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公共财政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71.98 KB
- 文档页数:4
一、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在我国农村哪些属于公共物品?举例说明,公共物品该如何提供。
答:1、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简言之,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我用了别人就不能再用,我吃了一口苹果别人就不可能再吃我吃的这口;竞争性是指我用了一件商品别人就会少用一件,我吃了一个苹果其他人可以吃的苹果就少了一个。
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
所谓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
公共物品的特性:1、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2、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3、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
或者,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
4、具有消费的强制性。
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供应的,整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它的效用。
公共物品一经生产出来,提供给社会,社会成员一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
换句话说,公共物品不是自由竞争品,它具有高度的垄断性。
公共物品的这一性质,提醒人们必须注意公共物品的质量和数量。
公共物品的废品、次品决不能流入社会,一旦流入社会,其危害性远远大于私人产品。
现代财政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现代财政学是财政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
现代财政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为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0世纪初,尼古拉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了经济活动对财政政策的依赖性,并倡导通过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
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财政学的基石之一,强调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来调节经济周期。
随后,供给学派等其他经济学派对财政政策产生了不同解释和观点。
现代财政学除了关注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外,还关注公共财政的其他方面,包括财政体制、税收政策、预算管理、公共债务等。
同时,现代财政学也关注如何提高财政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和数字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在现代财政学的发展过程中,计量经济学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被广泛应用于财政经济学研究中,以提高预测和政策评估的能力。
此外,现代财政学还关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和收入再分配等社会经济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公共利益问题。
面对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挑战,现代财政学面临新的趋势和挑战。
一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全球财政治理,加强国际间的财政合作与协调。
另一方面,需要处理数字经济对税收和财政政策带来的新问题,如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服务税等。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变革,现代财政学还需要关注社会保障和社会权益保障等领域的财政政策调整。
总的来说,现代财政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继续发展,并在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宏观经济政策到财政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现代财政学的研究和实践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并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财政学第一章1、财政的本质: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同时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财政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模式。
2、财政的两个范畴:1)历史范畴:财政活动即行为是一种历史现象,自国家产生起就产生了财政,故是2)经济范畴: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具体变现为政府一系列的收支活动,故又是经济范畴3、财政就是国家为了维护并依靠它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强制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从而从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独立出来的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4、财政的两个属性(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财政的本质属性:国家性质决定着财政的性质1)一般属性: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涵盖了一切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及其财政最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指财政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部分)2)特殊属性:与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财政模式;由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决定的5、公共财政的定义: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基础,在划分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前提下,为弥补市场缺陷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而采取的一种财政类型和财政模式。
第二章6、市场失灵的两种情形:1)市场低效:现实市场中因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市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2)市场无效:即使现实的市场严格符合完全竞争的所有条件,其运行结果也存在缺陷,不符合整个社会的要求,如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被动等7、判断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两个标准:1)受益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外消费某种物品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某种产品付费购买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产品所带来的利益;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在享用某种产品带来的利益时,无法排除其他人同时从此产品中获得利益,或是在某些技术上可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
2022年杨凌示范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试卷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因为只有这样的价格机制,才能( )。
(2分)A、反映价值和供求的变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B、保持价格与价值一致,实行等价交换C、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经济协调发展D、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应有的权益答案:A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对我们辩证对待人生矛盾的启示是( )。
(2分)A、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B、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C、不要惧怕一时的得失D、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失答案:C3.2022年12月18日,一艘名为“海洋地质二号”的多功能新型科考船缓缓抵靠中国地质调查局( )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标志着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正式启用。
(2分)A、宁波B、沈阳C、青岛D、广州答案:D4.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原处分决定单位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后的( )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受理申诉的单位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2分)A、30;30B、30;60C、15;30D、15;60答案:B5.下列诗句的作者,不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是( )。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答案:D6.事业单位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2分)A、工作态度B、专业特长C、廉洁表现D、工作绩效答案:D7.中编办和人事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包括:(2分)A、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B、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C、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D、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我约束机制答案:C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2022湖北文旅集团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题目顺序与原题可能不一致)1._____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A、计划生育B、解决污染C、节约资源D、开发新能源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故本题答案选C。
2.奥肯法则说明了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这种比例关系_____A、始终不变B、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C、只适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状况D、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是一致的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奥肯法则是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而得出的,但它并不会固定不变。
这种比例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有所不同。
3.如果某种物品小幅度降价会引起需求量大幅度变动,则该物品_____。
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单位弹性D、需求的价格弹性接近于零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
故本题答案选B。
4.在评价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时候,如果抽象地论证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或者具体地罗列改革开放的成就,都难以统一思想。
因为有人同样可以罗列许多存在的问题,并同改革开放前做简单对比,________甚至否定客观结论。
因此,要从大处着眼,用历史的眼光来________,把这“30年”放到“两个100年”的历史大背景中去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怀疑衡量探讨B、质疑评判考察C、反思评价考量D、猜疑分析研究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由“甚至”可知,第一空应填入表示不认可但程度比“否定”一词轻的词语,而“反思”并不具有不认可的意思,排除C项。
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陈寅格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一个时代。
而所谓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
宋朝的财政问题,特别是其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探究。
本文旨在对两宋的财政收支与其平衡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和探讨,大致从两宋财政的整体概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宋朝的财政概况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和赋税制度都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
宋朝的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财富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盛世。
然至宋朝中后期,地方税制混乱,“古有剥削之法,本朝皆备”。
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却日益困窘,乃至成为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讨宋朝的财政概况,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是财政机构。
两宋的财政机构包括中央计司(三司、户部) 及其它相关机构,如司农寺等,以及地方财政机构,如漕司与州军机构等。
二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田赋、代役钱、人丁税、禁榷制度、工商税等、杂税、以及介于市场经营与赋税之间的科率与和买和籴等。
三是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包括军费、官吏禀给、皇室开支、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其它行政开支,如祭祀、工程、赈济等。
此外,还应包括与国家财政运作密切相关、并常常作为国家财政重要收入项目的货币制度的方面。
宋朝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财政状况的变化过程,可将之简单归为以下几个阶段:1.立国之初与全盛时期纵观古代财政发展史,不难发现,宋代在财政管理制度上高度集权。
而从北宋初年开始,这种制度就奠定了其基础。
由于唐代、五代藩镇割据,宋代从立国之初便加强了中央集权——特别是财权。
表现有:财权集中于中央,中央财权集中于三司;宋朝皇帝亲自参与重要财政制度的制定并经常过问财计盈亏等。
而从这一时期的财政收支状况看,宋初至真宗时期,很少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仁宗、英宗时期,入不敷出的情况较多。
财政的公共性:概念分歧、反思和拓展*童光辉 张 鹏 内容提要:中国之所以将“公共财政”作为标识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旗帜,是旨在突出和彰显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的“公共性”,所以,正确理解和解释“公共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分别梳理了中国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中对于“公共性”的不同定义,反思分歧的由来、问题的焦点及折中的可能,然后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架构,从而拓展我们既有的认识。
简而言之,财政的“公共性”的概念可归结为三个层次:一个中心、两大原则和三项职能。
关键词:公共财政 公共性 公共物品作者简介:童光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系博士研究生,100102;张 鹏,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610074。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1)02-0030-06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实践表明,中国之所以将“公共财政”作为标识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旗帜,乃是旨在彰显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的“公共性”。
因而,正确理解“公共性”的内涵与实质,对于我们把握“公共财政”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财政学语境中的“公共性”:“公共财政”与“财政的公共性”之辨诚如高培勇(2008)所言:“从提出公共财政概念并作为改革目标的那天起,牵涉了学者们颇多精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公共财政’与以往‘财政’之间找寻区别点。
”而在找寻区别点的过程中,又有一个始终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是:“公共财政”与“财政的公共性”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辩证关系?在这里,我们不妨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
张馨(1999)提出,“公共性”是“公共财政”有别于其他财政类型的根本性质,而“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
之后,张馨(2004)又拓展了“公共财政”概念,在“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之外,还要加上“社会公众的”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等限定条件。
摘要:近年来,公共财政问题已成为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财政理论界将其视为我国财政体制根本性改革的关键。
我国财政虽已初步具有公共财政的轮廓,但离真正的公共财政尚有相当距离。
因此,必须明确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和特征,找准推行公共财政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公共财政。
关键词:公共财政问题对策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正确认识推行公共财政的意义,明确其特征,找出当前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在传统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谈一点浅见。
一、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及特征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
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征:1.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也存在市场自身无法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公共问题。
比如,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垄断问题、外部性问题等。
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是首要的“责任人”。
政府解决公共问题,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需要以公共政策为手段。
而公共财政的制定和执行,又以公共资源为基础和后盾。
公共财政既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执行公共政策的保障手段。
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包大揽的生产建设型财政而言,公共财政只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职责范围,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不介入;而市场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就必须介入。
内蒙古行测题库2023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士团队实现833.8公里的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创下世界纪录,向实现千公里陆基量子保密通信迈出重要一步。
A.俞书宏B.施一公C.黄庆学D.郭光灿【答案】:D2.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A.到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B.到2020年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到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强国【答案】:C3.公文行文关系中,下列主体之间构成隶属关系的是()。
A.X市财政局和X市人民医院B.国务院和X省人民政府C.X大学和X市文体局D.XX省财政厅和X市人民政府【答案】:B4.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的是()。
A.何应钦B.溥仪C.蒋介石D.汪精卫【答案】:D1/ 205.当亚洲高压控制亚欧大陆东部时()。
A.开普敦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B.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C.印度低压突出,南亚进入雨季D.北京盛行西北风【答案】:D6.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
A.请示B.决定C.总结D.报告【答案】:D7.2022年12月18日,一艘名为“海洋地质二号”的多功能新型科考船缓缓抵靠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标志着我国首座深水科考码头,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科考专用码头正式启用。
A.广州B.宁波C.沈阳D.青岛【答案】:A8.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A.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C.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答案】:A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中国国情最根本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掌握了这个思想武器,我们就有了观察宏观中国、外部中国的“望远镜”,也有了观察微观中国、内部中国的“显微镜”,才能够从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等不同视角广泛而深刻地了解正在发展变化的当代中国。
我眼中的公共财政一.定义与形式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缺陷。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
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的真正要义:并不在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所表明的“市场失效”这一经济逻辑起因,而在于其预算法治和民主财政的“政治实质”内涵。
应该说,法治性、民主性在我国公共财政理论中早已得到重视,但实际在对“公共财政”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理解上存在不足。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正确认识推行公共财政的意义,明确其特征,找出当前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代国家公共财政收入主要形式有:1、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公共收入形式,是世界各国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约占各国经常性公共收入的90%以上;2、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包括国内发型的公债,国库券,经济建设债券,向国外政府、各级组织和商业银行的借款等。
3、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资产收益是政府凭借其资产所有权取得的股息、红利、租金、资金占有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资产转让及处置收入等。
4、政府费收入。
指政府各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和基金性收入,包括行政执法过程中收取的各种规费和公共财产使用费。
它们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
我国现阶段政府费收入主要有5类:①规费收入;②共产使用费;③特别课征;④各种摊牌性费用;⑤特许金。
5、其他收入形式。
关于财政理论发展源流的概要回顾及我的“公共财政”观前言财政理论是财政学科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财政收支的规律,探讨财政制度的运作方式以及影响因素的学说体系。
财政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财政理论的发展源流进行概要回顾,同时我也会分享一下我对于“公共财政”这个不可或缺的概念的看法。
财政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古代财政理论古代的财政理论主要集中在两条主线:一是如何增加国家收入;二是如何节约开支以满足需要。
中国的经济理论家和政治家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其中往往涉及国家税收的问题。
古代希腊的柏拉图提出“财政学”,并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的公共财政理论。
现代财政理论现代财政理论起步于欧洲,特别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
这个时期是历史上的“金融革命”时期,特别是从约翰·洛克的《政府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大卫·李儒斯通的《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等经济学家的作品的发表,这些著作中开始有了涉及财政的内容,成为了财政学这门学科的基础。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家财政力量的不断增强,财政学这个学科逐渐从单纯的政府财政管理进化为国家财政管理,对于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法律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这个时期的财政理论从需求满足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并开始关注国民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
当代财政理论财政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发展与演进。
当代财政理论强调财政管理的现代化,从财政制度的角度来探讨重点财政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等等。
例如,加拿大经济学家马丁·菲斯特等人提出的“新财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和“新公共经济学”等新的领域,推动了财政理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也被称为国家财政,是财政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既包含为公共目的而筹备和运用国家资金和等财产资源的行为,也包括制定和推行财政政策和调控经济的手段和方法等等。
公共财政概论材料分析题1.如何理解我国进入新时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1)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论断,意味着财政提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放在国家治理的总棋局中定位,使其功能和作用得到全面提升和拓展。
2. 怎样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这就要求财政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共同需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最大目的及“公共性”的本意和宗旨,即符合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广泛愿望和最根本利益。
(2)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
经过改革探索,中国放弃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
原有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全能型、包揽型、建设型及统收统支的计划财政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僵化的体制机制必须加以改造和改革,因此,我们确定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目标模式就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3)是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财政。
财政乃庶政之母,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基础所在,财政与政府、财政与国家治理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国家治理中的资源汲取与配置、公共产品提供、资源再分配、收入分配关系协调、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以及调控能力行使等都与财政密切相关,公共财政承担着现代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的职责,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