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运动史之重要事件与活动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操纵“马黎和会”,悍然否定中国政府提出的取消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领事裁判权等提案,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权利转交给日本,而北洋军阀政府竟准备签字。消息传出,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高等师范、中国大学等13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签和约”、“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火烧了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章宗祥。军阀政府派出大批军警进行镇压,当场逮捕学生30余人。次日,北京全体学生实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纷纷起而响应。留学日本、法国和南洋等地的学生也展开积极的声援活动。6月3日、4日,军阀政府又逮捕北京学生近千人,激起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5日,上海工人首先举行总同盟罢工,运动由初期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国性工、学、商各界的群众性爱国运动。不到一个星期,全国有22个省150多个城市举行了罢工、罢课、罢市的斗争,给予军阀政府以沉重打击。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6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全体学生,撤去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卖国贼的职务。28日,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自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也开创了中国革命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光辉道路,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开端。
“一二.一”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以学生群众为主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1945年11月25日,昆明西南联大等四校师生5000余人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国民党云南省军政当局的阻挠、捣乱和证蔑。次日,昆明学生3万多人罢课抗议。12月1日,国民党军警特务冲进学校,鸣枪、投掷手榴弹,炸死师生4人,伤20余人。惨案发生后,学生们立即提出了严惩凶手、抚恤死者、赔偿损失等4项要求。昆明大中学校教师也纷纷发表声明和罢教,抗议反动派残杀师生。师生们在联大图书馆设置了四烈士灵堂,各界群众大批前往公祭,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1946年3月17日,昆明学生又举行了四烈士出殡游行。昆明学生的斗争得到了广泛的同情与支持,许多大中城市学生纷纷提出抗议和进行示威游行,要求严惩凶手。延安青年也举行了集会,周恩来在会上发表讲话,高度赞扬了学生的正义斗争。上海学生和各界群众2万多人举行烈士追悼会,工人阶级和各民主党派也采用多种形式支持学生斗争。“一二.一”运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对以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五二0运动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学生大规模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运动,亦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947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政治、教育危机日益严重,青年学生遭受着无穷灾难。5月后,广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分别从不同角度,举行了“五四”纪念活动。上海学生首先进行了反内战、反压迫、反卖国的宣传。清华大学自17日起罢课3天,并发表《反饥饿反内战罢课宣言》,得到各校响应。18日,国民党政府发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罢课、罢工和示威游行,遭到全国学生的反对。19日,上海学生7000余人欢送沪杭区国立院校学生“挽救教育危机进京代表联合请愿团”,并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其他各地学生也纷纷派代表赴京请愿。20日,就沪苏杭地区16所专科以上学校6000多名学生为“挽救教育危机”举行联合大游行。同日,华北地区21所大、中学校学生,在北平、天津举行反饥饿、反内战万人大游行。预先埋伏的国民党军警宪特,手持木棒、铁棍,对游行队伍实行围攻殴打,仅南京一地,就造成重伤、轻伤104人,被捕28人的“五二0”大血案。国民党的暴行更激起了学生们的愤怒,他们继续以罢课游行等行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口号声,响遍了武汉、西安、长沙、重庆、成都、福州等国民党统治区60多个大中城市。国统区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大中学生都参加了斗争,人数达60万。全国各阶层人民纷纷起来声援学生的正义斗争。“五二0”运动与人民解放军反击蒋介石反动军队的战争相配合,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一篇评论中,将之高度地评价为反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第二条战线”。
青年文明号活动
共青团组织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而实施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广大职业青年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贡献。1994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为“青年文明号”亲笔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广大青年。十三年来,这项活动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通过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加强管理、完善机制等切实措施,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产生了极大的综合效益,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目前,活动在30多个行业、500多万个青年集体中展开,涌现出全国青年文明号3000多个,省级青年文明号20000多少,地市级青年文明号11万多个。实践证明,青年文明号活动有效地把握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本质规律和内涵特点,开辟了新时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崭新途径,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职业文明建设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中国青年节
中国青年的节日。亦称“五四”青年节。5月4日是伟大的“五四”运动纪念日。1939年3月18日,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把5月4日作为“西青救”成立纪念日,并向全国青年提议,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但国民党当局惧怕“五四”运动的革命影响,又把青年节改为3月29日(黄花岗之役纪念日)。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内,则继续以5月4日为青年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1949年12月正式规定,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50年4月,为了使青年团组织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中国青年的革命传统,青年团中央又正式决定将5月4日同时作为青年团成立纪念日。
团干部321培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总体部署,加大团干部培训工作的力度,团中央决定自1999年起在全团实施“团干部321培训计划”,即用三年时间,力争使共青团21万名专职干部普遍接受一次培训。“团干部321培训计划”在“全团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此项工作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团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中央团校等方面负责同志。
“五卅”惨案
1925年上海日资工厂镇压罢工工人的事件。1925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推动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下,各地反帝运动蓬勃发展。上海、青岛等地日本纱厂的工人先后举行大规模罢工,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5月15日,日本资本家借口棉纱不敷故意关闭上海内外棉第十二厂,并对要求发放工资的工人施以暴力,枪杀工人顾正红并打伤10余人,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17日,上海学联召开执委会,议决参加工人罢工后援会和发起募捐行动。会后,上海学联动员了上海、文治、复旦、交通、法政等14所大专院校及部分中学学生,组成约30个小队,从18日开始,每天分别到南京路、新世界、东新桥、大世界、静安寺、北站、十六铺码头等闹市区,向市民揭露事件真相和进行募捐。租界捕房逮捕学生数人。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于5月30日租界会审公堂审判学生之日,在租界内举行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示威游行,并提出把工人的经济斗争发展成为政治斗争。29日晨,中共上海地委举行会议,议定用全国学联名义领导上海学联,公开发动全市各公、私立大中学校全体学生参加在次日于租界举行的游行示威、演讲和散发传单以及组织学生纠察队以维护游行秩序等8项行动要求。同时,决定由上海学联作为“五卅”反帝示威总指挥部,恽代英、侯绍裘分任正、副指挥。30日,上海各大中学校的学生及部分工人组织的讲演队共2000余人,开始在公共租界内进行反帝示威宣传,但被租界当局捕去100多人。消息传出,各界群众1万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导致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浪潮的迅速高涨。
红卫兵运动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发动阶段。5月29日,北京清华附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圆明园讨论运动形势,商量在运动中采取的对策。6月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炮制的所谓“第一张大字报”后,清华附中校园内出现了一张题为《誓死捍卫毛泽东思想、誓死捍卫无产阶级专政!》署名“红卫兵”的大字报,在半天时间内,签名者即达百余人。“红卫兵”组织正式诞生。8月1日,毛泽东致信清华附中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由此,红卫兵组织遍及首都各个学校,并从少数中学的学生组织演变成有大、中学校学生参加的青少年组织。自8月18日至11月,毛泽东先后8次接见到北京串联的红卫兵、教师和学生,人数达1100万人。期间,北京红卫兵首先走上街头,开始了所谓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并将“破四旧”之风迅速刮遍全国。此后,在林彪、江青等别有用心的煽动、蛊惑下,红卫兵运动走向狂热,陷入了全国范围的“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个别地区出了严重的武斗。1967年初,在中共中央提出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的要求后,各城市大、中学校的“红卫兵代表大会”正式诞生,它成为红卫兵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宣布停止红卫兵的长途步行“串联”,要求各校“复课闹革命”,并派人民解放军分期、分批对大中学生进行军训。1968年7月,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此后,在“工宣队”的直接领导下,对1966届、1967届、1968届三届毕业生进行了分配。随着红卫兵们的就业和上山下乡,红卫兵运动也开始衰落。1977年8月,中共中央转发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委会《关于红卫兵问题的请示报告》,根据这个文件,各地红卫兵组织相继撤销。
“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平(今北京)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并进一步向华北发动侵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在民族危机面前,国民党仍顽固坚持不抵抗政策,1935年下半年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宣言,号召“全体同胞总动员”,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1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军委提出组织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并具体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11月18日,北平学生联合会成立。12月9日,北平大中学校学生6000多人举行了反日救国示威游行。他们冲破军警封锁,聚集到新华门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向国民党华北当局请愿。学生们的爱国民主要求被拒绝后,立即举行游行大示威,当游队伍到达王府井大街时,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学生们和军警搏斗了一天,100多人受伤,30多人被捕。次日,北平学生实行总罢课,抗议反动当局的暴行。12月16日,“冀察政务委员会”准备成立。北平学生1万多人冲破军警包围,在天桥会师,举行了数万人的群众大会,通过了“不承认冀察政务委员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决案。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队伍再次受到反动当局的血腥镇压,30多人被捕,400多人受伤。在学生运动压力下,“冀察政务委员会”被迫延期成立。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工人阶级迅速行动起来,发表通电,声援学生。各地文化界、妇女界也发表宣言和通电,要求武装民众,出兵抗日,从而酝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二、九”运动后,一批先进青年学生,在共产党影响下,深入到农村、革命军队、工厂中,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其中许多人成长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