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07.50 KB
- 文档页数:6
必修1第1章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右图中GH⊥PQ,据此完成1~3题。
1.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A.23°26′B.46°52′C.66°34′D.不能确定2.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全球极夜范围扩大B.全球极昼范围扩大C.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D.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3.若GP弧表示夜弧,则H点的日出时间为A.21时B.4时C.9时D.3时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4~5题。
4.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A.59°15′EB.44°45′WC.59°45′ED.128°15′W5.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杭州(120.2°E,30.3°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图回答6~8题。
6.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B.30.3°C.66°34′D.59.7°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A.海口B.重庆C.拉萨D.吐鲁番8.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B.松花江正值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C.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D.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右图为经纬网图。
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据题设条件回答9~10题。
9.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A.圣保罗B.华盛顿C.开普敦D.莫斯科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右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习题一、单选题1.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赤道与晨线相交点的经度是0° B.该日为夏至日C.此时70°S以南可以观察到极光 D.该日广州日出东北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3.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 B.乙地位于丙地的东南方C.丙地位于丁地的东北方 D.丁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4.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5.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李克强总理于当地时间2015年1月20日晚7:00左右抵达瑞士小镇——达沃斯(46°48′N,9°50′E),参加世界经济论坛。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6.李克强总理抵达达沃斯时,北京正值( )A.日出东方 B.太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夜幕沉沉7.下列日期的达沃斯日出时刻,与到访期间其日出时刻最接近的是( )A. 2月20日 B. 6月20日 C. 10月20日 D. 11月 20日读我国甲乙两个不同纬度城市的某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列两题。
8.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 B.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甲的大9.在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受西北季风影响 B.亚欧大陆气压值最大C.我国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10.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的正午高度为0° B. A点的昼长为8小时C. B点的北京时间是0点D.图示时刻全球同一日下图为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AOC为晨昏线,其中A、C在赤道上,O点是晨昏线和70°N的切点。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经典习题A组基础巩固下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昼夜分布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S,阴影区域为T1日期黑夜范围,斜线区域为T1日期过后的T2日期黑夜范围。
据此完成6~7题。
1.T1日期,世界时为()A.2月6日6:00 B.2月6日20:00 C.11月7日6:00 D.11月7日20:002.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日期昼长相同的日期约为()A.12月7日前后B.2月6日前后C.5月7日前后D.8月7日前后【答案】1.C 2.B【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半球为南半球;T2日期,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现象,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T1在9月23日之后、12月22日之前,A、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90°E经线上,时间为12时,因而,0°经线的时间为6:00,C项正确,D错误。
故答案选C项。
第2题,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日期昼长相同的日期,应该是与T1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日期,即与冬至日间隔的日期相同,T1时期在冬至日之前,另一日期在冬至日之后,春分之前,约为2月6日前后,B正确。
故答案选B。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前后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3~5题。
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5.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3.D 4.B 5.D【解析】第3题,北半球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小于12小时。
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
读表格,四地中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是丁地,属于南半球的是丁地,D对。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作业1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2.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3.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南极圈D.北极圈5.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C.都围绕太阳转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7.春分日,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哈尔滨B.北京C.合肥D.广州8.读地球公转的位置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填字母)(3)地球由A向B运动时,在此时段内,南极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北半球的昼长逐渐________。
(4)甲、乙两图所示状况,地球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________,乙图________。
(填字母)(5)当地球位于图中C时,府中日出方位,日落方位。
府中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为。
(6)当地球位于A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作业12)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下图,据此回答1、2题。
1.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6′°34′°°2.该地的纬度可能是: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关于北京、合肥、广州三地的比较,正确的是: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合肥>广州B.夏至日昼长:北京>合肥>广州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广州>合肥>北京D.地转偏向力:广州>合肥>北京4.冬至日后,府谷中学昼长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长C.先减小后增长D.先增长后减小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核心素养提升练五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下图,完成1、2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B.L所代表的夹角为30°C.地球经过H点,公转速度最慢D.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南移2。
当地球位于M点时()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B。
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C。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D。
北半球太阳从东北升起【解析】1选A,2选B。
第1题,读图可知,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L所代表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当地球经过H点时,为北半球冬至日,不是公转速度最慢的时候;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不一定南移。
第2题,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M点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无极昼地区太阳从东北升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3~5题。
3.夏至日,入住的游客可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该游客选择的户型是()A。
① B.② C.③D。
④4。
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该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想在此地再次体验相同的情景,需要滞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A.一个星期B。
十天C。
半个月 D.一个月5。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33°51′S,151°12′E)的游客,于2018年1月入住该宾馆.与悉尼相比,该地()A.白昼时间较长B。
日出时刻较早C。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D。
正午物影较短【解析】3选A,4选D,5选C。
第3题,夏至日,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各地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结合图示方位可知,图示①位置的阳台朝向西北,可以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第4题,“立竿无影”现象的出现说明此时太阳直射20°N,体验相同情景的最短时间应该是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到北回归线,之后南移,当再一次直射北纬20°时,太阳直射点一共移动了约7°,因此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时间约为1个月。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习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1、下列节日中,上海白昼最长的是()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2、当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3、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变大,那么()A.热带范围变大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大D五带范围不变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变慢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昼长夜短 D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向北移动5、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A. 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B 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6、夏至日,某地(320N,1210E)为使太阳能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则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α应调整为()A. 23.50 B 35.50 C 8.50 D 55.502002年3月21日的日历上反映春分时刻为3:14(北京时间),回答7~8题:7、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3026′N、1200E )B(00、108.50W)C(23026′S、108.50W)D(00、1200E )8、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A. 1800、00 B 1800、1200E C 1800、41.50W D 1800、71.50E9、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10、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正值夏季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题读下图分析回答13—1411、直射点处在d 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赤道上昼夜平分B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D .南极圈以内为极夜12、直射点移动从d→a 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B .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C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D .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远日点13、一年中每天正午有日影且都是朝北的地方是:( )A :南极点B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各地C :北半球各地D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各地区。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单选题南半球某地(105°E)某同学对每天的日落时间进行了观测与记录,绘成图。
读图完成1~2题。
1.p日的节气可能为( )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2.该同学在m至n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大约( )A.4个月B.6个月C.8个月D.10个月1.C2.B [解析] 第1题,p日期日落最早,应为南半球昼长最短日,该日节气应为夏至。
第2题,该地位于105°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m、n所对应的日期该地应为18时日落。
该地m到p时段日落越来越早,白昼越来越短,说明m为春分日,则n为秋分日,所以m至n 时段大约为6个月。
为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往往使街道与经线之间成30°~60°的夹角。
图为36°N某城镇街道与经线关系图。
据此完成3~4题。
3.在春分日,不考虑任何遮挡问题,阳光能从图中的窗户中直接射入室内的时段大约是( )A.6—9时B.9—12时C.12—15时D.15—18时4.正午过后两小时,该地建筑物日影终年朝向 (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3.D4.A [解析] 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由于街道与经线夹角为45°,春分日当天太阳大约在当地时间15时通过图示窗户照进室内,而该日的日落时间为18时,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4题,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全年正午过后两小时,即当地地方时14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建筑物日影朝向东北。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酷爱旅游,他在图中所示P城旅游时,拍下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仪式与日出同步)。
王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30分。
读图回答12~13题。
5.王先生拍摄照片时,P城当地时间为( )A.3:30B.7:30C.11:30D.13:306.这一天的北京夜长约为( )A.9小时B.11小时C.14小时D.16小时5.B6.A [解析] 第5题,结合图文信息知,P城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正好早两个小时;北京时间此时为5:30,计算知P城当地时间为7:30。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解析版一、选择题下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若黄赤交角大小为23°,则②的度数A. 23°B. 46°C. 67°D. 90°2. 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26′,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26′,则A. 热带范围增大1°B. 北温带范围减小1°C. 北寒带范围增大1°D. 南寒带范围减小1°【答案】1. C 2. C【解析】【1题详解】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③和④的夹角①为黄赤交角,②为黄赤交角的余角。
若黄赤交角大小为23°,则②的度数为67°。
【2题详解】黄赤交角增大到24°26′,则回归线度数变为24°26′,极圈度数变为65°34′,热带范围增大2°,北寒带和南寒带范围分别增大1°,北温带和南温带范围分别减小2°。
下图是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地球光照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表示12月22日前后光照图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4. 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①②③图北极圈内均出现了极昼现象,因此三幅图均为6月22日前后的日照图;④图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为12月22日前后光照图。
【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
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甲地距直射点纬度差最大,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正午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正值当地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6. 图中地面上箭头P指示的方位是A. 东B. 南C. 西D. 北【答案】5. D 6. D【解析】【5题详解】箭头①②③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示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应为夏至日,③示意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应为冬至日,②居中,应为春分日和秋分日。
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填空题1.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 北半球这一天称为__________ 。
2.春分日前后的3、4、5月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 南半球的__________ 。
3.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___ 北半球这一天称为_________ 。
4.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5. 每年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 (节气)太阳光直射赤道。
6. 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分界线。
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所在学校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_ ,白昼最长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白昼最短的时间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 日,昼夜等长的时间是________ 月__________ 日或________ 月__________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为 __________ 月 ________ 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为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二、单项选择题()8.6 、7、8月是南半球的__________ 。
A. 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 南回归线是_______________ 。
A. 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B.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 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10. 下列关于北温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
2022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读我国两所中学作息时间表(部分)(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夏季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7:30分(当地时间)。
读下表完成1~3题。
1.造成光明中学与育才中学夏季作息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当地作息习惯不同 B.纬度位置不同C.经度位置不同 D.两地学校要求不同2.育才中学可能位于( )A.江西省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河北省D.黑龙江省3.光明中学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下图为某地一天文爱好者于2020年4月16日观察到的三星伴月天文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该天文爱好者观察到图示天文景观的时间为( )A.清晨 B.正午 C.黄昏 D.子夜5.该日观察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应为( )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B.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D.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甲地进行天文观测。
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12时20分在甲地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夜晚测得的北极星高度。
完成6-7题。
6.甲地位于北京的()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7.当太阳高度出现在图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为冬至日B.该日晨昏线为南北走向C.该日当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D.图中太阳高度和北极星高度测量时间间隔为12小时逆光拍照可使被拍摄物显出有光的轮廓,达到丰富层次,增加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因而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拍摄手段。
2017年冬季,某一摄影爱好者在河北张家口坝上旅游景区逆光拍摄了一幅照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8-9题。
8.摄影爱好者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大约是()A.5:30 B.16:30 C.12:30 D.18:309.摄影爱好者位于照片中的这一片树林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下图示意海口某栋住宅楼(约20ºN,110ºE)二至日8时和16时的日影(注:本题所涉及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单项选择题“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附近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这里现存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下图),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
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
据此回答1~3题。
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 )A.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B.泰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答案:C解析: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点正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冬至日,泰山6点后日出东南方向;冬至日接近1月初,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
2.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因为这里( )A.平原地势平坦,牧业发达B.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C.人口比较稀少,技术落后D.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小答案:B解析: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原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中原人对周而复始的气候规律的总结,是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积累的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中原地势平坦,耕作业发达;我国文明发源地,人口比较稠密,当时技术先进;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大。
3.下列节气与我国习俗对应正确的是 ( )A.立春——河南打春牛、勤耕种B.立夏——吉林腌酸菜、储冬粮C.立秋——广东加棉衣、添厚袜D.立冬——西北日夜分、忙收割答案:A解析:立春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自然界万物复苏,在这一天河南有打春牛等习俗;每年到霜降季节,吉林腌酸菜、储冬粮;广东纬度低,立秋后气温还较高,不用加棉衣、添厚袜;秋分西北日夜分、忙收割。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2-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是一个全体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时刻,亿万国人在那一刻通过电视直播画面,见证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
据此回答1~2题。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对接对全球状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当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减慢B.长江正处于最高水位期C.济南的杨树叶正在纷纷下落D.华北平原正处在小麦收割期解析第1题,11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甲为2月22日,排除;丙为北半球的夏季,排除;丁地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排除。
第2题,由于对接时恰好是北半球的秋季,因此C选项正确,此时地球正在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在加快,排除选项A;长江夏季水位最高,排除选项B;华北平原收割小麦是在夏初,排除选项D。
答案 1.B 2.C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3~5题。
3.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B.14时C.20时D.16时4.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5.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解析第3题,根据经线的排列可判断P地位于昏线和西经75°的交点处,由材料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可计算P地时间为20时。
第4题,根据P 地20时日落,可推断该地下午昼长约8小时,即昼长约16小时;由于漠河大致位于北纬53°,而P地大致位于南纬53°,P地的昼长约等于漠河的夜长,所以,漠河夜长约为16小时。
第5题,根据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情况,可推断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的冬半年,所以,美国中部小麦没有成熟,江淮地区寒冷,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处于洪水期,地中海北岸处于冬季,连日阴雨。
湘教版地理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来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的地区2.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下图为12月22日前后甲、乙、丙、丁四个都市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据此回答3~4题:3.四都市位于南半球的是()A.甲都市B.乙都市C.丙都市D.丁都市4.关于甲都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春秋分是昼夜等长B.一年只有一次直射C.地球自转线速度在全球各纬度中最小D.每天日出时刻都为当地时刻6:005.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北半球夏季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下列地区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A.15°NB.0°C.35°SD.70°N济宁市(约为35°N)某中学高一学生对网上一页日历产生了爱好,以下是他们依照图示信息作出的判定。
据此回答7~8题:7.秋分现象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是()A. 0°B.12.5°NC. 23.5°ND. 23.5°S8.从白露到秋分时刻段,下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济宁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C.济宁昼短夜长D.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步变慢如图是南半球某地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9~1 0题:9.这一天,太阳直射在()A.0°B.20°NC.20°SD.23.5°N10.该地一年内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是()A.70°B.23.5°C.20°D.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专门强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第四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原创题)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2010年2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解析】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
2月14日地球离开近日点(1月初)1个多月,故靠近乙处。
【答案】 1.A 2.B某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条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喷喷称奇。
据此回答3~4题。
3.此景象发生时()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北极点出现极夜期间D.南极点出现极昼期间4.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A.4月18日前后B.6月11日前后C.8月11日前后D.10月6日前后【解析】“立竿无影”反映太阳直射现象。
此景象发生在7月1日,是在夏至日过后10天左右,故另一次可能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的10天左右。
【答案】 3.A 4.B(2010年北京东城检测)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5~7题。
5.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A.a B.bC.c D.d【解析】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昼长达最大值;d地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昼长都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故该地为北极点,位于北半球。
【答案】 D6.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A.a、c、b、d B.a、b、c、dC.d、c、b、a D.c、d、a、b【解析】a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 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 快;d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单选题某科研小组对我国某海岛(见图甲)进行了考察,并观测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乙)。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舟山群岛B.台湾岛中部C.钓鱼岛D.南沙群岛2.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北方的时间大约是(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1.D2.A [解析]第1题,读图乙可知,该地一年中约有1/4的时间正午太阳位于北面的天空,故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且离北回归线有一定距离,D项符合。
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一年中约有1/4的时间(3个月)正午太阳位于北面的天空,A项正确。
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
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B.120°E、23°26'NC.60°W、23°26'SD.60°W、23°26'N3.D4.C [解析]第3题,根据0°经线和120°E经线的分布确定地球自转方向,知该半球为南半球;根据AC为昏线确定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最后确定日期。
第4题,结合上题解析,知此日为冬至,可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根据图中120°E的地方时(0时)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
据此回答5~6题。
5.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6月22日前后地球上( )A.极昼和极夜最低纬度的距离会缩小4'B.温带范围会扩大4'C.热带范围保持不变D.极昼、极夜的范围会向高纬缩小6.若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0°,则下列地理现象不会消失的是( )A.四季更替B.回归年C.极昼极夜D.太阳日5.A6.D [解析]第5题,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由66°34'变为66°32',则南北极圈度数也由南北纬66°34'变为南北纬66°32',极昼、极夜的范围向低纬扩展,南北极圈的距离缩小4'。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24)1.2.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分层练)我国甲地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日出方位观测,图4为同学们测得的P、Q两日甲地日出时直立竿影方位(虚线为竿影方位,0点为直立竿位置,α表示日出竿影的夹角,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
据观测,P日大同(40°N,114°E)正午太阳高度高于甲地。
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位于大同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2.与P日相比,Q日甲地()A.晨线与经线夹角更大B.日落时间更早C.正午太阳高度更低D.白昼时间更短3.甲地日出竿影的夹角最大的两日是()A.春分日与秋分日B.夏至日与秋分日C.秋分日与冬至日D.夏至日与冬至日【答案】1.B 2.A 3.D【解析】1.大同40°N在P日正午太阳高度高于甲地,而甲地在我国,我国都在北半球,这说明甲地纬度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远,说明甲地纬度比大同高,在其偏北位置;据图示信息观察正西方位线几乎平分α角,这说明P日和Q日的日出方位关于正东方位附近对称,而太阳在正东附近日出是当地地方时6时,据PQ 两日的日出时间可推知甲地正东日出的北京时间是5:00附近,所以推断甲地经度在135°E附近(在北京时间120°E以东15°),甲地位于大同114°E的偏东侧。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据图示信息可知Q日太阳日出东北,而P日太阳日出东南,甲地位于我国北半球,说明Q日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P日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纬度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的昼长长于冬半年,日落时间更晚,正午太阳高度更大,BCD错误;日出正东附近晨线与经线夹角为0,日出方位角与正东方位夹角越大晨线与经线夹角越大。
据图示信息可知Q日的杆影与正西方位线夹角稍大于P日,说明其日出方位角与正东方位相差较大,故此判断Q日甲地晨线与经线夹角更大,A正确。
第0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杭州(30°16′N,120°12′E)、乌鲁木齐(43°48′N,87°36′E)的两位高中地理老师,相约于2022年10月30日拍摄当地日出或日落景观,乌鲁木齐该日昼长约10小时20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在乌鲁木齐拍摄照片的北京时间和镜头朝向,最符合的是()①4:03东偏北①8:59东偏南①17:10西偏北①19:20西偏南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此时地球的轨道位置最接近()A.P处B.Q处C.L处D.N处【答案】1.C 2.B【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根据乌鲁木齐2022年10月30日的昼长(约10小时20分)可计算出该日此地日出地方时是6:50左右,此时北京时间是8:59左右,太阳在东偏南,照相机镜头朝向是东偏南,①正确;然后再计算该日日落地方时是17:10左右,此时北京时间是19:20左右,此时太阳在西偏南天空,照相机镜头朝向是西偏南,①正确。
综上所述,①①正确,C对,排除ABD。
故选C。
2.10月30日是北半球秋季,地球运行在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轨道段。
观察图2,PQ两处比LN更靠近近日点。
注意图中的公转箭头是顺时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Q点是从秋分日向冬至日公转轨道段,此时地球的轨道位置最接近Q处,B对,排除ACD。
故选B。
【点睛】太阳视运动的判断,关键在三个点:日出点、正午点、日落点,要找准三个时间点的太阳方位及对应的地方时。
夏至日的太阳视运动,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春、秋分日的太阳视运动,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冬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该日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意大利小村落维加内拉座落于深谷底部,四周高山林立。
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村落得不到阳光的照射。
后来,村民们安装了巨大的镜子,利用镜子反射阳光照明。
随着太阳的移动,反射镜相应进行倾斜(倾斜角度为反射镜和地面的夹角)和转动,始终让阳光向下反射(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