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学大师语文积累与梳理活动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7
走近文学大师
——语文积累与梳理活动
漳州一中汪怡平
一、教学内容分析
“走近文学大师”是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的梳理探究部分的一个专题,这部分是新教科书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此套书的亮点之一,它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该专题侧重引导同学们对所学过课文的文学大师的作品进行梳理和整合,通过阅读和拓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研讨,培养同学们的探究能力。通过接近大师,进入大师的精神世界,吸纳作品的精华,提高个人文化积淀和文学素养。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对经典文学有隔膜感,对经典缺乏一份尊崇、一份耐心。网络文学、卡通、漫画的流行冲击学生阅读经典的时间,学生喜欢流行物的鲜活、好读。现在学生用语幼稚,理性含量少,文化含量少,很多人对该读什么书很茫然。中学阶段是人生的起点,尽量多接触经过历史选择的人类文化精华,多挤点时间读大师的经典,让自己起点高一些是终生受益的事情。
三、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封闭的教学内容与陈旧的教学方法,以课外学习为主,课内交流讨论为辅的原则,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使课内外衔接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书籍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天赋财富,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在审美的过程中充分舒展自己的个性,最终提升自身人格修养。同时在阅读中增强语言感受力和文学鉴赏力,并培养学生创新、合作、探究精神。
四、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文学家的思想品格和他们的作品,让学生开阔眼界,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一些方法,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他们研读、鉴赏名著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走近大师”与“名著导读”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调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经典,能自主自觉地阅读,且能思考探究,以此作为活动的基本支撑。
难点:如何在整个活动中培养学生研读、鉴赏名著的意识;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的语文活动;如何组织和调控小组活动。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活动准备:
“走近文学大师”是一个系列活动,教师组织四次活动,总活动时间一个月,以课外自主学习为主。
一、讲座(阅读经典的意义及“如何进行文学名著积累和梳理”)
二、组织观看电影《家》、《巴黎圣母院》及电视剧《围城》片段。
三、讲座:请外援师院博士开讲《—沙—世界,从“两希文学传统漫读外国文学名著》
四、以“我读名著”为题举行“读名著,品人生”鉴赏研讨课
本教学设计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在前三个活动过程中已通过介绍掌握读书的几种方法和阅读最重要的规则,整体读完《家》、《围城》、《巴黎圣母院》、《高老头》、《老人与海》等作品。
1.经过摸底调查,教师量体裁衣圈定三部作品,提供几道参考题目,供同学思考。
《家》(1)你认为《家》中哪一个人物性格最复杂,请简述理由。
(2)作品中哪些场面或人物描写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3)作品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哪些主要特点?
《围城》(4)《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处?
(5)这部小说描写的场景、细节结实、饱满,你认为最吸引人的是哪一处?
(6)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都是《围城》中的知识女性,试关注她们的命运,分析她们的性格。
《巴黎圣母院》
(7)同样爱着斯梅达,弗比斯与伽西莫多的爱是不相同,不同在哪里呢?
(8)许多小说曾被改编成电影,例如《家》、
《巴黎圣母院》,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针对某一部小说的改
编,谈谈你的看法。
2.成立活动小组,按计划将任务分配给学生,每人写一篇读后感。由组长负责分工,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要求全员参与,团结协作。先搜集资料,再选择与整理资料,并制成课件,进行展示。强调如果有可以帮助别人进行探究活动的信息,注意及时与人分享。
3.确定活动课的发言人,讲解形式力求创新,做好充分的发言准备,每人发言不超过12分钟。
(二)活动过程(教学过程)
形式:因为要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特意设计安排学生成为主角来活动、演示,教师只将学生的活动串起来,起组织作用,各小组发言人做小主持人,展示任务分给各课题小组来完成。
1.教师导入:
古人说,读一部好书,“视之如锦绘,听之如丝簧,味之如甘腴,佩之如芬芳”,这话说得有理。走近文学大师,我们可以朝谒巴金,拜访钱钟书,同他们探究小说的魅力,走近文学大师我们可以感受到乱世悲歌英雄泪,金戈铁马忠义魂……
这节活动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名著的世界,一起和智者进行对话,一起和智者探讨世相人生,尽情享受经典的魅力。
2.各学习小组展示阅读成果
“高墙大院里的激流”
--《家》阅读小组
主持人:大家好!我今天代表我们阅读小组谈谈我们的感悟,(欢迎大家提问题)以下展示的都是我们小组全体成员经过合作、探究共同完成的作品,出现不同意见我们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同时把他们的看法上传到班级网站,请同学阅读、交流、共享。
(1)请大家看屏幕显示内容
a.(屏幕显示巴金青年、中年、老年的肖像图)
b.自制《短片》简介巴金的生平、创作《家》时的背景,名人说巴金。
c.电影《家》几个主要人物的图像:觉新、觉民、觉慧、梅、鸣凤、瑞珏、琴等。
(2)支持人提出问题:巴金笔下的人物都血肉饱满,栩栩如生,哪一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家》在人物刻画上有什么特点?
(3)生1:最喜欢觉慧,最讨厌高老太爷
生2:最可怜瑞珏,最不理解觉新
生3:看了短片,知道巴金是一位倾向性很强的作家,他从不掩饰自己对笔下人物的爱憎感情。但是巴金在具体刻画人物中是如何把握的,这一点我了解不多,请你们介绍一下。
(4)主持人:感谢几位同学的捧场,第3位同学提出问题我们接招,真实这也正是我们此次品读感悟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家》最突出的的艺术特色是塑造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渗透着作家的爱憎感情,寄托着作家的美学理想。
1、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作品通过不同性格的反比,(觉新的懦弱和觉慧勇敢)相近性格的类比(觉慧的激烈与觉民的稳重)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境况中的自比(觉慧在报社的充实和回家的寂寞),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复杂性,以及人物性格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如第三十六章写三兄弟不相信“血光之灾”的鬼话的不同反应,觉新“担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含泪依从;觉民要觉新去讲道理,对长辈有所期待;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三人的不同性格,表现得多么明晰。(主持人边分析边播放电影《家》相应片断)
2、不神化所热爱,所歌颂的人物,不简化所憎恶,所鞭挞的人物,巴金虽然从不掩饰对自己笔下人物的爱憎,但在具体描写中却能充分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即使对他倾心歌颂的觉慧,在突出他的反抗精神和斗争决心的同时,也没有回避他思想的幼稚,心情的矛看等弱点,主要表现在他和鸣凤的关系,但也不掩饰他灵魂深处的软弱和不足,通过批判和自省,使他经受锻炼,由软弱变得刚强,从“幼稚”走向成熟。着墨不多的克安、克定,既写了他们的鲜廉寡耻,也写了他们能吟诗作文的才华。
3、借助于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a.浓郁抒情色彩的长篇独白,(播放第二十六章,鸣凤投湖前哀诉无门的心理独白,字字含泪、句句带情。)
b.人物之间倾诉衷肠的大段对话,(播放第二十四章杨对珏带泪啼血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