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件后盖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97.00 KB
- 文档页数:21
abs后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abs后盖的相关知识,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abs后盖的原理和结构;2.解释abs后盖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3.分析abs后盖的工作过程和优势;4.运用abs后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bs后盖的原理、结构、应用及其工作过程。
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abs后盖的基本原理1.1 abs后盖的定义1.2 abs后盖的工作原理2.第二章:abs后盖的结构与组成2.1 abs后盖的主要部件2.2 abs后盖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3.第三章:abs后盖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3.1 abs后盖在紧急制动时的作用3.2 abs后盖在湿滑路面上的表现4.第四章:abs后盖的工作过程和优势4.1 abs后盖的工作步骤4.2 abs后盖的优势分析5.第五章:abs后盖的故障诊断与维修5.1 abs后盖的故障现象5.2 abs后盖的维修方法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abs后盖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abs后盖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abs后盖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4.实验法:学生进行abs后盖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abs后盖的相关知识;4.实验设备:准备 abs后盖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目录前言 (1)二、塑料成型的工艺分析 (3)三、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4)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7)五、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7)六、浇注系统的设计 (8)七、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3)八、模架的确定 (19)九、排气系统的设计 (20)十、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20)十一、冷却系统的设计 (21)十二、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21)参考资料 (22)设计小结 (23)前言模具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冷冲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CAD软件等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环节。
在设计之前,要具备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塑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方面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初步了解塑件的成型工艺和生产过程,熟悉各种塑料模具的典型结构。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塑料模具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塑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方面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塑料模具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基本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计算、绘图和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塑料模具设计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
本设计为一塑料外盖。
如图:对产品的一般要求有:1、壁厚均匀;2、塑件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
;3、脱模斜度30/~1;;4、塑件材料为PE (聚乙烯),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5、精度为IT5.二、塑料成型的工艺分析1. 塑件分析(1)外形尺寸该工件壁厚为3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长,适合注塑成型。
(2)等级精度所有尺寸精度为MT5。
(3)脱模斜度PE(聚乙烯)材料,由于收缩率较大,参考表2-10选择该塑件上的型芯和凹模统一脱模斜度为45′。
盖的注塑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盖的注塑模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理解注塑模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其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注塑模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学习注塑模课程,培养学生对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制作流程及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塑模的基本概念:介绍注塑模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塑料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2.注塑模的设计原则:讲解注塑模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模具结构、材料选择、尺寸精度等。
3.注塑模的制作流程:详细介绍注塑模的制作流程,包括模具设计、加工、装配及调试等环节。
4.注塑模的应用:分析注塑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在各个行业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注塑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注塑模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注塑模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注塑模的制作和调试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需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注塑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程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应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塑料模具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基础。
2.独立地解决在制定成型工艺和设计模具中的问题,会查阅技术文献和资料,全面考虑设计内容及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在设计中必须做到:1.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要求计算正确,结构合理,图面整洁,图样及标注符合国家标准;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书写整洁4.按计划循序进行,其进度可参考下表: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工艺分析:了解教师指定设计塑件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即尺寸和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塑件的生产批量;塑料品种;设备条件等。
分析塑件的形状特征、使用要求、成型性能等。
2.确定成型方案,通过计算选择成型设备,并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3.绘制模具总装配图及部分主要零件图。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说明书页数不少于15页,用本校设计说明书专用纸书写,并装订成册。
安装外壳I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这次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关于安装外壳I的模具设计。
整个过程包括塑件的原料选择、外形分析、工艺分析及其主要的成型尺寸的计算;注射机的选择及校核、分型面的选择、模架的选择、模具内部结构的选择(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的选择)。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加深了对模具与塑料的认识。
收缩率% 0.4-0.7熔点℃130-160 热变形温度℃0.45MPa 90-1080.182MPa 83-103抗拉屈服强度MPa 50拉伸弹性模量MPa 1.8×103抗弯强度MPa 80冲击强度KJ/m2 缺口11无缺口261硬度HB 9.7 体积电阻系数Ω·cm 6.9×1014 ABS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取值范围预热和干燥温度/℃80-95时间/h 3-4料筒温度/℃后部150-170 中部165-180 前部180-200成型时间/S 高压时间0-5保压时间15-30=13.4cm3冷却时间15-30成型周期40-70喷嘴温度/℃170-180注射压力/MPa 60-100螺杆转速/(r·min-1) 30-60模具温度/℃50-82、塑料零件图及说明、要求:该塑料产品名称为安装外壳I。
后盖注塑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后盖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后盖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后盖注塑模具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后盖注塑模具的设计,并完成二维和三维图纸的绘制;2. 学生能运用CAE软件对后盖注塑模具进行模拟分析,优化模具设计;3.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具备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后盖注塑模具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模具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3. 学生认识到模具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我国制造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具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后盖注塑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模具的组成、分类,重点分析后盖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深入理解模具的构造及功能。
2. 后盖注塑模具设计流程:按照教材内容,详细介绍模具设计的步骤,包括产品分析、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整个设计流程。
3. 后盖注塑模具关键参数计算:讲解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模腔尺寸、型腔布局、注射压力、锁模力等,结合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
4. CAD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指导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后盖注塑模具的二维和三维设计,强化软件操作技能。
5. CAE软件在模具模拟分析中的应用:介绍CAE软件在后盖注塑模具模拟分析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如何优化模具设计,提高产品质量。
后盖塑料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后盖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后盖塑料模具的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3. 学生掌握相关材料性质对后盖塑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影响;4.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产中后盖塑料模具出现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完成后盖塑料模具的三维设计;2. 学生能够运用CAM软件完成模具的加工路径编程;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设备进行后盖塑料模具的制造和调试;4.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后盖塑料模具课程,培养对机械制造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3. 学生能够关注环保和资源利用,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4.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发展。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后盖塑料模具基本结构:讲解模具的组成,包括型腔、型芯、导向机构、顶出系统等,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进行分析。
2. 后盖塑料模具设计流程:介绍从产品分析、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到模具试模的整个过程,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进行讲解。
3. CAD/CAM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设计,CAM软件进行加工路径编程,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4. 塑料模具材料及加工:分析不同材料的性能,介绍常用塑料模具材料及加工方法,依据教材第五章内容进行教学。
多孔塑料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孔塑料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性。
2. 学生能掌握多孔塑料盖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
3. 学生了解多孔塑料盖的制造原理及工艺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多孔塑料盖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多孔塑料盖。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多孔塑料盖的性能进行评价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多孔塑料盖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课程,结合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多孔塑料盖的基本概念- 多孔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多孔塑料盖的结构与特性2. 多孔塑料盖的应用与作用- 多孔塑料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多孔塑料盖的作用原理3. 多孔塑料盖的制造原理及工艺流程- 多孔塑料的制备方法- 制造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步骤4. 实践操作:设计与制作多孔塑料盖- 设计要求与制作步骤- 实践操作中的注意事项5. 多孔塑料盖性能评价与优化- 性能评价指标- 优化方法与策略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多孔塑料盖的基本概念、结构与特性第二课时:多孔塑料盖的应用与作用第三课时:多孔塑料盖的制造原理及工艺流程第四课时:实践操作:设计与制作多孔塑料盖(1)第五课时:实践操作:设计与制作多孔塑料盖(2)第六课时:多孔塑料盖性能评价与优化本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盒盖注塑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盒盖注塑设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塑料注塑的基本原理,了解注塑模具的构造与设计要点,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描述注塑成型的基本过程,解释注塑模具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掌握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注塑模具设计,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认识到注塑模具设计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注塑模具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塑料注塑成型原理、注塑模具构造、注塑模具设计方法以及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塑料注塑成型原理:介绍注塑成型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塑料的熔融、注射、冷却、固化等步骤。
2.注塑模具构造:讲解注塑模具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注射腔、型腔、冷却系统、导向装置等,并介绍其功能。
3.注塑模具设计方法:教授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模具的分型面设计、模具的尺寸计算、模具的型腔布局等。
4.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介绍CAD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作用,讲解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注塑模具的设计和模拟。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讲授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注塑模具设计基础》2.参考书:《注塑模具设计手册》3.多媒体资料:注塑模具设计的相关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注塑模具设计实验套件,CAD软件以上教学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注塑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夹具课程设计后盖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图纸绘制和结构分析。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相关概念、类型和应用,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图纸绘制能力,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认识到夹具课程设计后盖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
2.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图纸绘制和结构分析。
4.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实例解析和操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以及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应用和设计过程。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直观地展示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的齐全和正常运行,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夹具课程设计后盖的掌握程度。
pp塑料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PP塑料的性质、分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了解PP塑料盖的设计原理,包括结构、功能及制造工艺。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塑料成型知识,并了解其在PP塑料盖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PP塑料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并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的PP塑料盖。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PP塑料盖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生活中塑料制品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实践类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PP塑料的基本性质与分类:介绍PP塑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环保特性等,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化学》第四章第三节“塑料的性质与应用”。
2. PP塑料盖的设计原理:讲解PP塑料盖的结构设计、功能特点、制造工艺等。
教材章节:《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塑料制品的设计与制造”。
3. 塑料成型技术:介绍注塑、吹塑等塑料成型工艺,重点讲解其在PP塑料盖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技术》第三章第一节“塑料成型技术”。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PP塑料盖的设计与制作,包括设计草图、选用材料、制定工艺等。
教材章节:《实践》第五章“塑料制品的设计与制作”。
ps塑料盖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S塑料盖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2. 学生能掌握PS塑料盖模的设计原理、制作工艺及流程;3. 学生能了解PS塑料盖模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PS塑料盖模的设计与绘制;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PS塑料盖模的制作方法与技巧;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PS塑料盖模相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S塑料盖模设计及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交流、协作;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PS塑料盖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好奇心,对新技术、新工艺具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PS塑料盖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章节:《塑料模具设计》第一章2. 理论知识:a) PS塑料的特性、用途及成型工艺;b) 塑料盖模的设计原理、结构及分类;c) 塑料盖模的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塑料模具设计》第二章、第三章3. 实践操作:a) 使用CAD软件进行PS塑料盖模设计;b)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演示与操作;c) 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教材章节:《塑料模具设计》第四章、第五章4. 应用拓展:a) PS塑料盖模在环保领域的应用;b) 塑料盖模的创新设计与改进;c) 塑料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塑料模具设计》第六章5. 教学进度安排:a) 引言与理论知识:4课时;b) 实践操作:6课时;c) 应用拓展:2课时。
方形塑料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方形塑料盖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描述方形塑料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设计原理。
3. 学生掌握测量方形塑料盖尺寸、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方形塑料盖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方形塑料盖的相关参数。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方形塑料盖及其设计原理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意识到方形塑料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动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方形塑料盖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方形塑料盖的基本概念:介绍方形塑料盖的定义、性质和分类,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让学生了解方形塑料盖的用途和特点。
2. 方形塑料盖的设计原理:讲解方形塑料盖的设计要素,如边长、角度等,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使学生了解设计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3. 方形塑料盖的测量方法:教授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测量方形塑料盖的尺寸、面积和体积,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让学生掌握测量技巧。
4. 方形塑料盖模型制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方形塑料盖模型,结合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方形塑料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方形塑料盖在日常生活、工业等方面的应用,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五节内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塑料模塑成型技术题目名称后盖注塑模具设计专业班级材控04班学号学生姓名朱靖指导教师聂信天夏荣霞史立新徐秀英目录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2)二塑件成型工艺分析与设计 (3)PP材料的特性 (3)塑件原材料成型性能 (3)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分析 (4)塑件成型方法确定 (4)三塑件成型模具设计 (4)型腔的数量和布置 (4)选择注塑机型号及其参数 (5)确定分型面 (6)浇注系统选择和设计 (7)成型部件的设计计算 (9)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选择 (11)排气系统 (13)温度调节系统 (13)推出机构(脱模)设计 (13)导向机构设计 (14).螺栓的选择 (14)四模具的装配和工作过程 (14)五设计小结 (15)五参考文献 (16)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设计名称:后盖的注射模设计1、塑件图:塑件名称后盖材料PP 厚度工件精度MT52 、设计内容:1、设计要求,大批量生产后盖2、绘制塑件注射模总装图(A1图纸1张)和手绘草图(1张)3、绘制该模具凸模、凹模的零件图各一套(A3图纸3张)4、编写完善模具设计说明书(按A4打印纸装订)二、塑件成型工艺分析与设计PP材料特性PP塑料,化学名称:聚丙烯,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简称PP),比重: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 成型温度:160-220℃,特点: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塑料原材料成形性能1.结晶料,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分解。
2.流动性好,但收缩范围及收缩值大,易发生缩孔。
凹痕,变形。
3. 3.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型温度。
料温低温高压时容易取向,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易产生熔接不良,流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目录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2、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3、表面质量分析:4、外壳结构工艺性分析:二、成型设备的选择与模塑工艺参数的编制1、计算塑件的体积与质量:2、选用注塑机:3、塑件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三注塑模结构设计1、分型面选择2、确定型腔布局与浇注系统3、浇注系统设计4、型芯和型腔的确定5、拔模斜度设计:6、推出方式的选择7、标准模架的选择四成型零件工作的尺寸计算五、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1、注射量的校核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4、模具开模的校核六、模具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计算七、模具工程图与零件制造工艺1、总装配图2、型芯零件图及工艺3、型腔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4、动模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5、支承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6、斜顶固定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7、推板、斜顶底座总装图及加工工艺8、斜顶底座零件及工艺过程9、定模座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10、动模座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11、型芯与支承板总成及工艺过程12、斜顶零件图及工艺过程材料:ABS 中小批量生产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2、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零件上有三个尺寸有精度要求,分别是:5.2+0.32-0、66+0.64、68+0.86均在MT5级以下,未注公差,为自由尺寸,可按5级塑件精度查取公差值。
3、表面质量分析:该塑件外表内表面都没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
4、外壳结构工艺性分析:从塑件的壁厚上看,腔体为10.2mm深,壁厚比较均匀1.3mm,总体尺寸不是太大,成型性能良好。
塑件内部有四个小凸台,需设计内侧抽芯机构,外部要求成型后轮廓清晰,成型它的模具工作零件可用电火花成型加工.综合分析:在注射时工艺参数控制好的前提下,零件可以成型。
二、成型设备的选择与模塑工艺参数的编制1、计算塑件的体积与质量: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计算的 V1=6073mm3计算质量:根据设计手册查得ABS的密度ρ=1.03*10-6kg/mm3塑件的质量:m=V1*ρ=6.3g2、选用注塑机:根据零件的形状,结合实际初选螺杆式注塑机G54—S400。
课程设计指导书一、题目:手机充电器后盖材料:HIPS二、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1、了解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步骤,制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2、将UG零件图转化为CAD平面图,并标好尺寸3、查阅、收集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4、了解所设计零件的用途、结构、性能,在整个产品中装配关系、技术要求、生产批量5、塑胶厂车间的设备资料6、模具制造技能和设备条件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情况三、工艺性分析: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3、生产批量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4、其它方面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诉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的厚度、塑料成型性能及模塑生产常见的制品缺陷问题对模塑工艺的影响。
四、确定成型方案及模具型式:根据对塑胶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的分析结果,确定所需的,模塑成型方案,制品的后加工、分型面的选择、型腔的数目和排列、成型零件的结构、浇注系统等。
五、工艺计算和设计1、注射量计算:2、浇注系统设计计算: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4、模具冷却与加热系统计算:5、注射压力、锁模力和安装尺寸校核:六、进行模具结构设计:1、确定凹模尺寸:2、选择模架并确定其他模具零件的主要参数;在确定模架结构形式和定模、动模板的尺寸后,可根据定模、动模板的尺寸,从《塑料模国家标准》GB/T12555-1990和GB/T12556-1990中确定模架规格。
后盖板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学生能够进行XX实验,能够分析XX数据,能够撰写XX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
介绍XX学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2.第二章:XX学科的基本原理。
讲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第三章:XX学科的基本方法。
介绍XX学科的基本方法,如XX方法、XX方法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第四章: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介绍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如XX领域的应用、XX领域的应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实验法:学生进行XX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XX学科基础》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XX学科导论》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如PPT、视频等,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摘要摘要本设计是设计随身听后盖的注塑模,设计思路如下:对制件随身听后盖进行工艺特点分析,确定浇口位置、分型面、型腔数目和布置方案,进行模架、导向机构、脱模机构、排气系统、温度调节系统、侧向联动开模机构、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尺寸计算,并对注射机和模具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校核。
设计总结如下:随身听后盖制件材料选用ABS;注射机选用SZ-100/80型;采用螺杆式模具,根据分型面选择的原则,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该模具采用双分型面。
主流道采用逐级式,选用U形分流道;为了保证塑件外表面的质量要求,在此次设计过程中,采用潜伏式的浇口;选用导柱导向机构;塑件通过推件板从型芯上脱出,通过推动滑块向斜下方运动,斜下方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一个是向外的力,另一个是向下的力,从而实现抽芯动作脱模。
关键词:随身听后盖塑料注射模双分型目录目录摘要 (I)第一章绪论 (1)1.1注塑成型与注塑模具 (1)1.2注塑模具的发展趋势 (1)1.2.1我国注塑模具的发展趋势 (1)1.3我毕业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2)第二章塑件的工艺分析 (3)2.1塑件的材料分析 (3)2.2塑件的结构分析和成型工艺参数 (4)2.3塑件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 (6)第三章塑件的体积质量及注射机的选择 (9)3.1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9)3.2最大注射量和锁模力 (9)3.3注塑机的校核 (10)第四章注塑模具的设计 (11)4.1分型面的确定 (11)4.2型腔的数目和布置 (12)4.3浇注系统的设计 (13)4.4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15)4.5脱模机构的设计 (18)4.5.1推杆推出机构设计 (19)4.5.2浇注系统凝料脱模机构 (20)4.6成型零件的设计 (21)4.6.1型腔尺寸计算 (21)4.6.2型芯尺寸计算 (21)4.6.3型腔壁厚的校核 (22)4.7合模导向和定位机构的设计 (22)4.8支撑零部件的设计 (23)4.9冷却系统的设计 (24)4.10模架的选择 (25)第五章模具的装配 (26)5.1模具装配的要求 (26)5.2模具的装配顺序 (26)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28)总结 (28)展望 (28)致谢 (30)目录参考文献 (31)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注塑成型与注塑模具塑料工业是由塑料原料生产和塑料制品生产两大系统组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塑料制品生产是实现塑料原料自身价值的唯一手段。
目录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3、表面质量分析:
4、外壳结构工艺性分析:
二、成型设备的选择与模塑工艺参数的编制
1、计算塑件的体积与质量:
2、选用注塑机:
3、塑件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三注塑模结构设计
1、分型面选择
2、确定型腔布局与浇注系统
3、浇注系统设计
4、型芯和型腔的确定
5、拔模斜度设计:
6、推出方式的选择
7、标准模架的选择
四成型零件工作的尺寸计算
五、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1、注射量的校核
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4、模具开模的校核
六、模具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计算
七、模具工程图与零件制造工艺
1、总装配图
2、型芯零件图及工艺
3、型腔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4、动模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5、支承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6、斜顶固定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7、推板、斜顶底座总装图及加工工艺
8、斜顶底座零件及工艺过程
9、定模座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10、动模座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11、型芯与支承板总成及工艺过程
12、斜顶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材料:ABS 中小批量生产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2、零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零件上有三个尺寸有精度要求,分别是:5.2+0.32
-0、66+0.64
、68+0.86
均在MT5级以下,
未注公差,为自由尺寸,可按5级塑件精度查取公差值。
3、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外表内表面都没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
4、外壳结构工艺性分析:
从塑件的壁厚上看,腔体为10.2mm深,壁厚比较均匀1.3mm,总体尺寸不是太大,成型性能良好。
塑件内部有四个小凸台,需设计内侧抽芯机构,外部要求成型后轮廓清晰,成型它的模具工作零件可用电火花成型加工.
综合分析:在注射时工艺参数控制好的前提下,零件可以成型。
二、成型设备的选择与模塑工艺参数的编制
1、计算塑件的体积与质量: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计算的 V1=6073mm3
计算质量:根据设计手册查得ABS的密度ρ=1.03*10-6kg/mm3
塑件的质量:m=V1*ρ=6.3g
2、选用注塑机:
根据零件的形状,结合实际初选螺杆式注塑机G54—S400。
3、塑件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如表二所示,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模型成
三注塑模结构设计
1.分型面选择模具设计中,分型面的选择很关键,它决定了模具的结构。
根据分型面选择最大截面原则和塑件的成型要求来选择合理的分型面。
所以选择分型面如下:
分型面一:
分型面设在零件中间,产生的飞边不容易去除,影响外观。
分型面二:
分型面设在零件底部,产生的飞边容易去除,不影响外观。
所以选分型面二。
2、确定型腔布局与浇注系统
1)方案一:采用一模两件,生产效率高,侧浇口去除方便,模具结构简单,由于零件内侧有四个小凸台,一模两件的布局使内侧抽芯变得复杂,模具成本上升。
2)方案二:采用一模一件,生产效率低,适用中小批量,点浇口进料,流道短,填充质量好。
综合比较采用方案二较好。
3、浇注系统设计
根据设计手册查得G54—S200/400注射机喷嘴的有关尺寸:
喷嘴前端孔径:D
=4mm
喷嘴前端球面半径:R
=18mm
根据模具浇口套主流道球面半径R与喷嘴R
0的关系:R=R
q
+(1~2)mm
根据模具浇口套主流道小端直径D=D
q
+(0.5~1)mm
取主流道球面半径R=20mm;
取主流道的小端直径d=4.5mm。
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度为3度。
浇口采用点浇口,从塑件的上端进料。
好图所示。
4、型芯和型腔的确定
考虑到后继的编程制造加工型芯和型腔都采用整体、直通式外形结构如下图所示
:
5、拔模斜度设计:
为了方便脱模和防止塑件表面在脱模时划伤,在与脱模方向平行的内外表面应具有一定的拔模斜度。
根据材料ABS本塑件拔模斜度设为:型芯0.50、型腔10。
利用pro/E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6、推出方式的选择
7、标准模架的选择
拟用FUTABA标准,根据上述分析,选用“FUTABA 200 X 230 30 25 80”,其中参数的含义是:
200 X 230——模架的宽和长分别为200mm和230mm
30——定模板(A板)厚30mm
25——动模板(B板)厚25mm
80——支撑板(C板)厚80mm
四成型零件工作的尺寸计算
塑件的尺寸如图所示:
1、塑件的尺寸没有公差要
求的,按MT5级精度计算。
2、模具模具制造公差δz一
般取(1/3 ~1/4)Δ,这里
取δzIT6级精度公差。
3、收缩率%=(0.3~0.8)%,本
设计取0.6%
五、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1、注射量的校核
利用软件计算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体积为V=6090mm3=6.09cm3,小于注
射机的额定注射量200~400cm3
2、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230mm,最小装模高度Hmin=165,最由装配可知模具的闭合高度:H
闭
大装模Hmax=380mm,能满足Hmin≤H闭≤Hmax的安装条件。
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模具的外形尺寸为:200X230,注射机模板的最大安装尺寸为532×634,
满足要求。
4、模具开模的校核
G54—S200~400的最大开模行程S=260mm,
=塑件高度+浇注系统高度+顶件高度+限位距离模具的开模行程S
开
+(5~10)=10.2+30+25+60=125.2mm<260mm
根据上述几方面的验证,G54—S200/400型注射机满足模具成型的一切
要求,故可采用。
六、模具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计算
1、本塑件在注射成型工艺要求模具温度不太高40~600C之间,所以在模具
上可以不设加热系统。
设定模具平均工作温度为500C,用常温200C的水作为模具冷却介质,其出口温度为350C,
2、计算冷却水的体积流量V
由公式:V=n*m*q/60*ρ*Cp(t1-t2)
式中Cp------冷水比热容
m------单位时间注射入模具内的的塑料质量,根据材料的成型周期设产量为(初算每分钟两套)0.756Kg/h。
代入相关数据得V=0.71*10-4(m3/min), 由体积流量V查下表可知所需的冷却水管直径非常小。
由上述计算可知,因为模具每分钟所需的冷却水体积流量很小,故可不设冷却系统,依靠空冷就行了。
七、模具工程图
1 总装配图
1-动模座板、2-推板、3-紧固螺钉、4-斜顶固定板、5-复位杆、6-斜顶、7-支承板8、型芯固定板、9-、型芯、10-型腔板、11-定模座板、12-紧固螺钉、13-定模定位环、14-浇口衬套、15-导柱、16-导套、17-限位杆、18-弹簧、19-垫块、20-紧固螺钉、21-紧固螺钉
2 型芯零件图及工艺
材料:42CrMo 硬
度:HRC28~32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
3
材料
4、动模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材料:45
5、支承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6、斜顶固定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7、推板、斜顶底座总装图及加工工艺
8、斜顶底座零件及工艺过程
10、动模座板零件图及工艺过程
11、型芯与支承板总成及工艺过程1)穿孔:
2)线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