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勘查学.doc
- 格式:doc
- 大小:502.08 KB
- 文档页数:39
矿产资源勘查学1. 简介矿产资源勘查学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地球表层和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勘查方法和技术。
勘查是指对地质、物理、化学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潜在的矿床分布和储量,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勘查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等。
2. 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查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矿床特征等地质信息。
地质勘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地貌调查、钻探取样、地质构造解译等。
地质地貌调查通过对地表地貌特征的观察和记录,可以获取地表地质信息,为进一步的勘查提供基础数据。
钻探取样是通过钻井设备,获取地壳深部的岩石和土壤样本,用于分析确定地下地质情况。
地质构造解译是根据地球物理勘查等数据,推测地下构造的方法,可以帮助寻找矿床。
3. 地球物理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查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和矿床的物理特征。
地球物理勘查的方法包括重力勘察、磁力勘察、电法勘察、地震勘察等。
重力勘察通过测量地球引力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岩石密度的变化,从而寻找矿床。
磁力勘察是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推测地下磁性物质的分布,用于寻找矿床。
电法勘察是通过测量地下的电阻率和电导率分布,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矿床。
地震勘察是利用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路径变化,推测地下岩石和矿床的分布。
4. 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查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地下岩石和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化学分析和样品解析等。
野外调查通过采集地下岩石和土壤样本,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分析,确定样本的化学成分和特征,为寻找矿床提供指导。
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实验室对样本进行测定,确定样本中元素的含量和比例。
样品解析是通过对样本中矿物的鉴定和分析,确定样本中的矿物组成和矿床特征。
5. 矿产资源勘查技术矿产资源勘查学借助现代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矿产资源勘查技术。
矿产勘查:在区调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找矿地质条件: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受到一定地质因素所控制。
因此,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把这些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称为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勘探工程间距:指单个截穿矿体的勘查工程所控制的矿体面积,通常以工程沿矿体走向的距离与倾斜的距离来表示最低工业米百分值:简称米百分率或米百分值,它是对工业利用价值比较高的矿产所提出的一项综合指标,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的乘积。
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的地质环境和成矿地质条件可以形成相似的矿产。
相似类比的内容;成矿背景、成矿条件、矿化信息、成矿规律和类别。
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指那些在矿产勘查活动中,能够直接获取工作区有关矿产形成与赋存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及各种参数的技术方法。
矿产资源: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根据其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即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矿产勘查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矿产储量:是矿产资源量中查明资源的一部分,经勘查证实存在矿体,其产出形式、数量、质量能成为当前工业生产技术条件所开发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开发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矿产资源总量:是矿产储量、暂难利用的探明资源量和潜在资源量的总和。
地质编录:是在找矿及勘探工作中,把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包括采样分析、鉴定的成果)或经综合研究的结果,正确地、系统地用文字和图表加以表达与说明,以解决和反映找矿勘探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穿脉和沿脉:穿:垂直或斜交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
沿:在矿体内或矿体与围岩接触带沿矿体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矿体的变化性质指某矿体变化标志在矿体不同空间位置上相互之间的联系特点与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矿产勘查学实验报告1. 引言矿产勘查学实验是矿产资源勘查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学习和练习,了解矿产勘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在实地勘查中的能力和素质。
本次实验旨在让我们了解矿区地质环境、观察矿物形态特征和进行矿产资源调查。
2. 实验目的1. 了解矿区地质背景和矿床类型。
2. 观察并描述矿物的形态特征,识别矿物的种类和成分。
3. 进行矿产资源调查,掌握调查方法和技巧。
4. 学习实地勘查安全操作规范。
3. 实验步骤3.1 矿区地质背景调查我们选择了某某地矿进行实地考察。
首先,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矿区地质背景调查,了解了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岩性信息和矿床类型。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该矿区处于一处复杂构造背景的带状矿床中。
3.2 矿物形态观察与识别我们在矿区的不同地点采集了多个矿石样本,并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观察与识别。
首先,我们使用显微镜对矿石进行放大观察,观察其颜色、透明度、晶体形状等特征。
然后,我们使用化学试剂对矿石进行鉴定,例如进行酸碱试验、硬度测试等。
通过观察和测试,我们成功识别了多种矿物,包括石英、方铅矿等。
3.3 矿产资源调查在矿区内,我们进行了矿产资源调查。
我们首先对矿区的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并绘制了地貌图。
然后,我们分区域进行田野调查,查找矿石出露点,记录其地理位置和特征。
同时,我们还使用了地磁仪、电磁仪等仪器进行资源调查,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多个矿物出露点,并成功测量和记录了它们的位置、形态特征、含矿性等信息。
3.4 安全操作规范在实地勘查时,我们始终遵守了矿区的安全操作规范。
我们戴好安全帽、穿防护服,注意脚下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我们了解并掌握了应急处置措施,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和救援。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矿区地质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成功识别了多种矿物。
我们还利用实地勘查的方法进行了矿产资源调查,并成功获取了大量的数据。
矿产勘查理论和方法第一章绪论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
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我国矿产品的年绝对需求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将会持续增加,有人认为到2020年对矿产品的需求量将是目前的两倍,这对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社会需求和矿物原料供求的矛盾始终存在,并且越来越尖锐,矿产勘查工作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高度重视,我国在2000年启动了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2005年国务院又专门召开了全国地质工作会议,2006年国务院又以国发…2006‟4号文的方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文件,加大了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的工作力度,以便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为国民经济经济建设提供必需的矿物原料。
一、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矿产勘查在现阶段一般是指对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的总称。
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矿产品市场的需求,运用成矿理论作指导,采用有关的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的矿产资源所进行的专门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矿产勘查与地质调查、地质勘查的含义有所不同。
地质调查一般指基础性的区域地质测量工作。
地质勘查概括了由区域地质调查到矿产勘查,乃至生产矿山的全部地质工作。
有时泛指各类专门性勘查,如矿产勘查、水资源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等。
矿产勘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区域内找到并查明工业矿床,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企业建设提供必需的矿产地质资料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是一项具有科研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的社会活动。
矿产勘查的科研性体现在矿产勘查是在“灰箱”状态下进行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
由于勘查工作所依据的地质资料以及勘查工作中所获取得的地质资料总是处于“灰色”状态,导致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有关矿产特征的认识随着工作的深入永远处于不断探索、深化、提高之中。
因此,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成矿理论作指导,加强地质研究及分析,以便得到相对客观的认识,指导勘查工作的正确实施。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及意义1.基本概念:矿产勘查亦称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
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节矿产勘查学的性质、任务与研究方法1.主要研究方法:观察研究、统计分析、模型类比和综合评价。
第三节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及勘查阶段划分1.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面研究、综合评价、经济合理等原则。
2.阶段划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第四节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1.矿产资源: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
2.矿产储量:是矿产资源量中查明资源的一部分,经勘查证实存在矿床(体)。
3.矿产资源总量:是矿产储量、暂难利用的探明资源量和潜在资源总量的总和。
4.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1)分类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经济意义;(2)分类及编码5.储量: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6.基础储量:查明矿产资源中的一部分。
7.资源量: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第二章矿床类型第三节矿床勘查类型1.概念:在矿体地质研究和对以往矿床勘查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即勘查的难易程度),将特点相似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简称矿床勘查类型。
2.划分原则:追求最佳勘查效益、从实际出发、以主矿体为主、类型三分允许过渡、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等原则。
第三章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第一节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第二节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的种类与作用1.方法: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等。
2.探矿工程:钻探和坑探工程。
3.坑探工程:探槽(TC)、浅井(QJ)、平硐(PD)、石门(SM)、沿脉(YM)、穿脉(CM)、竖井(SJ)、斜井(XJ)、暗井(AJ)。
4.钻探工程:浅钻、岩心钻。
矿产资源勘查学书籍矿产资源勘查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勘查和评价等内容。
在这个领域,有许多经典的书籍可以供学习和参考。
首先,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矿产资源勘查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Mineral Exploration)这本书,它由Charles J. Moon、Michael K.G. Whateley和Anthony M. Evans合著,涵盖了矿产勘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适合初学者入门。
其次,对于进阶学习,可以选择《矿产资源勘查学原理与实践》(Principles of Mineral Exploration)这本书,作者是Günter Blöschl和Andreas Günther,它深入探讨了矿产资源勘查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遥感技术等内容,对于想深入了解矿产资源勘查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此外,还有一本经典的书籍叫做《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Mineral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作者是S. K. Haldar,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矿产资源勘查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遥感技术、矿床评价等内容,适合想要全面了解矿产资源勘查的人参考。
除了上述书籍,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著作,例如《矿产资源勘查学原理》(Principles of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等,都是学习矿产资源勘查学的好选择。
总的来说,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需求的书籍进行学习,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实地勘查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矿产资源勘查学的知识。
希望这些推荐对你有所帮助。
成矿规律:确定在哪个地质时期,在什么构造部位产生了成矿物质的富集,从而圈定出成矿远景区,指导勘查工作决策。
成矿预测:根据工作地区内已有的各种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实际资料,全面分析研究区内的地质特点和已发现的各种矿产的类型,规模及其在时间,空间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阐明其成矿规律,进而预测区内可能发生矿产的有利地段及控制条件,指出需要进一步工作的方向,顺序和内容等,为下一阶段的勘查工作提供证据。
成矿远景区:根据矿产勘探初步研究圈定的潜在含矿区域或成矿有利地段。
燕山成矿期(有色矿产形成时期)的主要矿化富集特征表现:1大量断陷盆地的发育为我国储藏了极为丰富的煤和石油,在许多聚煤盆地中,还常常伴生膨润土矿床。
2本期岩浆活动是我国地质历史上最强烈的一次,与成矿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模型:1原样模型 2相似模型 3图形模型 4数学模型成矿模型:1描述性模型 2概念模型意义:1成矿作用模型化 2矿床类型模型化整装勘查:指在资源前景明朗的地区,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联合,找矿着眼开矿,开矿引导找矿,打破传统的评价阶段划分模式,以矿产开发利用为最终目的,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开发一条龙设计,物、化、电、磁、钻等多工种、多方法整合施工,加快勘查开发速度。
整合勘查:指根据矿床的形成规律,对位于同一成矿地区带,同一成矿体系或出于一个矿集区,一定范围物化探异常区内的矿业权区,进行统一工作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的勘查形式,同时也是对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
整装勘查和整合勘查区别:“整装勘查”针对的是“勘查周期过长”的问题,减少各阶段的重复性工作,在地质勘查项目实施起就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乃至开发阶段一次性立项、设计通过,各阶段无缝对接,地勘单位无需重复编写多个立项书、设计书、成果报告,减少各阶段重复的审批程序,尤其是等待审批拖延的时间。
而“整合勘查”主要针对的是“大矿小勘”的问题,改变重点成矿区或大型矿床所在区域项目过多,矿体认为分割的大矿小勘的混乱勘查秩序,实现一个矿集区尤其是大型矿床区域只设一个勘查项目部,统一勘查,实现大矿大勘,使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矿产勘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矿产勘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认识。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背景本次实验以某地区某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和实验室分析,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产勘查方法等进行研究。
2. 实验步骤(1)实地考察1)了解矿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2)观察矿床地质特征,如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等;3)采集矿石样品,记录样品信息。
(2)资料收集1)查阅矿区相关地质资料,了解矿区地质背景;2)收集矿区地形图、地质图、矿产分布图等资料;3)了解矿区开采现状和勘查历史。
(3)实验室分析1)对采集的矿石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矿石类型和品位;2)对样品进行矿物学鉴定,确定矿物组合和矿物特征;3)对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了解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成矿规律研究1)分析矿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水文地质等条件,探讨成矿地质背景;2)结合样品分析结果,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3)总结矿区成矿规律,为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5)矿产勘查方法研究1)根据矿区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选择合适的勘查方法;2)分析不同勘查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3)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矿产勘查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地考察结果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矿区位于某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构造复杂,矿床主要产于某构造带。
2. 资料收集结果收集到矿区地形图、地质图、矿产分布图等资料,了解了矿区地质背景和矿产分布情况。
3. 实验室分析结果(1)化学成分分析:样品主要含铁、铜、锌等元素,矿石品位较高;(2)矿物学鉴定:样品主要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3)地球化学分析:样品中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有利于成矿。
4. 成矿规律研究根据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结果,总结出以下成矿规律:(1)矿床产于某构造带,受构造控制明显;(2)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源和成矿物质;(3)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成矿物质富集。
•矿产勘查:亦称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
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矿产勘查是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与矿产勘探的总称或总和。
•成矿预测:是在成矿地质理论指导之下,总结矿床成矿模式;•以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地质等信息为依据,总结找矿模式;依据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矿产预测准则;对预测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做出预测,圈定成矿远景区段和优选成矿靶区,并提出进一步的找矿部署意见。
•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是指那些在矿产勘查活动中,能够直接获取工作区有关矿产的形成与赋存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及各种参数的技术方法。
这些技术方法,在矿产勘查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勘探线:一组勘查工程从地表到地下按一定间距布置在与矿休走向基本垂直的铅垂勘查剖面内,并在不同深度揭露或追索矿体。
这种勘查工程的总体布置形式,称勘探线•原始地质编录: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矿产普查:是矿产勘查的起始阶段。
其目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和找矿信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普查对象,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在选定的普查区内,大致查明成矿地质背景,圈出成矿远景地段,寻找发现与评价各类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点或矿点,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犷体(层),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勘探工程间距:勘探工程间距是指沿矿体走向和倾斜方向相邻工程截矿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乘积,也称“勘探网度”或工程密度。
•找矿模型:是在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现某类具体矿床所必须具备的有利地质条件、有效的找矿技术手段以及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矿化信息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矿体取样:是指从矿体或近矿围岩和堆积物中采集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用以进行各种分析、测试、鉴定与实验,以研究确定矿产质量、物化性质及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的专门性工作。
矿产资源勘查设计学习简介矿产资源勘查设计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为了实现最佳开发效果和提高勘查水平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矿产资源勘查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选址、科学的勘查方法和准确的勘查数据,对矿产资源进行准确评估和合理规划,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勘查设计流程矿产资源勘查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勘查前期准备、勘查设计、勘查实施和勘查报告编制等环节。
勘查前期准备勘查前期准备是矿产资源勘查设计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目标确定:明确矿产资源勘查的目标和任务。
2.数据收集:收集与勘查区域相关的地质、地形、水文、气象和环境等数据,建立初步数据库。
3.地形调查:对勘查区域进行地形调查,了解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情况。
4.环境评价:对勘查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估,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影响。
勘查设计勘查设计是矿产资源勘查设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勘查方法选择:根据勘查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的勘查方法和技术。
2.勘查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勘查方案,包括勘查区域划分、勘查工作任务和勘查工期等。
3.勘查设备准备:根据勘查方案的要求,准备必要的勘查设备和仪器。
勘查实施勘查实施是矿产资源勘查设计的具体操作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勘查区域划分:按照勘查方案的要求,将勘查区域划分成若干工作区域。
2.勘查方式选择:根据勘查区域的特点和勘查目标,选择合适的勘查方式和方法。
3.勘查数据采集:利用各种勘查设备和技术手段,采集勘查数据。
勘查报告编制勘查报告编制是矿产资源勘查设计的最后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分析和评价:对勘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判断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可开发程度。
2.勘查结果报告:根据勘查数据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编制勘查结果报告,包括勘查区域划分、勘查数据、矿产资源评估和开发建议等内容。
勘查设计的重要性矿产资源勘查设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合理利用资源:通过勘查设计可以合理规划和利用矿产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矿产资源勘查学矿产资源勘查学是一门专注于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学科。
它是地质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识别、描述、分析和评估地球内部矿产资源的有关知识和技术。
矿产资源勘查学的基本任务是发现矿产资源,确定其储量和品质,以及确定其开采可行性。
通过采集和分析地质信息,这门学科为未来的矿产开发提供了决策支持和技术保障。
矿产资源勘查学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勘探目标确定、地质调查、采样和样品分析、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勘探、地质统计学、勘探设备技术、勘探方法和勘探地质学等。
在矿产资源勘查学中,地质调查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地球表层地质物质的观测和分析,全面了解某一地区的构造、岩性、构造体系、矿化物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地质结构,以确定其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质。
在地质调查中,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地质知识和技能,如地质勘察、岩性鉴定、构造分析、矿物学、化学地质、矿床学等。
采样和样品分析也是矿产资源勘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采集地质样品(如岩石、土壤、矿物等)进行分析,以确定其矿物和地质环境的特征。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含量、矿物组成和结晶状态等特征可以了解矿床成因、形成历史、成矿环境等情况。
在采样和样品分析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和设备,并了解样品分析的理论基础,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地球物理勘探是矿产资源勘查学的一种常见勘探方法。
它是指用物理活动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物理结构及其特征,并通过这些结构和特征来识别矿化体的存在和特征。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地磁勘探、重磁勘探、电磁勘探和雷达勘探等。
除了地球物理勘探外,地球化学勘探也是矿产资源勘查学的常用勘探方法。
它是指通过测定大地水、土壤、植物、大气等中的可测量化学元素和物质,来探查成矿地质体的存在、分布和演化规律。
在地球化学勘探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地球化学测量、成因证据、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