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研究_牟新云
- 格式:pdf
- 大小:152.76 KB
- 文档页数:4
东中西部区域产业转移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张新芝;孔凡斌【摘要】东中西部之间区域产业转移近年较为活跃,厘清国内区域产业转移发展的态势,是当前产业转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我国东中西部28个省市地区1990-2013年间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趋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区域工业产业比重、东中西部区域投资增长、制造业地区平均集中率三个指标的变化来观察国内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以2004-2008年为转折点,东部地区工业产业从业人数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的增幅趋于平缓,个别指标甚至出现负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各指标扭转了其逐年下降的趋势,大部分行业出现增幅现象,个别指标处于全面增长的趋势.虽然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发生转移的数量和规模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暂时还没有明显数据表明已经发生.【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8页(P73-80)【关键词】东中西部;区域产业转移;发展态势【作者】张新芝;孔凡斌【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32;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一引言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的空间移动或迁移,它包括企业的实际迁移,也包括厂商向外地投资新建企业的迁移,还包括向外地分支机构增加投资力度的内部资金转移,甚至还包括发达地区原来从事某制造业的企业资金在原地向其他行业的投资[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面临日益趋紧的环境、资源和成本要素不断提高的约束,迫使这些产业向区域外转移。
中西部地区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禀赋相对优越,通过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可以加快自身产业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间协调共同发展。
产业转移近十几年来一直都是热点问题,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参与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构建的思路与对策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西部地区已出现各种形式的产业集群。
如,西宁的纺织产业集群,以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这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快速发展树立了良好典范。
以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为例。
目前,重庆市有170多家摩托整车生产厂、3000多家摩托车配件厂,还不包括摩托车修理厂;有5家专利代理所,7家摩托车研究所(包括高校的),3家市属以上科技信息中心,14家区县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等。
其中产值超过500万元以上的配件厂已达388家。
重庆摩托车已出口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区。
2002年摩托车产量达323.42万辆,占国内产量的28.1%。
截止2003年9月,重庆摩托车产量已达271.25 万辆,占国内产量的27.98%,已形成具有地方优势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
但产业内还未形成紧密的专业化分工,科研机构、公共管理等服务性设施还不能支撑摩托车(汽车)产业的发展。
嘉陵、建设、宗申、隆鑫、力帆等几大企业之间在品牌和市场开发上虽然有一定默契,但企业间在零部件生产上都是“小而全”的模式,专业化水平不高。
除较大企业外,遍布重庆的微型摩托车组装企业粗制滥造的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近几年我国各大城市对摩托车的限制,致使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通过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实例可看出,西部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带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企业少。
西部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资企业少,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更不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在西部地区虽然也散布着一些集群,但在集群形成上看,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明显,产业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与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的互补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
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西部地区庞大的面积、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资源型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趋势。
通过分析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支持,可以预测未来几年西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一、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的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等。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西部地区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1. 绿色转型: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将加大绿色转型的力度。
通过引入先进的矿业技术、环保设备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鼓励资源企业在环保、节能和减排方面进行创新,并加大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2. 产业升级:西部地区将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煤炭行业可以通过发展煤炭深加工、煤化工和电力等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3. 能源替代: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西部地区将加快推动能源替代。
例如,可以发展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项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正在经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交通条件等。
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1. 制造业转移: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制造业正在向西部地区转移。
西部地区通过提供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
其中,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中西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摘要:中西部县域经济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
中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产业集群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是实现中西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就此提出中西部县域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西部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对策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单元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县域经济与东部差距较大。
东部地区一些经济百强县的gdp达到了西部不发达省、自治区的经济规模,而中西部地区的县(市)发展相对落后,整体水平比较低,竞争力较弱。
2006年中西部县域人口占全国县域人口比例为61.4%,而中西部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只有42.3%。
中部县域地区平均的gdp规模是29.4亿元,西部地区仅有14.5亿元,而东部县域地区达到65.5亿元,是中部地区的2.2倍,更是西部地区的4.5倍。
2010年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共126个)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有16个,占12.7%,西部仅有7个,占5.6%。
一.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中西部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仍然是中西部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化进程缓慢,大多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不能有效满足县域内的社会需求。
(二)特色经济发展不足中西部大部分县域的特色经济处在探索或刚起步阶段,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技术含量比较低,特色优势不明显。
虽然也有一些区域性特色块状经济,但总体规模不大,全国知名度不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城镇化发展滞后,由于交通、通讯条件差,资金溃乏,许多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齐全,缺乏集聚产业、人口以及资金的吸引力,从而制约县域经济的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中国东部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市场机制促使资本往资本收益率较高的东部聚集,东部特别是浙江省相继涌现了多个产业集群,随着企业间专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聚集效应得到强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与东部不同,西部地区的产业对资源依赖较大,产业链组织模式不甚合理,产品加工度不足,产业结构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些都是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瓶颈。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区位商;产业组织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的贸易自由度大幅度增加,可流动要素逐步流向东部地区,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程度不断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如浙江的“块状经济”,广东的专业镇等。
不同于东部的产业集群,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则相对比较分散,产业链比较短,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农业所占比重偏大,工业结构多以资源开发密度大的重工业为主,如新疆的石油,贵州的煤炭,云南的铁矿石等,这导致西部地区多是资源依赖性产业,而且重工业增加值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偏大,轻工业投资不足。
重工业投入比较大,消耗系数比较高,且产业间的联系效应比较小,很难形成集聚效应。
而且资源密集型产业大多是垄断性行业,受到国家的控制,市场机制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这也是产生低效率的原因所在。
下面以西部地区经济情况相对较好的四川省为例,通过计算其区位商来说明这一现状。
其中Q代表区位商,ja和jb分别表示四川省和全国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情况;bm和bn分别表示四川省和全国的总就业人数,则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Q=。
[1]通过计算,四川省以当地资源优势为依托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而食品、电气、通信设备等制造业的集中度不足,运输制造业和电气制造业的区位商还不及0.3,产业集中程度严重不足。
可以想象,经济情况比四川省差的省份其制造业集中程度更低。
西部地区产业培育成功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西部地区是我国的重点扶持地区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等因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发展潜力有限。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逐渐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案例。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西部地区产业培育成功的案例,以期为更多地区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重庆市汽车产业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素有“山城”之称。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外资、培育本土企业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汽车产业链。
目前,重庆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包括一汽丰田、长安福特等在内的多家知名汽车生产企业。
重庆还建设了一批汽车产业园区,为汽车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支持政策。
二、陕西省医药产业陕西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产地之一。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积极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药产业链。
目前,陕西已经发展出一批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陕西还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推动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三、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大省,拥有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和人才储备。
近年来,四川省政府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等方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目前,四川已经发展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企业,涵盖了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
四川还建设了多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生产基地和支持服务。
以上三个案例仅仅是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西部地区还有许多产业培育成功的案例,涵盖了农业、能源、服装等各个领域。
这些成功案例的共同点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
这种模式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启示。
大力推动中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 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概况 (6)2.1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8)2.2 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分析 (8)2.3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10)3. 中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11)3.1 转型升级的成就与挑战 (13)3.2 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 (14)3.3 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 (16)4. 中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策略 (17)4.1 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 (18)4.2 技术创新与研发支撑 (20)4.3 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21)4.4 政策环境与服务平台建设 (22)4.5 国际合作与区域发展协同 (23)5. 中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案例研究 (24)5.1 典型案例介绍 (25)5.2 经验总结与启示 (26)5.3 存在问题与不足 (28)6. 结论与建议 (28)6.1 研究总结 (30)6.2 政策建议 (31)6.3 未来研究方向 (33)1. 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和规划“大力推动中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
中西部地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产业。
面对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这些产业集群亟需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本文档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中西部产业的转型升级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实施策略。
我们将详细阐述中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文化旅游业等,并对其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压力进行深入的分析。
本文档将探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如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并分析这些驱动力如何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我们将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我国西部产业集群发展探析
秦玄
【期刊名称】《集团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7(000)02X
【摘要】产业集群(Industrial dusters)是指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具有专业化特征和地理聚集的特征。
一般而言,产业集群形成应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合适的人力资源供给、正确的企业决策、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生产网络以及共享的基础设施。
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的原因,就在于产业集群培育了所在国或地区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奠定了在全球经济中不寻常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总页数】1页(P153)
【作者】秦玄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MBA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7
【相关文献】
1.我国西部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探析 [J], 李凌;
2.我国西部产业集群发展探析 [J], 秦玄
3.产业集群政策的作用机理及模型构建——基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J], 李兴旺;郭毅
4.我国西部地区休闲渔业发展探析 [J], 徐大军;吴青;
5.我国东中西部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探析 [J], 张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带一路”中的“天水构想”——访甘肃省天水市市长杨维俊佚名【期刊名称】《西部大开发》【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114-117)【正文语种】中文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新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和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
甘肃省作出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大部署。
天水作为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进入陇原的第一重镇,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城市、枢纽城市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为此,我们专访了天水市市长杨维俊,让他来为我们谈谈“一带一路”中的“天水构想”。
杨维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天水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条件、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西部大开发: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轩辕黄帝的诞生地,是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确定的陇东南文化历史片区核心区域。
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的统揽下,都做了哪些规划?杨维俊:天水将大力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陇东南片区天水板块建设“136”工程,积极推进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文化旅游区“三大园区”建设,认真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服务基础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提升“六大工程”。
以“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全球华人、打造祭祖圣地”为主题,加大对伏羲、女娲、轩辕为代表的始祖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把天水打造成为全球华人向往的寻根祭祖圣地。
西部大开发:我们都知道,天水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甘肃省两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
在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工程,着力打造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都有哪些明显的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理念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杨维俊:机械制造方面,数控机床、风动工具、锻压机床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电子信息方面,芯片封装测试能力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电工电器方面,石油钻机电控装置、中高压开关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0月J OURNAL OF SOUTHWEST JI A OTONG UN I V ERSI TYO c t .2006第7卷 第5期(Soc i a l Sciences)V o.l 7 N o .5[收稿日期] 2006-07-03[作者简介] 牟新云(1964-),男,重庆市人,博士研究生。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牟新云1,徐承红2(1.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2.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74)[关键词] 产业集群;产业链;区域品牌;创新网络空间[摘 要] 产业集群企业具有非集群企业无可比拟的持续竞争力,在我国西部地区培育集群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地区内部新型产业的工业化,还能推进西部产业、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并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目前该地区虽具备产业链集群的雏形,但其技术落后、规模小、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和产业链不完整等特征十分明显。
要促进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必须调整产业政策,推动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群的发展,并依托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产业基地,以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等。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06)05-0115-04A Study of the Develop m ent of I ndustrial Cluster in theW est of China MOU X in -yun 1,XU Cheng -hong2(1.School of E cono m ics and M anage m ent ,South w est J 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2.School of E conom ics ,South w esternUniversity of F inance and Econo m ics ,Chengdu 610074,Ch ina)K ey w ords :i n dustria l c l u ster ;industry chain ;innovation net space ;reg i o na l brandAbstract :Enterprises i n an i n dustrial cl u ster keep the i n co m parably sustai n ed co m petiti v eness .I nthe w estern reg ion o f Ch i n a ,the developm en t o f i n dustrial clusters can no t only pro m ote the i n dustria lizati o n of t h e ne w-type i n dustries in t h is reg i o n ,but a lso enhance t h e susta i n ed co m 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 e s and opti m ize t h e reg i o na l i n dustria l structure .A t presen t the c l u sters w ith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 y chain are tak i n g shape in this reg i o n,but there ex ist several disti n ctive disadvantages ,such as backw ard techno logy ,s m all sca le ,i n appr opriate structure ,lo w degree o fclusteri n g and broken i n dustry cha i n .To upgrade the industr i a l cl u sters p developm ent in the w es,t w e shou l d readjust ag ricultura l po licy ,push for w ard the for m ati o n o f do m inant i n dustria l clustersw it h w ester n characteristics ,constr uct i m portant industrial bases rely i n g on big pro j e cts ,and support the develop m en t of leading enterprises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欧洲和北美少数几个地区经济发展却依然保持平稳,甚至持续增长。
如意大利的艾米尼亚)罗马格钠(Em illi a -Ro m agna)和图斯卡尼(Tuscany)、德国的巴登)符腾堡(B aden-W urtter m berg )、瑞典的斯迈兰(S m aland)、西班牙的巴塞罗纳(Barcelona)、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等,其共同特征都是存在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群。
112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全球产业集群迅猛发展并几乎遍及所有产业领域,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俄勒冈的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跑鞋业、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西密歇根的办公家具业,德国佐林根的刀具产业、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业、巴登)符腾堡的机械业,意大利米兰时装业、萨索尔洛的瓷砖业等等,特别是美国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度成为引领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火车头0。
另外在秘鲁、巴西、墨西哥、韩国、巴基斯坦、南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大量的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现象,如印度提若普尔的棉针织业、班加罗尔地区的电子软件业等。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也出现了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围绕某些相同或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
如中关村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浙江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519个,年总产值达6000亿元,112大唐袜业、温州柳市的低压电器、永康的小五金等是典型代表;在广东深圳、珠海、顺德、东莞等地,一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山古镇的灯饰、顺德的木工机械、东莞虎门的服装等都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产业集群的特征和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特征及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生产链特征及其优势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一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二是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
122生产过程的可分性是集聚必不可少的技术性条件,只有当生产过程可以明确地分解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或工序时,分工与专业化才有可能形成。
随着分工的深入,从原材料供应、制造加工、组装分销到最终用户等过程中的有些环节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企业,这样原本企业内部的生产链分解为若干个成员企业共同形成的生产链。
这种生产链包括原材料采集、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制造品的销售及服务等各种功能,它们相互作用、彼此联系,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形成所谓的/虚拟企业0或/扩展企业0,进而形成集聚。
2.外部性和外部规模经济是产业集群的特质也是其重要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集聚效益可以给区域内的企业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
而这种集聚效益产生于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的经济效益随整个产业规模的扩大而提高。
它包括:知识的溢出效应;劳动力和中介投入更加专业化;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由于共用各种基础设施而降低;企业由于彼此接近而增加信任、促进合作,从而获取集体效率(Co llective E ffic i e ncy);集聚使企业加剧了竞争,但竞争使集群内企业创新加快以提高效率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溢出效应。
知识的溢出效应中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特别是隐含类知识。
产业集聚使同行业的生产厂商、供应商、重要顾主、支持性产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厂商聚集在一起,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往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0,使隐性知识成为能够共享的公共产品,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大,使知识的溢出效应达到最大化。
3.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及其优势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使技术更易扩散,新产品和新产业不断出现。
企业的创新模式由过去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线性创新模式发展为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基于网络的非线性发展模式,降低了创新风险,减少了创新费用,从而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
这种创新更易形成区域品牌,对增加地区经济总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4.区域网络是产业集群的独特结构产业集聚区域网络系统是建立在区域内核心产业、辅助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
产业集群内部机构主要包括各式各样的供应商、成品商、客商、中介服务机构、规制管理机构等,这些相关、支持或互补性企业和机构,在地域空间范围密集结网,形成一个区域产业密集网络。
这种网络是市场交易组织和企业科层管理中的组织形式,比市场更稳定,比等级组织更灵活,因而被称为/有组织的市场、可调整的企业0。
132通过区域网络,企业间进行文化、技术、制度、管理等各方面的交流,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
它可以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使整个生产链既保持灵活性又具有稳定性。
此外,产业集群由于内部的多数企业规模一般116第5期牟新云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比较小但联系紧密的特点,它还具有应对市场变化和冲击的优势,具有加强竞争和合作、积聚力量、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资源向产业集群集中等优势,这将提高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增强地区经济实力。
二、培育产业集群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拥有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的持续竞争力,它为我国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1.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调整的对象从过去的产业间比例调整转到现在的各产业内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调整的措施从过去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行为调整转到主要依靠市场行为;调整的目标从宏观上的产业结构平衡调整转到增强产业在国际国内或区域竞争力上来。
产业集群作为世界流行的产业组织形式,是现在西部地区实现产业升级最为理想的微观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