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实施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1
实验中学导学案分组实施方案一、引言分组实施是教育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分组安排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本实验将以导学案分组实施方案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分组设计和有效的组织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分组原则1.兴趣相投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科特点,将兴趣相投的学生进行分组,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能力相当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组,以便更好地组织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教学资源。
3.形成性评价原则:通过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分组方式1.全班分组: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的人数一般不要超过6人,以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跨班分组:将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跨班分组,通过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学习的互补。
四、分组策略1.随机分组:将学生的名字写在纸条上,然后通过摇号或抽签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
2.等级分组:根据学生的成绩或能力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将每个等级的学生进行分组。
3.兴趣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分组,使组内学生之间的兴趣相投,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1.创建小组:根据分组策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确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和组员。
2.分配任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课堂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
3.组织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指导辅导:针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展。
5.总结反馈:通过小组展示、讨论和总结的方式,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六、分组效果评价1.学习成绩评价:通过小组学习成果和学生个体表现,对分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中学“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匡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编制的一份详细的学习指导案。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学“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一、导学目标的设定1.1明确学习目标:导学案的第一步是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师希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与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相一致,明确而具体,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1.2分解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将目标进一步分解为几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对应导学案中的一个学习任务。
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3设定评价标准:在设定学习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当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便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应当明确、客观,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学习内容的选择2.1根据教材内容: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应当与教材内容相一致,但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
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2.2结合学科特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方法,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当结合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
例如,在数学学科中,可以采用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量和解决;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3关注学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3.1合理安排学习步骤: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应当按照一定的学习步骤进行安排,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这样能够匡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2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互联网资源等。
学校问题导学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师生关系紧张、学校管理混乱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导学实施方案,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问题分析1. 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
2. 师生关系紧张可能是由于师生之间沟通不畅、教学方式不合理、学生行为不端等原因引起。
3. 学校管理混乱可能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不到位等原因造成。
三、解决方案1. 针对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问题,可以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2. 针对师生关系紧张问题,可以加强师生沟通培训,推广多元化教学方式,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3. 针对学校管理混乱问题,可以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并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讲解。
2. 组织师生沟通培训,推广多元化教学方式。
3. 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行为管理。
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
五、实施效果评估1. 定期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估,观察学习方法指导课程的效果。
2. 跟踪师生关系,了解师生沟通培训的实际效果。
3. 监督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估管理效率和水平。
六、总结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相信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能够共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中学“导学案”是指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实施“导学案”,制定了一系列的实施细则。
一、编写“导学案”的原则1.1 灵活性:导学案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不同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1.2 针对性:导学案应该具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1.3 综合性:导学案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网络资源、实验资料等,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
二、“导学案”的内容和结构2.1 目标明确:导学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要求。
2.2 内容丰富:导学案应该包括丰富的学习内容,既有基础知识,也有拓展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 结构合理:导学案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导入、学习任务、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
三、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方法3.1 课前预习:学生应该提前阅读导学案,了解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2 课中学习: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3 课后复习:学生应该及时复习导学案内容,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四、教师在“导学案”中的作用4.1 指导学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4.2 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3 评价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五、“导学案”实施的效果评估5.1 学习效果: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5.2 学习兴趣:导学案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5.3 教学效果:教师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结语: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实施步骤1. 概述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实施步骤,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2. 设计导学案2.1 确定教学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2.2 分析课程内容教师需要仔细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确定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结合教科书、教学大纲等教材资料进行分析,确保导学案能够全面覆盖课程内容。
2.3 设计导学步骤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分析,教师需要设计出合适的导学步骤。
导学步骤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 实施导学案3.1 导入引导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入实例等方式导入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过程要简洁明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2 提供导学材料教师将导学案内容以材料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导学材料可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讲义、练习题、实验数据等。
导学材料要简洁明了,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3.3 引导学生探索学生根据导学材料,开始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3.4 学生合作讨论在学生完成导学材料的学习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问题,交流思考结果,并对彼此的理解进行对比和验证。
学生合作讨论能够促进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5 总结概括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简述要点等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也可以进行补充和点评,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3.6 练习巩固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安排相关的练习题。
练习题应该包含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4. 总结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实施步骤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
“导学案”实施细则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匡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为了有效地实施导学案,需要遵循一定的细则。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一、明确学习目标1.1 确定学习内容:在制定导学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要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
1.2 分解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明确每一个任务的完成标准和要求。
1.3 设定学习目标: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清晰知道学习的目的和重点。
二、设计学习活动2.1 确定学习活动: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实验实践等。
2.2 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活动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配。
2.3 提供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三、引导学生学习3.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2 引导学生思量: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话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量,培养他们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3.3 指导学生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预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评估学习效果4.1 制定评估标准:明确学习效果的评估标准,包括考试成绩、作业表现、课堂表现等。
4.2 进行评估检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3 提供反馈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匡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五、优化导学案5.1 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施导学案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5.2 不断完善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效果,不断完善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5.3 持续更新优化: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持续更新和优化导学案,确保其与时俱进。
综上所述,要有效实施导学案,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评估学习效果和优化导学案。
惟独严格遵循这些细则,才干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实施的利弊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备课、授课和评价等工作,
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利弊。
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一、利益:
1.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采用导学案,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切入教学主题,有利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学过程更富有互动性
和启发性。
2.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强调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思考、研讨、分析等方式自主学习,培养了学
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导学案通过由浅入深、逐步拓展的方式,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提
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不利:
1. 导学案的编写需要大量精力
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整理、归纳、梳理所要传达的知识点,对于初次编写
导学案的教师而言,甚至可能需要掌握一些教育设计的方法和套路,成本相对较高。
2. 导学案需要不断更新
导学案是一份针对特定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而教学难免会受到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导学案需要不断更新、修订,以增强实用性。
这对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一
种额外的负担。
综上,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实施的利弊分析,虽然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但总体来说,其好处仍然是超过不足的。
基于此,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适度地运用导学案,以实现更有效率、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导学案研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导学案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因此,研究和实施导学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导学案的实施方案,以期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实施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
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确保导学案的设计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需求。
2. 制定学习任务和方法。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和目标后,教师需要制定学习任务和方法。
学习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设计学习资源和环境。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学习资源和环境的营造。
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器材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应该能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实施和评价。
在实施导学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四、总结。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导教导学案实施方案一、前言。
教学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
而导教导学案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本文就导教导学案的实施方案进行介绍和探讨。
二、导教导学案实施方案。
1. 确定教学目标。
在编写导教导学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向,它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因此,在编写导教导学案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 分析学生特点。
在编写导教导学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
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设计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确定教学方法。
在确定教学方法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采用讲授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可以采用实验和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5. 制定教学评价。
在制定教学评价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也是对教学活动效果的检验,因此需要重视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
6. 调整和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对导教导学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导教导学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三、总结。
导教导学案的实施方案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只有合理地制定导教导学案的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导学案设计与实施导学案是一种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通常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编写。
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1. 教学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教学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具有明确、可测量的特点。
2.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学习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
学情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为编写导学案提供依据。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
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明确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技能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要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的各种学习活动。
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足够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5.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导学案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等。
6.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判和总结的过程。
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需要明确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导学案的实施步骤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导学案的第一步,通过一些引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导入环节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
2.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环节。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总结归纳:在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导学案教学实施方案一、引言导学案是一种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指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促进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和深度理解。
本文档将探讨导学案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设计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估方法等。
二、设计内容1.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是导学案设计的重要一步。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平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安排。
2. 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是导学案的核心。
学习任务可以包括实际问题解决、实验探究、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 学习资源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课本、教学软件、多媒体资源等方式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学生思考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引人入胜的视频或图片等方式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自主学习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自主学习环节是重要的一步。
学生在此环节中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分享经验,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导学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交流观点、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在合作学习环节中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4.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是导学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他们理顺思路、巩固学习成果,并从中提取出重要的观点和结论。
四、评估方法在导学案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估可以体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导学案”实施细则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编写的一种教学指导案例。
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详细介绍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一、设计导学案的目的和原则1.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1.2 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导学案,以促进个性化学习。
1.3 强调任务导向:导学案要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导学案的编写和组织2.1 结合教学内容:导学案的编写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突出重点、难点和扩展内容。
2.2 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导学案中应包含多种教学活动,如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导学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导学案的实施方法3.1 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在实施导学案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注重引导与反馈:教师在实施导学案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导学案的评价和反思4.1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2 教学过程反思:教师要定期对导学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4.3 学生学习反馈:教师还应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五、导学案的优化和创新5.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导学案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保持教学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引言概述: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有效实施导学案,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细则。
本文将就导学案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一、导学案的设计1.1 确定学习目标: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确保导学案内容与学习目标一致。
1.2 设计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导学案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1.3 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安排、任务分配等,以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完成导学案。
二、导学案的实施2.1 指导学生学习:在实施导学案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导学案,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 监督学生学习:教师应当密切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加以解决。
2.3 提供反馈:在学生完成导学案后,教师应当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导学案的评估3.1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教师应当对学生在导学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
3.2 对导学案设计进行评估:教师应当对设计的导学案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是否需要进行改进。
3.3 对导学案实施进行评估:教师应当对导学案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估,看是否顺利进行,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
四、导学案的反馈与调整4.1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教师应当主动收集学生对导学案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及时调整导学案设计。
4.2 调整导学案设计: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应当及时调整导学案设计,以提高导学案的实施效果。
4.3 持续改进:导学案实施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教师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导学案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五、导学案的成果展示5.1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展示他们在导学案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导学案”实施细则
引言概述:
“导学案”实施细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针对每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学习指导案。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导学案”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
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1.1 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1.2 教学目标的分类和细化
1.3 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和可达性
2. 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2.1 知识点的定义和特点
2.2 知识点的扩展和延伸
2.3 知识点的难点和重点
3. 学习方法的指导
3.1 合理的学习顺序和步骤
3.2 适当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3.3 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4. 学习任务的设计
4.1 清晰的任务目标和要求
4.2 多样的任务形式和类型
4.3 个性化的任务设置和反馈
5. 学习评价的方式
5.1 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和工具
5.2 全面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5.3 及时的评价反馈和指导
总结:
综上所述,“导学案”实施细则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知识点的详细阐述、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的方式。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详细阐述知识点、指导学习方法、设计学习任务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教师在实施“导学案”时应注意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邯郸四中“导学案”实行细则(讨论稿)一、指导思想: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
切实贯彻构建生态课堂旳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旳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旳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争在减轻学生课业承担旳同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
深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旳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旳实践平台,充足发挥骨干教师旳作用,增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体水平旳整体提高。
二、实行细则:(一)“导学案”旳备课模式:“导学案”备课旳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番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周集体备课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旳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怎样确定教学目旳,选择教学措施,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状况等方面内容。
3、轮番主备在集体研讨旳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草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旳“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行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旳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顿成册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顿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旳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旳编写原则:编写“导学案”遵照如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旳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旳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量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旳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旳“留白处”,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导学案课堂实施的一般步骤1. 准备工作在实施导学案课堂之前,教师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确定目标: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并确保与课程大纲和教材的内容相符。
•设计导学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案,包括学生预习任务、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等。
•准备素材:准备与导学案相关的教学素材,如课件、教辅材料、实验器材等。
•安排时间: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确保充分利用时间完成导学案的实施。
2. 引导学生预习导学案课堂实施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以提前了解所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
•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如让学生预习与导学案相关的章节、阅读相关文章或观看相关视频等。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学生做一些思考练习。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预习内容的实际应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3. 导入导学案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需要进行导入导学案的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引发问题:可以通过提问、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导学案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激发思考: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和现有知识,对导学案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建立情境: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能够将导学案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4. 导学案实施在导入导学案后,教师需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导学案进行实施。
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活动: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如探究、实验、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等。
•引导讨论: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共同构建知识。
•解释与总结: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及时解释和总结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确保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 巩固与拓展在导学案实施完毕后,教师需要进行巩固与拓展的环节,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导学案教学实施的三大关键1.优化集体备课流程,保证导学案质量。
集体备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编制的“导学案”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应做到尽心精心集体备课:(1)三定: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集体备课内容明确)。
(2)五备:①个人初备,形成个案。
个人初备时,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及相关材料,突出抓“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
同时,教师还要查阅学生档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
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②集体研讨,形成初案。
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人将个人设计的个案,以说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备课组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个案,进行比较,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
③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初案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完成对定案的编制。
④跟踪听课,形成复案。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备课组成员之间跟踪听课取长补短、及时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主管领导和教学督导小组人员要跟踪听课,了解集体备课落实情况。
⑤教后反思,形成补案。
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
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写出较为翔实的教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补案。
(3)四编:“导学案”编制四步法,即“一备、二研、三印、四用”。
备:教师提前一周钻研课标、教材及其他参考资料,制定“导学案”初稿(个案),主备教师进行精心备课,做好说课准备;研:主备教师进行说课,年级备课组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初案),主备教师按集体意见对自己备写的“导学案”进行修改,形成“导学案”通稿(定案);印:“导学案”由备课组长审查签字后,印发到备课组教师和全体学生;用: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导学案”做必要的修改或补删,学生将用过的“导学案”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料妥善保存。
导学案实施方案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导学案实施方案。
导学案是一种教学工具,它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在本实施方案中,我将从导学案的定义、制定、实施以及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它由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并主导学习活动。
导学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导学案的制定制定导学案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前置知识和能力水平,设计适当的学习任务。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学习难点,编写学习导引,引导学生递进式地学习。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讨论活动或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促进深入学习。
三、导学案的实施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学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
其次,教师应提供学习导引,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
四、导学案的评估导学案的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对教学的反思和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解答和收集学生的作品等方式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总之,导学案是一种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教学工具。
在实施导学案时,教师要精心制定导学案,合理组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导学案的实施,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谢谢大家!。
导学案实施方案一、引言导学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导学习的学习指南。
通过导学案,教师可以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学习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导学案的实施方案。
二、制定导学案的原则和目标制定导学案的原则和目标是确保导学案的质量和有效性。
下面是制定导学案的几个关键原则和目标:1. 针对性原则导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渐进性原则导学案的设计要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合作性原则导学案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角色分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 实践性原则导学案要结合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提供实际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导学案的组成部分导学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学习目标是导学案的核心和出发点,它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2.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根据学习目标确定的具体任务和活动,通过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 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课件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获取学习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4.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核心,它包括具体的学习步骤、方法和技巧,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作业、考试、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
四、导学案的实施步骤制定好导学案之后,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实施。
下面是导学案实施的几个关键步骤:1. 组织和安排教师应在课前按照学习目标和任务,组织好学习材料和资源,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条件。
2. 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启发性问题、故事情节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 监控和指导学习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进行学习。
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实施的利弊分析1. 引言1.1 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指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学习指导工具,通常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信息。
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导学案的使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也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导学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提升。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导学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导学案的重要性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导学案,教师可以提前规划好课堂内容和教学步骤,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更加有序和系统。
导学案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帮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更加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导学案,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导学案的设计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从而更好地发挥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利:提高课堂效率导学案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导学案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关于全面推广推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一、实施背景实施课改以来,我县广大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去年推出“小学合作学习”和“初中学案导学16字”模式以来,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良好的势头,课堂效益不断提高。
但与国家课改的要求,与先进县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距离。
我们大部分老师还是“摸着石头不敢过河”,转来转去又转回原地。
又在使用旧的教学方法,拿着新教材,用着老办法,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糊糊涂涂。
教师霸权思想严重,“满堂灌”的课堂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的雷同着,学生在听天书,等下课、等放学、等放假,不愿在课堂上“活受罪”。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入门,跟不上班,由厌学甚至到弃学。
对这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不进行改革,怎能让学生喜欢课堂?怎能让学生乐意去上学?怎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怎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广太谷县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强力推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
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含义“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
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
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导”是为学生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24字”是指:①导入明标②自学质疑③小组交流④展示点拨⑤训练拓展⑥小结反思三、“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1、导入明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老师在课堂上应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
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导入可以用多媒体、故事、游戏、问题、悬念、图象、开门见山等方式。
导入新课后要立即出示目标。
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按照课程标准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表述要明确、具体、清楚、实用,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应用”、“能默写”“能解答”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目标可用多媒体打出,也可印在学案上,也可事先写在黑板上。
2、自学质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看书、作批注、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学感悟。
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自己吃透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充分考虑如何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实用的学案,学案中要含有指导学生自学的自学提纲。
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先预设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①学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
例如:从课本哪一页到哪一页,从哪一框到哪一框。
②以什么方式自学,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式。
例如:看书、做记录、观察图片、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等。
③学多长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的进度。
另外,可以根据实际对自学感悟情况进行检测,即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观察自学成果。
使施教更能实现以学定教,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便于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3、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组长具体组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更多的关注差生,共同去讨论去思考,共同进步。
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静悄悄进行观察,不提问不辅导不出声。
4、展示点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把成果或者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
教师起好牵引鼓励和点拨作用。
此时,教师基本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明确了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快速进行课中备课并点拨精讲。
本环节是学案导学六环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一是精讲: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交流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
注重“三讲清”,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
对于学生不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和易混易错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是点拨: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讨论,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例如某个问题,个别好学生能解决,•其他同学仍不懂不会,教师可让尖子学生做"老师",实现“兵教兵”,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
这一环节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整合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耐心倾听学生展示的内容,不重复学生的展示内容。
教师点拨时要求精辟、精炼,不絮絮叨叨、拖泥带水。
5、训练拓展这一环节要着眼于绕开精英教育的误区,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教师出示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这一环节的注意事项:①当堂训练题要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整合课本、资料上的题目,不要照搬课本或资料上的原题。
②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可设必做题,拓展题(与本节有联系的思维题,或者是下一节或以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到巩固拓展所学知识的作用)。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
③当堂训练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同桌2人小组合作完成,组内进行互阅。
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启发引导、点拨纠正。
④教师的反馈矫正要关注学困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6、小结反思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认知活动。
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构建出个性化的比较科学的知识体系。
学生小结:①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并以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知识网络。
②组内可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③教师适当地引导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
让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中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延展与批判,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教师小结:①教师进行点评式小结。
②用多媒体小结。
③将课堂表现计入学生平时成绩或计入小组成绩。
四、“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使用范围使用范围: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初中七、八、九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
“24字教学模式”,是为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和教师提供的一个参考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个基本框架,不是固定不变的,各校要根据24字模式这一母体,创造性地衍生学科模式,衍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使模式的推进更具执行力、更有操作性。
要科学理解24字模式的真正内涵,要与学科结合,将理念内化、细化为学科的操作程序与要领。
还可以与其他模式整合,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百法齐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五、四种课型设计要领以课堂教学24字模式为总纲,我们积极探索了“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四种课型的设计要领,旨在通过设计要领的剖析,引导教师科学地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授课教学模式案例设计要考虑六点:1、如何导入2、自学提纲3、自测题4、预估出现的问题5、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6、设计分层题组复习课的“以练代讲”模式案例设计时考虑四点:1、复习的是哪一段的知识,这一段知识有几个知识点,几个基本方法,哪些重要哪些次要。
2、哪些基础题能展示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
3、这些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和哪些知识链接较多。
4、这些知识点和方法在新课程的中考中如何考?习题课“分解任务,小组展示”模式案例设计时应考虑五点:1、今天习题课要巩固哪些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方法。
2、今天习题课要和哪些知识链接,做哪些拓展和延伸。
3、有几个小组,设计几个题,每个小组的任务如何分配。
4、每个小组中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点评?5、用什么方法让小组展示。
评讲试卷课“找准问题疑难,题组分解补漏”模式设计时应考虑四点:1、测评的是哪些章节的知识?2、这次测评的共性问题和疑难有几处?具体体现是什么?症结在何处?3、根据问题疑难,设计的题组是什么?4、这些题组用什么方法解决,教师如何讲解提炼?--------------------------------------------------------------------------------附1:如何设计学案一、学案设计的程序1、研读教材。
教师必须熟读深思,确立三维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明晰内涵与外延。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拓展、创新,必要时还可提出策略和方法,供学生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设计最佳学习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2、分析学生。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
(3)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