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维修体制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13
关于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的研究第一篇:关于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的研究铁道勘测与设计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2005(1)关于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的研究黄信基(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设备处武汉 430063)[摘要]综合维修体制的概念、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方案探讨、高速铁路维修养护是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重要课题。
在发达国家已有的大量经验和教训面前,我们如何做好综合维修体制方案,本文作了多个方案探讨,并对高速铁路维修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维修体制研究中国铁路正处于持续大规模建设时期,铁路建设和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百业待兴,资金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同时土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已很严重。
因此,在铁路发展方向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做好体制策划和设计是一件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其中就包括关于维修体制的讨论。
高速铁路的维修养护对我国是一个新课题,由于客车速度的提高。
如何保持控制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和线路、桥梁状态的高质量、高标准,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提高旅客舒适度的主要技术关键。
世界发达国家在高速铁路的控制管理系统、弓网关系、变电检测、轨道状态诊断、维修机械化、预防性维修理论以及维修管理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管理体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下面就维修体制设计进行探讨。
综合维修的概念1.1 综合维修的概念所谓综合维修,是指把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屋建筑和给排水设施的施工维修作业内容统一管起来,实行一元化领导。
铁路是一个高效运转系统。
铁道部最主要的任务是安全完成运输任务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铁路的一切设备、组织机构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
维护和维修是高速铁路保证安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自然不会例外。
如果将铁路作为一个整体,其固定设施主要由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屋建筑和给排水设施等组成。
高速铁路维修体制初探高速铁路维修体制初探宣兆亿济南铁路局济南工务段摘要:通过对国外现已运营高速铁路的探讨与分析,借鉴我国现有铁路的管理模式,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中国高速铁路采取天窗修的可能,维修可采取的模式,以适应高速、安全和高效的要求。
关键词:高速铁路固定设备维修体制探讨高速铁路在中国还刚开始,随着客运专线的大量建设,维修体制的建立已刻不容缓;国外的高速铁路已经运营几十年,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国的铁路运营经验也给我们以启迪,通过对外国铁路的借鉴和对适应中国国情的方法的探讨,谈谈自己对客运专线的维修体制的看法和思考。
1.高速铁路的特点1.1 行车速度高,设计时速一般在200km/h以上。
1.2 轨道采用多层结构系统,轨道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轨道要求平顺度高,免维修。
1.3 路基、桥梁等轨下结构物,控制变形是设计的关键。
1.4 列车—线路整体系统相互匹配,路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1.5 安全性高,舒适度好,2.高速铁路的工务任务管理2.1 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2.1.1按维修的方式分,客运专线的养护维修内容应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三个部分。
综合维修是根据客运专线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采用大型养路机械有计划的对线路进行综合维修。
通过综合维修,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保持轨道的平顺性,整修和更换失效零部件,调整无缝线路的应力分布,整修路基,恢复修路设备完好状态。
综合维修的周期应根据运营条件而制定。
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情况和季节特点,在全年度和线路全长范围内对线路设备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专项修理,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临时补修是使超过临时允许偏差值及其他不良处所的临时性修理,以保持行车按规定速度平稳、安全地运行。
2.1.2 按作业项目分,客运专线的养护维修内容可分为轨道维修项目、路基维修项目和桥隧维修项目。
2.2 高速铁路的监测2.2.1 轨道监测动态监测,人工添乘、添乘仪和轨道检查车。
浅谈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的修程和修制摘要:对国内外动车组检修体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对我国高度各型铁路动车组各级修程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高速铁路动车组检修1.前言2007年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中国铁路一次拥有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000多公里,是欧洲9国200公里既有线提速线路的总和。
时速200公里动车组这一客运新产品的推出,意味着中国铁路跻身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
与此同时,客运专线的开通运营更是把所有中国人带入了速度新概念。
2008年8月1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在动车组技术方面,在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上进行再创新,成功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实现了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批量化生产。
到2012年,全国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将达到800组以上,覆盖整个快速客运网。
随着动车组的不断增多和运行里程的增加,如何开展动车组的维修已经成为越来越的重要研究课题。
2.国外动车组检修体制国外高速动车组采用状态修与定期修相结合,以状态修为主的检修体制。
主要依据动车组上的先进检测设备、故障诊断设备及其与维修中心联网的信息传输系统,准确预知动车组的设备状态和故障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作业。
重要的零部件采取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的定期修的。
高速动车组的维修作业一般在专门的维修中心(或维修基地)进行。
在维修中心,动车组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整备和维修综合作业的。
纵观世界各国高速列车的维修状况,高速动车组的维修制度呈现出以下特点:以计划预防修为整体框架,以高科技支撑的状态修为有力补充,广泛实施换件修、集中修的维修方式,对关键零部件实施严格的寿命管理。
3.我国动车组修程修制概述及比较分析3.1 CRH2原型车——E2-1000型动车组该型动车组的检修周期分两个系列,五个等级。
其中一个系列以走行公里为周期,另一个以时间为周期。
0 引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已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基础设施现代化设备、数量等“硬实力”实现了快速增长和整体升级;检测监测手段和设备维修方式逐步现代化、智能化,技术进步带来了生产一线检测、维修手段的历史性、革命性变化,运输生产力发生了历史性突破;高铁行车密度大,突发故障影响范围大、社会传播速度快,对基础设施故障安全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既有铁路养护维修体制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高速铁路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运输生产和劳动组织改革[1-5],探索和研究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外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已普遍朝着集中维修、综合维修、专业协同作业的方向发展[6]。
但由于这3个国家的路网规模较小,且运营特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均存在差异[7-8],其维修管理模式无法完全适应于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的养护管理。
因此,建立适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1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特点及维修要求1.1 运营特点与其他铁路大国相比,在运营管理方面我国高速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及综合维修体系研究王保国1,张可新2,杨桉1,左自辉3,梁倩2(1.中国铁路总公司 工电部,北京 100844;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 100081)基金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N2018G03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 项目(2018YJ154)第一作者:王保国(1965—),男,提高工资待遇高级工程师。
E-mail:*****************通信作者:张可新(1985—),女,助理研究员。
E-mail:186****************摘 要:我国已初步建成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庞大的路网规模对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4客运专线关于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的研究黄信基(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设备处武汉 430063[摘要]综合维修体制的概念、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方案探讨、高速铁路维修养护是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重要课题。
在发达国家已有的大量经验和教训面前,我们如何做好综合维修体制方案,本文作了多个方案探讨,并对高速铁路维修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维修体制研究中国铁路正处于持续大规模建设时期,铁路建设和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百业待兴,资金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同时土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已很严重。
因此,在铁路发展方向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做好体制策划和设计是一件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其中就包括关于维修体制的讨论。
高速铁路的维修养护对我国是一个新课题, 由于客车速度的提高。
如何保持控制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和线路、桥梁状态的高质量、高标准, 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提高旅客舒适度的主要技术关键。
世界发达国家在高速铁路的控制管理系统、弓网关系、变电检测、轨道状态诊断、维修机械化、预防性维修理论以及维修管理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管理体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下面就维修体制设计进行探讨。
1 综合维修的概念1.1 综合维修的概念所谓综合维修,是指把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屋建筑和给排水设施的施工维修作业内容统一管起来,实行一元化领导。
铁路是一个高效运转系统。
铁道部最主要的任务是安全完成运输任务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铁路的一切设备、组织机构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
维护和维修是高速铁路保证安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自然不会例外。
如果将铁路作为一个整体,其固定设施主要由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屋建筑和给排水设施等组成。
在高速铁路中,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和机车车辆关系密切,其相互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普通铁路。
浅谈我国高速动车组修程修制体系摘要:动车组的修程修制直接关系到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的高速列车引进的车型不统一,各型车的维修规划是比照原型车的维修体系制定的,造成了检修的复杂性。
本文针对我国引进的国外原型动车组的修程修制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动车组的检修实际,分析了我国现行的CRH动车组修程修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与国际接轨的高起点上,可以构建规范统一的CRH系列动车组修程修制体系。
关键词:动车组,修程修制,规范统一ABSTRACT: EMU Repair System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passengers.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speed train models are not uniform. Each type of the train’s maintenance planning is formulated by prototype vehicle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complexity of overhaul. In this paper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prototype for EMU Repair Class and Repair System is studied. And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emu overhaul is combined.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CRH EMU Repair System Problems. It’s possible to construct an Uniform and Standard CRH EMU Maintenance System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 high starting point.KEYWORDS:EMU, Repair System, Uniform and Standard引言自第六次全国铁路大提速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
4客运专线关于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的研究黄信基(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设备处武汉 430063)[摘 要]综合维修体制的概念、高速铁路综合维修体制方案探讨、高速铁路维修养护是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重要课题。
在发达国家已有的大量经验和教训面前,我们如何做好综合维修体制方案,本文作了多个方案探讨,并对高速铁路维修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 维修体制 研究中国铁路正处于持续大规模建设时期,铁路建设和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百业待兴,资金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同时土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已很严重。
因此,在铁路发展方向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做好体制策划和设计是一件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其中就包括关于维修体制的讨论。
高速铁路的维修养护对我国是一个新课题,由于客车速度的提高。
如何保持控制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和线路、桥梁状态的高质量、高标准,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行,提高旅客舒适度的主要技术关键。
世界发达国家在高速铁路的控制管理系统、弓网关系、变电检测、轨道状态诊断、维修机械化、预防性维修理论以及维修管理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管理体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下面就维修体制设计进行探讨。
1 综合维修的概念1.1 综合维修的概念所谓综合维修,是指把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屋建筑和给排水设施的施工维修作业内容统一管起来,实行一元化领导。
铁路是一个高效运转系统。
铁道部最主要的任务是安全完成运输任务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铁路的一切设备、组织机构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
维护和维修是高速铁路保证安全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自然不会例外。
如果将铁路作为一个整体,其固定设施主要由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屋建筑和给排水设施等组成。
在高速铁路中,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和机车车辆关系密切,其相互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普通铁路。
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研究主要涵盖维修体制与维修模式。
维修体制是指从行业管理层次,研究高速铁路“管理、检测、修理”主体之间关系,主要分为“管检修合一”“管修合一、检测分离”和“管检修分离”等体制类型。
维修模式是指从业务管理与生产操作层次,研究工务、电务、供电等基础设施维修机构设置及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专业维修与综合维修两种模式。
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的维修体制与维修模式,对保障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设备质量、提升维修作业效率、优化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1 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特点1.1 日本日本新干线实行“管理、检测、维修分离”的维修体制。
铁路公司主要对线路设备、线路安全、运营成本等进行管理,将检测、维修工作委托给外协的检测公司和维修公司。
检测公司承担线路检测和探伤任务,提出线路维修、更新的建议;维修公司承担固定设施维修和更新改造施工任务。
检测公司、维修公司与铁路公司进行工程验交和财务结算。
日本新干线工务、电务、供电专业归属不同部门管理,但作业车辆、作业人员调度及安全防护统筹考虑,逐步从分专业维修演变到由综合调度系统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多专业协同作业,并综合设置维修基地。
综合维修带来的效率、安全和便利在日本新干线得到较充分的体现。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探讨贾永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81摘 要:阐述日本、法国和德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特点;研究我国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现状、影响因素和问题,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水平;从交易成本、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方面优化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理论;从“检测分离”维修体制和基于交易成本的维修业务外包决策分析方面,提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体制优化建议,以及维修组织结构分阶段优化实施路径。
研究表明:实施基础设施综合维修模式具有可行性,管理需从维修体制与维修模式两方面优化,逐步建立适应高速铁路网络化运营的维修体系。
特别策划0 引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规模的扩大,高速铁路高速、高密度、高安全性运行的需要对养护维修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3]。
2016年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对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相继下发了《关于推进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总办〔2017〕63号)、《关于加快推进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的通知》(铁总工电〔2018〕148号),指明了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的改革方向[4-5]。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局集团公司)作为试点单位,积极开展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改革实践,探索适合铁路局集团公司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1 武汉局集团公司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与分析1.1 改革情况和顶层设计2016年9月,武汉局集团公司在武九客专成立阳新综合维修工区(称为综合工区模式),开始进行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工区层面改革。
2018年5月,在京广高铁建立驻马店西综合维修车间(称为综合车间模式),正式开始推行车间层级改革,标志着武汉局集团公司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正式从工区层级迈入了车间层级。
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从以下4个方面,制定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顶层设计方案(见图1):(1)统筹确定改革思路。
在生产一体化上,生产组织优先,突出机制建设,实现维修专业融合;在生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与思考段建国,万坚,余卫巍,郭朝宇,周长(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10073)摘要: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修中,传统的属地维修、分专业维修管理形式已愈发不能适应现实需求。
结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高铁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的实践,介绍阳新综合维修工区和驻马店西综合维修车间2种模式的具体的做法及创新性成果。
从高铁综合维修车间、高铁综合维修工区的基本定位、生产组织、资源调配和综合管理考核等方面对比2种模式的特点和局限性。
分析进一步推进构建综合维修段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建立综合维修段模式需要把握的重点。
高速铁路电务维修管理体制探讨与研究王书耀2008年以来,中国的高铁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大批新线特别是高速铁路集中交付使用,对铁路的高速发展也对铁路的维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维修体制已经不适应高铁的发展,下面对高铁的维修体制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高铁运营时间的变化。
既有线一般会预留天窗时间进行维修作业,在列车的运行图中预留一段时间作为维修需要,显然这不符合高铁的实际情况。
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大大提高,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维修一方面时间比较紧迫,另一方面高铁的高速度也对人身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铁一般为白天运营,夜间预留4小时的时间进行各项设备的维修。
二、高铁必须实行专业修。
高铁的发展运用了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相对于既有线设备单一维修单一的形势有了很大变化。
每一项设备的运用都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
让每一个人每个设备都很精通都会维修不大现实,不如术业有专攻。
这样既可以增加职工对学习的热情,也可以保证设备的长久稳定。
具体实施应该是这样的:电务段应该成立电子综合工区:专门负责管内计算机联锁,CTC,TCC,RBC,集中监测,ZPW-2000K等室内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由对计算机、网络、电子设备比较精通的职工组成,电务段不定期组织段级培训及到厂家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人员设置以不低于8人为好。
成立专业设备整治工区:专司负责管内室外设备的疑难杂症及工电联合整治的协同工作,解决一些现场职工不能解决的问题,此工区要求现场专业性较强,劳动强度较大,以不少于10人为好。
现场维修工区:负责室内外设备的一般检修工作,能判断处理一般的设备故障,平时以巡检为主,每站以不少于4人为好,大站可以适当增加人员配置。
三、设备管理。
高铁电务设备应实行专人专项管理,多人卡控措施。
即室外作业人员专门负责道岔转辙机,信号机,轨道电路的检修作业,作业时,以一人作业,一人检查,一人验收为准。
室内作业人员负责室内各项设备的检查维修及各项电子设备的测试工作,另外负责值台人员的防护工作,及时将列车运行动向通知各类作业人员,以保证行车安全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浅谈高速列车的维修制度及发展摘要: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的运输载体及主要技术装备,是实现高速铁路功能的关键。
为了保证高速列车快速、高效、安全、舒适运行,必须经常对列车进行整备、检查、保养和修理等维修工作。
高速列车的维修是高速铁路系统综合保障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铁路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和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
动车组维修的基本问题是在复杂多变的铁路运输需求环境中积极探索动车组维修的客观规律,科学地确定维修内容,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限的维修资源,采取科学的方法,组织实施合理、适度、有效的维修,以保持、恢复、改善动车组可靠性和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佳化。
关键词:高速列车维修制度列车维修1.前言维修实践需要一种思想作为指导,称之为维修思想。
在一定的维修思想指导下,制定出的一套规定与制度(包括维修计划、维修类别、维修方式、维修等级、维修组织和维修指标等)称之为维修制度。
维修思想和维修制度大致可分为个体系:“事后维修”的维修思想;“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及其计划预防修的维修体系;“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及其维修制度体系。
2.高速列车的维修制度2.1.维修级别基于可靠性分析,我国动车组的维修按维修性质、维修范围和维修深度划分了5不同的维修级别:(1)一级例行检查在运行整备状态下,完成消耗部件的更换、调整和补充等,同时对各部分的状态和性能进行检查,发现偶然发生的故障,在列车使用的间隙进行维修作业。
(2)二级重点检查以不落轮的状态进行设备的检查、调整,停止列车的使用进行维修作业。
(3)三级重要部件分解检修对于运用中可能因状态不良而导致重大事故的转向架等主要部件进行解体检查。
(4)四级系统全面分解检修对各主系统进行解体检修,并且进行车体的涂漆。
(5)五级整车全面分解检修对全车进行解体检查,较大范围地更新零部件,并且进行车体的涂漆。
2.2.检修周期各国高速铁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本国的检修周期。
制订时需充分考虑列车各部件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工作方式。
探讨铁路工务段维修体制及改革措施1 工务段线路维修现状工务段管辖线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在传统的线路养护中,每个车间、班组的养护维修区域是比较小的,其维修作业的方式也相对比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运输的效率及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就当前的工务段线路维修方式来讲,由于作业的分散性占用过多防护人员导致作业效率大为降低,并且在维修过程中依然还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点,在施工区域的管控上也未能做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无法保证作业的整体安全及效率。
在线路维修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的维修体制需要从维修理念及方式上进行改变。
目前工务段线路维修体制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线路维修没有明确的责任体系划分和精细化的管理。
这就使日常的线路维修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维修作业的方式仍较为落后。
在高速铁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铁路运行的速度和密度相对提升,对于铁路维护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但是传统的维修技术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造成了较大的浪费。
其次,缺乏线路病害的数据化分析及统计,在目前工务段线路维修体制下,更多的是针对问题的处理措施,对于病害整修的预见性欠缺。
再次,员工培训机制的落后、检测检查手段的落后,这些都降低了线路维修的整体水平。
最后,工务段线路维护中未能做到针对线路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缺乏对线路的问题、维修措施以及材料使用等的科学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线路维修工作的质量。
2 工务段线路维修体制改革的措施在铁路运输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结合工务段线路维修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完善维修体制,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并保证其安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1 建立科学完善的工务段线路维修模式维修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线路维修模式的改革是其重要内容,实践中,为了更好地保证维修工作的效果,要坚持检养修分开,并对当前的生产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针对线路维修的需求改进设备等,更好地解决线路维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高速铁路是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为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工务维修管理对于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研究和实践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满足高速铁路的运营需求。
二、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与运营1.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2.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模式3.中国高速铁路维修管理的重要性三、国内外高速铁路维修管理模式研究现状1.国内高速铁路维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2.国外高速铁路维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3.总结国内外高速铁路维修管理模式研究的不足四、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研究1.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定义2.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构建要素3.构建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方法4.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分析五、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1.实践背景和目标2.实践的组织与实施3.实践效果评估与持续优化六、案例分析:中国某高速铁路的工务维修管理模式1.案例描述2.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七、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优化1.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3.优化后的管理模式预期效果八、结论本论文研究了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国高速铁路的工务维修管理模式。
通过对某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
在未来的工务维修管理中,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该模式,以适应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
以上为研究主题的大致框架,具体章节内容和论点可根据实际研究和实践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我国的高铁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并在短短几十年间,积累了无数宝贵经验。
本文将着重阐述,在我国当下的高速铁路发展进程中,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以及实践成效。
关键词:高速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管理引言在高铁的运营阶段,需要定期对工务设备展开维修管理,保障其能够正常运作,并进一步优化其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对于工务设备的管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想要进一步加强高铁工务设备的维修管理,就必须要加强对这些经验的有效应用。
1组织机构1.1日常管理属地化我国的普速铁路建设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充足的普速铁路运营管理实践经验,并且在铁路运营阶段,经历了六次大提速,进一步丰富了高速状态下铁路线路的维修管理经验[1]。
为了加强对现有经验的有效应用,优化对提速铁路管理经验的有效应用,我国的高铁日常管理主要实行属地化管理模式。
即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完成对工务设备的静态检查、临时修理、作业计划编制以及验收等工作。
一般直接由铁路局下发所属工务段的高速铁路线路车间以及路桥车间完成相对应线路路段工作。
该种模式在当下已经投入到了多地高铁工务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当中,并且取得了积极良好的效果。
1.2高级修理区域化为了进一步强化专业性高级修理与检测的水平,为高速铁路运营提供保障,在高铁的开通运营前期,铁道部就已经在几处地区的客运专线建立了基础设施维修基地。
这几处维修基地拥有世界顶级的大型工务设备修理机械以及检测设备[2]。
在日常运营以及工作过程中,各基地往往会接收相关委托,分别处理不同区域的工务设备高级修理工作,实现对所有高速铁路的实时检测维修。
在这一过程中,动态精度检测则暂时由铁道部设立的检测中心全权负责,而后逐步根据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的建设情况将该工作分散给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维修基地。
1.3设备接管无缝化在工务设备管理工作中,我国对于设备接管主要实行的制度为提前介入[3]。
所谓的提前介入,就是在铁路运营期间,受到委托展开维修管理的铁路局在工程建设的后期,组织部分养护人员前往工程建设现场,了解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高速铁路日后运营所应用到的新设备以及相关技术标准。
高铁维修的机制与流程技术研究随着高铁的日益高速发展,对高铁维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旦高铁出现故障,就会给旅途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因此,高铁维修工作的机制、流程和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高铁维修机制的构建高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代表,其维修机制必须建立在全面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高铁维修机制的构建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比如设备管理、维修保养、安全管理、技术升级等。
只有这些方面得到全面考虑及时实施,才能不断提升高铁的整体维修水平。
(一)设备管理高铁是复杂的机电装置,需要专业的设备管理,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营。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等。
只有设备管理稳定可靠,才能满足高铁复杂机电的要求,让高铁能够长期平稳运行。
(二)维修保养维修保养是高铁维修的基本工作,也是保障高铁长期稳定运转的重要保障。
维修保养的目的是预防故障发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科学的保养计划和保养制度,及时检查和维护高铁的各个部件。
(三)安全管理高铁作为一种高速运行的交通工具,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避免高铁在运行时出现安全事故。
通过科学的安全管理,对高铁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管,以达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的目的。
(四)技术升级高铁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不断推进技术升级是维修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
技术升级可以提高高铁的技术水平,提高高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技术升级还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为高铁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高铁维修流程的制定高铁维修流程是维修机制的主要体现,是具体的工作规范和步骤,对一次维修事故的处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高铁维修流程的制定需要针对高铁的实际情况和维修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基本生产流程制定出完整的维修流程,为高效维修提供指导。
(一)故障定位高铁出现故障,首先要进行故障定位。
故障定位是高铁维修流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故障的修复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高速铁路维修体制初探宣兆亿济南铁路局济南工务段摘要:通过对国外现已运营高速铁路的探讨与分析,借鉴我国现有铁路的管理模式,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中国高速铁路采取天窗修的可能,维修可采取的模式,以适应高速、安全和高效的要求。
关键词:高速铁路固定设备维修体制探讨高速铁路在中国还刚开始,随着客运专线的大量建设,维修体制的建立已刻不容缓;国外的高速铁路已经运营几十年,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国的铁路运营经验也给我们以启迪,通过对外国铁路的借鉴和对适应中国国情的方法的探讨,谈谈自己对客运专线的维修体制的看法和思考。
1.高速铁路的特点1.1 行车速度高,设计时速一般在200km/h以上。
1.2 轨道采用多层结构系统,轨道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轨道要求平顺度高,免维修。
1.3 路基、桥梁等轨下结构物,控制变形是设计的关键。
1.4 列车—线路整体系统相互匹配,路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1.5 安全性高,舒适度好,2.高速铁路的工务任务管理2.1 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2.1.1按维修的方式分,客运专线的养护维修内容应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三个部分。
综合维修是根据客运专线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采用大型养路机械有计划的对线路进行综合维修。
通过综合维修,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保持轨道的平顺性,整修和更换失效零部件,调整无缝线路的应力分布,整修路基,恢复修路设备完好状态。
综合维修的周期应根据运营条件而制定。
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情况和季节特点,在全年度和线路全长范围内对线路设备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专项修理,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临时补修是使超过临时允许偏差值及其他不良处所的临时性修理,以保持行车按规定速度平稳、安全地运行。
2.1.2 按作业项目分,客运专线的养护维修内容可分为轨道维修项目、路基维修项目和桥隧维修项目。
2.2 高速铁路的监测2.2.1 轨道监测动态监测,人工添乘、添乘仪和轨道检查车。
静态监测,在地面利用人工或仪器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观测。
2.2.2 路基监测目前既有线路及监测实用的方法较多,有挖探、地质雷达法、瑞雷面波法、轻型动力触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核子密度湿度仪和土工试验。
对不同的监测目的和线路状况、病害类型,应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均可满足不干扰正常行车。
2.2.3 非正常情况的监测主要是对病害设备和灾害的监测。
2.3 高速铁路的设备大修,客运专线的大修内容可分为轨大修项目、路基大修项目和桥隧大修项目。
3.国外设备维修组织管理3.1 日本日本高速铁路的设备维修与监测采用为外形式,公司只设官路人员,职责只是检查、管理监督和验收。
全部的维修任务委托路外公司来做,以东海道新干线为例,东海道铁路公司下设东海道新干线铁道事业部,东海道新干线铁路事业部下设的设施部负责新干线的养护维修工作。
设施部下设保线课,保线课下设保管所,每个保管所管辖正线长度80—120km。
3.2 法国法国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工作实行总局、地区局和综合维修段三级管理体制。
综合维修段管辖双线150km左右,一般工务段下设2个维修工区。
法国高速铁路没有独立的高速铁路管理机构,高速铁路管理工作是由运营基础不负责,下设职能部门。
法国四条高速铁路共设5个综合维修段,主要负责线桥的养护维修。
维修段下设线桥工区负责线路、桥梁、隧道、护栏、排水等固定设备的维修及管理。
3.3 德国德国高速铁路是三级管理,铁路公司(路网公司)下设分公司,分公司相当于我们的段级,分公司下又设领工区,领工区下设工区。
德国高速铁路是铁路公司完成大部分维修任务,部分的维修任务委托路外公司完成。
3.4 综上所述,三个国家的客运专线的模式是以下形式:3.4.1 日本模式:全部维修任务的委托。
委外俄公司实行两级管理,最基层的维修单位相当于我们现在领工区的规模,但他们不设工区。
3.4.2 法国模式:铁路公司负责全部的维修任务,实行三级管理,类似我国的既有铁路管理模式。
3.4.3 德国模式:采取部分委外,实行三级管理,也类似于我国既有的铁路官路模式。
4.客运专线维修采取天窗修的可能和形式4.1 国外综合维修天窗修设置4.1.1 日本以新干线为例,除正常的巡检外,全部养护维修都安排在夜间进行,0:00—6:00为列车停运的维修天窗时间。
其中0:00—3:00位作业时间,3:00—6:00为检查时间。
4.1.2 法国法国高速铁路的维修工作主要在夜间进行,夜间从23:30—5:30及6h的天窗修时间。
另外法国高速铁路还在白天开设了1h的“v”型天窗,用于道岔控制设备调整、润滑和步行巡道工作。
4.1.3 德国德国高速铁路是客货混线,列车密度大,白天开行客车,晚上仍有货物列车运行。
天窗修安排在3:30—6:00进行,采用一线封闭一线行车,但临线不开行快速货物列车。
为了天窗修的顺利进行,区间每6km设一处渡线,以满足性密度大的要求。
4.2 我国客运专线维修利用天窗修的可能性4.2.1 利用天窗修进行设备维修是确保安全的必然要求,据不完全统计,铁路事故的发生有90%以上的都是人为因素,这就是说利用列车间隔进行维修是威胁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要去保安全,必须做到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
4.2.2 从我国客运专线的分布来看,都与既有线基本一致,慢速客车和货车仍在既有线运行,这就为客专行驶单一高速客车提供了可能。
但我国的国土面积比日本、法国和德国的都大得多,行车的组织复杂和密度大都是国外不可比的,我国的客运专线要全天候运行。
在行车组织方面需要和安排,高速列车尽可做到夜间不行车,夜间安排快速列车,并在列车停点和既有线共用方面有机的利用,做到资源的有效共用。
4.2.3 通过对列车通过能力的分析,设置合理的天窗还要综合考虑列车通过能力的损失。
我国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按平行运行图铺画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如下:N=1440/T周式中:N—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1440—昼夜的分种数;T周—运行图周期。
扣除线路维修作业天窗时间后的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如下:Nt=(1440-t封)/ T周式中:Nt—扣除线路维修天窗事件后的通过能力;t封—天窗作业封锁时间;T周—运行图周期;以京沪线为例,高速列车近期设计对数为30对,现有快速列车为23对,提供天窗修有绝对的空间。
4.3 我国客运专线天窗修的形式我国的客运专线已形成网状结构,高速列车在行车组织安排上能够之白天运行,中速车的运行很难安排,因此,天窗修可以安排如下形式:4.3.1 中速列车晚上下线,安排垂直天窗修,时间0:00—5:00。
4.3.2 中速列车不下线,采用一线行车一线天窗作业。
4.4.3 利用既有线,安排中速车固定部分区段下线,采用垂直天窗和“V”型天窗相结合。
5.我国既有铁路的管理形式5.1我国铁路还处于政企合一的状态,管理层次是铁道部—铁路局—站段—车间—班组,铁道部是政府机构,路局为企业。
5.2 管理模式是多重直线职能型铁道部、铁路局和站段都设有职能部门,在业务和人事上又是垂直管理。
5.3 利弊分析5.3.1 政企不分,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政府是发挥的社会职能,企业是效益和社会职能的综合,但更注重的是效益;这种形式下,上层领导代表政府,工作方向就会从社会职能出发,效益的表现不是最大化,影响职工的积极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5.3.2 多重职能重合,人员多,成本大;多重管理,效率低下。
5.3.3 路局机关人员少,管理的站段多,对现场情况掌握不具体,信息的来源经过二传手,降低来信的可靠性,对现场的指挥就会有偏颇;站段管理的事务多,形成机关化,应付上级机关处理下级事务,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车间和班组相对较分离,车间有小机关化,对现场管理力度不大,并且由于近几年的站段合并,车间人员虽然配置增多,但人员的素质不一,反而影响车间的功能发挥。
5.4 固定设备维修形式。
利用列车间隔向天窗修过渡,但实现的难度大。
6.综合维修的组织形式6.1 组织原则:6.1.1 适合中国的国情,按中国的管理习惯和方式建立,要充分研究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被管理者的接受程度,才能发挥最大的集体合力,更好的完成客运专线的维修工作。
6.1.2 精干高效的原则,机构的设置要精简,简便有效。
6.1.3 分工精细原则,机构内人员要分工明确,工作没有既不能空缺也不能重复和叠加,特别是指挥人员在协作方面,要有充分的考虑。
6.1.4 指挥有效原则,做到上传下达,统一行动。
6.1.5 管理层次的有效性。
层次多中间层就多,管理的效率就减弱。
管理的层次少,管理人员协调的工作就多,过多了就又力不从心的感觉。
应更具管理作的大小合理的安排管理层次,达到效益与效率共最大化,而不偏颇。
6.2 综合维修组织形式6.2.1 采取形式方案一:三级管理体制,综合维修中心—综合维修分中心—维修段。
综合维修中心下设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分工精细。
综合维修分中心下设职能部门,范围和职权与中心基本对应;分中心的管辖范围以双线1000km为宜。
维修段为最基层的组织,对固定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按职能和范围分若干维修队和若干检修队,维修段以车站划分,一站一段,管辖范围以双线80—120km左右,大型车站可设两个维修段。
图(1)方案二:三级管理体制,综合维修中心—综合维修分中心—维修段。
综合维修中心下设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精细分工;综合维修分中心不设职能部门,只对上级的指令与指示,传达与分解,对管理队的安全与质量进行检查与指导;分中心的管辖范围以双线500km为宜。
维修段为最基层的组织,对固定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按职能和范围分若干维修队和若干检修队,维修段以车站划分,一站一段,管辖范围以双线80—120km左右,大型车站可设两个维修段。
图(2)方案三:二级管理体制,综合维修中心—维修段。
综合维修中心下设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分工精细;维修段为最基层的组织,对固定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按职能和范围分若干维修队和若干检修队,维修段以车站划分,一站一段,管辖范围以双线80—120km左右,大型车站可设两个维修段。
6.2.2 方案分析方案一:现有铁路运行的一种模式,是直线职能模式,如下图图(4)优点是:职能部门分工细密,专业化明确;分中心能独立的开展工作,对上级部门的指令由专人执行。
人员的使用和资金的调整使用有灵活的空间。
缺点是:两级部门都有职能部门,机构重叠,资源浪费;分中心是典型的机关机构,对现场的管理主要是职能科室,管理力度小,现场的管理职能发挥差;两级机关管理的项目基本一致,交叉管理,指令传递慢,统一指挥的性能差,上级的指令和职能部的发挥效率差。
方案二:直线职能模式,如下图优点是:职能部门分工细密,专业化明确,以及职能管理,更能发挥职能管理优势;分中心机构精简,能较好的发挥其现场管理优势,工作效率高;中心能较好地发挥人员资金的协调优势,能通盘思考,全局性强,设备质量能均衡思考;管理层次少,便于统一指挥,集中管理;管理人员少,组织结构简单,管理费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