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技术(5)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152
七大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电气、交通运输、居民住宅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技术手段。
下面介绍七大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一、火灾隐患排查技术火灾隐患排查技术是指通过对工厂、建筑、交通工具、居民住宅等场所进行全面的排查,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排查包括对电气设备、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等进行检查,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和巡视。
二、火灾报警技术火灾报警技术主要是通过安装烟雾报警器、火灾报警按钮等设备,当发生火灾时自动发出警报信号,提醒人们及时逃生和报警。
同时,还应与消防设施联动,自动启动灭火系统,减少火灾蔓延的危险。
三、灭火技术灭火技术是指在火灾发生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灭火源的技术手段。
常见的灭火技术包括灭火器、水系统、泡沫系统等。
在选用灭火器材时,要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和场所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灭火器材,并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灭火技能。
四、防爆技术防爆技术主要是指在易燃易爆场所,对设备、工艺和操作进行控制和保护,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防爆技术包括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工艺、设立防爆区域等。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防爆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积尘,避免电火花的产生。
五、防火隔离技术防火隔离技术是指在建筑物、工厂车间、储存仓库等场所,采取措施实现防火隔离,以防止火灾的蔓延。
包括使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等设施,确保火灾不能跨越隔离区域。
同时,还要合理布置出入口和疏散通道,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六、应急疏散技术应急疏散技术是指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的技术手段。
包括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指示灯、紧急逃生通道等,提供合适的疏散路径和设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此外,还需要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人员的疏散意识和应对能力。
七、安全培训与管理安全培训与管理是防火防爆安全的基础,通过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现代社会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行业中,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防火: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火灾或尽早扑灭火灾。
防爆:指对容易爆炸的物质(如液态、气态燃料、爆炸物等)采取措施,保障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由此可见,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安全,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二、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由于使用了各种化学药品、烟花、炸药等易燃易爆的物品,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其破坏力是非常大的。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应用对工业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盈利与发展。
1、建设可靠的防火防爆设施和设备防火防爆设施和设备是保障工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必须建设可靠、高效的设施和设备,第一时间发现和扑灭火灾和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管理体系,对全面加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管理非常必要。
可以从制度、机构、技术等方面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加强员工防火防爆的培训员工素质和技能是防火防爆安全关键的因素之一。
员工必须通过培训,了解消防、防爆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达到支撑企业防火防爆管理的目的。
三、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应用。
下面是几点常见的注意事项:1、居民区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楼在居民区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楼。
如油漆、汽油、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这些物质一旦泄漏或着火,就会引起严重的灾难。
2、厨房使用气体要注意安全在燃气灶具上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要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压力阀,使用正确的用具,及时关闭燃气阀门,避免燃气泄漏和意外火灾。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使用各种设备,防范和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门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在建筑、化工、能源等领域,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在以下内容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防火技术1.防火材料使用: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并且在建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场所的要求进行防火分区,保证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
2.防火电气系统:建筑物的电气系统是火灾的高风险区域之一,因此应对电气系统进行全面的防火措施。
包括正确选择电气元件、安装防火电气槽道和箱体以及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等。
3.防火安全通道:对于有较大人员流动的场所,建设合理的防火安全通道是非常重要的。
通道应保证通畅、无障碍,同时还需要能够承受火灾时的高温冲击和烟气侵袭。
4.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安装火灾报警系统是防止火灾扩散的重要手段。
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变化,并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逃离火灾现场。
5.灭火设备和器材:安装适量的灭火器、消防栓和喷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还要确保这些设备和器材能够定期检修和保养,以保证其有效性。
二、防爆技术1.防爆区域划分:根据爆炸危险性区域的特点,对设备和场所进行合理划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和设置爆炸危险区域和非爆炸危险区域。
2.静电防护:静电是引发爆炸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通过静电导电装置、静电接地设备等措施,减少静电的聚集和引发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3.爆炸防护措施:在设备和工艺上采用多种防爆措施,包括爆炸隔离、爆炸吸能、爆炸热水替代、爆炸自动灭火等,以降低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减轻爆炸事故的危害性。
防火防爆技术(安全环境部内部培训)2015.1.5一、火灾爆炸预防基本原则1.防火基本原则根据火灾发展过程的特点,应采取如下基本技术措施:(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2)密闭和负压操作。
(3)通风除尘。
(4)惰性气体保护。
(5)采用耐火建筑材料。
(6)严格控制火源。
(7)阻止火焰的蔓延。
(8)抑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9)组织训练消防队伍和配备相应消防器材。
2.防爆基本原则防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爆炸过程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第一过程的出现,控制第二过程的发展,削弱第三过程的危害。
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2)严格控制火源。
(3)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6)检测报警。
二、点火源及其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着火源,例如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明火、化学反应热、化工原料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雷击和日光照射等。
消除着火源是防火和防爆的最基本措施。
1.明火(1)加热用火的控制。
加热易燃物料时,要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而采用热水或其他介质间接加热,如蒸汽或密闭电气加热等加热设备,不得采用电炉、火炉、煤炉等直接加热。
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储罐区,并应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
对于有飞溅火花的加热装置,应布置在上述设备的侧风向。
如果存在一个以上的明火设备,应将其集中于装置的边缘。
如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密闭且附近不得存放可燃物质。
熬炼物料时,不得装盛过满,应留出一定的空间。
工作结束时,应及时清理不得留下火种。
(2)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
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低的温度高达1500~2000℃,高空作业时飞散距离可达20m远。
因此,在焊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内动火时,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或清理。
化工生产中的防火防爆技术安全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这是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基本原则。
根据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爆炸的发生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因此,最理想的原则是同时消除和控制这三个因素,但不经济,有时也不可能。
火源很难控制,特别是一些静电火花(一)控制易燃易爆物质和助燃剂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尽量不用或少用易燃易爆物品,通过不断的工艺、技术革新,使用不可燃溶剂或火灾和爆炸风险低的不可燃溶剂替换易燃易爆物质,从而降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加强密闭,使生产设备和容器尽可能密闭,减少“跑、冒、滴、漏”现象,防止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注意通风排气,尽管容器、设备采取了一定的密闭性措施,但危险物品的泄露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和排气,以降低火险的危险性。
严格工艺参数控制,在生产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员工责任感的教育,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料比等工艺参数,使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跑料的可能性。
(二)控制和消除点火源1点火源类型类型举个例子明火(明火)焊接和切割、酒精灯等火花、电弧焊接、切割火花、汽车尾气火灾,电火花、撞击火花、电弧热物体电炉、烙铁、熔融金属、白炽灯化学能氧化、硝化、分解和聚合等化学反应2明火控制类型安全措施明火作业1划定厂区内的禁火区,设置安全标志;2制定动火制度,严格执行动火施工安全措施和审批程序;3禁止在Q-1、G-1、H-1爆炸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明火炉1禁止在我Q-1、G-1、H-1级爆炸危险场所设置明火炉;2开炉及生产工艺装置、贮运装置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规定间距;3禁火区域设置临时明火炉,应取得批准。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一门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学科,范围广泛,技术复杂。
火灾和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控制和管理各种危险物及发火源,消除危险因素,将火灾和爆炸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后,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险区,安全疏散,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防止蔓延和发生灾害。
一、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然点和闪点密切有关。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一)燃点。
燃点是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二)自燃点。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
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
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
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
(三)闪点。
闪点是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
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
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
二、燃烧和爆炸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引言: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化工生产过程中常涉及很多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化工生产中,防火防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防火和防爆两个方面介绍化工生产的相关技术。
一、防火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火技术是避免火灾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火技术:1. 安全管理合理的安全管理是预防火灾的基础。
化工生产企业应制定周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利,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 阻燃技术阻燃技术是一种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
阻燃剂是一种能够抑制燃烧的物质,通过添加阻燃剂到可燃物质中,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燃烧性能,减少火灾蔓延的速度和程度。
3. 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火灾的发生。
常见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淋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及时进行报警和灭火,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扩大。
4. 隔离与分隔化工生产场所应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隔设计。
不同性质、危险性和易燃性的物质应分别存放,并设置防火隔离带或分隔区域来避免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5. 通风系统通风是防止火灾扩大和排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手段。
化工生产场所应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通风效果良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二、防爆技术在化工生产中,防爆技术是避免爆炸事故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爆技术:1. 防爆设备和工具化工生产过程中应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例如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灯具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经过特殊设计,能够防止火花或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2. 空气净化系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爆炸的重要源头。
化工生产场所应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及时清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定期检测和清理空气净化设备是防止爆炸事故的重要环节。
3. 防静电措施静电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爆炸源。
采取适当的静电消除措施,例如使用导电地板、设置导电设备和可导电空间等,能够有效防止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目录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 (1)第二节消防设施与器材 (9)第三节防火防爆技术 (13)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与火灾(一)燃烧与火灾的定义、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素。
(二)燃烧和火灾过程和形式1、燃烧过程除结构简单的可燃气体(如氢气)外,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并非是物质本身在燃烧,而是物质受热分解出的气体或液体蒸汽在气相中的燃烧。
可燃气体最容易燃烧;可燃液体首先蒸发成蒸汽;在固体燃烧中,首先熔化,蒸发成蒸汽进行燃烧。
可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包括许多吸热、放热的化学过程和传热的物理过程。
热量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三种方式进行传播。
2、燃烧形式气态可燃物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液态可燃物(包括受热后先液化后燃烧的固态可燃物)通常先蒸发为可燃蒸汽,可燃蒸汽与氧化剂发生燃烧;固态可燃物先是通过热分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再与氧化剂再发生燃烧。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以下4种形式:扩散燃烧(可燃气体);混合燃烧(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管道、容器和空间扩散混合);蒸发燃烧(可燃液体);分解燃烧(可燃固体)。
(三)火灾的分类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四)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型:职业学习平台课程学分:3总学时:50(-)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定位《防火防爆技术》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讲授火灾爆炸事故机理、防火与防爆技术措施、危险物品防火防爆、电气防火防爆和典型危险场所防火防爆等内容。
旨在使学生掌握生产经营过程中常见和经常被使用的防火防爆设施、器材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辨识火灾爆炸事故隐患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能力。
2.与前后续课程关系《防火防爆技术》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学习时间安排为50学时。
其前修课程包括《机械安全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后续课程有《建筑消防技术》、《化工安全技术》和《安全人机工程》等,本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考虑生产经营单位、建设施工单位防火防爆安全问题并结合专业特点围绕防火防爆设施器材检查和管理设置教学内容,同时把初级注册安全工师考试课程《安全生产技术》中的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用课程符合“双证书”要求。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以授课教师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以考核结果为主。
(二)职业活动或职业行动领域1职业活动调研依据,与课程产生的逻辑关系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工矿商贸等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和安全服务中介的安全评价岗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事故调查与处理、安全评价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安全服务中介服务岗位开展工作,都需要防火防爆安全工程的相关知识做支撑,本课程为后续职业核心课程学习及学生今后实际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工矿商贸等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或建设过程中有关防火防爆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火灾爆炸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火灾和爆炸事故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由于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了解燃烧和爆炸的基本知识,掌握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防止生产和生活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根本保证。
一、燃烧和爆炸燃烧和爆炸现象是一种迅速而又复杂的过程,常常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热能,使压力急剧上升,对周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同时,爆炸时压缩周围的空气介质,形成空气冲击波,可以传播到离爆炸中1J b很远的地方,致使事故损失严重,波及面广阔。
二、爆炸危险环境正确划分爆炸危险环境的类别和级别是选用防爆设备、采取防爆措施的基础。
我国国家标准是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环境进行分区的。
(一)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1、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危险区域。
2、1区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危险区域。
3、2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即使出现也仅可能是短时间存在的区域。
4、非爆炸危险区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1)没有释放源,且不可能有易燃物质侵入的区域;(2)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大体积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10%的区域;(3)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大体积浓度超过10%,但其所出现小时不超过限定范围的区域;(4)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的设备附近或使用表面温度超过该区域易燃物质引燃温度的炽热部件的设备附近;(5)在生产装置外露天或敞开安装的输送爆炸危险物质的架空管道地带。
(二)粉尘、纤维爆炸危险场所粉尘、纤维爆炸危险场所是指生产设备周围环境中悬浮粉尘、纤维量足以引起爆炸以及在电气设备表面会形成层积状粉尘、纤维而可能形成自燃或爆炸的场所。
1、10区正常运行时爆炸性粉尘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频繁出现的区域。
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1、氧气瓶要有防震胶圈,瓶嘴有安全帽,禁止沾染油脂,要轻搬轻运,不得碰撞。
2、使用氧气、乙炔两瓶之间安全距离不小于____米,两瓶距明火水平距离不小于____米,并禁止放在高压线下使用。
3、锅炉、风包、气包必须有安全阀、压力表。
茶炉禁止充压使用,高低压蒸汽禁止连通混合使用。
4、凡属安全设施,如防爆门、人孔、切断阀、逆止阀、降压阀、放散阀等,不得随意改变捆绑,增加配重。
5、打开压力容器时,切记先放气,后打开,不得随放随打。
6、存放油类、木材、绵纱、乙炔、氧气、易爆物品的地方,必须备有水管、沙子、灭火器等消防用具。
各电气操作室禁止存放上述物品,必须备有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7、临时席棚、帆布棚、油毡棚,禁止靠近高温火源或搭在高压线下边。
8、焊接或开始割时,应检查周围,有易燃物要清除掉,采取防火措施。
9、严禁私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区。
10、危险域域动火,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火。
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2)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或运输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封闭容器。
由于容器内部可能存在高压、高温或易燃易爆物质,所以容器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定:1. 容器设计规范:压力容器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确保容器在正常工作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2. 爆炸隔离区域:在生产或存储压力容器的场所,应设置爆炸隔离区域,以防止容器发生泄漏或爆炸时对周围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3. 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和放电,使用防静电材料包覆容器,并采取静电接地、排除静电积聚等措施,减少因静电引发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4. 爆炸气体检测与监控:使用可燃气体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对容器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的气体进行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和积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5. 灭火系统:为压力容器设备安装有效的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以应对容器泄漏或爆炸时的火灾。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火灾和爆炸是生产生活中常见且极具破坏性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火防爆技术措施至关重要。
一、防火技术措施1、控制火源明火控制:在易燃易爆场所,应严格禁止明火。
如禁止吸烟、禁止动火作业等。
对于必须使用明火的情况,如焊接、切割等,要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如清除周围的易燃物、配备灭火器材等。
电气火花控制: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和使用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接地情况,防止短路、过载等故障引发电气火花。
在易燃易爆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静电火花控制:在易燃易爆液体的输送、装卸、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如接地、增湿、使用防静电剂等。
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鞋。
摩擦火花控制:对于可能产生摩擦火花的设备和部件,如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应采取润滑、安装防护装置等措施,减少摩擦和撞击。
2、控制可燃物储存管理: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存放,储存场所应符合防火要求,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量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得超量储存。
运输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路线,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如防止泄漏、避免碰撞等。
使用管理: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控制使用量,剩余物品应及时清理和妥善存放。
3、控制助燃物通风换气:保持生产场所通风良好,及时排除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降低其浓度,使其达不到爆炸极限。
惰性气体保护:在一些易燃易爆的生产过程中,如储存易燃液体的储罐、反应釜等,可以充入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降低氧气含量,防止燃烧和爆炸。
4、建筑防火防火分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和建筑面积等因素,划分合理的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分隔,防止火灾蔓延。
安全疏散: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和出口,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
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和爆炸的风险,这种风险在石油、化工、液化气、火药、化纤等生产过程中尤为突出。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设施的完整,化工企业需要采取防火防爆技术来降低相关风险。
本文将针对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防火技术(一)火源控制: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火源,例如明火、静电火花、电器设备故障等。
因此,对于化工企业来说,首先要做好火源控制工作。
针对明火火源,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确保生产场所没有明火存在,例如禁止吸烟和明火操作。
2.加强对火源的监控和管理,例如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设备。
3.进行火源隔离,例如将易燃物品与明火源保持一定的距离。
针对静电火花,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防护,例如对接地设施的维护和检查。
2.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材料,例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服装等。
3.加强员工的静电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
针对电器设备故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加强对电器设备的监控和管理,例如设置电气防护装置和温度监测仪。
3.对员工进行电器设备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
(二)防火设施:为了应对火灾的发生,化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火设施。
1.消防设备:化工企业应该配备一套完善的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水泵、消防栓、消防喷淋系统等。
这些设备应该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完好可用。
2.消防通道:化工企业应该设置合理的消防通道,保证人员疏散的畅通无阻。
3.防火墙:化工企业应该在生产区域和非生产区域之间设置防火墙,防止火势蔓延。
(三)防火管理:化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防火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来提高防火的效果。
1.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技能。
2.安全检查:定期对化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3.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事故处理的能力。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针对物质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提出的。
一方面是使燃烧系统不能形成,防止和限制火灾爆炸危险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者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消除一切足以导致着火的火源以及防止火焰及爆炸的扩展。
(一)控制和消除火源燃烧炉火、反应热、电源、维修用火、机械摩擦热、撞击火星,以及吸烟用火等着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
控制这类火源的使用范围,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对于防火防爆是十分重要的。
1、明火’明火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1)加热用火加热易燃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气或其他载热长。
如果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严格密闭,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建筑或隔离。
为防止易燃烧物质漏入燃烧室,设备应定期作水压试验及空气压试验。
装置中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漏易燃液体和蒸气的工艺设备的贮藏区,并应布置在散发易燃物料设备的侧风向或上风向。
(2)维修用火维修用火主要是指焊接、喷灯以及熬制用火等。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车间内,应尽量避免焊割作业,最好将需要检修的设备或管段卸至安全地点修理。
进行焊接作业的地方要与易燃易爆的生产设备管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对运输、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进行焊接时,应将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用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置换,并经气体分析合格才可以动焊。
可燃气体浓度应符合以下标准:爆炸下限大于4%(体积)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 .5%。
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当需要修理的系统与其他设备连通时,应将相连管道拆下断开或加堵金属盲板隔绝,防止易燃的物料窜入检查系统,在动火时发生燃烧或爆炸。
电焊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不能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件作为电焊地线,防止在电路接触不良的地方,产生高温或电火花。
对熬炼设备要经常检查,防止烟道窜火和熬锅破漏,盛装物料不要过满,防溢出,并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七大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危害而研发的一种安全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频率不断增加,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介绍七种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 火灾预警技术火灾预警技术是指通过感知和检测火灾的迹象和信号,及时发出警报,以便人员可以迅速采取逃生和扑灭火灾的措施。
常见的火灾预警技术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
这些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
2. 防火材料技术防火材料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提高其防火性能。
常见的防火材料技术包括阻燃剂的添加、隔热材料的使用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材料的燃烧性能,减缓火势的蔓延速度,提供逃生的时间窗口。
3. 灭火技术灭火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将火源扑灭,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常见的灭火技术包括水雾灭火、干粉灭火、二氧化碳灭火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灭火,并防止火势继续蔓延。
4.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对环境中的气体、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环境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气体检测仪、温湿度监测仪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人员了解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5. 防爆设备技术防爆设备技术主要是针对易爆燃气环境中的设备和设施进行防护,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防爆设备技术包括防爆电器、防爆灯具、防爆仪表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气和照明设备,防止引发爆炸事故。
6. 防火防爆建筑设计技术防火防爆建筑设计技术是通过合理布置建筑结构、选择防火阻燃材料、设置防火间隔等措施,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发生和蔓延。
常见的防火防爆建筑设计技术包括防火分区、防火墙、防爆门窗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火和抗爆能力,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7. 紧急救援技术紧急救援技术是指在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后,通过组织和实施紧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火防爆十大禁令(5)五、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汽油具有闪点低(-58℃),其蒸气相对密度高于空气(空气为1,汽油蒸气为3.51)的特性。
其他易挥发溶剂也有这个特性。
用它们来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时,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其一,极易挥发的汽油挥发出来的气体,由于密度比空气大,故易沉积在室内或地面,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汽油爆炸下限约为1%(体积)左右,如遇火源,则发生爆炸。
其二,汽油在受到震动、碰撞、冲击、摩擦等状况和流动时,会产生静电。
当这种静电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可能放电而发出火花,把汽油及其蒸气引燃,同时点燃四周的可燃物而造成火灾。
其他一些易挥发溶剂,也都具有类似汽油的上述特性,用它们来擦洗物件时,亦会出现类似状况。
所以使用汽油等易挥发溶剂来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是很危险的。
许多事故案例为制定此条禁令提供了事实依据。
例一:1985年5月6日9:30,某炼油厂供应处运输队一名司机将货车停在库前修车。
他用油盒取来汽油放在驾驶室左边,然后在驾驶室内用毛刷蘸汽油擦洗发动机。
擦洗中,毛刷上的铁皮接触电源线,产生电火花,将汽油引燃着火。
该司机的左肢、脸部、上呼吸道均被烧伤。
烧伤后又仰面摔倒在地,造成脑干严重摔伤,抢救无效死亡。
例二:1978年,某化纤厂在一次检修之后,工人用汽油洗尼龙工作服。
把汽油倒进塑料盆内,衣服浸入后刚开始搓洗,一团烈火腾空而起,熊熊的火焰吞噬着它所能烧及的一切,顿时形成一场火灾,有2人当场烧死,1人身负重伤,7人轻伤。
事故原因是:尼龙和汽油摩擦,产生静电,电火花点燃汽油蒸气引起火灾。
例三:。
1989年7月4日,某炼油厂南蒸馏车间副班人员清扫专区卫生。
14:20,该班班长检查发现泵-8出泵座卫生清扫不彻底,就拿着扫帚沾汽油刷。
结果汽油与泵座上的常底重油混合物溅到泵体上,遇泵座高温(360℃)自燃起火。
使其烧成重伤,全身烧伤面积84%,其中Ⅲ度烧伤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