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11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2017.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
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2.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3.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4.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
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
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5.《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6.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
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庄子7.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2010-2023历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下列选项对下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政治中心诗人数量众多B.经济开发推动文化发晨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新兴商业城市文化繁荣2.下列各项对右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14.03明代57.2129. 840.2412. 71清代56.6724.110.5618.59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3.以下言论属于郑观应的是A.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B.民间有能纠集公司,精心制造者,地方官……即应奏明国家,为之保护C.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兴民德D.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4.陈天华在1903年出版的《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C.开重庆、沙市等四处为通商口岸D.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5.北魏与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小农经济,抑制土地兼并B.实行土地国有,促进经济恢复C.打击地主势力,促进生产发展D.改革基层行政,加强中央集权6.西汉初年,“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B.官营专卖C.轻徭薄赋D.劝课农桑7.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散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
”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B.寇乱息,而戚势强矣C.贷贿通流,而国用饶矣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8.在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中,氏族、血缘关系对社会的影响没有很快消失,相反,这种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加工、改造,成为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2020. 1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鲁国进攻邻国邾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于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境,碰壁而返。
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礼”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乃复”。
据此可得出①《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②“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微言大义”中③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④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
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4.秦始皇从统一的第二年起至去世前,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最长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四次到达碣石(今河北昌黎)离官,在琅琊台刻石上留下了“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的颂词。
秦始皇的出巡A.耗费民力,导致了秦的灭亡B.宣扬国威,巩固了统一局面C.深人民间,了解了民生疾苦D.御驾亲征,收复了东方失地5.汉初,宰相多由开国功臣担任,如萧何、陈平、曹参等,连皇帝都对他们非常尊敬,其他官吏更是恭谨从命。
那时的宰相非有大过则不能轻易更换,萧何、曹参、陈平、灌婴、申屠嘉等都是终老相位的。
这一现象说明A.皇帝怠惰政事,大权旁落B.宰相地位崇高,权力很大C。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历史2020.1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34567891011C AD B B A B A B C D 1213141516171819202122D B D A A C A C D C 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23.(1)观点:否定了禹划九州的观点,认为中国上古时期不存在九州制度(行政区划),九州是战国时期托古假设出来的,是大一统观念的产物。
(4分)(2)九州的范围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距今5000年时,黄河和长江流域已经进入文明时期;夏商周时期已经形成了黄河和长江流域文化圈,与九州的范围基本相符。
九州内部划分也符合历史上各个文化区的分界。
关于九州生态的记述也符合夏商时期的情况。
所以九州概念的出现不会晚于西周初年。
(4分)顾颉刚的观点反映了一种敢于质疑旧说的精神,有助于人们研究反思“九州”的历史概念。
但是,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掌握的历史资料有限,所以没有得出正确的观点。
(2分)24.本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等级三(6-8分):能多角度全面提取图文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等级二(4-5分):能多角度提取图文信息,信息不全面,史论结合,逻辑较清晰。
等级一(0-3分):信息提取不全面,逻辑论述不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先进,能够建造大型的远洋商船,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对外贸易的展开。
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对外贸易发达,贸易范围远达阿拉伯地区,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瓷器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外贸产品主要来自民间手工业(民窑)生产,许多产品是依据外商的要求定制的。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和南北政权的对峙,制瓷业中心也转移到南方地区。
大量中国钱币的出口,表明中国货币在国外得到普遍接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25.(1)特点:都为地方官员,通晓儒家经典,个人品行高尚,在治理地方时实行以德治民,对百姓实施教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并都取得了好的治理效果,深受百姓爱戴。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秦朝太尉的职权是管理A.军事B.财赋C.刑狱D.诏令2.秦与西汉都实行郡县制,其共同之处是A.郡县长官受所在州管辖B.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C.郡县长官统辖列侯D.郡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3.西汉的编户齐民制度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③国家放宽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规定了农民对国家的义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匈娭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是在A.秦汉之际B.西汉时期C.两汉之交D.东汉时期5.我国开始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是A.《大衍历》B.《十二气历》C.《太初历》D.《授时历》6.王充曰“天道自然也,无为。
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
”此观点是针对A.天人感应说B.阴阳五行说C.灵魂不灭说D.因果报应说7.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象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这一观点说明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C.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8.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是A.鄱阳湖流域B.洞庭湖流域C.太湖流域D.闽江流域9.以下关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容是为古书《水经》做注B.介绍水道所经地区的自然地理C.介绍水道所经地区的经济地理D.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10.佛教对于我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各项与佛教有关的是①马王堆汉墓帛画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敦煌莫高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朝的迅速灭亡。
暴政的主要表现是①徭役繁重②严刑酷法③三征高丽④天灾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12.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2017.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
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2.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3.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4.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
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
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5.《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6.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
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庄子7.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20. 1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X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鲁国进攻邻国邾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于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境,碰壁而返。
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礼”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乃复”。
据此可得出①《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②“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微言大义”中③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④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
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 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X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 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4.秦始皇从统一的第二年起至去世前,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最长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四次到达碣石(今某某昌黎)离官,在琅琊台刻石上留下了“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的颂词。
秦始皇的出巡A.耗费民力,导致了秦的灭亡 B.宣扬国威,巩固了统一局面C.深人民间,了解了民生疾苦 D.御驾亲征,收复了东方失地5.汉初,宰相多由开国功臣担任,如萧何、陈平、曹参等,连皇帝都对他们非常尊敬,其他官吏更是恭谨从命。
那时的宰相非有大过则不能轻易更换,萧何、曹参、陈平、灌婴、申屠嘉等都是终老相位的。
这一现象说明A.皇帝怠惰政事,大权旁落 B.宰相地位崇高,权力很大C。
北京市海淀区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诺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诸侯争霸D.王室衰微2.确定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年代顺序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3.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的记载。
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A.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4.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
《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
”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A.学在官府B.有教无类C.私学兴起D.百家争鸣5.《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A.民贵君轻B.人定胜天C.克己复礼D.仁者爱人6.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7.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了中央集权B.“一法度衡石丈尺”,促进经济发展C.“禁毁诗书,以吏为师”,统一思想D.“书同文字”,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8.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
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试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2.确定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年代顺序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3.《礼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ù,卖)”。
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4.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
《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
”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5.《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A.民贵君轻 B.人定胜天 C.克已复礼 D.仁者爱人6.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7.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一法度衡石丈尺”,促进经济发展C.“禁毁诗书,以吏为师”,统一思想 D.“书同文字”,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8.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
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
”由此,贾谊建议汉文帝A.实行“推恩令” B.巩固汉初分封的格局C.削弱地方封国势力 D.实行郡县制加强集权9.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 B.刊印《齐民要术》推广生产经验C.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 D.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10.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为此,唐太宗A.选用廉吏,“不避亲仇” B.科举选官,“咸尽其才”C.轻徭薄赋,“宽仁慎刑” D.对北方民族,“爱之如一”11.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12.“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D.北宋结束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13.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①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②画家提出“以形写神”③是文人画的代表作品④表现了佛教的中国化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4.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
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15.宋人尹源说:“弱□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之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依据所学知识,“□”所指的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16.读“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
表格能够说明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北宋时期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宋代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 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17.以下对于明朝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明太祖统治时内阁开始取代宰相 B.内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的决策C.票拟制度使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明朝统治时内阁的地位逐渐下降18.清朝雍正帝统治时,创立军机处。
学科网关于设立军机处的理解,正确的是A.从此使内阁成为法定最高行政机关 B.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中枢决策机构C.机构简单,有官无吏,行政效率低 D.面聆皇帝旨意撰拟机要文书强化了皇权19.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是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0.“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A.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 B.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 D.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21.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B.加强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22.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
”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3.1876年建立的上海格致书院曾开展九年季课和五年特课,试题大都由洋务派官员来命制。
以下题目可能出现在格致书院的这类考试中的是①《物体凝流二质论》②《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当以何者为先论》③《立宪法议,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④《电报、轮船二事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据这一思想,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是A.轮船招商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25.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②“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③“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A.②③④①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26.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27.费正清指出: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的影响)……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
戊戌变法中所依据的“哲学根据”包括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②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④圣人之纲常不可攻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8.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学科网“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
”这里所说的“匪徒”是A.太平军 B.英法联军 C.义和团 D.八国联军29.1894年和1895年,孙中山和康有为分别成立了兴中会和强学会。
两会的相同之处有①基于民族危机②为中国寻求出路③变革社会的方式④所要建立的政体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0.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颁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开始推行清末新政。
清朝政府认为“可变”的包括①伦理纲常②君主制度③科举制度④经济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1.有学者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的政党犹如春草怒生,群起建立。
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分化组合后,由三百多个政党逐渐形成了30多个有一定力量的大党”。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贯彻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责任内阁制度得到切实贯彻C.法律规定人民有集会结社的权利 D.广大民众积极投身政治生活32.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价值重建”指的是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20分,第34题17分,第35题15分,共52分。
)3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
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
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
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材料二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
(6分)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
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
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
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6分)34.(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盐铁论》记载:西汉时期官营制铁业多用囚徒生产,生产积极性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劣,而且价格高;官府专卖经营导致“器难得”,“善恶无所择”。
而民间的制铁业,“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忙季节,他们将铁制农具运到田间地头,“民相与市买”,农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