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统计报表培训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48.67 KB
- 文档页数:25
统计部门培训计划通知为了加强统计部门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统计部门决定组织一次培训活动。
经过统计部门的全体员工商议和决定,确定了以下培训计划:一、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将于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共计30天。
二、培训内容1. 统计基础知识培训2. 统计软件应用培训3. 数据分析技能培训4. 统计数据采集与处理培训5. 统计数据报告撰写培训三、培训方式培训将通过线下课程和线上视频资料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确保员工学习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四、培训目标通过培训,提高统计部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执行力,从而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培训安排1. 每天上午8:00-11:30进行培训课程学习2. 下午14:00-17:30进行培训课程实践和小组讨论3. 周末为自主学习和作业时间六、培训地点培训地点确定在公司大会议室进行线下培训,同时根据具体的情况,线上课程可能需要在公司内进行。
七、培训费用本次培训费用由公司全额承担,员工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八、培训要求1. 员工必须全程参与培训活动,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
2. 员工需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完成作业和实践。
3. 员工需遵守培训纪律,遵守培训安排,服从培训管理。
九、培训资料1. 公司将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供员工学习和参考。
2. 员工可以在网上自行搜索有关统计方面的资料,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
十、培训后期1. 培训结束后,公司将进行及时的培训成果考核,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 培训结束后,公司将对员工进行晋升和奖励。
十一、联系方式如果员工对培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可随时通过电话、邮件或面对面的方式与培训主管办公室联系。
十二、总结本次培训计划旨在提高统计部门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和执行能力,使统计部门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积极配合,全力以赴,将本次培训计划圆满完成,同时期待员工在培训结束后能够有所收获,并将所学所用于实际工作中。
规模工业统计人员培训材料一、工业统计定期报表的口径、范畴、内容工业定期统计包括十张表。
各表的统计口径、范畴、调查内容、报送日期如下:(一)工业产销总值及要紧产品产量(表号:B201表)本表为月报,调查范畴为辖区内年产品销售收入5 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其中产品产量依照(要紧工业产品产量名目)中列出的产品填报,重点产品可适当扩大统计范畴。
调查内容为当年价格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企业用电量和数百种要紧工业产品产量,并在月度产品产量的基础上编制工业生产指数。
上报时刻为月后1 日16时前。
(二)工业企业要紧经济指标(表号:B202表)本表为月报,调查范畴与“B201表”相同。
调查指标也括:应收帐款净额、产成品、流淌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资产合计、负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治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上报时刻为月后10 日前。
(三)要紧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表号:B203表)本表为季报,调查范畴与“B201表”相同。
调查内容也括:138种要紧产品的年初库存量、累计销智量、企业累计自用及其他、期末库存量。
上报时刻为季后4 日前。
(四)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表号:P201表)本表为季报,调查范畴与“B201表”相同。
调查内容包括要紧能源品种的年初库存量、购进量、累计消费量、期末库存量。
上报时刻为季后4 日前。
(五)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及附表(表号:P201表、P201-1表)本表的调查范畴与“B201表”相同。
调查内容包括要紧能源品种的年初库存量、购进量、消费量、年末库存量及能源转换情形。
上报时刻为季后4 日前。
(六)工业企业水消耗(表号:P206表)本表为半年报,调查范畴与“B201表”相同。
调查内容包括各种水的消耗量及金额。
上报时刻为7月4 日前、下年1月4日前。
实用工业统计工作手册工业统计是指对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质量、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的工作。
它是工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计划、技术创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业统计工作体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1. 生产统计,生产统计是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原材料的消耗、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生产能力的利用率、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数据。
2. 质量统计,质量统计是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情况进行统计,包括产品合格率、不良品率、退货率、客户投诉率等方面的数据。
3. 技术统计,技术统计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新产品的研发情况、新工艺的应用情况、专利申请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4. 成本统计,成本统计是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方面的数据。
5. 效益统计,效益统计是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利润率、投资回报率、资产负债率、经济增加值等方面的数据。
二、工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原则。
1. 规范性原则,工业统计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统一性原则,工业统计工作必须统一部门、企业、单位的统计标准和统计方法,保证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3. 及时性原则,工业统计工作必须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统计数据,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4. 完整性原则,工业统计工作必须全面、系统地统计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质量、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数据,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5. 保密性原则,工业统计工作必须严格保守统计数据的机密性,防止统计数据泄露,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
三、工业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1. 调查方法,调查是工业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期调查、不定期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质量、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数据。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是指对工业企业进行统计和报表制度规范化的管理。
下面将从制度实施目的、内容、流程和管理制度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实施目的1.落实全国工业统计法律法规,加强工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2.提高企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效率,快速获取准确的统计数据。
3.以数据为支撑,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4.为政府和投资机构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企业获得政策支持提供依据。
二、制度内容1.建立工业统计制度根据国家工业统计法规,建立企业的工业统计制度,包括制定企业工业统计体系、统计报表的制作和报送、报表检验的程序、统计数据的保密等内容。
2.规范数据收集流程对数据的收集进行规范,统一制定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存储方式等,将数据来源的控制放在中央,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3.实现数据共享与传递通过建立联网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等方式,实现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数据共享,促进数据传递的高效和及时性。
4.制定报表标准和样式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和规模制定不同的报表标准和样式,确保数据的准确度和真实性。
同时,要确保报表更新及时,数据更新快速。
三、流程制度1.数据收集流程规定数据收集的具体流程,包括数据源(如报表、财务报表、生产报表等)梳理、审核、整合和输入等流程,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2.统计报表制作流程规定企业各类型报表的制作、审核和订正的具体流程,确保报表准确定。
3.报表上传流程规定报表上传的具体流程,包括选择上传方式、网络上传和邮件上传等,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快捷性。
4.报表统计流程规定报表统计的具体流程,包括数据查看、数据的处理和导出等流程,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管理制度优化1.强化员工教育通过内部培训和讲座等,加强员工对工业统计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能,推动制度落实。
2.完善监管机制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对统计数据进行监管和检查,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是指在工业企业中进行统计和汇总数据的制度和规定。
这一制度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自身的运营状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报表类别和内容:1. 生产报表:包括生产能力、产量、产值、质量指标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工厂的生产状况和效率。
2. 销售报表:包括销售额、销售数量、销售渠道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产品市场需求和销售策略的有效性。
3. 成本报表: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益。
4. 资产报表: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负债情况。
5. 环境报表:包括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环境污染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和合规性。
二、报表制度和流程:1. 统计标准和方法:确定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数据采集和整理:各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然后由统计部门进行数据整理和校对。
3. 报表审核和分析:由专门的报表审核人员对报表进行审核和核实,然后由管理层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报表发布和使用:报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布,并通过内部沟通和会议等方式进行报表的使用和分析。
5. 审计和监督:定期进行对报表制度的审计和监督,确保报表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报表制度的意义:1.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企业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的生产、销售、成本、资产和环境状况,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报表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3. 加强内部协调和沟通: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沟通提供了基础,使各部门能够共同面对问题并共同解决。
统计报表培训会议简报-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统计报表培训会议简报尊敬的各位与会者,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统计报表培训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帮助大家掌握统计报表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升大家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主题:1. 统计报表的重要性:我们将探讨统计报表在组织内的作用,以及对决策制定和业务管理的重要性。
统计报表作为数据分析和监控工具,对于组织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2. 统计报表的基本要素:我们将介绍统计报表中的基本要素,包括数据来源、报表结构、指标选择和报表格式等。
了解这些要素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和使用更有效的统计报表。
3. 统计报表的设计原则: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统计报表设计的最佳实践。
这些原则包括简洁性、可读性、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确保统计报表能够清晰地传递所需信息。
4. 统计报表分析技巧: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报表分析技巧,如数据筛选、排序、汇总和图表制作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大家从统计报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支持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5. 统计报表的应用案例: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演示统计报表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下的应用。
这些案例将展示统计报表在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改进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价值。
6. 统计报表培训资源:最后,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关统计报表培训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在线课程、培训材料和软件应用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统计报表领域的能力和技术。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会议,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统计报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掌握相关的技巧和工具,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统计报表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为组织带来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持续改进的机会。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统计报表的有效应用,为组织的成功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示例2:统计报表培训会议简报尊敬的各位参会人员:感谢大家莅临本次统计报表培训会议!在本次会议中,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以提高我们在统计报表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统计报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填报的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统计报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填报是指在统计报表中记录和汇总工业产值的一种填报方法。
工业增加值生产法是指通过计算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增加的价值来衡量其产值。
在填报过程中,需要记录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关键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这种填报方法在统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工业生产的情况,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因此,正确填报工业增加值生产法是非常重要的。
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统计报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的填报内容。
首先,我们将介绍什么是统计报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填报,包括其定义和意义。
其次,我们将详细解释填报内容包括的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填写这一部分内容。
最后,我们将分析为什么填报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在统计报表中具有重要性,以引发读者对这一过程的重视和认识。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正确地填报工业增加值生产法,以保证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统计报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填报的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正确填报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在统计报表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探讨填报工业增加值生产法的要点和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统计报表填报工作的重视,提高填报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展望未来填报工作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统计报表填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阐述文章的目的,希望读者能够深刻了解统计报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填报的内容,提高填报水平和质量,推动我国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2.正文2.1 什么是统计报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填报:统计报表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填报是指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工业企业的产出、成本、利润等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填报和上报的一种统计方法。
这种填报方法主要是为了了解和评估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值,并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工业统计业务培训工业统计是指对工业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的过程。
工业统计业务培训是为了培养从事工业统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工业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业统计业务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业统计需要收集各种与工业生产相关的数据,如生产数量、销售额、利润等。
培训会教授如何正确收集数据,包括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建立数据收集系统,以及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数据分析和报告: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报告,以便对工业生产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培训会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如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等,教授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编制相应的报告。
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工业统计涉及到各种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如工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工业产能利用率等。
培训会介绍这些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使用,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指标,进行相应的统计工作。
四、统计报表和数据报送:工业统计工作需要编制各种统计报表和数据报送,以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需求。
培训会教授相关的报表编制方法和规范,包括报表的格式、内容和填报要求,使学员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完成报表和数据报送工作。
五、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安全:工业统计工作对数据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较高。
培训会介绍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如数据核查、数据校验和数据审核,以及数据安全的保护措施,如数据备份和数据加密,培养学员对数据质量和安全的重视意识,确保工业统计工作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六、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工业统计工作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培训会介绍工业统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使学员了解相关的规定和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合规操作。
七、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训会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统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工业统计培训考试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部门: [单选题] *○府山街道○北海街道○稽山街道○城南街道○迪荡街道○东湖街道○灵芝街道○东浦街道○鉴湖街道○斗门街道○皋埠街道○陶堰街道○马山街道○孙端街道○沥海街道○富盛镇○其他1. 某企业7月份生产皮鞋50000双,出厂价格(不含税)每双150元,出厂价格(含税)每双169.5元,每双成本120元,企业本月的现价工业总产值是()。
[单选题] *A.150*50000(正确答案)B.169.5*50000C.300*50000D.120*500002. 某企业统计员在统计9月份工业总产值时发现,8月份原上报工业总产值本月和累计分别为8000和60000千元是错误的,实际应为7000和56000千元,9月本月实际工业总产值应为8000千元,那企业9月本月和累计工业总产值应分别为()。
[单选题] *A.本月8000千元,累计8000+56000千元(正确答案)B.本月8000千元,累计8000+60000千元C.本月8000+56000-60000千元,累计8000+56000千元D.以上都不对3. 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则加工企业一律按财务上结算的()计算工业总产值。
[单选题] *A.加工费(正确答案)B.加工产品全价C.加工产品增加值D.原料价值4. 电力生产企业应按照以下哪个方式计算工业总产值?() [单选题] *A.售电量*售电平均单价-购电量*购电单价(正确答案)B.售电量*售电平均单价C.供电量*售电平均单价D.供电量*售电平均单价-购电量*购电单价5. 半成品如何计算产值?() [单选题] *A.库存商品期初金额B.库存商品期末金额C.库存商品期末金额-库存商品期初金额(正确答案)D.库存商品期初金额-库存商品期末金额6. 一体化统计监督预警规则中,修改、异常、调整、增速、匹配五块内容分别占多少权重?() [单选题] *A.15%,20%,15%,25%,25%B.15%,15%,20%,20%,30%C.20%,15%,30%,20%,15%D.15%,15%,20%,30%,20%(正确答案)7. 以下情形需要计入工业总产值的有?() [单选题] *A.同时从事产品生产、安装和调试活动的工业企业的安装、调试收入B.企业将产品交付给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以发放补贴的形式给企业资金C.企业(投产前)自制的设备,不是在本期生产D.企业(投产后)本期自制设备(正确答案)8. 本月工业总产值+上个月的1-本月工业总产值与1-本月工业总产值的差异率为(),计25分。
工业统计报表培训说明一、工业统计报表报送时间:月报:1、工业产销总值及产品产量表:每月后2号中午前上报。
2、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生产法工业增加值表:每月后12号中午前上报。
3、工业品出厂价格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表:每月20日前上报。
(部分企业)季报:1、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季报:每季后2号中午前上报。
(部分企业)2、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调查问卷。
3月、6月、9月、12月各月30日前上报。
(部分企业)3、景气调查问卷。
(部分企业)年报:1、法人单位基本情况2、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情况。
(部分)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部分企业)5、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
(部分企业)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表年报报表统一在1月15日前上报。
请大家严格按照报表上报的时间报送报表。
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一、指标解释: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利润总额指标均与会计指标含义相同,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列。
2、资产合计: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列。
3、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
计算公式为:步骤:1、流动资产月平均余额=(月初流动资产合计+月末流动资产合计)/22、报告期内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至n月各月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之和/n4、应收帐款: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的期末数填报。
5、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本项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产成品”科目期末借贷方余额相抵后的差额6、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其平均余额指报告期内余额的平均数。
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月平均余额=(月初固定资产净值+月末固定资产净值)/2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1至n各月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之和/n7、本年折旧:企业在本年度内累计提取的折旧。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累计折旧项”期末数减年初数的差额填列。
8、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
9、应交增值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
指企业在报告期应交增值税额。
计算公式: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10、银行贷款余额: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尚未偿还的各种借款。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整理计算报表。
11、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本年工作量指标,包括本年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本年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本年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
没用到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付款和没有进行安装的需要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12、设备购置费:指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本年内转为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包括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
新建单位及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或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购置费”中。
1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指企业在今年报告期内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
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
14、购置技术成果费用: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买国内外其他单位技术成果的经费支出,包括购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技术诀窍技关键设备的费用支出。
15、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单位企业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两部分。
16、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企业报告期内各月平均拥有的人数,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2报告期内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至n月各月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和/217、工业中间投入: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指标。
工业中间投入需要对企业内部会计明细表的有关科目进行归类整理计算。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等的转移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即计入了工业中间投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计入了工业总产值的部分。
为了使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更加准确,将工业中间投入进一步细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财务费用五个指标,企业应首先计算出这五个指标,再加总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根据有关会计明细科目填报。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可采用倒扣法,即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分别扣除下列项目:(1)、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用的摊销;(2)、直接或间接支付给个人的部分,如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差旅费中个人所得部分等;(3)、支付给不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指除工业,农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外的部分)收入的各种税金、规费及其他费用,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山资源补偿费、排污费……。
18、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总产值与中间投入之间的差额.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二、填报要点:1、联网直报系统中,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从B201_YB(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产量月报基层表)自动赋值;工业增加值数据从B202_FB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计算表)自动赋值;去年同期数将从去年月报中自动赋值,数据尽量不要修改。
2、本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应与劳动工资报表相应指标一致。
三、需重点核查的审核关系1、工业增加值(25)=工业总产值(23)-工业中间投入(24)+应交增值税(17)2.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18)本月止累计应大于上月止累计3、工业中间投入合计本月止累计应大于上月止累计4、工业增加值(25)/工业总产值(23)应小于等于0.85、本年折旧(15)/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14)应小于等于0.56、主营业务收入(01)/工业销售产值(B201_YB)应在[0.8,1.2]区间内。
7、统计指标的数值与上月、去年同月相比异常变动。
8、上期已填写的科目,本期也要填写。
9、工业报表上涉及金额的单位均为“千元”,请仔细填写。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报表填报要点:1.该表为计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中的工业增加值指标所用,因而企业在填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前需填报此报表。
2.联网直报系统中,工业中间投入、制造费用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间投入、工业增加值(现价)等指标不需录入,录完整张报表后按“计算”按钮即可自动赋值。
报表填报完成后,工业增加值数据将会自动转换到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中。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表(年报)本年报是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企业应高度重视,认真填报,以确保此项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1.填报范围:本年报填报范围为大中型工业企业或主营业务收入具有较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具体名单请参见附录。
2.本表作为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报表,对于列入填报范围的工业企业,应在填报B103年报前填报此表。
3.自动计算。
联网直报企业在填报此表时,工业总产值指标将自动从2008年12月份产销总值(B201)表中提取,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将自动从2008年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B202)表中提取,企业可按实际情况进行一定修改;录完本表相关指标数据后,需按“计算”按钮,系统将自动计算出工业增加值等指标。
一、填报原则填报本表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原则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
(二)“不重不漏”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不重复,二是不遗漏。
不重复:由于企业的会计明细科目设置不尽相同,被调查企业可按照会计核算中实际使用的费用划分方法和核算方法进行填报,但要注意指标填报不要重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车间(分厂)将辅助材料、备品配件等作为机物料消耗核算,那么在本表的“直接材料消耗”部分不填列,而在“制造费用”的“机物料消耗”中填列,以避免重复填报。
有的企业“动力”费在制造费用核算,填表时可填在“制造费用”下的“水电费”中,而“直接材料消耗”下的“动力”不填。
有的企业将制造费用中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福利费、公积金、社保费”等放在“直接人工”中核算,则这些费用填在“直接人工”中,制造费用中的相关指标不再包括。
2.有些小企业会计科目设置较粗,如人员工资没有设置“直接人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等科目,而是将人员工资都放在一个科目核算,则填表时也填在该指标下,其他指标免填。
类似的指标还有职工福利费、折旧、修理费、社保费、差旅费等等,都按上述方法处理。
3.营业费用部分有些指标是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发生的费用科目,如销售部门人员工资、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办公费、差旅费、通信费、招待费、折旧费、修理费等,如果企业没有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其内部销售部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则上述经费开支不包括在营业费用中,而是列入管理费用。
另一层含义是不遗漏。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本表所列指标不可能将企业的费用明细项目列全,为避免费用遗漏,在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项下都设置了其他项,其他项是指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中扣除已列出的费用项目后的余额,因此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各项的分项相加应等于该费用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