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1.20 KB
- 文档页数:6
海水养殖业、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潮州市为例发布时间:2023-03-21T03:51:34.39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1月1期作者:黎素菊1,2,商春荣2,左两军2 [导读] 海水养殖业过快发展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洋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黎素菊1,2,商春荣2,左两军2(1.潮州市海洋预报预警中心广东潮州 521011,2.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0)摘要:海水养殖业过快发展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洋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在潮州市海水养殖业发展中,以贝类为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筏式和底播是贝类的两种养殖方式,2010-2019年潮州市贝类养殖出现筏式剧增而底播骤减,筏式养殖成为最大的养殖方式,环境友好型底播养殖被经济效益高而易爆发病害的筏式养殖所取代,大面积地单一养殖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生态不断恶化,特别是柘林湾海洋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基于此,需科学规划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优化海水养殖产业结构,积极推广现代化的海水养殖方式,促进潮州市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水养殖业;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海水产品的获得一般可通过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两种方式。
近年来,随着海洋捕捞量的持续增长,海洋渔业资源呈现衰退现象,海水产品的获得将更多依赖海水养殖。
据FAO专家预测,到2030年,海水养殖生产的鱼类将占全球食用鱼类的2/3,海水养殖生产在海洋渔业经济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海水养殖发达的国家,养殖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广东2019年海水养殖产量329.1万吨,产值为621.9亿元,产值占全国海水养殖产值的17.39%。
广东渔业中,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产值占渔业经济总产值比例分别为42.6%、43.5%,海水养殖是广东渔业经济半壁江山。
面对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加剧,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已成为国际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农业部关于促进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渔发[2012]35号)指出:“休闲渔业是以渔业生产为载体,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等与渔业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形态,主要包括休闲垂钓、渔家乐、观赏鱼、渔事体验和渔文化节庆等类型”;“休闲渔业是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定的现代渔业五大产业之一”。
海洋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的渔业生产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休闲的有机结合,属于跨部门、跨学科的新产业,休闲、娱乐是目的,渔业产品是载体,渔业资源有效配置是核心。
海洋休闲渔业具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三大功能。
生态功能方面,不同于以捕捞和生产销售为主的传统捕捞渔业,海洋休闲渔业既有利于保护天然渔业资源,又能挖掘和发展旅游环境,能形成绿色景观。
社会功能方面,一是能增加就业,消化吸收富余劳动力,有利于渔民转产转业和渔业产业结构优化,繁荣渔业经济和加快渔业现代化;二是能增强从业者的组织管理及市场竞争意识,使之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经营能力,提升文化层次;二是能保留和传承传统的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
经济功能方面,海洋休闲渔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如餐饮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工艺品业的发展,亦能促进商业投资),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能有效地促进海洋资源利用由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的传统渔业向“资源养护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有利于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有利于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是我省建设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美丽海湾”和海洋生态文明的有效措施。
一、国外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概况海洋休闲渔业作为一个产业界定,仅跨越了近半个世纪。
20世纪60年代,休闲渔业首先兴起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后逐步扩展到欧洲和亚太地区。
广东现代渔业经济的现状及困境分析吴锦辉(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广东惠州516081)摘要:广东是我国的渔业产业大省,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均居全国前列,为广东省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然而,在广东渔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里,现代渔业发展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等制约因素。
本文根据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渔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广东现代渔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出要做强广东水产苗种,提高种业竞争力;完善渔业资源和生态保护政策;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集群与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科技兴渔,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发掘产业价值,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发展现代渔业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经济;水产品;现代渔业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广东是海洋渔业大省,也是水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省,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广东省政府“渔业强省”的战略规划引导下,广东渔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制定和完善符合实情的现代渔业政策,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加快渔业生产现代化。
2019年广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3623.94亿元)位居全国第2,仅次于山东;水产品总产量(866.4万t)位居全国第1,为广东省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
然而,在广东渔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里,现代渔业发展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如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等,渔业产业发展中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
1广东渔业发展现状广东省海洋面积广阔,海岸线绵长,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渔业经济大省。
根据2016—2020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渔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渔业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通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大幅度扩大,各项指标保持增长趋势。
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广东作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在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方面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研究产业布局指导海洋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结合广东省海洋产业布局的现实情况,针对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洋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提出促进广东海洋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对策,并对相关政策保障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布局;对策;广东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经济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广东省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速高于GDP增速。
但是,在面对海洋经济进入转型期的阶段,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跟不上产业转移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扎实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海洋资源具有整体性、流动性和使用多样性等特点。
需要将海洋资源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整合,内外联动,使之分布合理,体现出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结构优势。
一、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区域分布特点(一)广东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其区位优势突出、港口资源良好、海洋资源丰富、产业竞争力强。
自2000年以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对海洋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3%,比全省生产总值增幅高3.8个百分点,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均上一个台阶,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潜力也很突出。
2004年广东省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41:40,2010年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2.8:44.6:52.6,2011年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5.0:49.8:45.2,海洋经济已经实现了由过去的以渔为主,向二、三产业并举的重要转变,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的后劲更足。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财政思路与对策———以广东为例课题组(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510300)内容提要:随着《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获批,国务院将广东省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为广东省的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广东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并将海洋经济建设列为一项重大战略。
通过对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现有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并结合本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财政政策支持的现状和不足,提出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支持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全面支持壮大海洋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实现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
关键词:广东海洋经济强省战略财政政策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3)11-0063-06〔收稿日期〕2013-05-03〔作者简介〕课题组负责人:杨黎静,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与规划;课题组成员:王平,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评价与管理;谢素美,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估;曹艳,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区域经济研究;赵明利,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岸带综合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省对海洋经济的不断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地加大,海洋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广东省委、省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和海洋工作,努力推动海洋经济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这是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广东省又一个上升到国家级战略的区域性规划。
国务院将广东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标志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为广东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建设已成为广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广东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的“蓝色引擎”就此启动。
关于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报告湛江市是广东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位于珠江口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湛江市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
本报告将以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现状、优势和问题为主要内容,对该地区的海洋经济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的现状1.海洋资源丰富:湛江市拥有辽阔的海域面积,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潜在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产业结构逐渐优化:湛江市近年来加大了对海洋产业的支持和投资力度,逐渐形成了渔业、船舶制造、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特色。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湛江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减税减费、优惠贷款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二、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1.丰富的海洋资源:湛江市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这些资源为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交通便利:湛江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拥有多个港口,可以方便地进行国内外的海洋贸易和合作。
3.政府支持力度大:湛江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减税减费、优惠贷款等。
政府的支持力度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三、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问题1.缺乏专业人才:湛江市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渔业技术人才、海洋工程师等。
然而,目前湛江市专业人才的供应不足,限制了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
2.环境保护意识不够:湛江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城市,大量的工业排放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然而,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目前湛江市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这将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3.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湛江市的海洋经济相对滞后,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目前,湛江市的科技创新力度相对较弱,需要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的建设。
关于珠海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海洋是珠海发展的重要依托。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是珠海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是推动珠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为珠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战略机遇期。
本文阐述了珠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优势,分析了当前珠海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对策建议,期望能够对珠海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珠海市海洋经济对策建议一、发展基础1、资源优势珠海市海洋资源丰富,全市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147个,是珠三角海域面积最大、海岛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珠海大陆海岸线长224.5千米,具备建设深水大港的优质港口资源;海域面积和海岛数量分别位列广东省沿海市县之首,具有“岛多、海阔、资源丰富”的特点,拥有港口航道、渔业、滨海旅游、风能等海洋资源,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区位优势珠海位于广东中南部,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珠江出海口,联结珠江三角洲与内地广阔腹地,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连,是粤港澳合作的核心交汇地区,国际合作前景广阔,是中国与东盟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3、交通优势珠海市交通设施完善,拥有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广珠城际轨道、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高栏港高速、机场高速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境内布局有高栏港、珠海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都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产业优势根据珠海市海洋经济统计数据,2011—2013年,珠海市主要海洋产业产值迅猛发展,年均增长率达21.6%。
2013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产值达704.6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海洋渔业7.6亿元;海洋油气业147.0亿元;海洋化工业189.5亿元;海洋电力业74.2亿元;海洋船舶工业17.2亿元;海洋工程建筑业18.0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9.3亿元;滨海旅游业241.8亿元。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海洋产业关联及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海洋资源的日益受到重视,海洋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海洋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与陆域产业的联动发展,对于优化海洋经济结构、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关联效应及海陆产业联动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投入产出模型作为一种经典的经济分析方法,能够揭示产业间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量化各产业部门的直接和间接关联效应,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文首先将对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介绍,并构建适用于中国海洋产业的投入产出表。
在此基础上,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揭示中国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和联动效应,分析海洋产业对陆域产业的拉动作用以及陆域产业对海洋产业的支撑作用。
还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联动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提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推动中国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投入产出模型理论概述投入产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简称IO模型)是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各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揭示经济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该模型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提出,并广泛应用于产业关联分析、政策模拟、经济预测等领域。
投入产出模型基于两个核心假设:一是经济系统的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一个部门的产出会作为其他部门的投入;二是经济系统的总投入等于总产出,即各部门的中间投入和最终需求之和等于其总产出。
在投入产出模型中,经济系统被划分为若干个部门,每个部门都对应一个行向量和一个列向量。
内容提炼●广东渔业产业背景广东是中国渔业第一大省。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广东水产品总产量875万吨、养殖水产品总产量746万吨,水产苗种产量超过1.3万亿尾,均位居全国首位。
广东有超过20个养殖品种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淡水鱼苗产量占全国60%以上,虾苗产量占全国21%。
●广东渔业产业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以上,水产品总产量保持在900万吨以上,水产品加工率达到30%以上,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80%以上,新增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0个,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例达到65%以上,水产品产地质量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重点养殖区域全部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
培育5个以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3个跨区域产业集群,建成示范性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集散中心。
●广东渔业产业特点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目前,广东渔业的养捕比例已经由2012年的78.5:21.5提高到目前的85.6:14.4,渔业经济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由2012年的47:18:35优化到44:11:45。
2021年开始持续推进珠三角百万亩池塘升级改造,建设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已完成23万亩池塘升级改造,开工建设一批美丽渔场;深蓝渔业发展迅猛,“海威一号”“湾区横洲号”等智能化养殖平台和养殖工船纷纷开建或投入使用,打造粤海粮仓。
二是种业发展持续领跑,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2022年,农业农村部公告推广的26个水产新品种,广东3个入选,分别是凡纳滨对虾“海兴农3号”、杂交鳢“雄鳢1号”、凡纳滨对虾“海茂 1号”。
至此,广东已经培育出了7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在全国占比近六成。
这是广东“粤强种芯”工程的重要成果,也是全国种业振兴的重大突破。
2021年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名录,入选的20家企业中,广东企业上榜6家。
121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中,广东有11家上榜。
一、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与战略意义1、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丝绸之路的定义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
因大量中国生丝及丝制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海上丝绸之路是相对陆上丝绸之路而言的,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的海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在其1967年出版的专著《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中提出。
海上丝绸之路分东海启航线和南海启航线。
东海启航线由中国烟台、扬州等海港至日本、朝鲜。
南海启航线由中国泉州、广州等海港经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始通航)、地中海至东南亚、非洲和欧洲国家。
唐宋时代以后,随着中国造船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南海航线或称南海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对外交通要道。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未来发展战略——以海洋经济为例杨 明(广东省市场经济促进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副研究员)【内容摘要】中国提出与隔海相望的东盟各国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充分展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广东是中国地区经济和海洋经济总值位居第一的经济大省,本文以海洋经济特别是其支柱产业海洋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为例,研究论证广东未来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定向扶持项目SL2015SDX01的研究成果。
广东省市场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叶农参与本文课题设计,副秘书长张临红参与资料收集、整理。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对江苏的启示【摘要】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示范。
江苏作为沿海省份,海洋经济潜力巨大,但发展相对滞后。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经验和江苏海洋经济现状,提出了广东对江苏的启示和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海洋产业链等。
指出江苏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的目标。
江苏有望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关键词:广东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江苏海洋经济现状、经验分享、合作交流、增长点。
1. 引言1.1 了解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背景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海岸线条件,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
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广东省政府于2016年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目标。
该示范区重点打造海洋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创新区、海洋生态保护区和海洋文化交流区,以推动海岸线沿线城市的经济转型升级。
广东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以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等手段,不断推动区域内海洋经济的发展。
广东省还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际市场的合作,共同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
广东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背景丰富多样,涵盖了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多个领域,为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引领作用。
1.2 认识江苏海洋经济现状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之一,拥有长江、淮河、黄海和东海四大水域,海岸线长达约3100公里,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
截至目前,江苏海洋经济已初步形成规模,在渔业、航运、海洋工程、海洋旅游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
江苏省沿海城市如南京、南通、连云港等,拥有多个海洋产业园区和港口,海洋产值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江苏海洋经济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亟待加强、海洋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
新经济 NEW ECONOMY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将海洋经济列为论坛主题,在此受文斌局长委托,我谨代表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专家、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机会和大家沟通交流海洋经济与广东未来发展的认识,我简单汇报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广东历史发展因海而兴。
第二,广东现代发展因海而强。
第三,广东未来得发展因海而美。
一、广东历史因海而兴。
在全省第一次海洋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做出因海而兴是广东历史发展重要特征的科学判断,广东的发展和海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从秦朝开始,海洋成为广东人与世界各地交往的通道,延续2千多年海洋丝绸之路,使广东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市场。
近代以来,海洋不仅使广东拥有了重要的通商口岸,还为广东最早带来西方的现代文明,使广东领全国风气之先,造就了孙中山、康有为等历史伟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由经济落后的农业省份发展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其重要因素得益于海洋。
因为海洋,全国首批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广东占据其三;因为海洋,广东籍的华侨、华人总数占全国2/3,成为推动广东现代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因为海洋,国家一大批石化、钢铁等大项目相继落户广东;因为海洋,广东进出口总额连续占据全国1/3;因为海洋,广东省委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召开全省海洋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海洋开发决策和部署,有利促进了广东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首位,201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80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18.6%,预计201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将首次突破1万亿。
第二,海洋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
近年来广东海洋产业进一步提升,海洋战略型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
预计2012年全省滨海旅游收入达到1540亿元,占全国的20%,海洋化工业产值达到780亿元,占全国的25%。
第三,海洋科技成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