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租界与中国的近代化
- 格式:pdf
- 大小:249.83 KB
- 文档页数:4
试析租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作者:李向远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4期摘要:租界自诞生之日起,就必将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变化;而它的存在,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该区域的华人社会。
可以说租界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齐头并进。
租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不止一面:中国因租界而耻辱,也因租界而进步;这里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
关键词:租界;工部局;近代化;歧视;全球化租界,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非常刺眼的词汇。
自从1845年第一个租界因《上海租界章程规定》而诞生,到1945年全部收回,甚至到现在在中国都是毁之者多。
关于租界的研究成果,最早大多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入手进行批评;其后,学者也有从利害两方面的正面论述与评价。
但笔者认为租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下文笔者通过对租界的诞生与发展的简单梳理,希望更深入的探究租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一、租界的诞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接踵而来,希望能在“满地黄金”的东方发家致富进入19世纪中叶,强盛的陆权帝国国力日衰,但天朝上国的骄傲丝毫未减。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只有广州十三行负责朝贡贸易,十三行由商人把持经营,属于半官方的部门。
既然是商人经营,就免不了欺诈,比如赊欠贸易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西人来贸易是受约束的,直到鸦片战争结束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外国人的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城外,内城不容许外人踏足。
官府还颁布了很多奇怪的法令。
比如,外人不得乘坐轿辇、西人女眷不得登岸等等。
英国虽然得到了香港岛这个贸易中转站,但是偏居东南一隅,想要拓展中国市场,还须另寻他法。
从清廷方面来讲,其实割让香港岛只是为了画地为牢。
那么设立租界就更是无伤大雅了,于是,中国第一块租界于1845年因《上海租界章程规定》而诞生了。
其后,近代中国共划出去25块大小租界。
有帝国主义强夺的,比如日租界等;也有清廷为制衡日本而“送”出去的,比如天津的美租界、意租界和厦门英租界等。
中国租界法制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历程摘要: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联系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
首先,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始地。
确定这一起始地的理由是:上海英租界最早适用现代的法律;最早形成现代的法律体系;最早使用现代的司法制度等。
它能成为这一起始地的原因包括:上海英租界的设立为中国最早建立现代法制创造了地域条件;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地区;上海英租界当局习惯于用现代法制管理城市等。
其次,中国法制现代化有一个从租界的点到全国的面的演变过程。
这是一个四步曲的过程。
第1步,上海英租界首先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过程。
第2步,上海内的公共租界、法租界也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行程。
第3步,上海以外的租界同样卷入了法制现代化的历程。
第4步,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开始在中国的华界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逐渐使整个中国都进入了这一现代化的轨道。
最后,中国租界法制与20世纪初以后的中国现代法制仍有差异。
尽管这两者都属于现代法制范畴,但其差异仍十分明显,主要是:法制适用的地域有差异,法制的基础有差异,法制的内容有差异等。
关键词:中国租界;租界法制;法制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929;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5)02-0144-08关于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联系中国法制现代化对其再作些探研。
一、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起始地在中国这一大地上,法制现代化的起始地在上海英租界。
把上海英租界作为中国法制现代化起始地的理由主要是以下三点:首先,上海英租界最早适用现代的法律。
1845年公布了由英国驻上海领事巴福亚与上海道台宫慕久制定的《上海租地章程》,适用于上海的英租界。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化的法律,也是中国租界法制开始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这部法律的现代性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它使用了现代的法律结构。
它不再是中国古代时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结构,而是全与租地相关的内容结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题目1、试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
后的总根源——以政治侵略为例(经济、文化)。
2、浅议租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据点——以法
租界为例(英租界、日租界)。
10、试论戊戌维新的爱国意义。
11、关于戊戌维新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
(政治改革意义)
12、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帝
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13、小议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4、试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思想解放为例。
(社会经济、社会风俗)
15、试论“民主”与“科学”乃是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
16、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
为例。
23、浅论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4、试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5、试论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的积极意义——以“民盟”为例。
26、浅议统一战线是中共克敌制胜的法宝。
(武装斗争、根据地
建设)
27、试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
会变革——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例(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8、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重要发展——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思考:如何看待上海的开埠?被迫的开放:上海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使上海从此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经济联系空前活跃,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重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对租界的评价(1)租界是“国中之国”,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2)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促进了中西方交流,推动了近代中国市政建设和城市建设。
(3)租界内特殊的政治环境,也为革命党人活动提供了某些相对有利的空间。
租界的影响(双重影响)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1)租界建立了一套完全独立于中国之外的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中国政府只能虚拥土地主权之名,租界成为“国中之国”,这是对中国领土、司法、行政、贸易、关税等主权的侵犯,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商品输出,并镇压革命力量和进行文化侵略的据点,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一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冒险家”来到上海淘金,其中包括一些恶性昭著的违法分子,上海成为“冒险家的乐园”(2)租界的辟设客观上成为近代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的“窗口”,一定程度上给上海和近代中国带来新气象:政治上为部分革命者提供政治庇护,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传播近代民主科学、宗教信仰自由等观念,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社会生活上促使上海等城市市政管理和建设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等,总之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刺激了中国的觉醒,加速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中体西用”的评价(特点和影响)(1)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思潮,是为了解决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给清政府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而产生的;(2)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此口号下,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洋务,不仅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军事、经济、教育等);(3)但是“中体西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仅提倡在器物层面零星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不改变中国封建体制,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中西文化论战——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知识分子出于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而产生的不同治国救世主张的碰撞。
天津租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作者:孙博雅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7年第2期天津租界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形式,这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形式。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繁华的“畿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的繁荣和辉煌。
天津租界的设立,让天津拥有了风格各异的建筑,这些建筑中的某些经典建筑至今还有所保留。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天津租界的设立和发展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从不同层面产生影响,下面,我们将从市政建设和管理、教育和文化、经济发展等三个层面探索天津租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一、天津租界加速了城市建设天津租界开辟后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对于城市建设的改变。
天津市依据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自古以来就是京城的门户,拥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位,但是与此同时,天津城的古老让原来的天津城一度遍地深沟和大洞,天津租界设立后,开始着手对天津的城市进行改造。
最早进入天津的英国租界,在五大道住宅区建设属于自己的英式建筑,并对于周边绿化十分看重。
意大利租界位于北区第一工人文化宫一带设有意式的街心广场,中心是一个雕塑,附近有回力球场和小花园。
除此之外,日本租界和法租界等各国租界在固定的范围内进行规划建设,让天津的建筑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干净整洁和秩序井然代替了以前的景象。
1888年11月3日的《中国时报》曾这样报道天津,“一度遍地皆是深沟、大洞、臭水沟的使人恶心的可恨的道路被铲平、拉直、铺平、加宽。
并且装了路灯,使人畜都感到舒服,与此同时,城壕里的好几个世纪以来积聚的垃圾也清除掉了。
”天津最早的市政事业发展与天津租界的设立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天津的市政建设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外籍侨民生活,各国租界当局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公用事业和设施建设。
1903年,天津实现了自来水公司供水,1904年,天津在当时的意大利租界兴建了当时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1905年,德租界发电所建立,开始在主要街道上安装路灯,尤其是在威廉街一段,路中央树立装有2盏50瓦的白炽灯的铁制灯杆。
租界对中国民营报业影响论析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慕久签订了中国第一个租地条约:《上海土地章程》,这使外国在中国土地上攫取了第一个租界。
此后租界在我国各通商口岸相继出现。
“众多的外国租界,作为列强侵略与瓜分中国的一个个缩影,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近现代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其实,租界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租借对中国民营报业(所谓民营报业,简言之,就是由民间出资创办、由民间经营的报业——作者注。
)的影响,也有消极和积极的方面。
本文着重分析租界对中国民营报业的积极影响。
租界是民营报刊的发祥地和栖息地中国曾经是报纸的故乡,但出现近代意义上的报业却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中文报刊只有在广州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7.25)和《各国消息》(1838.10),且规模不大、出版时间不长。
外文报刊稍多,也都规模不大、出版时间不长。
因此,它们尚不能称为有影响的报刊。
鸦片战争以后,在上海租界内诞生了第一批有影响的外文和中文民营报刊。
外文民营报刊,如:1850年8月3日出版的英文周报《北华捷报》、1864年7月1日出版的《字林西报》(日报)。
这两报拥有较强的作者、通讯员队伍,其中包括一批长期在华活动,了解中国情况的传教士如麦都思、玛高温、裨治文、艾约瑟、伟烈亚力等。
报纸的报道面广泛,内容详尽,常刊登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材料。
因此很受中外人士的重视,通过它们了解中外社会情况。
第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重要中文民营报刊几乎都于这一时期在上海租界内创刊。
1861年11月字林洋行在英租界出版了第一家中文商业报刊《上海新报》。
1872年4月30日英商美查等人的《,申报》在公共租界出版。
《字林沪报》于1882年4月2日在上海租界内创刊,《新闻报》于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租界内创刊。
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与殖民地经济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国家建设与殖民地经济的挑战和复杂的变革。
在近代化进程中,中国始终努力打破殖民地的束缚,积极推进国家建设,实现国家的发展与崛起。
一、殖民地经济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在近代,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殖民控制和经济剥削。
殖民地经济的介入使中国的自主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租界等手段强行剥夺中国的领土和资源,破坏了中国经济的独立性。
殖民地政权通过掠夺性的贸易和资本输出,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了阻碍,国家财政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二、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努力面对殖民地经济的压力和挑战,近代中国开始积极进行国家建设,并追求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清朝末年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试图强化国家机构,提高国家的行政能力和军事实力。
辛亥革命的爆发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开辟了新的篇章,中国也取得了从封建落后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历史性突破。
国民党政权在1920-1949年间实施了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的国家发展。
国民政府进行了教育、工业、农业等领域的改革,兴办大学、研究所,扩建工厂、电力站和交通网。
这些举措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基础。
三、殖民地经济的挑战与应对近代中国在国家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殖民地经济的挑战。
殖民地经济使中国的产业体系受到破坏,农业受限于外国资本的竞争和掠夺。
中国政府在国家建设中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
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措施,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供农业贷款和补贴,推进农村电气化和农民技能培训等措施使中国农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工业化进程中,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改善自己的产业结构。
中国加大对工业的投资,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与外国合作、开放市场等方式,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推动中国工业的转型和升级。
四、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崛起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与殖民地经济的斗争使中国逐渐走上一条独立、富强和现代化的道路。
作者: 周绍荣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报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28-32页
主题词: 公共租界;近代化;中国城市;天津;工部局;市政管理;汉口;市政建设;清政府;董事会
摘要: <正> 从1843年英国在上海设立第一处租界始,到1902年列强最后在厦门设立公共租界和奥匈帝国在天津设立奥租界止,英、法、美、德、俄、日、比、意、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镇江、九江、苏州、杭州、重庆等10个通商口岸开设了25个专管租界。
这些租界在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上,完全仿照西方近代城市模式,大大改变了中国封建城市的结构和。
有关租界的资料
租界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区域,通常是在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或协议的条件下,在中国的领土上建立的。
在租界内,外国列强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力,而中国政府则失去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
租界的范围通常包括城市中的几个街区地段,但也有一些租借地涉及整个城市或更广的区域。
租界通常被用于各种目的,包括贸易、工业、商业、旅游等。
在租界内,外国人享有一些特权,如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以及在租界内行使行政和司法权力。
租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代史时期。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一些城市的租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列强也相继在中国建立了租界。
租界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租界成为外国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和政治侵略的重要基地,他们通过控制租界来获取利益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租界也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西方的技术和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租界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在租界内,外国列强行使行政和司法权力,对中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租界也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和分裂的象征之一。
在二战后,许多租界
被收回,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对租界的监管和管理。
【历史史料】“国中之国”──租界的建立所谓“租界”,起初只是由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租赁的居留地,并非外国人全面掌握管理大权的特定地段,但是西方侵略者利用清政府官员的昏庸和怯懦,一步一步地蚕食中国政府对这类居留地的主权,终于把这居留地变为西方侵略者在中国口岸的“国中之国”。
广州、上海等五口开放通商后,西方商人和冒险家纷纷涌来。
按照1843年中英《虎门附约》规定,中国准许“英人携着赴广州等五口居住”,中英双方官员“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又规定,“英国人在各口并各地方意欲租地盖房,设立栈房、礼拜堂、医院、坟墓,均按民价照给,公平定议,不得互相勒指”。
这就是两次鸦片战争后至1876年《烟台条约》以前,中国允准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使用房屋和基地的全部条约根据,说的都是租赁使用权,并非占有所有权。
但是,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活动并不受条约限制,他们往往通过曲解和滥用原有条约,进行新的侵略活动,扩大在华特权,以后在签订新约时再对原来无条约依据的新特权予以确认。
外国在华租界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例证。
1844年,英国驻华公使德庇时曾经巡视了根据《南京条约》在中国新开辟的商埠后认为:“凡商务成功之要素,上海、厦门两埠皆具而有之……而以上海尤善。
”西方侵略者选中上海作为扩大侵华的首要基地。
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以“华洋分居”既可给中国当局管理上的方便,又可保证英国人的安全为借口,向清地方政府要求在苏州河一带划定一块专给英人占用的居留地。
清政府苏松太道道台宫慕久在侵略者的胁迫下,于1845年11月与巴富尔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
《上海租地章程》粗看起来只是一些事务性的内容,但是狡诈的英国侵略者却利用清朝地方官员的昏庸,在条文里埋下种种伏笔,并根据需要对条文内容滥加歪曲,使其成为以后上海租界制度的奠基石。
自此,人们一般把《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作为近代租界出现的起点。
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化摘 要: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从某种角度看,一部中国近代史,也就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造成这种屈辱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强侵华方式与特点的变化,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与矛盾息息相关的。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新的生产关系的兴起。
一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列强侵华的关系,一方面是列强侵华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抗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关系。
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以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的鸦片战争为标志的。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之巨大,实在是亘古未有的。
侵略者不仅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自身则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一直延续到一百多年后的今日。
当然,这里说的鸦片战争不过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历次侵略的代名词。
关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时贤论述甚多,我只是摭拾一些,结合己意,略事抒发而已。
《清史稿·宣亲本纪论》云:“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
……国步之频,肇端于此。
”业已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不寻常的作用。
“盖不侔矣”,岂止如此!中国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终因文明不及汉族,基本上被同化,最终成为中国国内问题,可是鸦片战争以来的外国侵略则不相同,它是以西方近代文明侵犯中国古代文明,中国的被战败,就不可能重演历史上同化入侵者的历史。
令中国从“天朝”下落为半殖民地,国际地位之惨,如同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所说:“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
”这就极大地激发中国人,从上到下讲求奋发图强,民间还要以社会革命谋求中国的独立和富强,使中国走在近代化的道路上 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年)。
租界名词解释租界即为租借区,是一种国际政治经济现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主权范围内的一块土地或港湾租借给外国国家或地区使用的情况。
在这个租借区内,被租借方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类似于领土控制的权力和管辖权,但归属仍归出租方。
租界往往是在两国之间签订的租借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下面将对租界这一术语进行具体解释。
首先,租界的产生往往是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的考虑。
政治上,一个国家可能会通过租出一块领土来与另一个国家缓和关系,或者作为对某个国家的牵制措施。
经济上,租界能够带来投资和贸易机会,同时也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军事上,租界可以作为军事基地或船坞的用途,方便出租方控制和防御这一区域。
具体而言,租界通常是在两国之间签订的租借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些协议包括租界的使用时间、用途、地理范围、租金等相关条款。
根据租借协议,租界通常由出租方保留主权,而租借方则获得管理和管辖权。
在租界内,租借方可以建立自己的行政机构、警察部队和法院等,行使与主权类似的权力。
租界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上海和天津成为了国际租界的代表。
当时,由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落后,被列强租借了很多土地和港湾,建立了一系列的租界。
这些租界既是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扩张和殖民主义的体现,也是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租界被取消。
一方面,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推动了许多国家争取自身主权和独立。
另一方面,国际认识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演变,租界这一不平等的制度逐渐受到质疑和限制。
在20世纪中叶以后,租界逐渐消失,许多国家收回了被租借的土地和港口,恢复了对这些地区的主权。
综上所述,租界是指一国将自己的一块土地或港湾租借给其他国家使用的现象。
租界的产生受到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租界通过租借协议形成,租借方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类似于主权的权力和管辖权。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租界被取消。
租界——上海历史近代化的双刃剑
李芬兰;李建平
【期刊名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7)003
【摘要】存在百年之久的上海租界,既是外国侵略中国的基地,也是中国了解和接受西方文明的窗口.它的存在,对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究其成因,既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更有上海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李芬兰;李建平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北十堰442000;太原市尖草坪区第六中学,山西太原0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K26
【相关文献】
1.太平天国运动对上海租界近代化的影响 [J], 付清海
2.试析交通近代化过程中的几类矛盾——以上海公共租界为中心的考察 [J], 苏生文
3.租界市政与上海近代化 [J], 满振祥
4.租界——上海历史近代化的双刃剑 [J], 李芬兰;李建平;
5.上海初期的租界和城市经济近代化 [J], 黄逸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口租界观后感引言汉口租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租界之一,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地区。
作为作为近代中国与外国交流的窗口,汉口租界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变革。
本文将从个人观察的角度,对于汉口租界的参观体验和所感所想进行探讨。
一、历史沿革1.1 外国租界成立汉口租界最早于1861年成立,始建于鸦片战争之后。
自此之后,租界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域。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汉口租界成为各个国家在中国开设领事馆和商业机构的重要地点。
1.2 发展与繁荣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进,汉口租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与繁荣。
这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外国建筑和街道景观,体现了当时外国势力在中国的权势和影响。
二、参观体验2.1 建筑风格和布局汉口租界的建筑风格多样,可以看到欧洲文艺复兴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和中西结合的建筑。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外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建筑布局方面,汉口租界采用了规划严谨的网格街区,使得整个租界区域显得宽阔而有序。
2.2 历史介绍和展览在参观汉口租界时,我发现有许多详实的历史介绍和展览,通过这些展览,我对于租界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更是让我对于过去的历史有了直观的感受。
2.3 文化氛围与人文景观汉口租界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区域,它也有着丰富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
在这里,我欣赏到了许多艺术品和雕塑,还有各类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给汉口租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三、个人感想3.1 历史的厚重感参观汉口租界,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厚重感。
从租界的建立到繁荣,再到最后的消失,这个地区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起伏和变迁,其中蕴含着无数个人和国家的故事。
3.2 外国文化的交融汉口租界是外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产物。
在租界中,我看到了外国建筑和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和文化氛围。
这种融合有力地展示了多元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租界,从居留地到城市(一)如果说,最初的上海租界还只是一处专供洋人居住的暂栖之地,那么,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个关于“永居”的话题,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吞吐于上海租界最高决策层的唇齿之间,许许多多关于日常的“家居”建设,被一轮接一轮地搬上工部局的会议桌。
1860年的上海,距离开埠已经十七个年头,租界开辟也有十五年之久了,那些来自大洋彼岸的、驿动和观望的心,纷纷从云端跌落,各归其位。
该成为过客的,比如巴富尔,还有敏体尼,已经从这片天空下消失;愿意,或不得已而必须留下的,开始把根系扎入这片土壤;那些以契约方式进入上海的各国雇员,也按部就班地纳入了流转与更替。
更重要的是,无论日不落帝国,还是美、法、俄、葡、荷、意、比……谁都不曾吐露半点改变目前政治格局的口风。
相反,在北中国,代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英法联军刚刚攻入中国的首都北京,一把大火烧了大清国皇帝的名苑圆明园,烧得满朝文武全都没了脾气,满清政府胆敢再有一点想法,只要稍稍露头,立刻就会被西方列强毫不犹豫地掐死在萌芽状态。
一种被中国后起的政治家们命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正稳固地矗立在东海之滨的黄浦江畔,展示出不可颠覆的趋势性前景。
现实的一切都在提示,大英帝国枢密院的任何一道敕令都将在这里畅通无阻,西方文明可以在此地安然落地了。
毕竟,像法国作家雨果那样的人类良心实在太罕见了,偌大一个欧洲,还曾有谁像他那样愤怒地自责吗:“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
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是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毋庸置疑,租界城市化建设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提高租界内洋人的生存质量,尽可能还原和维持他们的欧洲水准,进而便于他们在这块居留地上更舒适地“强盗”下去,而不是其他。
工部局的这种主观意图或许不期然地吻合了所谓“晚清上海都市化建设的有序推进”,但本质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对殖民者而言,“我的国度不属于这个世界”(语出《新约・约翰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