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案29--34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0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 家乡的历史沿革及其重要事件。
3. 家乡的经济发展及其特色产业。
4. 家乡的文化传统及其代表性人物。
三、教学重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 家乡的历史文化特点。
四、教学难点:1. 家乡经济发展及其特色产业的解读。
2. 家乡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了解。
3.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
第二章:探索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特征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家乡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 家乡的水资源分布及其利用。
三、教学重点:1. 家乡的地形特征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家乡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家乡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
2. 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自然环境。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家乡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 家乡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3. 家乡特色美食及其制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 家乡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 家乡的历史文化3. 家乡的经济发展三、教学活动1. 让学生带来家乡的图片或实物,向大家展示并介绍。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家乡的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四、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2. 调查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制作成报告。
第二章:探索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地貌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植被资源三、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家乡的地形地貌。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家乡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3. 让学生调查家乡的植被资源,了解植被的保护意义。
四、作业1. 制作家乡地形地貌的手工模型。
2. 调查家乡的植被资源,制作成保护植被的宣传海报。
第三章: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如民俗、方言、美食等。
2. 培养学生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民俗习惯2. 家乡的方言特点3. 家乡的美食文化三、教学活动1. 让学生展示家乡的民俗习惯,如舞蹈、歌唱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家乡方言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3. 组织学生品尝家乡的美食,了解美食的制作方法。
四、作业1. 记录一段家乡方言的对话。
2. 制作家乡美食的手工模型。
第四章:家乡的英雄人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英雄人物,传承他们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人物2. 家乡的革命英雄三、教学活动1. 让学生讲述家乡的历史人物的事迹。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家乡革命英雄的精神品质。
初中地方课程教案大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地方课程的设置意义和目的。
2. 使学生掌握初中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3. 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地域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初中地方课程的设置意义和目的。
2. 初中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学难点:1. 初中地方课程的设置意义和目的的深入理解。
2. 初中地方课程教学要求的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地方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地方课程的概念,让学生对地方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讲解地方课程的设置意义和目的(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地方课程的设置意义和目的,让学生明白地方课程的重要性。
三、介绍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20分钟)教师介绍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地方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四、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出在学习地方课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讲解地方课程的设置意义和目的(15分钟)教师深入讲解地方课程的设置意义和目的,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方课程的重要性。
三、讲解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2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更加明确地方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四、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如何将地方课程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地方课程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以评估学生将地方课程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以上是一份关于初中地方课程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
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地形特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2. 难点:地形特征对家乡的影响四、教学方法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2. 分析家乡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其对家乡农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文化2. 家乡的民俗风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的人文地理特征2. 难点: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传承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其特点。
2. 互动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人文环境的了解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其对家乡发展的重要作用。
2. 分析家乡的民俗风情,让学生了解其对家乡人民生活的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分享各自对家乡人文环境的了解和感受。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
2. 培养学生的经济观念和分析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产业结构2. 家乡的资源利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2. 难点: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产业发展现状。
2. 数据分析法:分析家乡经济发展的数据,了解其发展趋势。
五、教学步骤2. 分析家乡的资源利用情况,让学生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因素。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经纬度、相邻地区等。
2. 地形地貌:山脉、河流、湖泊等。
3. 气候特点:温度、降水、风向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美丽。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分享各自的见解。
3. 视频观看:观看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视频,增加学生的了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人文环境因素。
2. 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文化特色: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3. 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等。
三、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底蕴。
2.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的传统节日活动,体验家乡的文化魅力。
3. 调查报告:让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分享调查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家乡的人文环境特点。
2.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家乡人文环境的看法和感受。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2.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发展:农作物、农业技术等。
2. 工业布局:主要产业、发展优势等。
3. 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
三、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农业、工业、旅游景点,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
2. 数据统计:让学生收集家乡经济发展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文化、历史、地理特点,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走进家乡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
2. 第二课时:探索家乡的历史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并对历史产生兴趣。
3. 第三课时:家乡的地理特色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特点,了解其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4. 第四课时:家乡的民间艺术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传承意识。
5. 第五课时:家乡的物产资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资源丰富程度。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物产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合理利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家乡的特色。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和变化。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文化、历史、地理、民间艺术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程度和提出的建议。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地方课程教材《我们的家乡》2. 辅助材料:相关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民间艺术等资料。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古迹、风景名胜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关于家乡的更多信息。
六、第六课时:家乡的环境保护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的现状。
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环境的美丽与问题。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等特色。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 地方课程的定义和意义2. 地方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目标第二章:走进家乡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2. 家乡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3. 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特点和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3. 利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共同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小组合作表现等。
2. 学生地方课程学习手册的制作和展示。
3. 学生地方课程知识测试成绩。
五、教学资源1. 地方课程学习手册2. 地理、历史、文化等相关书籍和资料3. 互联网资源和相关网站4. 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六、教学安排1. 第一章:绪论(2课时)2. 第二章:走进家乡(4课时)3. 第三章:家乡的产业(2课时)4. 第四章:家乡的社会与发展(2课时)5. 第五章:家乡的名人故事(2课时)6. 第六章:家乡的文化遗产(2课时)7. 第七章:家乡的自然景观(2课时)8. 第八章:家乡的人民生活(2课时)9. 第九章:家乡的未来规划(2课时)七、教学活动1. 章节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本章主题。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案例分析:分享家乡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和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相关话题,分享研究成果。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地方课程学习手册,分享学习成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提问。
2. 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将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联系起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走进家乡第1课:家乡的自然地理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
2. 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第2课:家乡的历史沿革1. 学习家乡的历史变迁,了解重要历史事件。
2.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3课:家乡的文化传统1. 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2. 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产业。
第三单元:家乡的经济发展第4课:家乡的农业发展1. 学习家乡的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业技术。
2. 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
第5课:家乡的工业与服务业1. 学习家乡的工业部门、特色产品和产业发展现状。
2. 了解家乡的服务业发展情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小组合作表现等。
2. 学生课后实践作业完成情况,如家乡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制作。
3.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地方课》2. 网络资源、图书、报纸等关于家乡的资料。
3. 实地考察家乡的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场所。
4. 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和支持。
六、教学安排第1周:第1课家乡的自然地理第2周:第2课家乡的历史沿革第3周:第3课家乡的文化传统第4周:第4课家乡的农业发展第5周:第5课家乡的工业与服务业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家乡历史事件的解读、文化习俗的内涵、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
2018年第下学期地方教案1、高高兴兴上学校[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我、天、校”三个生字的读音;认读词语“天天、学校”;会读句子“我天天上学校。
”。
2、在学习过程中,能认真看,仔细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3、通过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学校,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喜爱学校、喜爱学习的感情。
[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学习词句1、出示课文左插图:“月历”图(1)谁知道这是什么?(月历)(2)从这张月历中,你知道些什么?(如:这是九月份,有30天,红色的日子是双休日……)(3)师述:这每一日,我们可以叫它每一天。
(板书:天)也可以说是“天天”,出示:“天天”一词(4)指名小老师带读词语“天天”。
(5)老师指着“小学生”的词语卡片问:小学生天天要干什么?(指名交流)2、出示课文右插图:“进校门”图(1)看看图上小朋友天天干什么?(小朋友天天上学校。
)(2)指名说,开竖排火车学说。
(3)师述:这里有个词语我们常常要用到,它是“学校”。
板书:学校(指名读,小老师带读)(4)说说我们的学校的校名。
(5)引说句子:图中小朋友天天干什么?3、仔细听,老师说的句子与你们刚才说的有什么不同。
(1)师:我天天上学校。
(指名复述)(2)出示句子,(师点读句子,学生跟读)(3)师引读句子:谁天天上学校?我天天干什么?谁天天干什么?说明: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插图,进行说话、识字、词语、句子的学习。
让学生结合这张九月份的月历,初步了解月历的作用。
在句子的学习中,教师应多采用示范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正确朗读句子。
在句子教学时应注意对已经学过的词语的巩固认读,如:老师指着“小学生”的词语卡片问:小学生天天要干什么?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生字词语的复现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语说完整的句子。
二、看图说话,认识学校1、我天天上学校,对学校有了什么了解?出示题头画,教师告知学生,小男孩在对小女孩说什么---他认识了“校长室”的“校”。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民俗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和文化认同感。
2. 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走进家乡第一节:家乡的地理位置与面积第二节:家乡的自然环境第三节:家乡的人文环境2. 第五章:家乡的发展与变化第一节:家乡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家乡的社会事业第三节:家乡的民生改善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实际情况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五、教学安排:1. 第四章:走进家乡第一节:家乡的地理位置与面积(2课时)第二节:家乡的自然环境(2课时)第三节:家乡的人文环境(2课时)2. 第五章:家乡的发展与变化第一节:家乡的经济发展(2课时)第二节:家乡的社会事业(2课时)第三节:家乡的民生改善(2课时)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家乡的传统文化第一节:家乡的传统习俗第二节:家乡的传统艺术第三节:家乡的历史名人7. 第七章:家乡的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第一节:家乡的自然保护区第二节:家乡的风景名胜第三节:家乡的特色小镇8. 第八章:家乡的资源与环境保护第一节:家乡的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二节:家乡的环境保护第三节:家乡的可持续发展9. 第九章:我为家乡做贡献第一节:了解家乡的需求与问题第二节:我为家乡献计献策第三节:实际行动,为家乡做贡献10. 第十章:家乡的未来展望第一节:家乡的发展规划第二节:家乡的机遇与挑战第三节:家乡的未来愿景七、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自然景观等。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熟悉本地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特色。
2. 掌握本地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增强地方归属感。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地方意识。
教学内容:本地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特色;本地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实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幅带有本地地理位置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特征,提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吗?”2. 继续观察地图,提问:“根据地图上的特征,你能猜出这个地方有哪些特色吗?”3.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尽量描述本地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二、呈现(15分钟)1. 使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一些本地的特色景点、地标建筑或自然风景,并简单解释它们的由来和意义。
2. 展示一些本地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如传统节日、闻名人物、地方特产等。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志愿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分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某个特色景点或历史文化知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研究,并整理资料。
2. 各小组进行展示,介绍自己选择的内容,可以使用图片、PPT、模型等形式。
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补充说明。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本地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特色,以及历史和文化知识。
2. 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点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在家庭、社区等活动中,继续观察和了解本地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积累更多的知识。
2. 提醒学生多阅读本地的地理科普书籍、历史故事等,增长见识。
六、作业布置(2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画一个属于本地的地图,标注本地的特色、历史或文化。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可以多找家人或朋友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本地的地理特征、历史和文化,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地理意识。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意识。
2. 通过学习地方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使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地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地方概况1. 学习我国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2. 了解我国行政区划和各级政府机构。
第二章:地理环境1. 学习我国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特点。
2. 了解各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第三章:经济发展1. 学习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特点。
2. 了解各地的经济特色和优势。
第四章:文化特色1. 学习各地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文化特点。
2. 了解各地的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章:社会生活1. 学习各地的教育、科技、医疗、体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 了解各地的社会制度和民生改善。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地方的发展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各地的自然风光、文化特色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方面,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地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五、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章:地方概况(2课时)第二章:地理环境(2课时)第三章:经济发展(2课时)第四章:文化特色(2课时)第五章:社会生活(2课时)总计:10课时六、教学活动设计1. 地方概况:通过地图和统计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地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2. 地理环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地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地理特点。
五下必读书目《西游记》练习(二十九-三十四)
2、黄袍怪把抢走当夫人后,自己变成,又将唐僧变为前往认亲。
白龙马变为,借之名,却未救出师父。
3、八戒用法劝回了悟空。
《三十二宝象国引假王子》
4、悟空扮成,骗得,并吞入肚。
最后发现黄袍怪是个。
5、悟空用并念动咒语,让唐僧恢复了本相。
《三十三悟空肩扛三座山》《三十四能装下天的葫芦》
6、八戒巡山巡的是。
此山有两妖分别是和。
两妖念咒语,搬来了三座山、、。
《三十四能装下天的葫芦》
7、、带着、两样宝贝去捉孙悟空,孙悟空用骗走了宝贝。
七年级下学期的地方课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家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基本信息。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地理位置: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如省份、城市、县区等。
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著名人物等。
自然资源: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风景名胜等。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乡的图片、地图等资料,进行展示和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邀请当地的历史老师或文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第二章:探索家乡的传统文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传统节日: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民间艺术:介绍家乡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戏曲等。
传统手工艺:介绍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如织布、陶瓷、木雕等。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了解制作过程。
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进行表演和讲解。
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传统手工艺品。
第三章:发现家乡的自然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地形:介绍家乡的地形特点,如山脉、河流、平原等。
气候:介绍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季节变化等。
植被:介绍家乡的植被特点,如树木、花草、农作物等。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
让学生收集家乡的植物、动物等标本,进行展示和分享。
邀请当地的环保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第四章: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进步等。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
4.2 教学内容:经济发展:介绍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产业特点、企业成就等。
城市建设:介绍家乡的城市建设情况,如规划发展、建筑特色等。
地理七年级第三十四章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两者的特点;2. 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认识城市化的影响;3. 掌握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地理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与联系;2. 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现状;3.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与联系a. 引入:通过展示城市与农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和农村的异同的思考,并进行讨论(15分钟)。
b. 探究: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为城市和农村编制一份特点比较表格,并在班级展示和交流(20分钟)。
c.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概括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引导学生认识城市和农村的相互联系(10分钟)。
2. 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现状a. 讲解:通过PPT展示,介绍城市的发展历程,并结合现实案例说明城市化的影响(15分钟)。
b.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城市进行调研,了解该城市的发展现状,并收集数据或图片(30分钟)。
c. 学生报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简要汇报,展示所调研城市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数据,并进行班级评议(20分钟)。
3.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a.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介绍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5分钟)。
b. 设计活动: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规划和景观,包括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绿化等方面,并进行呈现(30分钟)。
c. 学生评议: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议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最佳设计的评选(20分钟)。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问题和讨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资源1. 图片、PPT素材:用于呈现城市与农村的异同以及城市发展的历程和现状;2. 资料、数据:提供给学生在小组调研和设计城市的过程中参考和利用。
一、云南少数民族【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有55个少数民族,认识云南省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
2、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
3、【教学重点】知道云南人口较多、较少的少数民族。
【教学难点】认识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的分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省的名称吗?云南省是一个多山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那么,云南省有几个少数民族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课。
2、揭题:云南少数民族。
二、探究学习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自读课本1至2页,思考:(1)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2)哪些少数民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2、学生反馈3、看第一个问题,云南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仅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位居全国第二。
4、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
5、看地图,看看云南有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三、总结延伸1、关于云南少数民族,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请在小组内说一说。
2、你还想学习哪些哪些的内容?二、民族文化的金矿1、古老独特的语言文字【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三种古老独特的语言文字。
2、了解东巴文、彝文、贝叶经等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云南三种特殊的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彝族的语言文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导入:云南绚丽多姿的多元民族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前进步伐,与不同历史阶段的外来文明不断融合,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的独特的云南民族文化。
2、揭题:古老独特的语言文字。
二、探究学习1、请同学们看课本第四至第七页,找一找我们省有哪些特殊的语言。
2、小组讨论:(1)东巴文是哪个民族的语言?它是怎么来的?(2)彝文和《阿诗玛》。
(3)贝叶文是什么意思?它的由来是怎么样的?3、学生交流反馈。
4、有哪几个民族是应用拼音文字的?三、总结延伸1、总结: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各种各样,这是与我省的文化分不开的。
2、请你学习用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说几句最常用的话,并尝试用另一种少数民族的文字写几个词语。
初中地方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地方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和探究一个地区。
教学重点:1. 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
2.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和探究一个地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地区吗?对这个地区有什么了解?2. 学生分享自己对所在地区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
2. 学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了解所在地区的基本特征。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与所在地区相关的案例,如水资源利用、旅游业发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如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2. 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课题相关内容。
3. 各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了解家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地理素养的提升。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实践活动成果的质量。
NCE 1 29-34复习测试卷Name:_____ 满分:80分一.补全单词。
10分1.cl__o__ __u___ d 云2. b _r____ ___i___dge桥3.__a__ e __r__oplane 飞机4.b___o___ ___a___t 小船5.sh___i___ ____p____ 轮船二.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10分)1. 进来。
Come in.2. 关门。
Shut the door.3. 这个卧室非常乱。
This bedroom is very undidy.4. Amy 应该做什么?What must Amy do?5. 打开窗户并且给房间通风。
Open the window and air the room.6. 你应该把这些衣服放在大衣柜里。
You must put these clothes in the wardrobe.7. 然后铺床。
Then make the bed.8. 掸掉梳妆台的灰尘。
Dust the dressing table.9. 我必须扫地吗?Must I sweep the floor?10. 不要关掉水龙头。
Don’t turn off the tap .三. 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1. What is your mother doing(do)? She is making the bed.2. Must we sweep(sweep) the floor?3. Look,Sandy is shut ting(shut) the door.4. Is Sally sit ting(sit) under the tree? Yes,she is.5. Tim is climb ing(climb) the tree now.6. Don’t (not) read (read) this magazine.7. Put(put) on your new shoes,please.8. Is (be)Emma cook ing (cook) a meal? No,she isn’t.9. Is (be)the dog eating(eat) a bone? Yes,it’s eating a bone.10. What is Mrs. Jones doing? She is tak ing(take) off her coat.四. 根据句意填空(5分)1. It’s cold out there. Please come in.2. The door is open. Please shut it.3. This room is very untidy. You must clean it.4. What must I do ? You must clean the room.5. Where must Amy put these clothes? In the wardrobe.五. 选择填空(15分)( B) 1 .The door is open. You must it.A. openB. shutC. opensD. shuts( D ) 2. Which is your cup? on the table.A .That is B.This is C. The D. The one ( A) 3. That’s nice car and colour is nice,too.A. a,itsB. a,it’sC. one,itD. an,its ( A ) 4. What must Amy ?A. doB. doesC. doingD. to do( A ) 5. the window.A. Don’t openB. Not openC. Not shutD. O pening ( C )6. is Sally? She’s in the garden.A. WhatB. HowC. WhereD. What colour ( B )7. What she ?A. is,doB. is,doingC. does,doD. does,doing( D )8. Look,Tim the tree.A. climbB. climbsC. climbingD. is climbing ( B )9. Are the cat s eating cakes on the floor?A. Do,eatingB. Are,eatingC. Are,eatD. Is eating ( D )10. There are some and two in the room.A. Child,womanB. Children,womanC. child,women.D. children,women( B )11.There are some _____ in the sky .A.cloudB.cloudsC.clouded( C )12.They are walking ______the bridge .A.ofB.betweenC.over( A )13. -- _____ a fine day today . ---- Yes, it is .A.It isB.Is itC.Are they( A )14.-- What _________ doing now ?---- They are jumping.A.a re theyB.they areC.is he( A )15.Mr. Jones is ______ his family.A.withB. atC.over六.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10分)1. Sally正在花园里做什么?What is Sally doing in the garden ?2. 请再说一遍?I beg your pardon?3. 那只狗正在啃一个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