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物理1.4气体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47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物理气体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和状态方程。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气体的基本性质。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气体的微观本质。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气体的特点和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
1. 气体的基本性质:教师介绍气体的分子速度较高,分子间空隙较大等基本性质。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通过对气体分子的运动特点进行分析,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PV=nRT。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教师讲解如何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问题分析和计算。
三、实验
教师设计一个与气体状态方程相关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巩固理论知识。
四、练习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提高对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气体性质和状态方程的理解。
六、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内容。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高中物理》
2. 实验器材
3. 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练习与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授课时数:3学时主要内容: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模型2. Dalton 定律与Amagat 定律3. 实际气体的PVT性质4. 范德华方程5.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6. 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重点:1. 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模型2. 重点掌握Dalton 定律与Amagat 定律3. 重点掌握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4. 重点掌握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难点:1. 理想气体模型及其理论解释2.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3. 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及有关计算教学方式:1. 采用CAI 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 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3. 作业:习题2,5,7,10,12,16,184. 答疑:(a) 课后答疑;(b) 通过网络答疑。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Boyle R定律 PV=常数(n,T一定)Gay J-Lussac J定律V/T=常数(n,p一定)Avogadro A定律V/n=常数(T,p一定)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 (m/M)RTR=8.314510 Pa.m3.mol-1.K-1 =8.314510 J.mol-1.K-1计算时可取R=8.315 J.mol-1.K-12.理想气体模型(1)分子间力(2)理想气体模型理想气体在微观上具有两个特征: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由研究低压下气体的行为导出的,各种气体在适用该方程时有些偏差,压力越低偏差越小,在极低压力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准确地描述气体的行为。
3.摩尔气体常数先测量某些真实气体在一定温度T下于不同压力p时的摩尔体积V m然后将PV m对p 作图,外推到p→0处,求出对应的PV m值,计算R值。
1.2理想气体混合物1.混合物的组成(1) 摩尔分数(2) 质量分数(3) 体积分数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应用3.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B 的分压P B 等于它的摩尔分数与总压P 的乘积4.阿马加定律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体积具有加和性,在相同温度、压力下,混合后的总体积等于混合前各组分的体积之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1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1.3 位置、位移和路程1.4 速度和平均速度1.5 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第2章力和运动的关系2.1 力2.2 牛顿运动定律2.3 非平衡力的作用2.4 摩擦力第3章动力学方程3.1 动量3.2 动量定理3.3 动量守恒定律3.4 动能定理第4章机械能4.1 机械能守恒定律4.2 机械能的转化4.3 机械能的守恒条件4.4 功能原理第5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5.1 简谐振动5.2 振动的描述5.3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5.4 波的干涉与衍射第6章电磁感应6.1 电磁感应现象6.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6.3 楞次定律6.4 自感现象第7章电流与磁场7.1 电流的磁场7.2 安培环路定律7.3 电磁铁7.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8章电磁波8.1 电磁波的产生8.2 电磁波的传播8.3 电磁波的能量与动量8.4 电磁波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感应、电流与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波的干涉与衍射、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运动员百米冲刺、振动的琴弦等,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和力的关系。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机械能、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感应、电流与磁场、电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