键,既要保证线边作业美观,又要保证人员作业顺畅少步行,那就需要物料供应的手边化,结合工装设计来达到理想的线边物料供应模式,如今流行的是同步台车伴随供应的模式。
线边规划—存储区域规划作业步骤线边规划—物料存储规划方法线边规划是物流规划的起始原点,确定了物料上线的方式即可进行倒序推演。
如线边要求裸件上线,那么就需要供应商端包装也是为裸件包装,或者在RDC翻包成裸件上线的方式。
线边采用什么样的供应方式,是超市供货,是KITTING配送,还是SPS,JIS等方式都影响着物料的一系列属性。
3、上线拉动—工作流程3、上线拉动—物料供应基于供应商的两种上线拉动模式4、信息系统—MES功能规划设计4、信息系统—WMS功能规划设计WMS拥有以下四大核心优势:1、供应链系统集成思路通过观察,现如今制造业有几大趋势:1)国内市场群雄逐鹿,消费市场拓展方向转向个性化制造与中小城市;2)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加快;3)线下模式的探索与复制加剧;4)阿x用投资,腾x用流量,京x用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布局市场;5)商业模式迭代方向:B2B/B2C/O2O→F2B2C→ODE→C2M,从制造—销售—需求转为需求预测—制造的计划性经济。
物流系统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在当前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做为一个年产值上亿元的本地制造型企业,如何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发觉并降低各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快速准确决策,单纯靠大量的人工和体会差不多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整个集团办公系统的信息化、供应链系统的信息化、物流治理的信息化、生产打算的信息化、制程系统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的信息化,通过运算机和资讯系统来处理各项业务流程才能第一时刻汇总和分析全国各工厂的数据,从而为治理层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相伴着我公司规模的日渐扩大,产品种类和产品产量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我公司输液器车间一个工作日的产量就能够达到约500个托盘共计7500余件货品,数量如此庞大的产品从下线、包装到灭菌消毒,再到解析、入库、出库,最后经不同物流渠道发往最终用户手中,这其中的每件货品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的物流治理以操纵产品质量和追踪反馈信息。
如此繁重的数据统计仅仅依靠原始的手工登记或者在电脑中手动录入,明显是效率低下同时专门容易显现错漏的,因此,我们提出了利用目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我公司生产、物流进行统计和治理的思想,«物流智能信息治理系统»项目确实是在如此的思想前提和生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技术可行性2020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到中科院无锡高新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时提出,要加强物流网建设,大力进展物联网技术。
这预示着以后几年内,物联网将成为国家政府大力的推广的新兴技术和理念。
RFID技术:俗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物联网:基于互联网和传统电信网为信息承载体,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并对物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治理。
工厂物流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优化工厂物流方案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工厂物流方案的重要性、关键要素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一个高效的工厂物流方案。
二、工厂物流方案的重要性工厂物流方案是指在工厂内部的物流系统和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线和装配线的布局、库存管理、生产计划和物流运输等方面。
一个优化的工厂物流方案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周期,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工厂物流方案的关键要素1. 原材料采购工厂物流方案的第一步是合理的原材料采购。
优化原材料采购流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并保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
这包括与供应商的合作和谈判、供应链的优化以及有效的库存管理等。
2. 生产线和装配线的布局工厂内部的生产线和装配线的布局对于生产效率和物流运输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布局能够减少物料运输的距离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布局时,应考虑生产线的流程顺序、物料的传送方式以及设备和人员的安排等因素。
3. 库存管理库存是工厂物流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过高的库存会增加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过低的库存则会影响生产计划和交货周期。
合理的库存管理需要考虑生产需求、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客户需求等因素,以保持合适的库存水平。
4. 生产计划一个高效的工厂物流方案需要建立有效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工厂资源和生产能力等因素来制定,并及时调整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提高交付准确性和响应速度,减少生产中断和生产滞后。
5. 物流运输物流运输是工厂物流方案中的最后一环,也是与供应链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环节。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合作伙伴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此外,物流跟踪和信息共享也是提高物流运输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制定和实施工厂物流方案制定和实施一个高效的工厂物流方案需要以下步骤:1. 研究和分析首先,对现有的物流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工厂整体物流策划书3篇篇一《工厂整体物流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工厂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整个物流流程,特制定本工厂整体物流策划书。
二、目标与原则目标:1. 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少货物在库时间和运输时间。
2. 降低物流成本,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3.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原则:1. 合理性原则:确保物流方案符合工厂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2. 高效性原则:追求物流运作的高效率和高速度。
3.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小化。
三、物流现状分析1. 仓库布局:现有仓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空间浪费或物流不畅的情况。
2. 运输方式:目前采用的运输方式是否最优,是否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3. 库存管理:库存水平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积压或缺货现象。
4. 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系统是否完善,能否及时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
四、物流改进措施1. 仓库布局优化重新规划仓库布局,根据货物类别和出入库频率进行分区,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2. 运输方式优化3. 库存管理优化建立科学的库存控制模型,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合理确定库存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积压。
4. 物流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共享,提高物流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完成物流现状分析和方案设计。
时间:[具体时间段 1]2. 第二阶段:实施仓库布局优化和运输方式优化。
时间:[具体时间段 2]3. 第三阶段:推进库存管理优化和物流信息化建设。
时间:[具体时间段 3]六、资源需求1. 人力资源:需要配备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2. 资金投入:用于仓库改造、设备购置、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
3. 时间投入:确保各个阶段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施和调整。
七、风险评估与应对1. 可能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物流效率下降的风险。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2008年3月,由康明斯公司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公司按50:50比例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项目总投资额愈27亿元人民币,可年产2.8升和3.8升直列四缸高压直喷式轻型柴油机40万辆,是康明斯在华最大的轻型发动机生产基地。
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汽车发动机处于汽车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成本、质量与供应链的响应速度直接关系着整车的竞争能力。
因此,如何在建厂之初就对工厂物流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尤为重要。
而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即一提物流就想到要建设多大面积的仓库,购买多少货架与叉车。
实际上,一个新工厂的物流规划更是供应链模式的规划,其目的是实现大批量、多品种生产的速度与精准,实现在质量、成本、速度上的多赢。
具体来讲,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供应链的模式;2.搜集零部件的尺寸明细;3.根据上述两条设计厂内与厂外物流;4.考虑反向物流;5.留出一定的冗余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确定供应链模式是前提整体供应链模式的设计是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前提。
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供应链模型,物流的设计与规划就无从谈起。
这一环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对客户的响应时间、供应商的所在地、保障生产的库存、质量控制模式等都会影响到是否需要物流场地,需要多少库存来保障生产与满足客户的需求。
工厂供应链模式的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明确工厂的运营目标在设计供应链模式之前,首先明确工厂的运营目标,因为只有与客户的需求相匹配,才能知道整条供应链的挑战及如有何针对性的去设计或逐步提高与改善。
福田康明斯建厂之初就明确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发动机工厂,实现卓越运营的目标,所以在运营的各环节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比如,不允许纸质的包装上线和叉车上线,这两项要求对物流部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在质量管理上,质量目标已经决定了福田康明斯是使用体系来保障质量的,所有部件是驻厂检验,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物流流程中不用考虑质量检验的区域。
物流仓储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指南第一章物流仓储设施规划概述 (3)1.1 物流仓储设施规划的意义 (3)1.2 物流仓储设施规划的流程 (3)第二章市场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4)2.1 市场需求分析 (4)2.1.1 市场现状 (4)2.1.2 市场需求分析 (4)2.2 可行性分析 (5)2.2.1 技术可行性 (5)2.2.2 经济可行性 (5)2.2.3 法律可行性 (5)第三章仓储设施选址与布局 (5)3.1 仓储设施选址原则 (5)3.1.1 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求 (5)3.1.2 地理位置优越 (6)3.1.3 安全环保 (6)3.1.4 节约成本 (6)3.1.5 便利的交通条件 (6)3.1.6 与周边设施协调 (6)3.2 仓储设施布局设计 (6)3.2.1 功能区域划分 (6)3.2.2 物流流程设计 (6)3.2.3 设备选型与布局 (6)3.2.4 信息化系统设计 (6)3.2.5 安全防护措施 (7)3.2.6 环境与绿化 (7)3.2.7 扩展性考虑 (7)第四章仓储设施规模与功能设计 (7)4.1 仓储设施规模确定 (7)4.2 仓储设施功能设计 (7)第五章仓储设施结构与材料 (8)5.1 仓储设施结构设计 (8)5.1.1 结构类型选择 (8)5.1.2 结构布局 (8)5.1.3 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9)5.2 仓储设施材料选择 (9)5.2.1 钢材 (9)5.2.2 混凝土 (9)5.2.3 砖石材料 (9)第六章仓储设施设备选型与配置 (10)6.1 仓储设施设备分类 (10)6.1.1 存储型设备 (10)6.1.2 流通型设备 (10)6.1.3 流通加工型设备 (10)6.1.4 辅助设备 (10)6.2 仓储设施设备选型与配置 (10)6.2.1 功能需求分析 (10)6.2.2 设备方案制订 (10)6.2.3 经济评估与定性分析 (11)6.2.4 设备配置与布局 (11)6.2.5 设备采购与安装 (11)6.2.6 设备维护与管理 (11)第七章仓储设施智能化与信息化 (11)7.1 仓储设施智能化技术 (11)7.2 仓储设施信息化建设 (12)第八章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12)8.1 仓储设施安全管理 (12)8.2 仓储设施环境保护 (13)第九章仓储设施建设投资与成本控制 (13)9.1 仓储设施建设投资分析 (13)9.1.1 投资背景 (13)9.1.2 投资规模 (13)9.1.3 投资方向 (13)9.1.4 投资回报分析 (14)9.2 仓储设施成本控制 (14)9.2.1 规划设计阶段 (14)9.2.2 施工阶段 (14)9.2.3 运营阶段 (14)第十章仓储设施建设施工与管理 (15)10.1 仓储设施建设施工 (15)10.1.1 施工准备 (15)10.1.2 施工过程 (15)10.1.3 施工质量控制 (15)10.2 仓储设施建设管理 (15)10.2.1 工程项目管理 (16)10.2.2 施工安全管理 (16)10.2.3 施工成本管理 (16)第十一章仓储设施验收与投运 (16)11.1 仓储设施验收 (16)11.2 仓储设施投运 (17)第十二章仓储设施后期维护与管理 (18)12.1 仓储设施维护保养 (18)12.1.1 定期检查 (18)12.1.2 清洁保养 (18)12.1.3 故障处理 (18)12.2 仓储设施管理策略与优化 (18)12.2.1 仓储设施布局优化 (19)12.2.2 仓储作业流程优化 (19)12.2.3 安全管理 (19)12.2.4 成本控制 (19)第一章物流仓储设施规划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厂内物流的流程
厂内物流是制造企业物流覆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一部分,它涵盖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入库、保管、出库,到生产的产品运往物流中心或工厂仓库等一系列流程。
此外,厂内物流活动的范围通常在物流中心和工厂仓库进行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
厂内物流系统涉及全厂的生产计划、工艺流程、搬运作业、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
为优化这一流程,需要考虑合理安排物料搬运的路线、运量、搬运方法和设备、储存场地、作业人员等因素,以加快物流速度(中间停顿少、生产周期短),提高物流质量(物料损耗少、搬运效率高、安全作业好),降低物流费用(包括搬运、储存等有关费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厂内物流体系的升级改造对于实现智能制造来说尤为关键。
所应用的物流技术装备主要包括智能信息化平台、自动化立体库、无人化搬运设备、标准化技术等方面。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可以进一步优化厂内物流流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支持制造企业的运营。
工厂物流规划的基本流程工厂物流规划的基本流程1一、物流转型更新的基本思路1.认识物流对于智能工厂运营的重要性物流是工厂转型升级中的核心要素,首先,工厂运输改造与改进应该确认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战L及价值导向,以产生发展方向上的相对聚焦,达成企业上下的共识与共行。
对于工厂的经营而言,交付、成本、品质、服务、速度、效率等都必须注重,这些要素相互妨碍、制约和推动。
所以,企业要结合产业环境和企业自身特征,选择对自身竞争力提高的关键要素成为重点。
另外,对于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演进方向也必须在战L中明确定义,明确中长期愿景,以签署各部门的议题与共行。
其次,需要设立计划一体化协作管理体制,实现产销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物流计划、发运计划之间的协作联动。
计划能力的最后表现是无法迅速识别和面对市场波动,因此计划体制要摆脱“击鼓传花”式的串联机制,建立以供应链计划为核心的互联互通模式。
当一个条件出现差异时,该模式无法迅速识别风险和变化,并指引其他计划进行合理的判定和调整。
第三,需要寻求适合的规划与提升切入点,以此为契机进行物流端到端的改造与改进。
无论以入厂运输、厂内货运还是成品物流为主要切入点,物流改造过程中都应时刻掌握其价值链的属性,物流链上每一个点都是承上启下、牵一发而动身体的,因此必定需要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认知。
在这个阶段,还必须大幅关注组织、流程、包装、信息化与可视化、设施、团队与人才、应急物流等方面的提高和进步。
第四,在第一、二、三步获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寻求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突破。
其重点在于智能单元化设计、自动化运输设备应用、人工智能设施应用、人机物数字化、物流场景数字化、物流计划智能化、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逐渐应用更新。
二、物流转型更新的切入点1.制定物流战L物流战L的逻辑引导价值判断体系的建立,将对后续所有的规划执行提供标准,判断相关运输科技、设备、软件选择的合理性,并指导整个运营落地过程中的细则优化,确保不管是规划还是运营都符合企业的仓储战L和定位。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工厂陆续建立。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物流规划与建设对于新工厂的顺利运转和高效生产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物流规划与建设对于新建工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可以使得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更加顺畅和高效。
这不仅可以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使得产品更加及时地送达客户手中,提升客户满意度。
物流规划与建设还可以使得工厂内部的物资管理更加规范,避免库存积压和损耗。
物流规划与建设对于新建工厂的运营管理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新建工厂物流规划与建设的具体步骤。
需要对新工厂的整体布局进行规划。
这涉及到工厂的建筑结构设计、车间设置、货物存放区域布置等方面。
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后续物流运输的效率和顺畅程度。
需要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路径进行规划。
这包括选址运输通道、运输工具选择、装卸设备设置等。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物资之间的交汇、转运和储存。
对于工厂的物资管理和库存管控,也需要进行详细的制度规定和设备配置。
这些步骤的有机结合,才能够构建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为新建工厂的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除了以上的步骤,还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在物流规划与建设中特别注意。
需要充分考虑到工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可能会对物流运输产生不同的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规划。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不能只是针对现阶段的需要,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工厂的扩建和产能提升等可能。
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和环保问题。
物流运输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需要进行合理的规避和应对。
同时在物流规划与建设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物流规划与建设对于新建工厂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在新的地区建设工厂。
在新建工厂之前,物流规划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以2000字左右,就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与建设进行详细阐述。
一、物流规划1. 确定物流目标:在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中,首先需要确定物流目标。
物流目标是指企业在建设新工厂时所期望达成的物流效果,其可以包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等。
通过确定物流目标,可以为后续的物流规划提供指导。
2. 确定物流网络:物流网络是指企业在建设新工厂时所设立的供应链网络。
在确定物流网络时,需要考虑供应商、配送中心、仓库等众多因素,并且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制定合理的物流网络。
3. 确定物流流程:物流流程是指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整个物流活动的过程。
在确定物流流程时,需要考虑各环节的时间、成本和效率等因素,并且需要保证物流流程的顺畅性和可控性。
4. 选择物流技术:在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中,物流技术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物流技术可以包括信息系统、设备设施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物流技术,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 确定物流组织:在新建工厂的物流规划中,物流组织的建立是重要的一环。
物流组织包括物流部门的设立、物流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
通过建立合理的物流组织,可以提高物流的协调性和效率。
二、物流建设1. 地点选择:物流建设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地点。
地点选择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人力资源等因素,并且需要根据企业的物流需求来确定地点。
2. 建设设施:物流建设的第二步是建设设施。
设施建设包括建立配送中心、仓库等,以及购置相关设备和工具。
通过合理的设施建设,可以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
4. 人员培训:物流建设的第四步是进行人员培训。
物流人员是物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进行人员培训,可以提高物流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5. 监督管理:物流建设的最后一步是进行监督管理。
工厂布局中的物流管理第一节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一、厂址选择所谓工厂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工厂的地理位置,使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一) 选址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厂。
第二是定址。
地区选定之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
(二)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选择地区时的影响因素有:1. 是否接近于市场这里的市场概念是广义的,也许是一般消费者,也许是配送中心,也许是作为用户的其他厂家。
接近产品目标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产品的迅速。
投放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2. 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企业应考虑尽可能接近原材料供应地,特别是与产品相比,在原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更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3. 运输问题根据产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特点,考虑应接近铁路、港口还是其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区域。
4. 与外协厂家的相对位置5. 劳动力资源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受教育状况等都不同。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在某些特定地区才更容易提供符合某些特定要求的熟练劳动力等。
6. 基础设施条件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有五项基础设施是需要在选址时予以认真考虑的:供水;电;煤气;排水;“三废”处理。
某些企业要耗用大量的水,如食品制造、电镀等;而另一些企业如化学加工的工艺过程则需大量的电。
对这些基础设施如不在选址时予以充分考虑,则会造成成本上升和带来不便。
7. 气候条件根据产品的特点,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气压等气候因素,如精密仪器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
8. 政策法规条件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建厂,可能会得到一些政策、法规上的优惠待遇,如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某些低税率国家等。
这也是当今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9. 政治和文化条件选址时对于一些涉及政治、少数民族政策、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否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如何构建高效的工厂内部物流管理体系【课程目标】制造业面临着销售预测不准、技术更新快,客户需求多变,导致生产计划、物料计划变化频繁,部分供应商到货不及时,物料不是积压,就是缺货,ERP系统运行存在诸多问题,工厂内部跨部门协作不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通过培训、案例分析和互动游戏,分享讲师07赴日丰田、日产汽车物流考察成果。
使学员获得以下十大收获:—-—如何构建高效的工厂物流管理体系;—--探讨如何搞好产销协调与物料控制之配合,杜绝缺货和积压;—-—如何推行拉动式生产和看板管理,有效控制在制品;——-如何制定科学的物料需求计划,并有效控制好库存;-—-如何搞好外协物料管理,提高采购与跟催力度,确保物料供应准确、及时和配套;-—-在ERP系统环境下,如何解决物料编码不规范、BOM更改、信息不同步和扣料不准确等问题; ———如何对库存物料、缓冲区物料和在线物料进行规划,确定物料期量标准;-—-探讨电子标签、看板及同步化物流方式的应用,提高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何对工位器具的使用、周转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实行仓储、配送与线边物料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物料帐物不符,物流效率不高等问题—--如何通过对工厂物流过程评审,使物流管理得到持续改进.【参加人员】生产计划、物料控制、仓储、采购等部门的经理、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士.【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如何构建高效的工厂内部物流管理体系-—解决跨部门协作问题的关键1。
在全球及融危机环境下,工厂内部物流管理面临十大问题2。
如何搞好工厂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企业第三利润的源泉3。
如何构建高效的物流管理运作体系———采购、计划、生产与销售不协调暴露出的问题———跨部门协调性差的原因——传统职能机构设置的形式与利弊分析—-—如何构建采购(Sourcing)与buyer分离,进行buyer、生产计划、物料计划与仓储整合的工厂内部物流管理运作体系。
(广东北电通信设备通过PMC管理职能整合,提升物控水平与快速反应能力成功案例)-——某企业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业务操作程序分析(厦门ABB有效解决PMC不协调、系统不完善问题的经验)第二部分:产销协调与物料控制1. 如何推进二十一世纪的最新生产方式——批量客户化生产1。
工厂物流实施方案工厂物流实施方案一、概述工厂物流实施方案是指根据工厂的特点和需求,对物流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方案。
通过合理的物流实施方案,可以提高工厂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
二、实施目标1. 提高物流效率:通过合理的仓储和运输管理,加快物流流程,提高交付速度和准确性;2. 降低成本:通过优化仓储和运输的布局和流程,降低物流成本;3.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4.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调度,优化资源利用,提高产能和效益。
三、实施内容1. 设立物流管理部门:工厂应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负责物流活动的规划和协调,以及对物流过程的监督和控制;2. 优化仓储管理:通过合理的仓库布局和设备配置,提高仓库利用率,同时建立仓库管理系统,实现对货物的准确记录和调度;3. 完善运输管理:建立运输管理系统,对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4. 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与上下游供应商建立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和控制;5. 建设信息化平台:建立物流信息化平台,实现物流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共享,以提高决策效能;四、实施步骤1. 研究工厂的物流特点和需求,制定物流规划;2. 建立物流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3. 优化仓储管理,包括仓库布局、设备配置和仓库管理系统的建设;4. 完善运输管理,包括建立运输管理系统和与运输公司的合作;5. 建设供应链管理系统,与上下游供应商合作建立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6. 建设物流信息化平台,实现物流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共享;7. 进行物流实施方案的培训和推广,确保全员的理解和支持;8. 定期对物流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不断改进。
五、实施预期效果1. 提高交付速度和准确性,提升客户满意度;2.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能和效益;4. 加强供应链协同管理,提高供应链反应能力;5.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
无人工厂实现智能物流与配送的新方案在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下,无人工厂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无人工厂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无人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想要实现真正的无人工厂,仅仅依靠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物流和配送进行智能化的改进。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现智能物流与配送的新方案。
一、智能仓储系统的建设在实现智能物流与配送的新方案中,智能仓储系统是关键环节之一。
传统的仓储系统往往依靠人工进行操作,存在效率低下、误差率高等问题。
而智能仓储系统则可以通过使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技术,实现仓储过程的无人化。
具体来说,智能仓储系统可以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自动识别、定位和装卸货物;通过传感器技术对仓库的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与物流信息系统的连接,实现对仓库存货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等。
通过建设智能仓储系统,可以实现对仓库操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人员成本。
二、智能物流车队的运营除了智能仓储系统外,智能物流车队的运营也是实现智能物流与配送的关键。
传统的物流车队常常依靠司机的驾驶技术和人工调度来进行配送,存在路线不优化、配送时间不准确等问题。
而智能物流车队通过使用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物流车辆和配送路线的智能控制。
具体来说,智能物流车队可以利用GPS导航系统和交通实时信息,优化车辆行驶路线,减少行驶时间和油耗;通过与物流信息系统的连接,实现对订单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处理,提高配送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使用传感器技术对货物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运营智能物流车队,可以实现物流配送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配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三、智能配送网络的建立除了智能仓储系统和智能物流车队外,智能配送网络的建立也是实现智能物流与配送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配送网络通常采用集中式配送模式,存在物流成本高、配送时间长等问题。
智能工厂规划1. 引言智能工厂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的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过程的工厂。
智能工厂的规划是为了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优化化。
本文将介绍智能工厂的规划内容和方法。
2. 智能工厂规划的内容智能工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厂布局优化、物流系统规划、生产线自动化规划和信息系统建设。
2.1 工厂布局优化工厂布局优化是指通过合理规划车间和设备的布局,以最小化物料和人员的运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工厂布局优化需要考虑生产流程、设备布置、物料运输等因素,采用一些工程技术手段,如工程学、运筹学等,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化设计。
2.2 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规划是指在智能工厂中合理规划物料流动的过程,通过优化物流路径,实现物料的准确、及时地投送到指定位置。
物流系统规划需要考虑物料的存储、运输、装卸等环节,利用物流管理系统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物流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
2.3 生产线自动化规划生产线自动化规划是指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和操作。
生产线自动化规划需要考虑生产工艺、设备选择、物料流动等因素,结合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技术,实现生产线的高效、灵活、智能化。
2.4 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是指在智能工厂中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和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信息系统建设需要根据生产需求,选取合适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建立数据采集和处理、传输和存储、分析和决策等功能,并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3. 智能工厂规划的方法智能工厂规划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分析现状首先需要对工厂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工厂设备、人员组织、生产流程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规划提供依据。
3.2 确定目标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和企业的发展需求,确定智能工厂规划的目标和方向。
如何建设工厂物流系统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如何构建工厂物流系统近代,工厂物流系统被视为“第二类生产”,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风靡一时的丰田JIT生产哲学,还是精益化生产体系,以及大规模定制,都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支撑体系,那便是工厂物流系统。
什么是工厂物流工厂物流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基本制造过程的加工和转移活动,最后开成一定使用价值的产成品,产将其运至成品库或用户。
物料经历采购运进、入库存验收、存放、工位转储、加工制造以及成品外运等一系列物流实体运送的流转过程。
什么是最重要的,库存、物流费用或服务毫无疑问,对于工厂物流系统来说首先库存。
在现代的供应链思想中,库存是一种无奈的结果,它是由于管理者无法预测示来的需求变化,才不得已采用的应付外界变化的手段,是人们不和谐的工作沉淀——冗余与囤积。
在现代的精益化生产体系中,库存更被认为“万恶之源”,高库存水平意味着高“海水面”,其影响远不止高流通资金的占压,过多的库存将生产过程的所有浪费都掩盖起来,引起更为严重的问题,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很容易“触礁”。
为了降低库存,制造业的管理者和学者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应用于局部生产过程的MRP系统产生,这种以计划主导、以零件为中心、以计算机管理为基础,根据产品需求量计算出零部件需求量的生产计划、组织和库存控制系统,比较有效地协调生产和采购工作的非均衡性,降低了企业库存。
后的ERP系统在库存方面的价值随着其资源概念的扩展而扩展,通过企业前端市场需求的管理,更为有效地控制了生产和库存的浪费。
但人们随即又发现仅靠企业级的管理软件来降低库存似乎已难以取得更进一步的效果,一些MRP、ERP管理逻辑外的因素成为了进一步降低库存的关键因素,例如,涉及物流系统中最关键的工厂布局、搬运系统基本储运单元、物流组织方式等内容。
对这些战术或技术支撑体系的改进又成为企业消除生产浪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保持敏捷反应能力等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也即工厂物流系统构建和改进。
因此,曾以消除过量生产浪费、等待时间浪费、运输浪费、库存浪费、过程浪费、动作浪费的JIT管理哲学随着丰田汽车在世界各地源远流传。
物流费用和服务水平当然是工厂物流系统重要的约束目标,尤其在职能型组织的企业中,费用指标和服务水准往往是设计工厂物流系统是对供应链库存或者综合成本负责的,那些看上去只是由一些货架、叉车、输送线、集装器具及软件构成的物流系统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需要进行战略性投资。
幸好,我国一些顶级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如汽车行业的通用汽车、东风汽车,家电行业的海尔,烟草行业的玉溪、红塔,等等。
他们的工厂物流系统已成为行业典范、并将使企业获得巨大的回报。
如何构建工厂物流系统1、做好初设物流系统设计是在企业总体战略之下,满足投资和收益要求,应用现代工业工程中的系统定量分析法,对生产全过程的物流体系作出规划,配置优化的基础设施,确定管理模式,保证企业物流的系统性、合理性。
设计的范围包括厂址选择、总平面布局、车间布置、交通体系、收货体系、仓储体系、供应与配送体系、事务信息管理体系、作业调度体系、物料和成品库存存控制体系以及现场监控体系。
按照设计阶段,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三个阶段。
其中初步设计阶段是重中之重,一般遵循下面的设计程序。
(见图1)当然,规划程序只能提供一种系统规划思路,接下来碰到的还是一个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比如如何设计总平面布局、设计仓储系统和搬运系统,甚至包括寻找合适的规划工具、设备规格远型,等等。
就一些细节问题或者子系统,我们有些具体的建军议。
2、把握细部设计点① 工厂选址工厂选址合理化是工厂物流系统合理化的起点,如何在有效市场需求的范围内对工厂进行地理上的定位是企业决策者真正面对的问题。
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工厂选址决策模型,包括利润模式、积点评定法(Point-Rating Method)、决策树(Decision-trees Method)、线性规划法(Linear Programming)等,为工厂经理们长期所依赖。
工厂区位选择是综合经济学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过工厂物流的范围,比如目的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工来化程度、劳动力问题、税收规定及法律环境。
仅就物流因素来讲工厂选址,线性规划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依据运输成本和缺陷服务成本(主要为延迟和断货),计算原材料到工厂、工厂到顾客的运量运费缺陷服务成本,通多多变量迭代计算选择成本最低点的工厂位置。
求解方法是建立数学规划模型,然后计算出结果。
目前许多国外公司借助现成的套装软件来协助规划工厂选址问题,下面就是美国LINDO软件的运行界面(见图2)更多的时候,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各种运输成本和服务缺陷成本的数据,并将其量化。
在有效的时间内,定性地评判多个约束条件也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
在进行评判时,可倾向于拥有下列条件的区位:大件、易耗原材料的生产地;主部件供应商的集聚地,低于2公里的分布范围,有利于看板系统导入;靠近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的交通枢纽地;平坦地势,有利于零部落件的协作生产;有良好的3PL供应商,包括运送服务、集装器具租凭等。
② 工厂及车间布局工厂平面布局是在厂址和工厂组成确定之后,进一步确定企业的各个部分,包括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办公设施、服务部门等,确定平面和立面的位置,并相应地设定物料流程、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
20世纪,许多工厂厂长们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挑战,在最小化的物流费用情况下迅带有效地提出车间及其设施的布置方案。
AutoCAD和FatoryFlow等软件被大量地应用来显示物流线路和成本,进而对工厂布置方案和搬运系统进行定量评价。
到目前为止,这两个规划软件仍然为规划物流系统的重要工具。
FactoryFlow利用AutoCAD的初步布置图、零部件加工线路(零件名称、起止地点、搬运数量)、物流搬运系统特征(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装卸次数与搬运数量),将设备图、生产物流路径及物料管理数据集成,从而生成有关流程,拥塞和安全的图表。
在其中建立一个冷气的针对车间及某种工厂生产与物流活动的各种布置方案的评估与改进,并通过数字化报告和可视化图形输出,最大程度地优化物流搬运距离,保护敏感的操作及以减少危险。
此外,产品制造工程师用它评估、比较各种设计中速度和可靠性的关系(见图3、图4)。
传统的工厂包括生产区(部件生产车间、外协配套件车间、总装车间)、辅助生产区(叉车车间、综合库、耗材库、模具车间、监测站、设备维修画间等)、动力区(高压站、变配电站、制冷站、水泵房/油泵房)、仓库区(采购件仓库、加工件仓库、成品仓库),车间布置一般采用较为典型的联合车间,根据工世流程组成车间群,通过联廊、输送线等形成顺畅封闭循环。
经验表明厂区大件物资供应,不管是加工间到装备间,还是仓库到车间,距离最好不要超过1公里,厂区车辆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15公里/小时,这样能够保证最低包括两头装运卸在内10分钟的零库存反应能力。
传统车间内设备布置方式是采用“机群式”布置方式,即把功能相同的机器设备集中布置在一起,如车床群、铣床群、磨床群、钻床群等。
这种设备布置方式的最大缺陷是,零件制品的流经路线长、流动速度慢、在制品量多、用人多,而且不便于小批量运输。
丰田公司改变了这种传统的设备布置方式,采用了“U”型单元式布置方式,即按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把功能不同的机器设备集中布置在一起组成一个一个小的加工单元。
这种设备布置方式可能简化物流路线,加快物流速度,减少工序之间不必要的在制品储量,减少运输成本。
显然,合理布置设备,特别是U型单元连结而成的“组合U型生产线”,可以大大简化运输作业,使得单位时间内零件制品运输次数增加,但运输费用并不增加或增加很少,为小批量频繁运输和单件生产、单件传送提供了基础。
③ 搬运系统设计各项移动分析是构建有效搬运系统的基础,分析搬运的速度、批量和形式,据此确定搬运功能,例如,搬运方式的连续搬运、间歇搬运、往返搬运;路径方式是水平、倾斜、垂直还是三维方向;其他搬运要求,如合流分流、定位停止、高速搬运、积放。
同时还要考虑搬运的对象和环境,成形、粉体、烘干环境和清洗环境,等等。
最后才确定搬运的方式、设备组合、规格数量。
其中搬运的速度需求主要是根据生产节拍来计算,生产节拍的计算比较传统上的各条线换产节拍,还要考虑最低库存下的供应能力节拍。
在距离1 公里左右的车间之间的生产供应,搬运形式和速度的选择对供应能力节拍影响几乎为零,一个周期中大部分的时间被两头的信息处理、检验和出入装卸所占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毫无弹性的供应能力节拍。
因此在现代化车间仙,工厂与车间专用件仓库往往是一体化的,这样有利于缩短响应周期,实现柔性化搬运,降低工位库存。
遵循一般的搬运系统设计原理、搬运做到无浪费、均衡性、准时化,缩短提前期,减少过多的在制品和成品库存,搬运应注意以下问题:在加工、组装、检测工序中输入和输出的同步性、均匀性取消一切不增值的活动避开平面交叉的搬运活动重视时间管理,搬运高速化运输线路直线化合并或取消移动和搬运工序用机械化代替人力搬运发展立体化“三层”搬运发展活性较高的工位器具,搬运和暂存通用化车间外搬运,发展联廊输送1公里以内的车间外搬运,发展卡车和拖车组合的柔性搬运系统④ 仓储系统设计我们把工厂物流体系中的他储系统分为车间外围仓库、车间内仓库,外围仓库主要用于存放非本地化库存或大件通用件,一般生产企业的经验值是500公里以外供应的物料需要设置外围仓库。
车间内仓库及工位他储器具被套看作直接的生产性装备,属于5M范畴,用于存放小物资,车间看板直供物资直驳,与生产线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为降低建设投资、提高工位现场整洁度,采用分离式仓库。
本阶段仓库系统的设计过程与一般仓库设计过程基本类似,根据产品—产量分析(P-Q),分析物料物品特性(外形、尺寸、重量、形态等)、基本时间分布出入库频率,及配送工位位置,确定基本的储运单元、基本周转量,然后设计土建、机械、结构、控制、软件及消防照明等细节单元。
现代的生产物流系统往往采用适合多种仓储单元的仓储载体,如托盘货架、流力货架、封闭式货架、集层架,满足批量存放、小件拣选、密封保管、柔性堆放等综合要求,采用高速、智能拣先设备,推行颜色管理、看板拉动管理,等等。
随着外围市场需求的变化,外围仓库和车间仓库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功能和作用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仓储职能,一个好的仓储系统更体现在对物料的组织库存管理之上,将功能延伸到外围补料拉动,收货阶段的批次、容差控制,基于时间分布的物料计划下的库存控制,以及JIT拉动配送的实施和监控。
海尔集团合肥空调生产备件仓库系统就具有上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