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23 学与问》优课导学案_0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8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23学与问_苏教出示:第四自然段4.交流:●“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①简单交流两句诗的意思。
你们小时候读这首诗,产生过疑问吗?②(点红“读”)同样是读,可是沈括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想”●“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①抓动词:“问”——请教能者②“兴许”——答案不确定●“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①抓动词:“放”——思考●“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①抓动词:“发现”——观察“明白”——思考5.通过沈括的生动事例,作者告诉我们:问思结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板书:自问三、小组合作,对比阅读1.两则事例,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1)都喜欢问问题。
师:哥白尼和沈括身上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但这篇文章写的是他们——爱问问题。
这说明列举事例要紧扣观点。
(2)都获得了成功。
小时候的事。
师:有趣的发现,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作者选成功人物小时候的事例?(有说服力,给小孩子看的)师: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根据交流对象的不同,选择贴近他们的事例来说明,更容易让对方理解接受。
2.同学们,这是我们从两则事例中读出的相同之处,那么,它们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1)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哥白尼的事例重点说明要“好问”,沈括的事例只写了他问的一个问题,但是详细写了他怎样去问的,又怎样通过观察思考解开这个问题,强调要“思考”。
(2)人物国籍不同。
更有说服力。
(3)问题来源不同。
一个来源于生活,一个来源于学习。
说明我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养成“问”的习惯。
3.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对比阅读了两则事例,读出了一些相同之处,也读出了一些不同之处。
从中,我们知道了作者的观点——出示(读)。
23 学与问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请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板书:说理文)它明确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生说,教师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3.是呀,文章开门见山地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板书:观点)齐读: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4.为此,作者选取了哪两个人物的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的?(板书:举事例)(板书:哥白尼、沈括)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我们先走进哥白尼。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哪些语言文字能感受到小哥白尼的好问?(可简单写一写批注)(生读)出示第二自然段1.交流:预设: (1)经常:说明他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
(2)缠着:可以看出他不达目的不罢休。
从“缠着”你联系生活实际怎么理解。
师:透过这个“缠着”,我们仿佛能看到哥白尼好问的画面,你能展开想象吗?出示:妈妈正(),他。
爸爸正(),他。
(生想象交流)(3)从文中的省略号,可以看出哥白尼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
师:你有一双慧眼,找到这个标点。
因此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文中关键的词句,而且还要关注每一个重要的标点符号。
(4)想象一下,小哥白尼还可能问哪些问题?(生说)师:你也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从一个省略号中思考了这么多问题。
2.师:是呀,出示:哥白尼对科学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理解“不懈探求”)3. 哥白尼正是从小就好问,所以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知道他取得的成就吗?(生说)师提示:介绍人物信息的时候要抓住关键的信息。
请看(课件出示哥白尼图片及成就)看,这就是哥白尼,谁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
4.师:哥白尼取得成功的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再读: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哥白尼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已经有500多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问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循循善诱的教导我们的。
23 学与问【教材分析】《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
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
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整个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是他对科学不懈探求的开始。
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与“问”的关系。
3.了解课文是怎样说明事理的,懂得“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4.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1.理解“学”与“问”的关系。
2.了解课文是怎样说明事理的,懂得“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明了文章的观点,知道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说明观点的。
2.通过课文2、3自然段的学习,体会“问”的重要性,懂得“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看拼音,写词语。
yào shi ào mìshěn kuòáo xiánɡbú xiè tàn qiú wǔ cǎi bīn fēn ()()()()()()rì xīn yuè yìshun xī wàn biàn xiānɡ fǔ xiānɡ chénɡ()()()2.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辅相成:日新月异:瞬息万变:3.认真读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学与问》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先提出论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再进行论证:一、用哥白尼的故事说明“问”的重要性;二、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问、向谁问;三、用沈括的故事说明“问”和“思”要结合起来。
最后得出结论: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通观全文,虽然都是说理,但是不感到“枯燥”和“空洞”。
为什么?原因在于作者的观点鲜明,结构清晰,事例恰当,语言精练,比喻生动……很好地把道理寓于精彩的故事之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收获了知识,明白了道理。
本文为学生初步感悟议论文的特点,平时在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或给别人讲明某种道理时能自觉地借鉴其结构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例证很充分。
哥白尼从喜欢问导致对科学奥妙的不断探求,说明学是从问开始的;沈括从读古诗发现问题导致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说明问是从学中来的。
不同的事例证明了不同的观点,但都说明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在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中插入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要拜“能者为师”,这也是作者论证严密的地方。
三个自然段分别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向谁问”,问不到“能者”怎么办?综观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如《古诗两首》《大自然的文字》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都是以“读书有方”为主题。
所以教学本课,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说明事理的。
从而带动这一单元的主题教学,使学生对说明事理这一表达方式更加明晰。
而学生在四五年级已经学过《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几篇议论文,所以教学本课,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议论文阅读的新视界。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难点:学会围绕所讲话题,选择恰当的事例来说明所要表达的观点的方法。
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查字典、联系课文语境等方法,理解文中“日新月异”、“相辅相成”、“能者为师”等词语的意思。
第23课学与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理解“问”与“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鼓励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争做学习的主人教学重难点:理解“问”与“学”的关系。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本课是一篇(说理文),作者明确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还记得吗?(指名说)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比较两句话的位置,作者开篇提出观点,结尾得出结论,引出:首尾呼应。
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等式,那就是:知识=学+问(板书)2、质疑:显然,课本既谈到了“学”,又谈到了“问”。
但是,作者是平均笔墨来谈学与问的吗?还是有所侧重呢?这一节课,张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
二、学习新课1、学习第一节自由读本节,思考。
指名汇报,引导明确。
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质疑:作者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告诉了我们“问”的重要性。
那么“学”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呢?类比:我们这里是一所-----(学校),你们现在是一群-----(学生),你们每天来学校是为了-----(学习)。
你知道“学”重要吗?你明白“学”重要吗?你清楚“学”重要吗?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学,这方面的名言警句也很多。
指名说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小结:我们从小就已经知道了学的重要性。
对大多数人都已经懂得的道理,不需要多谈;而别人可能忽视的地方,才是我们应该强调的重点。
所以作者在本课侧重谈论了“问”的重要性。
过渡:为了说明“问”的重要性,文章先后列举了俩个事例,它们分别是(哥白尼和沈括)。
2、学习第2、4节自由读这俩个事例,配乐(不动笔墨不读书,写写自己的读书感受)。
《学与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本节课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入手,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
在教学中,目标实施,板块推进,注重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读悟、读说、读写相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
2.了解课文中哥白尼和沈括的两个事例。
3.懂得课文中与勤学好问有关的道理。
培养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的习惯。
4.引导学生了解说理性文章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求得真知。
教学难点:弄清2、3、4自然段之间说理层层推进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与问》,读题。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
说了和学与问有关的道理,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的名言警句,能把你收集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二、开放交流,初悟道理1.下面请大家翻开书,自读课文,找找文中有哪些和学与问有关的道理?2.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师:所以我们说有知识也叫有学问。
3.“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读懂问很重要,就像金钥匙,铺路石。
师:看来你读懂了。
4.“能者为师”。
师:什么叫能者为师?找找课文中怎么说的?生: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5.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6.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这句话也揭示了学与问之间的关系,用一个词来说就是?生:相辅相成。
师:谁也离不开谁是吗?(是的)7.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
三、结合事例,深化道理正如这段话中说的那样: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学,又要问,并将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与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说理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知道“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看似简单又很有学问的文章,齐读课题——《学与问》2.老师发现同学们课前不但读了书还动了笔,这就是会学习。
3.这些词语你们一定会读了。
(指名读)出示词语:不懈探求,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相辅相成,沈括,翱翔4.他读得对吗?你们觉得这些词语中还有哪些读音需要提醒大家的?(沈、翔、辅)(那就请你领着大家读读吧;我们一起来读)5.这几个词中,有两个词语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你发现了吗?(标出横线: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师:表示什么意思呢?(讲变化快、变化大)师:其实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还是有区别的,瞬息万变侧重讲短时间内变化多,而日新月异侧重讲变化大。
师:那么可以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哪里的变化呢?(家乡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这两个词还可以放在一起连用,你看。
(出示句子,指名读)6.听得出来,你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两个词语,那“相辅相成”又在文中的哪儿呢?7. 指名读。
(出示两句话)8.读得真不错,就像给我讲道理一样,自然流畅。
你能说说相辅相成的意思吗?(查字典:互相补充,互相配合)9.在这段话中,什么和什么是相辅相成的?10.大家一下子就说出了学与问的关系。
课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谁来读?(出示句子: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11.你能不能用“相辅相成”给它换个说法?你先想想,在这句话中,什么和什么是相辅相成的?(再指名回答)12.对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也是相辅相成的。
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呢?除了需要合理的饮食之外,还需要?(指名:自觉持久的锻炼)那什么和什么是相辅相成的呢?(指名:合理的饮食和积极的锻炼是相辅相成的。
超等学校“三环十步”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题:23、学与问年级学科:六年级语文时间:月日地点:四楼语文组需要课时:主备人:白玉丹参与人:徐晓庆文体简介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
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
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学与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本课教学的着力点。
因此,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创设情境,分析事例;由扶到放,自主体验;以读代讲,读中促悟;学练结合,巩固课堂。
在整个教学中,我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为主,采用读悟法,通过读、讲、练、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熟悉文体,理清结构,走进文本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与问》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什么?2.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3课《学与问》。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回忆说理文的结构,了解文体的特点,理清结构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熟悉事例。
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作者的观点和结论,了解列举的事例。
三、呈现观点,感受“问”的重要性。
1.作者在哪自然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指名读第一节。
2.读读观点,说说这句话作者强调的是什么?3.问有何作用?用文中句子回答。
4.比作“金钥匙”、“铺路石”说明什么?过渡:为了突出问的重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要用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证明,课文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段(2-3节)。
四、创设情境,分析事例,让学生“知问”、“会问”。
1.学生自学课文2-3自然段后,问:课文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2.请学生简介哥白尼的成就。
3.从“经常”、“缠”你体会到什么?4.如果你是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里的省略表示什么?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6.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请用文中句子回答,并把文中“你”改成“我”。
《学与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不懈探求”和“相辅相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大概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2-4自然段所论证的观点。
4.了解说理性文章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通过联系和比较感受“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了解说理性文章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通过联系和比较感受“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一)谈话导入1.在你看来,哪些人能称得上是有学问的呢?2.你能把学问换个词语吗?(二)质疑激趣1.(板书:与)师:学与问中间加上了一个“与”,你有什么问题吗?(生质疑)。
2.齐读课题。
二、学习字词,了解文体,理清脉络(一)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1.了解文体:《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板书:说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
2.联系旧知:回忆曾经学过的的说理性文章,说说这些课文有些什么共同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小结并板书: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板书: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板书:证明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板书:得出结论)听了老师关于议论文这一文体的介绍。
以及看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问题吗?(预:1、两者有什么关系?评:对,这就是这篇课文重点要阐述的观点,学与问的关系?)(2、这些有学问的人成才的秘诀是什么?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答案就在书中。
(二)学习字词1.出示词语:哥白尼沈括不懈探求勤学好问相辅相成自由翱翔2.第一行(1)指名读。
(2)了解人物: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哥白尼或沈括吗?3.第二行(1)指名读。
(2)理解词语:理解“懈”的意思,进而理解“不懈探求”的意思。
相机指导书写“懈”。
4.第三行(1)指名读。
(2)理解词语:理解“相辅相成”的意思,读文中含有“相辅相成”的句子。
(3)拓展迁移:文中说什么是相辅相成的?(学与问)学与()相辅相成的,只有(),才能()。
23、《学与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学与问》。
齐读课题。
2、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3、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呢?让我们共同继续第二十三课。
二、复习引出下文。
1、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出示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齐读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
出示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2、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
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3、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
板书:勤学好问“好”就是“喜欢、喜爱”的意思。
齐读词语两遍,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我们上节发现的一个秘密。
过渡:你相信文中说的观点吗?作者是怎样让你相信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起发现文中隐藏的秘密。
这三小节中,写到了两个伟人,一个是哥白尼,一个是沈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哥白尼。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片及人物的生平简介)看,这就是哥白尼。
请同学把这段文字读一读,想一想,他给你怎样的印象?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简介,我们知道了哥白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讨论。
(好问。
)学习导航(一):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好问的?从省略号你想象小哥白尼还会提哪些问题呢?3、指导朗读。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 学与问附件一:预习单23.学与问一、请读准字音,并规范书写生词。
Shěn kuòáo xiáng shùn xī wàn biànxiāng fǔ xiāng chãng rì xīn yuâ yì二、阅读课文,填写自己的收获。
1、全文的论点是、。
2、第四自然段中的总起句是。
3.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
4、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三、搜集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
四、搜集关于哥白尼与沈括的相关资料。
五、预习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记录下来。
附:沈括的趣闻轶事:弹琵琶手指位置没有错还有一次,一些人看开封相国寺里一幅壁画,壁画上画着管乐队在演奏。
有人说画家画错了,理由是管乐演奏者在吹“四”字音,可是那个弹琵琶的手指不是在拨“四”字音所在的上弦,而是掩着下弦。
沈括仔细琢磨以后,钦佩地说,这位画家太高明了,很精通音乐!接着他用亲身体验作了精辟的说明:弦乐同管乐是不同的。
吹奏管乐,手指按在什么部位就发什么音,是同时的;弹琵琶就不同了,手指先拨弦,然后才发音,也就是动作要比声音早。
所以,演奏管乐的人在吹“四”字音的时候,弹琵琶的人的手指已准备拨下一个音了。
在场的人无不为沈括的高见所折服。
沈括处处精细观察,事事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是他取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b、哥白尼的故事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老师不在。
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
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
单元七主备人李宝升执教人李宝升课时第2课时课题23 学与问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要点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难点: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预案个性设计一、听写词语钥匙疑团殿堂日新月异好奇强健探求瞬息万变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2) 理解“不懈追求”。
(3) 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 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4)问:向谁问?(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6)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1)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2)自己读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理解古诗意思,知道沈括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4)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5)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6)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简要地写下来。
板书设计23 学与问勤学学与问结合养成习惯好问评价与反思。
23学与问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文章说明的道理,知道文章借助哥白尼的例子,说明掌握学问是从问开始的;借助沈括的事例,说明有了问题还要善于观察才能掌握到更多的知识。
2.能初步明白文章层层深入,推进论证的逻辑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3课,一起来读读课题。
2、这是一篇说理文,作者在写这类文章的时候通常分为三个部分: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那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呢?【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3、紧跟观点,作者还写了一句话(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齐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①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扣住“金钥匙”“铺路石”来体会问的重要性)②作者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比喻)告诉我们“问”对于学习知识和通向成功是多么关键、多么重要啊!齐读这句话。
4、那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个观点的呢?(举了哥白尼和沈括的例子)(这段话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这儿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那我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呢?引出举例论证)板书:举例二、品读文字,感悟道理。
1、学习“哥白尼”的例子(1)自由朗读课文第2段,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哥白尼?圈画出你认为值得关注的词语。
(非常喜欢、充满了、经常缠着、问这问那、不懈)好问(还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你愿意来读读这段话吗?(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好问,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还从哪儿能让你感受到他的好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为什么、他只问了这三个问题?……)小时候的哥白尼满脑子装着——为什么(点红),而且是无数个(省略号点红)谁来读读他的这些问题?他问的这些问题怎么样?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些问题——稀奇古怪。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与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解:《学与问》这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课文都是跟学习有关的。
本课围绕“勤学好问”这一观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文章作者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然后列举了哥白尼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接着紧承上文,引出解决问题要善于求教,拜能者为师。
另外还举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说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在深化中心论点的同时,号召同学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全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
与之前的说理文不同,本篇文章的两个事例不仅有中外的关系,事例典型,而且各有侧重,其中哥白尼的事例重在于问,沈括的事例重在于学,但他们学中有问、问中有学,并且两个事例都有叙议结合,做到了事与理的结合,证明观点说服力更强。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说理文的经验,对于说理文的结构、选材特点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学习本篇说理文的同时,又教会学生新的品味说理文语言的方法和写说理文事例的方法。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能理解“好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并善于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做学习的主人。
3.学会说理文事例的选材、说理文事例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1.理解“学”与“问”的关系。
2.学会说理文事例的选材、说理文事例的写作特点。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
”因为课文中精妙的语句,朴实无华而又富含哲理,并没有多少讲解的必要,所以我采取读悟理解学与问的关系。
其次,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运用,学生在运用课文语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体会了学与问的重要性。
最后,利用教材引领学生去理解和运用“学”与“问”的方法,在掌握“学”与“问”方法的同时不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体现了文本价值与学科特性。
设计思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主要分四个板块:一、回顾中心,复习学与问二、精读语言,理解学与问三、内化语言,质疑学与问四、课外作业,拓展学与问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赠送“学”与“问”相关的名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美)爱因斯坦学无涯而问不止,问无休而学有成。
——(战国)荀子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宋)朱熹……【设计意图:赠送名言,既是对学习“学与问”关系的一个铺垫,也是使学生与教师成了地位平等的朋友的体现,他们会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满足,同时,学生们也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为师生间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回顾中心,复习学与问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本篇说理文主要讲了什么?《学与问》这篇说理文主要围绕“勤学好问”这一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复习哥白尼的事例告诉我们的道理。
(1)你从哥白尼的事例中懂得了什么?(从哥白尼的身上懂得了“问”的重要性,知道了不懂就问。
)【板书:问】(2)不懂就问,可以向谁问?(“能者为师”,向能者问。
)【设计意图:回顾本篇说理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明确学与问的关系。
回顾上节课所学,明确“问”的重要性,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二、精读语言,理解学与问(一)学习沈括事例1.你了解沈括吗?请学生介绍沈括。
【出示】沈括(约1033-1097):字存中。
北宋年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医学等学科中都有重大成就,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王安石变法期间,沈括被任命为负责观测天象、制订历法的司天监长管。
他用自己制定的《奉元历》代替旧历,提出《十二气历》代替农历,《十二气历》比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还要合理,可惜未被采纳;在历史上他第一个指出了地磁场存在磁偏角,比欧洲人要早400年;数学上创立“隙积术”、“会圆术”;著医书《良方》《灵苑方》。
他晚年居住润州(今江苏镇江)的梦溪园,专门从事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26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库。
2.快速浏览第4自然段,沈括的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学生齐读这句话。
3.【出示】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词句可读出沈括善于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圈画关键词句,做批注。
预设:(1)勤学好问。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生汇报:沈括在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体现了沈括善于勤学好问。
①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四月山下的桃花都已凋谢了,而山上的桃花刚刚盛开。
)②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诗。
③沈括读诗善于勤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科学问题,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指导朗读。
【板书:学】④知道这首诗的后两句吗?(“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生汇报:沈括不懂就问妈妈,体现了他的好问。
①问妈妈得到答案了吗?“兴许”是“也许”的意思,这只是推测,沈括并不是就信了,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②想象说话:当他吃饭时会想起:为什么同时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当他会想起:?当他会想起:?……③沈括真是个好问的孩子。
指导朗读。
(2)观察思考。
“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生汇报:沈括去深山的寺庙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体现了沈括善于观察思考。
①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度。
)沈括真是个善于观察思考的孩子。
②沈括对于妈妈给的答案没有盲从,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获得正确的答案,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4.小结。
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情感与文中的主人公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加深了对人物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探究学与问关系【出示】有人说,哥白尼的学问都是“问”来的,沈括的学问都是“学”来的,你赞同吗?1.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理由。
2.小组推荐汇报。
(1)从“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可看出哥白尼“问”中也有“学”,作者写哥白尼事例是强调了“问”的重要性。
(2)沈括遇到问题不懂就问,可看出“学”中也有“问”,然后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答案。
3.哥白尼的“问”中有“学”,沈括的“学”中也有“问”。
作者在写哥白尼例子是强调了“问”的重要性,沈括的例子强调了要把“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侧重“学”的过程。
【设计意图:适时抓住文中的具体语句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学到的方法,切实体现了做学问要边学边问的思想,与课文的主旨一脉相承。
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学与问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也为下文学习本篇议论文的选材和结构的独特奠定基础。
】(三)得出结论1.与学过的说理文比较,发现不同之处。
【出示课文】快速浏览课文《谈礼貌》《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
这几篇文章都是举了几个类似的例子证明一个观点,而本文各有侧重地选择了两个不同的事例,这也是本篇说理文与以前学习的说理文在选材上的不同。
但哥白尼的“问”中也有“学”,沈括的“学”中也有“问”,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2.体会如何做学习的主人。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
(1)什么是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学”与“问”是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2)小鸟少了一只翅膀还能自由翱翔吗?(3)可见——“学”与“问”的重要性。
(4)指导朗读。
(5)反复提问: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6)【出示】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请同学们齐读。
【板书:学习的主人】3.结合实际谈体会。
课文学到这里,相信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联系自己学习生活谈一谈体会,也可以说说你又想起哪些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4.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先提出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然后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只有在问中学,在学中问,才能求得真知。
5.【出示】质疑:作者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事例说明了“勤学好问”的重要性,这两个事例能否调换?这节课我们先不探究,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下节课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得出结论,让学生明白只有在问中学,在学中问,才能求得真知。
以前学过的说理文中的几个事例都是类似的,设置质疑问题给学生思考发现本文的独特之处,由于本节课后面还有任务,此环节安排下节课完成。
】三、内化语言,质疑学与问1.学完了课文,也收获了许多道理,但是我感觉这篇文章跟学过的说理文有一点没进步,所写事例还是一点都不生动,老师改动了一下。
【出示改动的文字】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扑闪着大眼睛问他们:“爸爸爸爸,你说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呢?”爸爸愣了一下,抚摸着哥白尼的头微笑着说:“这个呀,我也不知道,等你长大了应该就知道了吧。
”“我还想知道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哥白尼小声地说,“我还有好多问题呢,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来?……”爸爸哑然失笑:“这个呀,我还真回答不出来呢,帮不了你!”(1)指名朗读。
(2)我加了些什么?(细节描写)加了这些细节描写,你觉得好不好?(在写记叙文时,事例要求具体生动,能表达真情实感。
但是在写说理文事例时只把事例概括写出来。
)我学会了一招,写说理文的事例时要概括地写。
【板书:概括地写】(3)我又省了些什么?这部分文字可以不要吗?(在说理文的事例之前或者之后用一句道理总结事例,和事例形成叙议结合,增强了事例的说服力。
)【出示学过的说理文】找出学过的这些说理文中叙议结合的句子。
沈括的事例中有没有?我又学会了一招,写说理文的事例时要做到叙议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