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导学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整理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导学案《再别康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学习方法以诵读为主,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导学过程一、导入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
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二、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
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xx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
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2、学生自朗读,注意语速、节奏、情感。
3、朗读比赛,注意感情与节奏。
4、分析鉴赏——感受意象美(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第一篇:《再别康桥》导学案《再别康桥》导学案授课人:班级:姓名:学号:语文教研组组长:教导主任:学习目标1.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特点。
2.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一、背景知识1.新月派简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
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
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再别康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一)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
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节奏韵律从而体味思想感情。
3、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二)学习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节奏韵律从而体味思想感情。
(三)学习难点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古人云:默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感伤,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
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四、教材精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段析】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
【品味】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既写出了诗人与康桥依依不舍的感情,又为全诗定下了一个轻柔缠绵的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段析】写披着夕照的金柳。
【品味】“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形象地表达出金色的枝条随风轻摇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①“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二条水草!”诗人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段析】写软泥上的青荇。
【品味】“招摇”本意是“故意夸大声势,引人注意”,通常用作贬义,而在这里是贬义词褒用,写出了水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形态。
“甘心”写出了诗人不愿离去,对康桥的依恋。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段析】描写树阴下的水潭。
《再别康桥》导学案《再别康桥》导学学案一.课前一首诗课外古诗背诵【原文】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赏析】本诗借杏花言志。
前两句写花开,一水相护,得天独厚,花事繁盛。
后两句写花落。
如果说前两句写花之形,则后两句写花之神,宁肯飘零天涯,也不甘受屈辱遭践踏。
该诗是作者一生的写照。
前两句象征作者早年知遇于神宗,仕途春风得意。
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自请解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二、检查预习生字识记畔:1.旁边;附近。
如:湖畔。
本文取此义。
2.田地的边界。
荇: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葫果椭圆形。
笙:管乐器,常见的有大小数种,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
篙: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词语识记漫溯:随意地在水中溯流。
斑斓:灿烂多彩。
荡漾:一起一伏地动。
预习效果反馈.作者为什么要写《再别康桥》?.康桥是一座桥吗?.诗的首尾有何特点?三、课堂跟讲背记知识随堂笔记那河畔的,是夕阳中的;波光里的,在我的心头。
软泥上的,油油的在水底,在康河的里,我甘心做一条!那榆阴下的,不是,是天上的,揉碎在间,着彩虹似的梦。
整体把握段落层次.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的。
.第2~6节:对美丽的康河的以及自己内心的。
.第7节:开头,展露其别时的情绪。
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细腻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中心表达:诗歌用柔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惘、落寞的情怀,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
结构完整:整首诗诗行长短错落、舒缓有致,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
开头用“轻轻”,最后用“悄悄”,使得诗歌语言既无重复之感,又严谨完整。
写作借鉴:语言优美洗练,生动婉丽,如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把晚上划舟倘徉说成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同学们要学习借鉴的。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诗人独特意象选择把握本诗意境的营造。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导学一】背景链接★(学法指导:认真阅读下面文字,了解相关知识,并使用双色笔圈点勾画出你认为重点的信息)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导学二】因文入境★★诵读全诗,说一说诗歌中你觉得美的地方。
(学法指导:1、请大家仔细诵读诗文,尝试走进文字,感受作者眼前的美景。
2、整体阅读全诗,再试着从诗文的形式结构上去感受发现。
)【导学三】境由心生★★★品读全诗,揣摩作者再别康桥时的情感。
(学法指导:1、仔细阅读诗文,找出并品味诗歌中情感是借助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导学四】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离别的诗文,诗歌中的他们又是以怎样的情感面对的?(学法指导:1、回顾梳理自己熟知的诗文,找出有关离别的情节。
2、小组内相互交流,积累品评,提高自己的阅读感悟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再别康桥》导学案一、新知导学:【学习目标】1.感知诗作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把握诗人的感情。
3.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体悟,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高尚情操。
【学习重点】1.感知诗作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把握诗人的感情。
【学习难点】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把握诗人的感情。
【知识清单】1、辨识加点字音,关注楷体字形:河畔.(pàn)荡漾.(yàng)青荇(..xìnɡ)浮藻.(zǎo)似.的(shì)相似.(sì)长篙.(gāo)蒿.草(hāo)漫溯.(sù)溯.源而上(sù)追溯.(sù)满载.(zài )载.体(zài)下载.(zài)记载.(zǎi )三年五载.(zǎi)斑斓.(lán )笙萧.. (shēnɡ xiāo)2、词语释义:①畔(pàn):(江、湖、道路等)旁边;附近。
如:河畔,湖畔②艳影:美丽的倒影③荡漾:起伏摇动辨析:动荡:指波浪起伏;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
④斑斓:指灿烂多彩,多用于书面语。
辨析: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⑤浮藻:浮在水面上的藻类植物⑥漫溯:很随意地逆流而上⑦笙箫:笙和箫,泛指管乐器二、教材探究1、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曾留学美、英,1921年开始创造新诗,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他是个个性主义者,信仰个性绝对自由,一生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
诗集有《志摩的诗》《斐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其诗大多情感真挚,构思巧妙,意境清新,含蓄而不晦涩,鲜明却不浅露,长于比喻,想象丰富,颇具诗美。
(2)了解背景1918年徐志摩留学美国,1920年又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邂逅了林徽音,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再别康桥导学案一、导入《再别康桥》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于1928年3月,离别康桥之际所作之诗。
此诗以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马洛与情人去世时留下的经典诗句“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为蓝本,经过徐志摩的加工创作而成。
此诗流传至今,成为经典之作。
二、诗歌鉴赏1. 诗意•《再别康桥》表达了徐志摩的离别之情和惆怅之思。
•诗人通过色彩丰富细腻的词句,抒发了他面对分离时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中的“流水”、“潺潺”、“扁舟”、“轻蓑”等象征物与人称,将诗人渴望的、欲望的、潇洒的自我投射到自然界之中。
2. 语言•诗句流畅婉丽,整篇诗歌语言清新脱俗,富有情感色彩和诗意。
•诗歌换行处自然,用词准确,构思巧妙,用语细致入微,气韵华丽。
3. 手法•诗人运用了描绘手法、象征手法、比喻手法等各种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的悔恨和伤痛之情。
•诗中从“园中”展开,写到自己的离别之情,意境优美,写出了诗人之感。
三、诗歌体裁《再别康桥》一诗为五律,即五句一组,每句七言,共二十五个字,皆用平仄对仗的韵脚组成。
全诗共五个五律。
五律是古典诗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裁,往往用于抒发离别之恋、别离之情等。
四、诗歌主题《再别康桥》一诗主要表达了徐志摩的离别之情和惆怅之思。
诗中的“流水”、“潺潺”、“扁舟”、“轻蓑”等象征物与人称,将诗人渴望的、欲望的、潇洒的自我投射到自然界之中。
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诗人将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之中,使整个诗歌更加美好动人。
五、诗歌评析《再别康桥》这首诗以五律体为主,运用描绘、象征、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文笔流畅。
诗中自然界与人的交织,使整个诗歌充满着诗意和意境。
作者徐志摩通过诗歌艺术表现了他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人性的柔情与美好。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一。
六、延伸阅读•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漫步青山绿水间。
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学习《再别康桥》,了解诗人徐志摩的创作背景和主题,领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提高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导学重点:掌握《再别康桥》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感悟诗人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徐志摩和他的代表作品。
二、整体理解1. 通读《再别康桥》,简要概括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2. 分析诗歌中具体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尝试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3. 讨论诗人通过《再别康桥》表达的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三、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经历,思考诗歌中的情感是否 resonates with 自己。
2. 以《再别康桥》为启发,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或散文,表达对生命与爱情的感悟。
四、归纳总结通过学习《再别康桥》,我们深刻感受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更加理解了徐志摩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境界。
答案:《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先生的名作,描述了诗人在康河畔告别时的离愁别绪,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缅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诗中运用大量的意象描绘,以及空灵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人生短暂而珍贵,爱情美好而悲伤的主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抒情而又深沉。
诗人用“黄昏”“草色”等意象,勾勒出康桥美丽而寂寥的景象,同时通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表达了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悲伤。
结尾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深情地述说了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对美好爱情的追忆。
在文学史上,《再别康桥》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因为它在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更因为它表现出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徐志摩以他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人们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捧。
通过深入解读《再别康桥》,我们更能理解徐志摩这位文学巨匠的艺术魅力,以及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美学意义。
希望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学之美,感悟生命之真,与诗人一同感怀逝去时光,珍爱眼前的美好。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主要作品及创作风格;把握诗歌的意象。
2.过程与方法:朗读、启发、讲解、讨论相结合。
3.情感与价值:体悟作品的内涵,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10分钟)【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通过预习,扫除字词障碍,反复诵读。
2.体会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
Ⅰ。
教材助读:1.作者:徐志摩(1897—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人。
“新月派”代表诗人。
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曾留学英国和美国,诗歌创作深受英国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
留下了四部重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2.《再别康桥》的背景:本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
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索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的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
所谓“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因诗人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的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
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
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后来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安,诗人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游康桥的切身感受。
3.相关连接:“新月诗派”形成于20年代中期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源头是胡适、闻一多、徐志摩等人于1923年北京发起成立的“新月社”。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岳阳县三中高一年级语文科教学案编制时间:2010年9月5日星期一
教出时间:
2010年9月7日星期三
教学课题: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学习重点: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作用学习难点: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
学习方法:1、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方法措施
教学内容、过程及预见性问题
一、知识链接
1.新月派简介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淫等。
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
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圆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 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有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澄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军的-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
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军、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3.作品时代背景
1918年徐志摩留学美国,1920年又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邂逅了林徽音,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这首诗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乂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乂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而在国内他所面对的现实是:在康桥遇见的才女另嫁他人,自己与不相无的人结婚。
时代的风云让作者感到无所适从,理解为诗人面对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脆弱、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当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二、课前预习
1.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试着标出本文的韵脚与节奏,体会它的音乐美。
2. 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苻()榆阴()沉淀()长篙()
漫溯()满载()斑斓()笙萧()
三、课堂探究: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清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B,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四、拓展练习: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一沙场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