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罗斯福新政
- 格式:ppt
- 大小:599.50 KB
- 文档页数:29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知识点汇总
【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胡佛自由放任,经济形势恶化,人民不满
②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主要措施
⑴金融业:整顿银行业,银行停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放弃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发货币解决货币短缺;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⑵恢复工农业生产
①农业方面:减耕减产,提高价格,政府补贴
②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规范工业生产:制定各个方面的规则,以减少盲目生产,“蓝鹰运动”
劳资关系:1935《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人权利、组织、谈判
⑶社会福利:进行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养老金、失业保险和特殊群体的救济制度
3、成功的原因:
(1)根本: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由美国国情决定----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民主传统
(3)外部:借鉴社义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4)30年代凯恩斯主义为新政提供理论依据。
(5)罗斯福个人的素质
4、目的:直接-----应对经济危机;根本-------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企业制度不变
6、影响:
积极: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扩大了政府职能
深远: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战后被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
局限性:未改变资义本质,无法根除危机;。
2-6-2 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背景
1.经济危机
2.社会危机
3.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
4.人民要求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危机
5.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
①银行修业整顿
②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
③扩大美联储权力
④管制证券业
2.恢复工业
①国家计划指导、国家监管
②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③调整企业、劳资关系
3.调整农业
①减耕减产
②调整产品结构
4.社会福利、劳工权利、社会立法
①发放救济金
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③以工代赈
④保障工人基本权利
⑤社会立法
三、特点
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计划指导和监管
②一方面维护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人民的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③通过立法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④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五、评价
1.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 在很多方面确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影响深远,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临危受命: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二.实施新政:大力加强国家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金融方面:①银行暂时休业,恢复信用②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利④官制证券业工业方面:①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②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社会福利方面:①加强救济工作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③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立法方面: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成立工会,保障工人权利,提高工人政治地位三.摆脱危机困境1. 20世纪30年代前期,经济小幅回升,后期出现明显复兴迹象2.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前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从此进入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前言:在经济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下,罗斯福就任成为美国总统,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政总结: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2.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3.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影响、评价主要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工业和农业,推行社会福利等。
影响:美国经济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评价:1.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总的来说,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笔记整理:罗斯福新政新政背景:1、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实干家罗斯福——“狮子”“狐狸”(比喻他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
)新政的实施:阶段(2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第二阶段:1936-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内容(3R):复兴(Recovery)、改革(Reform)救济(Relief)具体措施:①股市崩溃,银行倒闭——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正常金融秩序和人们对银行的信心②农产品价格猛跌——调整农业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复苏③企业破产——加强对工业的指导①→缓解失业问题,刺激消费④失业——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②(以工代赈)→缓和劳资矛盾⑤社会秩序混乱——保护劳工权利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④→有助于社会稳定新政核心:恢复工业新政直接目的: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新政最终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新政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新政采用的目的:政府干预问:新政属于改良还是革命?答:改良新政的影响: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渡过难关;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政治上: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制度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进入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影响深远:资本主义世界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①包括有: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蓝鹰运动②包括有: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③包括有: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这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④包括有: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新政的特点: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2)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蓝鹰行动(3)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社会保障制度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新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 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