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5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护理风险防范措施1.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侵入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4.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5.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6.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特、一级护理患者按要求及时、规范、准确地书写重症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7.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
8.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9.严格执行病房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药疗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0.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浓KCI、NaCL 等高危药品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11.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患者、新入院、年老体弱、小儿、特殊检查、手术、带管道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的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按医院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
13.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
14.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15.对专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并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
16.当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时,要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17.住院患者进行入院评估,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筛查病情危重、跌倒、坠床、压疮、心理等的高风险因素。
对于高风险患者,做好风险告知,床旁悬挂警示标识、取适当的措施预防风险发生。
医院护士岗位安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1. 安全风险点
1.1 患者暴力行为
患者可能因疾病、情绪等因素产生暴力行为,护士在接触患者时可能受到威胁。
1.2 感染风险
护士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容易接触到各类病原体,存在感染风险。
1.3 身体伤害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因为搬运患者、操作设备等活动而导致身体伤害,如脊椎损伤、扭伤等。
1.4 工作压力
护士由于工作负荷大、时间紧迫等原因,可能经常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暴力行为防范机制
医院应建立患者暴力行为防范机制,包括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2.2 加强感染防控管理
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感染防控制度,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培训,加强护士对感染防护知识的了解和培训。
2.3 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备
医院应根据护士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场所情况,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设备,如护腰带、操作工具等,减少身体伤害的风险。
2.4 建立健康管理机制
医院应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包括定期体检、心理辅导和压力释放等,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保障其身心健康。
3. 总结
医院护士岗位存在患者暴力行为、感染风险、身体伤害和工作压力等安全风险。
为了减少以上风险的发生,医院应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建立暴力行为防范机制、加强感染防控管理、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设备和建立健康管理机制。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评估:对患者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情况、医疗操作等方面,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明确风险预防的目标和方法。
3.加强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相关风险防范知识,包括正确用药、饮食、锻炼、防止跌倒等。
4.确保环境安全: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清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杂物、滑倒的地面等。
5.提供适当的援助: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如行动不便、认知障碍等,提供适当的援助,防止意外发生。
6.注意感染控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保持手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和环境。
7.监测和记录: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持续教育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持续的教育培训,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
9.与团队合作:与医疗团队、患者家属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共同降低风险和提高护理质量。
第 1 页共 1 页。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概述: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相关内容,包括风险评估、个体化护理计划、危(wei)险因素管理、护理操作规范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护理风险防范的第一步,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病史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患者的风险等级。
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有Braden评分、Falls评估计表、压疮风险评估工具等。
根据评估结果,护士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患者的风险。
二、个体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是护理风险防范的关键步骤。
个体化护理计划应包括目标、措施和评估等内容。
目标是指明护理的目的和预期效果,例如减少跌倒风险、预防压疮等。
措施是指具体的护理操作和方法,例如定期翻身、使用防滑垫等。
评估是指对护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三、危(wei)险因素管理危(wei)险因素管理是指针对患者存在的危(wei)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常见的危(wei)险因素包括跌倒风险、感染风险、药物风险等。
针对跌倒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环境整洁、提供辅助器具、加强监护等。
针对感染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严格遵守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使用无菌操作等。
四、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操作规范是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护士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例如,给药操作时应核对患者身份、药品名称和剂量,遵守给药途径和时间等规定。
手术操作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器械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护士应定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团队合作护理风险防范需要护士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密切的合作和协作。
护士应与医生、药师、病理科、营养师等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及时沟通和分享患者的情况和变化,减少风险和危害。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给患者或护理人员带来伤害或危险的因素。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人员的健康,护理风险需要得到有效的防范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1. 感染风险:患者在医院或护理单位中容易感染病原体,例如细菌、病毒等。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并遵守相关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程。
2. 跌倒和摔伤风险:患者在卧床或行动受限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跌倒和摔伤。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跌倒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例如固定床栏、提供辅助器具、确保环境的安全,以及提供必要的床边护理和协助行动。
3. 药物错误风险: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容易出现错误,例如给予错误的药物、剂量或途径。
为了减少药物错误风险,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临床药学人员提供的医嘱执行药物治疗,并采用双人核对、正确的药品标识和储存,以及适时的药物教育和咨询。
4. 误诊或延误诊断风险:护理人员在评估和监测患者时可能发生误诊或延误诊断,导致治疗延误或错误。
为了降低误诊风险,护理人员应提高临床观察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及时记录和沟通患者的症状和变化,以及密切配合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除了以上的护理风险,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可能会给患者和护理人员带来风险,例如烧伤、溢血、误吸等。
为了预防这些风险,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并遵守相关的护理标准和政策。
总之,护理风险是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伤害因素,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沟通和协作、提高专业技能和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预防和减少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感染、跌倒、药物错误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 感染防控措施:- 手卫生:护理人员应时常洗手,特殊是在与患者接触先后,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或者消毒剂,并正确使用洗手技术。
- 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或者具有传染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单人隔离、呼吸道防护等。
- 环境清洁:护理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患者周围环境的卫生。
2. 跌倒防范措施:- 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病情、行动能力等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 提供安全环境: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整洁,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确保床边有足够的照明。
- 使用辅助设备:对于需要匡助行动的患者,应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如拐杖、助行器等。
3. 药物错误防范措施:- 核对患者身份: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护理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确保给药的准确性。
- 使用正确的药物剂量和途径:护理人员应子细阅读药物医嘱,确保给药的剂量和途径正确无误。
- 药物储存和标识:药物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并正确标识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限。
4. 疼痛管理防范措施:- 定期评估疼痛程度:护理人员应定期问询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调整疼痛管理计划。
- 赋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 教育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疼痛缓解药物、如何应对疼痛等。
5. 手术安全防范措施:- 手术前核对: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核对手术部位、手术项目、患者身份等信息,确保手术的准确性。
- 消毒和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手术准备工作,确保手术器械和手术环境的无菌状态。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防备和避开护理致伤、失误和事故,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以下是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一些实在措施。
一、规范操作流程在护理实践中,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操作流程,遵从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削减患者暴露于风险因素下的时间,降低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在规范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流程,找寻可行的操作方案。
二、建立信息传递机制护理工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要实现信息共享,并通过有效的传递机制适时传递紧要信息,以削减风险因素的影响。
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能够让团队成员共同分担工作压力,降低工作错误率。
三、科学使用护理设备护理设备是一项特别关键的因素,良好的护理设备能够供给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削减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在使用护理设备时,护士需要精准、科学地操作,把握设备的用途、操作方法及警戒值等信息,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护士应当定期检测修理护理设备,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削减故障和意外发生的概率。
四、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性护产期是孕妇和新生儿最简单发生意外事故的关键时期,如孕妇病情稳定,若要使用包括血糖仪、血氧仪等医疗器械,均要检校稳定,规范操作,避开因使用不当,导致误判情况的发生。
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对于降低风险因素具有至关紧要的作用。
五、做好药品管理工作药品是护理的紧要构成部分,保证药品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掌控护理风险是至关紧要的。
在药品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多药合用情况等,正确把握药品的用法、用量和基本作用等信息,严格执行药物管理规定,不得任意更换或增减药品。
六、加强患者营养管理饮食营养不足,饮水不当,是简单导致护理风险的紧要原因。
在护理中,液体的摄入应依据体重、情况等因素酌情调配。
护理人员应清楚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科学的方式调配饮食营养,使营养指数合理,提高患者的免疫本领和身体素养。
七、加强隔离管理对于传染病患者,应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风险因素的影响。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一、概述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减少或者消除可能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
本文将从护理环境、护理操作、护理设备等方面详细介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二、护理环境的风险防范措施1. 清洁与消毒:保持护理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医疗设备、床铺、地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2. 环境安全:保持护理区域的安全是防范风险的基础。
例如,保持通道畅通,防止摔倒;安装扶手和防滑垫,预防滑倒等。
三、护理操作的风险防范措施1. 洗手: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使用适当的洗手液或者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洗手。
2. 个人防护:护士在进行特定操作时,如接触体液、处理污染物品等,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感染和污染。
3. 药物管理: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管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注射操作:护士在进行注射操作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护理设备的风险防范措施1. 设备检查与维护:护士在使用护理设备之前,应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设备操作培训:护士在使用新的护理设备之前,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3. 设备标识:护理设备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设备名称、使用方法、维护周期等信息,以便护士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五、护理风险事件的管理与报告1. 风险事件管理:护士在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住手操作、保护患者安全、采集相关证据等。
2. 风险事件报告:护士应将护理风险事件报告给上级护士或者医疗管理人员,以便进行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六、总结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护理环境、护理操作、护理设备等方面的风险防范,可以减少患者受伤和感染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什么是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损害的因素和行为。
护理风险有很多种,如手术风险、药物风险、感染风险、跌倒风险等。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为了降低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和减少护理风险后果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环境针对跌倒风险,必须保证安全环境,包括:•确保床铺、床垫干燥清洁,床单被套整洁;•监测患者的体位转换,避免掉床;•足够的照明、光线要通畅,避免患者在夜间行动;•如果需要,可以设置插座保护器/插座遮盖物以防止意外触电。
2. 药物管理针对药物风险,必须加强药物管理,包括:•保证药品的适当使用,在使用药品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仔细了解各种药品的用途、用量和副作用等信息;•医护人员必须对药品名称、剂量、用法具有清晰的认识,在药品的配制、搭配和管理上,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定和标准;•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生理特征对药品进行调整。
3. 感染预防针对感染风险,必须加强感染预防,包括:•消毒和清洗护理器具,如注射器、输液器、吸痰管、雾化器等;•采用合适、规范的手卫生措施,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清洗双手;•有效控制或隔离病患,以减少感染传播的发生率;•对于感染性状况不明的患者,请在护理过程中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4. 护理记录针对护理风险必须加强护理记录,包括:•记录患者的重要信息、护理过程和护理情况等;•会诊医生、药品、给药时间、用量和治疗结果等必须详细记录;•备选药品,以应对紧急情况;结语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护理措施之一。
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的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加速康复。
护士作为医护团队的核心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相关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康复护理。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引言概述: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或意外情况,可能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包括环境安全、感染控制、药物管理、病情监测和患者教育。
一、环境安全1.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的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患者风险。
1.2 提供安全的环境:护理人员应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干净,避免物品堆放过多,保持通道畅通,防止患者跌倒和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1.3 安全用电: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确保电气安全,避免因电源问题导致的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二、感染控制2.1 手卫生:护理人员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程序,包括洗手和使用消毒剂,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护理人员在处理有感染风险的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2.3 消毒和清洁: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医疗器械、床铺和病房进行消毒和清洁,以杀灭病原体,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药物管理3.1 正确用药: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和药物管理规范正确给予患者药物,避免药物错误使用和剂量错误。
3.2 药物储存和标识:护理人员应妥善储存药物,保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确保药物标识清晰可读,避免混淆和错误。
3.3 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药物相关的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
四、病情监测4.1 定期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2 使用监测设备:护理人员应正确使用各类监测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等,确保准确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避免病情漏诊或误诊。
4.3 病情评估和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减少患者的风险和不良事件。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风险控制和管理。
2.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将护理安全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程序,每一项护理操作中。
3.建立护理风险预警机制,针对临床易发生风险的护理环节,如配药用药、管路管理、压疮防治、交接班及重危病人护理等制定护理风险防范预案。
4.对护理工作中易疏忽出错和发生意外的环节如药物过敏、输血血型、跌倒坠床等,制作各种警示标志,并加强检查和落实。
5.建立护理安全质控手册,护士长每周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整改。
6.加强护理设备和环境风险管理,如急救器材、输液设备、病床护栏等,确保病人安全。
7.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临床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主动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及时反馈,引以为戒。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引发不良事件或安全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
护理工作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任何一个过失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要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1.强化个人防范意识:护士在接触患者时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方法,杜绝马虎和粗心现象的发生。
2.加强患者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要对患者的病情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身体状况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3.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护士在使用医疗器械时要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正确使用,并定期对器械进行维护和消毒,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4.加强药品管理:护士要妥善存放和管理药品,定期检查药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性。
在给患者用药时,要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避免药品错误使用和给患者造成伤害。
5.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6.加强感染控制:在进行护理操作前,要进行手卫生,并戴上适当的手套和口罩。
要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消毒清洁,并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7.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护士要熟悉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并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
要定期进行事故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8.健康教育和宣传:护士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要通过宣传护理风险防范知识,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士要时刻保持警惕性,熟悉操作方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为避免或降低患者遭受意外伤害或不良后果的可能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以供护理员参考。
一、意外坠落风险1、将床铺放好,确保患者感觉舒适,并保持身体稳定2、将患者床边的床垫抬高,使其在坐床时能够更容易地起身3、确保房间内的地面是干燥的,方便患者行动并减少跌倒风险4、及时移除走道和门前的障碍物,方便护士和患者行动5、在必要时,为患者提供便利设施(如扶手)二、意外伤害风险1、对于出血、扭伤等患者及时进行护理处理,以避免二次损伤2、为患者佩戴手环或脚环等标识,确保身份的正确3、避免使用含有丙酮、乙酸类化学药品等可能引起烧伤或皮肤损伤的清洗用品4、尽可能使用无菌物品和器具,避免感染三、用药安全和剂量误用1、认真阅读患者病历和医生的医嘱,确保用药剂量正确,不得超过临床使用标准2、在给药前检查药品的标志、性状、有效期限等,确认品质3、给药时严格按照医嘱以及规定的时间、方式、途径给药4、在给药后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及不良反应5、不要将患者多种药品一起放入一个容器中,以避免药品混淆四、管路管理1、定期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连续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及其他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2、检查各种管路的正确位置和稳定性,避免异物进入和无意间脱落3、保持管路通畅,保证流量正常4、每次更换或处理管路,都要检查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五、疼痛管理与监测1、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2、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3、在治疗后,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管理治疗的副作用4、定期跟踪患者的疼痛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护士们要按照规范来操作,确保患者得到正确且安全的护理服务。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引言概述: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医疗保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护理风险防范的措施。
正文内容:1. 护理环境的安全措施1.1 清洁和消毒在护理过程中,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设备和工具,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2 防止跌倒和滑倒为了避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跌倒和滑倒的事故,医护人员应确保地面干燥、无障碍,并提供适当的扶手和防滑垫。
2. 用药安全措施2.1 用药前核对在给患者用药之前,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用药品种、剂量和途径等信息,以防止错误用药。
2.2 储存和管理药物医院应设立专门的药房,储存和管理药物。
药品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保存,避免暴露于阳光和潮湿的环境中。
3. 患者个人信息保护措施3.1 保护患者隐私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不得将患者个人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在处理患者信息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
3.2 安全传递信息医护人员在传递患者信息时,应使用安全的通信渠道,如加密电子邮件或专用短信平台,以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4. 护理操作的安全措施4.1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
使用适当的洗手液或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步骤进行操作。
4.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进行一些高风险操作时,如接触体液、处理污染物等,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5. 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5.1 火灾应急医院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医护人员应熟悉逃生通道和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确保患者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疏散。
5.2 急救措施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急救培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止血等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治患者。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引言概述:在护理工作中,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五个部份,包括环境安全、感染控制、药物安全、跌倒预防和急救准备。
一、环境安全1.1 维护清洁卫生:保持护理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防范风险的基本要求。
护士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保持床铺的整洁,并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物品。
1.2 确保设备安全:护士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因设备故障而给患者带来风险。
1.3 防止意外伤害:护士应保持警惕,尽量预防患者和自己的意外伤害。
例如,正确使用防滑垫,确保地面的干燥和无障碍物,避免患者摔倒。
二、感染控制2.1 手卫生:护士应时常洗手,特殊是在与患者接触先后。
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传播。
2.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与可能存在传染性病原体的患者接触时,护士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3 废物处理:护士要正确处理感染性废物,将其分类、包装和妥善处置,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三、药物安全3.1 核对药物:护士在给患者用药前,应子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和频次,确保赋予正确的药物。
3.2 储存药物:护士要将药物储存在干燥、通风和安全的地方,避免药品受潮或者被他人误用。
3.3 不良反应监测: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四、跌倒预防4.1 评估风险:护士在接收到患者后,应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行动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跌措施。
4.2 提供辅助设备:对于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护士应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如手杖、助行器等,匡助患者行动。
4.3 定期巡视:护士应定期巡视患者,特殊是在夜间,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跌倒事故。
五、急救准备5.1 掌握急救技能:护士应定期接受急救培训,熟悉常见的急救措施和操作技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1.患者跌倒:在护理站和病房内有防滑垫、床边扶手和手扶梯,定时巡视患者。
2.药物误用:使用身份识别技术进行患者身份核实,实施二次确认。
3.拔管风险:定期检查气囊、使用固定装置固定呼吸管。
4.手术错误: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手术准备和操作流程进行,致力于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5.患者感染:加强患者与人员、设施和设备之间的消毒防护,减少交叉感染。
6.疼痛管理不当: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7.护理设备故障:定期检查和维护护理设备,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
8.输血错误:进行患者身份核实,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监测。
9.剂量错误:准确计算和核对药物剂量,借助科技手段进行剂量管理。
10.输液错误:将输液器具进行严格标记,与患者身份相匹配。
11.放射线辐射:在使用放射线设备时,护士和患者都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12.假冒药品:加强药品管理,减少假冒药品进入护理环节。
13.营养不良:进行合理的营养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14.误诊误治: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和专业素养,减少误诊误治。
15.医疗器械感染:对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处理。
16.患者抗拒: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患者教育水平。
17.舒适隐私不足: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提供舒适和安全的护理环境。
18.住院期间压疮:进行定期病情评估,实施翻身计划,加强湿疹预防和治疗。
19.患者需求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变化,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0.患者安全意识差: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21.高风险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存储,加强对高风险药品的监测和管理。
22.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患者心理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23.混淆患者身份:使用科技手段对患者进行身份核实,防止混淆。
24.过度担负:合理分配工作负荷,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训。
25.患者自杀:提供安全环境,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护士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康复。
然而,护士在工作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医疗差错、职业暴露、护患纠纷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士自身的权益,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士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一、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护士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患者需求。
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包括新的医疗技术、护理操作规范、疾病护理要点等。
同时,鼓励护士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
例如,对于新入职的护士,要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医院规章制度、护理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对于在职护士,可以根据不同的科室和岗位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如手术室护士的无菌操作培训、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等。
二、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护理操作规程是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必须严格遵守。
这包括正确的给药方法、输液操作、伤口护理、导尿等。
在执行操作前,护士要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和医嘱,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比如,在给药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进行核对。
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输液故障。
三、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
护士要学会倾听患者的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护理措施,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同时,要保持热情、耐心、细心的服务态度,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当遇到患者或家属的疑问和不满时,护士要以平和的心态积极沟通,了解问题所在,及时解决。
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避免矛盾激化。
四、做好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重要证据。
护士要如实、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
记录要清晰、完整,避免涂改和遗漏。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引言概述:护理工作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护士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风险防范的五个部份,包括环境安全、感染控制、药物管理、病人身体安全和信息安全。
一、环境安全1.1 保持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护士应定期清洁工作区域,包括床单、床垫、床围等,以确保患者的环境卫生。
1.2 防止跌倒和滑倒:护士需要确保走廊和病房地面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患者或者自己因为滑倒而受伤。
1.3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护士应定期检查病房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健康。
二、感染控制2.1 手卫生:护士应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患者先后、进食前、使用洗手间后等关键时刻,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2.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在处理患者体液或者接触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感染风险。
2.3 定期消毒和清洁:护士需要定期对医疗设备、床单、病房等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三、药物管理3.1 正确标记和存储药物:护士应确保药物标签清晰可读,并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存储药物,以防止药物失效或者混淆。
3.2 遵循正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护士在给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和剂量,避免药物错误。
3.3 监测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四、病人身体安全4.1 预防跌倒和压疮: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跌倒和压疮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提供辅助器具、定期翻身等。
4.2 定期监测体征和症状:护士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体征,并观察症状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3 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护士应确保病房内的设施和器械安全可靠,如床栏、导尿管等,以防止患者的意外伤害。
五、信息安全5.1 保护患者隐私: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私自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1.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认真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4.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医、护、患沟通。
5.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规范准确的书写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6.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三查七对”制度。
7.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8.加强病房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药疗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9.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0.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患者、新人院、年老体弱、小儿、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的患者,要床头交接班.11.按医院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12.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13.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14.对专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并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15.当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时,要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并及时封存好病历。
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①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做出评估评估有无医学上相关因素。
如有医学上相关的危险因素时应进行有关预防跌倒的评估。
②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a、一览表与床头挂“预防跌倒”与“预防坠床”的警示标识。
b、病历上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c、每班评估患者的认知、感觉及活动能力。
d、向患者交代如需要协助可使用呼叫仪求助确保患者可以随手触到呼叫器。
e、病床高度要适中床、椅的轮子要固定床两边要加床栏。
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事件或错误,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或损失。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护士需要了解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跌倒风险:患者可能因为年龄、体力弱等原因导致容易跌倒。
护理人员应当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如年龄、体力、行动能力等因素。
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使用床栏、协助患者行动、提供安全的步行辅助器具等。
2.压疮风险:长期卧床或坐位不动的患者容易患上压疮。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皮肤风险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使用特殊床垫等。
3.药物错误: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可能出现药物剂量错误、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造成患者不良反应或药物误服。
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医嘱核对药名、剂量等信息,同时注重药物知识的学习和更新。
4.感染风险: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可能传播感染,也可能从患者处获得感染。
为了防止感染的传播,护理人员应当勤洗手、规范穿戴个人防护用具、执行消毒措施等。
5.误吸风险:患者在进食或吸入物品时可能发生误吸,导致窒息或肺部感染。
护理人员应当在进食时给予监护,并注意患者的咳嗽或吞咽能力,避免误吸。
6.意外伤害: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预料的意外伤害,如手术器械伤害、烧伤、被患者袭击等。
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持安全环境,以及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避免患者伤害自身或伤害护理人员。
7.交叉感染风险:在医疗机构中,患者之间、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护理人员应当遵守洗手、消毒、隔离等措施,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并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交叉感染意识。
8.针刺伤害:在给药或抽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能发生针刺伤害,可能导致感染。
护理人员应当正确使用针具,注意丢弃针头等锐器,并严格执行手术规范和操作流程。
为了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护理风险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
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上报程序】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1.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使用信号灯告诉医护职员,给夺必要的从事办法。
2.共同大夫对患者进行查抄,依照伤情采取必要的抢救办法,并实时上报护士长。
3.增强巡视至病情稳定。
巡视外缜密观察病情变迁,发现病情变迁,实时向大夫报告叨教。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
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
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
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患者进行评估,在床头卡上挂防跌倒、坠床标志。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留陪护监管,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患者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时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体位不宜突然改变,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14、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1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16、对于有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档且固定好。
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17、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18、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19、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
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20、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上报程序】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压疮的防范措施一、评估:积极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评估内容包括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排泄情况及合作程度等)和易患部位。
1、新病人在入院时进行评估。
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需一周评估一次;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需一周评估两次;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需1天评估一次;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需每班评估一次;当病人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
2、经评估确定危险程度: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
评分≤18分应采取预防压疮的措施。
3、根据危险程度制定预防计划并组织实施:得分在15-18分的病人采取制定定时翻身计划,帮助病人进行最大程度的身体移动、保护病人的足跟部、为卧床或坐轮椅病人提供能降低局部压力的床垫或轮椅垫,同时注意处理病人潮湿、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压疮中度危险者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注意侧卧位时使用海绵垫或软枕使病人倾斜30°;高度危险者还应增加翻身次数;极度危险者除采取以上全部措施外,对于有难处理的疼痛和有翻身引起严重疼痛的病人应使用特殊的能降低局部压力的床垫4、对于难免性压疮及时申报:经评估后由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填写高危人群压疮评估表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护士长会诊核实后,确定为难免性压疮并登记在册。
对批准的病例经会诊后制定预防措施,科室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实施,会诊小组定期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二、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经常变换体位,间歇性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并根据力学原理合理摆放体位。
对受压部位的皮肤,适当给予按摩。
建立翻身记录卡,记录翻身时间、卧位变化及皮肤情况。
长期坐轮椅的患者至少每小时更换姿势一次,或至少每15分钟改变重力支撑点,以缓解坐骨结节处压力。
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采用软枕或支撑性产品(泡沫垫、凝胶垫、水垫等)垫于身体空隙处,保护骨隆突处皮肤。
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衬垫应平整、柔软;夹板应松紧适度,随时观察颜色、温度及血运情况。
4、应用减压辅料:根据情况选择减压敷料(如泡沫类敷料或水胶体类敷料)敷于压疮好发部位以局部减压。
5、应用减压床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减压床垫的适用范围,及时恰当的使用气垫床、水床等全身减压设备以分散压力,预防压疮发生。
6、避免和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半卧位时,如无特殊禁忌,床头抬高≤30°.长期坐轮椅的患者,尽量坐直并紧靠椅背,必要时垫软枕,双膝关节屈曲90°,适当约束防止下滑。
使用便器时,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软纸、布垫或撒滑石粉,房子擦伤皮肤。
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平整、无渣屑。
7、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局部不良刺激:加强基础护理,用清水或中性溶液清洁皮肤。
擦洗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皮肤。
易出汗的部位应及时擦洗汗液。
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及时擦洗皮肤和更换床单、衣物,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
8、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长期卧床患者,每日做主动或被动的关节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改变体位后对受压部位进行适当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9、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压疮高位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10、鼓励患者活动:病情允许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训练,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预防压疮发生。
11、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参与和独立采取预防压疮的措施。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
、2、置管后,在体外用胶布做一标记,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
护士对患者安置的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设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5、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避免导管牵拉脱出。
6、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患者及家属注意避免牵拉。
7、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8、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9、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10、护士应按分级护理及时巡视病房,仔细观察导管接口处是否固定良好及检查约束部位,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11、一旦发生导管接口处脱管,应立即将导管反折,对导管接口两端彻底消毒后,再进行连接,并做妥善固定。
如胃管不慎脱出,应及时检查患者有无因胃管内容物流出造成呛咳或窒息。
12、护士长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保证安全。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
二、将各种导管按照风险等级分类评分,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评分,将导管风险等级分及患者意识状态评分分值相加,评估患者累积分值≥5分者确定为重点护理、监控对象,责任护士填写管路滑脱风险评估表,报告护士长,在患者床头挂"防导管滑脱"标识牌,实施护理措施。
三、管路滑脱风险动态评估:评估累积分值≥5分建立评估表,并每周至少评估一次,有管路数和管路风险相关因素变化做好动态评估。
四、如发现管道脱落,或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五、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六、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七、护士要熟练掌握管路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八、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患者意外登记表,24小时内报护理部。
九、护士长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十、发生管路滑脱的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十一、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