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3上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64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完整教案第一课:天地万物
教学目标
- 了解天地万物的概念和范围
- 掌握一些与天地万物有关的常识
-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天地万物的概念
2. 天地万物的范围
3. 天地万物的分类
4. 天地万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步骤
1. 导入: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天地万物”是什么概念。
2. 介绍天地万物的概念和范围,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 分类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天地万物的分类,然后展示并分享结果。
4. 观察练: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猜测与之相关的天地万物。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天地万物与人类的关系,并让他们思考人类应如何保护天地万物。
教学工具
- 图片或实物
- 班级黑板或白板
- 学生小组分配表
扩展活动
-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分享给同学。
评估方法
-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交流情况观察
- 学生分类讨论和分享结果
- 学生观察练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参考资料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师用书- 互联网资源(确保资料来源可靠)。
科学《人的呼吸》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人的呼吸》。
一、说教材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本课是本单元的首课,重点研究人的呼吸系统,并以此来组织相关内容,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序列。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初步建立呼吸系统的概念。
第二,利用澄清石灰水,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是不同的,发现呼吸的意义。
第三,知道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认识“氧循环”。
二、说学情学习者为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科学课及相关科目的学习,对周围的自然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如身体的结构、骨骼、肌肉等,而对身体内部有些什么器官,有些什么功能,学生的认识还是零星和模糊的。
但是学生对研究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的。
五年级学生基本能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研究方案,但在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上存在一些差距,学生的活动也不能完全自主,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引,从而使其充分地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通过“解暗箱”的方法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科学探究:会用澄清石灰水、燃烧的蜡烛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科学态度:能够有意识地关注人的呼吸,提高对人类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懂得爱惜植物,保护环境。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教学难点用澄清石灰水、燃烧的蜡烛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教材该教材是针对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课程编写的教学教材。
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内容概述该教材共分为X个单元,每个单元介绍了一个特定的科学主题。
每个单元被划分为不同的课时,涵盖了相关的知识点和实践活动。
教材以简明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呈现科学知识,力求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每个单元的研究设置了实验和观察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现象,深入理解科学原理。
教材内容涵盖了常见的科学主题,如动物与植物,天气与季节,物质与能量等。
每个主题都包含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实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框架,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特点该教材具有以下教学特点:1. 系统性:教材内容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编排,涵盖了三年级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
2. 互动性:教材通过提问、实验和观察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合理性:教材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置了符合其发展需要的内容和活动。
4. 应用性:教材注重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科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该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基本科学知识:通过研究教材,学生能够掌握与科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识。
2. 培养科学思维:教材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教材中的合作活动和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总结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教材是一套系统、互动、合理和应用性的教材。
通过学习该教材,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一级上册《3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了解科学课的特点和意义,掌握科学课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对科学课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精神。
3. 提高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以“上好科学课”为主题,通过介绍科学课的特点、意义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课的重要性,培养对科学课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年龄特点:本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好奇心,对科学课有一定的兴趣。
2.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对科学课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学习风格:学生喜欢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本课将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重难点重点:了解科学课的特点和意义,掌握科学课的学习方法。
难点:提高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课吗?科学课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3上好科学课》。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科学课的理解和认识。
(二)新课学习1. 了解科学课的特点(教师引导)同学们,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那么,科学课有哪些特点呢?(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科学课特点的理解。
(教师总结)科学课的特点包括: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等。
探究性是指科学课注重探究过程,让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实践性是指科学课注重实践操作,让我们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科学原理;综合性是指科学课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让我们全面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创新性是指科学课鼓励我们创新思维,提出新的想法和实验方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探究物体的重量和轻重感。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认识物体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学习运用工具称量物体的重量。
2)初步认识物体的重量与大小、形状等无关,认识不同物体的重量大小可通过比较轻重感受区分。
3)掌握称量物体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2.过程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2)注重学生手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3.态度目标1)正确、尊重地对待物体的重量和轻重感受。
2)积极参与物体重量和轻重感受的活动,喜欢科学实验和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物体重量的标准单位克和千克,以及学习使用工具称量物体。
2.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物体的重量大小可通过比较轻重感受区分。
三、教学过程:1.开始活动:通过品尝不同蛋糕的重量和体积,让学生了解物体的重量和大小之间的关系。
学习轻重感受,也就是让学生感觉不同物体的重量。
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意见,然后讨论物体和容器的实际重量和外观重量之间的区别,强调学生需进行实验和观察。
2.引入知识:了解物体的重量单位,进行讨论和问题解答,并探究维度边界(如何称量较小或较大的物体成为问题,如何准确称量?)。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不同的物体、容器和称重仪应用不同的量程。
实践中强调学习称量物体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3.知识点扩展:给学生看演示视频,让学生观看称量物体的操作和测量实验,强调测量的重量单位是克和千克,并提醒学生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
4.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同时记录下称重数据并进行对比。
这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感知的理解,同时揭示学生对图表和数据分析的基础知识。
5.练习提升:让学生完成一组光彩夺目的活动,并使用已获得的知识来标识箭头所指向物体的轻重感。
这些练习可以为学生更好地掌握探究物体重量与轻重感知。
四、教学总结:本单元主要探究物体重量和轻重感的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重量单位及其区别,学习使用工具进行称量,同时可以通过感知比较至于轻重感。
小学科学说课稿三篇小学科学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根据相关内容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目标:过程与方法●知道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能运用各种观察器官进行观察;●利用放大镜、望远镜、听诊器等工具观察,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辨识和配制饮料。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观察;●知道观察的作用;●知道各种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观察是不断发现和深入思考的源泉,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到工具可以扩展人的感官功能——技术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意识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养成对周围物体进行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装有苹果、梨子、荔枝的黑色塑料袋,望远镜,放大镜,听诊器,显微镜,红糖水,白糖水,配方奶,红糖,白糖,奶粉,小勺,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等。
【教学实录】活动一:认识眼睛的观察作用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生:(露出好奇的目光)想。
师:(播放图片)请静静地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观察图片)师:谁先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生描述观察到的景物,师引导学生补充)师:(点一位没有发言的同学)他们说到的你都观察到了吗?生:有些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没有发现呢?生:我观察没他们仔细。
师:老师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们一样仔细观察的。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观察了图片上这些景物,其实眼睛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用眼睛有目的的、仔细地看,可以观察到很多事物。
[课中反思1]: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观察特点,选用观察图片来替代教材中观察自己的眼睛的活动,便于学生与同学比较观察同一物体时存在的差异。
在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一环节时,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在不断补充、追问等多边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到观察时要仔细、交流时要倾听,强化了观察和交流的正确方法。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2019新版)一. 教材分析《固体和液体》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课。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也对物质的基本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固体和液体的本质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深化他们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固态和液态物质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固态和液态物质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一些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物质,引发学生对固体和液体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实验观察: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如观察冰块的融化、水的沸腾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讨论交流: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共同总结固态和液态物质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4.知识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固态和液态物质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他们对固体和液体的理解。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固态和液态物质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最新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优质(优秀3篇)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一《水》这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第一课。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
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洗衣服,水可以喝等等。
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景直接相关,学生对于水也比较感兴趣。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初步分析和教材的初步分析。
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爱玩、爱动,特别是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整节课我以“找水”来贯穿,这样就比较贴近玩中学。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我认为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对科学感兴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的探究与实践。
因为水是学生平时很常见的物质,《水》这课也是第一课,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根据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为该课的教学制定了如下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1、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
2、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2、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结合课件,认识水。
在这个环节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通过让学生回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三)探究活动,找水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认识水和其他物质。
这个环节我是通过“找水”来贯穿整个过程。
让学生在石头、木头、树叶、空气、醋这几种物质里,借助于身体器官来辨认几种物质并找出水。
(四)分类这一部分让学生把几种物质进行分类,分成固体、液体、气体。
(五)倡议节水,进行思想教育(六)课堂小结,谈收获(七)布置课外作业总的来说,我的设想和实际操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改进。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二是让学生认识空气的重要性,知道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探究空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故事教材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空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空气: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特性。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性,探讨空气的密度、溶解性等性质。
4.认识空气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空气的宝贵。
苏教版六三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苏教版六三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是一门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科。
本课程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推理等方式,了解自然现象,探究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常见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如风的形成、水的循环等;2. 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技能,如观察、实验、记录等;3.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实事求是、尊重证据等;4. 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现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几个方面。
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实验、讨论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科学实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探究问题。
2.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3.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结果,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强化理解和记忆。
4.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教学。
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六、教学评估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的重点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是否得到培养和提高。
七、课程总结在本课程结束后,教师将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的呼吸》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的呼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的组成、呼吸的过程以及呼吸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简单的文字和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呼吸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还不够了解,对于呼吸的过程和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知道呼吸的过程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的过程。
2.难点:呼吸的重要性,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呼吸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探究呼吸系统的组成:学生观察人体呼吸系统模型,了解呼吸道的组成。
3.观察呼吸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呼吸的过程。
4.理解呼吸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呼吸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5.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呼吸的过程。
6.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呼吸系统的组成2.呼吸的过程3.呼吸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目标:根据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设计一堂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主题的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与作用;b. 能够通过实例演示和讨论的方式,理解不同因素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c.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b.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c.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a. 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与作用;b. 理解不同因素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c.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践和探究能力。
2. 难点:a.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b.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c. 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影响生活的因素,引起学生的思考;b. 引导学生讨论,列举不同因素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概念讲解(15分钟):a. 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并讲解其作用;b.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实践探究(4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选择一个场景(如家庭、学校、社区等),探究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b.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集相关数据;c.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并形成自己的结论;d.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进行讨论和分享。
扬州某小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固体和液体》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而本课则是围绕着固态和液态这两种基本物态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固态和液态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固态和液态的特征和区别,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和总结固态和液态的特征,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固态和液态的特征,并能够区分它们。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和总结固态和液态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固态和液态的特征和区别。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和总结固态和液态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辅以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固态和液态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固态和液态的特征。
2.实验与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固态和液态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讨论与总结: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固态和液态的特征。
4.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一些固态和液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固态和液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练习题中的解答情况,来评价他们对固态和液态的理解程度。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课程简介该科学课程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共分为5个模块,包括“动物世界”、“植物世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天空之上”和“环境中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自然现象、物质世界、人类活动和现象等的观察、探究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4.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程安排模块一:动物世界- 第一课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课动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课动物的生活性- 第四课动物的结构特征- 第五课动物对人类的作用模块二:植物世界- 第一课植物的种类- 第二课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课植物的繁殖- 第四课植物的采集和应用- 第五课植物的适应环境模块三: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第一课熨衣服- 第二课摇号发电- 第三课过滤水- 第四课凝固和融化- 第五课化学变化模块四:天空之上- 第一课月相- 第二课星座- 第三课日食和月食- 第四课风吹云动- 第五课太阳能模块五:环境中的科学- 第一课空气和环境- 第二课噪声和环境- 第三课水污染和环境- 第四课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 第五课绿色环保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探究”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注重激发学生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兴趣,营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通过一定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通过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潜力。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把盐放到水里》第一课时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把盐放到水里》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四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了解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能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知道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本课的活动由“盐和沙子哪个比较怕水?”导入,通过实验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情况逐步建立起“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并测定出100毫升水中的盐和糖最大溶解量。
最后结合上节课《固体的混合与分离》,让学生学会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喝汤、饮料等也使学生对“溶解”概念有了初步感性认识,口头语中“融化”“化了”等词汇也包含了对溶解现象的描述,只是没有建立起“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三年级也初步具备了探究实验的基本能力,在探究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时,能初步了解对比试验的方法。
结合之前学过的《固体的混合与分离》,能够尝试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物与溶解物进行分离。
三、说教学目标1.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2.能测量一定量的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
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
四、说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
2.通过实验,知道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初步学习对比试验的方法。
五、说教学法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1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固态物质的混合与分离概念。
2.能识别、观察、描述混合物和纯净物;
3.学会用筛子来分离固体混合物;
4.了解木屑和水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滤纸分离;
5.了解盐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用蒸发法分离。
二、教学重点
1.固态物质的混合与分离
2.用筛子分离固体混合物
三、教学难点
1.盐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用蒸发法分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可用PPT或实验物品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老师提供几种混合物样品,让学生尝试将混合物中的所有物质分离出来,学生尽力而为,但往往不能将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完全分离出来
2.输入新知,教学示范
老师让学生根据示范,使用筛子将沙子和豆子分离,让学生尝试把铁粉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然后部分通过磁力分离。
3.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如何分离木屑和水的混合物。
4.合作研究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利用滤纸将木屑和水分离。
5.拓展延伸
让学生讨论如何分离盐和水的混合物,然后介绍盐和水的蒸发法分离。
6.检测与评价
出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五、板书设计
固态物质的混合与分离
用筛子分离固体混合物
盐和水的蒸发法分离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固态物质的混合与分离概念及方法,增强了科学素养,提高了动手能力,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一、引言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中,学生将通过实践、观察和思考,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包括观察和感知、物体与材料、生活中的力、生物和生物元素等几个方面。
二、观察和感知1. 观察和感知的意义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观察和感知。
通过观察和感知,我们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提出问题,并进一步进行实验和研究。
2. 观察和感知的方法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中,学生将学会使用各种科学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进行观察和感知实验,了解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三、物体与材料1. 物体的性质学生将学习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性质,了解不同物体的特点,并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归纳总结物体的一般性质。
2. 材料与用途学生将学习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了解金属、塑料、纸、布等常见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培养对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四、生活中的力1. 力的概念学生将学习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力的种类,如推力、拉力、重力等,了解力对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影响。
2. 力的测量学生将学习力的测量方法,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工具进行力的测量实验,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增强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五、生物和生物元素1. 生物的特点和分类学生将学习生物的基本特点,包括生长、发育、自我繁殖等,并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分类方式,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互动关系。
2. 种子的成长学生将学习种子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种子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培养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理解。
六、结语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感知,了解物体与材料、生活中的力,以及生物和生物元素等内容。
通过实践与思考,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成为探索自然的小科学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把盐放到水里》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把盐放到水里》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盐放入水中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指导,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对溶解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科学实验操作经验。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个阶段发展较快,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溶解的概念,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对溶解现象的深入理解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盐放入水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盐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盐放入水中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将盐放入水中,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思考盐放入水中的过程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概念。
4.交流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说课稿——昌平小学李效凡第一部分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的第l课,也是小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起始课,是《科学》教材的绪论课,因此上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设计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科学是……”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把自己对科学的已有认识表述出来。
借“吹泡泡”这个学生熟悉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能提问题、会提问题的能力,知道“科学”就蕴藏在身边,蕴藏在周围,并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第二部分预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围绕“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我对教学内容作了如下处理:首先,通过谈话,让学生把对科学最初的感知表达出来,可能由于学生对科学含义的认识不到位,举出一些狭义的科学例子,这很正常。
通过吹泡泡比赛和集体吹泡泡活动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为媒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感到游戏中就有科学,科学就在身边,把学生们对科学的理解从发明创造逐渐引导到日常生活中,拉近孩子们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从此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在材料设计方面,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泡泡液和各种粗细不同的吸管以外,还准备了各种形状的铁丝圈等材料。
这些材料一是便于收集,二是便于操作,并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
材料的开放性,便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研究。
此外还要为学生准备托盘、杯子等实验仪器辅助教学顺利完成。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简洁明了的活动:“比赛——提出问题——猜测问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展开整个教学过程。
本课以“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渗透对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三部分课前准备第四部分教学程序(一)导入。
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给大家上一堂科学课.有没有听说过科学这门课(板书:科学)?老师估计上完今天这节课你们一定会喜欢上科学课的。
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在“科学”后板书:是……)?在工农业、卫生、教育、国防,航天等领城也都离不开科学。
(课件展示)[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充分调动学生把自己对科学的已有认识表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科学的真正含义是未知的,因此时科学的理解是狭义的,通过课件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 (二)了解科学是什么。
比赛激趣师:我们教室里有科学吗?(教师示范吹泡泡)吹泡泡里面有没有科学?会不会吹?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吹泡泡比赛,请一位男生(发给细管)和一位女生(发给粗管)上台表演。
师:男子汉怎么没有女生吹得大呢,关于吹泡泡你想提什么问题呢?(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有选择地解释)简单板书,如:泡泡为什么会飞?泡泡为什么有颜色?泡泡为什么会破?怎样才能吹出大泡泡……)你觉得哪个问题比较适合课上研究呢?(多数学生会选择“怎样才能吹出大泡泡,”这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一边玩一边研究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记住研究完之后要把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发现向全班作个汇报。
[设计意图:吹泡泡比赛吸引了学生,一方面让孩子们意识到游戏中有科学,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另一方面男生的失败使学生们发现了问题,激发了提问的欲望,接着教师便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课上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欲望。
](三)做活动,理解科学是什么。
学生探究简单说明提供的材料名称,想一想,这些材料是不是每一种都要用?要放多少,怎样吹才能吹出大泡泡?出示实验要求:①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②认真研究发现的问题;③注意安全,特别是肥皂、洗衣粉、洗洁精等不要弄到嘴里或眼睛里。
学生选择材料实验。
(约4分钟后)师:刚才已有很多人吹出大泡泡了,老师建议小组内交流一下吹大泡泡经验好吗?师:现在请大家根据刚才交流的经验再比一比,看谁吹的泡泡大?[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求科学真知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有必要对小组合作提出要求并适时加以指导。
4分钟后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重试的机会。
] (约2分钟后)师:你刚才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才能吹出大泡泡?现在知道了吗?(归纳并板书:轻轻地吹;用大管吹;放溶质要适量)师:刚才吹泡泡之前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板书:提出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你们解决了(板书:解次问题),你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科学。
师: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吹泡泡的过程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吹泡泡里有没有科学?[设计意图:吹泡泡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了科学的真正含义,意识到刚才吹泡泡的过程里就有科学存在。
]师:你们还有其它的发现吗?刚才同学们提的有关吹泡泡的其它问题,留给你们课后继续研究好吗? (四)创新活动师:谁能吹泡泡玩出新的花样?(先让学生用刚才的吸管吹,约1分钟后提供自制工具,教师小组指导)电脑演示学生吹泡泡玩出的新花样(由于学生现场演示吹泡泡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在学生吹泡泡时采用数码相机进行抓拍)。
师:课后请你们再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材料玩出新花样?师:刚才老师提出玩出新花样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你们玩出新花样过程里也有科学。
[设计意图:再一次通过吹泡泡的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感到“玩”不仅有趣,“玩”中又有科学,从此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 (五)总结全课师:由此可见,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玩当中也有科学,生活中都有科学问题存在,例如怎样才能使热水变凉?怎样才能使我们长得更高?为什么鞋底上有花纹? 师:你能提出我们身边科学问题吗?(小姐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把学生们对科学的理解从发明创造之类的“大事情”,逐渐引导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将“科学只与科学家有关”这种认识逐渐提升到“科学也与自己密切有关”。
这一设计拉近了孩子们与“科学”之间的距离。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有关于宇宙科学的,有关于地球科学的,有关于动物科学的,有关于物理方面的……哪些问题我们能自己解决呢?那些我们暂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使学生认识到发现了问题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才是科学。
]师:只要我们从小认真学习,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大家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师:喜欢上科学课吗?上完这堂课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今后科学课上还会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大家去研究,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做到吗?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
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二)、探究活动: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
(或成功或失败)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
(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比如:……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四)、布置任务:1、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说课稿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丁银山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以“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为主题展开。
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生物),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需要营养,有反应等几个基本特征。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对“什么是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清晰地概念。
也为学习本单元的其它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如果问有生命的物体是什么样的,他们会说是“活的”。
这是他们以往对有生命物体的认识积累。
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探求学生对有生命物体的已有认知,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到某一具体环境中去寻找他们认为有生命的物体,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能够运用文字、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科学课的教学重在“动手做”,我主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学会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对有生命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的教学就是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形成比较科学的识。
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