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5.21 KB
- 文档页数:6
原生动物(Protozoan )是原生生物界中较为接近动物的一类真核单细胞生物青霉 黑曲霉生物的分类一、微生物分类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①病毒②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特点:与病毒相比结构不完整,仅由核酸或者蛋白质构成生命体,如引起疯牛病的阮病毒就是蛋白质构成的机体)按照宿主细胞将病毒分类:①动物病毒: RNA类(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H1N1、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③细菌病毒:噬菌体(DNA)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1>真核生物:①动物:高等动物(人等);低等动物:疟原虫、变形虫、草履虫等②植物:高等植物(玉米等);低等植物:黑藻、团藻、小球藻、水绵等③真菌 a、酵母菌;b、霉菌(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脉胞菌、木霉等)c、食用菌:(香菌、蘑菇、平菇、金针菇等<2>原核生物:(具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无复杂的细胞器)①细菌:名字中含有杆、酸、球、螺、线、弧等的细菌)②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鱼腥藻)③支原体、衣原体、立细菌克次氏体、螺旋体。
3、高中三本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代谢类型》:乳酸菌、硝化细菌、红螺菌、光合细菌、铁细菌、硫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肺炎双球菌S型、R;《免疫》: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酿浓球菌、结核杆菌《生物固氮》: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反硝化细菌(氮循环)《基因工程》: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为提供运载体,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微生物》: 甲基营养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链球菌(一般厌氧型);产甲烷杆菌(严格厌氧型)、放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常考细菌:绿脓杆菌、猪链球菌、乳酸菌、炭疽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大肠杆菌灭菌:指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其形态。
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 极小体积:微生物的体积很小,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百微米。
2. 单细胞结构:微生物通常由单个细胞组成,与多细胞生物不同。
3. 单细胞功能:微生物的每个细胞可以完成自身的代谢、增殖、发育和功能。
4. 快速繁殖:由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较快,它们可以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5. 大量分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微型藻类等,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
微生物的分类如下:
1. 细菌:单细胞生物,形态各异,无真正的细胞核,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代谢。
2. 真菌:多数为多细胞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不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为能量。
3. 病毒:非细胞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必须寄生在宿主
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4. 原生动物: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可以自由生活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5. 微型藻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微生物的分类和作用微生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
微生物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微生物的分类和作用展开论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重要性。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按照细胞结构和功能特征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
1. 细菌:细菌是我们熟知的一类单细胞生物。
它们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基本细胞结构,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人体等环境中。
其中一些细菌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氮循环中的固氮细菌、土壤中的解磷细菌等。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生物,其细胞结构类似于植物,但没有光合作用。
真菌包括酵母菌和菌丝菌两种类型。
酵母菌常用于食品和酒类发酵过程中,而菌丝菌常见于土壤中,对有机物的降解和分解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真菌还对植物的生长和病害产生影响。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性的微生物,其构造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包裹着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自主繁殖,依靠寄生于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
病毒可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
二、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包括生态环境的维持、食物产出和医药研究等方面。
1. 生态环境: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例如,一些细菌能够进行固氮作用,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铵盐,促进土壤中植物的生长。
真菌则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和有害物质降解,对环境的健康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 食物产出:微生物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酵母菌在面包、啤酒等发酵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乳酸菌在制作酸奶、乳酸饮料等中的应用。
此外,发酵技术还被应用于污水处理、酿酒、发酵肥料等方面。
3. 医药研究:微生物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许多药物的研发和制造依赖于微生物,如抗生素、疫苗等。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分类和致病机制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着微观世界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其分类、生长特性、致病机制等是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围绕微生物的分类和致病机制展开探讨。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生物形态、遗传物质、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
以下为主要的微生物分类: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形态多样,主要包括球菌、杆菌、弯曲杆菌、螺旋菌等。
细菌可根据革兰氏染色特性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既有益处,也有害处。
有些细菌能够促进土壤的肥沃和植物的生长,而一些致病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包含真核细胞核。
真菌在分类上可分为酵母菌、霉菌和子囊菌等。
真菌具有不同的形态,如孢子、菌丝等。
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
一些真菌可作为食物,如酵母菌可用于发酵制作面包,而一些真菌也可以引起人类的真菌感染病。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只能在寄生细胞内进行繁殖。
病毒通常由遗传物质(RNA或DNA)和蛋壳组成,其大小较小,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病毒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可以感染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物体,引起各种传染病。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以单细胞生物为代表的微生物。
原生动物的分类较复杂,根据其细胞形态和运动方式可分为鞭毛虫、纤毛虫和阿米巴虫等。
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水体和土壤中,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生物体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原生动物也可引起人类的疾病,如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性痢疾。
二、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是指微生物引起疾病的具体过程和机理。
不同的微生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引发疾病,以下为常见的致病机制:1. 感染与寄生:微生物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并破坏宿主免疫系统,引起感染和寄生。
例如,细菌可以通过释放毒素杀死宿主细胞,病毒则将其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并利用细胞机制进行复制。
简述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和病毒等。
根据其形态、生活方式、代谢特点和遗传特征等不同方面,微生物可以被分类为以下几类:
1. 细菌(Bacteria):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其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细菌具有细胞壁,其中一部分细菌有荚膜。
细菌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染色性质、代谢特征和生活环境等进行分类。
2. 真菌(Fungi):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生物,包括了酵母菌和菌丝菌等。
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细胞核和细胞质。
真菌可以通过孢子传播,具有吸收性营养。
3. 藻类(Algae):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具有类似植物的特征,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可以根据其细胞结构和营养方式进行分类。
4. 病毒(Virus):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具有遗传物质(DNA或RNA)包裹在蛋白质的壳中。
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感染宿主并引起疾病。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微生物的分类,如原生动物、古菌等。
这些微生物根据其形态、生活方式和遗传特征等不同特点而被归为不同的类别。
微生物分类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的特征和功能,进而对其进行研究和利用。
微生物的分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微生物,也称为微生物体,是指隐藏在人类无法眼见的微观世界中的生物体。
它们是指那些单细胞的或简单的多细胞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微生物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而且可以在土壤、水、空气和其他环境中繁殖生息。
因此,它们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着重介绍微生物的分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是按其分类特征和形态结构来进行分类的。
目前,微生物被划分为5个主要类型:细菌、病毒、真菌、古菌和寄生虫。
细菌,又称原核生物,是一类单细胞生物体。
它们以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而被分类。
在形态上,细菌可以分为球形、棍形、螺旋形等。
在生理上,它们被分类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
在生态上,它们可以分为产氧菌和厌氧菌。
病毒是非常小的感染性微生物,它们不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必须依靠寄宿在其他生物体上生存和繁殖。
病毒的分类是基于其形态、基因组,以及感染宿主的方式。
它们被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嗜酸病毒和嗜碱病毒,以及裂解病毒和慢性病毒。
真菌,通俗话称为霉菌,是一类类似于植物但没有叶绿素的微生物。
真菌分为不产孢子的无性菌和产孢子的有性菌。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
古菌,又称极端菌,是单细胞生物体,具有非常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生理生化特点。
它们能够在非常高压、高温和酸碱度的环境下生存。
寄生虫是能够在其他生物体上生活、繁殖和寄生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
它们包括原虫、线虫和银鱼等。
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虽然微生物对人类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微生物是人类的伙伴。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酵母菌可以将糖转化为酒精,并被广泛用于制作面包、啤酒、葡萄酒和其他一些食品。
发酵过程可以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同时增加营养价值。
微生物在水的净化和循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很多细菌在水中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它们可以利用有机物质来繁殖,完全降解有毒物质。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微生物是一类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微小单细胞生物体,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人体等。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对于了解它们的生态功能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一、微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分类学的原则,微生物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1.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指没有真核细胞核的微生物。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两个域。
细菌是最常见且广泛存在的原核生物。
它们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没有真核细胞核,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和脂质。
细菌根据形状的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古菌是一类与细菌有所不同的原核生物。
它们通常生存在极端环境中,如高温泉、盐湖和深海等。
古菌的细胞结构与细菌相似,但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和生化特征,使其能够适应极端条件。
2.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是指具有真核细胞核的微生物。
真核生物包括真菌(Fungi)、原生生物(Protista)和原生动物(Protozoa)三个类群。
真菌是一类寄生或腐生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植物相似,但没有叶绿素。
真菌可以分为菌丝菌和酵母菌两种形态。
它们在环境中的分解作用对于有机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原生生物是一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过渡形式。
它们结构简单,功能多样。
原生生物包括各种单细胞藻类、滑液虫和纤毛虫等。
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异养真核生物。
它们以异养方式获取营养,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捕食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原生动物通常通过纤毛、鞭毛或伪足等结构进行运动和摄取。
二、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极强的适应能力微生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够生存和繁殖,包括极端的高温、低温、酸碱度和高压等环境。
它们能够通过调节代谢途径和细胞结构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高度多样性微生物具有极高的多样性,不同种类微生物的基因组和代谢途径都存在差异。
微生物分类有那样几种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分类是对微小生物进行划分和排序的学科,是微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生物分类中,通常采用不同的分类手段,以得到能够被人类理解和操作的、有系统性的分类结果。
本文以下将从微生物特征、生命表现和遗传基础等方面介绍常见的微生物分类方法,以及微生物分类的研究意义。
一、形态分类形态分类是最早的微生物分类方法,主要根据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色泽等特征进行分类。
最早的微生物分类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不懈劳斯在19世纪创立的,他把微生物按照细胞类型分为细菌、放线菌、霉菌等,这种分类方法后来被正式称为“不懈劳斯三域系统”。
形态分类主要考虑微生物外部形态,缺乏对微生物生态、代谢等特性的综合考虑,因此现在仅作为微生物分类学的一种方法。
二、生理分类生理分类是根据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营养和呼吸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因此又称生态分类。
生理分类主要考虑微生物生活方式、代谢特征、生境和营养要求等方面,这种分类方法较早建立并广泛应用。
例如根据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把细菌分为化学发酵菌、光合细菌、硫化细菌等;根据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可把细菌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微好氧菌等。
生理分类对研究微生物生态学、代谢机制有重要作用,但在分类上具有局限性。
三、生态分类生态分类是根据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生活的方式、共生关系或生态功能等方面深入分析,以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状态中的位置和作用。
生态分类可根据微生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表现,如酸性微生物、皮肤微生物、水中微生物、沼泽微生物等,以及根据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能力,如有机物分解菌、光合作用菌、共生菌等。
生态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功能和生态效应,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遗传分类遗传分类是以微生物基因组序列为依据,对微生物进行分类的新方法。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微生物的遗传关系成为一种有效的微生物分类手段。
微生物分类学(microbial taxonomy)是一门按微生物的等级关系把它们安排成条理清楚的各种分类单元或分类群(taxon)的科学。
它具体的任务有三即分类(classificontion)、鉴定(indentification)和命名(namendature)微生物的分类单位。
一、种以上的分类单位(一)七级分类单位1、界(kingdom)(拉:Regnum)2、门(Phylum)(拉:Phylum)或Division(拉:Divisio)3、纲(class)(拉:classis)4、目(order)(拉:order)5、科(Family)(拉:Family)6、属(Genus)(拉:Genus)7、种(Species)(拉:Species)(二)种的概念1、亚种(Subspecies, subsp., SSP.)2、变种(Variety, Var.)(三)型(form)(四)类群(group)(五)菌株(strain)(六)学名:按照《国际的菌命名法规》命名,国际学术具公认并通用的正式名字。
命名原则:双名法,由瑞典林奈氏(Linnaeus)提出的。
即:学名=属名+种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定名年份。
1、属名:拉丁词、希腊词或拉丁化学的其它外来词所构成为名词。
表示该属的特征;有时可用人或地名。
2、种名:拉丁语中的形容词,也可用人名或地名表示。
3、亚种或多种:属名+种名+subsp或Var.+ 种(或复种)的加词。
4、某属中一个种或几个种时,属后加sp.或SPP.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二、原核生物分类系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1923-1974的1-8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octeriology, 1984)三、真菌的分类系统(酵母菌、霉菌、食用真菌、原生动物、薄类等)Ainswerth(1973)的分类系统。
微生物的分类与特性微生物是指在肉眼下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于人类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分类和特性。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根据其细胞结构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如下几类:1. 细菌: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单细胞结构简单且无细胞核。
细菌根据形状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
它们可以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例如光合作用和化学能量转化。
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有益的细菌可以帮助分解废物和维持生态平衡,但也有病原性细菌会引发疾病。
2. 真菌: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其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但包含细胞核。
真菌以吸收有机物为生,多数为腐生物,其作用包括分解死物质和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然而,一些真菌也会引发人类和动物的感染,导致疾病的发生。
3.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无自主能力。
病毒依赖于感染其他生物细胞来繁殖,导致病毒性感染。
一些病毒能引发严重的疾病,如流感和艾滋病。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如阿米巴虫和锥虫。
它们存在于水体中,既可以自养繁殖,也可以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
某些原生动物可以引起疟疾等人类疾病。
二、微生物的特性1. 巨大的多样性:微生物在形态、生理和遗传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多样性。
它们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如极端寒冷、高温和高压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微生物在地球上占据了各种生态位。
2. 重要的生态角色: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循环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对环境尤为关键。
3. 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细菌被用于制作食品,发酵产生乳酸和酒精。
某些细菌还用于治疗疾病,如产生抗生素。
4. 病原性微生物:虽然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环境有益,但也有一些微生物具有病原性。
这些微生物可以引发各种疾病,如肺炎、流感和霉菌感染等。
第十一章微生物的分类习题一、填空题1、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的分类学,其目的已不仅是物种的识别和归类,而主要是通过分类追溯系统发生,推断进化谱系,这样的分类学也称。
(生物系统学)2、大量资料表明:功能重要的大分子或功能重要的大分子区域比功能不重要的分子或分子区域进化变化的。
(速率低)3、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实际上是一类专门设计制作的特征检测卡。
(生理生化)4、《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一版分卷出版,它将原核生物分成组。
(4、 33)5、微生物种的学名由和两部分构成。
(属名种名加词)6、分类学的内容涉及3个互相依存又有区别的组成部分,即、命名和。
(分类,鉴定)7、如果相似性系数(S)等于1,说明所比较的两菌株rRNA序列,AB值小于0.1,则表明两菌株亲缘关系。
(相同,很远)若SAB8、API/ATB是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它包括众多的,共计有几百种生理生化反应,可鉴定几乎所有常见的。
(鉴定系统,细菌)9、微孔滤膜菌落计数板是一种可携带的检测水中大肠菌数的大肠菌测试卡,因可以放在人体内衣口袋中培养,而适于工作和使用。
(野外,家庭)10、伍斯用寡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微生物的16S?rRNA序列进行比较后,提出将生物分成三界(域):、、和。
(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11、伍斯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他又把三界(域)改称为:、、和。
并构建了三界(域)生物的系统树。
(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二、选择题1、《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把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分别放在不同的门中,最可能的原因是( 4 )。
(1)生理生化特征不同(2)DNA—DNA杂交同源性不同(3)革兰氏染色反应不同(4)G+C含量和rRNA序列不同2、如果需要查阅枯草芽孢杆菌及相关种的分类学资料,并假定《伯杰氏系统细菌手册》第二版已经全部出版,你将选择该书的( 2 )。
(1)第一卷(2)第三卷(3)第四卷(4)第五卷3、血清学试验,尤其在医学细菌的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意义,但它主要用于划分( 1 )。
(1)种内血清型(2)种间血清型(3)属间血清型(4)属以上血清型4、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形态学特征在以下几类微生物中的哪种分类鉴定中显得更加重要?( 4 )(1)病毒(2)细菌(3)酵母菌(4)霉菌5、在下列4种细菌中,哪一种最有可能属于《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一版第5组“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3 )(1)梅毒密螺旋体(2)枯草芽孢杆菌(3)大肠埃希氏菌(4)金黄色葡萄球菌6、如果你在实验室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常规平板法分离到一株不产芽孢、始终呈杆状的细菌,只要进行以下哪一组试验就可以确定它属于33组中的某一组?( 1 )(1)革兰氏染色和厌氧生长试验(2)革兰氏染色、光能和化能自养生长试验(3)革兰氏染色和运动性试验 4)革兰氏染色、好氧、厌氧和兼性厌生长试验7、现在自动化程度最高、功能最多的微生物专用检测仪是( 3 )(1)气相色谱仪(2)高压液相色谱仪(3)自动微生物检测仪(4)激光拉曼光谱仪8、目前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化分析中,广泛地采用的免疫学技术是( 4 )。
(1)DNA探针(2)聚合酶链反应技术(3)DNA芯片(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9、第一个古生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初步证实了它是独立于其他两域生物的第三生命形式。
该古生菌是(4 詹氏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 )。
(1)种名(2)属名(3)人名(4)学名三、是非题1、“大肠埃希氏菌”是“大肠杆菌”的俗称。
2、所谓“模式菌株”通常是指一个细菌的种内具代表的菌株。
3、两种细菌的G+C含量相近,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近,反之,G+C含量差别大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远。
4、DNA—DNA杂交主要用于种、属水平上的分类研究,而进行亲缘关系更远(属以上等级)分类单元的比较,则需进行DNA—rRNA杂交。
5、数值分类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减少了大量的特征测定的实验操作,所以它是比较科学的现代微生物系统分类方法。
6、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等科学和技术领域通常使用的分析、测量物质成分、结构、性能和各种信息的自动化的精密仪器和设备,几乎都能用于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
7、“吹口气查胃病”的原理是:幽门螺杆菌具有人体不具有的尿素酶,受检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如有该菌感染,则尿素被尿素酶分解生成NH3和13CO2,用质谱仪能快速灵敏地测出受检者呼气中13CO2的量,准确地鉴定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
8、亚种名为三元式组合,即由科名、属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构成。
9、现代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也是对微生物基因组的间接比较,加上测定生理生化特征比直接分析基因组要容易得多,因此生理生化特征对于微生物的系统仍然是有意义的。
10、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进化速率大体上是恒定的,但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常以不同的速率进化。
功能重要的分子序列或序列区域往往进化变化速率高。
四、名词解释系统发育树;分类单元;培养物;菌株;居群;型;种;亚种;属;数值分类法五、简答题1、分类学有哪些组成部分?2、微生物有哪些常用的分类鉴定依据和方法?3、蛋白质和核酸分子被用作微生物进化谱系分析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4、为什么16S(18)rRNA目前被挑选作为研究微生物进化的主要对象?5、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6、为什么在从事微生物的工作中不仅要注意种名还要注意菌株名称?六、论述题1、外单位送来一个细菌培养物要求鉴定,你如何将其鉴定到种?(说明工作步骤)2、现代微生物分类主要根据基因型特征来建立分类单元,基因型特征的测定通常都需要高新的复杂技术,而以实用为目的菌种鉴定却希望采用更易于测定的表型特征,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系统学2、速率低3、生理生化4、4 335、属名种名加词6、分类鉴定7、相同很远8、鉴定系统细菌9、野外家庭 10、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 11、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二、选择题1、(4)2、(2)3、(1)4、(4)5、(3)6、(1)7、(3)8、(4)9、(4)10、(2)三、是非题1.改正:“大肠埃希氏菌”是“大肠杆菌”的另一个俗称。
2.改正:所谓“模式菌株”是在标准菌种中,已作过原始记载的作者实际分离或应用的菌株。
3.改正:亲缘关系近的生物,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G+C含量,若不同生物之间G+C含量差别大表明它们的关系远。
4.(正确)5.改正:数值分类是根据生物表型特征总的相似性分类,其分类结构所表示的是一种表型关系,并不直接表示生物的系统发育。
6.(正确)7.(正确)8.改正:亚种名为三元式组合,即由属名、种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构成。
9.(正确)10.改正: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进化速率大体上是恒定的,但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常以不同的速率进化。
功能重要的分子序列或序列区域往往进化变化速率低。
四、名词解释系统发育树——在研究生物进化和系统分类中,常用一种树状分枝的图型来概括各种(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树状分枝的图型被称为系统发育树。
分类单元——指具体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肠杆菌科和枯草芽孢杆菌等都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培养物——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微生物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如微生物的斜面培养物、摇瓶培养物等。
菌株——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
居群——指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每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在其分散的、不连续的的居住场所或分布区域内,形成不同的群体单元。
型——常指亚种以下的细分。
当物种或同亚种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种——是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亚种——当某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性状而又不足以区分称新种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为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亚种。
亚种是正式分类单元中地位最低的分类等级。
属——是介于种(或亚种)与科之间的分类等级,也是生物分类中的基本分类单元。
通常是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密切相关的种归为一个高一级的分类,称为属。
数值分类法——是通过广泛比较分类单元的性状特征,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在根据相似性的数值划分类群的一种分类方法。
五、简答题1.分类学内容涉三个相互依存又有区别的组成部分:分类、命名和鉴定。
分类是根据一定的原则(表型特征相似性或系统发育相关性)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命名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鉴定则是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
2.微生物常用的分类鉴定的依据有: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血清学试验与噬菌体分型、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分析、核酸的碱基础组成和分子杂交、遗传重组。
3.蛋白质、核酸分子序列进化变化的显着特点是进化速率相对恒定,也就是说分子序列进化的改变量(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数)与分子进化的时间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类群的生物大分子序列的改变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核推测它们的分歧时间。
4.主要是因为:1、16(18)SrRNA普遍存在于各类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在进化历程中功能保持稳定,而且分子中存在高度保守、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此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的比较;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适中,既含有适度的信息量,在技术上便于测定和序列治疗的分析比较。
5.主要区别是:古生菌的16SrRNA缺乏作为细菌特征的印迹序列;细胞壁物无肽聚糖;具有醚键脂、支链烃的膜脂;tRNA的T或TψC臂没有胸腺嘧啶;特殊的RNA聚合酶;核糖体的某些特性的不同等。
6.同种不同菌株虽然它们主要的鉴别特征相同,但其他非鉴定特征,如某些生化特征(代谢酶、抗生素、有机酸的种类和产量等)不同,是否具有某种质粒等,而这些性状和特征是很重要的。
六、论述题1.大致步骤是:(1)检测是否纯培养,若不纯则需要纯化;(2)测定一些最基本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属于哪一大类;(3)查阅有关的类群的分类检索表或相关资料,根据参考文献的有关特征进行特征测定;(4)根据特征测定结果,逐步缩小菌株归属范围,确定其归属的属,该根据有关属的分种检索表或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特征测定,初步确定其所归属的种。
2.研究建立简便快捷的基因型特征测定方法;更广泛地研究各分类单元之表型特征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