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1)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2.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3. 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含义和任务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化;第二层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任何企业都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对预防工作引起高度

的重视,防患于未然。预防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准备的目标是保障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主要集中在发展应急操作计划及系统上。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预案编制、建立预警系统、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响应的目的,是通过发挥预警、疏散、搜寻和营救以及提供避难所和医疗服务等紧急事务功能,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到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响应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情况分析、预案实施、展开救援行动、进行事态控制。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使事故影响地区恢复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继续努力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开展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长期恢复工作包括厂区重建和社区的再发展以及实施安全减灾计划。恢复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影响评估、清理现场、常态恢复、预案评审。

4.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

应急救援体系主要有组织体系、运作机制、预案体系、保障体系、法规制度等部分组成。

5.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将应急预案体系为三级结构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应急预案)。

6.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概念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预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7. 综合应急预案的内容

8.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

9.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

10.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收集相关资料;

(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4)应急能力评估;

(5)应急预案编制;

(6)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11.应急预案的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分为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可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方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1)形式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和制订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2)要素评审

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为细化评审,可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应急预案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表中的评审内容及要求进行对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表中要求,发现存在问题及不足。

12.应急预案的评审程序

(1)评审准备

应急预案评审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成立应急预案评审组,明确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②通知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具体评审时间;

③将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2)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①介绍应急预案评审人员构成,推选会议评审组组长;

②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部门向评审人员介绍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情况;

③评审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

④应急预案评审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⑤讨论通过会议评审意见,参加会议评审人员签字。

(3)意见处理

评审组组长负责对各位评审人员的意见进行协调和归纳,综合提出预案评审的结论性意见。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反馈意见要求重新审查的,应按照要求重新组织审查。

13.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的材料

(1)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2)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3)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14.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的情况

应就下述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修改或修订:

(1)日常应急管理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2)训练或演练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3)实际应急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4)组织机构发生变化;

(5)原材料、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发生变化;

(6)施工区域范围的变化;

(7)布局、消防设施等发生变化;

(8)人员及通信方式发生变化;

(9)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

(10)其他情况。

15.应急培训的程序

(1)制定应急培训与教育计划;

(2)应急培训与教育实施;