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24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班轮运输与租船运输相比,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租船运输有固定的航线、港口 B. 班轮运输运价内已经包含装卸费用B.班轮运输主要承担低值货物D.租船运输的运输能力比班轮运输大2.物流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矛盾是指物流系统具有()A. 效益背反B. 复杂性C.智能性D.可分性3.企业实行垂直一体化、多种经营使得收益最大的物流系统治理结构是下列哪种治理类型()A.双边治理B.多边治理C.三边治理D.单边治理4.在现有的主要运输方式中,不需要动力牵引的运输方式是()A.水路运输B.航空运输C.管道运输D.集装箱运输5. WDC的管理重点是()A.储位的管理B.客户订单管理C.产品货物管理D.销售点管理6.当企业面临不确定环境,且需要对有多个因素的物流系统规划方案进行评估时,一般采用()评估法。
A.因素分析法B.权重分析法C.成本分析法D.AHP评估法7.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A.数据交换功能B.智能配送功能 C.货物跟踪功能D、库存管理功能8.反映物流结点间的连接密度和形态的指标是()。
A.自然密度B.连接度C.可达性D.覆盖范围9.快速反应物流战略,其关注的焦点是时间,可以适用的竞争战略是()A.差异化战略B.成本领先战略C.第三方物流战略D.逆向物流战略10.供应链设计需要对系统建模计,此时其设计方法是()A.自顶向下法B.自下而上法C.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结合法D.都不正确11.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物流园区是()。
A.美国底特律汽车城物流园区 B. 日本东京物流园地B.德国图灵根物流园区D.中国烟台市物流园区12.物流交易双方都采用大客户管理合作项目的治理结构是()A.双边治理B.多边治理C.三边治理D.单边治理13.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与普通仓库和传统的批发、储运企业相比,已经存在质的不同,这主要是指()A.仓库仅仅是储存商品,配送中心具有多样化功能B.配送中心还需要进行MRP管理C.仓库的安全库存水平比配送中心的低D.仓库一般是物流企业的自有设施,配送中心是外包企业的基础设施14.原材料、零部件在工厂加工、制成成品后,就会发生商品从工厂仓库到全国主要物流中心的大规模运输,这种形态的运输常称为()。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物流需求与挑战(上)1. 物流需求的定义物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等主体对物流服务的具体要求,包括商品的数量、质量、运输方式、服务时效、成本控制、信息反馈等方面。
2. 物流需求的现状(1)全球物流需求增长趋势-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物流需求增长。
- 跨国公司的发展带动全球供应链物流需求的上升。
- 电子商务的兴起增加了对快递和配送服务的需求。
(2)我国物流需求特点- 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与GDP增长同步。
- 物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
- 区域间物流需求不平衡,东部地区需求量大于中西部地区。
3. 物流需求面临的挑战(1)物流成本问题-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较高,影响企业竞争力。
- 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均有优化空间。
(2)物流基础设施挑战- 物流基础设施总体不足,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
- 现有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高效物流需求。
(3)物流服务能力挑战- 物流企业服务范围有限,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 物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物流需求与挑战(下)1. 物流需求趋势(1)个性化与定制化- 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
- 企业需要提供更加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
(2)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 消费者对环保物流服务的需求上升。
(3)供应链整合- 企业追求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 物流服务需与其他供应链环节紧密协同。
2. 应对物流需求的策略(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物流网络覆盖面。
- 推动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2)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能力。
- 支持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智能物流。
(3)发展多式联运和物流网络- 推广多式联运模式,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服务于供应链运营领域“物流规划工程师”这一典型工作岗位,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课程融入了供应链管理师职业能力标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慈物流比赛仓储规划赛项要求,进行了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与公司、行指委、教指委进行合作,将教学团队横向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以学生为中心,以物流仿真规划软件为工具,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
(二)课程任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积极响应《“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XX省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未来国家、省域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具有数字能力的物流项目实施人才的需要,主要面向XXX地区智能仓储物流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培养可以完成智慧仓储物流中心新建或升级改造项目的初级现场规划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规划项目的前期调研、现场勘察,以及在项目实施阶段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布局规划、设备规划;通过运营业务分析,监控物流中心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并作出合理规划调整意见;为仓库人员投入提供依据;负责施工现场仓库设计、改造和工程筹建项目的监管及问题协调工作,提升仓库的设计利用率等现场落地实施具体工作。
三、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实践与学习,学生将对CrOSS—docking转运物流中心、智能物流储配中心、一体化无人电商云仓、精益流通加工物流中心等典型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仿真实践,并掌握其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
具体应达到以下目标:(一)素质目标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劳动纪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克服意识,具有逻辑严谨性和科学精神;4.具备独立的方案策划及提案能力,具备较强的演讲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需要和设计团队、施工团队、销售团队等进行紧密的协调和沟通,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5.具有创新思维,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物流中心的先进技术和新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达到提高物流效率和能力的目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和优化现代物流系统是各类企业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多个环节。
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对于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分析和优化物流系统的关键要素至关重要。
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1. 供应链网络:供应链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是物流系统的基础。
供应链网络的构建应考虑产品流向、仓库和分销中心的合理布局、货物运输路径等因素。
合理的供应链网络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 仓库管理:仓库是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仓库管理涉及到仓库的选址、仓库容量的规划、仓库布局、仓库设施的配置等。
合理的仓库管理可以实现货物的高效存储、快速装卸、减少货损和提高库存周转率。
3.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运输管理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规划、运输工具的运营管理等。
合理的运输管理可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4. 信息技术支持:现代物流系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提高物流的可见性和协调性。
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考虑企业的具体需求,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安全性。
5.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平衡成本和服务水平,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库存管理涉及到库存控制策略、订单管理、安全库存的设定等方面。
二、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优化思路1. 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建立合适的数据分析模型,对物流系统中的各项关键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找出瓶颈和优化的空间。
例如,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运输路线优化模型等方法来进行改进。
2.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考虑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智能运输车辆等。
这可以提高物流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3. 优化供应链协同: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应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为了优化物流运作,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成本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关键要素,以确保系统能够顺利运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1. 货物流转流程:物流系统的核心是货物的流转流程。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货物的流转路径,包括货物的来源、存储、运输、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
同时,还需要考虑货物在不同环节的处理方式,以及如何确保货物能够高效、准确地流转。
2. 信息流的集成与管理: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流也是十分重要的。
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信息的集成与管理,以确保各个环节之间能够实时、准确地共享信息。
这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使用物流追踪技术以及合理的信息共享机制来实现。
3. 仓储与配送设施:仓储与配送设施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仓储和配送设施,并合理布局,以满足货物的存储、分拣、配送等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施的容量、设备的选择以及作业流程的优化等因素。
4. 运输方式与路线选择:不同的物流系统可能面临不同的运输方式选择和路线规划。
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货物的性质、运输距离、运输成本、交货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这可能涉及到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或航空运输等不同的选择。
5. 供应链伙伴的选择与管理:物流系统的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伙伴的支持。
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链伙伴,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这包括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运输公司,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建立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机制。
6. 成本控制与效率优化:在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化是至关重要的要素。
在选择运输方式、设施布局、作业流程以及供应链伙伴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率的平衡,以确保系统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效率。
7. 安全与风险管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也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要素。
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活动具有一定与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特性:系统共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自身特性:广阔性、智能性、可分性、复杂性、多目的性(效益背反性)系统构成的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速、流量、流程、流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含义:物流系统规划,一般是对于拟定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或蓝图。
物流系统设计,是指对拟建的物流系统,制定详细可行的方案。
物流系统规划是物流系统的宏观总体规划,属于物流系统可行性研究的范畴;而物流系统设计属于物流系统初步设计的范畴。
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人——人力资源规划财——资金计划物——物料、设备设施----物料需求计划----设施、设备计划---物流设施计划---设备购置计划物流中心规划作业流程:1.规划筹建准备阶段 2.系统规划设计阶段3.方案评估阶段4.细部规划设计阶段5.规划执行阶段方案评估方法:1.优缺点列举法2.因果分析法3.权重分析法4.成本比较法5.层次分析法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包括:现状评价、决策评价、实效评价。
三阶段所涉及的主要包括技术性能评价、经济评价、社会环境评价层次分析法: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法,他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模型化的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组成因素,并按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然后应用俩俩比较的方法确定决策方案的相对重要性,再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它体现了人们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
基本步骤:1.明确问题 2.分析系统各因素间的关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3.构造成对比较阵4.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5.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P37习题3.4 P43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意义P46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与内容物流园区的定义: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1.物流系统目标冲突2.·运输功能:运输是物流节点最基本的功能,储运功能基本是仓库也就是最初的物流节点所具备的功能。
物流节点需要保障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需求,货物保管、安全库存、整合、分发、发运等都可以称为物流节点的储运功能。
·衔接功能:物流节点将各个物流线路联结成一个系统,是各个线路通过节点变得更为贯通而不是互不相干,节点的配置规定着物流系统的基本框架,这种作用称为衔接作用。
·信息功能:在物流系统中的每一个节点同时又是一个信息点,节点是连接线路的枢纽,各方面的信息都在节点流进流出,因此使节点成为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的集中地,这种信息作用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复杂物流储存单元能联结成有机整体的重要保证。
·管理功能:管理功能是物流系统的神经枢纽,整个物流系统运转的有序化和正常化,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水平取决于物流节点的管理功能的水平。
·配套功能·延伸功能3.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货物集散中心:是物流系统化中物流网络体系的节点,是物流基本功能充分表现的场所,包括:仓库及货物仓储设施、设备;货物装卸搬运设施设备;停车场地及辅助性服务设施;办公场所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化管理设备和其他辅助设施。
·物流信息中心:是物流系统的中枢神经,是沟通物流网络体系的血脉,也是进行物流过程调控的前提与基础,包括:通信联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车载通信系统。
·物流控制中心:是物流各项功能有效协同起来运行的控制机构,指挥调度和掌控全局服务项目、业务量、服务质量、货物动向、车辆状态、运营成本等的控制机构。
完整意义上的物流中心应当是能够将货物集散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物流控制中心各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项物流功能、技术等综合集成的组织管理体系。
4.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厂商:在物流网络结构中,厂商作为产品或原材料的生产者和供应商,是物流网络的始点。
物流系统全流程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是指各种物资、信息和资金在供应链中的流动和交换过程的组合。
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地进行订单处理、货物配送和仓储管理等环节,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物流系统全流程的规划与设计,以帮助企业优化物流管理。
一、需求分析与流程规划首先,我们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痛点。
这包括不同物资的流动路径、库存管理、订单处理、配送环节等。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流程规划。
物流流程的规划应该覆盖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所有环节,并确保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流程规划包括订单接收、库存管理、仓储管理、包装与装卸、运输和配送等各个环节的流程设计。
在流程规划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因素,如成本控制、时效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等。
同时,为了提高流程的质量和效率,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工具,如物流信息系统、自动化设备和物流网络优化等。
二、系统设计与技术选择在物流系统全流程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物流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集成化。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信息系统。
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跟踪和信息共享等。
这样可以通过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和信息交流。
其次,自动化设备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物流流程的自动化和提高效率。
例如,使用自动化仓库系统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存储和取出;使用自动化分拣设备可以提高订单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使用自动化输送线可以加快包装与装卸的效率。
此外,物流网络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系统设计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规划物流网络,确定最优的物流路径和节点,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系统实施与运营管理系统实施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一步。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和数据的集成,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指为了打造高效、灵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系统,通过对物流网络、运输方式、仓储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实现物流战略目标的过程。
物流战略规划是指通过制定长期物流战略目标和策略,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提供指导和支持。
1.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网络的布局、接驳点、运输路径等,以确保物流运输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物流网络的规划应考虑到市场需求、运输距离、运输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以优化物流网络的结构和布局。
2.运输方式规划: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和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
例如,对于长距离运输,可以考虑铁路或海运;对于大宗货物运输,可以考虑公路运输;对于轻量货物和快递运输,可以考虑航空运输。
运输方式的规划应考虑到运输时间、成本、可靠性等诸多因素,并综合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达到最佳的运输效果。
3.仓储管理规划:仓储管理规划是指对仓储设施的布局、容量规划和操作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
根据物流需求和货物特点,确定仓储设施的数量、位置和大小,并制定出入库管理、库存控制、分拣和装载等操作流程。
仓储管理规划应考虑到货物流动性、存储成本、操作效率等因素,以提高仓储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4.信息技术规划: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规划是指根据物流需求和目标,确定适合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
例如,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订单管理、运输跟踪、库存管理等功能;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可视化管理。
信息技术规划应考虑到企业实际情况和资源限制,以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能力。
物流战略规划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对物流系统的未来发展和运营方向起到引导和决策的作用。
物流战略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设定:制定长期物流战略目标,包括物流成本降低、服务水平提高、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解析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企业提高物流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提高物流效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竞争力。
下面将分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关键要素。
一、物流系统规划的要素:1.物流战略物流战略是指企业在物流系统规划中,根据企业的定位、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因素确定的物流目标和发展方向。
物流战略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和合作伙伴,以实现物流系统高效运作和优化成本。
2.物流网络物流网络是指由供应商、生产企业、分销商和客户等组成的物流活动的网络结构。
物流网络规划要考虑到产品的流向、市场的需求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确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节点的位置,合理安排物流节点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3.物流设施物流设施是指用于支持物流活动和流程的设备、仓库、配送中心等。
物流设施的规划要考虑仓库位置、规模、布局等因素,保证物流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4.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管理和控制物流流程,提供实时的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要考虑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5.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物流系统运作的关键要素,包括物流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等方面。
人力资源规划要根据物流系统的需求,确定合适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保障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物流系统设计的要素:1.物流流程物流流程设计是指对物流活动进行流程创新和优化,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物流流程设计要考虑到物流活动的顺序、环节、时间和协调等因素,确保物流活动的快速、准确和高效。
2.物流作业物流作业设计是指对物流操作和作业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减少错误。
物流作业设计要考虑作业流程的合理性、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3.物流技术物流技术是指用于支持物流活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如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物流管理软件等。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学生手册经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04年12月第一章物流系统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1.重点掌握物流系统概念及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2.掌握物流系统重组及推进物流系统化的方法;3.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常用技术。
【教学重点(Key Points)】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物流系统概念及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一节物流、系统及物流系统一.物流2001年,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对物流下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物流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现代物流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程服务”理念。
现代物流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现代物流需要综合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全程的系统服务。
二.系统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合)”。
钱学森的系统定义: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数学模型:S={N,U}S--系统,N--元素集,U--关系集系统功能函数:F=f(n,u)F--系统功能,f--函数关系; n N,u U系统模式:由输入、处理、输出三部分组成,加上反馈就构成一个完备的系统。
系统的基本原理:整体性、结构性、相关性、动态性和目的性。
三.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物流要素的有机统一体。
物流系统化的目标(5S)服务性(Service)快捷性(Speed)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 saving)规模适当化(Scale optimization)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物流系统的特征整体目的性相互作用性: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要素与因素之间:“效益背反”原理物流系统目的和作用服从于上位系统——企业经营系统物流系统控制基础——信息反馈控制物流系统的要素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1)劳动者要素2)资金要素3)物的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1)体制、制度2)法律、规章3)行政、命令4)标准化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1)物流设施2)物流装备3)物流工具4)信息技术及网络第二节 物流重组与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一. 物流重组物流重组的基础以系统分析为基础强调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强调相对独立个体的协调互动性物流重组的目标实现物流要素间协调工作,使得整个物流系统发挥最大效用。
物流重组的程序二. 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物流系统与非物流系统之间的差别:在于其内部运行机制上的差异。
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体现在: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有秩序的运行。
三. 物流系统化的推进物流系统化的前提条件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之间存在“效益背反”。
1) 一般来说,提高物流服务,物流成本即上升,成本与服务之间受“收获递减法则”的支配。
目标识别 程序细化内部分析确定外部基准评价 实施物流重组程序2)处于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时,成本增加而物流服务水平不能按比例地相应提高。
四.物流系统分析的技术方法物流系统分析的含义:是指从物流的整体出发,根据系统的目标要求,动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目标、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收集、比较、分析、处理有关数据和资料,建立若干拟定方案,比较和评价结果物流系统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物流系统分析要达到的结果:系统分析对物流系统必须回答下面六个问题,即:目的,why,即为什么对象,what,即是什么地点,where,即在何处做时间,when,即何时做人,who,即由谁来做方法,how,即怎样做物流系统内的具体分析内容物流系统分析步骤物流系统分析的技术方法仿真技术最优化技术分解协调技术【思考题(Questions)】1.什么是物流系统2.物流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物流系统分析的技术方法有哪些4.物流系统重组的程序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二章物流系统结构【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1.重点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2.了解物流系统结构内部运动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Key Points)】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一节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流体:是指物流中的“物”。
流体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指其所体现的价值,以及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
自然属性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载体: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
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另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
流向:指流体从起点到止点的流动方向。
物流的流向有三种:一是自然流向,指根据产销关系所决定的商品的流向,这表明一种客观需要,即商品要从产地流向销地;二是市场流向,指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由市场确定的商品流向;三是实际流向,指在物流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流向。
流量:是指物流中的“物”的数量。
流程:指流体从起点到止点的流动距离。
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采购运输配送储存物流信息处理装卸物流系统的辅助功能:包装流通加工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物流系统的治理:是指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和方法“四大”治理模式单边治理模式双边治理模式三边治理模式多边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合同治理模式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在网络结构上物流系统有两个要素组成:点和线点(结点):在物流系统中供流动的商品储存、停留,以便于进行相关后续作业的场所。
如工厂、码头、商店、仓库等。
点的功能分类单一功能点:只具有某一种功能或以某种功能为主;复合功能点:具有两种以上物流功能,一般处于物流过程的中间;枢纽点:物流功能齐全;对整个物流网络起着决定性和战略性的控制作用。
线:连接物流网络中的结点的路线线的特点:方向性:双向;有限性:由起点和终点限制;多样性:运输方式;连通性:不同线之间的转换;选择性:载体和具体路径;层次性:干线和支线。
第二节物流系统结构内部运动原理物流要素集成原理物流要素集成化: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进行统一规划,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按照整体最优要求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物流要素集成动机: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需要由物流要素的复杂性决定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需要生产、销售和消费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供应链的需要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者:规划者,设计者,协调(控制)者物流要素被集成者:要素所有者,运营者,管理者物流要素集成表现形式要素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供应链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市场化模式物流网络化组织原理物流网络化组织:将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一定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
物流网络化的优点: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网络效率提高要素的收益率增强竞争能力,增强要素抗风险的能力物流网络的组织者物流网络组织者物流网络被组织者物流组织网络化方法资源配置结点数量结点规模结点地址物流接口无缝化原理物流接口无缝化:按照物流系统化和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要求对物流网络构成要素之间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5个流动要素,信息、资金、结构、人员等生产要素,技术标准、运作规范、管理制度等机制要素进行内部和外部连接,使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成为无缝连接的整体过程。
物流接口无缝化内容:流动要素:流体、流向和载体等生产要素:资金、信息和人员等机制要素:技术标准、运作规范和管理制度等物流接口无缝化的目的:消除系统内和系统外在边界上的差异,提高系统集成度,实现系统目标物流接口无缝化的必要性:物流系统存在的要求物流系统快速反映的要求降低接口损耗【思考题(Questions)】1. 物流系统基本结构包含的内容有哪些2. 如何理解不同物流系统结构之间的关系3. 物流系统四种治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各自的优缺点4. 物流组织网络化的好处有哪些第三章物流系统规划【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1.重点掌握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原则,基础规划资料收集,方案评估的方法;2.掌握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了解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运用,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功能,基础规划资料分析;3.掌握企业物流规划的时机和规划的指导原则。
【教学重点(Key Points)】本章的重点是掌握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原则,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企业物流规划的时机和规划的指导原则。
【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第一节物流系统规划基本知识一.物流系统规划基本知识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发展现代物流的需要–物流过程“效益背反”现象需要统一规划协调–“规划协调”消除物流重复建设–物流建设投资需要引导–企业对物流系统发展的需要物流规划的层次和主要内容国家级物流规划、省市级物流规划、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企业物流规划第二节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和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一.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意义区域物流系统布局原则:按“经济区域”而不是按“行政区域”我国区域物流系统格局①环渤海物流圈: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②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③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④珠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区域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发展环境:政策、法规等物流系统生产要素企业组织与企业战略市场需求情况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形成明确的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使用权资源等;与政府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划之间衔接:如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等;指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如指导企业进行战略协同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三大服务领域、两个基础平台、一个产业宏观发展政策环境及一个企业群体。
三大领域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
两大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