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策划与创新法制新闻报道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政法新闻主题活动方案策划为了加强政法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提升公众对政法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政法新闻主题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政法机关的合作,拓宽新闻报道的渠道和形式,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政法信息。
以下是我们的方案策划:一、活动主题1. 深入了解政法机关的职能和作用;2. 探索政法工作的创新与发展;3. 宣传普法教育,提高公众法治意识;4. 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正面信息。
二、活动形式1. 政法机关开放日活动:邀请公众参观政法机关,了解其内部运作和工作成果。
通过专门的讲解和互动环节,加深公众对政法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2. 政法新闻讲座:邀请政法专家和权威人士就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解读。
通过专业的讲解,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政法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3. 政法主题展览:组织政法机关和相关单位开展主题展览,展示政法工作的成果和创新举措。
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让公众亲身感受政法工作的重要性和成果。
4. 政法新闻大赛:面向大众征集政法新闻作品,通过评选和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公众对政法新闻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借助新闻大赛的平台,提升政法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三、活动推广1. 制作宣传海报、小册子等宣传材料,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宣传等渠道广泛传播。
2. 邀请政法机关领导和专家参与媒体采访,介绍活动背景和意义。
3. 配合政法机关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政府官方网站、电视台、广播等媒体进行报道和宣传。
四、活动效果评估1. 设立问卷调查环节,听取公众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活动策划。
2. 监测媒体报道和社交媒体的反响,分析活动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3. 组织活动后的座谈会,邀请相关专家和媒体代表进行交流和反馈,进一步改进活动策划和推广方式。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将促进政法新闻报道与公众的互动,提升政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同时,也将加强政法机关与媒体的合作,形成政府、媒体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最新法制宣传主题活动新闻稿法制宣传活动新闻稿(六篇)法制宣传主题活动新闻稿法制宣传活动新闻稿篇一踏好青春的每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了解到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一、班主任谈话导入给出一组青少年犯罪的数据,触动学生们的心灵。
解释“违法”“犯罪”两组概念,并列举违法犯罪的事例。
二、班主任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班主任围绕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举出案例并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让学生讨论并列举身边不良行为,在讨论交流中理解什么是严重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轻度不良行为。
列举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原因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相关法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问答。
三、班主任组织学生集体宣誓班主任提出殷切希望我们郑重宣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法制宣传主题活动新闻稿法制宣传活动新闻稿篇二别人的东西我不拿小一班1、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能主动归还。
2、能辨别不良的行为习惯。
3、养成不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
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一)倾听1.讲述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小朋友认真听听故事里都说了什么?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红红哪儿做得不对?为什么?红红哪儿做得对?为什么?小结:红红能把幼儿园的小汽车还回来,所以她很诚实,是个好孩子。
☆讨论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家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吗?教师: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东西不能拿,在家里,爸爸妈妈的东西可以拿吗?小结:如果家长没同意,家里的东西也不可以拿。
法院新闻宣传策划方案一、宣传目标本次法院新闻宣传的目标是提高公众对法院工作的认知度,树立法院公正、公开、透明的良好形象,增强司法公信力,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宣传内容1. 法院工作亮点:重点宣传法院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2. 典型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社会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展示法院的审判能力和司法公正。
3. 司法改革:宣传法院在司法改革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果,展现法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4. 法治文化:宣传法治理念,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三、宣传形式1. 新闻报道:通过媒体发布新闻稿件,报道法院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
2. 专题节目:制作专题片、纪录片等,全面展示法院的工作成果和形象。
3. 社交媒体: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法院工作信息和法治知识,与公众互动交流。
4. 线下活动:组织公众开放日、法律咨询活动等,让公众亲身了解法院工作,增强司法公信力。
四、宣传渠道1. 传统媒体: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合作,发布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
2. 网络媒体: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如官方网站、新闻网站等,发布新闻稿件和专题内容。
3. 社交媒体: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与公众互动交流。
4. 线下活动:通过组织公众开放日、法律咨询活动等形式,向公众传播法院工作信息和法治知识。
五、宣传时间本次宣传活动的计划时间为一年,分为三个阶段:筹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筹备阶段:X年X月-X年X月2. 实施阶段:X年X月-X年X月3. 总结阶段:X年X月-X年X月六、宣传预算本次宣传活动的预算总额为XX元,具体预算如下:1. 媒体合作费用:XX元2. 专题节目制作费用:XX元3. 社交媒体运营费用:XX元4. 线下活动组织费用:XX元5. 其他费用:XX元七、效果评估本次宣传活动结束后,将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标准如下:1. 媒体曝光量:统计各类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的播放次数和覆盖范围,评估宣传活动的传播效果。
法制新闻报道的主题策划与创新思路作者:杨屾来源:《楚商》2016年第06期摘要:在所有种类的新闻报道中,法制新闻主题的策划占有很大的一个比例。
随着人们的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加,法制新闻报道的次数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工作者要加强策划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的增加,将它们作为工作的重点来展开。
本文主要阐述了法治新闻在主题策划的过程中所常用方法以及一些提高报道策划能力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法制新闻主题策划创新思路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许多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都在快速地发展,法治报道作为一个传统报煤,它的发行渠道比较固定化、覆盖范围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但是由于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使它必须要改善当前的状态,加强对法制新闻的策划。
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进行一定的改变,探索新的报道样式和内容,将自己的感触融入到其中,结合感性和理性,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与此同时,要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报道蕴藏在事件背后的内涵,从而让读者能够从中明白一些法制信息,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一、在法制新闻的策划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一)题材的挑选一般情况下,新闻工作者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出色的洞察力。
在找寻新闻题材的时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在挑选题材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一个重点范围,所以要在这个范围内选取报道的内容,不能偏离主题;(2)在选择报道的内容时,要尽量地迎合观众的喜好,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谈论法制思想;(3)通常群众对突发新闻的关注度会比较高,所以工作者要了解新闻的时效性,预测新闻的发展趋势,同时在报道之前要先多加考量,尽可能体现出思路的创新,发挥出最大的新闻价值。
(二)方案的制定在明确报道的主要内容之后,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报道计划,在计划中要将所蕴含的法治思想和内容完整地传达出来。
为了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得到观众广泛的喜爱,可以对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完善:(1)要让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明确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策划人员在展开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对主题策划的目的以及思想的领悟;(2)在报道形式方面可以进行适当地创新,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3)分配好每个部门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的分配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普法活动策划书主题3篇篇一普法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二、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增强公众的法律观念和法治观念,促进社会的法治建设和和谐稳定。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对象[具体参与对象]六、活动内容1. 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律师或法律专家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介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
2. 法律咨询服务:设立法律咨询台,为公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3. 法律宣传展览:通过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展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4. 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公众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5. 法治电影放映:播放与法律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公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了解法律知识和法治文化。
七、活动宣传1. 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活动内容和时间。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扩大活动影响力。
3. 邀请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法律咨询费用:[X]元3. 宣传材料制作费用:[X]元4. 法律知识讲座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法律咨询服务要确保专业、耐心、细致,为公众提供满意的解答。
3. 活动宣传要广泛、深入,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参与到活动中来。
篇二《“普及法律知识,构建法治社会”普法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普及法律知识,构建法治社会”二、活动目的1. 向公众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 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让公众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类采访节目策划书3篇篇一《法治类采访节目策划书》一、节目名称《法治最前线》二、节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治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为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本节目将以法治为主题,通过采访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从业者,以及普通公民,深入探讨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观众提供一个了解法治、学习法律的平台。
三、节目宗旨本节目旨在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通过深入采访和解读法律案例,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四、节目定位1. 权威性:邀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从业者作为嘉宾,保证节目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2. 实用性: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实用价值,通过案例分析、法律解读等方式,为观众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互动性:设置观众互动环节,鼓励观众参与讨论,增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4. 多样性:节目形式多样,包括采访、案例分析、法律解读、专家点评等,丰富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
五、节目内容1. 法律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邀请法律专家进行分析解读,帮助观众了解法律适用和判决结果的依据。
2. 法律知识普及:邀请法律从业者进行法律知识讲座,介绍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法规等,提高观众的法律素养。
3. 法律热点追踪:关注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如司法改革、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和分析。
4. 法律人物访谈:采访法律从业者,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介绍他们的工作经历和法律理念,展现法律人的风采和职业精神。
5. 观众互动:设置观众互动环节,如法律问题咨询、案例讨论等,增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六、节目形式1. 主持人:由一位资深法律记者或主持人担任,负责节目流程的掌控和嘉宾的采访。
2. 嘉宾:邀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从业者作为嘉宾,参与节目讨论和分析。
3. 观众:通过现场观众和网络观众的参与,增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当前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承载着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治观念、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
作为致力于法治宣传的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今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
现就活动进行细致的总结和反思。
二、活动概述今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我们围绕“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活动期间,我们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宣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法治文艺演出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度与关注度。
三、具体工作内容1. 法律讲座我们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组织了多场法律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法规,邀请了专业律师和法学专家进行授课。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强了公众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法律咨询法律咨询活动面向广大民众,解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我们组织律师团队现场解答,并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回应咨询。
这一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有效提高了民众对法律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 法治文艺演出结合艺术表现手法,我们通过小品、歌舞等形式展示法治精神。
演出形式生动,寓教于乐,让人们在娱乐中收获法律知识,提升了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工作成效及亮点本次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和亮点:1. 参与面广:活动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群体,有效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
2. 形式多样: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高了活动的吸引力。
3. 互动性强:法律咨询和文艺演出等环节增强了与公众的互动,有效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 成效显著:活动显著提高了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了法治观念。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以下问题:1. 活动组织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协调与沟通,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法治栏目策划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法治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然而,与此同时,依法治国的理念和实践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法治宣传不到位等等。
因此,建立一档专门的法治栏目,深入挖掘并宣传典型案例、反面典型案例等法治领域相关内容,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目的本节目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2.宣传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法规;3.传达一些典型案例和反面典型案例;4.增加法律知识,提高司法素质和维权意识;5.推动依法治国,宣传法治精神,促进全民法治。
三、形式与特点本节目主要采用电视栏目节目的形式。
电视栏目是一种有效的传媒途径,能够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观众,比如:新闻报道、实地采访、宣传片等等。
同时,由于电视栏目的视觉、听觉、语言等表现方式多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更有利于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的了解和信任感。
本节目的主要特点包括:1.着眼于法治宣传,突出法治精神;2.完善的制作团队,精心设计的节目形式;3.丰富多彩的内容,涵盖各个领域的法律内容;4.增加的互动环节,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互动需求。
四、内容1、新闻报道采用新闻报道的形式,突出法律事件的新闻价值和法制教育的效果,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呈现事实真相,坚持科学取证、客观公正、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重,宣传法律精神和法制观念,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信任度。
2、案例分析通过对法律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述,挖掘其中蕴含的法律精神和铭刻经验,让观众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法律知识和有效维权方式,提升公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咨询意识。
3、法治教育组织专家学者讲解国家法律政策和法规,以讲座形式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提升观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
4、公民维权根据观众的实际需求,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公民维权法律咨询及解答,让公民了解法律维权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五、推广和宣传1.组织专业的推广团队,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和资源协调,确保节目在传播和推广过程中能够获得更高的曝光率和效果;2.制作专门的宣传片,强化节目品牌推广效果;3.寻求合作机构和企业,进行联合推广和营销。
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成为了普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载体。
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强化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主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筑牢法治安全防线”三、活动目标1.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感。
2.深入宣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3.加强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培养全民国家安全法治观念。
四、活动时间2024年4月15日五、活动地点全国各地公共场所、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六、活动内容1.开展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1)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通过户外广告、公共交通工具、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2)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讲座,普及国家安全知识。
2.举办国家安全法治知识竞赛(1)邀请各地社区居民、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参加。
(2)设置初赛、复赛和决赛环节,选拔优秀选手。
(3)决赛现场进行电视直播,扩大活动影响力。
3.开展国家安全法治文艺演出(1)组织各地文艺团体,创作编排反映国家安全法治主题的节目。
(2)在公共场所、社区、学校等地进行巡回演出,普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4.举办国家安全法治论坛(1)邀请专家学者、律师、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参加。
(2)围绕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实施等话题进行研讨。
5.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1)组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深入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法治教育。
(2)举办国家安全法治知识竞赛、法治讲座、法治漫画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法治意识。
6.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1)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活动。
(2)举办国家安全法治知识讲座、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国家安全法治意识。
2024年法制宣传月活动总结2024年法制宣传月活动已经圆满落下帷幕。
为期一个月的活动紧紧围绕法制宣传主题,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法治进程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亮点的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和赞誉。
一、活动策划和组织为了确保法制宣传月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我们提前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活动策划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通过多次会议和讨论,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形式和宣传渠道。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相关单位合作,争取资源支持和合作机会,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主题活动内容本次法制宣传月活动紧紧围绕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法治进程的目标,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亮点的活动。
1. 法律知识讲座和培训我们邀请了法律专家和律师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讲座和培训活动。
他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帮助市民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 法制宣传展览我们在市政府广场和各大商场举办了法制宣传展览。
展览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和法治建设的成就展示、相关法律知识普及和案例展示等等。
展览形式多样化,涵盖了图文、图片、视频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和学习。
3. 法律知识竞赛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组织了法律知识竞赛。
通过在线竞赛和线下决赛的形式,鼓励市民参与其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4. 法律援助咨询活动我们组织了一支法律援助团队,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
通过现场咨询和电话咨询等方式,解答市民的法律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法律纠纷,增进了市民对于法律援助的了解和信任。
三、宣传效果评估本次法制宣传月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1. 参与人数大幅增加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和倡导,本次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参与。
讲座、培训、展览和竞赛等活动场次座无虚席,人气非常旺盛。
2. 舆论反响积极通过社交媒体的宣传和市民的口口相传,本次活动得到了积极的舆论反响。
市民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活动,他们不仅加深了对法律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电视台《法在身边》栏目策划方案一、栏目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作为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电视栏目《法在身边》应运而生。
本栏目旨在为广大观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传播法治正能量。
二、栏目定位1.面向大众:栏目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2.实用性强:围绕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为观众提供实用的法律建议。
3.权威性高:邀请专业律师、法学专家担任嘉宾,为观众解答法律疑惑。
三、栏目设置1.栏目板块(1)法治新闻:报道国内外重大法治新闻,传递法治声音。
(2)以案说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法律问题,普及法律知识。
(3)法律咨询:邀请专业律师现场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
(4)法治故事:讲述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弘扬法治精神。
(5)法治课堂:邀请法学专家进行法律讲座,提高观众法治意识。
2.栏目形式(1)现场录制:以演播室为舞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2)外景拍摄:走进基层,深入群众,记录真实法治故事。
(3)动画制作:运用动画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法律知识。
四、栏目策划1.选题策划(1)关注社会热点:紧跟社会热点事件,邀请专业律师解读法律问题。
(2)贴近百姓生活:围绕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实用建议。
(3)法治进程:记录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时刻,展现法治成果。
2.嘉宾策划(1)专业律师: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为观众解答法律问题。
(2)法学专家:邀请法学专家进行法律讲座,提高观众法治意识。
(3)社会名人:邀请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名人,为栏目增色添彩。
3.节目制作(1)拍摄制作:采用高清设备,保证画面质量,提升观众观看体验。
(2)剪辑制作:注重剪辑技巧,使节目内容紧凑、精彩。
(3)包装制作: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节目增色添彩。
五、栏目宣传1.线上宣传: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节目预告、嘉宾介绍、法律知识普及等。
BROADCASTING REALM104视听界. 2019. 3月刊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与实践——以系列报道《我的梦·在南京》为例李飒【摘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地方媒体不具备阐述重大主题的能力,如何将重大主题报道做出亮点?本文以系列报道《我的梦·在南京》为例,论述了地方电视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之道。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新闻;感染力在2017年的江苏新闻奖评选中,南京广播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法治现场》栏目制作的系列报道《我的梦·在南京》获得了连续(系列)报道类一等奖,这是南京台十几组“喜迎十九大”主题报道在政府奖评选中获得的最高奖项,是栏目组编辑、记者转变报道观念,创新报道思路的一次成功实践。
一、以地方实践为支点,撬动重大主题报道2017年恰逢党的十九大召开,从中央到地方,媒体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报道。
相比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不具备直接阐述重大主题的能力,而且记者少有报道此类主题的经验,容易迷失在纷繁的背景中,报道难出彩,受众不买账。
面对重大主题,如何才能做到既完成“规定动作”,又不失亮点?既能体现宏大主题,又能让报道具有感染力和2017年“洋眼看无锡非遗”活动获得了良好传播效应,这个案例具有启发意义,说明民间交流对城市外宣起到重要作用,或许比纯粹的文化推介更有效。
无锡市已与28个国家的49座城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这是一笔丰富的友城资源。
围绕这一资源,结合广电自身优势,一方面可以和政府外事部门联合策划开展双城民间交流活动,由广电主持人带队组成市民国际友城交流团赴友城交流,参观名胜古迹、体验社会事业、走进市政厅、学校、家庭与各界互动。
既可以满足市民国际旅游需求,又能随行植入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成了交流,市民之间成了朋友,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播。
更难得的是,参与国际人文交流的市民,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将传统宣传式节目变为观众参与活动,更使隔空式国际传播变为精准的人际传播。
法治建设新闻报道方案新闻报道方案:推动法治建设,共建和谐社会一、报道主题:《深化法治建设,共筑美好明天》二、报道目的:宣传法治理念:通过报道深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公众树立正确法治观念。
弘扬正能量:展示法治成果,宣传典型案例,鼓舞社会正能量,提高公众法治信心。
普及法治知识:通过专题报道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法律素养。
倡导法治精神:强调法治精神,倡导守法守信、公正廉洁、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三、报道内容:法治建设成果:汇总法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包括法治环境改善、法治体系建设等。
典型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治案例,通过深入分析,突出法治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法治宣传周:报道法治宣传周活动,突出法治主题,组织法律知识宣传、普法讲座等。
法治教育成果:探讨法治教育在学校和社区的实践成果,关注青少年法治观念的培养。
法治文化建设:报道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介绍法治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
四、报道形式:专题报道:设计多篇专题报道,分别深入探讨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
采访报道:邀请法学专家、法治实践者,深度采访法治建设的经验和心得。
图文并茂:结合图片和文字,生动展现法治建设的实际成果和影响。
公众互动:设立线上问答、征集法治建设亮点的环节,引导公众参与。
五、报道推广:媒体合作:与法治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报道在各大媒体上推广。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建设话题的推广。
公益广告:制作法治建设的公益广告,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播放。
六、报道时长:时间跨度:1 个月七、报道团队:主编:负责整体策划和协调。
记者团队:采访、撰写报道。
编辑:负责文章编辑和排版。
策划人员:负责活动策划和推广。
通过此次报道,旨在向公众传递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筑法治中国的美好明天。
创新法治宣传活动方案策划创新法治宣传活动方案策划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提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法治宣传活动是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
然而,传统的法治宣传方式往往存在单一、呆板、枯燥等问题,使得法治宣传效果不佳,难以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新颖、有趣和互动性强的方式,提高法治宣传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实现法治宣传的目标。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创新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传播法治观念,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推动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2. 原则:(1)创新性原则:活动形式新颖、独特,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兴趣。
(2)互动性原则: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和方便程度,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3)寓教于乐原则:活动过程中注重教育性、宣传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使公众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能获得法律知识。
三、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会:邀请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和公众影响力的人士进行主题演讲,讲解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法律,提高法律意识。
2. 法治知识竞赛:组织法治知识竞赛,设置多个环节,对公众的法律知识进行考核和提高。
参赛者可通过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加,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决赛设置现场答题、口头辩论和实际案例分析等环节,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3. 法治微电影展播:征集公众创作的法治相关题材微电影,通过展播的方式传播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
微电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讲述法治故事,如喜剧、动画、纪录片等,增加影片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4. 互动体验区: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公众通过参与互动游戏、模拟法庭、法制教育展览等方式,对法治进行实践体验,增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法律意识。
5. 法治演艺晚会:邀请知名法治教育专家、法律界代表、文艺工作者等进行演讲和文艺演出,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宣传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增加活动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2023年宪法日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日是为了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公民法治意识而设立的节日。
2023年宪法日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宪法的认知和理解,加强法治建设。
二、活动目标1. 普及宪法知识:通过宪法日活动,普及宪法基本知识,提高公众对宪法的了解和认同。
2. 弘扬宪法精神:通过宪法日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强调宪法的权威性和法律纲领的重要性。
3. 增强法治意识:通过宪法日活动,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的法治建设。
4. 加强宪法宣传:通过宪法日活动,加强对宪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推进,提升公众对宪法的关注度。
三、活动策划1. 主题宣传活动(1)主题讲座:邀请宪法学专家、法律界知名人士等开展宪法学术讲座,介绍宪法的意义和价值,解析宪法内容和原则,引导公众深入理解宪法。
(2)宪法知识竞赛:组织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参与宪法知识竞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培养公众对宪法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宪法主题展览:策划宪法主题展览,通过图文、文物等形式展示宪法的发展历程,展示宪法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4)宪法文化演出:举办宪法文化演出,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等形式,以艺术的方式传递宪法精神和价值观。
2. 法治教育活动(1)法律咨询嘉年华:邀请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等组织法律咨询活动,帮助公众了解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
(2)法制教育讲座:组织法律专家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宣传普法知识,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3)法治教育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宪法教育讲座、互动游戏等,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3. 公众参与活动(1)征文比赛:征集公众关于宪法的心得体会和宪法日活动的感想,组织评选并公布优秀作品,增强公众对宪法的参与感和荣誉感。
(2)宪法日宣传影片:制作宣传影片,以生动的形象和案例,向公众宣传宪法的重要性和普遍适用性。
(3)宪法投票活动:组织公众参与宪法相关议题的投票活动,提高公众对宪法的参与度,倡导民主法治的理念。
法治讲座活动方案策划活动主题:弘扬法治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一、活动背景法治是一个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法治精神的弘扬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特举办本次法治讲座活动。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目的:1. 传播法治理念,提高公民法律意识;2. 加强社会成员对法治的认识和了解;3. 弘扬法治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意义:1. 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2. 培养社会成员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习惯;3. 推动法治建设,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三、活动形式和内容1. 形式:为了更好地浸润法治精神,本次活动以讲座形式进行。
讲座采用线下实体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内容:(1)法治理念讲解:通过介绍法治的概念、特点和价值,引导听众正确理解法治的重要性,提高法律意识。
(2)法治文化讲述:通过解读法治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传达法治文化的精神内核,引导听众树立追求法治的正确价值观。
(3)法律常识普及:重点普及常见法律常识,如合同法、婚姻法、知识产权法等,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和注意事项,增强听众的法律素质。
(4)法治案例剖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法治案例,展示权利与义务、公正与公平的关系,引导听众加深对法治的理解。
(5)互动环节:设置问答环节,让听众与讲者进行互动,提问和解答问题,加强学习效果。
四、讲座演讲嘉宾邀请为了保证本次讲座的专业性,我们将邀请以下嘉宾进行演讲:1. 法学专家:邀请知名法学专家,解读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深入剖析法治案例。
2. 司法工作者:邀请法院法官、检察官等从实践层面分享自身经验,普及法律知识。
3. 法律顾问:邀请从事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解答听众的法律问题。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活动将在每周六或周日进行,每次活动时间约为2-3小时,持续举办8次。
2. 地点:本次讲座活动将同时在线下和线上进行。
新闻报道方案范例(3篇)新闻报道方案1一、法制新闻的概念法制新闻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这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专业采访报道学》为法制新闻所下的定义。
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对法制新闻有阐述为:法制新闻是有关法律制度建立(立法)、执行(执法)、监督等的新闻,在国际新闻界中,这种报道内容分为犯罪新闻、法院新闻、警示新闻等,在中国当代新闻中,法制新闻有较强的政治性,有时涉及有关党纪政纪,反腐倡廉的新闻报道。
法制新闻可以说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民主与法制生活的事实的报道,它是新闻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是全国法制记者协会从法制新闻报道实践中,以现实法制新闻报道为基础编写的《法制新闻概述》所下的定义。
二、新闻的特点法制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除具有新闻真实、准确、及时等内涵和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征更高的专业性要求,更明显的政治性,更强的严肃性。
法制新闻这一称谓,限定了这类新闻须与法相关。
不管是涉及政策法规,还是司法工作,都离不开法的范畴。
这就要求采访主体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储备,熟知专业术语,明了报道禁忌。
法制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政治更是密不可分,具有较强的社会政治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制新闻政治色彩比一般新闻更强。
在报道时,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导向作用和积极意义,同时,还需要兼顾相关单位从地区差别、实际情况等方面考虑后而慎重做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般新闻为了吸引眼球,增加可读性,可以采取多种写作方式,将稿件写得妙趣横生,情节跌宕起伏,文字轻松活泼,让受众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了解各种信息,但法制新闻则不然。
因为法是严肃的,受报道题材的限制,法制新闻一般也是比较严肃、规矩、正式的,在题材的选择,写作的角度,语言、用词上都会有明显的不同,体现在必须忠于法律事件本身,绝不能故意夸大,甚至炒作;在词、句和语气上也不能过于随意,坚决避免带有感情色彩的报道。
三、新闻选题确定的重要性确定报道选题是新闻报道的`起点。
法治栏目节目策划方案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法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全社会各阶层中都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同时,由于法律的普及度和可读性有限,许多人对法律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甚至产生了一些误解。
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市民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许多电视台都推出了法制栏目。
本节目就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策划。
目的本节目的目的是促进普法,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它通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报道,向广大观众普及基本法律知识、讲解法律疑难问题,通过展播法律案例,让社会公众吸取正能量,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
内容本节目的内容分为三个环节:热点追踪报道当前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突出法律援助,普法知识普及等方面,直观地展示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与法律之间的的联系。
法律科普结合社会热点,向观众介绍普通法律知识,例如消费维权、合同制定与执行、婚姻法律等问题,从源头上提高了观众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典型案例通过讲述典型或触动人心的法律案例,解释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庭处理的原则,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
形式本节目的形式以访谈和采访为主,配合自然记录。
节目组将从警方、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个部门中寻找专业人员作为来宾,与主持人讲述或探讨涉及法律的热点新闻、法律科普知识还原真实案例。
时间本节目的播出时段为每周六晚8:00-9:00,共计60分钟。
目标人群本节目的目标人群为中国大陆的普通市民,特别是普法意识不足的人群。
播出区域本节目的播出区域为全国所有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终端。
期待效果在普及法律知识方面,本节目将覆盖全国各地,并通过契合用户需求与喜好进行调整,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节目,快速、。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为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特制定以下法治活动节目策划方案。
二、活动主题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家园三、活动目标1.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2. 增强法治观念,引导群众依法维权;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法治社会。
四、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五、活动地点XX市XX广场、XX社区、XX学校等六、活动对象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在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七、活动内容1. 开幕式(1)领导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及意义;(2)文艺表演,以法治为主题,展现法治精神;(3)颁发法治宣传资料,引导群众了解法律知识。
2. 法治讲座(1)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针对热点问题进行解读;(2)邀请律师现场解答法律咨询,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3. 法治宣传活动(1)设置法律知识展板,展示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2)开展法治知识竞赛,提高群众参与度;(3)举办模拟法庭活动,让群众亲身感受法律程序。
4. 互动环节(1)开展法律知识问答,增加活动的趣味性;(2)邀请群众参与法治情景剧表演,展现法治观念;(3)组织法律知识讲座现场互动,解答群众疑问。
5. 闭幕式(1)总结活动成果,回顾活动亮点;(2)颁发优秀组织奖、优秀个人奖等;(3)领导讲话,对法治宣传活动提出期望。
八、活动宣传1. 制作活动海报、宣传册等,提前进行宣传;2. 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活动影响力;3. 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合作,进行活动报道。
九、活动预算1. 活动场地租赁费用;2. 活动设备租赁费用;3. 活动物料制作费用;4. 邀请专家、律师等费用;5. 活动奖品费用;6. 宣传费用。
十、活动评估1. 活动现场参与人数及互动情况;2. 活动宣传效果;3. 群众对活动的满意度;4. 活动成果转化情况。
通过以上策划方案,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场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提高法治意识,共建和谐家园。
主题策划与创新法制新闻报道作者:吴元成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4期【摘要】传统媒体正面临发展的瓶颈,突破和创新是唯一通道。
法制报如何不断强化新闻策划意识,特别是结合专业报特点,加强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努力探索创新法制新闻报道的样式和内容,切实服务受众群体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河南法制报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取得了一些成效。
笔者通过对系列新闻实践进行阐述,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服务政法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法制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也是锻炼采编队伍的有力途径;还着重论述了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期以河南法制报的具体新闻实践为全国法制报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大型主题策划;服务;政法;法制新闻创新,顾名思义,是创造新的事物。
《广雅》:“创,始也。
”新,与旧相对。
“创新”一词出现很早,如《魏书》有“革弊创新”,《周书》有“创新改旧”。
在西方,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
它的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替换;第二,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第三,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
面对都市报和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冲击,法制报作为专业性相对较强、发行渠道相对固定、覆盖面相对有限、读者群相对专业的传统报媒,已经越来越紧迫地认识到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特别是如何在同一报道领域内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最大差异化,如何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法制事件的深刻内涵及其承载的社会意义,如何给读者带来最切实有效的法制信息服务等,值得深思。
这就要求法制新闻人不断强化新闻策划意识,特别是结合专业报特点,加强大型系列主题策划,努力探索创新法制新闻报道样式和内容,以切实服务自己的受众群。
近年来,河南法制报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大型主题新闻策划,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专家的肯定。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服务政法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自2006年以来,我们坚持每年一到两个主题,先后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新闻采访报道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法系统的肯定。
好的策划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做好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一定要选好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结合当地政法中心工作。
2006年2月,《平安河南建设纲要》刚刚颁布,报社领导敏锐把握,决定启动《平安河南巡礼》大型系列报道:从省里刚刚表彰的政法工作先进集体中选定了60余个县(政法单位)作为报道对象,以全省平安建设为大背景进行采访。
并确定每篇报道发一个整版,通过报道实践,探索政法典型报道的创新和改革。
经过精心策划,2月下旬报社组织了精干的报道小组,开始了河南法制报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采访活动。
从当年3月1日推出首个整版,此后每天一期,至6月3日共推出《平安河南巡礼》62个整版24万余字。
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采访小组深入全省各省辖市中的基层单位,走村串户,深入全面报道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的做法。
这一系列报道得到了省委、省委政法委以及各级政法系统领导的肯定,并先后荣获河南省社会治安综治好新闻一等奖、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围绕平安河南建设,报社紧接着又策划了《走百县,看平安》系列报道,10余个报道小组骑车深入100余个县(市)进行采访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建设舆论宣传氛围。
2008年到2009年,河南省委政法委按照中央政法委的要求,结合全省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在建立执法巡视制度、开展执法巡视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省委政法委把开展执法巡视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的有效手段,通过深入执法巡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全省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予以监督。
报社随即策划实施了《关注执法巡视》系列报道,很好地服务了政法中心工作。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创新法制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经验报道、典型报道难做,难就难在创新。
创新是新闻宣传的活力源泉,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旋律,[1]如何在深入、融入中贴近实际、把握主题、抓住重点、满足读者的新需求新期待,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
几年来,河南法制报按照集团党委的要求和政法机关报特色的定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注重策划,力求从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破解“新闻报道四难”的要求,积极地配合平安河南建设和全省政法中心工作,创新性地做好报道,得到了省委政法委和全省政法系统的肯定和欢迎,报纸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2010年年初对全国政法稳定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0年下半年以来,河南法制报启动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河南》大型系列报道,组织报道了全省各级政法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记述我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
从2010年7月开始至年底,《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河南》大型系列报道先后刊发了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18个省辖市以及部分政法工作先进县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深度报道66个版面。
为了切实做好此项报道工作,河南法制报制订了详细的报道方案,明确由编委会成员分头带领骨干记者深入一线,扎实采访,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报道任务。
为凸显报道效果,河南法制报对于该策划报道,每篇都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导读及核心提示。
同时,在版面处理上做到了精心、美观、大方、图文并茂。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锻炼采编队伍的有力途径要搞好法制新闻报道,就要有一支过硬的采编队伍。
优秀的采编队伍是提升新闻质量的基础。
而通过大型系列报道活动的组织实施,又进一步锤炼了队伍。
河南法制报一直认为,积极抓好彰显民主法治特色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实现使政法综治、社会稳定的报道生动活泼、部门满意、群众爱看、效果良好的目标。
2006年9月,为进一步创新报道形式,改进采访作风,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开阔新闻视野,更真切地感受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平安建设进程中的新观念、新风尚、新思维,我们又策划、组织了《走百县看平安》大型系列报道活动。
报社的领导班子成员和采编中层分期分批带领1至2名记者,组成10余个报道小组,骑自行车深入全省100个县(市),以平安建设为主题,走进田间地头,接触千家万户,采访各地的平安状况,倾听群众的呼声,然后以讲故事的手法、特写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报道写作。
为了把报道做深、做透、做好、做活,让群众喜闻乐见,在策划方案上明确提出必须实现报道思路上的创新,要求写出的稿子一人一面、一街一景,特色鲜明,生动形象,必须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
事实也证明,记者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体裁和篇幅的限制,使报道生动活泼,面目清新,主题抓住了,个性彰显了,文字可读了,领导满意,读者爱看。
2008年4月,河南法制报开辟了一个迄今坚持每天一期的《记者蹲点日记》专栏。
报社每个月派出一名记者到最基层的政法单位(乡镇综治办、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蹲点,以“深入、贴近”为基本要求,与基层政法干警同吃、同住、同工作,切实体验基层政法工作,每天写出一篇日记式报道,采写最真实最新鲜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年多来,作为河南法制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效果最好的一次策划报道活动,报社的全体记者、编辑都轮流蹲点一到两次,有的甚至蹲点三到四次,老记者获得了最基层的信息,新记者和见习记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不仅要善于抓“大”,还要注意抓“小”抓“大”是配合政法中心工作,抓“小”同样是为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是实现法制新闻“软着陆”的一个很好载体。
多年来,我们坚持发现身边的“感动”,坚持以内容为王,经常策划组织实施一些小而精的栏目。
2007年下半年,我们开辟的《发现身边的感动》专栏先后刊发稿件52篇,52个鲜活的场景、52个感人的场面都在这里展现。
在这些“感动”之中,有对他人的无私帮助、有对子女的悉心呵护、有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有对朋友的忠诚友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动”,构成了我们美好和谐的社会,鼓舞了我们快乐生活的信念;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动”,既感动了我们的记者,也感动了我们的读者——读者来信说:“这个专栏突出了时代主题,从细微之处展示了我们这个社会积极向上的美好事情,所写的事儿朴实深厚,不华丽但却很珍贵。
”在报道活动结束之际,我们还把报道中涉及的“感动人物”请到报社座谈联谊。
应邀参加联谊活动的20名感动人物,来自各个战线,有公安民警,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治安巡防队员,有公交车司机,有交通协管员,有普通市民,有打工人员,也有在校学生。
在联谊中,感动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对社会的责任,释放自己美好的心情,也对报社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要与时俱进,做舆论“及时雨”、工作“风向标”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要与时俱进,敢于引领舆论导向。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第一年。
如何起步,怎样发展,何以融入,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系统都在思考和探索。
政法系统如何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如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春节刚过,报社主要领导就组织大家讨论选题,反复酝酿,进行策划。
2011年3月以来,我们组织启动了《河南政法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型系列主题策划报道,连续刊发了18个省辖市的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在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努力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的典型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大家一致认为这一系列报道有深度、很给力。
一些专家和读者反映,中原经济区建设刚刚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法制报就组织策划了这组报道,在舆论引导上可谓“及时雨”,报道对各地政法工作在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主观能动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有着“风向标”意义。
一些资深报人评述说,河南法制报的这组报道深入阐述了各地政法系统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该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站得高,看得远,不仅从理论高度助推了中原经济区建设,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借鉴意义。
总的来看,这些经过策划组织实施的大型系列主题报道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法制报也都在积极寻求新闻质量的提升,特别是从大型系列主题策划着手,力求创新法制新闻报道,以较高的新闻报道质量服务特殊的政法和行政执法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